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2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李世民眉头一拧,正色道,“你们两个把事情从头到尾的再说一遍吧。”

若水在一边替他们父子三人斟好了茶水,静静地听了许久,而自己手中的那杯茶直到凉透,也还未曾抿上一口。

第十章 暮鼓

睁开眼,室内还是昏暗昏暗的,若水低头看着缠绕在自己腰间的手臂,淡淡一笑,从回宫后的那天起,,每天醒来,都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明明身体之间已是没有了距离,可心却没有想象中的再那么容易被温暖,也许是完整的记忆,也许是山中那四年清静的生活。这个时候,该到了早朝的时辰了吧,轻轻地阖上眼,过了一会儿,身旁的男人动了动,接着小心翼翼地将手从她身上拿开,最后几乎没什么声响的起身,替自己掖了掖被子后方才离开寝间。

等到那轻微的合门声过去,若水又睁开了眼睛,事实上,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温柔的男人,不过那也是自然的,历史的优胜劣汰注定了若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放在首位的必定是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甚至是忍辱负重,若只单说一个男人,他的英雄气概,霸气狠洌,出身尊贵自然注定了在乱世的战火中锋芒毕露,无往不胜。温柔、体贴,这从来不会是一个明君所为人赞赏的特质,可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总会带着一份让人诧异的细致,而在不经意间打动了自己,他是爱自己的,可这份爱究竟能不能成为幸福的开始,却依然是一个未知的答案……毕竟自己的归来为的不是他,而是他们的孩子们。

春季还未过去,清晨的天还带着丝隐隐的寒意,独居时养成的习惯,让若水几乎不再有嗜睡的时候。回来已经有好一阵子了,可广月每日为若水梳妆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眼眶微红,总觉得一切都不像是真实的一样。

若水心无旁骛地看着窗外淡淡的晨雾,听见门外传来似乎是淡云的脚步声,于是悠然转头,问道,“原先定好的后宫嫔妃上我这儿来请安的日子就是今天吧。”

淡云一边端着早膳,一边回道,“是,说好的是今天,方才有宫女来禀报说,有几位娘娘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让她们候在外殿吧,外边有雾,不宜久站。”若水眉目间一派淡定,无喜也无怒。

广月在一边笑道,“还好明霞仍在东宫,不然依她的性子,又要嘀咕半天了。”

若水嘴角微微一翘,“说到东宫,这些年,也真把你们给忙坏了,我原本以为韦贵妃会接管后宫的呢,”

淡云接口道,“小姐,我倒觉得陛下做的没错,一来,一旦有嫔妃接过了皇后的权责,极容易让有心之人想到另立新后的揣测上来,再者,太子妃不属后宫嫔妃,做起事情来,自然更公正些,至于我们,这原本就是分内的事情。”

“怎么?”若水听了些端倪,“这些年,宫里不太平么?”

广月犹豫了下,“小姐,那倒也不是,只不过,自从贞观十一年,许多年轻貌美的世家女子入宫后,这各宫之间的争宠就越发有些不择手段了,那种事,陛下不管,太子妃自然也不好插手,因此……”

“还没出什么大的乱子吧?”若水的声音中依然听不出喜怒之色。

“大的是没有的,毕竟陛下对任何一位妃子的宠幸长的也不过两个月,更不用提短的了。”广月垂下眼帘道。

若水沉默了一下,“两个月,倒也真不算短了,可为何后宫中至今再无子嗣所出呢?”

“因为每次侍寝之后,无论是谁,都得喝下避子的汤药,从未有过例外。”

若水微嘲地一笑,“那还真是有够难为的了。”

广月与淡云的眼神交会了一下,都不明白这话指得到底是谁,接着,只见小姐径自在案几前坐下,“对了,那些新近的宫妃名册拿来让我先看看,这些天忙着承乾那边的事情,差些给忘了。”

“小姐为何那么着急呢?”广月忍不住道,“累了那么久,还是要休息一阵吧。”

若水摇了摇头,“有些事情晚做不如早做,拖久了,人心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巳时,立政殿。

外殿里已经陆陆续续站满了前来请安的嫔妃,凡是贞观十年之前入宫的妃子都异常沉默的按各自的品阶站着,而之后的那些不过都还未及二八年华的女子们忐忑不安地交换着彼此打听到的消息,这里面除了已是正三品的徐惠,再没有第二人见过皇后的模样,可偏偏这个素来性子温婉的婕妤此刻一声不吭地静静立着,垂下眼睑的眸子里藏着深深的哀伤。

“小姐不穿朝服么?”淡云有些奇怪的问道。

若水却似不在意道,“又不是什么太过正式的宴席,不必麻烦了?难不成我不穿那身衣服就不是皇后了?”

淡云不禁失笑,终于又听了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话来,上一次的回忆似乎还很遥远吧。

“殿后的内室里,茶具点心都备好了么?”

“一切都备齐了。”

“唔,那我在名册中勾出的那几个人你和广月也都记住了吧?”若水蹙眉道。

淡云谨慎地回道,“是,小姐,不过刚才庆恩殿的宫女来说,杨贤妃身体不适,改日再来向皇后赔罪。”

若水点头,不再说话,跨过最后一道门槛,前边就是立政殿的前殿了,她温和的眼眸下隐带着几分淡然,庄重笔直地跪坐在上首的位子上,殿中的妃嫔们齐齐下跪,行礼问安。她微笑地抬手叫起,重新开始执掌这偌大的后宫,从那一刻起真正又回到了母仪天下的凤座上来。

一个时辰将至,若水朝淡云微微颌首,接着便道,“本宫在病中休养之时,就听说宫中新入了不少德才兼备的女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往后的日子,你们互相之间更要互相照拂,谨遵宫规……”说完,便在又一次的跪拜中离开了大殿。

在内室中等了没一会儿,韦贵妃,燕德妃,杨淑妃还有徐婕妤步履有些不稳的走了进来,淡云与广月看见若水的眼神,便关上门,恭敬的退了出去。

“坐下吧。”若水的目光掠过她们的面庞,淡笑道。

几人皆有些拘谨的跪坐在两旁,稍稍抬眼,只见皇后敛色端坐着,专注着手中的茶叶与茶具,一连串流畅优雅的动作下来,案几上的五个青瓷茶盅里被斟上了带着清香的茶水,“要试一试本宫的茶艺么?”

四人受宠若惊的小心地谢恩接过,见皇后抿了一口后,才纷纷细品了起来。徐惠眼带茫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初韦贵妃在同样沏了一壶茶后所说的那番话,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境遇呢。

若水神态自若,对着韦珪徐徐笑道,“这四年来,辛苦韦姐姐了,一杯清茶聊表本宫的谢意。”

韦珪连忙谦逊地俯身回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这几年皆是太子妃在操劳后宫的事物,臣妾未曾有过什么功劳。”

“韦姐姐过谦了。”若水温声道,“太子妃年岁尚轻,若没有贵妃在后边扶持,又如何能保证凡事皆有条不紊,不起争执?”

韦珪神色微变,还未说话,只听见杨茜在一边忽然柔声一笑,“依臣妾看,皇后此言才是过谦了呢,太子妃大婚前在您身边待了那么久,耳闻目染下来,自然能将后宫管得井井有条,就连陛下也甚赞不已呢。”话音刚落,她忽然状似随意地朝徐惠斜斜递上一眼道,“如今宫里的新人可是越发出挑了,徐婕妤可不正是这个中的翘楚,说其岁数来倒比太子妃还小上不少啊。”

徐惠微微有些尴尬,低着头,不知该说什么好。静默了片刻,只听见皇后清润的声音道,“不说未晞,婕妤十一岁入的宫,还没明瑶大呢,可看上去竟比那丫头要懂事上不少呢。”

燕德妃跟着说道,“要真的说起来,皇后娘娘嫁给陛下时也只有年方十三,如今又有谁能记得上娘娘半分呢?”

杨茜的脸色一冷,低头道,“是臣妾糊涂了。”

“本宫听说徐婕妤的才情颇高,而其中又犹以诗文为甚,这倒是和德妃颇有几分相像。”若水笑言,“你们不必拘束,今日本宫唤你们来,不过就说说闲话罢了,毕竟我离宫四载,许多人和事都有些生疏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若水颇有深意地望着韦珪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韦姐姐,前久的时候,合浦公主常常进宫,一待便是一整天,有这事么?”

韦珪有些惶恐地回道,“臣妾只知李莲确实常会入宫,不过她在安乐殿待得时间极少,似乎去杨贤妃那儿为多。”

杨茜隐约觉察到了一丝不对,贞观八年的那桩旧事,照杨蕊的说法,皇后与陛下后来应该都是知晓的,不过因为后来皇后病重,又传似病逝,才没有再追究下去。而今日,先是杨蕊称病未到,而皇后又语带玄机,即使这些年自己对宫中的大小事宜皆漠不关心,可如今看来,杨蕊必定又是做了什么令皇后也无法容忍的事来。

若水点了点头,平淡的神色让人无法看出任何的端倪来,只道,“那孩子出生就没了娘亲,也是在韦姐姐身边养大的,原以为和孟姜一样都是知书达礼的公主。可我却听说自她下降之后,不但没有孝顺公婆,反而把房家搅得不得安生,不知韦姐姐是否有所耳闻?”

韦珪完全没有料到皇后竟然会当面提及此事,面色一白,“是臣妾教女无方,请皇后罪责。”

若水缓下语气,“本宫并未怪罪韦姐姐的意思,不过既然是公主那就该有公主的样子,若是这般长久的骄蛮任性下去,还不要闯出大祸来,韦姐姐毕竟是她的母妃,有些话还是要母女俩私下说说才会起作用。”

韦珪细想了片刻,似乎有些明白道,“皇后贤明,臣妾立刻派人把李莲招进宫来,请娘娘放心。”

若水的嘴角扯起一弯端庄的弧度,缓缓说道,“如此甚好,本宫替陛下谢过韦姐姐了。”

话音落地,四座俱静,四人心中皆是一震,这后宫,也许又要变天了。

离开了立政殿,淑妃和燕妃向各自的宫室走去,丝毫没有停留,而韦贵妃则与徐婕妤相携而行在去安乐殿的路上,韦珪看了一眼始终垂着眼的徐惠,轻叹道,“这不是你第一次见到皇后了吧,怎么反倒更呆愣了?”

徐惠稍稍抬起眼,踌躇了一会儿道,“贵妃娘娘,皇后真的只比陛下小上三岁么?”

韦珪轻笑了一下,“我当你一直默想着什么呢,皇后十三岁嫁给时年十六的陛下,这似乎不是什么秘密吧?”

“可是,皇后看上去就只和太子妃的年纪相仿啊,即使再怎么驻颜有术,也不可能那么……”

“那是你才见过皇后没多久。” 韦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涩意,“日子长了,你就会明白这世上就有这么一个女子,不逝的容颜,至尊的地位,高贵的气度,天子的专爱,几乎每一样都是其他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可老天将所有的眷顾都给了她一个人,你明白么?”

徐惠下意识地回望着后边远去的宫殿,“皇后就难道没有不如意的时候么?”

“不如意?”韦珪喃喃道,“如果我也能拥有那一切,即使要付出一些代价,又有何妨呢?”

“皇后娘娘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徐惠的眼中透着淡淡的哀婉,“贵妃娘娘曾说我和皇后有一分的神似,可在我看来,却连半分都不及。”

韦珪带着几分感概地安抚道,“惠儿又何必自轻,很久以前,当我初见皇后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有些人注定就应该是站在高处,只手之间,权握天下,等看多了,你会发现陛下和皇后其实是如此的相像,也同样难免会因此相伤,不过这一切已经与我们无关了。惠儿,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皇后的宽容慈悲也是有底线的,若是有谁自以为聪明地踩了过去,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就可以看见那个人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刚走进甘露殿,两边的内侍和宫女立刻恭顺地跪下行礼,若水唤了起,问道,“晋阳公主和隐王殿下呢?”

一个经常跟在郑吉身后的内侍走上前,俯身道,“回禀皇后,公主殿下被陛下抱去了两仪殿,隐王殿下正在偏殿的书房中习字。”

若水点头一笑,径直向偏殿走去,“淡云,明达可是已经被她父皇给宠溺过头了?”即使是历史中备受李治与武则天宠爱的太平公主似乎也没有这般儿时的经历吧。

淡云含笑道,“小公主在两仪殿很是乖巧,听说还替不少朝中的大臣解过围呢。”

还未进到书房里面,据门口几步之遥的地方,若水便清晰的听见两道熟悉的声音,末子的,和褚遂良的。

淡云担忧地看着若水停下了脚步,轻声道,“小姐,要不我们过会儿再……”

若水微抬了下手,打断了她的话,微微皱眉,随后还是举步走了进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幅无比温馨的画面,孩子沉稳的眼中偶尔闪现的愉快骄傲的光芒,如清风一般的男子温柔带笑的低头在边上轻轻地说着什么。而下一刻,那温文可亲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褚遂良从末子的身边站起,朝若水一丝不苟的施礼。

末子看见母亲的身影,惊喜地走到若水的身边,“娘,你怎么来了?”

若水摸了摸他的头道,“娘亲来看看末子的功课做得怎么样了,是不是打搅到太傅给你上课了?”

“今天不算上课。”末子显得比之往日更开朗了些,“我临了一幅字,想让褚先生来指点一下。”

若水微笑地走上前,看见案几上的一幅行书,有些意外道,“临的是王羲之的《兰亭》么?”

“嗯。”末子的眼中灼灼有神,“娘觉得如何?”

“娘虽然不擅行书,不过也能看出末子是练了许久了吧。”若水惊讶于儿子的天分。

褚遂良在一边道,“十五皇子习字已有四年有余了,无论是天资还是勤勉都为臣至今所罕见的。”

末子似乎有点羞涩,挽着若水的手道,“娘,你也来写几个字吧。”

若水站在案前,静默了一会儿,提笔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末子对褚遂良说道,“先生,您觉得娘亲的字如何?”

褚遂良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颤意,“臣觉得,皇后娘娘的字迹圆婉却又不失风骨,若是多加练习,恐怕会更有所成。”

末子转过头,又看了看,神色有些奇怪道,“娘,为什么我总觉得你的字和褚先生有一种说不来的相像呢?”

褚遂良脸色一变,却说不出话来,只见若水从容地一笑,轻声道,“因为娘的字也是褚先生一笔一划教出来的呀,不过末子愿意替娘保守这个秘密么?”

“皇后娘娘!”褚遂良大惊。

末子眼眸中掠过一丝异芒,不过转瞬间便消失不见,他仿佛没有听见过任何话语一般,带着一丝稚气道,“娘,这是《论语》里说的话吧,孔子站在河岸上看着奔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河水一般,不分昼夜的流逝着,不再回头,对么?”

“不错,圣人借着河水告诉我们说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若水愣了一下,回神道。

末子可爱地一笑,朗声道,“娘,我想出去找淡云姑姑要点心吃,你等我一会儿哦。”说话,还不等若水有所反应,便向外跑去。

下载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