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唐医泡段(完结)第38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是唐依亲自调的味道,里面有放胡椒和葱花,而且做得非常小,两口一个,绝对不引人注目。段断十分得意,还是官小好啊,在角落里,吃烧饼都没人注意。

第一六九章 粮食问题

第一六九章 粮食问题

段断忘记了一点了,肉馅饼是有香味的,就算两口一个,在他咬下第一口时,肉、葱花、胡椒的混合的香味就马上飘出来了。而中国古建筑的大殿里因为限制很多,一般通风环境不会太好,于是那香味传播得特别快。

本来能来上朝的,年纪都不会太小,像段断这样虽然实际三十多,四十不到,但大唐官记载的二十七岁的青年人,不用怀疑,除了殿边的侍卫外,就段断这一位奇葩。

你想啊,中央政治局长委平均年龄也超过了五十岁吧?这些中老年大叔,在大唐都能做爷爷了,更何况这些人还官高爵显,每日日理万机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应酬,各种各样的阴谋阳谋要思索,这样的能睡得沉的估计一个也没有。

睡不好,会影响味觉,所以这些人,其实已经失去了吃东西的乐趣了。再说了,一大早,有胃口吃东西才怪,要不刚刚段断在车上怎么不吃,因为吃不下,在家灌了一大杯水,还没缓过劲来呢。现在,跟李治说完了话,暂时估计这些个大人们还完不了,于是他终于觉得饿了。

段断也不想想如果他觉得饿了,想吃东西了,这殿上的各位会不会跟他一样?当然也不排除那好奇的,上朝好些年了,愣是没发现有敢在朝上吃点心的。连长孙无忌他们都不说话了,直接往飘香的地方找去。

段断忙低头把剩下的那口包进嘴里,装作没事人一般也四处张望,好像刚刚偷吃的不是他。眼光特坦然,一直看得所有人都不再看他了,他才胜利的微笑起来,口中还包着肉饼呢,用口水泡软吞下去?会胃疼的,他觉得还是等一会儿了,再低头慢慢的咀嚼,有利身心健康。他正想得美呢,他才发现一双眼睛一直盯着他,还能不谁,李治呗

李治本来就在偷偷注意段断,想知道他一天上朝能有什么反映。虽然看不见他吃东西,但看到他先左顾右盼,也就知道他根本就没听长孙无忌他们在说啥。

只见他手里在袖子里掏着什么,再过一会儿,低一下头,又飞快的抬头,再低头抬头,只是这会,嘴角沾上了一点酱色。正疑惑着,肉香终于传到了李治这边,他倒是想不明白,可是能行吗?他真不是知道是段断傻还是自己傻了。

“段郎中,你说说,几位老大人的应对之策。”李治眉头一挑,马上就点了段断的名字。

段断是谁啊,对李治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低头弓身出列,这么会功夫人家早就把嘴巴里的食物嚼了吞了,再抬头时,他恢复正常。

“回禀陛下,刚刚几位大人说得太快,臣虽然来了大唐五年有余了,若是说慢点,臣勉强还能听得懂一点。说快了,就一点也听不懂了。”段断说得那叫一个委曲啊,马上突显他是外国人的优势,我就是‘外国人’,我听不懂,你咬我啊。

李治还真没法子说啥,就是啊,自己能咬他吗?不能,只能干看着。

“至永徵二年锁边之后,边境摩擦不断,而近期似有加剧势……”李治缓缓的说道,算是解释,也算是要总结一下,不过段断举手,李治知道他有话说了。

“干嘛?”

“为什么会加剧?”段断更想知道原因。

“因为他们国内无粮,而大唐亦无粮售出。高句丽前几年本就欠收,而近两年,百济,新罗也出现了粮荒,于是大唐边境吃紧,新罗一向忠于大唐,而新罗使者已经到来。朝中有大臣还是建言,是不是应该给新罗施予援手。”

段断脑子动得飞快,什么意思,就是联新对付高句丽,百济?远交近攻之略,这些人用得真是熟练无比啊。

“嗯,对啊,那争什么?”段断看着刚刚争来争去的老臣们,远交近攻应该是文臣的主意,那么擅于打仗的武将们为什么不同意?

李治的鼻子都快气歪了,这人真的来听故事的?以为他是谁,于是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自己没事惹他干嘛,让他躲在角落里偷吃就是了。

“段大人有所不知,近几年,朝庭推行锁边之策,粮食、书籍、铁器等均不可流出,如今效果方显,对新罗援手,就是前功尽弃,要知道,新罗本就是其中最弱的一支,常年饱受倭人与百济之凌虐。若是……”一位武官跟段断解释起来,表明就算是给新罗粮食他们也保不住,还不如不给。但段断却听出了别的什么。

“若是我们给了新罗一船粮食,你说是不是等于扔了一大块猪油进了耗子洞?”段断眨着单纯的眼睛。

站在首位的一位老将军本来一直保持着沉默,刚刚也没有加入争论,一直闭目养神,听到段断的话,突然双目一睁。

李治笑了,是啊,文官们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他们一个个都披着道德的外衣,一个劲的说新罗是大唐属国,忠诚的朋友,当年也协助太宗打过高句丽的,人家来救援了不救不好。这让其它忠于大唐的属国们怎么想,怎么看。其实他们心里没一个是真这么想的。

“刘仁轨,你派船护送,由户部着调两百石大米以救新罗之急。”李治看向武官队中一个黑瘦的小老头,当然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在殿上看,算是年轻的了。

刘仁轨,大唐名将最著名的是,他组建水师打败了倭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美的在海上击败小日本的著名的将领,段断对他无限的敬仰啊。

“你就是刘大人,久仰久仰,鄙姓段,小字清扬,您叫我清扬即可,您现在就有水师了?有多少船,您平时都怎么训练的,如果海上遭遇倭寇,悍匪,您一般用什么法子克敌至胜?”段断很激动啊,一下子就窜到了刘仁轨的跟前,跟追星族一样拉着他说起话来。

段断的热情把那老头吓住了,真没见过这样的,抽回袖子,清清嗓子,“段大人,这在朝上。”

“是啊、是啊,改明儿下朝了,我能带夫人去您家里拜访吗?”段断热情不减,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要跟这位牛人好好的探讨一下海上做战的问题,怎么想出来的,大唐是有水师的,大唐都知道要水师,为什么后来的王朝一个比一个蠢?

“段大人,你不是想借刘大人的船回家吧?”李治同学阴森森的问道。

“啊那个倒真没想过,估计刘大人有船我们都回不去,所以我也早不做指望了。倒是刘大人可以用水师的船,沿边走走、看看一面训练了水师,一面绘制海图,为将来做准备。”段断茫然了一小下,是啊,按自己跟李治他们编的话,大唐有水师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可是他们上哪找个家给他们回?

“先说对新罗送粮的事吧,两百石都用大米吗?从哪调?”长孙无忌倒是老诚谋国了,拼命的想把话题再拉回来。

段断心算了一下,一石大约五十多市斤,两百石就是一万斤,现代中国给朝鲜送粮可是按吨送的,李治真够小鼻子小眼的。但很快,段断算出来了李治送了五吨多快六吨大米给亲罗?这败家玩艺,不知道这些粮食酿成酒,能醉死一堆人?

“皇上,错了吧”段断算清了账,马上又跳了出来。

“什么错了?”李治白了他一眼。

“那些粮食不是送,是卖”段断强调了一下‘卖’字。

现在这些国家是有钱没地买粮去,大唐是看新罗是友好的忠诚属国的份上,于决定从自己不多的粮食里扣出一部分来卖给他们,其它人我们还不卖呢。

“段大人……”长孙无忌有点牙疼了。

“两百石粮食,长孙大人知道要多少地能种出来吗?又能养活多少人吗?就拿我的小庄子来说,每年都是我亲自选种育苗,每亩产量才四到五石。而关中是大唐的粮仓,其它的地方亩产仅为一二石。大唐的人口可比新罗多得多,好些地方的孩子还没饭可吃呢,我们能从自己孩子口里抢粮,送给别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段断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言辞。

李治开始撑脑袋了,这个人,怎么算起账来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那点粮食,他家每年用来酿酒也不止这点不是。元超心里也吐槽了,当谁不认识段断啊他每年喂马,也不止这点啊,在这儿装圣人。

长孙无忌倒是反省了,他想想也是啊,两百石粮食在他这样的大地主来说,他一个庄子的收成都比这个多,他根本就不觉得李治给多了,听段断说还要问人要粮钱,他都觉得不好意思,那才几个钱?还值得一伸手?可是段断这么说了,他还真不好意思不要了,两百石粮食拿出去施粥也能施好几天呢。万一有那不着调的因此而弹劾自己,制造了民怨也挺麻烦的。但他是谁啊,史上著名的老狐狸之一,能被这点事难倒?

“嗯,那由段大人接待新罗使者,顺便讨论粮食的问题。”长孙无忌直接对段断说道,他似乎一点也没注意到,他是在替李治做决定,还根本都没看李治一眼,段断抬头看向了李治。

第一七O章

第一七O章

“舅舅说得是,本来清扬就在户部,这事也管得着。” 李治并没有露出不悦,笑着就答应了。

“臣遵旨”段断也就当仁不让了。

开玩笑,中国人就是太好面子,喜欢装老大,其实世界真正的老大美国怎么做的?赖账自己消费,让全世界买单。还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人家操纵货币学学,当老大第一件事就是得把脸死了。

李治点头,虽然知道段断有时有点不着调,但是算账满朝文武还没有几个能比得过他的,把这事交给他倒是最好的选择。想想还是有点不放心,还是嘱咐了一句,“尔第一次出来做事,凡事有度。”

“谢陛下”段断有点感动了,李治人品差点,对自己还算不错了。生怕自己死要钱不要脸,自己没脸无所谓,但让大唐没脸,李治也保不住他不是。

“调尔去户部,便是想用尔会算账的本事,去看看如何增加税收的,近年朝中税收锐减,边境摩擦不断,处处需要钱粮。新罗粮食是小事,税收却是国之大事,尔切不可掉以轻心。”李治收回笑容,很用很沉重的声调说道。

他说话时,满朝文武都安静下来,大家都没想到李治会当着大家的面说这个,一般这种话都是私下召见时嘱咐的,然后再发一个圣旨,大家就明白这人干啥活了。

能站在这儿的都不是傻子,一个个就急忙的开动了脑筋,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别不是想改税法吧还是想让在坐的都来交税?大家都站直了身子,等着听后面的话了。

段断还以为这话会在朝会结束之后,李治单独召见的时侯再说的,那么自己就能把昨天和唐依商量的对策跟李治说说,但现在怎么跟满朝文武说?

况且皇帝刚说,他说能说对应之策,他可不想显这个能,容易得罪人,忙随波逐流的弓身拱手谢恩,“微臣便是粉身碎骨,以报陛下之恩德。”

其实刚刚段断特想说的是天朝某前总理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时看电视时看到那老头说完这句话时,段断都热血沸腾起来,就算那会他根本就不在国内,和自己爹妈看有线电视的中文频道里一起看的,别看他一直当自己是中国人,可是问题是,他一直的理念是他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而不是新中国人。

这点跟他的老爹老娘是有本质不同的,所以父母再节省也会安装有中文频道的卫星电视。他们静静的看着,老妈没说话,老爹摇摇头说道,‘刚则易折’

段断也是那一刻,开始认同自己的身份了,自己这个中国人不管新旧,就是中国人。虽然后来结果就如老爹说的一样,但那句话他感动了,记住了。

他特想有一天学学看,不过工作时,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可是话在嘴边绕了一圈,又咽了回去,但心里对那位大大更佩服了,明知是火坑竟然还真跳了进去,出不来了。现在自己竟然连说都不敢说,那位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难得看你正经一回。”李治笑了笑,点点头。扫了边上的太监一眼,人家会意,一甩拂尘,尖声叫道。

“退朝”

段断跟着大伙儿一起三呼‘万岁’之后,打算跟着大伙一起出去,当然他也想跟着刘仁轨再套套瓷。未来的海军司令啊,弄不好还能跟他去打倭寇,多幸福啊,他第一次觉得大唐来对了,未来可没这机会。现在打了倭寇,不犯法的。

“段郎中,皇上召见。”后面传来太监那阴柔的追魂夺命扣。

段断那叫一个郁闷啊,但还是追上了刘仁轨,拿出自己袖子里那小袋的小馅饼,自己拿了一个,其它的都塞在了刘仁轨的手里。

“刘大人,我夫人做的,给您尝尝。改明儿我和夫人去您家拜访成不?”他笑得很像黄鼠狼,倒是把刘仁轨吓着了,自己跟这位不熟吧?况且自己一直是在朝中‘爹不亲、娘不爱’的,尽受白眼了,猛不丁的来个人热情似火的对自己,他还真有点不适应了。

“段郎中”太监急了,皇帝召见谁不是屁颠屁颠的赶紧啊,结果这位还磨叽。

“知道、知道,刘大人,趁热吃吧”段断不耐烦的对后头的太监摇摇手,自己咬了一口给刘仁轨看里面的肉馅,“看到没,驴肉的,可香了。皇上找我,我先过去,改明儿我去您家拜访啊,就这么说定了。”

刘仁轨就在那儿捧着烧饼发呆,这位还真是自来熟啊。

而边上的同僚们一边觉得挺好笑,一边又有点好奇,要知道隐藏五年的天子近臣、宠妃的妹夫、现在还奉旨养皇子呢,现在终于现于人前了。

结果这位第一天上朝就这么不着调,可是问题就在这儿了,就算这么不着调了,皇帝偏还一点也不生气。还委以重任,这是什么成色?

要知道这位平常连褚遂良这位顾命大臣的面子都不给的,平常只跟皇室交往,平常的连他的门都进不了,结果追着个小官磨叽,于是大家都对刘仁轨另眼相看了。

长孙无忌过来,伸手从袋子里拿了一个,咬了一口,闻闻,“就是刚刚的味道,看到没有,人家上朝都有准备。”

边上一群人很无奈,这话怎么答?天子的宠臣,别管那个皇上是不是有实权,但问题是皇上就皇上啊。可是长孙的话又没法回,人家是宠臣,上朝带着点心算什么?人家吃了点心又怎么样。自己敢这么干,明天也就不用来了,一个殿上失仪就能丢官去爵。

李绩老爷子也来了,笑着也拿了一个,一口放入口中,嚼嚼咽下,拍拍刘仁轨的肩膀,“味道是不错,你改明儿问问段夫人方子,送到我府上。”

刘仁轨能说啥,只能点头。看来还只能接待那个不着调的段郎中了。捧着那个已经空了的小袋子,有点头重脚轻的出宫去了。

段断到了后殿书房,李治已经换了便装,头上也只戴了一顶软布幞头,若不是明黄|色的,倒真的挺有些外头的秀才了。

“馅饼好吃吗?”李治坐下白了他一眼。

“好吃,夫人昨儿调的味,一早让人做的。”段断特得意,拍拍袖子,本想给李治一个的,才想起来,都给刘仁轨了,?br />下载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