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须提别的要求?

只得安慰他:“别担心了,大哥十六岁就带兵打仗,什么腥风血雨没见过?什么苦没吃过?如今西北没有战事,只不过离京远了些,我想大哥不会在乎那点苦的。 再说了,我们担心大哥,郡主肯定比我们还担心,淮安王定不忍心女婿受如此委屈,他找机会一定会向皇上说道的,这些不过是暂时的,对不对?”

明净无奈地点点头:“道理我都懂,却还是忍不住担心。就怕皇上余怒未消,借着出仕让大哥去西北,一去三五年,又不升职又不让回来,纯粹就是用木刀子杀人哪”

长生摇摇头:“皇上不是那样的人,他若真有那么恨大哥早就下手了,还能容许大哥尚郡主?就是淮安王求情也不会有用的。他的气早消了,只是拉不下脸而已,他借着安阳郡主和大哥的亲事赦免大哥,不过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我觉得皇上是想重新起用大哥,又因一开始了狠话,一时不好转弯,所以让大哥去西北从低级校尉做起,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升职,这不过是皇上给自己的台阶罢了,对外也好说道些,你就放心吧。”

因为没有长辈无需晨昏定省,两人说着话,天色渐亮才慢悠悠地起身,安阳为了省事,也为了自己舒坦,就让早饭各吃各的,午饭和晚饭才一家团聚,所以早上可以多睡一会。

长生没有带贴身丫头,又不愿意和郡主府的奴才们太过亲近,只让人打来热水自己梳洗,两口子正好学着张敞来个闺房画眉之乐。

早饭摆上来的时候,两人才梳洗停当出了卧房,却看到姝儿笑意盈盈地坐在桌旁,见到他们出来,调皮地伸了伸舌头,旁边维妮姐妹">和可喜可乐都在,维妮姐妹">俩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经过许多挫折后更加沉稳内秀了,长生入府后她们已见过两次,所以神色比较平静。

可喜和可乐是小孩子变化大,两人又长高了一些,已经初具了少女的模样,自从上一次安阳成亲时见过长生后,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长生,正欣喜难忍地看过来,又顾忌郡主府的人,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却什么也不敢说。

长生忍住笑意一一打过招呼,略问了几句近况就不好再多说什么,郡主府的人在一旁,不能太过随性。

桌上的早餐品种繁多,光是粥就有三样,有加了坚果的甜粥,有白粥,还有肉粥,还有两碗平常人家极难见的牛||乳|,面点有五样之多,各色精致的小菜有十几样,盛在精美的瓷器里琳琅满目摆满一桌,差不多可比得上宫里宇文昭仪的早餐了。

看着郡主府奴才们目光炯炯等着看笑话的样子,长生暗笑,看样子这帮奴才还以为自己出身低没见过世面,且不说在宫里见过的,当日在郡伯府因明澈极宠爱姝儿,锦姝院的吃穿用度都不用公中的,却是整个郡伯府最好的,锦姝的食物之精美丰富堪比公主,她也跟着沾光日日享用,今日哪会就会露出小家子气。

姝儿心有灵犀似的托着腮眨巴着眼睛:“三叔、三婶,这些早餐可合你们的口味?是我昨晚就吩咐厨房照着你们的口味准备的,三叔快尝尝,你不是喜欢吃水晶包吗,看看比我们家的如何?三婶尝尝这碗牛||乳|,自从你教我饮牛||乳|可以强身后,爹爹专门命人在后院养着牛供我每天喝牛||乳|,你瞧瞧,我的脸是不是都长肉肉了?”

长生呵呵地笑了,摸摸她的小脸蛋说:“我们姝儿果真长肉肉了,看来喝牛||乳|的效果不错,让我尝尝这牛||乳|如何,有没有腥味?唔,不错,又香又浓,不比郡伯府以前的差。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只是早上下着雨,你是怎么过来的?可别淋了雨”

“没事,各院全部有抄手游廊相接,三叔三婶第一天刚来,我怕你们不习惯,所以才过来一起吃早饭,我一路绕着过来的,没有淋到雨,咱们快吃吧,别放凉了。”

明净和长生相视一眼心中无比感动,这个小人儿一定是担心她们初来乍到不熟悉被奴才轻视,才不惜大清早冒着雨赶过来陪她,只是她待自己如此好,安阳若知道了会不会心中不快?

长生给姝儿夹了一筷子酸笋鸡丝,余光瞟着个别丫头侧耳倾听的样子,笑着说:“今早已经过来就算了,这几天下着雨,越往后越冷,大清早就别再过来了,你母亲免了你的晨昏定省,可不就是心疼你怕你大清早吹冷风,你可别辜负她的心意。”

姝儿眨眨眼:“我知道三婶,今天是第一天,所以我替母亲过来看看你们可还习惯,以后就不了,母亲许我偷懒,我正好多睡一会。”

“嗯,这样就好,等天晴了,你带三婶去园子逛逛,你母亲打理的好景致,再不看,等到冬天就看不到了。”

姝儿一边喝粥一边连连点头。一盏茶功夫,这番话就传到了安阳耳中,她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个周长生是个知趣之人,这样就好,只要她懂事,本郡主看在郡马的面上也不会太和她过不去,因为她不值得。”

第379章、秋日风雨,到网址

第380章、初入王府

第38o章、初入王府

三天后,明澈和安阳要去淮安王府辞行,因为再没有别的亲人,就让明净和长生一起做陪。

大唐习俗,兄长的岳家长辈亦算家中弟妹的长辈,明净若来京长住,去看望也是应该,又刚好陪明澈辞行,算是一举两得。

这一次是给安阳长脸,她嫁给明澈本就是下嫁,何况家中还有嫡母姨娘和几个庶出弟妹,生怕长生或者明净举止形容不当给她丢脸,所以提前派了府中绣娘带着上好的衣料,要明净和长生各做一身不让她丢脸的新衣服,又带来精美的饰借给长生挑几样配衣服。

看来安阳这次是真的很怕自己没脸,带来的衣料都是极好的,有鲜亮的有华贵的,还有素雅的,一场秋雨过后天气越来越冷,太过素淡的衣料已不应季,反倒显得不伦不类。

看在安阳这一次的真心实意上,长生给明净挑了枣红色有深色暗纹的素锦做夹袍,再配上黑色绣大红缠枝花的腰带,一定贵气又不失朝气。

又给自己挑了暖意融融又女人味十足的桔红色碎花的云锦做夹层短襦,配上垂感极好的宝蓝色软缎高腰裹胸裙,裹胸处是七彩绣金丝的三层颜色各不同的镶边,做成试穿上说不出的柔美和华贵,安阳虽然面有妒色,看长生目光却多了几分佩服。

做为李世民最信任亲近的宗亲,淮安王府的富丽堂皇和大气磅礴,实在非昔日的郡伯府和现在的郡主府可比,就连曾经权倾一时的裴相之府也比不上,长生一路看来暗暗赞叹,淮安王府果真富贵泼天。

富丽堂皇轩敞大气的正堂里,淮安王和正妃纪氏端坐主位,两边分坐着几位年龄有大有小的几位锦衣少男少女,应该是都是庶出的子女。纪氏身后站着两位略年轻些的华贵女子,应该是两位侧妃了。

因李唐王朝有鲜卑血脉,男子皆高大俊朗,淮安王一如其他李氏近支宗亲一样身材挺拔硬朗、相貌英武不凡,没有半点中年颓废之态。

看到爱女佳婿,淮王安有些过于硬朗的线条立即柔和起来,捋须笑呵呵地看着明澈和明净携妻女下跪行礼,没等安阳把头磕完,立即心疼地说:“行啦行啦,都是自己人,这么讲究做什么?仔细膝盖疼明澈,让你兄弟近前我看看来人,把备下的见面礼拿上来”

王妃纪玉瑶相貌美丽雅致,气质温婉高贵,神色大方从容,虽是中年历经沧桑,眉目间有淡淡的哀愁,却仍是难掩年轻时的美貌,脸上的笑容亲近而平和,让不由得心生仰慕和亲近之意,只是面色苍白微黄,身材消瘦,看着身体不大好。

王妃的身后站着两位略年轻些的美妇,一位和安阳有相象之处,丰姿美艳神色精明,正喜滋滋地看着下面跪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安阳的生母金侧妃,另一位腰身婀娜面目娟秀动人却是一付小家碧玉之态,目光中隐露不岔之色,看样子是淮安王的另一位侧妃吕氏,其他姬妾根本就没有资格露面。

长生和明净刚刚跪下,她就笑着说到:“起来吧起来吧,过来让我看看快来人备座”

又看见姝儿象模象样的行礼,她笑着招招手:“乖孩子,来我这边坐,就让她们大人去行礼吧,你坐着吃点心就好,这可是宫里的御厨做的,外面轻易吃不到,快尝尝”

姝儿也不扭怩,快行完了礼就嘻笑着跑上去,靠在纪王妃身边。不知怎的,长生虽是第一次见淮安王妃,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熟悉感,她虽讨厌安阳,却对安阳这位嫡母第一次见面就生出亲近之感,不由得怀疑莫不是以前在宫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投缘吧。

正疑惑着,纪王妃打量她和明净几眼,也笑着说:“这就是你的弟弟明净和他媳妇,瞧瞧,多般配,看着就喜欢。 明净这媳妇真是生的好模样,看着面善得很,倒好象在哪见过似的,你们别笑,人老了,就是喜欢年轻人,看着就觉得高兴。”

说着话一旁的丫环端过一只铺着红绸的托盘,纪王妃取出盘中之物:“这只本妃给你们的见面礼,虽不太贵重,却别有意义,这是一对鸳鸯佩,你们小两口一人一只,象征夫妻恩爱到白头,也是我的一片心意,来拿着。姝儿的上次已经给过了,这次本妃见了你们心情好,就再给一个,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拿去玩吧。”

长生接过来,一只为鸳,一只为鸯,雕工十分细致精美,玉质洁白温润,是上好的羊脂美玉,另给姝儿的却是一个玛瑙雕的小猴子,活灵活现,纤毫丝丝分明,十分讨喜,虽然玉质普通,但做工却极为难得,这个纪王妃对姝儿果真亲厚。

暗暗吃惊淮安王妃出手之大手,却也不好推却,就满面感激之色的接过致谢,见她行事大方,淮安王妃的笑意更深了。

淮安王也揶揄地说:“看来我们家真的和谢家有缘,不但安阳嫁给了明澈,就连这两个小辈也如此合你的眼缘,既然如此,以后就让她们多来府里走动走动,你也有个人好说说话,心情好了,身子也能好些。”

常来淮安王府走动?长生有些不解地抬起头,却看到坐在对面的安阳直射过来的妒恨之色,好在她对父亲和嫡母还是有些畏惧之心的,也怕在娘家丢人不敢表现太明显,一旁的明净却目露讶色地打量着她和纪王妃。

明澈代答道:“我不日远行,既然岳母大人和弟妹小女如此有缘,有空就让她们前来陪岳母说说话,只是可别打扰了岳母,岳父大人若有些不方便外人做的事,尽可放心交给我三弟明净,他定会尽心尽力为岳父大人效力”

没等淮安王作答,一旁的安阳略带不满地说:“父王,我们还要下去和金母妃说话啦,等吃饭时再来陪父王和母妃说话也不迟呀而且母妃身子不好,说话久了受不了,也该让她歇着了。”

淮安王瞪了瞪眼,一付想恼却舍不得的样子,无奈地说:“你这孩子,都做人媳妇了还这么任性,再不改人家可要骂为父教女无方了明澈以后切不可太纵容她,没地惯得没大没小

明澈一本正经地回答:“谢岳父大人教诲,不过郡主是至情至性之人,在郡主府颇有主母风范,对弟妹和姝儿也爱护有加,小婿觉得挺好”安阳得意而幸福地回瞪了父亲一眼,而后含情脉脉的眼睛就落在了明澈身上。

长生忍住笑,看来阳刚之气颇浓的淮安王竟如此宠爱女儿,要说惯,还不是在娘家就给惯坏了,明澈倒还真会说,不过他对付安阳还真有一套,骄纵任性善妒的安阳在他手里到是听话的很,这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

纪王妃忙打圆场:“安阳是个至纯至孝的孩子,一向不会虚虚假假,在我们面前就更不会说假话了,想陪她金母妃多说会话也是应该的,再者孩子也是念着我身子虚不能累着,咱们就不拘虚礼了,等会吃饭时间还要再见的,就让他们都下去吧。”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自然而真诚,神色祥和从容,丝毫没有虚假做态或者口是心非之态,甚至面上还有几分无奈和羡慕之色,大约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女承欢膝下吧,长生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心里更生敬意。

一旁,安阳得了话立即不客气地说:“既然母妃话,那我们就先过去了,等吃饭时再过来”

然后草草行了礼说:“郡马,咱们快走吧,多与金母妃和弟弟说会话”

长生敏锐地扑捉到了明澈眼中一闪而过的不耐和难堪,他却仍是不动声色地起身恭恭敬敬地行礼说:“小婿谨尊岳父岳母吩咐”然后示意大家跟他一起走。

这是安阳的娘家,长生和明净只能遵命行事,他们不过是陪大哥前来辞行并顺便拜见长辈罢了,其余都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也无须费太多的心思,就连今日带的见面礼,也是安阳怕丢了脸面提前准备好的,就一一起身告辞牵着姝儿走了。

金侧妃虽是侧室,但她的住处除了不是主院,其余无一处不精美奢华,朱红雕花的回廊从院门的两边开始,一直连着耳房、厢房直到正房,就连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和一水一石,都独具匠心,院里奴婢众多,皆形容出众举止有礼,一个侧妃能有这种排场,看来她在淮安王府的地位确实不低。

只是金侧妃再怎么出身好待遇高,再怎么给淮安王生儿育女功劳大,都改变不了她是侧室这一事实,她若坦然接受明净和长生行礼,那就说明她果真是一个跋扈狂妄的女人。

好在她表面上的功夫做的很到位,明澈带着一众人给她行礼的时候,她并未坦然坐着受礼,而是站起来受了半礼,又很快还了礼,看起来比她的女儿安阳郡主聪明内敛多了。

第38o章、初入王府,到网址

第381章、淮安王妃

第381章、淮安王妃

因为金侧妃和安阳在淮安王府的地位,王府对明澈一行的接待极其隆重,主子们极为热情亲切,大小奴婢皆对客人毕恭毕敬,长生暗暗好笑,淮安王府的奴才倒比郡主府的奴才还尊敬她和明净。

丰盛的酒宴上,作陪的是淮安王和正妃纪氏及几个子女,因为没有外人,纪王妃特许金侧妃和吕侧妃一同入席。

酒宴正欢时,长生时时能感到纪王妃对她如同春风拂面般的善意和照拂,虽然有些奇怪,却也感受得到王妃对她是真的心怀善意和喜爱,并非因为她是安阳妯娌的缘故,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对纪王妃生了孺慕和关切之意。

她注意到纪王妃体弱畏寒,穿得比别人厚不说,席上也只用了几口热菜和热汤,冷盘几乎不动筷子,看来是有虚寒之症。王府应该有最好的太医替她调理,为何多年来还是如此?

饭罢,纪王妃告辞去歇息,淮安王则去了金侧妃院子,他还与女儿女婿有话要交待,就请明净和长生带着姝儿小憩一会,既为待客之道,也为避开他们一家人好说话。

早在吃饭前,明净就使了一些银子打听淮安王府的情况,再加上从明澈那里听到的,很快就摸得一清二楚,趁着饭后无聊,就一五一十说给长生。

淮安王有共三子两女,皆是庶出,王妃纪氏无所出,金侧妃生有一子一女,安阳就是长女,还有一个幼子李安怀,今年十一岁,次女安玉为吕侧妃所出,年十五岁,长子李安平今年十四岁,次子李安和十三岁,皆为身份低又不得宠的姬妾所出,在府里也就不被重视,特别是长子李安平生母早逝,本人又内向木讷,在王府就更不为人所注目了。

正妃纪氏体弱无子,性子又恬淡,所以府中琐事和迎来送往大都由金侧妃主持,比较重要的客人她才出面接见一下,比如今天来辞行的明澈一行。

开始金侧妃常常恨自己心爱的一双儿女成为庶出低人一等,恨不得立即除了纪王妃让自己扶正。大唐律法不能以妾为妻,但是宗室却不包含在内,后宫有多少皇后还不是从低等嫔妃一点点爬上来的?而侧妃本就是从二品诰命夫人'>,实则等同平妻,若是没有了纪王妃,金侧妃凭着在淮安王府的地位和娘家的势力,完全有资格成为正妃,一双儿女也就成了嫡出。

纪王妃娘家为前隋旧宦,当年嫁于淮安王也算是下嫁了,只是多年前,纪家因为与李氏家族是姻亲被隋炀帝猜忌,斥的斥贬的贬,本就人丁不旺的家族日益衰落,后来在战乱中更是死的死散的散,如今近亲已无一人,娘家已没了半点依靠,本人又无所出,多年来在王府一直过着修行一般的日子。

金侧妃的娘家兄长当年只是淮安王的部下,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才将妹妹送于淮安王为妾,如今却因战功赫赫已是位高权重的潞州大都护,几位子侄皆已入仕,金氏家族日益兴旺达,她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才有资格坐上淮安王正妃的位子,自己的妾室身份实在辱没了娘家如今的地位,回娘家都要挑着没有客人的时候才去,所以就常常挑唆着想让淮安王休妻扶自己为正。

可是淮安王再怎么宠金侧妃母子三个,对曾经恩爱过又同甘共苦过的结妻子还是极为敬重的,金侧妃再怎么挑拨他只是打哈哈,其实根本不为所动,逼极了甚至说淮安王正妃就纪氏一个人,就是纪氏死了也绝不会再立正妃,然后负气去找别的姬妾。

而纪王妃本人又宽容大度不争不抢,除了实在看不过眼的说几句,其实一概不管不问,所以才和金侧妃多年来平安相处。金侧妃无可奈何,也就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转而把心思用在立自己的儿子为世子上。

金侧妃本身貌美聪慧长袖善舞出身又高,所出一子一女,安阳貌美伶俐,是淮安王第一个存活下来的孩子,儿子安怀又是淮安王最疼爱的幼子,所以在淮安王府几乎成了金侧妃母子三人的天下,安阳和弟弟在府里焉然如同嫡子嫡女,地位生生高出其他兄弟姐妹'>许多。

只是自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安怀再得宠总不是嫡出,又不居长,所以世子之位怎么都轮不到他头上,这叫金氏如何能甘心?

她就用尽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让淮安王的长子李安平变得内向木讷呆板,只知死读书尽信书,王府人人都视他为空气,次子李安和却粗野蠢笨无知无畏是个惹祸根,弄得人见人厌,整个淮安王府唯有幼子安怀聪明伶俐学业优良,最受淮安王喜爱。

众人纷纷猜测将来世子之位非他莫属,而金侧妃母子就是将来淮安王真正的当家人,谁也得罪不起,所以整个淮安王府,除了纪王妃的近侍及淮安王本人,府中大小奴才表面上敬重纪王妃其实皆以金侧妃为尊,就连亲眷及朝中贵妇小姐'>也纷纷奉迎金侧妃,若不是有淮安王护着,纪王妃怕是在府里举步唯艰。

长生越听越是叹息,其实她是安阳郡主的婆家人,算是金侧妃那一派的,却偏偏喜爱纪王妃胜过金侧妃,难道这果真就是所谓的缘份?

想起纪王妃聪慧的眼神和淡定从容的样子,又出身世家名门,经历过朝代更替隋唐战役的风风雨雨,怎么都不象是也不应该是一个软弱无能受制于妾室的女子,可她为什么逆来顺受不争不抢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