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一百章 少林寺中

九日后嵩山少林寺

萧峰与阿朱成婚后,他们在信阳只住了两日,便向段正淳与阮星竹几人告辞,动身前往嵩山少林寺。上少林寺的目的,自是为了找当年雁门关外的带头大哥玄慈问罪。萧峰、沈醉还有萧远山三人商量后,最终是决定直接前往少林质问玄慈当年之事。有这样的结果,当然还是沈醉与萧峰的一力主张。沈醉是不想玄慈死,萧峰则是敬重玄慈为人,不忍向他下手报仇。

若按萧远山的意思,自是一掌打死了事。但他这些日子来有儿子在旁陪伴,又有阿朱这温柔贤慧的儿媳妇每日关怀,陪他说话解闷。心境已是大有不同,不像以前那般阴沉狠辣了。再加上他又从沈醉口里得知了自己身上隐疾状况,知道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再支持不住下去见妻子,便也看开了许多。在萧峰与沈醉的连番相劝下,便答应了只质问玄慈让他说出当年假传消息之人便是。玄慈虽为当年众人之首,但究其根源,首恶却是要算当年向玄慈假传消息之人。

这人沈醉虽知便是慕容博,但此事却是实不便由他口中说出。说出来被萧氏父子追问他如何知道时,他就难以自圆其说了。所以他也是赞成去向玄慈质问此事,打定主意到时向玄慈旁敲侧击几句,总要逼玄慈说出来才是。

那日萧峰与阿朱大婚之夜,他在房顶上向木婉清说明日向段正淳提婚之事。他果也应诺了,第二日便拉着木婉清向段正淳去提亲。人品、武功、相貌、声名,沈醉可说是样样俱全,而且为萧峰筹备婚礼时,又显出了他财力丰厚。有这样的好女婿,段正淳自是满口答应。而且沈醉为人,也是颇投他脾气,他本人十分喜欢。再加上沈醉与木婉清也是两情相悦,木婉清又表了态,他更是无异议。更让他高兴的是,木婉清终是放下了与他儿子段誉之间的那份孽缘。

几日之内,他不但找回了阿朱与阿紫两个女儿,而阿朱与木婉清又都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让他高兴的整日都是笑面盈人、合不扰嘴。而最让他高兴的则是,他终于得享了齐人之福。秦红棉和阮星竹两个左拥右抱,实是好不快活。那一日在康敏家中,两人便已在短时间内合好。虽说当时是因为段正淳中了“十香软筋散”的毒,她们忧心段正淳,不便争吵,但毕竟也是暂时握手言和。之后回了小镜湖方竹林后,两人之间虽还有争风吃醋、互相打骂之事,但经段正淳这花丛老手的从中调和,再加两人又有了先前合作经验。虽平日还吵吵闹闹、明讥暗讽,却也相安无事,也是各自默认了对方身份。且还有默契要一力对外,为两人争得名份。

但不管两人怎么想的,这事终究却还是便宜了段正淳这厮。让他终日是暖玉温香,春风满面。这些日子来虽经了康敏的那一次小挫折,但总的来说却也是让他过得十分舒心惬意的。惟一让他所不满的便是阿紫这个小女儿,这小丫头被他与阮星竹丢弃之后就被丁春秋捡去,且拜了丁春秋为师,十六年来都是在星宿派长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星宿派那样的地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是学的心狠手辣,毫不把人命当回事。且睚眦必报,不自量力,几次三番出手暗算沈醉,终是惹怒了沈醉,被其废了武功。且武功被废之后,更是心性大变,每日少言寡笑,仿似丢了魂魄一般,让他瞧着十分担心。

而阿紫被养成这样的性格,却也是怪他不得,只因十六年来阿紫所受到的都是星宿派那种思想,缺少了父母教养,才导致如此性格的。但他想到阿紫被养成这样的性格,却也是总觉愧对于她。所以这一次沈醉和萧峰他们要去前往少林,他便没让阿紫跟去。一是要将阿紫带在身边好好陪她,弥补自己欠了她的十六年父爱,且要让她重新开心起来;二则是要趁机好好管教一下阿紫,把她原先狠辣的性格调教过来,便是做不成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也是要养成个善良可人的小家碧玉;三来则是阿紫已被沈醉废了武功,且又毁了她身上所有的暗器毒药,她此时是弱女子一个,毫无防身之力,所以怕她去了会出什么危险。

此时三个女儿中他只留下了阿紫,而另外两个他却是想留也是找不下什么好借口。阿朱已是嫁了萧峰为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此时已是人家萧家的人了。出嫁从夫,夫唱妇随,她自是有大把的理由要跟在萧峰身边。且人家新婚之喜,便是他这做老爹的也不好拆散人家新婚夫妇使之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木婉清虽是还没嫁给沈醉,但他却也终是答应了两人的婚事,两人现下已算是未婚夫妇,木婉清自也是有理由跟着。再加上他也知道这个女儿脾气倔强,所以他就是强留也留不住,反会惹女儿恨。况且他还想着多享些日子的齐人之福,又哪会再多留两个打扰他与两位夫人的相亲相爱、甜蜜光阴。

所以,前往少林的便是有沈醉和木婉清、萧峰和阿朱,还有一个萧远山,共五人。而此时站在少林寺大门口的,却是只有沈醉与萧氏父子三人,木婉清与阿朱两女则都留在了少室山上萧峰养父母乔三槐夫妇的故居之内。她们两人没跟着前去,一是少林寺向不准女眷入内,二则是少林之事实是不知有何凶险,沈醉与萧峰二人担心二女安危,到时又还得分心照顾她二人,所以便都不准她们前去。

“小师父,我等此来乃是想要求见玄慈方丈,还请小师父进去代为通报一声,便说沈醉与萧峰还有三十年前一位故人前来拜会!”少林寺寺门处,沈醉向守门的一位小和尚拱手道。他旁边站着的便是萧峰,他说完时,萧峰却也是向小和尚拱手抱了一拳。而稍靠后一步站立的萧远山,却只是背对着他们,倒背双手,微微仰头,望着头上苍天。

那守门小和尚一听得沈醉与萧峰大名,不由面色一变,向另一边的和尚打了个眼色后,便急急地转身跑了进去。而另一边小和尚,此时却是紧握了手中的棍子,紧盯着三人,满脸的戒备之色。沈醉瞧了那和尚一眼,不在意地笑了笑。转头去瞧萧峰,只见得他皱了皱眉头,又转过来瞧了自己一眼,便又转眼去瞧少林寺大开的寺门之内。而萧远却仍是背负双手,背对着寺门仰首望苍天。

才过得片刻,便忽闻寺内传乱一阵儿急乱的脚步声。抬头去看时,便见得一众少林武僧,身穿灰衣,各持棍杖从山门内急冲了出来。忽忽风声入耳,眼前人影闪烁,这一众僧人已是冲出了门外,人影交错间已是各持兵刃将三人围了起来。沈醉打眼扫了一下,发现围着他们的这一众僧人只有二三十人,武功也只是入流之辈。见他们只是围而不攻,毫无动作,他便也是静观其变。萧峰与萧远山二人却也是存的同样心思,并无动作。

这一拨人刚围上不久,却又听得寺内脚步声响起,竟是又有一队僧人手持兵刃奔了出来。这一回人却是多了一些,有五十人左右,出来后也是将三人团团围住,在外面加了两层包围圈,但却也是并不进攻。又过得了一刻钟左右,沈醉又听得寺内脚步声响起。这一回,他一听这脚步声便知出来的是高手。果不多时,便见得视线所及寺内现出十几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僧身形。皆是步履沉稳,似重实轻,大步走来。这十几人身后,却是又跟着四五十名身穿黄|色僧衣未披袈裟的中年僧人,看脚步武功也是颇为不弱。

对于这一群少林和尚,沈醉却是一个都不认识。当初聚贤庄中虽有少林玄寂、玄难二僧前去赴会,但他并未特别注意,当时又是混乱之时,所以也是记不大清楚。此时但看领头的一名面貌端正,长须飘洒,红光满面,约有五六十岁的老僧,他便猜知应是少林寺住持方丈玄慈了。果不然,他心里才猜罢,旁边萧峰便向他低声道:“二弟,那领头的老僧便是当今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了!”

“嗯!”沈醉点了点头,又仔细看了看玄慈,不由心道这玄慈果然好面貌,难怪当初能吸引得了叶二娘。但他想到这里,却又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这玄慈与叶二娘却皆是一画好面貌,竟是为何会生出虚竹那么丑的一孩子?想到了虚竹,他又不由心道这位原书中的三主角之一,因为自己的到来怕是已基本没戏了。段延庆已被捉了送回大理天龙寺,等到擂鼓山棋会时,虚竹又会再为救谁而莽撞落子,又还会有谁再去暗中指点于他,使他破得珍珑棋局。不过想一想,自己不但抢了人家的戏份,又还杀了人家的妈,却是得找个机会补偿补偿他的。

他这番心思才想罢,那玄慈方丈却是已带着身后僧众出得了寺门。包围着他们三人的灰衣僧,见得方丈前来,便自动让出一个缺口来让方丈等人进入。其中有在聚贤庄内见过萧峰与沈醉的玄寂、玄难二僧,早已把二人向玄慈指认了。因此玄慈已是还在寺内时便已识得了他二人,此时便合什各向二人见礼,二人也俱各抱拳还礼。

“咱们说的好像是要单独见你吧,你却又为何排出如此阵仗!”正在玄慈瞧着背对寺门的萧远山背影若有所思之时,萧远山收了双手转过头来冷冷盯着玄慈道。

玄慈一瞧得萧远山面貌,便是不由变色一变,但却是转瞬即逝,只是眼内仍是掩不住地透出惊讶之色。“阿弥陀佛!”玄慈低眉合什轻呼一声佛号,抬头向萧远山道:“却果真是老衲三十年前故人!”他说罢,又转向萧峰脸上看了看,便向他身后一排全都身披袈裟的最尾一名中年僧人道:“玄生,你且叫他们收了兵刃吧!”这玄生却是如今少林玄字辈中最小的一人,入门也最晚,却是比其他玄字辈众僧都显的年轻许多。那玄生出列向围着沈醉等三人的灰衣僧众轻喝了一声,灰衣僧人便应然一声齐齐收了兵刃分作两列成雁翼状退到了寺门两边。

“三位施主,且请至方丈禅室一谈吧!”玄慈又向三人合什一礼,躬身斜让一步往寺内请道。

“方丈!”旁边几名老僧忍不住叫道,却是都怕他单独与三人相会出了什么危险。一名老僧出列看了眼场下三人,向玄慈道:“那乔峰乃已证明是契丹胡虏,且有杀父杀母父师之恶行,实为大恶人。那沈醉则是他拜弟,与他也是同一条心。另一人,只看他与那乔峰面貌相似,便知大有关系,师兄还请小心呀!”

“无妨!”玄慈笑道。“这位萧老施主确是老衲三十年前故人,另两位也都是他后辈晚生,并非敌人,你们且都散去吧!”

“方丈!”众僧又是齐呼一声,但见玄慈面上坚执,却也只有叹了口气合什退了开去。只是心中都暗暗打算,要在方丈禅房外作好守护,免得三人伤了玄慈。沈醉与萧氏父子三人则都是一直冷眼旁观,只看玄慈如何处理。待得众僧尽皆散去后,玄慈又回过头来向三人躬请了一次。萧远山冷看了他一眼,微哼一声,抬步便先跨进了寺门,玄慈在旁跟上为他指引路径,萧峰与沈醉对看一眼,便在后紧紧跟上。他们后边却是还有五六名黄衣中年僧人紧紧相护,生怕他们会突然出手伤了玄慈。

一路之上,在有拐弯处或叉路口时,萧远山却是往往在玄慈还未指引之时便已当先走了过去,竟是完全正确。一次两次或还可说是巧然,但三次四次便已让玄慈皱眉心中暗道奇怪了。他却是哪里知道萧远山三十年来隐匿少林,这少林寺的路径自然是谙熟无比。

到得方丈禅房之内,待有小和尚奉上清茶之后,玄慈便挥退房内小僧,又将门外守候之人遣出了三丈多远去。这才回过身来,又仔细地看了眼萧远山后,他叹了口气道:“萧施主便是那三十年前雁门关外的契丹武士了,想不到却是跳崖未亡。近日来,那雁门关至今幸存之人皆一一丧命,想来也都是出于施主之手,江湖上人却是都冤枉了令郎了。施主能与令郎相认,却也是可喜可贺。今日此来,想必是来找老衲报三十年前之仇吧!”他说完后,又叹了口气,接道:“当年老衲误听人言,铸成大错,三十年来,每每困扰于夜梦之中,让老衲于心难安。既种前因,实是该得今日之果。施主若要报仇,便请出手吧,老衲决不还手!”他说罢又是合什一礼,低垂合目,似是在等死。

“不错!”萧远山看向玄慈点了点头,道:“你这老和尚确是明理,也不枉我孩儿敬重于你。看来三十年前之事,却也全非错在于你。而且你的仇,老夫却是也已向你报得一半了,今日看在我孩儿份上,便不再难为于你。你只需说出当年向你传报假消息的那人,我父子二人便放你一马!”

沈醉听得萧远山话中那“你的仇,老夫却是也已向你报得一半了”,心中猜到估计便是说抢了玄慈儿子虚竹,使得他父子俩相隔二十余年且还见面不相识。

玄慈听得萧远山话,抬起头来又宣了声佛号,道:“萧老施主,当年雁门关外一役,老衲铸成大错。众家兄弟为老衲包涵此事,又一一送命。老衲已是早已无颜存于这天地间,又何还在乎一死!”他说罢,又叹气道:“至于当年假传消息之人,施主却是也不必再深究了!”

萧峰皱眉道:“难道大师定还要包庇此人不成?”

玄慈摇头道:“非也!只因当年误传消息之人,却是早已因愧疚生疾,不治而亡,逝去数载矣!”

萧峰与萧远山皆不由听得面色一变,眉头大皱。沈醉看了两人一眼,向玄慈道:“死了也罢,大师却不妨把那人的名字说出来!”

萧远山怒道:“不错,他便是死了,咱们也要把他给挖出来,开棺鞭尸,挫骨扬灰!”

“阿弥陀佛!”玄慈低首宣了一声佛号,向萧远山道:“死者已矣,萧施主却是又何必如此呢!”

萧远山怒哼一声,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向玄慈道:“老夫的事,却是哪里轮到你来管。我只问你,说还是不说!”他说到这里,已是提聚了全身功力,拳头也已紧紧握住。只待玄慈说一声“不”,便要出手逼问于他。

萧远山一站起来,萧峰却是怕他老爹一时怒气出手伤了玄慈,也连忙跟着站了起来。正在此时,却听房门外劲风呼啸,然后“砰啷”一声大响,房门被人以劈空掌力打的四分五裂。当先一人,飞身抢进门来,挡在了玄慈身前。沈醉抬眼看去,却见正是那玄字辈中年龄最小的玄生。紧接着嗖嗖风响,红影闪烁,房中又跃进来七八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僧。有的护在了玄慈身侧,有的则站在了他两边,有的则围住了沈醉与萧氏父子紧盯着他三人举动。

第101章 拈花对决

“哼,这便要动手吗?”萧远山冷哼一声,便要动手。萧峰却是连忙跃了过去,拉住了他老爹胳膊,道:“爹爹且慢!”

萧远山一要动手,对面玄生便也是作势欲扑,却被玄慈拉了下来。玄慈拉过他还身合了一什,又宣了声佛号,向旁边几名老僧道:“众位师弟,你们且还请退出去,此乃老衲私事,却还是由老衲做主吧!”

“方丈师兄!”众僧皆不由惊呼道。

玄慈道:“众位师弟请回吧,难道不知擅闯方丈禅室,已是触犯寺规了吗?”

玄慈一拿寺规压上,众僧却也无法,只能各自叹了口气,宣了声佛号,紧盯着萧远山一步步退出了禅室之外。萧远山见众僧退了出去,用力一把甩开了萧峰手臂,哼了一声,直盯着玄慈问道:“老和尚,你却是说不说?”

“阿弥陀佛!”玄慈却是又低头高宣一声佛号,便自垂眉不语。看样子,像是已打定了主意不说。禀着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及出家人之仁慈,玄慈却是终不愿说出慕容博的名字。害他死了多年后,还要被萧远山开棺“鞭尸”,甚至“挫骨扬灰”。

沈醉看了眼萧氏父子,起身向玄慈问道:“请问大师,那人却是真的死了吗?”

“沈施主这话却是何意?”玄慈长眉一轩,抬头道。

沈醉笑道:“我只是确定一下,要知道‘诈死’这一招,却是不知多少人都曾用过的!”

玄慈一听不由面色微微一变,紧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好一会儿,嘴里喃喃道:“是了,是了,定是这样了……料不得他却是好生手段……”他喃喃自语一阵儿,又是长叹一声,这一声叹包含了许多的悔恨与自责之意。

他终究是聪明之人,被沈醉提到了“诈死”二字,便立马联想到了慕容博诈死的可能。再又想到近些日子以来江湖中许多人死于慕容家“以彼之身,还施彼道”的绝技之下,连自己师弟玄悲也在大理身戒寺死于这种手法之下。江湖上许多人怀疑是慕容复所为,但他却知以那慕容复二十来岁年纪再怎生厉害,要能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手法杀了自己玄悲师弟去,却也是不大可能。但现在他既想到了慕容博未死,便对玄悲身死之事有些了然了。以慕容博的身手,要杀死玄悲自非难事。而且当年自己却是也有遣玄悲向慕容博质问过雁门关之事的,且当时玄悲言语上又对慕容博曾有些冲撞,两人之间闹了些不愉快,慕容博却是也有杀害玄悲的理由的。只是慕容博却为何要等到三十年后才来杀害玄悲,他此时却也是有些想不通的,只暗自惴测想必是慕容博有什么理由或目的吧。

沈醉瞧得玄慈脸色变幻,目光闪烁,再听其喃喃自语,心中已是猜到了玄慈定是想到了慕容博诈死的可能。便又接道:“佛家有云,人身只是一具臭皮囊。人死之后,只余一副皮囊,人便已不是原先的人了。此时的躯体与一块石头一棵树木也是没什么区别的,大师又何必执着于我们再又将他挫骨扬灰。大师如此执念不肯相告,实是着相了!”他武侠看的多了,不少里面都有涉及佛学之事。他虽不甚懂,但看的多了却也知之一二,此时这一番话虽为胡拼堆凑,但却也是有那么几分佛家道理在内的。

“阿弥陀佛!”玄慈双目一睁,眼中精光一闪瞧了沈醉一眼,然后长宣一声佛号,向他合什一礼道:“沈施主一语点醒梦中人,老衲确是着相了!”他说罢,喟然一叹,然后转向萧氏父子向二人合什一礼后,道:“当年雁门关之事,那假传消息之人乃是姑苏慕容氏的上一代家主慕容博!老衲当年与他交好,因此从他处得知消息便不疑有他,想不到他却是蒙骗老衲,使得老衲种至大错!”他说到这里,斜眼看了下沈醉,欲言又止,最后却是又叹了一口气,终没向萧氏父子二人说出他已猜知到慕容博诈死的可能。

“好,慕容老贼,老夫定要将他挫骨扬灰!”萧远山紧握双拳,咬牙切齿道。而萧峰听到慕容博的名字后,却是忍不住面色一变,惊呼了一声“什么,竟是他!”他却是还一直记得阿朱乃是慕容家的人,而阿朱平日里也常在他面前向他说慕容博对她如何如何好,像亲生女儿一般。但现在他却又得知了造至当年他家破人亡,三十年来惨剧的正是阿朱口中待她像慈父的慕容博,这却又让他该如何处置。

“峰儿,你怎么了?”萧远山见得萧峰面色一变,惊呼一声,不由奇怪问道。这现在已从玄慈口里得知了当年假报消息之人,找到了害他父子三十年来生离的真正仇人了,他却是怎地这样一副表情。

“阿朱她……”萧峰说了这三个字后,却是不知该如何再说下去了。两边一个是待自己妻子如亲生女儿却又害自己家破人亡的杀母仇人,且阿朱又对慕容博有极深的感情,另一边则是痛失爱妻,三十年来苦苦隐忍少林的亲生父亲,他却是不知该倾向于哪一边。是要顾着爱妻的感受,还是要顾着生父的感受。想要两者兼顾,但此时却是只能容他选择一头。想到这里他却真希望还是不知道的好,起码不用受这样的烦恼。

萧远山听得萧峰说出阿朱,却也马上想到了阿朱的出身,略皱了下眉,道:“是了,阿朱却原是那慕容家的一个丫环。不过咱们父子俩要去开那慕容博的棺木,将他挫骨扬灰,她一个丫环却也没道理拦着。况且她现在既已嫁了你,便是我萧家的人了,与那慕容家再无半点关系!”他虽知阿朱原是慕容府的丫环,却是不了解阿朱与慕容博的关系与情份,因此便也把事情想的简单了。

阿朱与慕容博的感情,此时要说却也是一时说不明白的。因此萧峰便只苦笑了一下闭上了嘴,暗自里摇了摇头。心中思索了一番,已打定主意回去之后便只瞒着阿朱不让她知道就是。好在那慕容博却是已经死了,自己爹爹说要将他挫骨扬灰怕多半也只是一时泄愤而已,不见得真会那般做了。只是那慕容博虽死了,却还留下了一个如今与自己在江湖上齐名的“南慕容”慕容复,禀着父债子还,爹爹少不得却也是要杀了那慕容复的。他此时尚还不知那慕容复的真正嘴脸,只是结识了慕容复手底下几位家将,心中佩服他们为人,便也是把慕容复看的高了,一直当他是好汊子。想到转眼便又已成仇人,他却也不忍唏嘘,一时心中颇多苦恼。

沈醉见玄慈并未将心中猜想慕容复诈死的可能说出来,心中暗怪了他一句,上前向玄慈道:“不知大师可知那慕容氏乃是燕国皇室后裔,国虽已灭,他们后辈子孙却一直以致力于恢复昔日家国为目标。当年雁门关之事,想来定是那慕容博故意假传消息,想让宋辽两国起了争端,他们慕容家好从中得利,甚或趁乱而起。”

“难怪如此了!”玄慈听得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