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他和于娜那个小姑娘一块来的,想见见你和小洁。 秋读阁”

于家的孩子指的是于乐江。

大山点头,“他们在水榭?我和小洁吃点东西就过去。”

林小芳在厨房跟李阿姨学做点心。看到他俩进来,赶紧洗了手,把两个人的早饭端过来,“粥是温的,小菜有点凉了,我重新炒一份吧。”

董洁摇手道:“不用,要不了多久就吃午饭。我俩随便喝点粥垫一下就行。”

李阿姨端来一碟还冒着热呼气的点心,“光吃粥怎么行?这是刚做出来的点心,配着粥吃两块。”

大山接过林小芳递过来汤匙,轻声道谢,然后问:“高中的功课很紧张吧?大伟说你期中考试考了第三名,你自己不太满意,想在期末考试考出更好的成绩。小芳,你有时间就去看书,不用等我们。”

“没事,我昨天晚上就把作业写完了。”

林小芳帮着李阿姨做好善后工作,腾出地方,准备午餐,“我想跟李阿姨学做一些点心。上次来的时候,吃过小洁做的点心,非常好吃。今天终于有机会学一学了……”

第三百六十章 马场

于乐江和于娜约了朋友骑马。

去年,农场再一次扩张后,大山做主,进一步扩大了马场的规模和附属设施。

并且把马场独立出来,算是一个半营业的状态。

这年头,喜欢骑马和马术的人,多半是一些有钱有闲阶层,其中包括了许多外国人。

马场的娱乐设施既齐全又到位,饭店也考虑到各人口味,聘请的大师傅不但能烹调国内许多菜系,而且也能做一手地道的国外美食。

便是冲着这个,每到周末假日,慕名前来用餐和游玩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近来,大山有意在马场一角,再建一个玻璃温室。

虽说现有的玻璃温室,其产出供应饭店和自己人日常所需,差不多也够用。

不过大山考虑到自己要做的农产品公司,觉得最好有一个示范点。

怎么说呢,就是统一招聘农业技术员,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的基地。

基地落成,严格采用现代科技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来马场玩的客人,也算是多了一个参观和采收的景。既可以现场一饱眼福,又可以饱了口福,临行前还可以买一些回家慢慢吃用。

董洁称它为“绿色环保生态示范园”。

在大山的运作下,附近又一次性并入了二百余亩土地。

这次的名义是商业用途,而不是做为扩展自家生活空间之用。

做为商业名目申请立项,办起来就容易的多。

消息灵通人士如于乐江,自然是听说了这个消息。

于乐江除了做服装生意,亦在地产界插了一脚,目前来说,他对电子业表示出浓厚兴趣。

老实说,于乐江有些不理解,他不明白大山为什么打算往农产品方向上发展。

并不是说这个行业不赚钱。

但是。相较于房地产业和电子业等领域来说,农产品公司显然要逊色的多了。

这显然有违商人利润最大化的经商追求。而大山,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商人。

于乐江和于娜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在马场的饭店吃饭,饭后小憩。便来上一场跑马赛。

自打去年秋季开始,在董洁的建议下,马场推出了用于骑马地专门装备:头盔、骑马服、马裤和马靴。

专业的行头不仅是安全地重要保障。更可以装点门面,穿上这么一身去骑马,无形中感觉都不一样了。

大山就有这么一身。

他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骑马,和同样一身专业行头的董洁并马而行,实在是最佳的招牌广告,其他人自然是不甘落后、纷纷仿效。

据说英国地上流绅士们。一定要拥有一些特殊场合的夹克和外套。比如说,一定要备齐一套射击服、一套骑马服和一套猎装。

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上的中国人,开始谨慎地、有选择性的模仿他人。

比如说骑马服。甭管有没有机会穿出来露面,至少一定得订做这么一身。

一个原因是,不能被别人比下去,“人有我无”。

而更重要的原因呢,因为这些都是“绝大多数人从来不会有的”,它们可以把你和普通阶级迅速区分开。当然还要有与之相配的帽子和靴子。

一段时间后,大山发现,穿上骑马服后,许多人都能做到。按着某些东西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马甲最下方的扣子不能扣上。夹克口袋上地遮盖要放进口袋内;手绢要叠放在袖口里,而不像晚宴时候那样。叠放在上衣口袋里……

“真是不知道,有没有必要一板一眼的这样子讲究……”好像与纵马信缰的驰骋之乐不是那么搭配吧?

但,这样子一讲究,许多人骑马地兴致大涨,三不五时,一定要约人过来跑上几圈。

于乐江便是其中之一。

他今天与于娜特意提早过来,一方面想邀大山和董洁下午一起玩会儿,一方面也想与他们说说话。

大山和董洁简单吃过些东西,已经快十点半了。

林小芳下午就要回去,这时候董洁若是扔下她一个人自顾自行动,总是不太好。

考虑到于乐江既然带着于娜过来,应该不是有啥生意上的事要说,倘若是要紧的事,也会提前来个电话。

这样,兄妹俩加上林小芳,三个人就一起去了水榭。

“李总,你可真是大忙人,我们有日子没见了吧?”

于娜首先迎上来,言笑宴宴的开口道:“这次设计师大赛,我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到最后,风光可全被你跟小洁抢走了。翻开报纸一瞧,全是关于你俩的报道……”

再用不了多久,今年夏天,于娜就要结束大学生活了。

她自模特大赛中脱颖而出,这几年风头极劲,被外界评为“真正有才有貌”的佳人。

美貌和学历外,于娜很懂得把握机会,本人又是非常能干的,现在已经着手自己创业,“钱”途可期。

林小芳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可她身上多少还是带了一些,怎么说呢,小地方人的感觉吧。

气质这东西最是骗不了人,当然在董洁看来,林小芳仍然有着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假以时日她必然会发生很大地变化。

但现在地林小芳,仍然是一个学生,不施脂粉,也不讲究打扮,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比起于娜这样的,即便是在一大群美丽地女孩子中,仍然轻易能被人注意到的女孩子来说,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于娜倒不是存心轻视林小芳,但忽略总是免不了的。

董洁给两人做过介绍,于娜只是冲她点头笑笑,便自顾自跟董洁和大山讲话。

林小芳咬咬嘴唇,眼睛垂了下去。再抬起头时,面上表情却是一丝未变。

她只是略略后退,认真的聆听他们几个人的谈话。

趁着于娜邀请大山参与下午骑马活动的当口,于乐江找上董洁说话。

直到现在,“高龄”的他仍旧单身,生活一如既往的多姿多彩。

到了他这个年龄和地位,喜欢一个人,也不习惯表现的多么明显,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名花有主。

于乐江低调的处理自己的感情。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抱着这样的态度,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她。

于娜这两年越发漂亮了,会打扮,正处于女人一生中最美好年华的她,身上也有了女人特有的风情。

几次出入社交场合,任谁都得多看几眼。但,和董洁站在一起,前者就像一个色泽鲜艳的名贵花瓶,光彩夺目咄咄逼人;后者则像一个古朴的青瓷瓶,随着岁月的沉积,自有一种安静而不张扬的魅力。

偏偏,于乐江痛苦的发现,他的眼光足够挑剔,偏偏能有少数人的眼光,认识到后者的那种内敛的魅力。

“前些日子,和几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吃饭,席间有人提起你关于设计师大赛的精彩发言……小洁,他们再三拜托我,是不是找机会跟你提一下,看能不能给他们个机会,给你做一档专题报道?”

现在那些名声大噪的什么陈某某等海派艺人,被媒体炒来炒去,看着热闹,于乐江却不以为然。便是他那些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私底下说起这事,亦频频摇头。

那些人本质上也就是一商人,他们的文化“底蕴”都是媒体炒作出来的,很虚无。

偏偏真正值得被采访报道的人,比如董洁,行事一贯低调,从来不在媒体前露脸,节目不上,采访也不接受。若不是这次赛式她是业内公认的绝对权威,恐怕大众还是没有机会看到她的发言。

“我喜欢安安静静的生活,我可不想把自己的私生活摊在镁光灯下任别人评头论足,我不是靠名气吃饭的明星。”

董洁摇头笑道:“我也不认为人出名了,就是文化人,我本身也不是文化人,按照时下流行的认定,不过是一文盲,你们宣传我,岂不是会误导大众——哎呀,别读书了,读书根本没用,那谁谁,温州人不读书,人家做了大老板,请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打工;那董洁一天学没上,照样成了文化名人……得,这社会也够乱的了,我就甭在中间添乱了。 ”

第三百六十一章 事故

吴单被母亲押回家,已经一个星期了。

医院那边,吴母出面请了一周的事假。

这几天,吴母哭过,骂过,吵过,闹过,以死相逼的话都放了出来。

吴父生平第一次动手,狠狠打了儿子一顿。

面对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吴单沉默以对。

他打小在赞誉中长大,天性中有骄傲和倔强,唯独缺少一种叫做圆滑的东西。

吴母实在没辙了,她最后威胁要到萧烨的单位去闹,“我要他一辈子别想得安生!”

吴单觉得筋疲力尽。

他做错了什么?不,他没有错!

他只不过是喜欢了一个人,只想在不惊动的别人的前提下,小心翼翼的维护一份感情。只想在认真工作了一天,下班后和喜欢的人一起吃顿饭,一起说说话,享受一段轻闲时光——他只要这么多。

就因为他的性别,他的感情在亲人眼里,就变成一种罪孽,一个笑话,一场荒唐,就是不可饶恕的罪大恶极?

母亲宣布说她正央人帮忙给他寻对象,只要对方人还算本份,愿意嫁给他,她就做主让两个人尽快成家,“结婚后赶紧要个孩子,有个正常的家栓着,你就不会再想过去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吴单只觉得讽刺,非常的讽刺。何谓正常?和一个没有感情地女人躺在一张床上。生儿育女,这样就是正常的人生?

有没有感情基础不重要,他会不会快乐也不重要,只管像个机器人一样,按着被设定好的程序,机械的生活,机械的一天一天过下去。这样的人生,才是正常的?

吴单沉默地面对父亲的怒气、母亲的歇斯底里,和妹妹的冷嘲热讽。

母亲是说得出就做得到的人,如果把她惹急了,她真的能够做出去萧烨单位大闹的事情来,“我要让他一辈子别想抬头做人,我要让他一辈子别想安生”……

然后吴单想起,董洁曾经问他的一个问题:你会为了了争取一份感情不顾一切吗?她说:幸福才是最重要地。“人这一辈子,几十年不过弹指一瞬,在茫茫人海。找到了那个相爱的人,然后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相伴……一步步走过来,要有多强烈的缘份,才能够走到今天呢?”

“单单,我们好好干,过上两年,咱俩攒钱买个房,以后就有家了。咱们俩个地家……要是在这里生活的不开心,咱们就离开。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谁都不认识咱俩的地方重新开始,大不了不做医生了,咱们开个小诊所……哪,说好了啊,不管什么时候,咱俩都要在一起……”

许多个声音在吴单心头反反复复来了又去……

期间医院来了两次电话,催促吴单去上班。

理由不外乎是医院工作忙,医生不能长时间脱岗。吴单先前负责的一些病人。走的太急没把病人情况跟接手的医生做好交接,等等。

有一次催的太急。又是正事,电话里对方说地义正词严:人命关天的事,马虎不得,吴医生不能亲自来医院做交接,最少在电话里说一声,有些情况我们得跟他做些咨询,云云。

那次吴单终于被允许接电话。

对面说不了两句话,就换成了萧烨。

他在那边一迭声地问他好不好,有没有挨打受伤,有没有好好吃饭,叮嘱他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万事先暂时隐忍,且等他恢复上班后,俩人找机会见面再细细商量……

一周的疲劳轰炸,吴单整个人消瘦的厉害。

但,因为他没有明确表态,保证跟萧烨一刀两断。吴母不放心,干脆给医院打电话,这次想请一个月的长假。

医院领导在电话里告诉她:如果吴单个人原因,不能胜任医院的工作需要,干脆不要做这份工作好了……

吴母跟老伴商量来商量去,儿子的前途要紧,不能给耽误了,眼下正四托人给儿子说对象,这要是工作没了,谁家姑娘肯嫁?再者,他们是普通人家,上面没有手眼通天的亲戚可以倚靠,儿子毕业后能进入知名的大医院,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容不得马虎对待。

最终,吴母妥协了,允许儿子恢复在医院地工作。

但是,她却坚持陪在儿子身边,跟前跟后,警惕性极高,因为萧烨也是医生,她甚至瞪大眼,仔细打量任何一位经过身边地穿白大褂的身影。

吴单是拿手术刀地外科医生。

他恢复上班后,接了一台肾结石的手术。

吴单是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实习期间已经开始上手术台。到现在为止,已经多次做过结石手术了。

但,就是这一例他曾经做过不少次的手术,出了岔子。

当吴单切开病人的左肾,仔细查找半天,却怎么样也找不到结石时,他的心咯噔一声----因为精神恍惚不够集中,他竟然误把右肾结石当做左肾结石,切开了病人健康的左肾!

手术台边,注意到这点的助手和护士都紧张起来。紧张缝合创口,打开右肾,取石、缝合……

终于走出手术室的吴单脸色苍白的吓人。

和病人家属一起等在手术室前的吴母迎上来,犹不忘小心观察戴着口罩进出的男医师,“单单,一会儿该下班了吧?我跟你说……”吴单一把推开母亲,他进了办公室,回身锁上门,发现自己的手都在发抖了。

手术刀,倘若拿着它的人不经心,是会变成一把杀人刀的,更会给无辜的病患,造成终生的痛苦和遗憾!

事情当然没完。

院方派了人专门解决这件事,总之要在病人家属发现和提出异议之前,给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把事情给圆过去。

“吴单,你不是第一天做医生,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你应该了解。我听说你最近情绪不对,但是,不管你有什么个人问题,你该知道,个人情绪不准带到工作中来,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上了手术台拿起手术刀,天大的事也得暂时忘到脑后,这点常识你都不懂吗……”

吴单做为主刀医师,受到医院领导严历的警告和批评。

萧烨和吴单有段日子没在农场露面了。

董洁觉得奇怪。

上个星期他们就没来,这周到现在也没见人。连电话也没有一个,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要知道,自从他们领养了两条狗,一年多来,两个人一直是很趁职的主人。就是萧烨过年时,因为放假离开北京,吴单也会过来,抽时间陪两条狗玩,喂它们吃东西。

更何况,现在他们俩也算兼了农场这边家庭医生的工作,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不露面,也不来电话,这可不像萧烨的作风。

董洁很快就派人问来了萧烨和吴单最近的表现。

综合种种迹象,她心里有数:东窗事发了!

而且,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吴母先是出面给吴单请假,事后又跟着儿子上班,据吴单的同事反应,因为吴单现在的心情很不好,人也憔悴的厉害,院领导放他长假,让他回家好好调养身体去了……

董洁给萧烨打电话,电话里萧烨声音低沉、沙哑,只说自己一切都还好,就是最近比较忙,恐怕没时间过去。

董洁尽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一时间,她却无从劝解,根本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同性恋在现在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词,敏感到像把剑,不经意就能刺伤人。

她纵是有心,想让他们知道,不管今时今日两个人面对的环境有多严峻,至少她这个朋友能够理解,而且永远不会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但,她该怎么说呢?冒冒然开口,只怕送去的不是温暖,根本就是另一重惊吓。

可是,她一定要做些什么——董洁想,倘若历史再一次重演,这件事,将成为她心里永远的遗憾!

有时候想想,人这一辈子,要负多少责任,要担多少困苦,真的有如一个囚徒,负枷戴镣,千里奔波,含辛茹苦。但如果能有一个情深意切的人,一路同行,白头相随,不离不弃,无论结局如何,这一生,也算得上是一场幸福的旅程。

董洁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得到幸福,他们应该得到幸福,相爱的两个人,绝对不能一个人永远离开、另一个人抱憾终生!

第三百六十二章 想法

刚过了五一。

最近天气有些反常。

四月下旬,阳光朗朗,一天热似一天,大家不约而同穿起了短袖衫。

大街上,有些爱美的姑娘,更是穿上了超短裙或是超薄的纱裙。

大山便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抱怨:今年天热的真早……

进入五月,连着下了数场雨。

雨前雨后,一早一晚,也以多云或是阴天的天气为主。

气温突然就降了下来。

白天还好些,入夜后却着实觉出凉森来。

树林中尤其要凉上一些。大山沿着林荫小路,走到他和董洁居住的小屋前。

今天回来的照比平常时候要晚些。

城市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外扩张,早几年大山拿到手的地皮,一部分正好位于城建范围里,要配合政府城建部门做整体的规划和开发。

一整天就是不断的开会、讨论、应酬。

公司房地产这块,这几年,趁着银行紧缩银根、谨慎贷款的房地产低迷期,凭着公司自己的雄厚财力,反而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房地产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

一连开发的数个小区,在京城不但销售一路看好,为公司带来了大笔财富,更为公司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如今经验、实力和声誉都有了,正在筹划建大型的商用楼……

工作实是忙了些,已经连着——

大山在心里算了下,已经连着三天没有和董洁一起吃晚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