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儿过去,直接将钱划到你帐上就行。 秋读阁手机版”

“哦,那就最好不过了。”原来古代也有同行转帐这回事呀!

柴家果然是财大气粗,眼睛不眨一下就借出十万金铢这样的大数目,连个担保人都没有。温婉倒是很厚道地写了个借据给柴启瑞,承诺三年内必定还清。若是逾期的话,每年加付百分之五的利息。柴启瑞本不太在意这些钱能不能归还,见温婉如此慎重,也由认真对待起来。不仅让温婉签了名字,还取过印泥印了手指印。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那批书的问题。一直搁置着也不是办法,毕竟文夫人的学堂里还是等着这本字帖的。在钱管事与文夫人沟通的这段时间里,温婉又想出了个点子。就是仿照现代的明信片,给每本书编上号。然后定期公布几个数字当中奖号码,送些大大小小的礼物当作奖品,应该也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力。

正与几位署公商量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钱管事带着文夫人的回话回来了。说是随书附赠文会请柬倒是可以一试,但是她想与书局的局主面谈。虽然书局的事务一般都由钱管事负责,但对外的正式场合,财务总管终是无法代替局主的地位。而且这回是书局有求于人家,若是她这个局主不出面,只派了手下的人去的话,似乎确实是不够诚意。

“那就麻烦钱管事,帮我向文夫人约个时间吧。”

【第九十八章 良朋】

婉与文夫人之约,约在黄昏时分香江的画舫之上。

见到温婉时,文夫人很感意外,因为她不曾想到大通书局的现任局主竟然是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而且还很有几分眼熟,却是想不起来曾经在哪里见到过。文夫人办的就是女子学堂,自来最喜爱水灵灵的像嫩葱一般的小姑娘。一见温婉,心中便多了几分喜爱,招呼她落座之后,便亲热地询问起了温婉自身的情况。

“小姑娘几岁了,怎么称呼?”

“我……”温婉迟疑了片刻,回答道。“我姓柳,名叫非真,十二岁。”报了母姓,非真即假,即使以后论起来也不算欺瞒得太厉害。

“柳姑娘。”文夫人轻颔头,眼中带着些许赞赏。“姑娘小小年纪,便能将这么大的一个书局管理得井井有条,实在让人钦佩。”

“文夫人过奖了。书局是我一位朋友的,他有事出了远门,暂时由我来代管。事实上,对于书局的事,我全然不知,都是钱管事和三位署公在忙里忙外,操办一切,我倒是实打实地大闲人一个。”

温婉一番谦辞,看在文夫人眼中,却更为中意。举止文雅,谈吐不卑不亢,谦逊有礼,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文夫人本来是不想搀和进两大书局之间的商业斗争,后来鉴于钱管事的再三恳请,才勉强答应与局主从长计议。但是没想到,大通书局的局主竟然是个小姑娘,倒也不忍心眼看着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吃这么大亏,不由地坚定了尽力相助之心。

“你们的事,我也听闻了,确实是朝华书局不厚道。

不过,商人都是趋利的,也不能多加非议。”文夫人说道。“之前钱管事倡议随书附赠文会请柬的办法,我想了想,倒也可以一试。正巧我有位朋友想要在下个月召开文会,请柬的制作也就在这几天。如果决定这么做的话,我再安排柳姑娘与我那位朋友见上一面,到时候我们再三方细谈。”

事情出乎意料之外地顺利,温婉自然求之不得,连忙点点头说:“如此,就拜托文夫人了。”

文夫人既是诚心相帮。自然很快就办妥一切。然后安排了与温婉地再次会面。地点还是在香江地这艘画舫之上。与会除了钱管事之外。还多了一位锦衣华服地少年公子。二十左右地年纪。眉目清秀俊雅。凭窗端坐着。身后明灭着清亮地月光和微波粼粼地江水。安静恬淡得像是天外来客。

“这位就是大通书局地局主。柳非真柳姑娘。”文夫人亲热地牵过温婉地手。在那少年公子对面地位置上坐下。热忱地介绍说。“怎么样。很了不起吧。这么小地一个女娃娃?”

“文夫人满口称赞地人。自然没有差地道理。”那少年公子抿嘴微微而笑。对温婉自我介绍说。“在下林佩元。家严乃是文心阁大学士林少玄。”

“林公子。”温婉恭敬地行了一礼。

林佩元也客气地起身还礼。然后再次招待温婉落座。“文夫人与我说。贵局准备随书附赠文会地请帖。这种做法。我是第一次听闻。所以不太明白。还望柳姑娘能详细说明一下。”

温婉点头:“用最简单地话说。就是双方合作。互惠互利。字帖地购买。和文会地支持。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重合地。我们书局需要借助香江文会地影响力。使我们地字帖从其他字帖中脱颖而出。而文会也可以借助我们地销售渠道。扩大与会人群、以及文会地影响力。”

林佩元轻颔,表示认同这一点。

温婉继续解释说道:“我知道以往文会的请帖,都是由主办将请柬分给好友,或

学堂,然后再人手相传。如果借助于我们书局~话,可以缩短这中间地传送时间,而且还可以直接打入到各大书和书贩手中,所能接触到的人群也要更广泛一些。或许有一些以往一直想参加文会,却无从得到请柬地人,也能因此而得到请柬。所以我才说,这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合作。”

林佩元沉吟片刻,说道:“柳姑娘地思路十分清晰,办法也确实可行。只是倘若附赠请柬无法促进字帖销量的话,那会不会适得其反,两边落空?”

温婉也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但是以香江文会地影响力和文夫人的名气,出现这种情况的机率是相当低的。“林公子,今天是初七,文会召开的日期是下个月二十八。那么下个月二十之前,若是附赠请柬的字帖没有销售殆尽,那剩下的请柬,就由我们书局的人,挨家挨户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所以请林公子尽管放心,就算这次尝试失败,也绝对不会延误文会的如期举行。”

林佩元闻言,神情微微一凛,敛眸凝望了温婉许久,才郑重地点头:“那就这样决定了,明天我就派人将请柬送到书局。”

“多谢林公子。”温婉欣喜地起身行礼道谢。

“柳姑娘客气。”林佩元连忙起身扶温婉。当他的手触托住温婉的手肘的时候,却蓦地顿了一顿。温婉惊疑地抬眼,却出其不意地跌入了一汪幽深的寒潭之中。“眉若远山,眸如寒星,这位林公子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俊秀人物呢。”温婉一念转毕,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正看着他呆,慌忙退开一步,说道。“那明日,便恭候林公子的人大驾光临了。”

林佩元轻颔:“一定。”

第二日,林佩元不仅亲自将全部请柬送了过来,还带了一批人过来书局帮工,同书局的伙计们一起,将请柬装订到印制完成的字帖里,然后送往各大书。前前后后总共用了六天的时间,一直到字帖的全面上市,林佩元每天都会亲自过来书局,查看进程。

他是个极其安静文雅的人,每回来,若是温婉正与几位署公他们在商议事情,他便静静地坐去一边看书。等到温婉忙好,他才会过来打招呼,与温婉坐着说一会话。大多时候是关于书局里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谈及平时。林佩元生性喜静,平素不是会友赋诗,便是煮酒作画。温婉虽然没有这份风流韵致,但是林佩元由于父亲是大学士的关系,对于国学也颇有研究,所以两个人谈得也甚是投机。林佩元时常在话中流露出对温婉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温婉也为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良朋益友而欢喜不已。

或许是由于第一次出现这种捆绑销售,也或许是文会上邀请的几位名儒名气太盛,所以字帖的市场反响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一些。但字帖上市之后,林佩元便来得少了。本来约好了文会的时候,温婉会过去给他捧场,但不想那天适逢温媛回家,全家为她接风洗尘,走不开身,错过了相见的机会。在那之后,两人便断了联系。

一开始温婉颇有些落寞,毕竟这是在这里遇到的第一个性情相近、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后来想到,像林佩元那般才貌双绝的人物,风流艳遇必多,说不定又在哪处遇到了所谓的红颜知己,就疏漏了自己这边。

于是,也便笑笑而过了。

——————————

吼一声:火热出炉的书友群,大伙儿多多捧场,号码在内容简介里,有兴趣的可去瞄之~~

【第九十九章 示好】

媛离家一年,这趟回来,个子拔高了不少,身量也凹来,如雨后青荷,亭亭玉立。 微圆的脸蛋也消了婴儿肥,成了漂亮的鹅蛋脸,衬上一对亮晶晶的、水灵灵的大眼睛,明艳不可方物。原本身上带的一股子傲人的气势却是收敛了不少,对着人微微笑的时候多了,说话也和气了些。

随行的嬷嬷都夸赞温媛懂事,与毓心公主相处得非常好,现在都已经是好朋友了,老太君和老夫人都为此开心不已。温婉不清楚这里头的实情有几分,不过这一日从国学下学回来,经过前院时,冷不防被温媛叫住好声好气地问话,倒是大吃了一惊。

“婉婉。”温媛不仅第一次对温婉使用了昵称,还从袖兜里摸了两个小布偶出来,塞到温婉手里。“这是清凉山那边的城镇里很盛行的布袋娃娃,我瞅着挺有趣的,便买了一对来,婉婉看喜不喜欢?”

对于温媛突如其来的示好,温婉有些懵。迟疑地接过小布偶,轻声道谢说:“谢谢媛姐姐。”

温媛见温婉收下了礼物,便只道她应该对自己之前不友好的行为没有心存芥蒂,当下欢喜地拉起温婉的手,到花园的亭子里坐下。“婉婉,我问你个事。”温媛问得有些小小声的。“以前,娴儿做公主伴读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从你这拿书给公主看?”

温婉猜想她应该是从公主那边得来的讯息,便点点头承认:“公主喜欢看余子晴的书,正巧我这边有,便让娴儿姐姐拿去送给公主了。”

温媛一听,双眼便亮晶晶了起来,欣喜地挨过来坐到温婉身侧:“那还有没有呀?”

温婉这才明白,原来温媛是想从她这里拿些书去讨好公主,才刻意来示的好。“手边有的,估计娴儿姐姐都已经给过公主了。”话一说完,便见温媛地脸色迅速蔫了下来,温婉连忙又给个希望,说道。“不过余子晴的书散落在民间的很多,运气好的话,兴许还能找到些,不过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嗯嗯。”温媛连连点头。“那婉婉若是现了新书,就拿过来给我,好不好?”

“好的。”温婉满口答应,眼珠子转了一转,又说道。“对了,媛姐姐,我听说最近有个书局想要重新整理余子晴地书,做个大合集呢!”见温媛听后没什么反应,温婉便提醒了一句。“媛姐姐不妨先将这个事情与公主提一提,公主应该会感兴趣的。书局那边我再帮媛姐姐盯一盯,若是有什么动静,马上告诉姐姐。”

温媛一听。当即欣然应允。当天晚上还派丫环送了些吃地过来送给温婉。柳氏见了。淡淡笑着说道:“媛姐儿去了一年。倒是学会了不少东西。”

没隔几日。温媛便兴冲冲地带回了公主那边地消息。公主对合集之事非常感兴趣。催问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她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温婉便说要再托人去打探一番。让公主稍安勿躁。

温婉找了钱管事与三位署公商议。提出将现在零散在世面上地余子晴地书整理包装。进行销售地提议。胡署公却摇头说道:“余子晴名气是大。但由于她地书被禁过一段日子。近几年来。有些沉寂了。知道她地人。恐怕不多了。”

钱管事也道:“余子晴广为人知地那几本书。估计大家都看过了。若是没有新作地带动。只是将旧事重印地话。估计吸引力也不是很大。”

温婉琢磨了一下。眼珠子骨碌碌转转。沉吟着说道:“我手上倒是有一本余子晴地书。是我地一位朋友在一次偶然地机会下收罗来地。倒不曾在市面上瞧见过。我们要么先做这一本试试?”

胡署公摸着山羊胡子沉吟着说道:“那小姐先将书带与我看看。”

温婉第二天便将当初给公主看的那本《药为谁生》带去给胡署公,胡署公研究了两天,言道:“故事不错,但文法上看,不太像是余子晴手笔。”

“呃,呵呵……”温婉有些讪讪地。这都被看出来了,胡署公不愧是行内高手,目光甚是毒辣。

“不过这样的故事,除了余子晴,倒也没有第二个人敢写了。”

胡署公又慎重地考虑了两天,才找温婉说道:“书倒是可以做,只是怕会惹人非议,毕竟曾经算是。”

于是,温婉便将“书局有所顾忌,不敢贸然做余子晴地书,怕惹非议”的这个消息告诉了温媛,又由温媛转述到了公主耳朵里。公主便去皇帝跟前磨,皇帝被缠得无奈,便使尚书院下令,解除余子晴地禁令。在这个时候,大通书局早就开始全部赶制新书了。

温婉刚拍着胸脯向书局的大伙保证,只管做书,不用怕有非议。不几日,皇帝便解了禁令。大通书局上下都深深地折服于温婉通天的能耐,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大伙不由士气大涨,干活愈加卖力。为了趁着禁令新解,学术界正激烈争论余子晴功过是非的热潮推出新书,温婉又张罗了招了几个人手进来,于是大通书局终于全面地从一潭死水中振跃了出来,再次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气。

这一日清晨,温婉吃过早点,打点好一切,正准备出门上学去。前院却有丫环匆匆忙忙地奔来,让温婉母女赶紧准备准备,一柱香后到前院集中。温婉连忙问是怎么回事,那丫环说道:“老将军和大公子今日进京,皇帝陛下下令满朝文武及温家上下亲眷,到城外十里长亭迎接班师回朝。”

“啊,回来了?”温婉怔了一怔,传说中的祖父和大伯父,她还都不曾见过面。

“我们会尽快赶去的。”柳氏回了那丫环的话,便匆忙拉着温婉回房。给她重新编了头,换上最隆重的衣裳,才牵着她的手匆忙地赶到前院。到的时候,老太君和老夫人已经坐在堂上等着了。温明瑞和温朝阳远征多年,终得回家,最为激动的莫过于老太君和老夫人。王氏夫人和温媛过来得略晚了一会,还被老夫人训了两句。

全家整装,浩浩荡荡地坐车前往城外十里亭。柳氏与温婉单独坐了一顶小轿子,虽然知道温婉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毕竟母女俩都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大场合,许是柳氏自己心中也有些紧张,一路上不时地叨叨着。再三告诫温婉呆会兴许能见到当今天子,一定要低头少言,不要到处乱看,冒犯天威会获罪的。没有被点名问到话,就千万不要吭声,以免节外生枝。

温婉都一一应了,心却是一直纠结着即将见面的祖父和伯父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是多年行伍,在沙场出生入死的将军,会不会很冷酷,很严肃,很不好相处?

【第一百章 回朝】

帝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班师回朝,这可是几十年盛事。京城百姓又岂会白白地错过这等盛况,早早地便携儿带女出城等候,直把城门到十里亭之间的这段路的两旁给挤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温家的软轿抵达十里亭,便有内侍官接引着进亭面圣。上台阶的时候,温婉偷偷地想抬眼看看皇帝长什么模样,却被柳氏察觉意图,连忙按了她的头回去。温婉郁郁地想,不看就不看,反正八成是中年猥琐大叔一枚,也没什么。当即乖乖地低下头,跟着走,跟着行礼,然后跟着站到一旁听皇帝与老太君叙话。说的大抵上都是温家镇守边关,劳苦功高之类的话,还将温媛唤上前去,煲奖她陪伴公主有功。说来说去都是官话、客套话,听得温婉直打哈欠。

回朝的班师过了午时才到,温婉站的脚都麻了。跟在队伍的最末迎出去,然后又跟在队末将人迎回。这期间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温婉的个子又比不得**,就算趁乱抬头,也只看到一个个大后背。班师抵达之前,她还有幸在亭子里站着,抵达之后,她们母女俩就被挤到亭外了,与一群大臣们站在一块。竖起耳朵,隐约可以听到亭子里的说话声,却是听不太清楚,温婉只能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的脚尖发呆,一分一秒地捱着时间,等待可以回家的时候。

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是在一次打完哈欠后才蓦然发现,有穿着黑色战靴的脚在面前不时地走过来又走过去。温婉本以为是不停地有将士去亭里面圣赐酒之类的,但是盯着看了一阵,却发现似乎是同一双靴子,而且来回地频率越来越频繁,隐约中透显出主人的焦躁来。

温婉正迟疑着要不要抬头偷看一下,却见那靴子在她面前停了下来,随即“叭嗒”一声,一个龙眼大的玉坠子掉在了地上。“掉东西了?”温婉奇了奇。心中正觉得这一串的事情无比诡异,忽听得身前有个昂然地声音高声说道:“你们谁地东西掉了?”

此言一出,在温婉身周一小片范围内引起了一股**动。温婉从来没见过那玉缀子,自然知晓不是自己的,所以便一动也没动。

那双战靴等了半晌,不见有人去拾,不由有些不耐烦了,忿忿地跺了两下脚,直接说道:“温婉,你的东西掉了!”

突然被叫到自己的名字,温婉怔了下,下意识地抬起头,却只见面前立了一位气宇轩昂的白袍小将。腰勒白玉带,足蹬战靴,还佩着一柄金光闪闪地长剑,威风凛凛之中又不失富贵之气。温婉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那少年睥睨了她一眼,然后轻哼了一声,昂首阔步地走了。

温婉一头雾水,盯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呆怔了半晌,才醒过神来:那家伙是,苏政雅?!随即将之前发生地一连串事情连贯起来想了想,想通顺了,却不由地有些哭笑不得。蹲下身,拾起那个玉缀子,掏出手绢擦了擦,重新收了起来。心想这家伙还真是一点都没变,以前是送金送银送书局,现在连喊她抬头也要丢块玉,真当自己是散财童子啊!

君臣在十里亭饮罢接风酒,便并驾齐驱转回皇城。老太君、老夫人,王氏夫人以及陈氏夫人都一并进宫去了,温婉母女则先行回了家。皇帝又在宫里设了接风宴,宴请功臣,温家的一干人等直到半夜才回转家门,温婉母女俩便也一直不睡等着传唤。

柳氏牵着温婉地手来到前堂。在门外等待地时候。便听得里面传来一阵阵爽朗地笑声。间杂着温媛地娇声细语。好不热闹。等了半晌。才有丫环出来领了她们进去。

温明瑞年过花甲。却仍然身体康健、神采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