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秦始皇大传第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安车在起居殿门前停下,秦王已率领百官在阶下迎接。下车后,秦王坚持要行师徒之礼,老人微笑着说:“三十年不见,公子仍然如此多礼,你要行师徒之礼,摆明等下要我行君臣之礼,我看还是两免了罢。”

秦王连忙说道:

“嬴柱怎么敢?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君臣二字恐怕还用不到老师的头上。”

一再谦让最后还是以宾主之礼,分从东西阶而上。

因为是国丧时间,秦王犹未除服,晚宴不用酒,秦王为老人作了简单介绍,与宴群臣以欢呼表达对主上及老人的敬意。

秦王知道老人的脾气,不惯应酬,他摆如此大的场面,只是想在老师前面炫耀一番而已。说也可怜,他父亲秦昭王纵横天下,扩张秦国版图,可说是日夜辛劳,但偏偏寿长,十九岁登基活到七十五岁,整整做了五十六年的国君。轮到他继位,已经是五十三岁的高龄,想要有他父亲那样大的成就,就得积极行事。

因此他抱有文王遇姜尚之想,想以弟子礼感动中隐老人出山,帮他做一番事业,就是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至少亦不能愧对父亲。

因此晚宴很快结束,群臣退去。秦王摒除左右,亲自将老人引入御书房,坚持行了师生之礼。这次老人没有拒绝,见礼毕,老人上座,秦王在一边陪坐,谈了些往日趣事后,秦王明白老人来意,领先将话纳入正题。他说:

“老师对嬴柱家可说是恩德深厚,三十年前教诲弟子,今天又要为弟子的孙子操心。”

“赵政是可造之材,依臣的看法,他异日成就恐怕还在秦孝公之上。〃老人微笑着说:

“孟轲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臣这辈子享受这方面的乐趣不少,可是从未有过这三年和赵政相处的这大乐趣。”

秦王懂得老人的意思,他拿赵政和秦孝公相比,这是一种大得不能再大的赞誉。秦国原是处于西方偏僻地区的一个小国,中原诸国都以夷狄野人看待,从来会盟缔约的大事,都不屑邀秦国参加。

孝公于是行惠政,恤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励精图治。后来经过商鞅的辅佐,再变法修刑,采取重农政策,鼓励男耕女织,外则厉兵秣马,加重战功的奖赏和战死者的抚恤,使得人人以为国战死为荣,因此达到足食足兵的地步,国力大强。

此后才逐渐向外扩张,参与中原会盟等外交活动。十二年,并建首都咸阳,立定大国规模,废井田,开阡陌,建立户口及犯法连坐制度。

秦孝公在基本上可算是现代秦国的开创者,后来几世秦王的开疆辟地,日益富强,都可说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中隐老人说他异日比孝公的成就还大,岂不是说他会统一天下?这个孙子他从未见过,但他相信老人的眼光,于是他先就有了急欲看看赵政的念头。

“老师这次来秦,是想长留,还是作短暂游?〃他想试一下老人的口气。

“那要看大王的意思了。〃老人在心中想,秦王既然待他如此恭敬诚恳,再拖延委婉,只是在浪费时间。

“老师的话作何解释?”

“赵政三年来只完成了基础教育,养成教育亟待开始,假若大王有意让赵政回来,老臣当然会跟赵政在秦国居,假若赵政不能回来,老臣亦只有很快就回邯郸去了。”

“哦,老师对赵政真是错爱了!明天我将这件事和子楚商量一下,秦国不要质子交换最好,假若要的话,朕想再换一个,横竖朕的儿子孙子很多。〃说完话,他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这件事总算圆满结束。秦王忽然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老人,脸露钦羡的神色说:

“老师今年应该有七十岁了吧?”

“七十六了,〃老人叹叹气说:“离姜尚遇文王的年龄还有四岁。”

“老师不是已经遇到文王了吗?〃秦王笑着说:“只是老师不愿做姜尚罢了。”

老人微笑不语。过一会秦王又说:

“老师七十六岁,仍然是容光焕发,两眼炯炯有神,朕才五十三岁,却已形容枯槁,常有头昏眼花、体力不继的感觉。”

其实,老人一坐下来以后,就注意到秦王脸色发黄,连眼白都带黄色,依他深通医术的判断,这是长期酗酒已经伤到肝脏的象征。虽然不知道他肝病的严重程度,但以他说话无力声音颤抖的现象来看,不好好调养,恐怕是来日无多了。他不好明言,只有婉谏,他微笑着说:

“老臣粗鄙之人怎能和大王比!老臣四十岁戒酒,三十多年来滴酒不沾,起居作息按时,再加上有节制的运动练身,六十岁以后不再近女色,以深研学术来排遣绮念,这些大概与老臣身体顽健有关系。”

“你的话也许是对的,先王平生不喜饮酒,也不太好女色,时间都花在军国大计和征伐上,所以临去世前身体还算好,他是死于中风。〃秦王叹叹气说:“朕是年幼时成长于妇人女子之手,为太子后又无所事事这样久,因此无妇人就不知道如何生活,不饮酒就不知如何排遣长夜,不过在朕继位以后,这些都在慢慢地改。”

“大王只要多加调养,身体自然而然会好起来。”

“老师是否能教朕一些摄生之道?〃秦王急切地问。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凡事知足,适可而止。”

“道理就这样简单?〃秦王有点失望。

“宇宙之事本就简单,是人自己弄复杂了。〃老人微笑着说。

“朕仍是不明白,请老师稍加解释。〃秦王脸上充满困惑。

“就拿饮食男女这两件最基本的事来说吧!饥思食,渴思饮,七日不饮则死,三十日不食则死。饥与渴是上天维持生命的警钟,该食时不食,就会饿,该饮时不饮就会渴。而食足就会饱,不再思食,虽山珍海味摆列,亦食不下咽,这是上天为人所定下的限度。一般飞禽走兽按照上天法则饮食,因此由饮食所引起的疾病甚少,个个身强体壮。而人食不厌精,不饿亦食,食不定量,或是人为因素,饿亦不食,食不按时,因此人的疾病,十之八九是由饮食上来。”

“老师说来真是非常简单,只是一般人都难做到。〃秦王若有所感。

“还有酒,〃老人心想乘机向他来段机会教育:“本非自然产品,对人身心有害。昔日大禹女儿制酒,大禹食之,乐而忘忧,睡而忘醒,次日推酒而起,感叹地说今后会有因酒而亡国者,从此滴酒不沾。酒本来只能让那些疲困的人去喝,让他们暂时忘掉现实的痛苦。君王日理万机,转念之间都会影响到千万人的身家性命,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酗酒伤身误事不只是有关个人。”

“嬴柱谨受教,〃秦王起坐长跪:“但朕一餐不饮酒,就会感觉心神无主,手脚无力,行走蹒跚,两手发抖,这是什么缘故?”

“这在医学上谓之酒中毒,乃长期酗酒所致,〃老人正色说:“热酒伤肝,冷酒伤肺,酒对人体的肝肺伤害最大!”

“可是没酒却会伤朕的心啊!〃秦王哈哈大笑:“只有慢慢地戒。”

老人先是一楞,接着也跟着笑起来。14

“朕想再请教男女之事。〃秦王谈到男女,变得更聚精会神。

“上天要男女雌雄交合,乃是为了延续人和有生万物的生命,有性欲,逼使人和有生万物千方百计自动寻求交配。而男女交合为人间最快乐的事,也许是上天为人生育子女的辛苦所付的一份工钱吧!只拿工钱不愿做事的人会受到责罚,而一心贪图男女享乐,却不愿负延续生命之责的人也会遭到天谴。”

“嬴柱愿闻其详,请老师解释清楚点。”

“譬如说,天生男女大致各半,也就是要人间男女一配一的生儿育女。当人多娶一女,民间必定多一鳏夫,影响人口繁殖及社会安宁,富人纵欲则伤身。性欲有如食欲,一对一的男女性欲,满足即会停止。以一男对众女,则如见美食,不饿亦会食指大动,结果会造成纵欲而伤身折寿。”

“老师这些话朕不太赞成,一只公鸡多只母鸡,仍然雄健,而阉鸡却只是痴肥毫无精神。”

“天生母鸡多于雄鸡,这就是自然法则,阉鸡乃是人为,违反自然。〃老人从容解释。

“那黄帝之事又怎么说呢?〃秦王不服平地说:“相传黄帝夜御百女,最后白日升仙。”

“大王想学黄帝吗?〃老人说:“大王一定读过所谓的《素女经》。”

“……〃秦王不承认也不否认。

“老臣曾研习过,甚至试验过,发现里面讲男女交合之道,有的有点道理,阴阳调和本来对人体有益,性欲无法解决,就会使人性情暴躁,觉得生活失去乐趣,这可以由某些野兽在发情期特别凶猛得到证明。但说到采阴补阳房中之术,靠此可以保容颜、延青春、补脑健身、防治百病,这根本是无稽之谈,这可以由……〃老人本来想说由秦王本身就可以得到证明,怕太刺激他而改口说:“由很多人的例子都可以得到证明。”

秦王在当公子时,广置姬妾,研习黄帝采补之术,年轻时尚可夜御两、三女,自谓得到黄帝采补术的精髓,更加努力实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夜御一女即已不能征服,于是靠酒力,仗药物,勉强支持,最后是看到美女都感力不从心,修炼的成果是一身的病痛和众多的子女。

他听老人说的话,当然懂得〃很多人〃就是指他自己,他叹口气说:

“黄帝白日升天,不知是真是假?长生不死是朕的愿望,亦是每个人的愿望!”

“黄帝勤政爱民,终年在外征讨顽凶,为民除害,和蚩尤及其他夷狄纠缠作战数十年,是否有时间和心情夜御百女,聪明人一想便知。至于白日升仙,有几个人是亲眼看到仙人的?”

“长生不死,众人都这样说,多少会有事实。〃秦王眼看着老人说:“就以老师来说,年高七十六岁,虽然是须发皆白,但脸色红润,一点不显老态,说不定就是有长生秘方,只是以嬴柱愚蠢不肯传授而已。”

听到秦王这番半真半玩笑的话,老人长叹了一声说:

“不说是老臣没有长生秘方,就是有,老臣也不愿逆天行事而为。”

“为什么?〃秦王这次是真的感到惊奇了,天下还有不愿长生不死的人!

“以老臣之见,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法则,正如万物的生生死死,这样才能保持天地不老,万古如新。假若人老了不死,眼见都是老人,臣真不敢想象是何等景象。有生必有死,有死才显得人生短暂,应及时做事或行乐,要是人不会死的话,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正如没有夜晚,白昼也没有意义一样。”

“老师的话大过深奥,朕只知道,朕如不死,就可长享秦国,也许永远拥有天下!”

“要是先王不死,大王也继承不了王位;要是舜王不死,尊祖大费不死,目前可能仍是大舜为帝,而大费仍然在为他调训鸟兽,哪有秦国,哪有大王?”

秦王似乎有所领悟,沉默很久。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来说:

“朕不能长生不死,难道说也不能让天下统一,子孙万世为王?”

“这点臣不敢妄言,〃老人在心里想,人为什么都是如此痴顽,总想取别人而代之,却认为自己可以永远拥有?他口中却说:“不过鉴古可以知今,人有生老病死,国也有兴强衰灭,有史的两千多年来,尧舜直到目前的东周,换了多少朝代,只是有长有短,正如人之有寿有夭而已。”

“朕明白了!〃秦王不再谈这方面的话题。

他们又谈到其他很多话题,老人学识之渊博,秦王是早就知道的,这一夕话却使他觉得非留下他辅助不可。

经过秦王一再的暗示和明求,双方达成协议,老人以太子师的身份住进太子宫中,负责教导太子和赵政,但没有任何官职,也不受任何管辖。

太子子楚因事不在咸阳,回来后再会同王后以家宴方式请老人。

即日派出使者向赵国要求遣返太子妃楚玉夫人母子回国,赵国如请求,双方再互派质子。

中隐老人算是达成初步目标,下一步就是要说服子楚,让他承认赵政是他嗣子,并早日正式册立。

第五章兄弟情深

在中隐老人抵达咸阳的同一天,子楚太子和吕不韦正在府中议事。虽然安国君继位为秦王,正式册封子楚为太子,但秦王公子众多,太子可立当然还可废,有些人还是不死心地在争取。尤其是子傒公子凭恃生母得宠,唆使母亲日夜在秦王面前撒娇哭闹,说尽子楚的坏话,一方面结交宗室大臣,找机会在秦王面前极力鼓吹子傒贤能,同时再效法子楚故技,广招门客,由这些人将他的贤名由国外再传进秦王的耳中。

子楚去国日久,国内没有党羽,全靠吕不韦周旋于华阳王后和客卿大臣之中,为他建立了护卫太子名份的防线,不过保卫战打得很吃力。主要是不知为什么,秦王一见子楚生母夏夫人就有气,连带也讨厌子楚这个太子,不时透露口风,有改立太子的意思。

吕不韦虽然和子楚双双各怀鬼胎,但目前利害相同,不得不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吕不韦打的主意是:他的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亲生骨肉铺路,让他开创万世基业,眼前任何辛苦劳累,他都忍了,子楚偶尔摆摆脸色,他都装作看不见。

他除了积极在朝中拉拢关系外,另方面也在建立他的商业王国。秦人重法尚武,讲求的是男耕女织,全国人民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平日视打斗杀人为羞耻,上战场时却能奋勇争先。但商业人才甚少,空拥有巴蜀的丰富矿产及木材资源,除了公家征用以外,没有完全开发,更谈不上输出国外换取财富和国内所需的物品了。

吕不韦注意到这一点,他大事收买巴蜀和秦地的矿产山林,以招收门客和蓄养僮仆的名义,广为招揽和训练商业及工业人才,最盛时这些所谓僮仆人数超过一万。

他的目标是一旦他的儿子登基,秦国除了足食足兵,有天下最精良善战的军队外,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物资,以作为统一天下的本钱。

子楚在心里所想的计划是:现在尽量利用你的才能和财富,等我一坐上王位——看父王身体状况,这不会太久了——情势稳固以后,你听话,就再利用下去,不听话,一脚踢掉,连你从赵国及各地带来的老本都没收掉。至于赵政,只要我另外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没有立太子的份,即使立了,说废也随时可废。

所以吕不韦如今努力建立的无论是经济或政治势力,将来都会为他所有。

他明白,吕不韦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他,而为自己的儿子。但吕不韦到底是外国人,他在秦国建立的任何势力,就如同小孩子建在沙滩上的沙石城堡,看起来像模像样,却经不其他踢一脚,只要他能登上王位。

当天,他们正在讨论子傒发动的最近一波攻势时,忽然一名侍中来报,咸阳城尉带着长安县尉来见,说是有紧急要事。

“要他们回去,城尉和长安县尉有什么事值得见孤,你没有看到孤正在和吕先生议事?子楚不耐烦地说。

侍中附着耳边向子楚细语几句,只见子楚脸色大变,转向吕不韦说:

“吕先生,我们改日再谈,我有点急事要处理,也许要到长安去一趟,过几天才会回来。”

吕不韦看看他,想问他什么事却又不敢,因为他知道,假若能告诉他的话,早就告诉他了。2

子楚换上便服,坐着一辆单马安车来到长安城。长安县尉骑马相随,他是个相貌平凡,面白却未留须的中年人,和一般秦国的执法人员一样,沉默严肃,对子楚这位太子虽然恭敬,但有意见却相当坚持。秦国执法人员紧守着一项信条: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子楚单马小车,不带随从,也是他的建议,他告诉子楚说:

“此事不可张扬!”

入夜,子楚在长安城内一家小客栈停车,长安县尉找来店主带路,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看样子并不知道子楚的身份,他只顾对着县尉嘀咕:

“大人,小人开店几十年,还未遇见过女客在店中自杀的事。她昨天投店,用的是齐国通行证。登记时说是要到咸阳投亲,神情虽然有点不对,但没想到……”

“但没想到她会在半夜里上吊,是不是?你这番话对我说几遍啦?我全会背了!〃县尉制止他再说下去。

子楚走在最后,一语不发。县尉刚才只告诉他,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面目较好,皮肤皙嫩,可以确定是大家出身,不像一般操劳家事的小家妇女。她自杀身死后,留下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另外有一封遗书,说是要由男孩亲自向子楚面告一切。

县尉说,他本想带男孩到咸阳去谒见的,但一再问男孩和他的母亲跟太子有什么关系,男孩一口咬定要见太子当面说,他弄不清底细,又怕不是好事,泄漏出去对太子有所不利,只有找到咸阳城尉代为求见,希望让太子自己来处理。同时他已做好一切封锁消息的措施,长安城内,除了店主以外,不再有人知道这件事。

子楚向他致谢,心中却一直在纳闷,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一个十岁大小的男孩,这会是谁?他细数在齐国亲近过的女人,要是有人怀孕,应该早找上他了,不会等到现在。

再不然就是和他有过关系的女人,嫁人生子,跟丈夫不和来找他,但怎么会千里迢迢来找他,还带着别人的儿子?他这半生亲近过的女人太多了,就是生不出一个儿子,要是带来的是他的儿子,那真是件大喜事!但到底是谁呢?最后他想得头都痛了,干脆不去想它。

年老佝偻的店主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影子在地上拉得长长的。时序已进入深秋,这家古老客栈的重重院子都种着梧桐,枯叶满地,随着秋风翻腾打滚,发出恼人的沙沙声。

“为什么让她住在这么后面?〃一直沉默的子楚忍不住问,他的意思是假若在前院和众多客人同住,有所动静会被人及时发现。

“大人,她是个妇道人家,又带着小孩,小老儿的意思,让她住在后面,清静也比较方便。”

店主推开房门,在黯淡的油灯光下,子楚看到床上直挺挺的躺着一具女尸,一个孩子跪在床前啜泣着。听到开门声,孩子回头来观看,整个脸展示在灯光下。

一见到这张脸,子楚心头感到一震!五官长相及脸上超乎年龄的忧郁表情,活生生的就是另一个自己。

“不错,这是我的儿子,亲生的儿子!但这个女人又会是谁?”

子楚走到床前,长安县尉为他掌灯,店主人识相的退出门外,在临带上门时,他还说了一句:

“大人,小老儿在外面柜台等着,有什么指示再吩咐。”

床上的女人穿戴整齐,脸上还化好了盛妆,要不是笼罩着那股死人特有的冰凉阴森之气,一看之下,还是个海棠春睡的睡美人。看来,她对死已早有周详准备,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她的颈上还清楚的留着自缢的绳索痕迹,舌尖微吐,眼睛却是睁得大大的,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

“啊,是你!〃看清了女尸的脸以后,子楚忍不住大声喊出来。

“公子,卑职到柜台上问店主几句话,有事请传唤。〃长安县尉也知趣地退出门外。3

自他们一进房以后,这孩子就停止了啜泣,只是长跪在床前,一声不作。

等店主和县尉退出以后,他突地转过脸来直视着子楚,两只大而俊秀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也流露一种教人看了心碎的哀怨神情。这是股他熟悉的眼神,在这个孩子母亲的眼中常见到。就是这种眼神,使他对她有特多的怜爱,再大的怒火也会被它浇熄,再多的怨恨也会被它溶化于无形。

他们就这样对视了很大一会,似乎都明白对方是什么人,但都不愿领先承认或是询问。最后还是子楚先问:

“你知道我是什么人?”

“秦国太子子楚,我的父亲。〃小孩子平静地回答。

子楚意想不到这孩子回答得这样直率冷静,他又追问一句:

“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不怕认错人?再说太子出来,会这样简便,连随从都不带吗?”

孩子困惑地看了他一会,似乎对他后半段的话有点听不懂,但接着他坚决地说:

“你是不是秦国太子,我不清楚,不过,我知道你是我父亲。”

“为什么?〃子楚掩盖不住惊讶。

“因为娘说,我长得像你,你特有的表记就是两道眉毛中间有颗豆大的朱砂痣。〃孩子注视着子楚的眉心,肯定地说。

“你娘给你什么相认的信物?”

孩子从颈上取下一块玉珮交到他手中。他认得这块玉珮,那是他和气姬定情初夜的纪念物。

信物犹在,人已香消玉殒,而且死得这样惨,一阵酸楚由心底升起。

“还有这个。〃孩子另外又从怀里取出一张绢帕,只见上面用血写着孩子的生辰八字,还有四句绝命诗——

~~无颜见君,

~~近君情怯;

~~岂不足惜,

~~愿怜余孽!

~~~~——齐姬绝笔

子楚再也强捺不住那股酸楚,它往上冲,化成眼泪迷濛了双眼。

“你是我爹?〃孩子仍然面无表情地问。

“当然是,孩子,〃他将孩子拥在怀里,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当然是,我的儿子!”

孩子紧紧靠在他的怀里,泪沾湿了他的衣襟,他的眼泪同时也滴湿了孩子的头发。

“来,让我们拜拜娘。〃子楚拉着孩子在床前跪下。他轻阖着齐姬的眼皮祝祷:

“齐姬,齐姬,安心的去吧,我会善待我们的儿子!”

孩子又轻声啜泣起来。油灯结上灯花,火焰扑扑地忽亮忽灭,屋中阴森之气更为加重。

说也奇怪,齐姬的眼睛真地就此合上,脸上也随之出现了似乎是安详的表情。

子楚伏在她僵硬冰冷的身上,陷入往事的回忆里。——为什么男女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将过错推到对方身上?

他责怪她不甘寂寞和气穷,以致要下堂求去,但他可曾想过,秦赵数番争战,敌意极深,到赵国当质子等于去随时等死,所有的宾客和女人都不声不响地离去,只有她丢弃土生土长的故国家乡,随着他去命运不可卜的邯郸。

他责备她无情义,在他最艰难最失意的时候,说走就狠心走了,但他可曾自我检讨过,他对她是种什么态度?他日夜给她脸色看,动不动就对她大吼大叫,不高兴的时候,当着婢女仆人面前要她滚,滚得越远越好;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或是被她眼神中那股哀怨所溶化时,他也会将她抱在怀里,或是跪在她面前,祈求她的原谅。但过没多久,他依旧又是故态复萌,这样周而复始,再坚强的人也会崩溃,何况是个离乡背井,只有他是她唯一依靠的弱女子?

她为了让他安宁而求去,这能怪她吗?

——为什么男女总是在生离死别以后,才想到对方的好,才开始明白,很多错误都是自己一手造成?

——为什么总是在破镜难圆以后,才回忆以前在一平生活的美妙和温馨?

伏在她僵冷毫无知觉的尸体上,他想到过去一些甜美的良辰美景——

初见时的惊为天人;

她定情初夜的娇态;

月夜泛舟,向着流星许愿,愿生生世世为夫起;

她在落花前感伤流泪,叹息女人年华易逝时,他所给她的承诺;

登泰山观日出,他雄心万丈的许诺,有朝一日他登王位,她就是母仪全国的王后;

还有……还有很多的往昔趣事,像浪潮似的,一波接一波地涌入他的回忆。

他不知这样跪伏了多久,孩子早已停止了啜泣,将温温的小手伸进他的手中,一股温暖随之弥漫了他全身。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了,她也不是就此完全物化,她还留下一个他们共同拥有的生命——他们的儿子!他的亲生骨肉!岂不足惜,愿怜余孽!他要为这个孩子安排最佳前途。

他惊醒地跳了起来,温柔地对他说:

“孩子,你会喊刚才那两个人进来吗?”

“当然会,〃孩子骄傲地说:“跑腿的事,总是我帮娘做的。”

“爹只要你帮忙跑这一次腿,以后跑腿的事,再不会轮到你做了,〃他摸摸孩子的头:“你叫什么名字?”

“念秦,齐念秦,娘说我是在齐国生的,所以姓齐,说爹在秦国,要我不要忘记爹,所以名字叫念秦。”

“这个名字现在不适合用了,爹就在你身边,不用再念了,〃他沉吟了一下:“你要姓嬴,我们祖先的姓,名字叫成蟜,就是你要长大成龙!知道吗?”

“我知道,成蟜就是成龙的意思。〃孩子似懂非懂地说。

“成蟜,去帮我喊刚才两个人进来。”

“是,爹!”

孩子兴奋地跑出门外。4

单马独车急速地走在长安至咸阳的泥土道上,扬起一阵阵的灰尘,像夜霜一样附落在道旁光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