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秦始皇大传第24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他不清楚,这种怜惜,亟欲帮她做点什么,满心希望她愉快幸福的柔情,却没有一丝要求任何回报的感觉,是否就是一般人所称的父爱?

由他对这个女孩的爱怜,他又想到天下同时失去父母的孤儿不知有多少!其中有很多是他发动的统一战争所造成的。

但他对这十年的统一战争既不愧疚,也没有什么难过的,几百年来的诸侯内战和胡人入侵所造成的人民伤亡、家庭离散破碎,岂是这短短十年战争所能比拟?

他明白,要想一劳永逸,北方胡人和南方蛮夷的问题,都得彻底大规模的解决。但那些大臣和儒生、博士又会说他好大喜功而竭力反对,他们认为中原统一,就可以安享太平日子,实在应该要他们到边境上来看看。

一叶知秋,这次巡狩北境应该是看够了,他要尽早回咸阳去,发动一场远比统一战争更大的行动!

女孩的睡姿真可爱,她小巧的鼻子有点上掀,呼平时微微歙动,羽扇似的长睫毛轻盖着下眼睑,眼睛时而在紧闭的眼皮下转动。

她在做梦,梦到些什么?这个年龄的小女孩应该美梦特别多,但她也许是例外,也许正在再度经历母受辱、父战死的痛苦折磨!

她的睡姿多像死去的皇后!假若她真在渤海成仙,她应该看得见这个如此像她的小女孩。

他爱怜的将她露在被外的手放进去,轻轻吻了她苹果似的脸颊。

他轻轻退出室外,作手势要近侍禁声,他用极细微的声音告诉他:

“幼公主醒来,不要告诉她朕来过!”6

在咸阳宫议事殿中,始皇召开了一次扩大御前会议,除了三公九卿和宗室大臣外,七十博士的两位首领——旧周派姬周和原鲁派鲁青也参加了。

蒙恬别出心裁地在殿中央设置了一个沙盘模型,以蓝色表示海水,绿色显示德水及其支流,堆沙成形,上覆青苔,表现出山脉起伏,名城重镇则以白玉标明。模型范围包括原燕、赵、魏及包括咸阳在内的秦地北部。

模型按照地图制成,只是将平面变成立体,各山川大邑方位和距离都相当精确。

另外,由咸阳成扇形辐射出去的直道也用黄丝带标出,而地形上有条红色丝带和红色圆石陈列,则是众臣所不知道的标志。

始皇首先提示说:

“日前的早朝中,朕已宣布了经略北境、防止匈奴入侵的构想,并要丞相集合各有关大臣商议,今天先由蒙将军报告他的经略计划,然后请各位卿家发表你们的看法。”

蒙恬奉命起立,以一根竹杖指着沙盘模型说出他的计划——

用三十万以骑兵为主的兵力扫荡河南地区的胡人,以消灭胡人的有生力量为主,不拘一城一地的得失。再配合运用民间的全民皆兵和坚壁清野策略,拘束胡人的流窜,胡人经过重大伤亡及无处可去的打击后,一定会逃回河北山区恢复休养,以图再举。将胡人赶出河南,这是第一步治标。

至于第二步治本的计划,则是将胡人驱逐出河南之地以后,以河为堑,在河北面将原有燕赵所筑长城连接起来,由燕地辽东渤海边一直到秦地临洮,筑成一道长城,以阻挡胡人品兵。并将前置部队派至阳山,设立烽火台及巡骑,侦察胡人行动,小股加以阻挡歼灭,大股则向后传达警讯,并设法阻敌,使河南守备部队有余裕时间准备应敌。

还有第三步治根的办法,乃是要有计划地移民实边。匈奴族在河南地区所以如此猖獗,主要原因是河南人口太少,尤其是德水沿岸,数百里见到不到人烟,匈奴骑兵来去,当然像入无人之境。

蒙恬最后以竹杖指着德水北面的红丝带说:

“这就是构想中要建筑的长城,而那些红色圆石则是预计沿河岸设立的城镇,初步估计大约需要四十四座,这些城镇既是边境上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开发河南肥沃土地及畜牧的初步据点。”

“将来胡人愿意与我们和好时,这些城镇也可以作为通商口岸,〃始皇接着补充一句,然后又神色沉重地说:“这次到九原郡听韩广先生说,才知道匈奴——亦即所有胡人,不管是东胡,林胡和匈奴——原都是夏桀的子孙,和中原人本是同根弟兄,兄弟相残这么多年,真是悲哀!”

始皇此话一出,众大臣在席位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呈现的惊异神情,显示出他们也是前所未闻。尤其是两位博士首领,更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众卿家有什么意见,请顺序提出。〃始皇继续宣布。

群臣沉默了一下,首先是国尉尉缭提出反对,他说了一大堆理由,结语是:

“大秦在南方五岭地区驻防五十万部队,加上驻在原诸侯各国防止异动的部队五十万,总共在外暴师日久的部队高达一百万之众。这次动员三十万人,后方支援人力最少也得动员二十万,秦地青壮恐怕会出动殆尽,臣没有这个能力办理此事。”

始皇一开始犹豫了一下,〃再议〃两个字就要说出口时,忽然想想魏庄的惨状和他自己对父老许下的承诺,他毅然地说:

“这件事不能拖。各位卿家到如今还存有一个错误观念,凡是有征伐就用到关中人力,其实天下现本为一,有时应就近动用各郡人力物力,天下事天下共同负担,并不会太沉重。”

接着丞相冯劫启奏:

“天下久战之余,最要紧的是与民休息,经略河南的事应该稍待时日。”

“丞相,假若你是住在北境,你就不会说出这种话来。〃始皇不以为然地说。

然后有关群臣纷纷发言,全都反对这项计划,大部分人的理由是河南地广人稀,匈奴来来去去并不作长久停留,也没有领土野心,只是顽癣之疾,犯不着动用这么多财力、人力去经营。

始皇听得一肚子的火,他发现群臣全部是小格局的思想,脱离不了往年自秦看天下的立场,再看看这些人的确也太老。他想起了皇后的话,这么多年他只顾培养将才,治国之才已断了层。

他忍不住向尉缭和冯劫说:

“太尉尉缭和丞相冯劫都太年老了,明日起你们退休养老,朕再找能与朕从事大计的人!”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已发言反对的人不敢再说话,继起说话的人全都见风转舵表示赞成。

始皇摇摇头,笑着问李斯说:

“李丞相,你的看法如何?”

李斯连忙启奏:

“陛下圣明,天下之大,人口之众,不怕人力不够用,今后出兵不能只指望秦地,而是应该楚地有事用赵齐之兵,赵齐有事用魏楚之兵。这次经略河南可动用天下之兵,天下之财,人力财力不患不够!”

始皇哈哈大笑说:

“到底是李丞相明事理!”

他这句话有双重意思,一方面夸奖他的想法和自己相同,另方面也是讥刺他见风转舵得快,为什么刚才不发言支持。

始皇随即又问御史大夫冯去疾:

“御史大夫,你认为怎样?”

“臣的看法是,如今天下统一,过去所忽视的边患问题必须一劳永逸地解决,何况河南之地土地肥沃,谚语说:'河水百害,唯利一套。'河套就是指河南地方,经营得法,不只是解决了胡患,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广大疆土。〃冯去疾俯身说。

始皇正要发话,只见丞相冯劫、太尉尉缭、博士首领鲁青和姬周,纷纷避席顿首,尤其是尉缭性急,叩头流血直谏:

“臣等对陛下的决定以为不可,天下久战之余,需要休养,内地青壮人力重整家园都嫌不够,哪还有余力移民实边?希望陛下明察,不要为了胡人枝叶问题而动摇国本,千余年来胡患无日没有,但都未伤害到中原,等到内地生养复元,再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迟。”

始皇强忍住怒气问蒙毅:

“廷尉,你呢?”

“太尉日前还和臣商议过,总感原六国俘虏和反抗分子人数众多,秦法初在天下通行,各郡触法者众,监狱都已人满为患,臣的看法,不如要这些人移民实边,构筑长城。”

“蒙廷尉意见与朕暗合,朕只是未及说出罢了!”

始皇带笑宣布——

蒙恬计划可行,与新太尉商议动员事宜。

左丞相冯劫与太尉尉缭准予退休。

命李斯为左丞相,冯去疾为右丞相兼行太尉事。7

始皇帝三十三年。

去年蒙恬领兵三十万经略河南,几个月时间就将匈奴赶出河南境外。

始皇又命蒙恬渡河攻取高阙及北假,将胡人赶到阳山以北,在这一带建立前哨阵地,监视敌踪屏障后方。并自榆中沿着河水一直到阴山,划为四十四个县,县城就建在河边,作为堵塞边境之用。

在咸阳,冯去疾和蒙恬配合得很好,他们下令全国司法体系,有罪者尽量不判监禁而判死刑,然后减罚一等改成发落边境,终身不得归。受罚者因免死,全都乐意前往边疆开垦,国家也因此增加了移民实边的来源,内地监狱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得到疏解,可谓一举三得。

事情进行得如其顺利,再加上渤海寻仙的卢生,人虽然未回咸阳,却派人带回一张谶图,据他说是海中捞得,绢布上画得乱七八糟,根本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东西,可是对着阳光看,却能清晰看出一些字样——

亡秦者胡也。

如此一来,始皇对自己讨伐匈奴有了更安心的借口。

卢生派人带来口信,卢生继续往渤海中寻觅皇后神仙洞府。

另一方面,自九原带回来的幼公主念玉,经过皇室宫廷礼仪训练,换上公主服饰,更是清丽脱俗,像极了死去的皇后。加上来自民间,没有其他公主的骄横和架子,待下宽厚体贴,很快就得到宫中下人的欢心和拥戴。

始皇觉得自己没看错人,当然特别欣慰。

尤其是胡亥,对人横蛮不讲理,又顽皮不肯读书,十七岁的人了,虽该是早早完成了世子教育,但整天只知道嬉戏,声色犬马,博奕斗鸡,无所不为,典型的败家子弟。

有真才实学和骨气的老师,教他不到一个月就纷纷求去,肯教的都是一些想借此获得异日富贵权势的软骨虫,因为他们看得出始皇对胡亥特别宠爱,而且他是唯一的嫡出公子,将来帝位非他莫属。

虽然目前教胡亥常要受他的气,还得帮他在始皇面前代为掩饰谎言,但一旦胡亥登基,太子师傅顺理成章地会黄腾达,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而赵高名义上是他的刑名狱政老师,实际上却等于是他的总师傅。举凡聘请师傅人选,乃至考查课业,始皇全交他执行。

始皇忙于军国大事,儿子女儿又多,虽然是对这个最小的儿子格外偏心,但能分配到他身上的时间的确太少。偶尔发现到他贪玩不好学,赵高和其他师傅也会帮着打圆场,他最多交代赵高,以后要严加督促,赵高也是恭恭敬敬,唯唯诺诺敷衍了事。

赵高在内心对嬴家恨之入骨,看到胡亥如此冥顽不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严加督促,再说胡亥越昏庸对他赵高越有利,因为胡亥昏庸,将来得就帝位,他就可将他玩弄在手掌之上。

始皇是聪明绝顶的人,不管他怎么忙,赵高等人怎么为胡亥掩饰,他总发觉得到一点端倪。于是在正式立太子上,他就摇摆不定,委决不下,在长子扶苏和幼子胡亥两者之间,不知如何选择。

长子扶苏好学深思,聪明睿智,对上严谨忠顺,待下宽严得宜,能得大臣及后宫所有人的敬爱,可说是最理想的太子人选。而且生母苏妃位居中宫,虽然没有正名,实际已是皇后,子因母贵,立扶苏,任何人都没有话说。

但基于对死去皇后的爱恋,而且胡亥是他最小的儿子,也是皇后留下的唯一儿子,他对胡亥有一份没有理由的怜爱和偏心,不立胡亥,他实在不甘心。

但要立胡亥,想起皇后临死前的哀求以及胡亥的顽劣,他又不敢这样做,他怕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会断送在胡亥手上。

他知道创业不易,守成更难,以天下目前表面平定,而实际各地暗中浪涛汹涌的情势,除了他嬴政,任何人都难以控制。也许再等几年,他将各地的反对势力连根拔掉,南北外患彻底肃清,那时候谁当太子,谁继承帝位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到时再立胡亥,让他当个平庸的太平天子。

情况假若一直不能好转,那只有立扶苏,让他继续努力。

更何况徐巿在为他求〃青春之泉〃,卢生也在帮他寻找修仙秘笈,一旦成仙或是长生不老,那立太子的事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不过,自从念玉来到宫中后,始皇又燃起另一股希望。胡亥很喜欢念玉,在她的影响之下,胡亥的浪荡行为收敛很多,也肯跟着她读书,这样下去,胡亥可能会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

他现在时常怀疑,将念玉收为幼公主,这个决定是否错了?”8

就在蒙恬完成扫荡河南匈奴任务,正监督戍谪人犯修筑长城,始皇稍微喘了口气,心情稍微放松时,南方又传来惊讯。

原来,当年王翦灭楚后,挟着战胜余威,收服越南等地设会稽郡后,就班师回朝,而由裨将屠睢率领以秦军为骨干,加上楚国降军和地方部队的三十万军队继续南下,顺利地征服了东瓯和闽越,将两地合设为闽中郡。 但进行到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揭杨、桂阳)地方,因粮秣运输困难,屡进屡退,始终不能击败南越及西瓯部队,对峙达三年之久。

后来,派到该地的郡监御史史录,开掘〃灵渠〃,分湘江为南北两渠,引来珠江的水,漕运一通,军事行动也就便利得多,终于击败越人,尽收平地,而越人则逃入深山丛林继续抵抗。”

但在前不久,越人发动夜袭,在秦军疏于防备之下,征南将军屠睢遭到击杀,统帅一死,军心涣散,越人趁机反攻,秦军又退至五岭之线,所派地方官吏全遭杀害。

始皇接到惊讯的当天晚上,他又在南书房里转来转去,谋求对策。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决定不再召开廷议讨论,免得听到一片反对声,看到有人叩头流血,影响到他的决心。

这些贪图舒适、企图心不旺盛的家伙,一定又会阻谏他:百越乃蛮荒之地,收归版图也只是累赘,犯不着动员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自屠睢征百越以来,前后增兵数次,暴师日久的兵力高达五十万,开掘〃灵渠〃的人力物力还未计算在内。

他转到南窗边,将南窗打开,看到的是一钩新月远挂高空,他又不禁怀念起皇后和蒙武夫妇。假若蒙武在,他会为他献策,即使是不能完全中意,也要比现在不是听到反对就是虚伪地逢迎好多了。

至于皇后虽说不愿过问军国大事,但在他像今天这样委决不下时,她往往一言就可解疑。

齐虹更不必说了,她狡黠聪慧,听到一个问题就能想出十个答案,总有一、两个是合他意的。

越地本来贫瘠,满布穷山恶水,有的地方甚至全是树木花草都不长的荒石山,可说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而且,百越民族文化水准低落,大都过着半农半渔猎的生活。同时种族甚多,虽然各个部落也有君长之类的统治者,但不能团结,不像东胡、林胡和匈奴那样能形成强大的国家组织,除了偶尔有零星的百越盗匪越界抢劫秦人外,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威胁。

这种条件的百越是否值得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地去征服呢?

可是,这次他们偷袭秦军,杀了统帅,又残杀中央派去的地方官吏,要是不讨伐,大秦的威信扫地,边疆民族会群起效法,以后的动乱就多了。

也许当时就不该征伐南越,只是因为东瓯和闽越得来不容易,而未想到南越和西瓯如此棘手难缠,才弄得后来起虎难下,增加兵力,开掘〃灵渠〃,杀鸡用牛刀,得不偿失。

但现在呢?征伐与不征伐?好让他为难!

另外,领军将军人选很难找,这个人需要懂得当地风俗民情,才能一边征伐一边安抚,同时他还需要刻苦耐劳,受得了蛮荒地方的瘴疠之苦,才能有耐性应付越人的游击战。

王翦、王贲父子已死,蒙恬镇守北境监修长城,不能调动,他一个个仔细研讨分析其他的将领,就是找不到一个十全十美、能文能武、能用兵也能安抚蛮族的人。

想得心烦,他又在书房转动起来,一面还用手敲着脑袋。

突然听到幼公主在外面和近侍说话,她想进来向他请晚安,但近侍小声地警告她:

“幼公主,不是奴岂不为公主通报,主上正在为军国大事费神,只要看到他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转来转去,最好是别去烦扰他,否则惹他大发雷霆,弄不好还会打人、杀人。”

她大概是给他吓住了,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可是她的来,却让他灵光一闪,由她想到北境,再由北境联想到任嚣,不错,就是他!他一切条件都符合,为什么刚才他未想到他?他自己是否思路也太狭窄了,选拔人才,老是在身边几个熟悉的人中间打转?

任嚣的确是最佳人才。

他是楚越边境上的人,应该熟知百越民族的习性。

他随王翦灭楚,远至湘水和苍梧山之间,对那一带的地形应该很熟。

他担任九原郡守,这次经略河南,收效如此之快,他执行坚壁清野和全民皆兵的策略奇佳,功劳应有他一半,他当然能够治民。

他在魏庄以四千兵力攻击数万匈奴的从容姿态,谁敢说他不是个智勇双全的将才?

不错,就是他!

他兴奋得等不及找侍中撰写诏命,亲自用朱笔写了,喊来近侍,连夜送给左丞相李斯,要他召回九原郡守任嚣,职务另选人接替。9

在咸阳宫南书房,任嚣由蒙毅陪同谒见了始皇,他预先就熟读好一切有关百越的资料。

始皇首先说了一些南越近况,接着诚恳地说:

“朕经过再三考虑,任卿才是为朕分忧的最佳人选。”

但令他惊奇的是不见任嚣的高兴,反而是忧形于色,因此他又加了一句:

“任卿莫非有什么困难?”

“人臣为主分忧,虽万死不能辞,何况这次任务也并非不能达成的任务。〃任嚣恭敬地回答。

“但朕看你似乎有难言之隐。”

“臣是在想蒙恬将军和王翦将军的事。〃任嚣说。

“蒙恬和王翦与这件事有什么关连?〃始皇脸上出现些许不悦。

“蒙恬这次扫荡匈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克奏建功,王翦灭楚也不过两年,但南越西瓯却前后十年、出动兵力高达五十万还是不能根本解决。”

“是啊,〃始皇接口说:“朕也为此忧心不已,想到要放弃,但再想到大秦声威若因此丧失,今后边疆蛮族动乱必多,所以委决不下。任卿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听听。”

“百越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出产,经济价值表面上看来不高,但若从深远一层来看,大秦要接近南方海洋,打通南北水上交通,百越地区非经营不可,〃任嚣以他雄浑的嗓音大声说:“何况,由南海向西,还有不少的番邦异国,那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可为大秦带来不少的发展机会。”

“任卿的话都是朕前所未闻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加紧经营百越地区,卿为朕一言决疑!还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始皇显得格外兴奋。

“臣所以提到蒙恬和王翦奏功如此之快,百越如此难征服,乃是陛下左右未分清事情的异同,却坚持用同样的手段,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哦?任卿见解的确与众不同,〃始皇赞叹:“你是否将异同分析一下?”

“灭楚只是改朝换代,匈奴本来就是入侵我们国家,用武力就可解决,但经营百越是我们侵入他们的国家,只靠武力,结果必得其反。〃任嚣眼睛本来就大,现在他睁大眼睛,注视着始皇侃侃而论,更是神采奕奕,精光四射。

“任卿此去,有什么特别做法?〃始皇有点怀疑地问。

“臣有一个八字决的政策理念,不知是否能生效,还望陛下和蒙廷尉指正。”

“蒙毅,你也要用心听,看看有什么意见提出来。”

蒙毅虽已官居廷尉,在始皇眼中他仍然是后生晚辈。

“哪八个字?〃始皇转向任嚣问。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何谓怀柔?〃始皇问。

“尽可能不用武力,另外整顿军纪,将不得纵军扰民,选贤任能,地方官员欺压土著,贪污敲诈者重刑,内地移民不得平视当地居民,多为该地区作各项民生所需建设,初岂不要想该地区有多少回报利益。”

“如何优遇?”

“尽量起用培植当地人才为官吏,铲除原有的恶势力,当地的特殊人才可推荐到中央或别郡为官,而且初期是降格以求,破除当地人自认是受压迫者的反抗心理。”

“教养呢?”

“派专吏为师,教导各种技艺及中原文化,但也尊重土著原有的技艺和文化,有特别好的还可以介绍到中原来,不让当地人有中原文化驱逐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感觉,而是互相交流。”

“任卿的意思,是要将百越人完全变为中原人?〃始皇恍然大悟。

“要想彻底化百越为大秦所有,同化是最后也最有效的办法,而最好的同化手段就是通婚!〃任嚣特别加重后面两个字。

“通婚?〃始皇哈哈大笑:“中原人愿娶百越女子,百越女子又愿嫁秦家郎?”

“初期可能很难,但经过长期教化杂处,经济条件及风俗习惯相溶合后,男女相悦和通婚是很自然的事,〃任嚣正色地说:“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政策来促进配合!”

“什么政策?〃始皇好奇地问。

“譬如说,大量选拔当地青年到中央或别郡任官吏,或是提高驻军待遇,让当地年轻人羡慕从军,当地青壮男性一少,适婚女性人数相对必然增加,内地去的,不管是流放或有计划地移民实边,都以年轻男性居多,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就会通婚起来。”

“妙啊!妙啊!〃始皇击案大笑:“怎么以前就没有人想到?”

“这样一来,若干年后,百越就没有所谓华夏夷狄之分,大秦的真正疆域也就直接涵盖南海了。〃任嚣语重心长地说。

“任卿此去,有什么向朕要求的?〃始皇又问。

“王翦将军伐楚,多要田园美宅以回陛下信任,臣此次去,路途遥远,交通阻塞,很多地方需要便宜行事,还望陛下恩准。”

“这是应该的,听任卿今晚这席话,就知道你是个肯做事的人,朕授你全权行事。既然要怀柔,就不能再名为什么征讨大将军之类的,朕任命你为南海尉,起抚南海以后设郡治理,而南海尉则掌理该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宜。”

“谢陛下。〃任嚣避席顿首谢恩。

始皇又再交代蒙恬,原则上南海地区要大量移民,细节要他和任嚣商议办理。最后他又问任嚣:

“这次任卿要带多少增援兵力?”

“只带臣的家卒护卫和陛下的符节就够了。〃任嚣微笑着说。

“哦?〃始皇不得不对他另眼看待。

任嚣按照他的八字诀政策,只用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平定了南越和西瓯,划为南海、桂林和象郡等三个郡,直到秦二世时,任嚣病死前,百越人不复反叛。

第二十二章求为神仙

北方匈奴赶出了河南,南海任嚣剿抚相互运用,将他的八字诀政策执行得有声有色。

在国事安定,内心较为清闲时,始皇又想起了他的求仙行动。

徐巿奉派出海,几年来都没有消息,没有要求加派人手,连粮食和淡水都没回港口加添过,看样子他是找到了仙岛,难道他就此乐而忘归,忘掉为他求取〃青春之泉〃?

还是他带了六千童男童女归化了仙岛,根本就不想回来?甚至是利用船上的武力和财物,找个海岛自立为王起来?不然不应该几年没有消息传回!

他当时也许是被徐巿的仙风道骨和能言善道所迷惑,如今一有怀疑,他是越想越不对,寻长生不老之药要带那么多船和童男童女干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完全没有道理,他那时怎么会相信他的?

他真后悔当时没有将徐巿家人迁移到咸阳来扣为人质,唉,他对将相一直都采取事先防备,唯独对修道的人太过信任!现在他的家人也许早已迁移躲避,或者为徐巿所接走,他如今对徐巿可说是鞭长莫及了!

想到徐巿的家人,始皇立即派出使者到琅琊追查他家人的下落,找到时强制迁移到咸阳来。

另外派出去的卢生,他倒是常有消息传回,而且是常出现在东南海边各港口,也曾几次派人来要钱要装备。不过有谣言说,卢生跑遍各沿海港口做生意,以物易物,根本就未进入远海。

当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寻仙本来就是虚无飘渺、可遇不可求的事。皇后不肯见卢生,也许是在考验他对她的信心和爱,难能可贵,他嬴政对玉姊的爱心和信心都是坚贞不移的,何况他还年轻,他还有经受考验的时间。

时候或有早晚,成仙得道则一,他不会相信这些谣言。还有侯公,七十多岁的人了,风尘仆仆地来回于咸阳和华山之间,为了求取奇花异草为他炼丹,常要登高爬山去到云深不知处。

拿回来花草所炼成的丹药,服下以后,他倒觉得是很见效的,身轻体健,精神焕发,尤其是在御女时,更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效果。

脸色红润,肤色如玉,自称已有六十多岁而看上去四十不到的石生,则教他房中术,使用的教材是他世代秘藏的黄帝《素女经》。石生说,黄帝所以能得道,全靠照着经书上所载秘诀修炼而成,最后夜御百女,吸取这些处子的阴精,所以能白日乘龙升天,要诀是要二十岁以下的女人,超过二十五岁,即使是处子也不是上选。

后宫的处子说起来比妇人还要多,而且从小选进宫,都是从来未和男人接触过的,这应该都是上上选。但始皇照着书上练了几个月后,不说不能夜御百女,就是想征服一个女人,都得靠侯公给他的药。

几个月下来,他不但形骨消瘦,眼圈发黑,上殿前的石阶都会两腿发软,两眼冒金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