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2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万克己听了下人来报之后,瞧一眼万三老爷,不由摇头叹气,事虽由万三老爷引起,万三老爷却一脸平静:“大哥,这没什么,李家要杀要剐都由他去,但要我和李氏重修旧好,是绝无可能。”万二老爷听了自己弟弟的话,那眉头皱的死紧:“三弟啊,到了现在你还说这样的话,你和三弟妹到底是结发夫妻,比不得那外头的半路成婚,你又何必为了外头的,和三弟妹恩断义绝?”

这样的话,算是一向不肯多话的万二老爷说的最严厉的话了。万三老爷对兄长微微一笑:“二哥,外人不晓得家里人还不明白?不是我要和她恩断义绝,是她不肯低了头,既如此,何不各自东西,说什么本是一路?”

万克己喝住两个弟弟:“都别说了,老三,不管你和三弟妹之间如何,横竖你要记得娘那日和你说的,为几个孩子好,这门婚事也不能拆,回了扬州就不要再提杭州,去了杭州你也休要提起扬州。”说着万克己带着弟兄们出门迎接。

李老爷坐在门口一个厅内等候,眉一直紧皱,这事早在一年前李老爷就知道备细,不过这种事情,出外行商的人家,并不算什么稀奇。毕竟那头不带回来,生的子女也多是在外面婚嫁,既不回家乡,也不分这边产业,只要男人照常拿银子回来,认这边的妻子儿女,谁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去寻是非,只当做没有这回事,装聋作哑过了这辈子。

可是谁晓得哪个嘴快的去给李氏吹了个风,昨日李氏就把自己夫妻请去,说自己命苦,嫁的不好,现在丈夫又在外面娶什么两头大,传出来名声也不好听,为了儿女,情愿自己委屈一下,求哥哥嫂嫂出面说和,只要他断了那头,日后和丈夫重修旧好,再不提起旧事。

这样的话,李老爷也晓得只怕万三老爷不会答应,当日知道时候,就听说鲁氏美而多慧,家里开了一间大丝行,又开有客栈,前头丈夫死后,因她没有子女,求亲的人十分之多,甚至有愿意带了全部家产去入赘的。

万三老爷得了这么一房妻子,又生下儿子,会和那头断掉想都不需想。可这样实话说出来,只怕会惹的妹子更加不快,毕竟在李氏瞧来,这样退让已经是做足委屈,不然照了李氏原来的性子,听了这种事情,只怕要带齐下人,前往杭州打那个不要脸的货。

李老爷在那里思量,李太太面对着初雪和杨氏也是沉吟着不肯张口,毕竟这种事,初雪和杨氏都是嫂子,做不了主。李太太在沉吟,初雪也在思量,杨氏觉得这种荒唐的事怎能发生,若照了杨家的规矩,不肯断了那头,就该把万三老爷赶出家门才是,可这赶出家门只怕反而遂了万三老爷的心,再说孩子们都还没各自成亲,这样一闹岂不更让他们不好去寻亲事?

杨氏用手揉一揉头,果然这商家和官家的规矩不一样,自己既嫁了进来,也只有听了婆婆的处置。李太太沉吟一会儿总算开口:“两位太太,此事说起来还是该请老太太出来。”

初雪已经接话:“原本这种事情,的确是该婆婆出来的,只是当日婆婆已经说过,三叔叔家的事,她再也不多说一个字,任他们折腾成什么样子。况且二侄子的婚事已经定了,就等请过媒婆来,行礼下聘。婆婆这几日还带着侄女她们给二侄子寻合用的东西呢。”

听到提起外甥们的婚事,李太太身子微微往前倾:“定的是哪一家?”这次是杨氏回答:“定的是许家小女儿,他家这个姑娘虽说是个幼女,但还大了二侄子一岁,她身边的教养妈妈也是张妈妈。”

许家?李太太的眉微微一拧,许家比万家发家还晚,来到扬州也不过二十来年。但这边定了,做舅母的也不好再说什么:“许家,也就罢了。”

初雪见李太太如此,笑了一声:“舅太太许久没来,尝尝我们自家做的玫瑰糕,舅太太你别嫌我说话直,这事,还是要外头男人们做定夺,毕竟牛不吃水不能强按头。”这道理李太太也知道,只是总要走上这一遭,不然还会招自己丈夫的埋怨。

外头男人们说的火热,听到李老爷说完,万三老爷已经冷笑:“舅兄此来,是为令妹讨公道来了,我话就放在这里,若非要断了一头,我宁可被这边逐出家门,再不回扬州,也不会断了那头。”

这样的话很不好听,李老爷的脸顿时变了,万克己忙按住自己的弟弟,对李老爷道:“舅老爷,他们夫妻之间的龃龉由来已久,若真是夫妻和美,照了老三的性格,也不会再在外面娶一个。三弟妹肯回头是极好的,只是这事总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

李老爷的面色还是有些黑:“大老爷,这事虽说只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可传开来,对万家名声也有影响,再说……”名声,万三老爷冷笑:“万家的名声早在当日令妹忤逆婆婆、不敬哥嫂、对子不慈之时被令妹破坏殆尽,我堂堂一个男子,被自己妻子百般侮辱,自己的娘被骂做丫头出身,不配她服侍,庶出的女儿被骂成贱|种,那时怎么不见舅兄你来为令妹道歉,反而任由令妹胡做?”

李老爷想再说一句那些不过是小口角,可是自己也知道,那绝不是什么小口角,天下嫡母对庶出子女不慈的多了,但就算再怎样,也没有当面骂庶出女儿为贱|种的,毕竟这骂的可不是孩子,骂的是自己丈夫下|贱,才生出这么个贱|种来。

李老爷只得避重就轻地道:“妹夫、妹夫,我晓得当日这些是我妹妹做的不对,可是她这几年已经悔过,时时后悔当日不该如此。浪子回头还金不换,你和她自小结发夫妻,生儿育女,哪能如此生分?再说你和她夫妻和美了,不光是你们夫妻之间,这边亲家太太瞧见了,也心里欢喜,儿女们看见了,也各自安慰。”

万三老爷等李老爷说完话才道:“舅兄,这番话若四年前说,我该怎样欢喜,可是现在,晚了。从她说出不肯改过从前,又说不能认大嫂为妯娌时候,就一切都晚了。那刻起,我和她不再是夫妻,而是辱我母、骂我兄、欺我女的仇人。当初是李家不肯休离,我从了岳母的话,就此别宅各居。我另娶,并不是为了有人侍奉,更不是为了延续后嗣,不过是想过几年正正经经的日子。没人说我的娘是丫头、我的兄长是小厮,回家来有笑语欢声,舅兄,你也是男人,难道你真认为,令妹所为全是小事?我这个男人就该宽宏大量,全不放在心上?”

说着万三老爷的泪又落了下来,他也三十多岁,儿子都在议亲,仔细一瞧,胡子里还有几根白胡子,这一哭,万克己只是叹息,过了会儿才道:“舅老爷,我说这话你别怪我偏了自家兄弟,当日三弟妹所为,确有些不能道处,现在事已至此,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李家要为三弟妹讨公道也是常理,就两条,要不就把老三逐出万家,从此后我万家再没这个人,由他在外。只是这样一来,万李两家的情分就很难再似从前。不然就依旧如此,杭州那头我们只当她是外室,生的儿女我们万家不认,这边的产业他们也不能得一分,日后寻上门来就打出去。万李两家情分还是和从前一样。任由舅老爷你选择,我们万家定依从此话。”

李老爷只一瞬间就想通,若把万三老爷逐出,先不说几个孩子的婚事,李氏每年五千多两银就没了着落。文珏她们管家还好,不会少了李氏这边的吃穿,但仅此而已。等文彬娶了亲,自然是文彬媳妇管家,这婆婆和儿媳要银子做私房的事是从没听过,到时住在一起,和媳妇手上讨钱过活,可没有现在自在。

主意一打定,李老爷又安慰自己几句,天下这种自欺欺人、瞒天过海的事又不是自家一家,娶两头大在商家也是常见,只要万家这边应了,杭州那边的孩子万家不认,也不能分这边产业,也算为外甥争下这份家当。

李老爷这才皱眉叹气:“夫妻夫妻,自然要双方都肯和才是,为了几个孩子,也只得如此,只是有句话,妹夫啊,虽说你在那边此时夫妻恩爱,却要记得只有扬州这边的孩子才是万家血脉。”这样就是肯了,万克己松了口气,不等万三老爷说话就代他道:“这是自然。”

说着踢了万三老爷一脚,万三老爷拱一拱手:“当然,这边的产业,全都是文彬一个人的。”李老爷这才大笑出声:“这样才是亲亲热热一家子。”万克己忙把话传到里头,让里头备出酒席。

话传进里面,初雪和李太太都松了口气,互相瞧了一眼,倒是杨氏眉头还在微微皱着,初雪一边让人备了酒席出去,一边对杨氏道:“二婶婶,晓得你为三太太抱了个不平,觉得这种事着实荒唐,可是现在你我都是万家的媳妇,也只有照了这边的规矩。”李太太心里一松,话比平日里多了些:“大太太这话说的是,我们毕竟是商家,这种事,在商人家里也尽多的,只要大家都不说破,谁又会为此大动干戈?”

87贴心

商家吗?杨氏笑了笑,丫鬟已经走过来道酒席已经备好,不光是外面的,还有一桌放在里面。初雪招呼丫鬟们摆好酒席,拉着李太太入席:“舅太太,他们既然在外头吃酒,我们在里面也乐乐,快过来坐下。”

李太太心里松快,也要喝两杯,虽坐了下来还是问道:“老太太那里?”初雪已经斟了一杯:“婆婆那里,早就让人来传话,说她既忙,就要我们招呼好你,这也是婆婆体恤我们,不让我们到里面做规矩。”李太太接过酒杯往唇上沾了沾:“老太太果然是个体恤媳妇的婆婆。”

杨氏给她布一筷菜,含笑道:“二侄子的婚事已经定了,现在就要瞧两个侄女的了,舅太太若有可心的人,也帮着说说。”一说到儿女亲事,李太太也就忘了再为李氏伤感一下,先恭喜过杨氏文琦有喜的事,又问过来求文珏、文瑜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家?

文珏文瑜九岁就管家,这一两年家里有什么喜事她们也会出来和人略略应酬,聪明能干守礼的名声早就传出去,来求的人家也多。只是万三老爷不在家,又不让李氏做主,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文彬婚事既已议定,也就该论她们俩的,对女儿的婚事,万三老爷就没那么留意,只是托两位嫂子多加关心。初雪和杨氏说了几家,李太太点头:“这几家都是好人家,难得两位太太这么心疼她们。”初雪和杨氏谦逊几句,李太太心里明白这是让自己传话,好让李氏知道来求亲的是什么样人。

她们倒是体恤,李太太把心里那点酸涩抹掉,笑着对初雪说起那日去某某家见过两个姑娘极好,年岁和文阳合适,要是有意,就可以借机去瞧瞧那两个姑娘。

初雪听了微微一笑:“舅太太能看上眼的姑娘定是极好的,只是文阳出生不久就有人批过八字,说他不宜早娶,总要过了十八才能议亲,这倒把老爷急得上火,说这个年纪再议亲,难道要等到二十以后才成亲?倒是婆婆说既然如此,晚议亲也就晚议亲,这天下的姑娘尽多,年岁差个四五岁的也有。”

文阳不宜早娶,这些万家人自然知道,李太太这才恍然:“难怪呢,四爷今年也已九岁,按说也该议亲了。”大户人家,议亲个四五年的并不鲜见,双方都在挑,必要完全合了心意才成,八|九岁议亲,十四五岁才定亲的比比皆是。

又说几句闲话,再饮数杯淡酒,也就收了酒席,各自闲坐。文珏姐妹这才出来见舅母,文珏虽被万老太太叮嘱又叮嘱,可总为自己的娘委屈,见了舅母行礼后起身坐在那儿,低头不说话。

这样模样让李太太又心疼几分,拉着她的手道:“晓得你心里在想什么,但这是各人的缘法,况且你们又是做儿女的,这种事情更不能插嘴。必要记得父母待你们的恩。”文珏轻声应是,文瑜也在一边点头:“嗯,那日祖母也是这样说的,还让爹爹发誓,说只有我们才是万家子孙。”

说着文瑜去拉一下文珍:“四妹,你说是不是?”文珍今年也十一了,影影绰绰明白一些自己和两个姐姐有什么不同,不过平日间祖母疼爱,她又是个心里不爱装事的性子,听了这话仰头笑道:“祖母说什么,我们自然只有听着的份。”

人有亲疏,李太太对文珍当然没有对文珏姐妹这么亲热,当着众人的面,也摸一摸文珍的头:“说的对,珏儿啊,有些事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这样劝着,文珏除了垂手应是,再没有旁的话。

丫鬟们又带着她们姐妹出去听舅舅的训导,李老爷早在来之前就明白,事情最好的结局不过就是维持现状,见了外甥们,和自己太太说的话也差不多。

出来后文珏见文瑜和文珍在后面说话,几步追上文彬:“哥哥,我有话问你。”文彬奇怪停下脚步:“二妹,你有什么话要问?”文珏咬了咬唇,没出阁的闺女问这种话总是有些不好意思,文彬会意,让小厮们在远处等着,拉着妹妹到旁边坐下:“究竟是什么事?”

文珏绞着手里的帕子,在思索怎么开口,文彬的手交叉几次才开口:“你是不是想问,等以后你和妹妹们出了阁,遇到这种事情,我会怎么处置?”文珏点头,文彬轻叹一声:“二妹,当年爹娘开始生分的时候,你和三妹都还小,有些事不明白的,并不是像娘说的一样,爹就是个无情无义不理会她的人,你这几年在祖母身边,自然也明白祖母是如何对待你们的。”

文珏抬眼,文彬能看到她眼圈是红的,文珏努力让声音和平时一样:“可是哥哥,哪有我们在这里一家子欢欢喜喜,而娘在那边一个人孤苦。”孤苦吗?文彬站起身,时令已进八月,院里的青草已带有点点的黄,文彬轻叹道:“二妹,我们是爹娘的孩子,自然希望他们似别人家的爹娘一样和睦恩爱,可你没听过娘说的那些话,若你听过了,你就知道为何祖母和爹爹要这样待她。况且你虽觉得娘孤苦,可这几年有什么吃的用的,穿的花的,哪一项缺了那边?”

文珏蹭一下站起身,怒视着他:“哥哥你怎能这样说?”文彬轻轻拍一下她的肩:“二妹,爹娘之间的恩怨,那是他们长辈的事,我们做儿女的虽希望化解了他们之间的恩怨,可现在已成两断之势,我们管不了也无法管。”

管不了也无法管,文珏的泪再也忍不住,如滚珠一般落下,文彬按着她的肩:“二妹,你我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情分上自是不同,可我细细想来,娘走到这一步,舅舅和外祖母对娘多有包容,不肯狠心对她也是有的。若当日肯狠心对了她,也不会让娘如今天一样。”

文彬这话落在文珏耳里不啻响雷,她有些发怔地看向兄长,文彬知道她受不得这个,轻声道:“二妹,日后你和妹妹们出嫁了,若真是对方待你们不好,做哥哥的自然要去为你们出头,可是若你也有错,做哥哥的就不能似舅舅和外祖母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只护着你,你明白吗?”

这样的话再不明白那自己就是傻子,文珏点头,文彬这才放下按住她肩膀的手,叫上小厮离开。文珏觉得哥哥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难道说娘也有错,可娘为何从来不说?总要寻个人去问问,文珏脑里胡乱地想,去问谁呢?祖母定然不成,那大伯母还是二伯母?

“珏儿,夫妻之间,对错总是难分。”毫不意外地在初雪嘴里听到这句,文珏的眼变得暗淡。初雪拉住她的手:“我和你娘是妯娌,她又不肯认我这个大嫂,我若说起当年的事就是说她的是非。”文珏本就聪明,听到这话已经明白,有些迟疑地问:“我娘当初不肯认大伯母您为大嫂?”初雪拍拍她的手:“珏儿,不是当初,是到现在都不肯认,你也知道我是妾扶正,比不得外头三媒六聘进来的正室。”

文珏的细眉皱起,恍惚记得是有这么一回事,可是大伯母平日待人处事,从没看出妾扶正的张狂来。初雪握紧她的手:“珏儿,夫妻之间相处,到恩断义绝的地步,绝不是一个人、一件事就能做到的。况且你爹爹的品性你也做女儿的也清楚,他不是那种不尊重妻子的人,更不是不疼爱子女的人。”

万三老爷对子女们十分疼爱,每次从杭州回来,四个孩子总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礼物,吃的穿的玩的,足足半箱子。除此之外三个女儿每人都要多出一荷包的金锞子,说让她们攒着压箱底用。几年下来,也攒了五六百两的金子。

文珏的眉又皱紧:“大伯母,难道是我错了?”初雪笑一笑:“你没有错,子女维护爹娘是天经地义的。只是爹娘之间的恩怨,的确不是你们小辈可以问的,事情既已到了这个地步,三叔叔已经不肯回头,你又何必再生些闷气,坏了你们的父女情分?我再多说一句,看在你们三个孩子的份上,三叔叔对你娘总要留一寸之地的。”

这话说的够透,文珏起身行礼:“是,侄女知道了。”初雪见她眼里又有泪,又拍一拍她文珏也就告退。初雪送她出了门,见她苗条身影消失在眼里,不由叹一声气,女儿总比儿子贴心啊,自己也是没福,只生儿子没有闺女。

也不知道李太太在李氏那里又说了些什么,李氏那边再无一丝动静,依旧和原来一样。日子也像水一样,淌过了冬,又进了春,文琦在来年的四月生下一个女儿,万老太太得了第一个重孙辈,备了足足两车礼物去贺。

万家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