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比旁人多了几分轻灵婉约。

云夫人纵是见惯了京中的各色美人,此时见到黛玉也不由得心中赞叹,怪不得自己儿子这般目中无人的挑剔眼光,京中多少没人都入不了他的眼,却单单看上了林丫头,这姑娘果然不俗。

黛玉行到贾母面前,盈盈下拜,口中说道:“见过外祖母,二位舅母。”

“好孩子,不用多礼,过来见过云夫人罢。”贾母如何肯让黛玉拜下去?忙忙让鸳鸯扶起黛玉,看着云夫人让黛玉见过。

云夫人见黛玉转过身来,不等黛玉拜下去便一把拉起她,口中连声称赞道:“好姑娘,你我两家渊源颇深,何须如此见外?快莫要这般,若是让人知道了,只当我不喜爱你呢。”云夫人看着黛玉清润的脸庞,心中暗暗喜悦。

黛玉听得此话,心内有些糊涂,但却也知道不好询问,便只说到:“夫人是黛玉的长辈,黛玉自然该拜见,倒不是见外不见外的话。”

云夫人不禁叹息道:“真真是个知礼的好姑娘,不愧为林探花与敏妹妹的女儿。”话毕想起早逝的贾敏,心内酸楚,却又碍于场合,只得强忍住眼泪,只握紧了黛玉的手。

黛玉听得云夫人提起母亲,心中也不好受,便只静静地站着。云夫人带来两名仆妇见状,忙忙用话岔开:“夫人真真喜爱姑娘,只拉着林姑娘的手不放,若是不知道的,只当是亲亲的母女呢。”

“可不是,我自来便喜爱闺女,可哪知道我只有个小子,日日淘气,哪里比得闺女贴心。”云夫人有一肚子的话,可不是说的时候,便只得顺着两个仆妇的话接着玩笑。

正在这时,便见门口帘子一晃,却是琥珀带着宝钗过来了。

------题外话------

亲们,兑现我说的话,二更来了啊,哈哈。亲们不要忘记继续加收藏啊!

第二十七章

贾母正厅内,云夫人正拉着黛玉说着话,琥珀便带着宝钗过来了。

宝钗才进门,看见贾母和王夫人都坐在下首,而朝南的主位上坐着一名贵妇,正亲热地拉着黛玉的手,心内暗暗恨黛玉出了风头,脸上却任然挂着端庄的笑容,走上前去,给贾母及王夫人行过礼后,朝着云夫人下拜道:“民女薛氏宝钗拜见夫人,夫人万福。”

薛宝钗今日一改平日里半新不旧的装束,特特穿了一件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金线绣成的百蝶穿花的大红撒花洋裙,越发显得面如银盘,眼若水杏,胸前挂着的金锁也显得越发的显眼。

云夫人面上的笑容依旧,只眼内的笑意淡了几分,却也丝毫不露,抬手虚扶,让宝钗起来。口中只说到:“果然是个端庄大方的好孩子。”

王夫人见宝钗穿得活泼鲜艳,又听得王夫人赞叹宝钗端庄稳重,面上的笑容也深了几分,口中也随着云夫人夸赞道:“夫人说的是,这姑娘是个最最端庄稳重的,平日里也不随着家里姐妹们混闹,只在家中或是做些女红针线,或是帮着她母亲打理家事,倒是比家中的几位姑娘乖巧懂事。”

云夫人转过头,问身后的仆妇道:“这薛家祖籍本是金陵的,也不曾听说何时到了京城?”

那两个仆妇尚且不曾回答,便听得宝钗笑着回答到:“回夫人的话,宝钗和母亲哥哥本来居住在金陵,两年前姨妈来信说姐妹多年不见,甚为想念,母亲便带着我们一家到京城来。”

众人听得宝钗抢着回话,都是一愣。那云夫人身后的两名嬷嬷见宝钗抢着回话,心中便有些轻视。

其中一名便靠近云夫人在耳边轻声耳语一阵,云夫人便知道宝钗进京是为了待选,又因为哥哥薛蟠背了人命,便只得从金陵搬到京城。云夫人知道了缘由,心内不由得暗暗叹息,这薛家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只因薛家有个不成器的混账公子。这般小小年纪的姑娘,本就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只因摊上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哥哥,家中的担子便落在了母女两人的肩上,生生逼得这般如花年纪的姑娘心机深沉,也真真令人可怜可叹。

云夫人此次到贾府,本就是想着过来看看黛玉,如今见了贾家几位姑娘,也喜爱得紧,便想着要接回丞相府内住几日,只转念又想到接近年关,况且贾家的贵妃元宵节便要回家来省亲,便没有说出口,只想着等过了元宵节,定然要将几位姑娘接过府里住几日。

云夫人打定了主意,便也不再多待,命两名嬷嬷将表礼分别送与几位姑娘,只暗示性地看了黛玉手中的匣子一眼。接着又与贾母等人闲话了一会儿方带着人离去。

待云夫人走后,贾母便让黛玉等人各自回屋歇息,只留下王夫人在屋内。

“今日之事,你也是过于放肆了,那薛家本是商家出身,如何能见得云夫人?我知道薛家姑娘是你娘家侄女儿,只是你既然嫁到贾家,便该时时刻刻想着贾家,若是今日惹得云夫人心内不快,你又当如何?”贾母越说心内越是气愤。

“回老太太话,是媳妇考虑不周,只媳妇想着宝钗素日里便是个知道分寸的,今日叫她出来,我们面上也是有光的。”王夫人只得跪下,低眉顺眼的回答。

“罢了,你也是为家里着想,幸得此次未出什么打的差错,云夫人倒像是很满意,也便罢了,切切记住,日后不可再这般鲁莽,当心连累了宫里的娘娘!”贾母的本意本来便只是敲打敲打王夫人,这家中的老祖宗还是自己,见王夫人认错,便不再计较,只闭着眼睛,挥了挥手,让王夫人下去。

王夫人见贾母闭上眼睛,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也只得告了罪之后慢慢退出。

王夫人回道自己的院子,让金钏儿和玉钏儿出门守着,自己进了小佛堂。自从嫁入贾家,这么许多年来,服侍翁姑不敢有半点怠慢,可是就算是贾敏出嫁了,如今黛玉又到了贾府,自己仍然逃不脱她母女二人的阴影。就算是自己的女儿如今升了份位成了贵妃,自己仍然要小心伺候这贾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若是再让宝玉娶了黛玉,自己不是一辈子都活在她祖孙三代人手中?王夫人越想越是不快,又看见黛玉送来的楠木佛珠,不觉心中更是烦躁,手中一紧便将其扯断,光滑圆润的楠木珠子滚落遍地,王夫人心内才稍稍爽快了些。

黛玉回到碧纱橱内,只看着橙意等人尚在忙着收拾屋子,便说道:“你们先出去罢,我这会子身上酸得很,想略歪一歪,这屋子待闲时再收拾罢,也不必忙于一时。”

待几人出了屋子,黛玉才将紫鹃放下在案几上的礼单签子拿过来细细看着。只见上面列出的不过是一枚绞丝白银珠钗,一对滴水翡翠耳环,一个绣着梅兰竹菊的荷包,便也不大在意,刚想着放在一边,忽的想起接过礼物时云夫人那不经意的一眼,心中有些明白,便将那黄杨木的小匣子打开,却被唬了一跳。

------题外话------

亲们再接再厉啊,继续加收藏啊加收藏!

第二十八章 思量

黛玉打开云夫人送的小匣子,却看见匣子里的东西除了签子上标明的几件小玩意儿之外,还有一枚凤凰浴火的翡翠簪子。那翠绿的凤凰被火红的火焰包围着,眼神高贵而孤傲,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那凤凰下一刻便会振翅飞出,任谁都能看出这支钗并非俗物。

黛玉心中诧异,又将那礼单签子拿过来细细看了一遍,这支凤钗的的确确没有写在礼单上。黛玉默默将这支凤钗单独收起,躺在软榻上脑中却是一刻不停地想着今日的事情,想了一会儿后,便迷迷糊糊睡着了。

却说云夫人,刚回到丞相府,坐下慢慢想着贾府里的事。云夫人随口问随着自己到贾府里的李嬷嬷道:“嬷嬷你看这贾府的几位姑娘怎样?”这李嬷嬷本是云夫人娘家的陪嫁,自云夫人还未出阁时便已在身边服侍,已经陪伴了云夫人三十多年的时间,情分自是不同寻常。

“我瞧着贾家的几个丫头都还好,若是要说出挑,自然还是林薛两位姑娘,但那三位姑娘也不错。只是那薛家姑娘,虽说看着倒是端庄,可却是个心机深沉之人,倒失了年轻姑娘家的天真烂漫。”

云夫人叹了一声接着说道:“我也不瞒你,铮儿那小子话里话外都是林姑娘,只是今日我看了那林姑娘,人品家世那是没的说,都是顶顶出色的,只是我恍惚听说那姑娘身子不太好,怕是将来不好生养啊。你也知道,这大家族里,女儿倒也罢了,若是有个庶子,将来还不知道要怎么争斗呢。这若是当家主母的身子不争气,可是件大事呢。”云夫人也愁啊,看中了黛玉吧,儿子倒是喜欢了,就怕将来长房血统不纯,这可是大事;选了宝钗吧,一是身份不够,还有就是莫说是儿子不喜欢,就是自己这做母亲的看着也不甚喜欢啊。

李嬷嬷有些好笑,劝云夫人道:“夫人这是着急什么呢,公子今年才十七岁,况且尚未出师,离娶亲还早着呢,况且那林姑娘年纪也还小,身子慢慢调理也就是了。老奴听说这长得富态的人也不定就好生养呢,况且那薛家姑娘不是还在待选吗,还没个定数呢。”

“你不知道,那薛家姑娘本身身份不够,虽说选的只是才人赞善之位,可她有个不成器的哥哥,哪家公主选伴读会选这样的人家?”云夫人摇头说道,这薛家姑娘的深宫梦注定只是一场空罢了。 说罢又急忙拉着李嬷嬷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可莫要蒙我,自来都说身子骨纤细的人不好生养,你如何有这般说法?”

“夫人莫要怀疑,这话儿却是真真的,那年老奴的儿媳生孩子,来接生的稳婆亲口说的,错不了。”李嬷嬷赶紧在云夫人面前打包票。

“这样我便放心了,这将来的日子毕竟是他们小夫妻过,能选个合他心意的,自然是最好的。”云夫人彻底放下心来,脸上也有了笑容,便撂下此话不提。

却说那梨香院内,薛姨妈正拉着宝钗询问今日云夫人的态度,宝钗细细回了,薛姨妈有些发愁:“钗儿是个好孩子,只是我看那云夫人好似更喜欢你林妹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妈妈不必担忧,想那云夫人不过是看着林丫头逝去母亲的面份上高看她一眼罢了。似林丫头那般尖酸刻薄的脾气,只怕没有哪个长辈会真正喜欢。”宝钗低着头,语气稳稳地,一点也不担忧。

“钗儿说的是,更何况你如今还是待选的人,什么事情都还没有个定数呢。”薛姨妈听了宝钗的话,心中大定,便笑着说道。

“妈……”任宝钗如何的稳重自持,听得薛姨妈的话,也不禁羞红了脸,低着头两手攥着衣襟。

“好好好,不说你了。”薛姨妈也难得见到宝钗这般的小女儿情态,心中越发的高兴了,便把宝钗搂在怀里摩挲着。“我的钗儿是个好姑娘,只可惜了蟠儿不成器,不然如何会累得你这般算计,还不像府里那几位姑娘一般整日里吟诗作画,真真委屈你了。”薛姨妈想起薛蟠的混账来,不禁双目垂泪。

“妈妈不必担心,哥哥现如今不过是年纪小罢了,待过些时日大嫂进了门,自然会管着哥哥,妈妈便只等着享福罢。”宝钗见母亲伤心,心中焦急,也顾不上害羞了,只忙忙劝道。

“钗儿说的是,只你哥哥这般的性子,也不知将来谁家的姑娘能降得住他,况且他在外名声一向不好,又有哪家的女儿肯嫁呢?”薛姨妈听了宝钗的话,心中略略松了一些,可仍是发愁。

“妈妈莫要着急,若是钗儿的事情成了,何愁没有姑娘肯嫁?况且就算再不济,也还有香菱呢。”宝钗拉着薛姨妈的衣袖,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道。

“钗儿说的是,唉,你这般小小年纪,又是个女孩子,难为你考虑得这般周全。”薛姨妈不禁感叹,幸亏有这个女儿在,否则自己岂不是要被那个逆子气死。

------题外话------

恩,这几日的点击及收藏小女子甚是满意甚是满意,不过尔等须得再接再厉,万不可半途而废,哈哈哈。

第二十九章 省亲

半月的时光转瞬即逝,贾府中人为了准备元宵节元妃省亲一事,忙得脚不沾地,直恨不得将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来用,连年关也未好好过,只一心一意忙着准备在元宵那日接元妃的驾。

元春被今上选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又因皇太后体恤宫内众嫔妃进宫侍奉皇上日久,不得在家陪伴父母,便准许宫内凡妃以上封号的女子可在元宵一日回府省亲,以示当今以孝治天下之意。各府可各自建造省亲别院,以接待皇妃。

展眼元宵在即,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遮围帷,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元宵那日刚到寅时,贾母带着家中邢王二位夫人、贾赦贾政贾珍等人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帷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便见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还早着呢!未时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道:“若是如此,恐老太太受不住,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各自回房稍作歇息,园中悉赖凤姐照理。凤姐儿又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

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才刚点完,便听得府外马蹄声和嘶鸣声。这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知会。这些太监会意,都只到是“来了,来了”,各自按照预定的位置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帷幕之外,便垂手面向西方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丝竹之声。一对对龙旌凤帷,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各自退下,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个大字。元春入室,更衣完毕,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元妃尚在轿内,见得园中金银焕彩,珠宝争辉,一副豪华奢靡景象,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忧。直觉自家的省亲别院只怕在京城无可与其比肩,但又怕这般景象传到皇上耳中惹的皇上不快。

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元妃便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一色儿的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挂数盏水晶灯,池中荷花莲叶仙鹤等景象,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琉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尚有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帘。忽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乃是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诗意才情。

元妃知道各处题字乃宝玉所谓,心中大觉舒畅,又交代贾政让好声教导宝玉,莫要宠溺无度。

元妃见各处匾额之上有些许不妥之处,便一一说与贾政,当时便改了,又将那石牌上的“天仙宝境”改为“省亲别墅”,方才不觉过于奢华。

元妃退入侧殿更衣,又备车马除了省亲别院。元妃到达贾母正室,才要行家礼,贾母等人忙忙跪下,不敢受元妃的礼。元妃心中酸涩,双目垂泪,将贾母王夫人等人扶起,一时无话,几人只管拉着呜咽哭泣。邢夫人等人围绕在旁边,一起劝慰。

众人正在伤情,元妃却忽的察觉身后彩嫔暗暗拉扯衣袖,便强忍着收了泪,扶着贾母王夫人慢慢坐下,又赐了众人坐下,方才强颜欢笑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能得一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贾家众人听此话直觉心酸无比,却又碍于君臣之礼,只得尽力劝慰。

待贾府内众人见过后,元妃环视周围,未见薛姨妈等人,便问道:“薛姨妈、宝钗、黛玉如何不见?”

王夫人上前回到:“无娘娘谕令,无职外眷,不敢擅入。”

元妃听得此话,暗暗叹息,便令人宣三人进来。自己身为皇妃,便是在自己家中,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题外话------

亲们,额,这一章的话因为很多东西没办法写出新意来,所以只能这样了,亲们表嫌我懒啊,下一章就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了,当然,真正情节的展开就要等元妃回宫后了。

第三十章 密议

薛姨妈等三人早已在正室旁的耳室等候,听得执事太监玄机人去拜见贵妃,便忙忙让丫头婆子整理衣服,尾随那太监进了正室。

元春看时,却见当先一名妇人,莫约四十来岁,个头稍矮,合中身材,头上插着绞丝串珠的金凤步摇,身上穿着紫色绣着富贵牡丹的衣裙,手腕上戴着一对老坑翡翠的镯子,衬得那保养得甚好的皮肤更是想要滴出水来。面上笑容洋溢,叫人看了心中喜欢。

跟在薛姨妈后头的自是宝钗,宝钗今日虽说也是穿金戴银,彩绣辉煌,一反平日里一身半新不旧的打扮,只好在她本身便美貌,平日里也算是满腹诗书,这般打扮倒也不显得俗气,反而越发显得艳若牡丹。

紧接着进来的便是黛玉。黛玉尚在孝中,只今日算是阖府上下大喜的日子,便也穿得鲜艳了些,只在头上插了一枚白玉簪略表孝意,因嫌过于简单,便在发髻另一旁插了一柄檀香木的小扇,也显得另有风味。

饶是元妃见惯了宫中的环肥燕瘦各色美人,此时见了宝钗的沉稳,黛玉的轻灵,心内也不得不暗暗称赞。

三人欲行国礼,元妃赶忙免了,只叫她三人略略福了一福。各自细细询问近来状况。元妃知晓宝钗进京来乃是为了选秀,便暗中细细观察,越看越是满意,便想着若是能进了宫,便也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见过几人之后,元妃便单独留下王夫人在室内说话。母女二人好些时日不见,自是又哭了一回方罢。元妃屏退左右,才问起王夫人府内事务。

“娘娘在宫内一向可好,如何今日我看娘娘又瘦了不少?”屋内只有元春母女二人,王夫人便放松了不少。

“母亲不必担心,还不就是那样罢了,只如今我得了皇上的喜爱,倒是比之前风光了不少。”元春提起皇上的宠爱,面色上便露出些许娇羞,王夫人看见,便放下心来。

“前儿我恍惚听说老太太和母亲为些许小事有些争执,到底是什么事?”元春虽说在宫中,但也隐隐听到了一些流言,便借着此次归省,细细问起来。

“让娘娘操心了。”元妃的问话正中王夫人下怀,便假意叹了一口气说道:“才刚进来的大姑娘和宝丫头娘娘也看见了,只因那林姑娘是老太太的外孙女,老太太便想着将她聘给宝玉,可大姑娘的身子向来便不好,总是三灾八难的,倒是不如宝丫头的身子结实。”

元春在宫中带了这许多年月,如何不知母亲的意思?况且自己心中尚且还有一层顾虑,林海与义忠亲王一党勾结的事情是自己向皇上揭发的,老太太虽说看在血缘的份上想要让宝玉娶了黛玉,今后黛玉也有了一些保障。可一来这林海已是罪臣,若是让宝玉娶了她,只怕是对前途无甚好处;二来今日看那姑娘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日后若是让她看出了些许端倪,便真是不好了。

“母亲莫急,那薛家妹妹尚在选秀,将来如何还未可知,若是能选上,虽说只是公主伴读,但到底住在宫中,倒可以帮女儿一把,况且若是被皇上看中了,造化可就大了。”元春提醒王夫人道:“若是不信落了选,到时候我一纸谕令,还有什么事情成不了?只那林姑娘母亲也莫要苛待,她才貌均在众人之上,将来若是哪个王爷公子看上了,也是她的造化。”

元妃不愧是在宫中呆过的人,一番话直说的王夫人心服口服,面上也是愁容散去,心情也舒畅了些。

母女二人又闲话一番,元春才令王夫人退下,便有贾政在帘外问安。父女二人隔着帘子行了礼,元妃方才隔着帘子含泪说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听得心酸,却也不敢多言,只说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元春听得一时默然无语。

贾政又说道:“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还请娘娘别赐名为幸。”

元春听得园内题字均为宝玉所作,深感欣慰,又不见宝玉,便问贾政:“今日如何不见宝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