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6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这也多亏了郑啸老爹当年经营起来那无所不在地商业脉络。 现在贾诩很多活动都是通过这些商业脉络进行的。

贾诩现在接触到这个商业网络后才明白这里面的能量是何其强大,当初他贾诩投靠郑啸不过是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逐渐的郑啸的人格魅力也感染了他,但是在函谷关之战结束后贾诩也不认为自己会死心塌地的效忠郑啸。

虽然贾诩很看好郑啸,但是贾诩却不会舍命去帮助郑啸。函谷关游说诸侯退兵不过是借力打力,若不是有西凉雄厚实力为后盾,没有危险。他贾诩会主动出关游说诸侯?那才是见鬼呢…………

到函谷关之战结束后,因为他贾诩的表现。郑啸也让贾诩接触了他地商业脉络。从中实行许多计划。而贾诩在接触到郑啸这份商业脉络后才明白郑啸的实力实在不是明面上的那么点。这里面的能量太庞大了。

要是他贾诩哪一天背叛了郑啸,郑啸不追究则罢。一定追究的话,那他贾诩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恐怕也会被郑啸地暗卫透过这个商业网络给抓出来。

现在的贾诩才发现自己上了贼船,想下去那可就难了。唯有打起精神为郑啸效命了,而以贾诩的眼光来看,郑啸这里也是最安全,最有发展前途地地方。

这些商业脉络不但能够提供各地的情报,也可以通过这些地方商户秘密的将一些物资转交给当地的黄巾军,以达到贾诩的目的。虽然因为黄巾之乱,这些商业脉络萎缩了许多,但现在依然是庞大的。

想起来郑啸地管家老蒙捷地眼神,贾诩也是心有余悸。这个老蒙捷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在他配合贾诩一些行动的时候,却显示出超乎寻常地精明,这让贾诩也是心生警惕。

怪不得西凉一直没有什么内部乱子呢,原来有这么个人在掌舵呢。现在郑啸的暗卫系统在西凉官员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人人都知道却从来没见过。贾诩现在知道暗卫系统是这个老头掌握的,更是警觉。

郑啸对这个老头是如此信任,让贾诩也是惊异。越和蒙捷这个老头接触就越发现这个老头的厉害,这个老头手中的力量太强大了,这个老头心思太细密了。一旦这个老头要是有所异动,那郑啸可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贾诩现在畏惧这位老蒙捷也只要全力辅助郑啸了,四处策划着动乱。让天下不得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对郑啸一统天下提供最大的帮助,至于百姓的死活,贾诩才不在乎。

况且这些事情还是贾诩来做比较好,郑啸现在对汉人百姓很是仁慈,要让郑啸去做这些的确很难。

袁绍想利用张燕拖住郑啸,而郑啸也在利用公孙瓒拖住袁绍。现在两边就看谁能先击败对手,抢占时间了。

在不同地战场,面对不同的敌人,却变成了郑啸与袁绍之间的间接对抗。

郑啸现在感叹,这战争果然不止在战场啊。在老爹留下的书中他认识到战争已经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在郑啸以前的认知中,只要在战场上击败了敌人就是胜利,现在却不一样了。

虽然战争的胜负主要决定在战场上,只是战场之外一样有很多。就好比现在,若不是因为西凉有足够的钱粮,郑啸不会出征并州。威压袁绍。为什么?

若是没有足够的钱粮,就是占领了并州,郑啸也没有办法去平定百姓的生活。若是不能给予百姓基本地生活,那就会失去民心,一旦失去民心,在想收回就很难了。

郑啸在出兵前也犹豫了一段时间,到底要不要出征并州。好不容易才下了决心。一个是因为现在并州黑山军横行,百姓的日子可谓朝不保夕,是一个收复民心的好时机。

在一个是并州的地形地貌,拿下并州后就可以得到河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这里因为黄河的滋养土地肥沃,经过一段时间地投入后。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粮仓,潜力十足。

同时,一旦占领了并州。向东可以威压幽州。一旦控制了幽州,郑啸麾下的骑兵将无人能敌,因为幽州和西凉一样盛产高品质的战马。向南可以威压洛阳京畿之地,与函谷关一起就对洛阳形成了包夹。

洛阳现在虽然破败了,没有了朝廷,没有了百官,没有了富户。壮丁也大量的减少。但是洛阳却是郑啸进军中原的必经之地。

现在洛阳在刘备的手中。说真地,就刘备那点实力根本不在郑啸眼中。虽然老爹提醒过郑啸需要注意刘备,但是现在郑啸实在看不出这刘备对他有什么威胁的地方。

不错,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都是猛将,可惜只有猛将又有屁用,大军一拥而上,就连天下第一的温侯吕布也只有死亡一途。就更别说关羽,张飞了。再说,刘备就是占据了洛阳,他也发展不起来,贾诩可不会干看着,郑啸信任贾诩的能力…………

当然占领并州地弊端也有不少,即便占领了并州,也需要注入大量的钱粮来恢复并州的生产,救济百姓。但是郑啸愿意下这个本钱,因为回报是巨大地。

同时,一旦占据了并州,就要直接面对南匈奴和鲜卑的势力了。虽然南匈奴已经虚弱,但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更不要说现在的草原霸主鲜卑了,那更是非常强大。要全盘吞并河套平原,和南匈奴以及鲜卑干一仗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现在在并州横行的黑山军可不是好对付的,黑山军号称百万。即便是虚假地数字也能说明黑山军人多势众,郑啸虽然有信心胜利,但是也必然是一番艰苦地战斗在等待着他。但是郑啸依然决定占据并州,这个是很需要的。他目前最大地敌人是袁绍,消灭了袁绍是他的争霸天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是在并州的黑山军也不是好惹的,现在郑啸已经需要面临黑山军了。

风起云涌第一百四十章郑啸的犹豫

更新时间:2009…3…1519:10:00本章字数:3486

徐晃很轻松的打了个漂亮仗,一战就击溃了王当率领的五千黑山军,打的王当落荒而逃。而王当军劫掠来到东西自然都到了徐晃军的腰包,只是斩首的敌人不足千人。

郑啸看着徐晃带人拉回来的财物直发愣。这王当是做什么的…………不过五千人,这抢劫来的财物可真是琳琅满目哇。要是郑啸带人去打劫,就是带上两三万人都不一定都有王当带着的五千人抢的多。

据徐晃禀报,他引军追上王当的时候,王当麾下军队想的不是如何迎战,而是加快速度逃跑。徐晃几乎以为这王当是诱饵,还犹豫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埋伏。

最后徐晃决定,先派一营骑兵杀上去,他带大军在后接应,看看王当有什么阴谋。结果却让徐晃是目瞪口呆,骑兵杀进王当军后,王当军当即溃散,抵抗是微弱的可以忽略。

看着四处跑路的王当军,徐晃还是很谨慎的派人追杀,并没有追出多远就收兵回营了。这一战,斩首的敌人很少,可是这战利品让所有人看的眼花。

郑啸看着这些战利品,心中也是感叹,并州百姓可真是苦啊。王当不过五千人居然搜刮来这么多东西,这黑山军打仗似乎不怎么样,可这打劫实在是一把好手啊,真可谓是强盗中的霸者了郑啸当即安排这些战利品的分派,财物的两成分给刚才出战的将士,其余的八成归入大军。粮食对半,一半归入大军,另一半以郑啸的名义分发给当地百姓。

这一举措让百姓们对郑啸感恩戴德,黑山军刚来抢劫完,现在来了郑啸军,不但打跑了黑山军。还抢回来了不少粮食还给老百姓。

老百姓是善良的,他们不会去计较郑啸抢了多少,又分给他们多少。他们只知道郑啸是好人,给他们救命的粮食,让他们能活下去,这就很好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个时候,天下黄巾余孽猖獗,诸侯间混战。天下能有几个平静地地方啊,而能吃饱饭是百姓们的奢望。传闻郑啸治下百姓都有饭吃。这就让许多百姓巴巴的望着,恨不得郑啸大军下一刻就来到的自己的家乡。

郑啸大军来了,就有饭吃了。这样的流言在并州百姓间开始流传,郑啸的宣传系统在并州大肆活动,把刚刚将打败王当抢来的粮食还给老百姓无限夸大的到处流传。在民心舆论上已经占了先机,百姓们谁不希望能吃上饱饭。

并州许多地方黑山军横行。而黑山军从不考虑治理地方。只管四处打劫,抓壮丁扩大的自己地队伍。他们经过的地方,老百姓可遭了灾祸了,黑山军抢走了他们的粮食财物,抓走了他们的亲人,可是百姓无法反抗黑山军的刀枪。

反抗的都被黑山军残酷地杀死了,面对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家伙。百姓是没有多少办法。黑山军四处烧杀抢掠,攻城掠地,在并州没有人能阻挡住他们。

而郑啸来了,郑啸可是堂堂的镇西将军,黄巾军的克星。百姓都急切的期盼郑啸的到来。因为郑啸大军一到,自己就能活命了……

张燕这个时候也接受了袁绍的册封,成为了并州刺史。他是黑山军地首领。大部分黑山军的头领也都听他的,而张燕自己麾下的军队也是黑山军中最强悍的。

接到王当兵败地消息,张燕也做了计较。郑啸军的战力颇高,自己也很难打。随着张燕一声令下,所有在并州的黑山军都向太原郡集结。

现在郑啸三路大军齐出,而张燕决定在太原与郑啸主力决战。只要打掉了郑啸主力,其余两支军队就不足为虑了。关键就看太原了。

张燕下令太原以南地黑山军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向太原郡退却。坚壁清野,一路上所有看见的食物全部带走。带不走就烧掉。所有看见的人全部带走,不愿走的就杀掉。

要做到让郑啸军一路上连一颗粮食都找不到,加大郑啸军后勤补给的难度。而已经回来的黑山军全部屯驻在太原城北地阳曲,等郑啸到达太原已经是疲惫之师了,这个时候黑山军大军出击,想一战而胜。

而随着张燕地坚壁清野,郑啸大军的行军速度一下慢了下来。为什么?一路上,郑啸看见了无数尸体,都是被黑山军杀掉地老百姓,故土难离,多少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就被黑山军杀掉了。

全文字版,更新,更快,尽在16k文学网,.16k.wàp.16k.支持文学,支持16k!郑啸现在要做的就是一路上将看到的尸体全部焚烧掉,太多尸体长时间不处理,很容易形成瘟疫,虽然现在冬天,瘟疫的几率不大,但是不能掉以轻心。所有的尸体还是要及时处理掉。

同时,郑啸也得到了黑山军向太原郡集结的的情报,急忙叫来郭嘉问策。

“奉先,你看下这些军报吧。”郑啸把一堆军报推给郭嘉。

“主公,不必了,我都看过了。现在我军是必胜的,就看您的意思了,想速胜还是想缓胜。”

“噢,说说看,如何是速胜?如何是缓胜?”

“在并州,黑山军不得人心,百姓是站在主公您这边的,而这一点就是我军胜利的根源。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便他黑山军真有百万之众,在主公面前也只有灰飞烟灭而速胜是以大军直攻太原,命令张辽将军回军,不去雁门转向太原。同时让赵云将军放弃上党,直转壶关,虎视黑山军回太行山的退路。

这样一来,黑山军必然拼命,而我军也需要面临一场苦战,怕是伤亡也会很多。张辽将军的部队在敌人后方伺机而动,敌人难得安枕。赵云将军大军直捣黑山军退路。

黑山军军纪涣散,只要主公力战数场,打掉黑山军的气焰。辅以流言,黑山军军心必然涣散,此法可速胜,只是我军的伤亡也必然不小。”

郑啸想了一下,自己的接下来还要面对匈奴,鲜卑,甚至是袁绍的威胁。若是损失太大怕是后面就很难了。

“那缓胜之法呢?能有多少损失?”

“损失更大,只是这个损失是百姓,而不是我军。缓胜之法就是主力大军进驻太原,却不主动进攻,与黑山军开始对峙。黑山军现在全面向太原郡集结,预料到时候在太原郡的黑山军会有数十万之众。

这数十万大军看似实力强大,可同时带来的是几十万张嘴。只要命令张辽,赵云两支部队转向四处截杀黑山军的抢掠部队。太原城中的粮食根本不够几十万大军吃几个月的。

现在黑山军的劣势就是没有民众的支持,他们的后勤很薄弱。从太行山运粮过来的补给线不比我们短多少,而在太原郡补充的粮食根本不够他们吃多久的。就后勤运输能力而言,黑山军与我军也是压根不能比。

赵云将军大军专司截断黑山军从太行山来的粮道,以赵云将军的才能,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截断黑山军的粮道。

而主公您只需和黑山军对峙数月,最多半年,黑山大军自己就会崩溃。要么退回太行山,要么就饿死在太原郡,相信他们都会选择。

只是此法一旦实施,遭殃的是太原郡的百姓了。黑山军必然到处抢夺百姓的口粮以填饱他们自己的肚子,所以遭殃的是太原郡的百姓。而我军只是和黑山军对峙,就防守而言,黑山军很难攻破我军,而我军的伤亡也不会太大。

只是所有伤亡都会转嫁到太原郡百姓的身上,这个损失恐怕是数十万条性命……”

说到这里郭嘉也住口不说了,是太残酷了,要如何选择是郑啸的事情。郭嘉只是负责出主意,只有郑啸采纳了才有效用。

郑啸心中矛盾:“先让大军驻扎,等待运粮队上来。我在思量一下。”

郭嘉先出去传令了,他也知道郑啸对百姓是很不错的。只是形势又不允许郑啸损失太多的兵力,在损失兵力和损失民力之间的选择确实让郑啸为难了。

郑啸现在心中也是犹豫,现在情势严峻,不容的郑啸兵力太少。一旦兵力损失太大,鲜卑人匈奴人怕是就来了,更不要说还有劲敌袁绍了。

可太原郡的百姓呢,他们是无辜的,为什么要他们牺牲呢?这些都是未来郑啸的子民啊,郑啸一时也狠不下心来让他们牺牲。

郑啸大军一停,张燕却开始紧张了。难道这郑啸有什么阴谋不成?一路上郑啸大军高歌猛进,这个时候却停下来了。难道是他们梁聪不济?不可能啊,自己派去袭击郑啸粮草运输线的军队全然没有功效。

不是缺粮,那为什么停住了?难道郑啸畏惧自己的大军停下了。更不可能,当年郑啸敢以五千骑兵冲击波才的二十万大军,现在郑啸麾下可是十万大军了。说郑啸没有胆量,那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其实郑啸大军实际战斗人员只有四万。就是加上张辽赵云两支军队不过七万人。而后勤运输粮草的护军已经民夫却有二十多万,这三十万大军倒也不是夸大,不过专职战争的职业军人只有七万而已。

但是郑啸善战之名,天下闻名。在战场上没有人敢说可以在同等力量的情况下正面战胜郑啸,郑啸就是战场上的神,是西凉军的战神。

现在的郑啸是左右为难,而张燕更是左思右想。两个人在忧郁中…………

风起云涌第一百四一章下定决心

更新时间:2009…3…1916:38:20本章字数:3809

郑啸大军在京陵地区停了下来,而黑山军却不断的在集结,现在屯驻在阳曲地区的黑山军已经达到三十多万了。

王淮这会也是欲哭无泪,总算和张燕结盟一同对抗郑啸了。可张燕也太狠了,敲诈了他一大笔,幸好王氏家族也算薄有积蓄,要不然真的是被打劫光了。

更可恨的是袁绍,居然一说就让张燕当了个并州刺史,比他王淮官职还大。这也让王淮心中很不平衡,可是也没有办法。谁叫人家张燕手上是数十万人呢,这年头有兵才叫有实力。

只是让王淮接受张燕这么个贼寇出身的人当上司,也真是让王淮难受,要不是现在郑啸大军当前,王淮认为自己才不会这么窝囊。

王淮现在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郑啸,一切都是因为郑啸而起的。自己的耻辱一定要找郑啸讨还,所以王淮也倾尽全力帮助张燕筹措一切粮食辎重,只有打败了郑啸,才能解了他的心头之恨。

张燕现在在阳曲,巡视了集结而来的黑山军,也让张燕很是无奈。老弱妇孺都有,这些人那里是能上战场打仗的料啊…………虽然来了已经有三十多万人了,可真正能发挥战力的顶多二十万,而且这些人的战斗力也很值得怀疑。

于毒,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李大目,张白骑,这些黑山军的主要将领都被张燕召集起来。首先张燕还是要确定自己的权威,不管从官职上还是实力上。

现在就官职而言,他张燕是中郎将,并州刺史。就实力而言。他张燕的部队是最大最精锐地。首先压服了黑山军中所有的头领,让他们明白现在是跟谁混饭的。

而后张燕积极备战,派遣所有的老弱妇孺进入太原城,协助守城。而自己整合所有的精锐力量,等待郑啸的到来,也防备郑啸的阴谋,到现在为止,张燕依然没有想明白郑啸为什么停在京陵地区。都快半个月了还没动静。

而现在的郑啸,还是很头痛。到底该如何,他是一时拿不下主意。虽然对众将士宣传了在等待粮草,因为打败黑山军后要救济百姓,需要后方地粮草。

只有郭嘉知道郑啸现在还在犹豫到底是让士兵受损失还是让百姓受损失。郑啸在犹豫,他知道自己不能在犹豫了,可就是下不了决心,那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啊。

郑啸的思维中虽然看不起百姓,可受到他老爹的影响却希望能善待百姓。这个冲突在现在这个时刻越发的让郑啸为难了。

古代士大夫的思想是不会看的起百姓的性命的。而郑啸受到地一些现代教育却认为人命最重要。这两种冲突以前都不明显。可到了现在这个需要郑啸选择地时刻却显的尤为重要。

大军已经停驻半月了,郑啸依然没有做出决断。两种思想在郑啸脑海中争来斗去,以郑啸在战场上那雷厉风行的性格,怎么可能拖了半月还没有结果,这在以前也是不可能的。

在郑啸还在大帐中做思想斗争的时候,有人来报,典韦求见。

典韦却是带着军医来的,开口就问:“将军。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带郎中来了,让他给您瞧瞧。”

郑啸心中一愣。摆摆手:“我很好,你怎么想着带郎中过来?”

典韦憨憨一笑:“将军,我看您每天都在大帐之中,也不出去,我以为您身体有了啥问题呢。所以才叫了郎中来的。”

“噢”郑啸皱了皱眉头:“行了,我没事。我在想事情,退下吧。”

“将军。要真生病了可不能拖着啊。这病越拖越厉害的。要早点绝了病根才是。就是割掉块肉,只要能让身体好起来那才爽快不是。”

典韦这几句话宛如一道霹雳一般。让郑啸猛然惊醒。是啊,越拖越不是办法,现在地局势就好像身上一大块肉生了毒疮。要拔却拔不出来,只有把整快肉割掉才能让身体恢复正常。

并州就象一个人,黑山军就是毒疮,而太原郡的百姓就是那块肉。想要让并州恢复健康活力,只有拔除了黑山军这个毒疮,想拔除这个毒疮干脆就割掉太原郡百姓这块肉吧。

“恩,好了。我没有事情,你们退下吧。”

随着郑啸的命令典韦也不嗦,带着军医又出去了。走出中军大帐,典韦对着在暗处地郭嘉打了个眼色,郭嘉也就明白,成功了。

原来这一出是郭嘉安排的,他只怕自己说郑啸还会继续犹豫。而让典韦去说,郑啸更会惊醒,典韦是个粗人,有些时候这暗示的话让一个粗人来说更有效果。

果不其然,不过一刻,郑啸军令传出。大军开拔,直向太原城进发,全军缓慢前进,时刻保持战斗力。

这半个月郭嘉也没白耽误,让后方不但补充上来大量的粮草辎重。还征召了三万护军进入了作战序列,作为援军正在急速赶来。

郭嘉料定郑啸最后必然会选择缓胜一趟。虽然牺牲了太原郡许多百姓,可这样一来,只要计策适当,招降一部分黑山军是完全可能的,这些人足以填充死去的太原郡百姓的空缺。还可以再里面挑选出精锐地加入军队,这也是很好地选择。

以太原一地的百姓换来整个并州地平安,虽然代价有点大,但是现在整个天下混乱。重症需猛药,若是畏首畏尾能干什么大事?

现在郑啸只要垮过了这个坎,那么才是真正成熟起来。郭嘉也很高兴,最初被郑啸留在西凉的时候他心中也比较勉强。因为郑啸他老爹的名声太大了,郭嘉想留下研读一些郑啸老爹留下的著作。

可惜他郭嘉也是上了贼船。一上来就不好下去了。跟随这郑啸一路行来,郑啸对他是言听计从,也很让郭嘉开心,他是一个文人谋士,不可能上阵厮杀,那么指挥大军,纵横天下就成了他地乐趣,而郑啸刚好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一点。

现在他帮助郑啸。不但是在帮助一个少年至交,更是在实现他自己的抱负。郑啸爱民,可以给百姓一个好的生活,那么也就不会辜负他郭嘉施展才华帮助郑啸了。

郑啸大军缓慢前行,一路上看到的千里无人烟。都被黑山军给迁走了。在路上郑啸军是得不到任何补充的,也正因为郑啸犹豫了半月,这大军的粮草源源不断的送上来,现在大军的粮草辎重很丰足了,毫无阻碍地兵临太原。

太原城。位于太原盆地的最北端。太原附近的地形也是北高南低。就现在的情形而言,黑山军屯驻在北边的阳曲,而郑啸却是从南方杀上来,这也让郑啸攻城很难攻。

还好现在郑啸下定决心与黑山军对峙,到达太原后。郑啸也不攻城,只是驻扎大营,严防死守,并不急于开战。

这张燕可是等的心焦。他的精锐军队都集结在阳曲地区。就等郑啸攻太原,他才不相信郑啸能在几日之内就把太原城攻下。而郑啸攻城时间一长,必然疲惫。那时候他以修养充足的精锐部队南下攻击郑啸的疲惫军队,必然能有一场大胜。

却不料郑啸完全不予理会,只在太原城南安营扎寨,日夜戒备,却不攻城。让张燕地计划落空,这一下张燕也无可奈何了,只有变更计划。

太原城东西两面都是山。旁边就是汾河。既然你郑啸不进攻。那么我张燕就先来会一会你,黑山军可是太行山里出来地。翻山越岭是我们的强项。

当下张燕就派于毒带领一支军队,传过太原西边的吕梁山穿插到郑啸军身后,见机行事。而张燕带领大军开向太原,与太原城互为犄角。

郑啸听到斥候的禀报也不做说明,依然还是那样,让众军戒备。你黑山军不来便罢,若是敢出了太原挑战,那这汾河河谷上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太原城南是一片平原,位于汾河河谷之上,正是西凉铁骑纵横驰骋的地方,现在大军中两万五千西凉铁骑枕戈待旦,莫说你来上二十万人,就是来上百万,也会在西凉骑兵的铁蹄之下化为飞灰。

西凉铁骑一直是郑啸的镇山法宝,威名遍天下。现在别人一提起西凉军,脑海中地第一印象就是郑啸这个红马红甲的烈焰修罗带领着无数铁骑蜂拥而来,无可抵挡,也不容抵挡。

现在西凉军一共有三万五千铁骑,除了张辽,赵云各带走五千外,其余的两万五千骑兵全部在郑啸大军之中。郑啸一共四万大军,铁骑就占了一大半。

郑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攻城,攻城是后续部队地事情。郑啸开始的目标是以铁骑横扫并州的黑山军,当黑山军龟缩在城池之中后,这些黑山军就不足为虑了。

黑山军麻烦就麻烦在,他们一旦往山里面一藏,你很难剿灭他们。可以一旦出来就不一样了,现在郑啸虽然改变了战略。但是一样的,用骑兵把黑山军压的抬不起头来,不用多久黑山军就只能龟缩在城里,因为在平地上没有人是西凉铁骑的对手。

一直僵持到黑山军粮草不济了,那么这次的战役就赢定了。黑山军地后勤和郑啸军地后勤线是没办法比的,郑啸军就是在外征战一两年也不会有问题,但是黑山军一旦失去劫掠地补充后,怕是几个月也坚持不下来,黑山军的补给系统太薄弱了。

见郑啸还不来讨战,张燕思考了一下,决定大军出击,先打掉郑啸的气焰。既然你不来攻,那么我就攻过去。因为张燕也清楚,僵持下去的话,他的黑山军根本坚持不过郑啸军。…分割线

风起云涌第一百四十二章河谷血色

更新时间:2009…3…1916:38:21本章字数:3910

郑啸闻报,张燕军在营前讨战。也好,先杀杀你们的气焰,既然你张燕上杆子来送死,那我成全你。

熟悉郑啸的人看着郑啸嘴角那一丝狞笑,都明白了。有人要倒霉了,他们也都想好好打一仗了,这一路行来,都是屁大点的战役,根本没过瘾,这下终于有大仗打了。

“马超”

马超一听就蹦了出来,以为派他首先出战呢,兴高采烈的就跳了出来。

“命你带领一万铁骑,从右营潜出。绕到敌人后方,待我杀败了张燕军,在他们逃回城的路上,截杀他们。记住,不要太早露出了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