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吃了半碗,再喂就开始摇头。大山不勉强她,自己几勺吃下剩余的粥。
“哥,你别为我担心。”
董洁摸摸他微皱的眉头。陈群突然离开,加重了他肩头的担子,姜红叶的工作也要重新找人接手,回家还得为她操心。董洁实在不忍心他这么操劳,可是感冒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她自己想好就能好起来的事。
“天热我本来就没胃口,感冒了吃什么东西都没味道。哥,我自己会注意的,真的没事。”
“你要快些好起来,下个月——按计划,不是还得出国吗?”
马丁的时装发布会获准参加秋季的纽约时装周,做为东方元素集团服装公司海外第二个品牌,新品牌走的路线与DJ NO.1稍有不同,它面对的消费群体倾向于年轻的中层消费者。
第一场发布会一定要成功,把名气打响,其中采纳了董洁许多的意见和创意,为了尽善尽美,直到现在,所有的服装仍然在进一步完善中。马丁本人很兴奋,也有些紧张,一再要求,希望她可以早些过去,光临现场提供一些意见。毕竟看设计稿和实际做出来的服装是两种效果,直观的感觉比较重要。
“哥,婚礼——不要举行了吧。”董洁咬咬嘴唇,撇过头去。
“为什么?”大山吃了一惊。费了很大力气争取来的,事到临头,却要白白放弃吗?“因为陈哥他们吗?”
“今年举行婚礼,是我的私心。哥,我其实很想早一点嫁给你,所以约定和红叶姐一起做新娘。”如果没有这个约定,他们两个人,应该早就结成名副其实的夫妻了吧?都是为了配合她才把婚礼推迟到秋天,董洁每每想到这点,都觉得心如刀绞。
她有时候想,如果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夫妻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天,红叶姐或许就不会带着那么深的遗憾离开。
“现在,红叶姐他们不在了,这个约定仍然算数。等我们从国外回来,或者出国前也行,挑个日子去给陈哥他们扫墓,就在墓前,让他们给我们见证,简单行个礼就好。”
大山沉默片刻,“好,都听你的。对,是该这样做——我看到、你把婚纱收起来了,不准备穿了?”
董洁点头。她现在不想解释,换了话题道:“哥,红叶姐留下的遗产,要怎么处理?”
要交给她舅舅一家吗?董洁很不甘心。如果姜红叶没有受到错待,都交给他们也没有关系,她还会自己再拿出一些钱添进去,替她略尽孝心。可是——一想到姜红叶在遗书中说的话,董洁心里就没办法保持平静。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舅舅一家人做了什么善事?根本就不配得到这么大的报答。
“当然不会。”
大山摸摸她皱起的眉头,“红叶姐都做好安排了。陈哥除了房子,身后留下的钱不多,全部给他家里人。陈哥一直负担的一些老人还在世,他们以后的生活开销,还有生病等等,都有可能用到钱。红叶姐的意思是,她舅舅舅妈有三个儿子,现在生活都还好,奉养他们两个本来就是做儿子的责任和义务。她外公年纪大了,按照当地的生活标准,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所以她拜托我们,每年按照老人家大约的实际用度给他生活费,剩下的继续用来膳养那些烈士的家属。”
董洁怔怔出神,最后长长出了口气。“红叶姐把一切事情都想清楚了。”
“是啊。”
“她做出那种选择,不是一时冲动,真的不是,这样就好——”
第三百二十章 打算
有人要到家里收拾东西。唐援朝来帮忙,顺便带了儿子过来。
大山提前一天,分别与两家人谈妥了陈群和姜红叶身后财产的安排。陈妈妈没有异议,东北来的那家人当然不肯。
然而他们并不了解姜红叶这几年到底赚了多少钱。其实姜红叶每年都能拿到一笔数目不菲的分红,但这一点她舅妈等人不晓得,以为她是拿工资的人,只是工资比较高一些而已。
这几年,姜红叶给了他们不少钱,买房置产,按照被告知的工资数目算算,好象也没剩下什么了。但人心哪有知足的时候,他们咬定姜红叶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现在人不在了,不管怎么样公司都该给亲属一笔补偿金才是,不能人一走茶就凉。
大山对他们的要求不置可否。而他们一转眼,又开始惦记陈群留下的那栋房产,说什么姜红叶既然跟他登记了,房子也有她的份,她不在了,她的财产他们这些亲属就有资格继承。
人在争夺财产的时候,丑陋的面目往往在其中暴露无遗,多少亲兄弟姐妹为了遗产对薄公堂,这只是寻常事,大山也不觉得意外。
他出面告知那家人,房子呢,他们是不要想了,公司对姜红叶做出的补偿,慧及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她的外公。老人家在世一天,公司都会按着当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水平,逐年拨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为止。
“在这里吵闹。只会给你们自己找难堪。”公司的专属律师出面给予警告。
不过,他们最后提出,想要拿回姜红叶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衣服等物,大山没有拒绝。
挑了一天,连着陈家人一起过来收拾东西。大山在公司上班,他也不想为这事惊动董洁,跟唐援朝通电话地时候随口提了提,唐援朝便把这事揽了过来。
屋里原来摆的古董都提前收起来——董洁八十年代中期来了北京,一直就没放下买古董的兴趣。那几年几乎没有假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真的,捡漏儿的事时有发生,日积月累,家里存下不少好东西,搁到现在,价钱当然与买价不可同日而语。
陈群和姜红叶的屋子也摆了数件。陈群本人不好这个,但姜红叶被董洁感染,倒是多少有几分兴趣,丁老爷子不在,大山没时间陪董洁时。多半都是姜红叶陪她逛琉璃厂和北京城各处的旧货市场,遇到那可心的物件,也着实买了一些。
这些东西,大山打算换算成金钱,以姜红叶地名义放到基金会,用它们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相信这也是它们最好的归处。
其余东西包括家俱在内,随便他们搬。唐援朝叮嘱收拾过程中不要有喧哗,免得吵了隔壁的董洁。
他打发唐峰陪董洁说话。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唐峰对任何事都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也喜欢叽叽喳喳的说话,某些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唐峰趴在床头问董洁:“姐姐,你怎么总是生病啊?”
董洁把枕头放到身后半坐半卧,“姐姐哪有老是生病呀?”
“上次,上上次。”小家伙扳着手指数着。他记不清日期,但记得次数,“姐姐生了好几回病,我都一次没有过。”
“那表示我们小峰身体好啊,小峰身体棒,从来不生病,这样才可以照顾姐姐呀是不是?”
“嗯,小峰身体最棒了。爸爸说姐姐感冒了很难受。小峰要乖。不可以吵到姐姐,要陪姐姐说话。”
董洁摸摸他的头。笑道:“我们小峰真懂事!”
“小峰长大了呀,”小家伙歪着头呵呵笑,“姐姐是女生,小峰是男孩子,男孩子要爱护女生,哥哥忙,不能陪姐姐,那小峰来陪呀,要乖乖的不争不吵。”
他皱着小小地眉头,似模似样思考到底该怎么样照顾人,“姐姐喝水吗?感冒要多喝水才好的快。吃不吃水果?”嗯,他不舒服时,奶奶是这样照顾他的吧?对,是这样,没错。
大山处理完公司的事,跟秘书交代一声,提前回家。
李阿姨正坐在院子里摘菜,见他进来,顺着视线见他正望向陈群和姜红叶的屋子,赶紧站起身,“他们都走了,走了有一会儿工夫。唐先生刚走,说是去接你妈过来吃中饭——哦,小峰在屋里陪小洁。”
大山点头,示意她暂且不要惊动屋里一大一小俩孩子,略做迟疑,进了那两人的屋子。
李阿姨在背后摇头,撩起束腰的围裙擦擦眼角。好端端的一对人,说没就没了,这让跟他们处了几年的李阿姨一寻思起这事就难受。
屋里除了一些大的家具摆设,私人用品都清空了,大山拉开衣柜地门,里面是空的。这是当然的了,意料之中,可他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
东西被取走后,李阿姨等人把屋子彻底打扫过,以前陈哥他们住在这里的痕迹都不见了。
游目四顾,大山眼眶发潮。
他也想保留屋子的原状不动,让所有地一切,仍然像他们还在时一样,然后把房门带上,就好像主人只是出了远门,随时可以回来。
可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
毕竟董洁要整天留在家里,保留下来只会让她触景生情,永远走不出伤心地阴影。
“哥哥回来了,哥——”
唐峰正窝在床的一侧跟董洁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话,忽然耳朵竖起来,听到门响。嘴里欢呼一声,急着下床,张着双臂迎出来。
大山一把抱起他,“小峰今天乖不乖呀?”
“小峰最乖了。”小家伙抱着哥哥地脖子,邀功似的表白,“我给姐姐拿水喝,拿药吃,还拿桃子给她吃,陪她说话。”可是。他告状,“姐姐不让我上床。”
“真的呀?那小峰有没有生姐姐的气?”
“没有,我知道姐姐怕把感冒传染给我嘛。”
“呵呵,小峰这么聪明呀。”大山亲了他腮边,很响的一下,惹地小家伙咯咯地笑。
边笑边叫道:“可是小峰不怕,姐姐把感冒传染给小峰,病就好了。”
“小峰不怕生病吗?感冒了要打针,要吃很苦的药哦。”
小家伙皱着一张脸,似乎想到了从前吃药地回忆。小脸有些发苦,但仍然挺起小小地胸膛保证道:“小峰身体好,不怕,嗯,不会被传染。”
“呵呵,”大山抱着他坐到床沿,对董洁笑道:“小峰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
董洁点头道:“是啊,是很懂事。哥,小峰能长成现在这样。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高干子弟一小最容易被家人娇宠成一副唯我独尊的臭脾气,唐峰是唐老爷子、唐奶奶、韩家的外公外婆四位长辈手心捧的金孙,家里有钱有权,他的教育一直是全家人很关注的问题。一家人常常坐下来针对他进行讨论,既不忍心逆了他的意,又不能太顺着他的脾气来。还要注意引导正直向上的品性和健康地价值观。他成长的每一步。都让人操了不少心。
大山伸手摸摸她额头,“好像不烧了,今天感觉怎么样?”
“很好啊,鼻子通气,也不咳嗽了——我都说只是小感冒了,吃两天药就好,用不着紧张,谁一年到头能不感冒呀?就是不太想动。有点懒。”
“病刚好时是这样的。总觉得全身无力,要多喝水多休息。”
“大山回来了?”
唐援朝推门走进来。韩盼跟在后面。
“妈——”
唐峰冲母亲咧开笑脸,换来额边一个亲亲。
韩盼摸过董洁的头,放下心来,“一会儿就开饭,小洁要在屋里吃吗?”
大山用眼睛征求她的意见,摇头道:“妈,不用了,她跟我们一起吃,人多热闹些。”
“那行,你们再等会儿,今天中午人多,饭菜要准备的多些,我去厨房帮帮李阿姨——援朝,你也来,小洁喜欢吃你做的清蒸鱼。”
唐峰急急追着父母出去,跟着去厨房“添乱”。
“哥,我是不是很坏心眼啊?”
“你在说什么呢。”大山点点她鼻尖。
“是真的啊,我就这么觉得。”董洁低声道:“哥,我把红叶姐的玉石首饰都留下了,只留给他们一块玉佩。”
姜红叶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出席一些相关场合和参加应酬,有时根据情况需要佩带一些首饰。自家公司开了玉石加工石,玉料进的也多,董洁前后送了她整套地玉石首饰和其它一些零零散散的玉石饰品,用的都是最好的玉料。
“其实就像你说的,这些首饰我不会拿出来卖,自己也——不会戴。”只要看到它们,就会想到红叶姐戴着它们的样子,所以拿了一个盒子装起来放着。
“那个舅妈知道红叶姐应该是有一些这样地东西,她讨要地时候,我没有理她。现在想想,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一点愧疚。”
董洁仰头,轻轻叹口气,“只有一点点,真的。他们一家人满心以为,会接手一笔不小的财产,结果却差不多两手空空的离开,一定很失望吧。现在不知道在背后怎么咒我们呢,应该会骂我们仗势欺人、为富为仁、雀占鸠巢、蛮不讲理……”
大山竖起食指放掩了她双唇道:“好了,瞧你一脑门子官司,想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根本就不相干的东西,管他们怎么想,我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
话是没错,董洁闭了嘴,拍拍脑袋,“也对,我这是干什么呀,自寻烦恼。”
她想了一下,低声道:“我想留一两件有纪念意义的,剩下地等陈哥地母亲离开北京时拿给她。”
眼见她情绪又要开始消沉,大山不欲接着这话说下去。“你在写信吗?”她床头放着信纸和笔。
董洁偏头看看纸笔,“嗯,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可是时间拖很久了,林小红都寄过来两封信了。”她最近心情差,一直没有回信。“现在正值暑假期间,她担心回信在学校被弄丢,就又写了第二封信过来。”
她枕边放了两封拆开的信。大山拿起来看,信封上地地址,一个来自青岛某中学,一个来自于大伟的故乡。“我可以看吗?”
“当然可以。”董洁向后靠到枕上。
“我也要看。”从门外又跑回来的唐峰不甘寂寞的凑热闹,他伏到哥哥背上,探过头伸长脖子瞅。
“这封是林小红的来信,这个——董慧?”大山翻到最后的签名,有些不解,“她是谁?”
“哦,是我在青岛玩的时候认识的,就是我们分开活动时在海边认识的,觉得聊的还行,就开始通信了。”
大山草草看了一遍内容,“这两个女孩子是同龄人吧?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嗯,我们三个同龄,很巧吧?林小红人比较早熟,董慧呢,她就符合这个年龄女孩子的特点,在家里很得父母疼爱,生活也不错,人比较单纯。”
大山笑道:“董洁、董慧,听起来很像两姐妹的名字。”
董洁心里一动,“是很巧吧?我也这么觉得。”
无论如何,在自己可以知情的范围里,还是希望董慧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也许并不会真的帮到什么,还是想去关注,希望能有所帮助。
大山看看她。一个人是寂寞了些,从前有姜红叶陪着,现在却只留下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心情不好,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多思多虑很容易伤身的。她——应该有同年龄的玩伴吧?哪怕只是说说话也好。
“如果,嗯……”
大山低头沉吟片刻,欲言又止。
“什么?”
“哦,不,没什么,没事。”
他要好好想一想,如果可行并办成了再告诉她吧。
第三百二十一章 信心
不算兼职时间,于大伟毕业后进入东方元素集团公司工作也有两年时间了。
基金会运作日趋成熟,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基金会做为一个部门独立出来,由于大伟负责。
助学外,助军工作也逐渐展开。除了帮助一些生活遇到困难的烈士家属、在职军人,针对退伍军人,基金会打算每年提供一些名额,有计划的逐步发放小额无息贷款,扶持一些人自主创业,视其实际能力修订还贷时间,也打算到时候看情况,减少或者免除部分人所贷款项。
丁睿在军中渐渐赢得“活菩萨”的美名。
目前来说,助军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他提名产生。他在基层历练,平时很关心留意这些事,并把关注范围逐渐扩大到兄弟部队,发现后把情况反应过来,于大伟负责下一步的具体工作。
姜红叶过世的消息,大山回到北京后,打电话告诉了他。
丁睿沉默了好半天,然后只简单问了坟墓的地址,就挂掉电话。
有些东西只能靠自己消化。
有事情要商量,大山请于大伟在外面吃午餐。
“大伟,如果林小红本人同意的话,我想让你安排她来北京读书。”
公司里公事公办,私底下,因为是老同学的关系,他们直呼对方的名字。这个提议出乎于大伟意料之外,他惊诧道:“大山?”
“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如果你觉得可行,找个机会跟她提一下。”大山低头吃东西,“眼睛不要睁那么大,你没有听错。”
“怎么突然——”于大伟若有所悟,“为了小洁?也对,小洁是该多一些谈得来的同龄朋友,这几年她们俩个一直没断了通信。相互之间很熟悉。”
大山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林小红跟同龄人比,要早熟懂事一些,和小洁也算谈得来。不过这事也别勉强,勉强就没意思了。要她一个人小小年纪背井离乡。是有些为难她。”
“这是好事呀,林小红应该不会反对,往好的地方想,到北京读书更有利于她将来的发展。”
“这只是我们单方面的想法。”大山叮嘱道:“你问问她的意见。不要提这是我的意思——如果她犹豫的话,就立刻打住。”
于大伟笑道:“是。我知道怎么做。我想林小红应该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她明年就要念高中,是大人了,她这个年龄出来打工地人也不是没有。再说她现在也是住校生,不是经常回家,来北京读书寒暑假也可以回家,这样的事很多人都梦寐以求,她以前不止一次说过要考北京的大学——对了,小洁知道这事吗?”
大山摇头。“还没跟她说。”
“我猜也是。”
“林小红现在读初三了吧?这个时候转学。学业会很吃力,她不答应也可以理解。这事若是不可行。小洁不知道也好。”
“再开学就念初三。我想不会有问题了,我找时间说。那,林小红来北京住哪儿?”都是因为姜红叶突然过世,大山才想找个朋友能多陪陪董洁,以前姜红叶是住在她隔壁的。
大山毫不犹豫道:“住学校。一切都按着普通学生的标准来,突然改变环境,对她本人地成长和价值观都不好——课余时间可以给小洁做伴。”
“知道了。”于大伟看看手表,这一耽搁,午休时间快到了。他大口往嘴里放有些冷掉地午餐,“今天也要早点下班吗??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