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此话当真?”
“如此大事,诩岂能欺骗将
公孙瓒这下有点坐不住了,他虽然不相信贾诩说的话。 但是却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一旦这个事情成了现实,那结果对他公孙瓒而言,是坏的不能在坏了。
“那刘虞为人软弱,他有这个胆子称帝吗?”公孙瓒开始试探贾诩。
“哈哈,刘虞为人虽然软弱。但是皇帝大位啊。那是什么概念,就是以前少帝,献帝还在的时候他刘家宗亲也有不少想的,更何况现在直系皇室已灭。您说,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吗?
袁绍为何要离刘虞为帝呢?不外乎刘虞软弱,好被他控制而已。这个将军您也应该明白。只是刘虞登位,即便是个傀儡皇帝,会放过您吗?”
公孙瓒一想。也确实。世上有几人能抵抗地住那皇位地诱惑啊,不能让这刘虞登位,只是想想却没有办法对抗袁绍。
现在袁绍收编了董卓的不少降军,他袁家本身又是实力庞大。单凭公孙瓒也无法对付袁绍啊。只有杀了刘虞,绝了后患了。想到这里公孙瓒又问贾诩。
“先生,我此事应该如何行事?还请先生教我。”
“将军眼中,怎么说我们也算是同门师兄弟。我必然帮您了。现在您还不足以公开和袁绍对抗。只有走一条釜底抽薪的路了。”
“还请先生明言。”公孙瓒不过是试探贾诩,却没料到他还真给自己出主意,看看这贾诩是何居心在说。
“将军不能明着对抗袁绍,却可以迅速回军,寻机攻打刘虞。只要杀了刘虞,他袁绍就是想立,难道去立一个死人为皇帝吗?”
公孙瓒一听,还是想让我退兵啊。不过他自己也已经对刘虞起了杀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贾诩不说,他也想这么做。
先不管这袁绍是不是真的要立刘虞为帝。就算不立。刘虞也必须要死了,这刘虞一向与自己不和,只有杀了他,自己才能取得幽州地大权,才能对抗鲜卑,乌丸这些蛮夷,才能在以后的风起云涌的局势中占据一席之地。
贾诩看出公孙瓒已经有所意动,开始趁热打铁:“公孙将军是抵抗草原蛮夷地英雄,您地强硬政策与我主对待蛮夷的政策十分相符。若不是敌对。您两人也可算是知己了。”
“确实不错。郑镇西在函古与诸侯大战,却把西凉铁骑调去抵抗羌人。这一点我十分佩服,若他日有机会,必与郑镇西一醉方休,这时间恐怕也只有郑镇西与我配喝这一杯英雄血了。”
说到这里公孙瓒顿了一顿:“只是我现在军中粮食不足,现在军粮都是袁绍提供的。最近因为军粮运输不便。袁绍已经减少各个诸侯的粮草了。我怕我军粮草不济,这粮草掌握在袁绍手中。不好退兵啊。”
贾诩心中嘲笑,这公孙瓒,这么幼稚的敲诈借口也说的出来。不过是一点粮草辎重而已,我西凉给地起。以一点粮草辎重为代价换地公孙瓒退兵,这还罢了。
更重要的是公孙瓒回到幽州,和刘虞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这幽州一乱必然实力大损,这可是为郑啸以后进军幽燕地一个好事啊。在说,后面还有的精彩呢…………哼哼,公孙瓒,且让你得意一时,却要让你后悔一世。
现在幽州陷入战乱是附和郑啸的战略利益的,至于这战乱会死多少人,这个可不在贾诩的考虑范围之内。
“公孙将军不必担心。这一应事宜由我办理,粮草辎重必然让您满意,我主愿与将军结成同盟,同抗强敌。”
公孙瓒是个自以为聪明的人,这贾诩既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那也不用多说了。他郑啸是死是活关我何时,现在最重要地是自己,虚的早日回军,杀了刘虞,绝了后患。
这幽州大地只能在公孙瓒手中才可以,这也是我公孙瓒实现冲天抱负的根基之地。当下与贾诩达成协议,只等合适的时机,接收西凉军送来的钱粮而后退兵了。
贾诩与公孙瓒达成协议,这只是贾诩的第一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东郡太守乔瑁,只是这个目标不是退兵,而带起联军内讧…………
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四章毒士纵横
更新时间:2009…3…1519:09:36本章字数:3582
乔瑁是太尉桥玄族子,与刘岱不和。两人之间可以说是大有可为,只要挑起一次内讧,联军军心本已不稳,有一次内讧那么瓦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说服不说服乔瑁不要紧,现在的不需要乔瑁退兵,而是需要他在这里。若是他走了,那这大戏可就唱不起来了。
进了乔瑁大营只是一翻普通辞令,完全没有意义,不过一阵就告辞而出。下一步才是重点了,出了乔瑁军营,直向刘岱大营而去。
兖州刺史刘岱原在朝中担任侍中一职,曾与贾诩相识。贾诩对刘岱的性格比较了解,决定以刘岱这里为突破口。
到了刘岱大营,对于贾诩。刘岱还是热情接见了,总算是旧交,这个时候刘岱还是比较看重贾诩的。当年贾诩的智慧和见解让刘岱很是惊叹,有这么个聪明人来了还是可以讨点主意的嘛。
“文和,我们很久不见了。”刘岱一副很热情的样子来迎接贾诩。
贾诩也是先见礼:“公山兄,别来无恙啊。”
两人见礼后分别落座:“文和为何这个时候前来,两军交战,这里可不是什么太平之地啊。”
贾诩却不回答,只是问:“公山,战事正紧,我怎么看到你的兵卒似乎有饥饿之色啊?”唉……”刘岱也是一声长叹,粮草吃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的士兵比较多,粮草难以接济。补给线现在太长了,各诸侯的粮草都比较紧张,一时也筹不到粮,只有减少士兵的口粮在做打算了。
“现在各镇诸侯粮草都不多了,我也很难借到粮草。这一时间又筹措不到粮食。如之奈何啊。”
“哦,会有此事?我昨日经过乔瑁军大营的时候,可是看他大营中粮草丰足。难道不给公山兄借一些粮草?”
刘岱一下沉默了,他可是看乔瑁很不顺眼,和乔瑁借粮,不是扫了自己地面子嘛。更何况乔瑁会借给自己吗?不用想。一定是不会的。
看刘岱表情很不自然,贾诩假装不知道的说:“公山兄乃是兖州刺史,乔瑁不过东郡太守。他怎么说也是您的属下。难道对您的命令也敢不从?他有这个胆子么?”
没这个胆量?他乔瑁自恃是太尉桥玄族子,什么时间把我这个兖州刺史放在眼中了。哼,有他的好看。嘴上却转了话题。
“文和兄,为何现在来到两军阵前?兵凶战危地,你也不怕自己有个闪失。”本书转载16k文学网.16k.
贾诩微微一笑:“我也不瞒公山兄,我现在已经投效了镇西将军。此次来,是来说服诸侯退兵的。刘岱一愣:“好你个贾文和。居然现在才说,我可是正和郑啸开战。你还敢和我说你投效了郑啸,你,你,你,这个时候跑来是何居心啊?”
“公山,稍安勿躁。我若是另有居心,怎么还会和你直言我是西凉军使者呢?”
“也是,我还信的过你贾文和。你怎么投靠了西凉郑啸啊?在朝廷做官不好吗?”
贾诩心中暗笑,你信得过我?信得过才有鬼。不过你信不信无所谓了。火种已经点起来了,只要加一把柴…………嘿嘿……
“朝廷?朝廷上不好过啊。想我贾诩自恃有才,可惜在朝廷上却是毫无建树。不如回西凉,郑镇西少年英雄,在他麾下还有进身之机。”
说起往事,两人不由嘘唏了一阵。
“公山兄,旧情也叙了。谈公事吧,我这次来是要说服诸侯联军退兵地,公山兄可不能驳了我的面子啊。哈哈”
“这个……”刘岱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公山兄不必在意。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只是诸侯劳师远征,实在无益。”
“谁说不是啊,但是盟主有令……我也不瞒你,西凉郑啸太狂傲了,我也是怕他又是另一个董卓。不过既然有文和兄辅佐,应该也不会如此了。其实我早有退兵之意。只是一时无法进退啊。不能诸侯不退。我先退吧。”
“公山兄所虑甚是,兹事体大。还需缓图之。我也只是信使,话传到了就是了。该如何行事还是得公山兄自己思量。”
刘岱哈哈一笑,命令排开宴席,与贾诩共聚,留贾诩在营中休息。
待得贾诩休息下后,刘岱心思开始转了。现在军中缺粮,进退不是,真是难于决断了。乔瑁又屡次折他面子,平时还能压住,今日被贾诩一说他心中真不是滋味。
不错,名义上他是乔瑁的上级,可实际上乔瑁根本不听他的。而且长和他对着干,以前一直拿乔瑁没有办法,乔瑁在朝廷上势力大啊。
但是现在?嘿嘿,朝廷可没有什么约束力了,连皇上现在都生死未卜,谁还在乎朝廷啊。待来日,在和乔瑁借粮,若是他还和我对这干,那就不要怪我无情了。
第二日,贾诩告辞了。他需要去下一个目标游说,而刘岱这里,他已经点燃了火种,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下一站是孙坚军,孙坚也是他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自从诸侯从洛阳开始追击郑啸后,孙坚一直是消极怠工。诸侯也知道他与郑啸素有交情,这次征伐西凉,谁也没指望孙坚能出力。同时也都防着孙坚呢,不过没有证据谁也不敢妄动。
孙坚勇猛,并且也响应了征伐郑啸。谁也不会没事找孙坚的麻烦,只要他老老实实地,这些诸侯也懒的理会他。并且孙坚军在攻击函谷关也上阵了,虽然都知道孙坚军不怎么出力,不过那个诸侯又尽力了?”
而孙坚的心意现在谁也不知道,以贾诩看来。此行不过是试探。孙坚号称猛虎,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到了孙坚军这里贾诩倒是摆明车马,表明自己是郑啸使者。见了孙坚后,互相见礼,示意孙坚挥退左右。
孙坚一看贾诩有话要说,也挥退左右。人开始密议。他可不认为贾诩能拿他如何,况且既然郑啸派人来,也不会那么简单。现在诸侯攻伐,郑啸需要助力,这个时候正是获取利益地好时候啊。
“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也好,乌程侯爽快。诩此来是劝诸侯退兵,只是这一时之间,谁也不会退。此时,乌程侯难道不认为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此时朝廷无力。正是我辈英雄奋发之时。乌程侯的时间浪费在这里并不值得,诸侯军在函谷关前不得寸进,久候自然会退兵。而后天下局势,风起云涌,难道乌程侯此时不正是奋起之时?”
“胡说,大汉朝廷仍在,我等应该向朝廷效忠,你说这些是何居心?”
看到孙坚声色俱厉的样子,贾诩却一点也不着急:“您不必动怒,朝廷?皇甫嵩将军一代名将。朝廷对他公平吗?若不是朝廷无能,百姓衣食无着才会造反。张角之乱虽然平定,但是各地的黄巾此起彼伏,从无断绝,朝廷又做什么了?乌程侯应该保社稷,安黎民,这个时候难道您不应该挺身而出吗?”
孙坚沉默了下来,他也不过是试探贾诩。其实他对汉室早以失望,而诸侯间的勾心斗角。他早就受够了,要不是因为他自己还有要借重这些诸侯的地方,早就不理会这些貌似英雄地家伙了。
只有无奈的叹息:“我是有心重整河山,可惜我势单力薄,没有力量去做这些事情啊。”
“不错。”贾诩接口说:“一个长沙太小了,实在不足以乌程侯施展报复。不过现在有个好机会啊。”
“什么机会?”
“诸侯在这函谷关前一直毫无建树。乌程侯觉得诸侯联军能打进函谷关的多少机会呢?”
“恩,已经打了接近三个月了。都没有办法。只要郑啸郑苍宇在函谷关一日,这联军就别想进函谷关一步。更别说,现在羌人退兵地消息也传到个诸侯军中,西凉铁骑正向函谷关赶来,诸侯又有那个不害怕西凉铁骑的?”
“乌程侯好眼力,事实确实如此。诸侯军现在进退不得,久则生变,乌程侯不妨冷眼旁观。我料不久就一场变故,乌程侯只需因势利导,及时出头便是一个机会。”
“哦?什么机会?还请先生明言。”
“哈哈,乌程侯莫急。现在时机不到,只要时刻一到,自有分晓。”说完贾诩也就告辞而去。
孙坚也是莫名其妙的,等贾诩走了。黄盖从帐后转了出来,孙坚问到:“公覆你怎么看?这贾诩到底是何居心?”
“主公,这贾诩也未必安着什么好心。 虽然您与西凉郑啸是素交了,但是现在诸侯纷争,又有那个是好相与的。”
“恩,苍宇此人你不必担心,他还是没有多少心机的少年。”
“人是会变的啊。况且郑啸身边可有田丰在,田丰田元皓地才学可不能小视,更何况还有刚才地这位贾诩,也不是个简单的人。”
“公覆言之有理,我们还需小心提防啊。以你之见,现在我们应该如何行事?”
“主公,以盖之愚见,现在静观其变,外松内紧是上策。诸侯间的恩恩怨怨可也不少,贾诩既然说会有变,相信不会无的放矢。
姑且不论他是好意还是坏心,只要我们自己小心,只要对我们自己有利的却也不妨让郑啸利用一下。只要我们自己小心在意,这谁在利用谁可还不好说呢。”
“恩,不错。派人盯住贾诩,看他到底搞什么鬼。命令众军,今日起小心戒备,静观其变。”
一场阴云随着贾诩地到来,在联军地上空悄无声息的飘荡起来。
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五章联军内讧
更新时间:2009…3…1519:09:36本章字数:3997
贾诩大摇大摆的跑到曹操军大营,打出郑啸军使者的旗号,也唬住了营门外的守卫。
曹操正在思考如何应对面前的局面,现在诸侯多有退意。函谷关打不下来,又传来消息羌人退去,这西凉铁骑正在赶来函谷关的路上。一旦等西凉铁骑来了,诸侯军就更难打了。
外面有人通报,西凉使者贾诩来了。曹操一听,郑啸这个时候派使者来?难道西凉军撑不住了?不会吧。
先看看来人的意思在说,这个时候郑啸派来使者。难道有什么阴谋?曹操也很清楚现在诸侯军的情况,若不是在洛阳偷袭了西凉军,一路追杀。
打顺风仗诸侯是气势如虹,到了函谷关不得寸进,这下诸侯可没有当初的那种意气风发了。这段时间诸侯间矛盾重重,攻击函谷关也是勉强的很了,已经是个很脆弱的联盟了。
贾诩进来,也看的曹操很是欣赏。好一个风雅之士,从容镇定,神态儒雅。
“拜见奋武将军。”
“客气了,请坐。”
曹操对贾诩还很客气:“贾先生此来?有何要事?”
“奋武将军果然不凡。此次前面,诩奉命前来劝诸位退兵,止干戈,平战事的。”
“那先生以为能让我们退兵吗?”“不能。”
“那你为何还来游说呢?”
“主公有命,诩也只有尽力而为了。我主欲与诸侯息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哦,现在你家主公处于劣势,忽然的派你来劝人退兵,有些异想天开了吧。难道先生真的以为只凭您的唇舌可以成功吗?”
“哈哈。诩只是尽力而为。将军与蔡邕蔡大人有师徒之谊,我主与是蔡大人是翁婿。将军与我家主公与算的上是师兄弟了,何必非要斗的你死我活呢?”
蔡邕以前教导过曹操,曹操对蔡邕也很尊敬。可以说是有师徒地情意,虽然蔡邕已经死了,不过这个名头还是存在的。
曹操虽然是一世枭雄。却是很念旧情的人:“当年蔡大人慷慨赴义的消息传来,我是心痛良久。蔡大人一世清流,却死在董卓这个恶贼手中。还好现在董卓已死。这仇也报了。只是郑啸有点太过了,这玉玺是国之重宝,他岂能私藏?”
“将军乃是英杰人物,也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如此借口,也算是稀奇了。我主又何曾得到过玉玺,若真是我主得到玉玺,交出玉玺。难道真能平息了这场干戈?”
曹操也沉默了,这个只是借口,并没有几个诸侯真的是为玉玺而来的。现在战局僵持不下,诸侯军其实是处于劣势地,补给线太长了。况且诸侯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深,说不好什么时间就爆发。
而郑啸这边,刚刚打退羌人进犯。士气大振,西凉铁骑向着函谷关开来。想起西凉铁骑,就是曹操这般的枭雄心中都惴惴不安,更别说其他人了。只是这明面上不能露怯啊。
贾诩见曹操沉默又开始加火了:“将军可知。袁车骑已经派人联系幽州牧刘虞了吗?”
“不知。”曹操假装是不知道。
“原来您不知道啊,袁车骑准备立刘虞为新帝。将军以为可行否?”
“嗯,你是从那里得来地消息?”曹操这下真是惊了,他是知道袁绍想立刘虞为帝的,却不料想这贾诩是如何知道的。看来西凉的情报来源很是快速啊。
西凉军已经够强大的了,还有这般快速的细作系统,西凉郑啸更是自己的心腹大敌了,只是现在却奈何不了他啊。
“将军又何必奇怪呢?这国不可一日无主。将军在此间与我主交战又有多少意义?立新帝登基才是大事啊。”
“恩,来人。先带贾先生去休息。改日再议。”
有人带贾诩下去休息了,曹操心中却是久久不得平息。看情势是很难除掉郑啸了,还好现在将郑啸打回了函谷关,西凉军损失巨大,一时也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
就现在而言,立新帝事大。除郑啸事小。只是这一时之间。没有借口也不好退兵,诸侯间勾心斗角。谁都不愿意放过洛阳这块肥肉。不会容得谁先行退兵,这个事情还需要筹划啊…………
对刘岱地计划也必须加紧了,刘岱也是汉室血脉,虽然是旁支,但他是齐孝王少子,也是天家血脉,立他为帝也是名正言顺。
而且刘岱此人有勇无谋,曹操有完全的信心来控制住他。哼,袁绍想着立皇帝,当我是笨蛋吗,有皇帝在手何愁大事不成啊。
诸侯军中本来就已经暗斗不止,贾诩的到来更是催化了一
入夜,贾诩又单独来拜访曹操,曹操挥退左右接见了贾诩。他也明白,贾诩的到来可没有那么简单了…………
“贾先生有何话,不妨直说。”
“不愧是曹将军,够魄力。我也不饶弯子了,我代表我主承诺,只要将军退兵,那么在下面的控制洛阳,立新帝这两件事情上都会支持将军。我主愿意与将军结成同盟,共同进退。”
“哦,郑啸真是如此说的?”
“不错,在怎么说,将军与我主也是师兄弟的名分。这诸侯纷争即将到来,不与您结为同盟,又与谁结成同盟呢?”
“哼,哼。先生欺我不成?你家主公与乌程侯孙坚交情匪浅。即便结盟,孙坚才是你主最可靠的盟友吧。”
“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孙将军远在长沙。而他的力量亦不足以在洛阳立足,纵观诸侯,唯有将军与袁车骑有能力,有声望。有人脉来控制洛阳这京畿之地。其余人等,皆不可能。”
“先生所言有理,但是袁车骑比我实力强大的太多了。我又如何能敌得过他呢?控制洛阳呢?”
“哈哈,将军或许一时兵力不如袁绍。但是一旦与我主结成同盟那么便不一样了。”
“愿闻其详。”曹操也来了兴趣。
“袁绍强于将军,是因为他声望高于将军,他袁家地势力大于将军家族。袁绍的兵力多于将军。但是将军与我主结盟却又不一样了。”
“还请贾先生细细道来。”
“首先,现在洛阳情势可谓风起云涌,但是归根结底却在兵力。谁地实力强大。兵力强大才是优势。这个时候声望不足为依仗。
其次,袁家家族势力确实大,袁家的门生故旧遍及天下。但是洛阳此时新帝未立,百官群龙无首,他们手中也没有什么兵力,只是文人之声。文人之声在太平时期或许很是厉害,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刀剑说话比较有效。
一旦将军您拥立新帝登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却是新皇说了算。这个您必然明了,也不用贾诩多言。”
“就现今而言,兵力上我也不是袁绍的对手啊。先生可有良策?”
“这个就要看将军是否与我主结盟了。”
“为何?”
“将军可是忘记了袁绍军中多是董卓降军,这些人一去。袁绍实力又能强于将军多少呢?”
“先生有办法解决这些人?”
“当然,这些我主自有办法。就看将军您的决断了。”
“先生先请回。待来日在给先生答复。”
紧接着贾诩又不断的拜访陶谦,孔融等几镇诸侯。虽然没说服他们退兵,但是却种下了种子,只等收获了。
而这日正当贾诩拜访袁绍的时候,还没和袁绍说上几句话。帐外就有人来报。
“报,大事不好,刘岱刘刺史杀了乔瑁太守。两边打起来了,孙坚将军已经率军平乱去了。”
“什么?”袁绍一听,也顾不上贾诩了。急忙问起了具体怎么回事?等了好一会,才有人回报。原来是刘岱请乔瑁议事,而后向乔瑁借粮,乔瑁不借,还出言讥讽。刘岱大怒。杀死了乔瑁,乔瑁地亲卫也被杀光。
却不想有人去了乔瑁军报告了这个消息,还没等乔瑁军有反应,刘岱派来人拿着乔瑁地印绶接管军队来了。
这刘岱是名义上的上司,本来若是没有得到乔瑁被杀地消息,这些军队也许就会听命行事。可是已经知道了乔瑁是刘岱杀的。这下可炸了窝了。
乔瑁是乔玄族子。部下当然有一批心腹。这个时候确认了乔瑁被杀,这怎么能就这样算了。乔瑁的部下乔观一刀砍死了刘岱派来的人,带兵杀向刘岱大营。
两军一下打了起来,这个事情毫无征兆。谁也没有想到会忽然打起来,都没有防备,一场大战却没有怎么打就收场了。
因为孙坚军出现地非常及时,孙坚声威赫赫,孙坚军又是实力颇强。没过多久就平息了双方地混战,孙坚亲自出手擒拿了刘岱,平息了内讧。压着刘岱直向袁绍大营而来。
而刘岱军和乔瑁军的士兵嘛,那就不用想了,统统收入囊中。这些事情如何做,自然有黄盖去做。
孙坚一想起刚才黄盖地话,心中也是庆幸。幸亏黄盖反应的快,他孙坚自己不过是想趁机吞了乔瑁的部署,因为乔瑁一死,乔瑁军比较容易收复。
却不成想,黄盖出主意,让孙坚亲自出手擒拿了刘岱。刘岱军自然被全部俘虏,而俘虏的将官可以以后还给刘岱,可这些士兵嘛,那是想都别想了,到了嘴里的肉还能吐出去不成?
进了袁绍大营,孙坚压着刘岱对袁绍说:“刘岱,乔瑁两军互相攻击,为正联军军纪,现已擒下刘岱,还请盟主发落。”
袁绍毫无表情的看着刘岱说到:“请各镇诸侯前来,共同议事。”
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六章曹操的抉择
更新时间:2009…3…1519:09:36本章字数:3993
待得各镇诸侯尽皆来到,袁绍说到:“今日刘岱无故杀死乔瑁,两军攻击。乱我联军军纪,各位说该如何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