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0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纠缠不休

想起以前在谢家经过的一些事,豆黄暗暗下定了决心,生活有了新的目标,脸上不再那么悲惨,神情中有一种可怕的固执,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固执,她快速地擦干身体换上一身素气凉爽又便于行走的衣服,开始整理衣物行礼。

快到午时正(中午12点),有人敲门,进来一个年纪最小又最单纯的小丫头,大概太姨娘怕派别的人会让她难堪,所以才派这个少不更事的小丫来传话。她好奇地看了豆黄一眼说:“豆黄姐姐,太姨娘让你过去陪她吃饭,她还说没别人,就你们俩,让你一定去”

豆黄心头涌上淡淡的暖意,想起了太姨娘对自己的宽厚仁慈,可很快被恨意所取代,如果真的心存怜悯仁慈,如果真的念及这段相依为命的日子,为什么不留下自己?她是明净的生母,若她非要留下自己,周长生能有什么办法?所谓的情同母女,不过是用时珍惜不用时一脚踢开的虚情假意罢了。

她忍下心头的愤恨,抬起头,平静地说:“好的,我这就过去。”

.。.。

第357章、衔恨离去

可能有人吩咐怕她难堪吧,院里的丫头婆子都不见了踪影,豆黄来到太姨娘的房间,外屋摆着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果真只有她一个人在里面,连服侍的丫头也没有,看见豆黄打扮得清爽齐整,太姨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快坐下吧,你就要走啦,没要他们陪,我们俩一起吃顿饭,什么也别说,就吃顿饭吧,象平时一样。”

豆黄点点头,想起两人相依为命的这段时间,太姨娘确实没把她当丫头,蒋公子对太姨娘的供养十分充裕,虽不是顿顿山珍海味,但都精致可口,太姨娘一个人当然吃不完,每次都和她一起吃,粗活从不让她做,就连她的衣服都是由婆子洗的,这段时间,她可以说是过着千金小姐的日子,可是什么也不抹煞赶走她的仇恨

而周长生和谢明净,不用问,蒋公子中午肯定给他俩接风,他们一定坐在府里风景最美、最凉爽的地方,对着满满一桌美味佳肴,把盏谈笑,周长生一定笑得最欢快,自己终于要被赶走了,她不但乌鸦变凤凰,而且暂时不用担心明净会有别的女人,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稳固她的地位,她一定高兴得睡觉都笑醒,当然,她肯定还要在明净面前装出贤良大度样子,把一切全归根于自己咎于自取上,这个仇一定要报就看谁笑到最后

她把一切藏在心里,默默在太姨娘对面坐下,和以往边吃边谈笑不同,两人什么也没有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默默地吃着饭,太姨娘脸上有难过和不舍,基本上没吃东西,只是不停地给她夹菜,就象一个母亲在照顾自己的女儿,但在豆黄看来已经全成了虚情假意。

饭后,太姨娘喊丫头撤了席,拿出一个扁扁的小木匣打开,取出十几两散碎银子和两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有一张薄薄的纸,上面按有朱红的指印,豆黄心头一跳,这不是她抄家后卖入蒋家为奴的卖身契吗?

然后怜惜而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脸上分明有不忍和不舍,叹了一口气说:“这两张银票是我和明净给你的,你知道我们现在也不宽裕,也只能给你这些了,你收好,卖身契烧了吧,银票贴身藏好,碎银子可随时花用,若暂时找不到兄嫂,有这些就够你一个人过上七八年了,若嫁人了,也可置办一份好嫁妆,将来在婆家也能说得起话。”

然后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插到豆黄头上,端详了她一阵说:“以前的好首饰都在抄家时丢光了,再也没什么太好东西,这个簪子留做纪念吧,不过出了这个门就拔下来藏好,切记财莫外露,一切小心从事”

这一刻,豆黄心里确实是有几分感动的,她一直替太姨娘保管东西,太姨娘一直拒绝蒋公子给自己置办太好的首饰衣物,也不要他的银子,簪子和银票是她现在所有的财物了,她想说几句感激地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默默地点点头。

太姨娘见她不语,无奈地说:“莫怪我们,人各有命,聚散凭缘,以后一个人在外小心点,若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来找我,我虽然不能收留你,但资助你还是能做到的。蒋公子已雇下马车,在大门口候着,你想去哪儿都由你,明净有事,就不送你了,早点走,天黑了不安全,若是天晚了实在无处可去,就找个客栈先住下,慢慢找去处吧,这里地处京城,还是很太平的。”

想到马上要走了,豆黄的一丁点感动瞬间烟消云散,明净和太姨娘再怎么倾囊相助也不能抵消赶走她的仇恨,不过她掩饰得很好,面色平静中带着几分不舍点点头,向太姨娘磕了头,什么也没说就离去了。

然后在丫头婆子各种各样的眼光中背上包袱坐上马车,一个小丫头快速上前递上一大包东西和一个水囊说:“点心和水是太姨娘吩咐厨房给姑娘准备的,带着路上吃”说完见豆黄不语,有些害怕,赶紧塞到她怀里就走了。

豆黄平静如初,车快速离去了,心中满是恨意,她从十二岁就跟着明净,居然落个如此下场?

明净和长生就坐在蒋怡文的书房里,长生知道蒋怡文与明净是生死之交,索性不怕他笑话,捅捅明净,揶揄地说:“豆黄姑娘与你青梅竹马、主仆情深,居说曾有夫妻之实,还替你孝敬生母,更要紧的是她年轻美貌聪明伶俐,这等贴心贴肝的美妾你也舍得?将来可别后悔?”

明净笑骂道:“怡文兄,你看这等惫赖货,明明是她自己吃醋不容人,还说我心狠,还要做出一付贤良的样子,要我说,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妾,若真是贤良,赶快与为夫纳两三个来,也好有人给你梳头整履端茶倒水,今日怡文刚好在,给咱俩做个见证如何?”

蒋怡文羡慕地看着他俩恩爱的样子,哈哈大笑说:“这个见证我可不敢做,平白打翻人家的醋坛子,还要被弟妹记恨,我没这个胆”

长生瞪了明净一眼:“你想要美妾成群很简单,那就是我让位,快别痴心妄想了嗯,其实啦,我是怕你不去送送豆黄心头怀恨,你还是去送送吧,在她面前说说我的坏话,再诉诉你的苦衷,再安慰人家几句,免得她有头有恨说不定将来猛不丁捅你一刀子,多个人记恨可不是什么好事呀,快去呀”

明净却坚决地摇摇头:“不去,我再不想见她,连那种事都能栽赃陷害,太无耻了,以后再不见才好,反正咱们也对得起她,把自己身上的银子掏光了不说,姨娘把她的私蓄也全资助她了,她应该知道好歹,若她心怀有恨,我去了照样心怀有恨,随她吧。”

蒋怡文也赞同地说:“不过是个贱婢而已,还敢挟恩图报威胁主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也就明净心慈手软,要是我,早就远远地卖了,让她永世不能翻身,现在不但还了她的卖身契,连赎身银子都没要,还给了她那么银两,她有什么好怨恨的?这种不知羞耻的奴才,还值得明净亲自去送?从小服侍怎么样?从小服侍也是奴才”

长生无奈,想起豆黄不甘心的眼神,心中有些隐隐的担忧,豆黄对明净的感情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现在逼她离开,以后再见不到明净,因爱生恨,她能甘心吗?。.。

第358章、聚散离别

蒋怡文担心地看着明净:“不用为一个奴才担心,她们能兴起什么风浪?快说说你们接下来的打算吧,安阳郡主听说是个不容人的主,而且家有守寡嫡母,你们长居兄嫂家也说不过去,在我这里小住尚可,住却难免被人抓住不放,若是你的好机会来了被人借此参上一本,平白毁了你的前途太划不来,就是你们想随兄嫂长住,也要征得谢老夫人同意才行。”

明净摇摇头:“目前皇上态度不明,大哥虽然尚了郡主,但只是个光头郡马,什么官职也没有,谁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打算怎么办,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肯给大哥授个一官半职,大哥现在自己也不好过,我怎好给他添麻烦?”

长生想到姝儿,心里难受极了。其实平心而论,因为安阳很喜欢明澈,明澈又特意做个好丈夫,而姝儿只是个女孩子,不会占据嫡长子的位子,大不了贴赔一份好嫁状,还能让她落个好名声,所以安阳对姝儿还是很不错的,吃穿用度都很宽裕,下人们自然也没人敢怠慢,倒没有什么不放心。

只是在她心里,姝儿是她两世唯一的亲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她应该一直陪着她长大,给她更多的关心和爱,却连这点愿望也不能实现,姝儿在郡主府生活的再好,再有亲爹天天陪着,却也难免要小心翼翼地看人眼色,努力做出乖巧懂事的样子,长生一想起就心疼得慌,却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觉得愧对姐姐。

再想到若回谢家就要时时面对明清不怀好意的目光和林心惠的敌意,心情更加烦闷,叹了一口气说:“其实回谢家住,在老夫人手里讨生活,日子也不舒心,何况二哥二嫂一向与我们不和,明净在他们手里老是受气,一想到回家我们就烦很慌。 而且谢家离京城远,我不放心姝儿,在京里起码能常常见到她,若回武功郡就没那么容易,老夫人一定不许我常常出门的,我虽只是锦姝小姐的教养姑姑,但从心里却是把她当亲人的,所以为难得很哪。”

明净却陷入了沉思中,长生说了一会见他没反应,不解地问:“明净,你想什么呢?”

一连喊了好几遍,明净方才回过神,若有所思地说:“蒋兄说的对,该忍的暂时还是要忍,我还有几件重要的事要做,长生就在这里先陪陪娘,我这几天要四处跑,大概三天的样子,不会太久的,我怕牵连到蒋兄,等事情办妥了咱们再做打算,老夫人若责怪,就说我有事尚未办完,只有长生一个人在此居住,她就是发现了也无话可说,事已至此,她也没法再控制姨娘了,看她能拿我怎么样?”

蒋怡文却不赞同地说:“明净,不是我说你,现在是关键时期,且不可任性,莫被人以不孝之名揪住什么,谢老夫人可是什么事也做得出来的,不但坏了你的前途,也会影响郡马的前途,你要为他着想,我想皇上不可能让他一直做光头郡马,淮安王更不会坐视不理的。

他深受皇上信任,安阳又是他最宠爱的女儿,郡马复出最多不过等两三个月时间,只不过皇上在等一个契机,一个能让郡马名正言顺复出的合适契机,因为他登基前谁都知道郡马是秦王的心腹,可登基后忽然以雷霆之怒将谢家抄家,虽然赦了谢家却贬为庶民,现在如果又是招郡马又是出仕,皇上下不了台呀,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这段时间要小心,不要有借口被人抓住影响了前途。”

明净点点头:”谢谢怡文兄,我倒无所谓,只是觉得委屈了长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安阳郡主一见面就给她气受,回到家里,老夫人本就不好应付,我二嫂更是不可理喻,既看不起长生的出身,又不服气长生比她优秀,见了面不是故作高贵不凡就是尖酸刻薄出言相讥,而我做为丈夫却束手无策,连一个属于我们的家都没有。”

蒋怡文也沉默了,可他也爱莫能助,不是他不肯帮明净,而是帮不了。老夫人尚在世,谢家按道理不能分家,当然,明澈成了郡马就另当别论,明净却只能随老夫人住以奉养天年,除非他出仕官做得足够大才有资格另外开府,或者外放带才能带家眷,这些暂时都不可能。

目前的情况,就是蒋家有空宅子,也不敢长留他们夫妇,否则就成了挑唆人家母子兄弟不合,若有人借机挑刺,对他的前途也是极不利的。

蒋公子还是不忍心地说:“放心吧兄弟,你们回谢家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若手里有余财,就不用事事看他们的脸色,为兄我虽不是大富大贵,帮兄弟度过难关还是没问题的,我不会让你们受苦的,这次带了不少银两,足够你们应付一阵子,你们先带上,回谢家底气也足些,有什么事及时找我就行。”

明净和长生都极为动容,两人很快做了决定,既然现在他们只有住在谢宅最名正言顺,那就在这里陪太姨娘几天后回谢家吧,老夫人虽然内心苛刻挑刺,但只要不妨碍她们母子的利益,一般做事还说得过去,林心慧这次好不容易才回到谢家,也多亏长生和明净从中说合,应该会比以前收敛些。

至于卑劣无耻的明清,处处小心提防不要一个人独处也不要去偏僻处就行,何况明净也不会轻易离开家的,等一切有了转机再另做打算,目前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蒋怡文听了也连连叹气却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掏出几张银票和一把散碎银子给他们,然后劝明净先与嫡母嫡兄搞好关系,让长生少受些气,等郡马有了官职再做打算。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两人决定只在这里住上三天,这三天里,明净每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在做些什么,而长生知道与太姨娘相见不易,也每日陪着她,期待着再相见的日子。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明净似乎有要做的事没有做成,看起来有些沮丧,却什么也没有说,两人带着百般不情愿告辞太姨娘,恋恋不舍地回谢家了。。.。

第359章、f无可奈何

阔别数月,长生和明净再次踏上了回武功郡的路,马车出了玉祥门,一路宽阔坦途直向西,要回家了,两人的心情却郁郁的提不起半点兴趣。

虽然已入秋,但是阳光的热度相当强大,透过加了薄毡的油布顶直晒下来,车里闷热难耐,水囊里的水都捂得热乎乎的喝着难受,还有一股说不清的味道,长生尝了一口就再也不想喝了。

明净执着一把折扇,有气无力地扇着温热的风,路程走了大半,接近小集市的地方,看到路旁的几棵大树下有一个小客栈,因为基本罩在树荫下,看起来十分凉爽,而且屋檐下还挂一布帘,上书“凉茶”二字,明净顿时心情大爽,赶紧令车停下,也不征求长生的意见就跳下车:“下来吧,喝点凉茶歇歇,回去得越晚越好”

长生极为赞同地点点头,邀车夫一起去歇歇脚,,一个看起来干净利落的半老村妪迎了上来,一边利索地倒着凉茶,一边令老头子赶紧打来冰凉的井水让客人擦脸。这里地方很小,说是客栈,也不过摆着四张桌子,顶多难容十几个人吃饭而已,一个小小的过道通向后面,好象还有两三间客房。

刚打上来的井水十分冰凉清澈,洗了手脸之后神清气爽,微甜而略带点草药芳香的凉茶下肚后十分舒畅,明净一连喝了三碗才罢休,一边嚷着痛快一边拉了几张方凳拼在一起躺下歇息。

长生笑着摇摇头,幸好这里没有别人,也不算失礼,打量着里面古朴的青砖地,摆着几张连油漆也未上的原木方桌方凳,蓝格子布的门帘,透过支起的格子窗棂就能看到绿油油的庄稼地,顿时心情大好了起来

村妪见他们高兴,赶紧上前殷勤地推荐道:“这位爷和夫人,小店虽然简陋,但尚有几样可吃之物,比如用井水浸过的西瓜和葡萄黄瓜等物,再爽口解暑不过,野兔是我儿子捉下的,老头子有祖传的卤兔肉手艺,剁成块用姜醋蒜泥汁子浇了,几位吃了保管满意,还有拌了麻酱、小豆芽和黄瓜的凉面,还有自家地里的山蔬野菜,热炒冷拌均随爷和夫人自定,莫如二位尝尝?”

两人早上起来陪太姨娘吃了饭,路上只吃了几口点心,本来因为颠簸和闷热没有一点味口,听老妇这么一说,顿时肚子里馋虫全被勾了起来,明净直觉身心爽快,从凳子上一跃而起连喊:“上上上,全给爷上来,你这么一说,爷的胃口全开啦上两份,车把式也上一份。”

老妪顿时乐得满脸笑开了花,边往灶房跑边喊老头子快把井里的瓜果捞上来,然后去菜园子里摘菜,两人先把井水浸得冰凉的西瓜等物端了上来,然后一阵叮叮当当剁炒之声后,一盘拌了黄瓜丝的姜醋蒜汁野兔肉、一盘野蔬拌豆腐丝、一盘蒜片炒丝瓜,一盘香油炝酸黄菜,一盘清炒小黄花端上了桌,全是村人常吃的家常野蔬,可是胜在菜蔬新鲜,料重味足,吃着让人胃口大开,凉面不但浇了姜醋蒜泥麻酱汁,还加了绿豆芽和黄瓜丝等物,色香味俱全,明净直夸过瘾,今日能放开一回且放开一回,回到谢家说的好听是回家,其实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已。

长生也吃的眉开眼笑,要回谢家的郁闷一扫而光,忍不住问:“两位老人家这么能干,店弄得这么好,又没雇伙计,很辛苦吧?既然有儿子,为什么不来帮忙?”

老妪笑道:“我们两个趁现在还有些力气,想多挣几个钱给小孙子留着,我儿子白天要下地干活,有时还要采买东西送来,晚上还要抽空去抓野兔,儿媳在家照顾两个小孙子,大的五岁了,小的才两岁,带到这里怕吵了来往的客官,而这地方太小也住不下,若是生意一直好,等小孙子大些,在后面再盖几间屋子,全家都搬到这里来,也好热热闹闹的。我们是粗笨低贱的村人,同二位没得比,只盼着一家和和睦睦的过日子罢了。”

长生连连点头:“两位老人家如此能干,又如此疼爱儿孙,日子过得如此顺心,哪是什么粗笨低贱之人?富贵之家未必能比得上呢”

说完又随口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从这里经过好多次了,我还不知道这地方叫什么名字?”

不等老妪回答,一时话不多的老头子立即回答:“这里叫马嵬坡,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夫人当然记不住了。”

长生猛地抬起头,马嵬坡?宛转蛾眉马前死的马嵬坡?自己从这里经过了许多次,却从来也不知道这就是马嵬坡,原来这就是大唐安史之乱发生后三千宠爱的在一身的杨贵妃被逼自尽的地方?

这里现在确实是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一百多年后将发生一件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后随着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千年,她身后的大唐也开始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只是自己活不了那么久,也不会经历那场战乱,就是自己能活那么久又能怎样?难道还有能力改变历史吗?

明净见她神情奇怪,不解地问:“怎么呢长生?这地方一直就叫马嵬坡呀?有什么事吗?”

长生回过神来,连忙找借口说:“没什么,就是在宫里时,偶然听一个宫女说她老家在马嵬坡,我还以为离长安很远,没想到这么近。”

明净虽觉她神色有些奇怪,却也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长生赶紧岔开话:“这些瓜果用井水浸过冰凉可口真好吃,不如我们再买些路上吃?也好带回家送给老夫人和几个孩子吃,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