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老话说,民不与官斗。

鉴于李悠然自己就是高干子弟,背景深厚。高胜海把合作对象锁定在了高干子弟,红色政治家的第二代。

在京城的商圈里混,再有钱,如果上面没点势力,太多人可以给你使绊子下阴手。

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高干子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年轻热血冲动又好嫉妒,许多人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现实,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你努力工作与人无碍就可以平平安安,总是会有人因为这样那样莫须有的原因挑剔,如果不是唐老爷子压得住场,天知道大山的公司会受多少暗算。

他不想得罪人,可也不怕得罪人。

不过,这些不见光的东西,大山从来都是瞒着董洁。

董洁知道社会复杂人性丑陋人心难测,只是纸上谈来终觉浅,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下,许多东西只是听说。

她并不知道现实的冷酷和复杂,很多时候会远远超出了她的想像。大山也不想让她知道,他可以应付得来。

比如,最近新成立的胜海服装公司,做的也是真丝服装。不但瓜分了他们的面料供应分额,服装款式与他们极度类似,而且,正紧急办理出口,价格比他们低了很明显的一截。

第二百三十八章 惦记(下)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几年前的造假风波,大山对市场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强。

只是,有些事情,防是防不住的。国内市场上,跟风和模仿是大多数商人的天性。

东方元素服装公司花了大投入做丝绸制品,自然也会针对种种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早发现,早解决,把事件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胜海服装公司大批量做真丝服装,又加紧联系出口,如此大的动作,自然被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察觉。

顺藤摸瓜,很快查清了其中负责人的背景。

竟然是打过一次交道的老熟人?

大山想办法拿到了胜海服装公司生产出来的两件样品。

与他们新近下单的款式相近,而且是非常近似。

高档的真丝的面料,和着清爽的风,穿到身上,有一种舒适的惬意感。银白和墨绿,综和了细节的甜美感,再加上略微发光的质感,更是提升了整体的高雅感。

胸前的褶皱提升了胸部的曲线,带来一丝成熟女人的雅致,下摆的褶皱更增加了视觉的柔美感。

这是巴黎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菲力·奥古斯都的新作。

粗粗一看,两家公司的产品,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如果硬要说不同。区别也是有地。

颜色深浅上有一点细微的差异,胸前的褶皱,你两个,人家三个,下摆的褶皱也多了俩。尤其是商标部分。人家的是“胜海”两字地汉语拼音。

所以,你只能说人家模仿,还真不能说人家这是盗版造假!

大山简直要气乐了。

嘿,到底是老熟人了,钻空子的工夫见长了!

“总经理,我打听清楚了,这胜海服装公司的另一个老板是于乐江。”

匆匆打杭州返回来的张昊,带来了更详细的信息。

于乐江,何许人也?

大山没有与他见过面。却已经是久闻大名。

此人在北京年轻一代的商圈里,除却大山,他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爷爷是中央某知名高官,现下虽然退居二线,门生故交,却遍布各个重要的机构,父系和母系的亲友各有来头。身为长子嫡孙地他,是第一批公派的海外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对经商产生了兴趣,回国后不顾家人规劝,避开仕途,开始经商。

其人不曾做具体的实业,先是靠着关系倒卖批文,后来进入股票市场,迅速积累了丰厚的身家。

高胜海不用他一分钱的实际投入,把服装公司送他一半。自己并且包揽了所有具体经营,就是要借助他的关系,走服装出口的路子,要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大山不解:“于乐江,他什么时候开始对服装生意有兴趣了?”

高胜海新近建立地小小服装公司,它一半的身家,在旁人眼里,或许是一块肥肉,于乐江却也不会放在眼里才对。

张昊想了一下,“这事也不奇怪。他就算对服装生意不感兴趣,因为你,他也会生出兴趣来。”

“嗯?”

“我爸和于乐江的父亲还算是谈得来的朋友,自打我进了咱们公司,用我爸的话说。这两年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张昊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做为家中幺子,他一直让家里人操心。同样。他的转变,也给了父亲最大的欣慰。有时候和老朋友喝酒,不免会自豪的拿出来夸夸。

在张昊的父亲看来,小儿子能走上正道,清清白白凭自己地能力赚钱,家人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于乐江不一样,他自小算是品学皆优的孩子,家人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于伯伯是个很严历的人,对于乐江的要求一向很高。据说于伯伯曾经拿他跟你做比较,说做生意就该向你这个样子,踏踏实实做实事……我想,他那样一个很——骄傲的人,或者对你会有点意见吧?也许会存了心,想在服装方面也做出点成绩来。”

大山苦笑了一下,这算不算是无妄之灾啊?

“这件事总要想办法解决。这样吧,既然你们认识,能不能把他约出来?大家找个地方,当面谈谈。”

“我和他也没见过几次,都是许多人的场合,对他,谈不上有多深的了解和交情。我二哥和他比较熟,”

说来惭愧,早先的时候,他就像白马群里的一匹黑马,别提有多与众不同了,和那样地精英,还真谈不来。

“行,我来做中间人,约个时间,大家见个面。”

于乐江尽管有钱,可在他那个官本位的家族中,也算是个异类。

外人面前自然风光的很。

场面上,谁不知道他于乐江的大名?可他的成就,却不能让家里地亲人感到自豪,反而时不时被批两句。

妈妈有时候当着他地面念叨:谁谁的孩子升职了,他地同学某某提了副处了……从前他是所有人里,最优秀的那个,母亲常常在朋友面前用骄傲的口气介绍他,现在——哎。爷爷嘴里不说什么,可他老人家对他的选择很不以为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这些叨念,于乐江已经习以为常了,可以不放在心上。那么,大山在北京横空出世后,被家里人拿出来说嘴,他心里可真有意见了。

同样是自己做生意,他在父亲嘴里是“不务正业”,可大山却被评价为“了不起的年青人”。

于乐江抗议过。得到的理由是:人家李悠然做的是实业,不但把公司经营成国内首屈一指的企业,每年给国家上缴大量税收,而且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赚外国人的钱。他呢?靠关系倒卖批文,积累了原始资本,然后投入股市……看着风光,不过是只纸老虎!

有现成的捷径不走,难道要他也从摆地摊开始做不成?况且,该出手时就出手,瞅准时机选好市场,这也是一种魄力好不好?

炒股给他带来了巨额资金,于乐江也琢磨着做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高胜海找上他,说实话,让他有点意外。

他自然不会把一家新成立的服装公司看在眼里,哪怕对方承诺,拱手送他一半的利润。

让他感兴趣的,首先是项目。

把中国的丝绸制品卖到国外,在得知了李悠然近期正大动作做这件事,并且从中获利不菲。最好的真丝面料很难批量从厂家订到?呵呵,有趣!高胜海开门见山,把自己的过往说了出来。他这个人的精明和执著,倒是蛮让他欣赏的。服装业于乐江并不了解,也没接触过,只知道这个行业挺赚钱的。既然高胜海有经验,可以包揽所有的具体经营,只需要他来解决面料、出口和国外客户的事,唔,到是可以考虑。

胜海服装公司很快开业,产品出生产出来了。

这个时候,于乐江接到了东方元素服装公司总经理李悠然的约见请求。

大山和张昊,于乐江带上了高胜海,四个人在大饭店,要了一个包厢。

大山婉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反对低价出口真丝服装。

于乐江转着手中的茶杯,微笑道:“你挣你的钱,我们不管,可你也不能挡着,不让我们做生意吧?这真丝衬衫好卖,外国人认的是中国的丝绸,中国的丝绸,可不是你一家的独门生意。”

高胜海抢着道:“我们是没有你运气,你的妹妹,小小年纪,就成为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师,这样的天才人物,全世界可就出了一个,正好被你得了。这些年你仗着这一点,国内国外赚了个盆满铍满。可你别忘了,咱中国有句古话:条条大道通罗马。

我们胜海公司没有让外国人认可的名牌,没有专门的销售公司,可咱们可以在价钱上动脑筋。一件真丝衬衫,所有原材料,加上人工,成本一共多少,谁也不是傻子,大家心里有数。你卖的那个价钱,和光明正大抢钱也没多少区别了。咱们不贪心,价钱定成你的一半,再不行,我们再降,我还就不信了,物美价廉的东西,它还就卖不出去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你若无情我便休

“一个服装系列,从业者往往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投入,才有可能把高档的意识灌输出去,让消费者认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丝绸商品占了天时和地利的便宜,这的确是一个商机。”

大山皱眉,但仍然坦言道:“咱们国家是丝绸大国,除了我们公司的品牌,我希望,也欢迎有更多更好的品牌,更多有眼光的同行,和我们一起进入国际市场。但,一定要有一个前提,竞争必须是有序的,不能想当然的乱来!”

“商场如战场,大家各凭手段。”

于乐江把玩着手上的古董玉扳指。

这是他的心爱之物,据说曾经是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从各个角度打量它在光线下的光泽,语气是一贯的不急不缓。

“李悠然,我久闻大名了。你在服装纺织业经营了这么多年,人脉关系当然不是我们新成立的小公司能比的,可是,我于乐江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最见不得别人在我面前指手划脚。行业规则,不是哪个公司、哪个人说了就算的一件事!”

大山怔了一下,“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就好!”

于乐江的茶杯空了,一旁的高胜海急忙提起茶壶为他续上。

“我们高经理跟我说了,他从前得罪过你。事情过去了这么久,他惹出的那点麻烦,李总经理早已经很好的挽回了。现在他跟我合做,重新经营服装公司,李总经理不致于因此记仇吧?大家一起喝杯茶。那段过节。就算过去了,以后各凭本事做生意,岂不是好?”

“真正称得上仇恨,彼此间纠缠到水火不相容,自古以来,不外乎两件事: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

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是真的不可以原谅。在你,在我,大家都一样。要做地事能做地事那么多,把精力放在仇恨和对抗上,争一时之气?”

大山摇头,“我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于乐江笑呵呵道:“我们公司新近开业,高经理可一直捏着把冷汗,总是担心李总经理会做出点什么事来回报。我跟他讲。用不着担心,做大事的人,不会斤斤计较那点小事,让他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前天接到了李总经理的约见,这两天他心又提了起来,刚刚紧张的都要流汗了,说话就有些冲,呵呵。我就说,李总经理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会拦着我们公司的服装出口的。当然,我和纺织部和外贸部的人也打过交道。我们规规矩矩的照着税率上税,出口到国外,也算是做了一点税收的贡献,我想,不会有人跟我们过不去吧?”

张昊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于乐江态度并不友好,说话似软实硬。他向来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主,他们此次约见,本是希望能与对方达成共识,不要低价出口,冲击市场。以于乐江的脾气。哎——

拜托二哥从中传话的时候,二哥私底下提醒过他:从小就是天之娇子的于乐江,从业后一直顺风顺水,奈何在京城这个圈子里,同是高干子弟,又同走经商路。本来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总是被不经意间拿来比较。基本上,素有中国首富之称的大山,无形中压了他一头。于乐江憋着一口气,此次算是与大山间接交锋,不管他们地本意是什么,基本上,都很难会被他接受……

大山垂下眼帘,模仿的事一字未提。

提出来也讨不了好,不过是把双方的关系闹的更僵。

你若无情我便休!

“走出国门,中国商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国外的同行。最好的服装品牌在国外,卖的最好的服装,过去不是中国的产品,现在也不是,将来——”

大山轻笑一声,彼此之间失和,当同胞是对手日防夜防,实在是本末倒置,也太分不出轻重缓急。如果大名鼎鼎地于乐江,只是这样一个短视的人,那么——也不值得做他的对手!

两人目光接触,于乐江眼睛眯了一下。

大山相信,他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意思。

“你们可以把我当对手,把我当成一生的对手,这都没有关系。我从不都不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多么聪明或者能干的人,我只是认真和努力的做事,加上一点好运气,取得了一点成就。我更希望看到,有一天,你们和更多的人,可以超越我,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大山站起身,“我送你们一句话:如果真的想把生意做到国外去,首先,得有国际性的眼光!”

“哥!”

董洁半卧在葡萄架下地躺椅上,鞋子早已经脱在一边,蜷曲的双腿上,竖着一个木制的画架,正拿着笔,在上面铺开的白纸上构思新的设计图。

招手唤大山过来,自己往一边让了让,示意他坐下歇息。

特制地躺椅足够宽大,完全装得下他们两个。

董洁把画架连笔一起递到哥哥手里,自己跳下躺椅,“等我一会儿。”

回屋拿了托盘,从冰箱里取出一杯早已备好地自制的水果冰茶,水盆里浸了块雪白地毛巾,拧的半干然后折成四方块,想了想,另取了一盘水果,一并放到托盘上端了出来。大山正仔细端详她的新设计。

设计是服装的灵魂、是品牌的根本,要培育世界级的品牌,设计与服饰文化的创新是核心与关键。

销售公司定期的市场反馈信息,巴黎和纽约的工作室也各有一份,加上国内董洁这边,每月都会推出数种新款。

有的打款制样下订单,做成高级成衣推向市场。有的是专门为某些特定的客户准备的,做成高级订制或者限量款。

不知道她会不会有压力呢?倒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有时候想想,生意做大了,压力总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她总是笑呵呵的,却在不动声色中,完全承担了设计方面的工作。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三个品牌加起来,工作量可想而知,就是一个再能干的大人也要焦头烂额,可董洁——他只有十多岁的小妹,却从来不曾让他因为设计的事情烦心。

他的小妹,就是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高胜海有一句话算是说着了:这样的天才人物,全世界可就出了一个,正好被他得了!

“哥,今天的事情办的不顺利?”

董洁先把湿毛巾递过去,待他连脸带脖子擦了一遍,又喝下大半杯冰果茶,消去暑气,才笑着问道。

大山真想找个镜子照照,他的表现有那么明显么?

接过托盘,连茶杯一起放到一边。

大山接她靠坐到自己身边,点点她的鼻子,笑道:“怎么,我脸上的表情很沮丧吗?”

“没有啊。”

董洁拿下他的手,凑到边,轻轻咬了一口,又斜了他一眼。带着醉人笑容的眼波,有一种不自知的巨大伤杀力。

“我跟张昊打听,他说,今天你们要跟胜海服装公司的人见面。”

历史的正常走向里,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真丝衬衫本来就会在欧美市场上掀起一阵销售热潮。

因为有他们的插手,时间不过是提前了一些,而售价,更吸引人了。可以想见,拥峰而上的后来者,只会更多。

董洁一直很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哥,我们不是说好了吗?遇到问题,一定要说与我听。”

她嘟嘴,语气略带抱怨,“我琢磨着,你今天和胜海服装公司的人若是谈的顺利,回来一定会很轻松的跟我说了。你不说,表情还有点严肃,我猜,应该是不怎么顺利。”

“这个张昊——”

大山叹息一声,笑着看自家的小姑娘不满的伸过来一只脚丫,在他腿边蹭了蹭。

赤裸的脚好似白玉雕就,连脚趾都雪白可爱的让人移不开眼光,短裙只到膝盖上方。刚刚埋头做设计,画架在膝盖下方压出一道很明显的印痕。

大山一边伸手揉搓她腿上的印痕,一边轻声解释道:“这两天天太热,你又吃不下东西,我不想你听了心烦……”

第二百四十章 见官

国家要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的供需,使得商人的趋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许多跟风的商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质量问题,他们的目的简单明了:混水摸鱼,以最小的投入,趁机赚上一票。会不会毁掉市场?无所谓,要倒霉大家都倒霉!

那么,真丝之死的悲剧,能不能避免呢?

董洁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做不来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更没有力挽狂澜做中流抵驻的雄

只不过,因为熟知某一段历史,当自己有机会成为局中人之一的时候,很想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努力。

兄妹俩个无数次推演过市场前景。

市场经济时代,配额销售的设想根本不?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