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杀c辛辛苦苦守护的双生子最后还是得死br >
宛王道:“从今日起,宛国所有习俗都由寡人说了算。 ”废除了陈国公一党,老旧派的也所剩无几,要铲除起来简直是易如反掌。
宛王道:“来人,把王后押走。”
。
反转来得太过突然,阿昭一时间不由得怔楞在地,半晌后方回过神来。恰好此时,有侍卫进来,“禀报王上,卑职在另外一个密室里找到了王子修的信物。”
阿昭一听,连忙问:“修儿人呢”
侍卫看看宛王,又看看阿昭。宛王颔,示意侍卫可以回答。侍卫这才回道:“只找到了信物,没有见到王子修。”
阿昭蹙眉,“在哪间密室,带我去看看。”
侍卫应了声,带阿昭去了隔壁的密室里,密室里的有一个巨大的牢笼,里面还有一个托盘,托盘上摆了一碗只剩下一半的米粥。
阿昭伸手一摸,还有余温。
“修儿刚离开这里不久”
宛王说道:“命人审问王后,务必要问出修儿的下落。”
阿昭等不及去审问宛后了,米粥是温的,证明修儿之前还是在这里的,很有可能是宛后事先将修儿转移了。那么宛后会将修儿藏在哪里
宛王温声与阿昭道:“修儿不会有事,你无需担心。”
宛王今日心情很愉悦。
先是撒了这么多年的网终于可以收起来了,然后是知道谢年是容玥的孩子,本来还在担心谢年会离开宛国,可如今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担忧了。
他是他的孩子
还有红剑客,剑术如此高的剑客也是他的孩子,他们都是他的王子王姬
宛王看阿昭的目光愈柔和。
阿昭此时满心都是宁修的下落,没有心思去注意宛王的神色。
就在这个时候,卫瑾出现在阿昭的眼前,不等阿昭开口,卫瑾就扣住了阿昭的手腕,他道:“跟我来,我知道修儿在哪里。”
他找了数日,终于在今天傍晚查出了线索。
、51晋江独
“这里是”
卫瑾与阿昭离开了宛宫;两人走了许久,方到了丰阳城郊外。随后卫瑾又带着阿昭爬上一座山,山腰上有一间石头屋。
卫瑾说道:“修儿就在此处。之前我现宛后的鸣凤殿的地下有密室,且里面还有一条密道里通向这儿。”卫瑾本是想自己一人救出宁修,但他观察了下地形和此处守卫的人数,他没有万全的把握。
山腰这里微微有些陡峭;且石头屋后面是望不见底的陡崖。
阿昭数了数,“外面有七个人。”
卫瑾道:“右边的四个我来。”
“好。”阿昭的手已经搭上了剑柄;蓄势待。
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身形疾如闪电;两把剑刃在幽冷的夜里迸出血色的寒光。小半个时辰后,阿昭这边已经全数解决,她望了一眼卫瑾;卫瑾道:“阿昭,你先进去。”
阿昭一脚踹开屋门。
果不其然,被五花大绑的宁修被关押在一个铁牢笼里。他躺在地上,脸上满是胡渣,身子看起来消瘦了许多,眼窝几乎是深陷了下去。本是气息奄奄的宁修见到来者时,眼里登时迸出亮光来。
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可嘴上塞了布团,阿昭只听到唔唔唔的声音。
“修儿别怕,为师来救你了。”
宁修想要摇头,可太久没进食的他一点力气也使不上来,只能继续呜呜呜地叫着。
阿昭看了看牢笼上的锁头,她打量了下石屋,并未找到钥匙。她拔出削铁如泥的沉水剑,用力一挥,锁头应声而断。
阿昭一喜,刚要走前去打开牢笼的门时,蓦然有一阵风声响起,她还未反应过来就已是有数不清的箭羽从屋顶而降。
阿昭大吃一惊,连忙向后退避,手臂也没有停止挥动沉水剑,打掉冲来的箭羽。
阿昭被箭羽连连逼退,她贴着石壁,满头都是冷汗。
“唔唔唔唔唔唔”宁修着急地大喊。
阿昭抹了把冷汗,松了口气,好在她动作敏捷,不然定要成箭猪了。阿昭对宁修道:“为师没事。”有了方才的箭羽,阿昭不敢再掉以轻心。
她警惕地打量着石屋,每一处都没有放过。
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踏了一步,一支箭羽又迅飞驰而来。阿昭一个侧身躲过了箭羽,还未来得及松一口气,身后紧贴的石壁猛然一空。
“啊”
山风卷来,阿昭只觉身子一轻,耳边是呼啸而过的猛烈寒风。
“唔唔”宁修的眼里蔓延上惊慌的神色。
与此同时,卫瑾也进了石屋,而映入他的眼底是阿昭掉下陡崖的场景,墨被风吹得凌乱,阿昭惊呼了一声,眨眼间人就消失了。
他的神色瞬间变得惨白。
“阿昭”
卫瑾几乎是踉跄着步伐奔到缺了口子的石壁旁,陡崖深不见底,夜色深沉,什么都看不见。卫瑾的心快要停止跳动
就在此时,石屋猛烈地摇晃起来。
宁修“唔唔”地叫着。
卫瑾回过神来,他想也未想便直接踢开牢笼的门,一把捞起宁修,疾步离开了石屋。刚出石屋数步,轰隆一声,石屋轰然倒塌。
卫瑾放下宁修,他奔到崖边,探头喊道:“阿昭”
卫瑾唤了一声又一声,而回应他的只有自己的回声。
。
阿昭掉下陡崖已是过了大半月。
宁修回了宛宫后生了场大病,得知自己的师父变成亲生姐姐后,宁修的心里十分复杂。宛王派了许多人过来搜查,但始终是毫无所获。
卫瑾并没有放弃。
没有找到尸,那就是好消息。而且与阿昭同为双生子的谢年也说:“阿昭一定是被好心人救了。”听闻双生子能互相感应对方,谢年如此说,那么阿昭一定是活着。
不管是真是假,卫瑾更愿意相信是真的。
他的阿昭一定还活着
等他找到阿昭后,他再也不许她去救什么徒孙了,他要把她关起来,不准再涉险了阿昭掉下陡崖的那一幕,总在半夜时分跃上卫瑾的心头。
陡崖下是一大片丛林。
卫瑾带上了半年的干粮,不分日夜地搜寻。也不知过了多少天,卫瑾在一颗参天大树的树梢上找到了沉水剑的剑鞘。
卫瑾喜出望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