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二号首长第二部第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听若是省委常委,他要见赵德良,原本有两个途径,一是由他的秘书告诉

省委办公厅,由余开鸿安排。一是他本人直接给赵德良打电话,他已经具备了这

种直接对话的资格。可他并没有遵循这一途径,而是由他的秘书拨通唐小舟的电

话,然后由周听若向唐小舟提出这一要求。周听若说,他不需要太多时间,大约

十分钟就够了。对待周听若,唐小舟就不能像对待下面的书记市长,他当即说,

好的,我向赵书记汇报一下,过一会儿给你回电话。

赵德良听了唐小舟的汇报,问,今天能抽出时间来吗?

唐小舟说,基本抽不出来,今天的事情特别多,安排得很满。

赵德良拿起日程安排表看了看,说,那安排在午餐后吧,你把时间安排紧凑

一点。

唐小舟明白了,今天中午赵德良有个应酬,在迎宾馆吃饭。和省委书记一起吃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很拘谨。赵德良很清廷这一点,许多时候,他

只是表示一种姿态,走一走过场而已。吃完饭,赵德良回到办公室,通常都会睡

午觉。唐小舟陪着赵德良到达办公室时,周听若早已经等在这里。赵德良和周听

若握手,将他请进办公室。唐小舟替周听若茶。

周听若说,小舟,你别忙,我和赵书记说几句话就走。

话虽如此,唐小舟还是沏了茶,他进去的时候,恰好听到赵德良问,你已经

决定了?

周听若说,以前,我还犹豫。这次听说游杰同志的事,我彻底下决心了。

赵德良说,我真诚地希望你还站最后一班岗。

周听若挥了挥手说,算了算了,我还是留着这把老骨头多吃几年米吧。

周听若的任期到今年八月,也就是雍州市党代会召开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坚

持几个月。但周听若确实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尤其是

血压高,已经出现过几次轻度中风。医生反复提醒他,如果再不注意,有可能随

时倒下。周听若和赵德良的谈话,唐小舟听到的也就是只言片语,并不清廷详细

内容。可下午就有很多人打电话询问,甚至将很多他没有听到的内容补充了。

这些打电话的人说,周听若找赵德良主要谈了两个内容,一是向省委申请并

转告中央,批准他立即退休,不再留任何尾巴。省委或者中央如果同意在他退休

的待遇方面考虑一下,他自然欢迎,如果不考虑,也就算了。二是向省委推荐接

班人,他推荐的人,是市长温瑞隆。温瑞隆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这些年在雍州

市干得确实不错,市长任期也已经是第二届。

这些给唐小舟打电话的人,一是探听有关情况,二是替雍州市算了算命。温

瑞隆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确实是市委书记最佳人选,加上周听若的强力推荐,

竞争力非常强,整个江南省官场,还真没几个人能与他相比。问题在于,温瑞隆

在雍州经营的时间太长,整个雍州市的官员,绝大多数是周听若和温瑞隆培养提

拔的。如果温瑞隆再继续当两届市委书记的话,确实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加上

雍州帮的中流抵柱游杰对江南官场失去了作用,温瑞隆面前的变数,也就多起来

场外人看班子,很容易看到班子内部的不团结。上层并不完全这样看问题,

如果下面的班子真像雍州市一样,党政团结如一人,上面是会充满忧虑的。正因

为这种忧虑,许多人认为,温瑞隆想当雍州市委书记比较悬,假如温瑞隆对这一

职位失去竞争力的话,这个位置的可任人选就多了。其一,常委班子中,排在周

听若之后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力人选,他们的竞争力甚至超过了温瑞隆。其二,市州书记,也是竞争对手。别说是市州书记,就是市长,也并非没有可能问鼎这

一职位。

晚上,孔思勤原本约好一起吃饭。

厅里考虑提拔一批年轻的后备力量,唐小舟把孔思勤报上去了。余开鸿对此

有点意见,却又不好过多地干涉,只是说,孔思勤的任职年限,好像还差几个月

口巴?

唐小舟说,她是研究生毕业,不是本科生。

唐小舟也清廷,仅凭自己这么一句话,很难改变余开鸿的意见,他还得加把

劲,便又添了一句,赵书记好几次表扬小孔,说她很不错,一个研究生,竟然可

以在办公厅干扫地抹桌子的事,这样的同志应该培养。

余开鸿不可能因为这样一句话去问赵德良,甚至不可能因为一个副科级惹赵

德良不高兴。今年可是换届年,他想更上一层楼,自然不会和赵德良有任何冲突

。唐小舟抓住了这一点,趁机将孔思勤报上去。余开鸿表示了那句话后,再没有

出声,后来果然通过了。

孔思勤感激唐小舟,要庆祝一下,所以约定共渡这个夜晚。

没料到,王宗平打来电话,说是黎兆平请客,要他一定出席。唐小舟知道,

黎兆平每餐饭都排得满满的,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需要一两个月才可能轮得上

一回。上次见面的时间才不久,现在又要见,恐怕不是黎兆平提议,而是王宗平

要求。王宗平给彭清源当了半年多秘书,目前还是借调身份,他心里不踏实。唐

小舟想,难怪王宗平这么多年总是波波折折,他的心理素质就是差了一线。一个

人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思想境界就像头上的天花板,哪怕运

气再好,发展空间,也不可能超越天花板,除非你人生际遇奇特,对你的思想空

间进行了重新装修升级。

既然是个小范围的聚会,唐小舟便带着孔思勤去了。

地点仍然选在喜来登。孔思勤是第一次到喜来登吃饭,进来之后,说,好像

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嘛。

唐小舟说,这已经是雍州市最好的酒店了,超五星级。

孔思勤说,有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感觉。

唐小舟笑,说,你大概以为是个超越你想象的东西,其实,这样的东西,世

界上哪有?所有东西,都是人的想象空间里出来的,除非外星人,才能超越人类

的想象空间。

两人说着,来到包房,黎兆平永远是第一个到的,也永远坐在那里等客人。王宗平也已经到了,两人正在那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唐小舟将孔思勤介绍给两位,黎兆平便拿她的名字开玩笑,说,你还是改名

口巴。

孔思勤不解,问道,改什么?

黎兆平说,改思舟。

孔思勤的反应奇快,说,我如果思舟,那我就惨了。

王宗平问道,怎么惨了?

孔思勤说,我思舟,舟不思我。那不成单相思了?单相思能不惨吗?

黎兆平是个很傲气的人,一般人很难入他的法眼,哪怕对方是关女,他所能

表现的热情,也是极其有限的。孔思勤似乎是一个例外,她的反应奇快,应答自

然,与黎兆平有得一比。黎兆平看了她一眼,然后伸手入怀,从西装口袋里掏出

lv钱包,拿出一张卡,放在孔思勤面前。

第031章

孔思勤问,这是什么2她不说这是什么意思,而是说这是什么。显然,是什

么她早已经看清廷了,她想问的,恰恰是什么意思。

黎兆平说,给你留下点印象,让你改名的时候,考虑一下,是否改成孔思平

孔思勤伸出手指,用两只手指夹着卡,正反看了看。黎兆平果然是大手笔,

出手就是三千,还让你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孔思勤说,可以考虑改成孔

思一。

黎兆平问,为什么是思一?

孔思勤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黎兆平说,你为什么不说,平字的第一笔是一横,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

唐小舟暗暗吃惊,这两个人,iq和eq都是一流,这么一碰面,便是棋逢

对手了。难怪黎兆平是情场高手,别说女人,就算是男人,也会为他而折服呀。

黎兆平和孔思勤比拼eq,唐小舟便和王宗平说话。他已经清廷王宗平的目

的,躲是躲不过的,不如干脆挑明了,对王宗平说,你怎么样?好像不是太愉快

王宗平说,说不清chu是一种什么感觉。

唐小舟说,什么原因呢?

王宗平说,只是一种感觉,不知道对不对。齐秘书长好像不希望我去省委办

公厅。

唐小舟明白了,王宗平遇到的事情,和自己当初遇到的是一样。省委办公厅

秘书长余开鸿是陈运达的人,省政府办公厅主持工作的副秘书长齐天胜,更是陈

运达的得力干将。

想一想自己当初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便对王宗平说,其实这并不重要。

王宗平问,那什么重要?你不知道,齐天胜是陈运达的一条狗,处处对我刁

难。

唐小舟说,这没错呀。齐天胜虽然不是正职秘书长,毕竟是他主持工作。按

照办公厅的组织结构,秘书长就是一把手的首席秘书,直接对应的工作对象是一

把手。秘来就是领导的一条狗。

社会结构是一种次序结构,那么,这种结构,对于社会就是极其重要的,理

论上,任何试图破坏这种结构的行为,都是不被这个社会允许的,是错误的。有些人,动不动就对自己的上司不满,甚至和上司对着千,这是一种极其弱智的行

为,是一种反社会次序的行为。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

的准确表达,应该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更进一步说,也就是哲学家们总结出来

的一句话,几事顺势而为。在一个社会中,什么是势?组织结构,就是势。一个

人,如果连大势都看不清廷,怎么可能在社会上找到生存空间?

王宗平显然不太赞成唐小舟的说法,他说,人总得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原则

口巴?

唐小舟说,个性是可以有,原则却没有。

王宗平说,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原则?

唐小舟说,任何人的原则,只能是社会原则,或者说,只能遵从社会原则。

违背社会原则的个人原则,那不叫原则,叫叛逆。

王宗平显然对这类话题兴趣不大,他直接问唐小舟,那你说,我现在该怎么

办?

唐小舟说,还是那句话,以不变应万变。既然你工作了半年,没有叫你走,

至少说明,彭省长对你的工作还是满意的。

王宗平说,如果他满意,为什么不解决我的问题?

唐小舟说,又绕回来了,领导肯定有领导的考虑,要不然,他就不是你的领

导,变成你是他的领导了。

赵德良主持召开临时常委会,指定唐小舟做记录。

后来,唐小舟仔细回味,赵德良之所以点自己的名,应该很认真地考虑过,

他不希望参会的常委包括余开鸿在内,因为记录之类的事分心。

赵德良主持会议,开宗明义,说,今天我们开个临时常委会,主要是因为游

杰同志生病住院,他本人已经向省委以及中组部提出辞呈,希望同意他退休。我

和中组部交换过意见,准备接受他的请求。另外,周听若同志的任期快满了,听

若同志是我们江南省干部队伍中的老人,这些年,无论是雍州市的工作,还是省

委常委的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我原想,可能的话,希望听若同志继续为党工作

几年。但听若同志也有自己的客观情况,这些年的工作太投入,压力也大,身体

需要休养,他主动提出退出来。我做过听若同志的工作,他的态度很坚决。我和

其他几位同志也都交换过意见,大家都认为我们不能鞭打快牛,该替个人考虑的

,一定要考虑。因此,省委基本同意听若同志的申请,并且将听若同志的意见,

报告中组部。对于游杰同志以及听若同志的继任人选问题,我们需要提出备选方

案,以便中组部统筹考虑的时候参考。今天这次临时常委会,就是要解决这个推荐候选人问题。

说了开场白,赵德良看了看大家,然后喝了一口水,又说,先是不是由听若

同志说几句?

周听若早有准备,他也知道,在常委会这样重要的会议上,由不得自己长篇

大论,所以只是简单地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向常委会正式提出退休申请

。最后,他倚老卖老了一次,推荐温瑞隆接任雍州市委书记。

唐小舟注意到,周听若直接提出温瑞隆这件事,让一些常委显得意外,赵德

良皱了皱眉头,陈运达看了周听若一眼,表情显得有点复杂。夏春和则看了赵德

良一眼,似乎是说,这不是给省委出难题吗?马昭武则低下了头,在面前写着什

么。余开鸿的目光,在几个人的身上转来转去,他显然在暗自进行评估。他或许

会想,这样的局面对自己更为有利。他和温瑞隆都是副省级,可他是省委常委,

温瑞隆不是,他和温瑞隆竞争的话,优势稍稍明显。而周听若不按常理出牌,可

能引起其他常委不满,情感上,温瑞隆又处于劣势。

赵德良说,听若同志自己退下来,同时考虑好了接班人,这种做法,是值得

肯定的。既然听若同志提到了雍州市委书记人选问题,那我们就先讨论一下吧。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赵德良的话音刚落,罗先晖第一个发言了。他说,这些年,温市长在听若书

记的正确领导下,雍州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不需要过多讨论

的,大家有目共睹。不过我想,雍州是江南省的省会,雍州的稳定和发展,关系

到整个江南省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稳定。温市长一直在政府口工作,没有党口工作

的经历。对于雍州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

选拔一个具有更为丰畜党政工作经验的同志更合适一些?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

人的意见,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唐小舟暗想,罗先晖代表的,应该是陈运达一派的意见,显然,他们的目标

在推出余开鸿,自然就要打压温瑞隆。这个头一炮,倒是很符合赵德良的意愿,

对于他推出彭清源,有绝对好处。

夏春和第二个发言,他说,雍州是江南省的省会,是江南省的脸,对于雍州

的班子,我认为还是稳一点为好。

赵德良说,春和同志,先晖同志,你们不能这样务虚。我们这次会议,主要

是提出人选,最终决定,那是中央的事。所以,希望你们更具体一些。

丁应平说,我觉得清源同志就很适合担任雍州市委书记。

彭清源立即说,这个话题,我请求回避。赵德良转向陈运达,问道,运达同志的意见呢?

陈运达说,回避一下也好。

赵德良说,那好,清源同志,你先回避,等我们讨论下一个议题的时候,你

再进来。

彭清源离去。赵德良对丁应平说,应平同志,你继续说。

丁应平说,我之所以提议清源同志,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清源同志在

下面既当过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也当过行署专员和市委书记,党政工作经

验十分丰畜。第二,清源同志在常委中的排名,排在听若同志之后,由他来担任

雍州市委书记,实际只是往前挪动了一小步。这个人选,应该更容易获得中组部

的通过。既然我们只是向上推荐,我想,省委应该充分考虑一下成功率。

陈运达等人,原计划推出余开鸿。以余开鸿和温瑞隆比拼,实力更强的是余

开鸿。现在,丁应平提了彭清源,实力比余开鸿又要强得多,再推出余开鸿,意

义就不大。他显然还有预案,既然料到不可能达成目标,自然就退了一步。他说

,我觉得听若同志的提议是深思熟虑的,审慎的。温瑞隆同志虽然没有抓过党委

工作,看上去是一大弱点,可也有最大的优点,他一直在雍州工作,对雍州的情

况,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雍州工作,可以说政绩斐然,又

年畜力强。我赞成推荐温瑞隆同志。

后来便围绕这两个人选讨论,因为游杰缺席,彭清源回避,军区那位常委因

故未能出席,常委便成了双数,逐一表态之后,形成了温瑞隆比彭清源多出一票

的局面,最后只剩下赵德良没有表态了,他这一票非常关键,如果投给温瑞隆,

温瑞隆就多出两票,即使军区那位常委补投一票支持彭清源,也不可能改变结果

,最终推荐的,只可能是温瑞隆。

赵德良最后总结说,我看是不是这样,我们上报两个方案,清源同志年纪稍

大一点,党政工作经验都很丰畜,我们作为方案之一报上去。瑞隆同志年畜力强

,属于我们江南省干部队伍中第二梯队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们

同时报上去,最好能够形成双保险。

这就等于赵德良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彭清源,话却说得不偏不倚,很有分寸

唐小舟心里清趁,赵德良是倾向于彭清源的。倒不是他不喜欢温瑞隆或者觉

得温瑞隆有什么问题,而是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提高彭清源的权重,对于制约

陈运达有好处,尽管在常委排名中,陈运达和彭清源之间还隔了好几位,但雍州

市市委书记这一职位,在整个江南政坛的分量很重。常委们因此决议,由余开鸿负责向中央打报告,推荐彭清源和温瑞隆作为雍

州市委书记候选人。

接到余开鸿的电话,彭清源返回会议室,会议开始下一个议题,讨论推荐游

杰继任人选。这个人选有点特别,属于江南省的三号人物,所有常委中,大概除

了赵德良和陈运达两人之外,谁都想获得这个位子。问题在于,连彭清源都只是

往前挪了一位,甚至还要和温瑞隆竞争,此事成了一种示范,其他人心里或许会

想,要来一个大跨度的飞跃,可能性已经不是太大,所以,一开始,显得有点冷

场。

尽管彭清源刚才回避了,但对于结果,他心里大致应该有数,知道副书记这

个位子,不属于自己了。他第一个打破了沉默,说,我觉得,这个位笠关系到江

南省未来十年八年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年纪较轻且畜有丰畜组织工作经

验的同志。我提议推荐昭武同志。

他这话一出,马昭武立即提出回避。有了彭清源前一次的回避,马昭武的回

避就是成例,马昭武随后离开了会场。

刚才讨论雍州市委书记,陈运达的计划落空,现在考虑的是推荐副书记,他

自然要力争。彭清源的话音刚落,他便说,我同意清源同志的意见,推荐这个人

选,第一,要考虑选拔更为年轻的同志,第二,对于清源同志的意见,我作一点

点补充,清源同志说,要充分考虑组织工作经验,我觉得还不是十分全面,应该

具有丰畜的党务工作经验。就这两点而言,我认为余开鸿同志,也是非常适合的

人选。

第032章

余开鸿被点到了名字,同样得回避。

此时,唐小舟才意识到,赵德良为什么指名让自己记录,原来,他早就料到

,陈运达可能提名余开鸿而余开鸿需要回避。赵德良这个人,政治嗅觉实在太敏

感,预见性之强,太令人吃惊。同时,唐小舟又想,这里面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

。按照池仁纲提供给赵德良的情报,陈运达的原计划是推荐罗先晖为副书记候选

人,推荐余开鸿为雍州市委书记候选人。是池仁纲的情报不准,还是陈运达临时

变阵了?

仔细一想,唐小舟多少有些明白了。如果余开鸿能够被推荐为雍州市委书记

,陈运达力推罗先晖担任省委副书记,便是情理之中。可因为赵德良这边将彭清

源推荐为雍州市委书记候选人,余开鸿和彭清源之间,实力悬殊太大,几乎没有

胜算。陈运达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放弃了对雍州市委书记一职的竞争,全力竞

争省委副书记。因此,他需要考虑,自己手中的两张牌,哪一张竞争力更大,哪

一个是自己更乐于推出的?这两个人相比,他在私人情感上更倾向于余开鸿,具

备竞争力的,也是余开鸿。

余开鸿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又在省委办公厅干了很多年,从政经历和马昭

武比较相近。罗先晖却不一样,他一直从事公安政法工作,没有管过全省党务,

更缺少全局工作经验,与马昭武相比,弱势明显。此外,余开鸿和陈运达的关系

更近一些,罗先晖虽然也属柳泉帮,和陈运达的关系,毕竟没有余开鸿那么紧密

。再其次,此时推出余开鸿,也等于留有后着,将来,马昭武真的当了副书记,

考虑组织部长继任人选时,余开鸿可能因为这个提名而增加分值。

作为纪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夏春和以及罗先晖在常委中的排名是非常靠前

的,两人均没人提名,又不好自己站出来提自己,显得很失落。他们不约而同地

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同盟军。夏春和的同盟军,原本是游杰。游杰生病住院,他便

失去了支撑,现在惟一的希望,只有赵德良。在工作上,夏春和同赵德良比较靠

近,也能积极配合。他显然希望赵德良能够提名自己。赵德良却像没有看到一样

,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罗先晖就更加尴尬,他和陈运达之间有默契,原计划

是推他,现在陈运达突然提名余开鸿,让他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罗先晖抢先表态说,我支持提名昭武同志。

他的话一出,陈运达的脸色立即变了。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临时变阵,使得

自己失去了一个同盟军,犯了官场大忌。可事情已经发生,挽回是不可能了,只

得硬着头皮往下撑。

几个常委中,马昭武和余开鸿回避了,剩下的人,支持马昭武的迅速占了多数,尤其是罗先晖也投了马昭武的赞成票,陈运达就变得孤立起来。

逐一表态的结果,夏春和投了弃权票,周听若似乎为了回报陈运达支持温瑞

隆,将自己那票投给了余丹鸿。

最后赵德良表态,却没有像推荐雍州市委书记人选那样搞平衡,而是说,开

鸿同志是个好同志,这些年为省委办公厅的工作操了不少心,为稳定江南省的大

后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志们的推荐投票,也都是非常认真慎重的,都是从

江南省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既然

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推荐马昭武同志更适合一些,我看是不是暂时不推荐余开鸿同

志,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说到这里,赵德良看了看大家。唐小舟以为陈运达会拒理力争,替余开鸿出

头。可是没有,他一言未发。事后,唐小舟仔细想了想,也渐渐明白了,余开鸿

毕竟是排在最后的常委,直接将他推到副书记的位子上去,确实会有很多人不服

,尤其在没有得到省委书记支持甚至在常委会上仅仅得到两票的情况下,要拼力

争取,难度之大,可以想象。与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不如顺势而为,因势利

导。如果马昭武真的当上了副书记,常委中,最有可能接替组织部长的,就只剩

下余开鸿了。能够让他担任组织部长,对自己来说,倒不失为一件大好事。

赵德良见大家再没有反对意见,最后拍板,向中组部上报,推荐马昭武作为

江南省委副书记候选人。

常委会一散,消息就传出去了。人们传得最多的,当然不是马昭武要当省委

副书记,而是彭清源要当雍州市委书记。尽管省委副书记的职位要比市委书记高

,可市委书记是实缺,是一把手,手里捏着很多人的前途命运。唐小舟觉得奇怪

,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仅仅只是推荐,还要到中组部去走程序,结果如何,别

说这些民间组织部掌握不了,就算是赵德良也掌握不了吧。

当然,也有几个特别密切的人在和唐小舟通电话时进行了一番分析。他们说

,党管组织人事,任何一级书记,手里最畜余的资源,是官帽子,最紧缺的资源

,也是官帽子。之所以说最畜余的资源,是因为所有的官帽子,都捏在书记手里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可是,对于巨大的需求市场而言,书记手里的帽子又实

在太少了,远远无法达到需求平衡。任何一位书记,手里一旦出现了空出的帽子

,都希望将这顶帽子在内部解决掉。江南省一下子出现了两顶大帽子,这样的情

形,还是非常少见的。这两个位子的松动,很可能令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受益。也

有人分析,在班子配备问题上,中央通常是比较偏向省委书记的,毕竟需要省委

书记掌握一省权力嘛,肯定会全力支持省委书记的工作,但同时有两个重要职位出现时,完全尊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