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挽清 完结第9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刚才并不曾见这个宫女的啊

婉贞顺着她的眼光看了看,便笑着说道:“莉莲,既然是皇家的产业,只让你们操心似乎也不是很妥当,我们总要表示表示才行。这是菊月,跟着我很多年了,懂得一点生意上的皮毛,就让她跟着你们,学点本事,也是个幌子,让别人看看我们并不是袖手不理。”

莉莲深深地看了婉贞一眼,又深深地看了菊月一眼,笑了笑说道:“这有什么问题?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外国人不兴客套,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直来直去。更何况是奥斯顿夫妇,婉贞更是没什么不放心的,便将菊月交给了他们,随着莉莲母女一起出宫去了。

光绪便只是看着婉贞笑。

婉贞被他看得脸上发臊,忍不住嗔道:“皇上你做什么这么看着我?”

光绪哈哈大笑出来,抱着她说道:“我笑你,明明是想要给人安排个好归宿,却还要这般遮遮掩掩的,实在是好玩”

婉贞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叹了口气道:“没办法,菊月那人太过死心眼儿了,不这么做根本就说不通她况且,”她正色道,“我说的也是真的。既然是皇家的产业,我们完全放手不管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我也不能完全放心,必定是要找人去看着的。然而我的手下本就不多,能够完全信任的更是凤毛麟角,除了她,还真就没什么人才了”

光绪不由也正色起来,说道:“这倒是个问题。不若从你那些裁汰下来的宫人们中挑选一些进入咱们的产业做事,他们终究是从宫里出去的,知道规矩,也多少有点儿忠心。”

婉贞却笑着说道:“皇上放心,这些我都想到了,正在做。不过,忠心这东西却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世上能够像小钟子、菊月那样的人又有几个?与其指望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忠心,倒不如用利益将他们圈起来还实在得多。”

光绪似乎有些哭笑不得,叹息着说了一声:“你呀……”

却是并没有反驳。

于是,宫里的大清朝首个“职业培训班”办了起来。

那些被裁汰的宫人们,原本还以为皇家要将他们丢到外面的世界去自生自灭了,许多人都像是晴天霹雳,差点没了活下去的念头。

却又听说了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消息。

什么叫培训?上头的人发话了,就是教他们一些手艺,让他们出去了不至于饿死这已经很好了,后来又加上了一条,学得好的人皇家可以“包分配”,让他们进入皇室的产业去做事。

这下他们才算放下心来。

皇室产业也是皇家的东西,只不过是工作地点发生了变化,从紫禁城变到了外面,终究还是同样的主子,用不着担惊受怕去适应别的顶头上司,区别不大,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一阵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婉贞每日在宫里,除了处理后宫事务,就是照顾两个孩子。

另外还要帮忙设计新式学校的课程设置。

新的教育体制的争论终于有了个结果,双方各退了一步,先就在京畿地区开展起来。这样既不用太大开支,也可以考察一下这么做的效果如何,积累经验教训,将来大肆铺开的时候才能够少犯些错误。

新的学制必然要带来新的学习体系,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光绪自从发现婉贞对教育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便索性把这件事情也交给了她来做。

她其实要做的也简单,只要把后世那些学校的课程和课程内容默写下来就是了。即使有些记不全的也没关系,反正她只是给他们提点意见,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古今中外形势不同,自然也不可能照搬后世的经验。

朝廷和革命党就在这种磕磕碰碰中一路走了过来,无数次的争吵、辩驳,双方理念的碰撞,各自据理力争,民主与专制的角力,新潮与古板的斗法,朝堂上天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大戏。

不过好在还有光绪、还有先生。

光绪自从出访回来之后,态度就变了许多,在他有意无意的扶持之下,革命党人便隐隐占据了上风,而中国的君主立宪的历程,也终于开始真正地慢慢向前推进了。

过完年后,扰攘了一年多的议会终于建立了起来。

跟真正全民选举出来的议会不同,鉴于如今的中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贫民,怕是什么叫做议会、议会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就连最看重“民主”的革命党都不曾坚持一定要举行选举。第一届议会的议员们,是根据朝廷和革命党双方的推荐,共同推举出人来担任的。

议会的主要任务本来是立法、决定财政预算、决定王位继承、监督行政管理等,但在目前阶段,很显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宪法制定出来。鉴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显然现有的这种组成也并不成为问题,人多了反而碍事。

而另一个重要的事项就是成立内阁。

清朝皇室也不是没有成立过内阁,然而那个所谓的内阁,成员却基本上全都是皇室子弟,根本就是个笑话。这次光绪他们所做的内阁却不一样,朝廷选出的官员占一半,革命党选出的官员占一半。

这样的安排自然没人有意见,可在内阁总理的人选问题上,双方却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对于这个真正属于国家二号人物的位子,谁都希望自己这一派的人能够坐上去。

朝廷自然是醇亲王载沣的呼声最高,革命党人却希望先生能够出来主持大局。

两个人都有足够的经验、资历和势力,光绪一时之间便犯了难,犹豫不决。

婉贞见了,便不由好笑道:“皇上,这件事情并不难啊,您这么伤脑筋做什么?”

光绪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道:“内阁总理相当于宰相,而且还是不受我节制的宰相,如何能不慎重?万一所托非人,岂不是朝廷之祸、苍生之祸?”

婉贞便掩嘴笑道:“那,五爷和先生,皇上究竟觉得哪位会所托非人?”

光绪一愣,顿时说不出话来。

婉贞趁胜追击,又问:“如果是五爷做了总理,皇上若有差遣,他是听呢?还是不听呢?”

想都不用想,到时候载沣一定是唯光绪之命是从的。

于是这次的内阁就又成了一个笑话

光绪心弦震动,深深地看了婉贞一眼,叹道:“你说得对,我差点便自误了”

婉贞伸出纤手,抚上他紧皱的眉头,温柔笑道:“皇上不是自误,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光绪便抱住了她,轻声说道:“好在有你。”

婉贞于是笑而不语。

第二日,光绪便拍板定案,由先生出任首任内阁总理。

这一消息顿时在朝廷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载洵头一个不服气,找到光绪便直截了当问道:“皇兄为何不让五哥出任总理?”

光绪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身边的载沣,不答反问道:“老五,你呢?也觉得朕的做法不对?”

载沣皱着眉头,直言不讳道:“是,臣弟觉得不妥。不过倒不是因为臣弟没能当上总理的原因。”说到这里,忍不住狠狠瞪了载洵一眼。

载洵顿时觉得很冤很无辜。

“哦?那却是为何?”光绪笑着放下了手中的朱笔,问道。

“臣弟以为,革命党人思想太过激进,由他们来掌舵的话怕是会跟我们预想中偏离太多,到时候不好收拾。”载沣正色道。

光绪笑了笑说:“你的顾虑甚有道理。所以,我另外加设了一名副总理,将作为总理的臂助,对其进行掣肘,你可愿去做?”

这也是他与婉贞商量的结果。

让先生当了总理,朝廷官员必定不服,因此唯有再设一名副总理,平衡一下反对的声浪。况且总理要总管国家各项事务,任务繁重,找个人来帮忙也是应当的。

载沣和载洵面面相觑。

载沣尽管还是有些担心,但却仍是恭声说道:“皇上不嫌弃臣弟愚钝,以重任相托,臣弟又怎敢推辞?必当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的回答早在光绪的预料之中,于是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今后你与先生就是这大清国的掌舵人,一定要好好合作才是。先生此人我是见过的,乃是个谦谦君子,并不是那种热血上头、不可理喻的人,你与他,相信定能合作愉快的。”

副总理虽名为总理的掣肘,但毕竟还是个副职,能起的作用有限。载沣和载洵还是有些忧心忡忡。然而看光绪的样子,此事似乎已经决定了的样子,便也只好闭嘴不提。

至于革命党方面,自是个个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唯先生和夫人慨然长叹,敬服地说道:“皇上和娘娘如此胸襟,实在令人佩服有君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第四百零六章 清闲

新的一年到来,随着议会和内阁开始渐渐走入正轨,光绪所要做的事情就渐渐少了起来。

当然,他仍然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不可能猛地一下全然放手,那样国政非全乱套了不可。但比起之前他大权独揽的时候,却已经轻松得多了。

每日至少有了半天的时间可以在后宫中陪伴着婉贞母子。

过惯了劳碌日子,如今这种生活虽然轻松,却令他颇有些不适应,闲下来,竟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

“若是换了别朝别代,我可不就是个无道昏君了?”他颇有些自嘲地说道。

婉贞笑着看了看他,说道:“谁敢说皇上是昏君?若皇上都是昏君,那古往今来一大半的君王都是昏君了除了皇上,谁还有这般魄力和心机,能够凭一己之力,扭转大清的颓势?”

光绪听了这话,倒也不禁笑了,伸手抱了她在怀里,笑道:“谁说是凭我一己之力?若是没有你、没有老五、老六、老七他们,别说扭转局势了,便是当年老佛爷那关就过不去”

一句话勾起了两个人共同的回忆,相识那一年的艰难,紧接着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兜兜转转、阴差阳错,及至今日的一切。如今想起来,不禁都是一阵唏嘘。

最后还是婉贞率先回过神来,笑了笑说道:“事情已经过去,时间也不会停留,皇上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如今大清的一切正在慢慢走上正轨,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恢复往日荣光,重现大国辉煌。有了这样的成绩,皇上以前所吃的苦、所受的罪,就都值得了”

光绪也回过神来,叹息了两声,笑着说道:“不敢说值不值得。如今这种情形,我只求将来见到爱新觉罗家族的列祖列宗,不会被他们指着鼻子骂不孝就行了。”

婉贞知道他心中始终有些心结未解,只得也是叹了口气,说道:“皇上又何必妄自菲薄呢?今时不同往日,便是圣祖爷复生,怕也做不出比皇上更好的事情来了就算是皇室又如何?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下,真正是顺流者昌、逆流者亡,皇上若不做出如此改变,最后便是全族覆没的结局,到了那个时候,列祖列宗才真的会说皇上不孝吧?皇上如今的做法,既保全了皇室,维护了皇家的体面,又顺应了历史潮流,复兴了国家,列祖列宗高兴都来不及了,又怎会怪责于你?”

光绪这些日子闲了下来,便忍不住会东想西想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陷入到牛角尖儿里去了。如今听到婉贞的劝解,心中才又好受了些,不禁更是抱紧了她,叹道:“每次我沮丧的时候,你都能令我重新开心振作起来。这辈子有你,老天待我不薄”

婉贞看着这个已经为了清王室操劳小半辈子的男人,心中的怜惜再也忍不住,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他的鬓角,怜爱地说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能够遇见皇上,也是老天对我的厚赐。”

光绪看着她,那温柔爱恋的眼光,心都快要化了

慢慢低下头去,在她的柔唇上轻啄浅吻,那么的小心、那么的珍视,仿佛那是举世无双的宝贝,细细珍惜。

“额娘”孩子的声音突兀地响起,话音未落,念哥儿一头便撞了进来。

光绪和婉贞顿时一僵,光绪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抬起头来,然而两人还是抱在一起,因为太过惊讶,所以一时之间也放不开来。

念哥儿也一下子愣住了。

他已经是个七岁的孩子,又曾经在欧美那些开放的国家走了一圈回来,自然明白自己的干爹和额娘都在做些什么。但明白是一回事,看得开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毕竟还小,撞上这种情况,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便怔在了当场。

“哥哥”悦哥儿人小腿短,这会儿才追上来,也闷头闷脑冲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连串的嬷嬷、宫女、太监们,个个面色仓皇。

“哎哟两位小主子,您们可别跑那么快,仔细摔着”老嬷嬷们脸都皱在了一起,气喘吁吁、大呼小叫着,生怕哥儿俩出了什么意外,皇帝砍了她们的脑袋。

这一下打岔,歪打正着,把两大一小三个人的尴尬都给打散了过去。

光绪急忙放开了婉贞,神色讪讪地干咳了一声,努力板起脸来斥道:“宫里头,没大没小、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佑麒,你是哥哥,正应该给弟弟树立典范才是,怎么反倒带着弟弟乱来?”

他少有直呼念哥儿名字的时候,如今这么说,可见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念哥儿却是个鬼精灵,眼珠子一转,便拉着弟弟的手,说道:“干爹别生气,儿子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只是今儿个额娘答应了我们要去郊外游玩,我和弟弟一时高兴,才会忘了规矩。”

悦哥儿年纪小些,又是小儿子,本应更亲近父亲、更娇纵一些的,却不知为何总是对光绪怯怯的。这时他感到哥哥使劲捏了捏他的小手,兄弟俩心灵相通,便顿时明白了哥哥的意思,虽然有些害怕,却还是颤颤地开口道:“是……是啊,皇阿玛,额娘说了要带我们出去的……”

光绪便不由讶然看向婉贞。

她要带孩子们出去,为何自己一点儿都不知道?

婉贞这会儿已经缓过劲儿来了,脸上还有些红,却不像方才那样羞窘不堪了。闻言笑了笑,对他说道:“方才本想跟皇上说的,今儿个天气好,咱们一家不如出去郊游一下,散散心。”

光绪闲下来后便一直有些郁郁的,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想着要怎样才能帮他开解一番,换换心情,这才想出了这个方法。

方才本要跟他说的,没想到他突然说起自己的心结,她忙顺了话题开解他,倒是把这茬儿给忘了。

光绪看着她,从她的眼神里看穿了她的心思,不由心中一暖,笑了笑道:“也好。我也已经很久都没轻松过了。”

婉贞松了口气,转头看着儿子们,板着脸教训,眼中却忍不住笑意:“额娘说过,要你们把师父布置的作业都做完了才能出去,可是做到了?”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忙不迭点头,说道:“做完了做完了”说着便献宝似的交出了自己的作业。

小学有小学的功课,幼儿园有幼儿园的练习。念哥儿的功课光绪是知道的,毕竟他亲自盯着呢,但悦哥儿的就不知道了,毕竟悦哥儿年纪还小,还不到他操心的时候。

他接过来,看了看念哥儿写好的大字,心中满意。只是跟中国绝大部分的父亲一样,那赞赏的话语却是难以说出口的,只微微点头道:“还算有点样子,却少了风骨灵魂,还需多练”

念哥儿早慧,早知道自己这位干爹是个什么性子,能够这样说便已经是不错了,顿时便喜上眉梢。

光绪于是便又向着小儿子交上来的东西看去,却是几张蝌蚪的图画,画得很是奇怪,说国画不是国画,说写真也不像写真,便不由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他看向婉贞,没想到却是一向怯怯的小儿子抢先说道:“这是宫女姐姐们要悦哥儿做的,悦哥儿要把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画出来”

宫女们让做的就是婉贞让做的,他不禁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手里的图画,若有所悟,却并没说什么。

念哥儿等不及,便问道:“干爹,额娘,是不是能走了?”

婉贞就笑骂道:“你这小猴子,竟是一颗都坐不住的”

念哥儿便涎了脸过去拉着她撒娇,还打眼色让悦哥儿过来帮忙。他知道干爹素来就是听额娘的,只要额娘说好了,干爹就绝不会说不好。

他这番小心思自然落在大人们眼里,光绪便不禁好笑又好气,摇着头叹道:“这个鬼精灵……哪儿来那么多蹊跷的心思”

婉贞也是哭笑不得,赶紧点头答应,不然非得让他们哥儿俩给摇散了。

她早就吩咐了小东子去准备,此时一声令下,自然说走就走。

自从光绪在国外开了眼界之后,心胸开阔了,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也强了。不但紫禁城里全都换上了玻璃,还处处都通了电灯,连汽车都添置了几辆。因为婉贞打理得当,皇室渐渐也有了些闲钱,别的不敢说,买几辆汽车还是做得到的。

皇帝出行,自然不能只有一辆车这么寒酸。一溜车队开出了紫禁城,前后都坐着荷枪实弹的侍卫。如今他们也算是鸟枪换炮了,不再配备什么大刀长矛之类,而个个都是枪法精准的火枪手。

不过如今皇室改革多年,对内安抚、对外招商引资,洋人们也不再找大清的麻烦,虽谈不上政通人和,却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动辄惊涛骇浪的社会,即使皇帝出行,警备严密了些,却也不至于那么提心吊胆的。

更何况,车身上并无任何标志,京城里的百姓最多奇怪是哪里来的人那么财大气粗,却也想不到里面坐的竟然会是当今天子。

很快,车队出了城,又开了一阵,一片绿油油的草场就出现在他们面前。

第四百零七章 野餐

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地。

没有高高的宫墙,不再是满眼的朱红金黄,跟紫禁城截然不同的景色令大大小小一群人个个都很是兴奋。

光绪在婉贞的陪伴下,漫步在草地上,迎着初夏暖暖的眼光、和煦的清风,只觉得整颗心似乎都放开了来,那些抑郁之气哪里还存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