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能办了。 玉川书屋手机版长孙他们闹,李治也能用皇帝的谱来压下去,毕竟长孙他们师出无名不是。再闹着说什么请辞,告老什么的,皇帝能马上就批了。借力打力,李治玩得溜着呢。”
段断倒是很喜欢雪雁这招的,她那句‘虽是至亲骨肉,却也不敢置喙’的话实在说得太好了,他们是至亲骨肉,他们都不能说啥,你长孙只是舅舅凭什么说?就算舅舅是长辈能说,但毕竟这是家事,内部矛盾,与朝庭无关,那么回家吵,别在朝上吵,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新旧势力的血拼。
还有一点他没说,这样至少李义府这些小人也没什么机会搭上武MM了,为朝庭少了一大害了。
“所以只要矛盾不激化,只要他们老实的回家去,也许大家就能保住体面。”唐依明白了,点点头,有点高兴了,这样真好,温和的处理大多事事情是最好的结局。
“看老头懂不懂事了。”段断可没有那么乐观,毕竟这些日子的接触,老头子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一个人。
唐依才懒得管呢,只要别招上他们家就成了。闭眼睡觉,这些天,天天跟着他们去打猎,逛园子,果然应酬也是技术活啊。
而李淑房中却彻夜亮着灯,一个小小的问安折子,她和驸马可以说字字推敲了,要把意思表达进去,又要不能露出破绽,难啊。
第二天把折子先给雪雁和高阳看看,毕竟他们也是要署名的。高阳不看,反正她也知道这里面最笨的就是她,不用费那个心思了。雪雁认真的看了,也推敲了半天才点点头,“也就只有你和驸马能写得这么好了。”
“姐姐”李淑难得羞涩了一下,她现在也终于觉得有个可以信任的姐姐是件幸福的事了。
雪雁笑了笑,直接递给唐依,唐依愕然的看着她,这是公主的请安折,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雪雁笑了,摇摇头,还给了李淑,让她快点递出去。越早表明自己的态度越好。
段断和唐依其实现在心里更没底了,这些公主们住在自己园子里,李治不会怀疑他们这折子是自己的主意吧?他们可不想负责。
不过现在想起要推责任好像也晚了,早干啥去了。
李治收到折子果然非常高兴,本来是想找机会跟老臣们商议一下重新立后的事,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一连贬了两位后宫是很让人怀疑的事,早早的解决这件事是此时作为君主必须要做的。
想必长孙大人也正等着自己出招呢。现在李淑的请安折解决了大大的问题,就是啊,这个是他的私事,与朝庭有什么关系,绝好的借口,根本就不用跟任何人商量。
当然他也会怀疑段断和唐依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而武MM的回答越最接近现实,估计也是太了解他们了,武MM看完了折子,直接说道,“歪打正着。”
“为何?”李治有些好奇了。
“一定是人家想通过依依试探臣妾的想法,而依依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她是能躲就躲,能赖就赖的,自然要说这是这个是您和臣妾的私事,她怎么好管,结果被人家听成了暗示。”武MM笑了起来,但心里倒是暗暗的赞许起这些公主们的聪明来。
李治一想也是,唐依那性子真是很让人气馁的,好听点就是胆小如鼠,直白点就是油盐不进。
“他们要躲到什么时候,以为躲着就行了?”李治懒散的躺下,看着武MM,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儿倒是成了他能安心躺下休息的地方了。
“单纯的人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由他们去吧。”武MM倒是很淡然,想想,“是不是该把弘儿接回了,再住下去,只怕就成野人了。”
李弘被小胖子带得挺好,两人很有中和的意思,一个向没心没肺发展,一个往温文尔雅了发展,这正是双方家长所乐见的,当然了,再往深了发展,武MM就不干了,‘我们家的可是皇子。’
“他愿意回来吗?我前儿去看过他了,他和小胖子正跟着那群疯子玩青铜器,听说他们准备再多找几样,好把他们的朝代都奏齐全了,你说清扬是聪明还是笨啊?”李治还郁闷呢,知道他们在搞博物馆,他就过去看看,顺便也好探探风,都躲出来,还都躲在段家,表明他们想支持武MM吗?
结果去了,段断跟房二带着女士们出门打猎了,家里留下的就是一群文化疯子,而小胖子和李弘竟然也留下了,跟着那群疯子们在研究两周的朝代更替,小屁孩子能听得懂吗?结果两个小屁孩子竟然十分痴迷,都不知道是不是转性了。
跟他们能谈什么?谈了半天两周的器物特征后,李治回宫了,出门时还没来得及问问李弘要不要跟他回宫,结果李弘直接单膝点地,恭送他回宫,一点不带留恋的。
武MM想想摇摇头,上次小胖了挨打后也是,本想让李弘在宫里待几天,让自己好好安抚一下他的心情,结果李弘直接跟着唐依走了,好像完全忘记自己的家是皇宫而不是段家。自己生完李贤,派人去接吧,这位已经很会说话了,两个转折就把来人打发了,什么孩子啊。
“让他就这样?”武MM深深的担忧起来,她就两儿子。
“再过些日子吧”李治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此时也不是好时机。
武MM肯定不会当着李治的面反驳他的决定,但是想来想去,不是觉得让李弘天天跟那些文化疯子在一块也不是什么好事,皇子可不能成为文化疯子,于是还是派人送个信,让他们回来,不许再让李弘瞎混了,他该正经读点书,知道点事了。
唐依接到口信能说啥,她早就树立了,‘武MM永远都是对的,不对也对’的观点。所以立马把武MM的指示跟几位公主们一说,几位公主们才不管武MM话面上的意思是什么呢,她们听到的是背后的意思,危机解除了,武MM要着着手教儿子了,所以她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七章
大家都挺高兴的,除了窦驸马等人。于是段断很体贴的说,‘只要你们想住,就可以永远这么住着。我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东西,平常没事还能跟来看东西的孩子,说说背后的故事,多好的教育方式啊……’
听得窦驸马和元超他们热血沸腾,因为这些日子的研究,让博学的窦驸马他们现在非常着迷于两周时代了,特别是段断告诉他,他们那儿有一门学科就叫考古,专门教人怎么从这些古物之中寻找失去的过去。
这让窦驸马和元超非常受启发,恨得由他们亲手创立大唐考古学才好,现在说让他们回长安,怎么舍得。现在段断开口了,他们马上觉得也许段断市侩了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个好人。
李淑听到段断说他们可以永远住在这儿时,倒没感激,直接狠瞪了段断一眼。什么人啊,直接就忽悠他们家傻子给他做白工了,将来真有人来看这些破烂时,他们家傻子一定会站出来给他们免费讲解的。
“咱们回家去研究,宫里这些东西多得很,我让皇兄都送到家里来给你玩。”李淑坚决不让自己老公被段断骗。
宫里库房里这种东西应该也不会少,借出来给老公玩应该没问题的,实在不成,她就让皇兄办个公立的博物馆,让老公直接泡在里面,好歹那里面还有官职,够体面。
窦驸马倒是很听话,马上就跟李淑走了,顺便还告诉元超、敏之,以后到他家去研究。元超、敏之、还有薛家大少爷都忙不迭的答应了,开玩笑宫庭收藏怎么是段家可比的。
得,段断留人的计划算是破产了,不过没关系,他谁啊,让这些专家给他当讲解员是大材小用了,让雷总管直接找了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出来,让他把每件器物下面的讲解辞背熟了,有人问时他来答,段家博物馆终于开张了。
大家也不知道什么叫博物馆,听说了,于是段家花园又热闹起来了,因为那天对物种的争论,段断还让人把每棵树上都放了一小块木牌,介绍每一棵树的名称,有什么功能,还有一点就是生长方式,虽然看的人极少,但段断还是这么干了,在他看来能干一点是一点不是。
武MM立后的事也不耽误,李治并没有在朝上说,直接请长孙无忌进宫家宴。家宴的意思很明确了,这是家里事,你是我亲娘舅,我娶新媳妇,当然得跟你说说了。
当然了,长孙老同志**意志还是很坚定的,听完了,直接就拂袖而去了。李治和武MM也不生气,早料到了。真的长孙说:“好啊,早该这样了”只怕李治和武MM能直接吓晕过去,还是这样比较好,多么正常啊。
李治转头就赐了很多财物给长孙无忌,又把他的儿子加封,第二轮较量开始。长孙无忌还是坚定不移的摇头了。李治点头,很好很正常。
第三轮就直接发召书,封武MM为皇后。
长孙无忌气得直抖,趴在殿上半天起不来,想说啥,可是人家已经宣旨了,什么叫君无戏言,什么时候正式在朝上宣旨的事都不可能被反驳,当初长孙无忌是这么教李治的,他现在想反驳,想让李治收回成命,半天说不出口。只能趴在那儿,使劲的磕头老泪纵横。弄得李治都挺难过的,忙让太监去摸起他,坐下,但就是不让他说话。
褚遂良也上前一步,结果李治对他可没有对自己舅舅那么好的耐心。
“朕之旨意,爱卿们还想置疑吗?”他扫了一眼朝上的人,除了褚遂良大家全都低头了。
褚遂良站住了,很有些进退不得。立后是国之大典,这能说是陛下之家事吗?可是问题是,李治已经开头说了,这是他的家事,从头到尾他就没有想到要拿到朝堂上说,让他们这些人想阻止都找不到由头。
淑妃下马,他就已经跟长孙说过了,陛下的意思很明确,他要立武昭仪。长孙却漫不经心,认为如果他们这些老臣不答应,陛下是不可能成功的。褚遂良想想也是,立后皇帝一定要找他们商量的,只要他们态度强硬,想来陛下也不可能一意孤行的。
再说了,李治后宫里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再找一个身份过得去的佳丽送进去,没一家愿意。爱荣华富贵不假,可是他们都不是傻子,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败了,谁家愿意把自己家的小孩送到宫里来送死?
弄得他们很被动,现在好了,长孙那儿被塞了一嘴的药丸子,人家根本不能开口,其它人都低头了,自己怎么办?低头?一世英名啊可不是不低头,怎么办?
好半天,褚遂良静静的跪下,取下冠冕放到地上。
“爱卿要告老还乡?本来还想请爱卿立后大典的,不过爱卿是先帝留给朕的肱股老臣,朕怎忍心让你如此劳累。好吧,爱卿好好养老。”李治也没给褚遂良说话的机会,笑了笑。
曹公公点点头,一句退朝,没事了。
长孙被人送回家去了,褚遂良就没这么好运了,就那么跪在殿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了。就这么的告老还乡了?
武MM被立为皇后,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立后大典自然非比寻常,唐依自然得进宫朝贺,顺便把李弘送回去,人家都是嫡子了,再在段家住着就真的不合适了。
武MM倒是保持了一贯的平静,屏退左右,室内就他们俩人时,武MM给了唐依一个折子,唐依看看,也是李淑写的,但这个是专门给武MM写的。李淑先写了对武MM当上皇后的恭贺之意,而后面笔头一转就提到了唐依说的物种论,然后是牵一发动全身……唐依看完了,每个字她都认识,不过连到一块,她完全不知道这想表达什么意思。
“兰陵长公主想说什么?”唐依一脸的茫然。
“那个物种论是你说的?”武MM更关心这个。
“是”唐依把那天的事一说,还是一脸的不知所措,轻轻的抖抖自己手上的折子,“这个有什么意思?”
“让我留王氏,萧氏一条生路。”武MM笑了起来。
李淑三位长公主在自己登上后位的事上是起了大作用的,最早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表态,李氏族亲们现在都保持了默认的状态,都没有出现抵制与反弹,这是让武MM甚为感激的事。
毕竟无论哪朝哪代,婚姻都不是两个人事,而是家族中的大事,谁都可以出来说两句,而且是无罪的。现在自己顺利登上了后位,李氏族亲们没有声音,这才是让李治能强硬对待朝臣的原因之一。
现在李淑表示想要‘保留物种,维持平衡’,其实武MM就算不乐意,她也准备要给李淑这个面子了,但还是想问清楚罢了。
她相信唐依的无心,听唐依说了全本,她倒是深思起来,以为李淑是向着王氏和萧氏,现在听唐依一说,倒不见得了。
唐依怔了一下,突然灵光一闪,王氏和萧氏现在可都在宫里冷宫里待着呢,历史上著名的‘回心院事件’可是会让武MM一生都留下残忍的污名的。
如果现在按物种论里说的,保留他们,放到宫外去,好吃好喝的供着,如果还若事,武MM不管也会有人管的。但不用武Mm来背黑锅不是。虽然觉得李淑他们脑子是太好使了一点,但是唐依现在反而觉得这是好事了。
“师姐,其实长公主这话也没错。王氏、萧氏犯了错,不是你们的错,现在把她们关在冷宫里,变数反而太多。你说他们虽然贬为庶民了,可是他们还是皇子的娘,让他们跟自己儿子一块去吧。”唐依把折子放回武MM的手中,轻轻的说道。
“变数?”武MM想的是自己如果答应放他们出宫,让他们在外头与朝臣联合起来对付自己,那自己不是有点傻吗?可是再想想,在段家不断被提起的《郑伯克段与嫣》,是想让她欲擒故纵吗?正算计着呢,唐依却说起‘变数’,这是怎么意思?
“师姐,这是宫里”唐依真是头大啊,李治什么德性她不知道了,他烦王皇后他们是烦王皇后背后的那些东西,真的没有这些东西了,李治对这些人还不定怎么样呢,王皇后、萧妃可都才二十多,正是好时侯。
武MM笑了,现在她更信任唐依了,因为唐依真傻,这会了,想的不是内外纷争,想的不是夺嫡大业,估计也就她能想到争宠上去,要把潜在的敌人送得远远的,绝对不能出现在自己身边,就这脑子,她能不信吗?
第二天,武MM以皇后的名义向李治上书请求放王氏,萧氏出宫与其子同住。理由跟唐依说的,他们虽是庶人,却也是皇子的娘,让他们跟着儿子是皇家对他们最大的宽恕。正好也显示陛下之仁德。()
第一八八章 倒霉的义府
第一八八章 倒霉的义府
李治不太高兴,毕竟对他来说,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扫清了,现在放他们出去,正好与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人找到机会吗?
武MM则轻轻摇头,“陛下,王氏萧氏有错,但毕竟他们是陪伴陛下多年之人,请陛下念在皇子的份上也要为他们留一分体面。”
李治更气了,萧氏就算了,那王氏的养子现在可是太子呢。王家也没有真的倒台,王氏出宫,正好给他们窜联的机会。武MM当上皇后就昏了头吗?
“正是这样,更应该让王氏出来了,陛下,太子之母为庶人也就罢了,还背着罪身关在冷宫,让太子如何服众?”武MM更加语重心长了。开玩笑,武MM能说,这样还能当太子吗?
李治也不傻,马上明白了,立后这事解决得太快了,事后李治反而后悔了,要知道如果再激烈一点,他正好扬刀立威,以绝后患了,现在好了,平稳过度,该打的人一个也没打着,给了他们喘吸的空间,这不是李治想要的。
现在武MM倒是提醒了他,是啊,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估计很快就有人说李忠不适合为太子的折子了。王氏如果跟李忠一块,一定不会甘心情愿的让李忠挫败,那么很多事就能办了。只要这些人走在一块,他就能一举拿下,而且还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况且传言这事越躲越烦,只怕更让人诟病,真的放出来了,放在宫外,反而容易控制了。
很快李治下了圣旨,把武MM的请求公开,然后表明,他是应皇后的请求,放庶人王氏、萧氏与子同住,颐养天年。王氏住进了太子*,而萧氏的儿子还小住在宫中,为了让母子相聚,还是给他在宫外准备了府邸,让他出宫与母同住。
本来朝臣们对武MM为后的事多少都有些不舒服的,谁乐意被皇室漠视,而李治这次的立后事件就表明了皇室的漠视,这非明君所为。
当然他们也不会明说,你们不闹,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混啊,想混个忠臣没机会,想搭上新后的顺风车更没机会,你们上位者也太不把朝臣当人啊。下面无论哪方都是满腔的血泪。
可是他们谁都不敢说啥,想学忠臣的看看长孙无忌,看看褚遂良,谁还敢啊?
当然他们不会说他们不敢,他们一直强调的是,他们找不出理由反对。比如说武MM是先帝宫人。他们谁敢说?李治在封武MM昭仪时已经解释过了,武MM在先帝宫中只是小宫女,跟先帝没关系。现在再翻出来说,陛下给先帝戴绿帽,话没说完就被李治给砍了。
换一个,出身不显。人家爹也是应国公,开国元老之一,你说不显就成了?
再换……没有了。人家还生了两儿子,在陛下不多的子嗣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娘家势微表示不会外戚做乱,比李治大,表示失宠更快,谁不喜欢年轻漂亮的……
大家一分析,就都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了,于是只有默认。是啊,默认。但心里都不太舒服的,多少心里总有个真实的声音在鄙视自己。现在好了,武MM让王氏萧氏出宫与子同住,虽还是庶人的名声,可是日子摆明了好过多了,新皇后贤德啊。果然自己没有反对是对的。大家心里都舒坦了,朝庭内外此时空前和谐。
而那些想搭顺风车的,看这情况,更找不到门了,因为他们倒是想知道新后怎么想的,好跟着凑热闹,结果新后装贤德了,难不成上个表彰新后的折子?雪中送炭人家记你一辈子,可是锦上添花谁认识你啊,弄不好还给新后一个谄臣的印象,这年头,想做一翻事业真不容易啊,一个个在家一个劲的挠墙,有苦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