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好,我要你去将青州拿下,可有信心?”
管亥是哈哈大笑,青州是他的当年的根据地,太熟悉了。 当年带着黄巾军就在青州纵横无敌。现在要是统带郑啸麾下的强兵,这拿下青州实在不废吹灰之力。
“大将军放心。管亥定不辱使命。”
“很好,你去准备吧。”
郑啸盘算,现在自己的粮草足够,已经可以展开大规模的战役了。青州在孔融的治理下,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地好转,应该没有太多人需要自己救济。
现在并州河套地区已经是一个产粮大户了,经历了数年的努力,现在河套地区为郑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让郑啸更可以安心地征战天下。自己需要加快在加快啊。
想起这益州蛮人叛乱,郑啸又派人找来祝融。
“祝融小姐,你爹已经到了,我明天接见他们。你看如何?”
今天地祝融非常奇怪,一反平时大大咧咧的性格,对上郑啸如同一个小媳妇一样:“那个,那个,你问我做什么,反正是你们谈。”
“有你从中穿针引线,也算是功臣。要不是你。你的族人怕是也不会到长安来。绕开了你的话,是不礼貌地做法。”
“我知道了,你到时候别太刁难我们啊。”
“若没有诚意,我又何必如此。不怕告诉你,我在巴蜀也是布有重兵,真的开战,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打败你们。只是我不忍心我们互相残杀,让奸人得逞。”
“哼。就是打,你们也打不过我们。”
郑啸暗笑,真是个无所畏惧的小妞:“这战火一起,不管谁胜谁负。对两家百姓都不是好事,我说地没错吧。”
“没错是没错。反正你和我爹去谈好了。我不管,我告诉你一件事。”
“恩,什么事?”
“我姓祝融,叫卉。记住了。”祝融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跑了,让郑啸纳闷半天,我也没要问你的名字啊………………
但是第二天还是还是接见了祝融氏地族长。祝融炎。“头人远来辛苦了。”
“大将军您客气了。”
双方寒暄了一下。坐下具体谈了起来:“大将军,听我女儿说。您想让蛮人和汉人一起生活?”
“是啊,现在蛮人和汉人共同居住的地方很多。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只是五溪蛮分布广泛,我一时无法接洽,才先找到你的。”
“果然,我就说嘛。你不找大王。却先找我。虽然我祝融部不小。但是地位却并没有多高,找我们其实没有多少用处。”
郑啸心中嘀咕。你没有地位,我给你。只要你听命于我,还怕没地位?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轻轻的说:“头人,你地汉话说的很好,想必你也对汉人有一定的了解吧,”
“不错,我们对汉人实在是不陌生了。”
“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头人你自己说,是蛮人的生活环境好还是汉人的生活环境好?”
“啊……”祝融炎楞了一下,泄气的说到:“是你们汉人的生活好,我一路见闻。这长安是最好的地方,比南中好太多了。和长安一比,南中连个县城都算不上。”
“过奖了,那么我想你并不反对我汉人一起生活了?”
“这个,不好。你们汉人狡诈,总欺骗我们。”
“你放心,只要在一起生活。我给予蛮人土地,只要蛮人遵守我地律法,听从我的命令,我就保证蛮人可以得到和汉人一样的待遇。”
祝融炎也沉默了一下,郑啸开出的条件不错啊。他一得到女儿传来的消息就心动了,二话不说就出发了,原本只是抱着侥幸心理来的,却不成想这郑啸倒是给予了优厚的条件。
“一样的待遇?所有的都一样?”
“当然,我将一视同仁。”
“我是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们大王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郑啸的表情变得很诡异,一双眼睛直盯着祝融炎:“头人,若他不同意,那么我们就换个同意地人做蛮人大王怎么样?”
这么明显地暗示,让祝融炎都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了。祝融氏虽然名声不小,但是在五溪蛮中地位一直不高。看这郑啸的意思很明显,要是蛮王不同意,就会扶持自己做蛮王了,这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郑啸也很满意,他从祝融炎的眼中看出了犹豫,更看出了野心。他需要祝融炎有野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自己的计划。
“这个,大将军。我现在只能代表我祝融一族,愿意投靠大将军您。”
“很好,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们的。只要听命于我,你们都会好日子过地。这蛮王那边就请你费心说服了。”
“那个,大将军,要是我说服不了蛮王怎么办?”
“哈哈……在我支持下,头人你做蛮王如何?”
即便从郑啸口中得到了答案,祝融炎依然有些不知所从。汉人地力量之强大,他是亲眼所见的。要是这郑啸支持自己,那么这蛮王地位置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这郑啸需要蛮人付出什么。
“那么大将军,你想从我们蛮人这里得到什么呢?”
“忠诚,我只需要你们蛮人效忠我,我会像对待汉人一样对待你们。都是我治下的子民。”
“何以为证?”
“我郑啸说的话,可以为证;天地所见,可以为证;”郑啸很傲气的说了起来。大丈夫一诺千金,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好,大将军爽快。我提一个要求,只要大将军同意,我祝融氏便为将军效力。”
“好,尽管提,我定然尽力帮你实现。”
“请大将军娶我女儿。”
郑啸直接傻眼了……………………
风起云涌第二百四十四章扶持祝融部
更新时间:2009…4…1820:34:42本章字数:6227
虽然郑啸对祝融这个火暴的丫头,还是很有非分之想滴,但是忽然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点难以接受,感觉怎么好像是祝融强抢了他。似乎从来只有他强抢女人的份…………
在回想一下昨天祝融的表现,又告诉自己她的名字。郑啸已经预料到今天的谈判会比较顺利,也明白这联姻是势在必行的。
本来想自己提议的,不想这祝融炎更为直接,居然先提出来了。一时弄的郑啸有点乱了方寸,低头喝了几口茶,掩饰了一下。
“那就多谢头人的美意了。蛮王的位置,非头人莫属。”
得到了郑啸的承诺,祝融炎也高兴了。他有野心,但是孟氏在五溪蛮中的,不论是声望还是实力,都比他高多了。现在有郑啸的帮助就不一样了,郑啸的力量之强大,他太了解了。
在他来之前,他故意放慢速度,让手下做了调查。虽然很多机密的事情查不到,但是能查到的清白已经可以确定郑啸的强大。
尤其是在建宁看到那支部队,实在是梦魇一般的存在。祝融炎敢说,一旦和郑啸敌对,这支部队不用几天就可以取下自己的脑袋。
到了关中更是体会到这郑啸的魔力,自己的手下只是因为说了几句质疑郑啸的话被人听到,当即就有剑士要和他这个手下生死相搏。还好自己及时亮明了身份。是大将军地客人,这才脱险,要不然自己这些人有苦头吃了。
将士用命。子民敬仰,这大将军动个小指头就能灭了五溪蛮。在将蛮人和大将军作以对比,结构松散,兵微将寡,除了有地利这一个优势以外,那是什么优势也没有,最终只有灭亡。
“头人,只是这样委屈了祝融姑娘。”
“不妨的。我那疯丫头对大将军也是敬仰的很。”祝融炎也知道汉人中这妻和妾地区别,不过这也没什么。祝融的任务不过是纽带,是郑啸帮助自己争夺蛮王位置的纽带。
“头人,你又什么难处尽管直说,我们既然是一家人了,我自然帮助你。”
“大将军可否提供给我一批铁质兵器和粮食。族中虽然有战士,但是装备简陋,这粮食只有吃的,要吸引其他勇士加入我们却是力有不逮。”
“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你能在多长时间里获得蛮王的位置?”
“这个不好说。孟氏势力很大,即便有大将军相助,我估计也要有四,五年才可以。”
“是啊,五溪蛮的事情,我现在不便插手。就全靠你了。”
“大将军且请放心,我祝融氏蛰伏上百年了,就等着有一天能扬眉吐气,现在有大将军相助,定然不叫大将军失望。”
“很好。粮食和兵器我随后就给你运输过去。只是现在建宁还在打仗,这道路恐怕……”郑啸故意不说,看着祝融炎。
祝融炎当然明白:“大将军放心,这件事我祝融氏定然为大将军全力周旋。”
“恩。你去吧。他们若不归降,我就派兵剿灭他们,他们投降也是投降你,你明白了吗?”
祝融炎一听也高兴了,这叛乱的蛮人虽然不少。^^^^可他们根本不是郑啸麾下军队的对手,自己去招抚,若不投降就剿灭,投降地人就成了祝融氏的奴隶。这些里面壮丁一定不少。都是以后的好帮手啊。
“多谢大将军,定然不负大将军期望。”
“好。就这样,你和张松配合一下,尽快平定了叛乱。”
处理了这个事情,郑啸心中就安心多了。建宁郡蛮人叛乱,本来不过是小事,可以轻松平定。可是麻烦就麻烦在地形,那里地形险恶,毒瘴遍地,很多地方看着好好的,一走过去却是危机四伏,自己派兵去剿灭,不知道要拖多长时间。
蛮人向大山丛林中一躲,你就很难收拾他们了。等你走了,他们又出来作乱。但是祝融氏不一样,他们本身就是蛮人,对于地形熟悉。同时,祝融氏和孟氏夺权,是他们蛮人自己的事情,蛮人的反弹不会太大。
若是自己征剿,就成了汉人和蛮人之间的战争,就又不知道要拖多长时间了。自己现在不缺粮,不缺钱,不缺精兵悍将。就缺时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统一战争,才能建立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
战争时间拉的越长,国家就越破败。现在地中原就是这样,战争就是在惨烈,那也死不了多少人。
可战争衍生出来的问题太多了。一旦战争,壮丁被拉去作战,土地就会荒芜,没有了足够的粮食就要饿死人。一旦战争,是没有时间去救济灾害的,大灾一到,得不到及时的救济,只会尸横遍野。
更可怕的就是,天灾人祸,大灾之后会有大疫。这些疫病更可怕,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杀手,死的人就多了去了。
所以郑啸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统一战争,什么样的手段都要用上。
等祝融炎他们走了,法正也提出了自己地意见。
“主公,现在帮主这些蛮人,一旦以后他们又反,也是麻烦事情啊。”
“孝直考虑的不错,不过这个事情我已经有了准备的。孝直你且说说你的看法。”
“对于蛮人地资助,粮食可以多给一些,兵器却不能多给,还要给他们护军淘汰下去的兵器。”
“继续。”看着法正地一步步成长。郑啸心中也高兴,这法正的想法和自己准备实施的区别不大。
“蛮人之间一旦发动了战争,这祝融氏即便有主公地帮助。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主公给他们多一些粮食,那么祝融氏就可以拉起更多的军队。很多人一旦当兵时间长了,在去耕种,就很难了。
粮食这个命脉掌握在我们手中,那蛮人只有听从主公地。而给他们一些淘汰地兵器也不会威胁到我们。”
“孝直,还有一点你也记得。对于蛮人,我们既用着,也防着。我还会派一些人跟从祝融氏作战。他们的任务是给我将地形摸熟。||||只要蛮人失去了地利这个优势,那么以他们脆弱地经济系统,我大军一到,不用多久,他们就只有失败。”
“主公高明。”
郑啸也不得意,自己只是提出方案,自然有人去完善。
“孝直,这恩威并济是必须的。一切还是暴力地手段为根本,若是我麾下没有这些子民,没有军队。这些蛮人是不可能臣服的。一切还是以自身的强大为根本的。”
郑啸正在和法正议论这些,有人来报,华雄和管亥打起来了,两人麾下的直属部队也打起来了。
“这个时候给我添什么乱。”随即解下佩剑:“孝直,你持我佩剑去平息这一场闹剧,让他们两人来见我。 ”
等法正走了,郑啸还不大放心,派人跟随去看看,别闹出乱子了。
法正赶到朱雀大街一看,还真热闹。几百人的大群架啊。还好没动刀,除了华雄和管亥两人手中是剑外,其他人都是棍棒。
打的是尘土飞扬,地上被打的骨断筋折的不再少数。
法正命人大喝“住手。大将军到。”
一听大将军郑啸来了,这些人全部住手了,对谁都能放肆,但是对于郑啸,他们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违逆。
华雄和管亥也不打了,一看只有法正,郑啸地影子都没见。华雄对法正叫嚷起来:“法正,你敢冒充大将军?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说完就要来砍了法正。
法正却是不慌不忙的。将郑啸佩剑一举:“大将军佩剑再此。如大将军亲临。”
华雄看那宝剑,确实是郑啸佩剑。也不敢胡来了。法正见震住了场面,有说到:“大将军令,令华雄,管亥二人自缚入府,其余人等皆回营候命。”
华雄和管亥二人顿时如斗败的公鸡一样,催头丧气的吩咐亲兵把自己绑起来,去大将军府。怎么这点屁事也惊动大将军了,不就是打个群架嘛…………
看着地下跪着的两人,郑啸也是恨铁不成钢:“都长本事了,在长安城里打架。真威风啊,真给我长脸啊。想打架是吧,老子这几天刚好手痒,来人,松绑,来跟我过过招。”
虽然松绑了,可华雄,管亥两人可是丢死人了,跪在地下头都不敢抬。
“管亥,你不整军备战,怎么还有空带人打架,看来你根本不把出征当一回事啊。那这出征青州一事,我也换个比较上心点的人去吧。”
管亥这下慌了:“主公,饶了我吧。老管再也不敢了,本来我是在整军的,只是这华雄出言恶毒,我气不过才和他打了起来。”
“放屁,是你的人先打了我的人。”
“他们要是不胡说,又怎么会教训他们。”
这两人这会先争吵了起来,若不是在将军府,估计两人拉开架势继续单练了。
“够了。”郑啸看着两人和斗鸡一样,这搞什么:“你两个有种啊,在我这里还敢放肆。有本事,怎么不去杀敌,自己人和自己人打架有什么威风?”
郑啸一发话,两人都低头了,谁敢放肆啊。
“行了,只要不出人命,当兵地打架很正常。但是要打你们不会去城外打?在城里打成什么样子,让百姓看热闹?丢人还不够的。下去吧,一人领五十军棍,该干嘛干嘛去,还想打架来找我,老子正手痒。滚…………”
一出门两人成了难兄难弟了,五十军棍下来,屁股开花是轻地。这还是郑啸手下执行的人手下留情。要不他俩只有被抬回去地份了。
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出将军府,华雄说了起来:“你小子,很结实啊。五十军棍下来还能动,主公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你别想出征了。去青州好好打,别给我们丢人。”
“你放心吧,就那帮地瓜,我一只手就收拾他们。你说咋俩这是图啥。你是老将了,功劳多了,还不忿我去建点功勋?”
“放屁,那你手下打了我地人。我要是不出头,还带个屁的兵。”
“切,护犊子也没你这护法的。打架而已,技不如人就要认啊。”
“胡说,你们几十人打五个人,还说我的人技不如人。你小子,忒不要脸了吧。”
“谁不要脸。你堂堂一个将军带人打我手下的兵。要是我及时赶到,你还不把他们打死了,有种冲我来。”
“来就来。”两人刚对上眼,身上一阵痛苦,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哈哈,行了,咋们也别争了。这顿军棍挨的,冤啊。回头我们在打,兵凶战危,你去青州小心点。别死了,回来我们在打。”
华雄拍着管亥地肩膀,一番话说地管亥这狗熊一般的男人热泪盈眶,旋即哈哈一笑:“行啊。等回来我们在打一架,输了可不许耍赖。输地人将军楼请客,咱们在斗一斗酒。”
“好。”
两人一边说一边相携出了将军府,在府外等候的亲兵急忙把人扶住。郑啸在府中看着这两人离去,笑骂一声:“一帮兔崽子。”继续处理公文去了。
亲兵扶着华雄回去,看到华雄挨了军棍,最初打架的小兵歉意的刚说了个:“将军……”就被华雄打断了。
“行了,没啥好说的。你们这群小崽子。以后多给我惹点事……啊……。老子这军棍挨的过瘾啊。”
谁还听不出华雄话中反义,当即有个人喊到:“将军。我这就叫兄弟抄家伙,咋们去干掉步军六十三营这帮王八蛋。”
步军六十三营是管亥的直属营,郑啸麾下所有将领直接指挥的只有一营兵马,别地营可不听你的命令。只有得到郑啸授权才能调动其他人马。
华雄却是眼睛一瞪,一脚踹了过去:“丢人不丢人,干架干不过还要抄家伙。你***,还嫌老子的军棍挨的不够多,回去好好操练你们,下次干架还赢不了,你们就别来见我。”
管亥那边发生的一样的情况,管亥心中却高兴。这顿军棍没白挨啊,华雄这厮,还是很够意思的,回来了请他好好喝一杯。
郑啸发现,自己手下这么骄兵悍将又时候还真需要敲打敲打。这些人,需要找人时常敲打他们一下啊,自己有没空管这些事情,回头专门找个人负责这个事情吧。
让管亥去青州,管亥虽然统管军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智谋不足,曹操军可不是好对付的,需要人配合。看着旁边的法正,这小子不错,应该放出去历练历练。
“孝直,你替我去一趟青州如何?”
这下法正也高兴了,去建功立业,谁不想啊。很明显要自己去辅助管亥,没有经历战阵,在郑啸这里很难成为心腹地。
“明白,定然辅助管将军,不出差错。”
“那小子太笨,你替我盯着他点。”
郑啸又叫来魏延,这次出征,刚好看看这小子的才能。
“文长,你的士兵编制的如何?”
“大将军且请放心,步军一百二十一营,枕戈待旦,随时听候您地命令。”
“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组成一营兵马。”
魏延心中嘀咕,这郑啸麾下的兵马确实好弄。从护军中直接挑选,士兵素质没话说,低级军官由将军府直接调配,素质也很高,自己就没操多少心,就是人有少。不过郑啸军中皆是如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将军麾下兵马如云,根本不需要我做什么。成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好,可能一战?”
这下魏延乐了,出征,建功立业,谁不想啊,当即朗声说到。
“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
“恩,回去做好准备,这次出征青州,你在管亥麾下出征吧,让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
“定然不让大将军失望。”
看着魏延干劲十足的走了,郑啸心中也是感慨。这魏延,好像一个孩子一样,表现欲望强烈,正好,让他发挥一下,看看他值得不值得栽培吧。
在郑啸看来,要不是为了防备曹操,根本不用出动这么多兵力。不过既然要战,就要做足准备,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和八荒。青州在手,似乎是一块飞地,但是从战略上就形成了对曹操的包夹。泰山………管亥的部下对泰山可是很熟悉,一旦自己和曹操开战,就可以从青州不断地骚扰。
只是希望今年不要出现什么大灾害,平平安安到秋收,自己就可以出兵中原了。曹操地末日也就到了。
河北已平,巴蜀将定,自己的根基西凉更是牢不可破,关中归心。大秦地旗帜啊,不要多久了,你尘封的太久了。四百年了,人们都已经忘记了你的辉煌,在稍微忍耐一下,你必然飘扬在太阳能照到的所有地方。
爹啊,您的愿望快要实现了。您在天上还快乐吗?我在长安修了魂园,那就是您的行宫。您要时常回来看看我啊,看着我追随您的步伐,去实现您的意志吧…………
风起云涌第二百四十五章损益连弩
更新时间:2009…4…1823:17:38本章字数:6117
这日一早就有人来报:“马钧求见。”
郑啸一听马钧来了,还是一大早就来。定然是这小子又研究出来什么好东西了:“让他进来。”
马钧进来,却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也把郑啸看的直乐,这小子,定然又是通宵达旦的改良什么东西了。
“德衡,做学问也要注意身体啊,不要太过劳累了。”
“不打紧的,主公,前些日子您让我研究的连弩,有所成就了。”
一听连弩的研究有了进展,好啊。一直以来,郑啸军中的弩手让敌人闻风丧胆,郑啸就想着研究连弩。
只是这连弩,虽然能连射。但是射程和威力上就和军中普遍装备的秦弩差的很远了,郑啸让马钧领头研究,看能不能做出突破。
不成想真的研究出来了,很好,很不错。
“好,不愧是德衡,你从没叫我失望过。”
“主公,这次损益连弩的研制也是您的功劳。钧不敢居功。”
“我?我又没有参与研究,怎么会是我的功劳呢?德衡,你也学会拍马屁了啊。”
“不,我说的是实话。这次损益连弩能有所成就,多亏了一个人。此人是墨家中人,姓黄名恪字信隽。没有他的启发与帮助,这损益连弩能不能弄出来就很难说。这黄恪是主公您开百家之风才来长安地。所以我说主公您的功劳最大。”
开百家果然有好处,虽然一样有隐患。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地:“好了,不要歌功颂德了。说正题,这连弩情况如何?”
“连弩实物就在外面,请主公取来一观看。”
郑啸吩咐人讲连弩取来,全弩长约三尺(70厘米)左右,箭匣中可装十箭,长八寸,有机关,可以随意调整一次连续不断的发射多少支。
“不错。德衡。这连弩的射程和威力如何?”
“这连弩采取的是全铁箭矢和无羽箭矢两种。全铁箭矢射程约六十步,三十步内可贯穿盔甲,精准度较高。而无羽木矢较远,抛射可以达到一百三十步,但是没有多少威力。”
郑啸皱皱眉头,没有箭羽,那射击的精度根本就无法保证,箭尾上的羽毛是保持箭支在飞行中平衡的。抛射的威力又不大,那这无羽箭矢岂不是只能近射了。
“这近射地无羽木矢威力如何?”
“依然比铁矢差很多。”
郑啸摆弄了几下连弩。心中寻思,这木矢射程远些。造价便宜,但是威力不好。铁矢威力大,可是射程近,造价也很贵。还真是各有所长啊,该如何取舍呢?
“若是一次十支箭矢全射出去,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三息之间。”
射程虽然近,但是速度快。可以想象,近距离遭到这连弩的射击,简直就是暴雨一样,谁能挡得住啊。
“还能改进吗?”
“现在这个连弩已经可以使用。只是造价比较高。====我在研究一下,还有提高的潜力的。”
“那你继续研究,现在我先制造一批,检验一下这连弩的实战效果。继续提高其作战能力。就全靠你了。”
“定然全力以赴。”
郑啸决心使用全铁矢,贵一点就贵一点。这个铁矢的生产对自己的匠造坊完全不是问题。根据典籍,郑啸现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匠造坊,已经初具大秦时代的规模了。
而箭矢也逐渐改成三棱箭头了,现在使用地扁平箭头,还是会到比较大的风的影响。而三棱箭头却是飞行最稳定的,有了这些的列装,自己的军队在讨伐中原的时候更是如虎添翼了。
至于现在的连弩嘛。先制造一批。放到典韦的特种部队手中,让他们试验一下这连弩在实战中的效果。反正他那边还要辅助平定蛮人地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