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前面大火赌路。何清红着眼睛,脸上却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微笑,狰狞中带着妖异的美丽。对部下说到:“冯原,部队就交给你了。一会记得……送我一程。”语气温柔,好似在和送别自己地妻儿叮嘱家务一般。
在其他人不明就里的时候,何清挺起长枪,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冲向那燃烧地巨木。就好像孩提时代,自己跌跌撞撞的冲向母亲地怀抱一般。
“百统。”看着自己的长官冲进了大火之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大家打开逃生之路。全身是火的何清依然想推开巨木,根本无视身上的火焰,士兵们都红眼了。
大叫着也紧随何清的脚步。冲向了那燃烧的火焰。用自己的身躯同火焰搏斗。推开那拦路地巨木,对抗那燃烧地死神。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追随长官的脚步,为弟兄们打开逃生之路。至于自己地生命?生与死并没有什么,这是沙场的归宿,兄弟们,魂园再见…………
何清小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推开了那索命的巨木,后续的人,抱着泥土压灭火焰,成堆的泥土,乃至战士们的身躯,层层的叠在火焰之上。
火焰在战士们的勇气之前退却了,逃生的通路被打开了。依然不断落下的柴草火焰已经挡不住战士们奔向生命的通路。
一场混乱,大军终于退出了台岭。看着逃回来的部下一个个被熏黑的面庞,管亥的脸比他们的还黑…………不是熏的,是气的。
敌人没杀上几个,自己倒先损失不少人。还这么狼狈,真是太气人了。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管亥以前当黄巾贼的时候可没少打败仗,可从没有今天这么气愤。
这些士兵的素质和以前自己带领的黄巾军有云泥之别。若以前打了败仗还能自己安慰自己,是因为士兵素质低劣,军纪不严,现在还能这样说吗?打败仗,只能说是自己这个主将无能了。幸好现在还春天,刚下过大雨不久,要是同样的情况放在秋冬之季,就这一把大火下来,恐怕连自己都要丢在这里了。
“将军,伤了一千多人。还有一千多人没找到,怕是陷在里面了。至于前军的两千人,一个人也没有回来…………”
没找到?这个没找到估计就是在里面被烧死了吧。管亥的脸上一阵抽搐,三千兄弟就这么没了,还有一千受伤的,也不知道能治好多少。就算郑啸给士兵配备了最充足的药物和军医,但是伤了的总有死的…………
“哇啊啊…………夏侯渊,我和你誓不两立。”气的管亥哇哇大叫。
被诅咒的夏侯渊,现在在临淄城外也很忙碌。“将军,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朱亦的消息了。”
“很好,希望朱亦那边能顺利。让将军们随时准备。”
“是,将军,朱将军那边只有三千人,能挡得住管亥吗?他们可有四万大军呢。”
“笨蛋,光比士兵数量那叫战争?要是兵多就能胜的话,黄巾军早就得了天下了。朱亦虽然人少,但是他只要按计划进行,管亥必然大败,后面他只要坚守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行了,别想了,准备吧,我们这里才是重头戏。”
其实朱亦那边的三千人就是弃子,他们的任务就是牺牲,拖住管亥的军队一天。夏侯渊看准管亥的性格,急着救援临淄,而前面数个比台岭更适合埋伏的地方都没有埋伏。到了台岭管亥必然放松警惕,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大火一起,管亥就是想发动进攻也要半日以后了。只要朱亦能坚持半天时间,自己就达到目标,率军走了。只是这魏延看起来不好对付啊,还好提前安排得当。
想起临行前曹操的话,夏侯渊也是心中打鼓,曹操告诉自己:“妙才,你字妙才,可不要辜负了妙才二字。青州就全看你的了,只要你能在青州拖住郑啸的目光就成功了。我的命脉就交给你了,妙才,靠你了。”夏侯渊那里会不知道曹操只是在鼓励,命脉怎么会在自己手上。但是这个话当着许多臣属的面说的,那就是在肯定他。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拼着一死,也要达成主公的命令。
“报,朱亦将军捷报。台岭大捷,火烧管亥军,管亥军短时间内无法到达临淄。”
军报以来,夏侯渊哈哈大笑:“好,传令下去,还有两个时辰,大军休整充分。入夜子时按计划行事,一举杀入临淄城。生擒魏延,哈哈…………”
伴随这夏侯渊的一阵大笑,今夜的临淄将是一个血火之夜。
风起云涌第二百四十九章天降法正
更新时间:2009…4…2022:55:46本章字数:6192
临淄城外有夏侯渊的大军,魏延现在很着急。自己的处境很艰难,没有想到夏侯渊来的这么快。
本来按计划,自己这边突袭控制住孔融,管亥的军队就应该来临淄会合。两军一会和,那么夏侯渊在有能耐也只有黯然退去一途。
可夏侯渊却先来了,而管亥军依然没有影子。魏延心烦意乱,倒是不怕夏侯渊攻城,夏侯渊的兵力虽然强于自己,但是攻城还是不够的,这临淄的城防可不是看的。
临淄,在战国时代就是齐国的都城,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这首都临淄城能差劲吗?可现在魏延担心的不是夏侯渊军,而是孔融的部属,现在孔融是在自己手上,这些人得听自己的,可是他们可没有真心给自己卖命,这也是危险的。
既要防着夏侯渊,又要防着孔融的部属。这日子,真是难熬啊…………外表看起来四平八稳,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啊。
现在又不能把这些孔融的部属都杀光,那只会让他们奋起抵抗,内乱才是可怕的。安抚与震慑并重,魏延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做起来的时候他还是很吃力。他的军略很高明,但是政治上的事情,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子时了,魏延依然没有入睡,现在睡不着啊。忽然城北一阵喊杀声惊动了魏延,刚走出门口就看北城一片火光。
“报。孔融部下大将武善反叛,杀了我们地人,打开城门。夏侯渊军队已经杀进来了。”
魏延一听,脑子嗡的一声,自己的依仗就是临淄地城防,这城防一旦失去,自己就没有优势了,何况这武善部反叛,那别的孔融部属呢?
“来人,吩咐各营。展开巷战。死死的给我将进城的夏侯渊军拖住。太史将军,烦请你保护好孔大人,切不可有一丝损伤。”
刚赶到的太史慈自然明白这保护的意思,答应一声,请魏延自己处置军务,不必担心。
现在的郑啸军,除了自己人,要面对敌人曹操军,是敌是友难明的孔融军,甚至是穿着自己袍泽衣甲地“自己人”。
混战中。很难分的清楚,还好郑啸军中有自己独特的辨别友军方式。这些冒牌货很容易被揭穿,但是也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更不要还有汹涌而来的敌人了。
一夜血战,郑啸军以严明的军纪和强大的战斗力。硬生生的将所有敌人挡在了十六牌坊,因为一过十六牌坊就是刺史府,刺史府是指挥部,更有孔融在里面…………
天微微亮了,形势紧迫到魏延亲自上阵杀敌了。现在各营伤亡惨重,能在十六牌坊坚持战斗的不足三千人,还好有太史慈营中一千五百人做预备队。随时援助,要不然这仗已经打不下去了,敌人太多了。
夏侯渊军冲进城中的就有一万五千有余,更有孔融军叛将武善部下地万余人。临淄城中的八千郑啸军战士伤亡过半。
夏侯渊在阵后看的心中也是一阵阵抽抽。娘的,这郑啸军是铁打的吗?真是精锐啊,伤亡这么大居然战斗意志依然这么高昂。
在一次打退了一波进攻,魏延以刀驻地。心中不甘啊,好不容易有一个让自己发挥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让自己发挥才能的主公。第一次展现自己,就要战死在这里了吗?
“魏延,你死到临头了。还不投降?我看你是个人才。我留你一条性命。”
魏延抬头一看,却是夏侯渊亲自到了前方。后面的军队严阵以待,只等命令就发动下一次攻击。
“哈哈,投降。告诉你,夏侯渊,你还不够资格让我投降。棋差一着,可惜啊。”
“小子,告诉你。别太自以为是了,你会往临淄安插人手,难道我就不会了吗?我看你是个人才,才来劝降。若是给你脸你不要,别怪我手下无情。”夏侯渊说话中带着杀气。
“少说废话,若是有五日时间,我便能稳定临淄。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你有什么本事就拿出来吧,我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随着魏延坚决的话语,魏延背后的校尉高喝一声:“展旗。”
随着这声高喝,军旗都被竖立了起来。即便是一营兵马已经被打残了,剩下地人也将军旗竖立了起来。六营兵马,六面军旗。
“展旗。”
“展旗。”
“展旗。”
六面军旗迎风猎猎,飘扬在临淄城中。代表着他们以死战的决心,在这里,只有战死的好汉,没有乞降的懦夫。
就连受伤地人也挣扎着站到了阵列之中,与敌人对峙,和袍泽们共同迎接死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战歌《无衣》响起,所有的战士都握紧手中的武器,依靠自己的袍泽,男儿当世,生的堂堂正正,死的轰轰烈烈。
袍泽兄弟们,黄泉路我们不走了,我们结伴回长安,那里有魂园,那才是我们的归宿。夏侯渊看着士气又高涨起来的郑啸军士兵,叹了口气。如此强敌,着实可怕啊。只是可惜了这些汉子,都是好汉啊。
“命令攻击,送他们上路。”
随着夏侯渊地命令。再一次攻击被发起。岌岌可危地防线更是危机,这里只有血与肉的分割线,没有敌我地分别。
袍泽的血。敌人的血,已经流在一起,汇成溪流,滋润着临淄城的街道,阴沟,房屋,土地。
既然已经逃生无望,那么就死的轰轰烈烈吧。
夏侯渊正在调度军队想全歼敌人。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报,将军,大事不好,我军在北城门的驻守部队被歼。一支郑啸大军已经杀进来了。直奔我军后方而来。”
“什么?谁的部队?有多少人?”
“现在情况不明,看规模有上万人。勇猛无比,我军无法抵挡。”
“敖虻,你带人去拦住他们。全歼这些敌人之前,不能让这些人前进一丝一毫。”
夏侯渊在急于派人抵挡后方的军队,武善这里却迎来以为不速之客,正是孔融心腹孙邵。
“武将军。你这是做什么?想害死主公吗?”
“原来是孙别驾,两军阵前,你跑来这里,不怕死吗?”听着武善不咸不淡地语气,孙邵也冷静了下来:“武将军,你是主公的旧将了,怎么会投靠了曹操?”
“谁投靠曹操了?我忠心刺史大人,天地可鉴。”
“那你怎么举兵攻打魏延军,你就不考虑主公的安全?”
“我当然顾忌,但是魏延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挟持主公,为什么要帮他们?现在他们还没有胆量动主公,孙大人,你就看着我是怎么救出主公。而后驱逐夏侯渊军队的吧。哈哈…………”
“你糊涂,狗急跳墙。一旦到了危机时刻。魏延他们会在乎主公的死活?武善,你最好别有太多的心思,你一家老小可都在我的掌握中,该怎么办,你考虑清楚。”
孙邵一击打中武善的心思。武善是有野心,他策动部队与魏延作战,就是想让魏延狗急跳墙。杀掉孔融。他在剿灭了魏延。凭借自己手中的力量在青州独立,在谋大事。
一听孙邵的话。他也蔫了。自己地家小已经被孙邵控制了,自己一大家子人就看自己的了,这……这……真不甘心,这么好的机会啊。
“孙邵,你不要血口喷人,我是为救主公才作战厮杀的。”
“好,既然你效忠主公,命令你的人住手,不要把魏延逼急了。让夏侯渊和魏延军狗咬狗去,你在外面稳住军队,我走密道,去救主公。”
“好,我马上调拨百名精兵给你。”
“不必了,我手下有人,你只要在外面准备好就行了。不要让魏延军轻松,但是短时间内也不要让夏侯渊军突破,明白吗?”
武善只有无奈的答应,自己还想派人去浑水摸鱼杀了孔融呢。这孙邵,精明的很啊,早点怎么不见你出手。
法正在军中不断的调派军队,他还能看到城里的本军军旗,那就代表自己人还在抵抗。可是情势紧急,的赶紧杀进去救援他们。
“先生,前面不好打。我们前进缓慢,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我不要听困难,只要结果,我在给你四营兵马。一个时辰后,我要看到和城内军队会合。若做不到,提头来见。”
“是。”
夏侯渊这里也急了,后面地攻势很猛,已经快抵挡不住了。武善军这个时候却罢手不进攻了,只对峙,牵制住力量,却让魏延稳住了阵脚。
在看到本军的旗帜从夏侯渊后方出现后,郑啸军所有的战士更爆发出无穷的战斗意志,不断地击退夏侯渊的进攻。
这个时候夏侯渊已经知道后面的人是法正领军,而不是管亥,管亥现在应该也在赶来的路上。在台岭,他只布置了三千人,这会怕是已经溃散了吧。
可惜了啊,功亏一篑。一旦拿住了孔融,自己带这孔融撤退,凭借孔融的号召力,在这青州大地上和郑啸军持续抗争。
法正,一个名声不显的毛头小子都这么厉害。你坏了我地大事啊。这郑啸,麾下人才济济,士兵勇猛。果真是主公的劲敌啊。这次真是可惜了。
“来人,准备撤退,命令敖虻部断后。”夏侯渊向天挥了挥拳头,可惜,真是可惜了。短时间内看来是无法击溃魏延,后面地法正军又来了,在拖下去就要把自己陷在这里了。武善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地东西,唉…………
太史慈在刺史府中严加戒备。一直盯着孔融,也安慰孔融不会有事。现在孔融恢复了儒雅的风度,也和太史慈有说有笑,好像外面地战争完全不存在一样。
忽然太史慈抓起靠在一边的长枪,一枪刺入屏风,溅起一朵朵血花,将屏风染的姹紫嫣红。
从后堂呼啦啦涌出二十多个人,直杀太史慈。好一个太史慈,一声大喝,银枪摆动。飞掷出手,直接穿透一个人,力量不止,又扎到一个人大腿上才停住了势。
刷的一声宝剑出鞘,和这些人搏杀了起来。旁边的三名亲卫却已经被斩杀一人,另外两人在孔融身边寸步不让,和入侵者厮杀,却是血染征衣,可他们没有太史慈那么强的武力。
太史慈刚才大喝掷抢,一个是房屋内空间不足。长枪不好施展,不如宝剑方便。大喝声自然惊动了外面地守卫,一见里面有入侵者,自然会杀进来。
见太史慈神勇。这些人都楞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分出数人守在了门口,截杀冲进来的士兵,其余人都杀向孔融。看来是来救孔融的,自己的两个亲卫已经受伤颇重,但孔融却一点事没有,只有脸色煞白的看着这些入侵者,在判断是来杀自己还是救自己。
太史慈一剑砍倒拦阻的人。冲到孔融跟前。几步的距离。却带起了血腥的龙卷风。入侵者本来武艺不弱,却在太史慈剑下如豆腐一般纷纷倒地。
太史慈左臂上也受伤。虽然不重,但是左手暂时无法使用了。外面的士兵已经知道里面有刺客,可一时之间被拦住冲不进门,又不敢射箭,太史慈还在里面呢…………
“破墙。”随着一声吆喝,墙和窗户纷纷被砸破。这下这帮子剑士有点傻眼了,不带这样的,这不是耍赖嘛…………以往他们地搏杀,基本都是拦住门窗,可这帮兵爷倒好,直接拆墙,速度还这么快?莫非是泥瓦匠出身?
可惜来不及让他们研究士兵是什么出身了,刀枪已经来临。要是一对一,这些剑师可以轻松搏杀士兵。可惜士兵一冲进来就是四五个打一个。管你什么江湖规矩,杀了你在说。
太史慈在里面大发神威,已经砍倒了六个刺客,代价是左臂上一条深可见骨的伤口。随着太史慈的暴叫,一个个入侵者倒下了,面对这杀神一样的人物,这些人没了胆气。
后面孙邵一见无法救出孔融,自己先钻入密道跑了。不跑还等死啊,眼看这些剑士就要被杀光了,自己在不跑,他孙邵可没有太史慈那勇猛,一旦被发现,根本跑不了。还好自己在后面观战指挥,没有参与厮杀,要不自己怕是也走不了了。
没有了指挥者的剑士们被屠杀的更快,瞬间就只剩下五个人了。二十来个剑士都躺在地下了,还有什么说的,看准机会,跑吧,可惜他们五人刚冲出大厅就被射成了刺猬…………
“大人受惊了。”太史慈看这孔融煞白的脸,心中好笑,到底是个怕死的人啊。
拍了拍自己的袖子,孔融掩饰自己地慌乱神情才说:“幸亏有太史将军在,若不然本官的性命怕是要丢在这里。”
“大人何必客气,保护大人是我的职责所在。来人,看看,这些贼人到底是怎么进来的。”
孔融心中当然有数,这些人是从府邸地密道进来的。现在想明白了,外面大军守护,那里进得来,只有自己的心腹知道密道,必然是来救自己的,可惜没能把自己救出去。这些人,真不中用,呸…………死了活该,一群废物。
外面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声音之大,震的正在给太史慈包扎的军医手一抖。也让太史慈皱了皱眉头,问到:“看看怎么回事?”
不一刻就有亲卫来报:“法正大人援军到达,夏侯渊军退走了。城中局势不明,武善部队动向不明,所以法正大人没有追击,只是大军会合,现在安全了。”
听到这个消息,太史慈轻松了,孔融的脸却更白了…………
完了,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自己地命运再也由不得自己了。郑啸啊郑啸,就看你怎么样处置我了。
到了这个地步,孔融反而看开了,破罐子破摔,怕死又有什么用,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等待,横竖是个死,怕有什么用。只有郑啸还想要青州,自己地性命应该有保证,儒学…………唉……顺应大势吧,郑啸说什么就做什么吧…夏侯渊见是不可为,带领人马就退出城外。他的速度快地让人难以想象,这家伙,跑的也太快了吧。不但进军快,撤退更快。
现在临淄局势还没有稳定住,法正也不好追击。稳定住临淄,稳住孔融,这是取青州的关键,比追剿夏侯渊重要多了。
见了法正魏延也高兴:“幸亏先生及时赶到,要不然我这条命今天就丢在这里了。”
“魏将军客气了,你立下如此大功,可喜可贺啊。”
“对了,管将军呢?”
“若我所料不差,应该晚间就到临淄了。”
太史慈却说话了:“那怎么是先生您先到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有点奇怪了,若是你们早点来,能少死多少好兄弟啊。”
“太史将军,果然高义,这个且听我说来。”
风起云涌第二百五十章劈波斩浪
更新时间:2009…4…2120:10:58本章字数:6268
“夏侯渊毒辣,在途中设伏。我算计着,这夏侯渊用兵,颇得快字真谛。可谓疾如风了,从他这次行军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来临淄是有预谋的。对临淄,或者说对孔融是势在必得,那么阻击迟滞我们也是必然的。
一路上每到适合埋伏的地方,我都提醒小心,却一直没有任何埋伏。管亥将军性格……那个憨直,这个时候必然有轻慢之心。那么最后的台岭,必然是他的伏击之地。
我提醒管亥将军,可管将军不听。我也无奈,只有用主公佩剑为依,强行要来兵马。将计就计,绕路赶来临淄。虽然来的有些晚了,还好赶上了。”
魏延也不好说什么,这总算是安全了,还让夏侯渊吃了个闷亏。在不用多少时间,管亥的军队就上来了。那个时候控制临淄就没有问题,要不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临淄,那里会让夏侯渊偷偷入城。
“孔融大人呢?怎么处理?”
“这个不用担心,现在临淄等一段时间。等淄河水平静一些了,就有船来接孔大人去碣石,而后护送回长安。”
魏延一听笑了:“淄河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来的时候水势是最猛的时候。一样没事,横海舰队的人,还真是好样的。”太史慈也呵呵一笑,调笑起来:“我们皆是厮杀汉子。见惯了生死,习惯了危险。可孔融大人可是金贵人,怎么能让他冒险呢?”
几人调笑一番。魏延也问了起来:“先生,我正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呢,我们该怎么做,你来了,刚好给我们定个章程。”
法正惊诧地看了魏延一眼,听说魏延素来不服人,怎么今天这么虚心?转念一想,应该是这小子对于处理临淄城内的局势比较烦恼。要让我劳心劳力来着。
“现在我们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临淄等候管亥将军到来,加强临淄的防卫。不过魏将军你还不能闲下,你带人走一趟营县。”
“明白了,营县地孔融军可还不少,随时可能有变数,我带着孔大人的命令去控制他们。”
“不错,我担心夏侯渊也会在庄横的这支军队上打主意。现在将军你和夏侯渊是在比速度了,看谁的速度快了。”
“我这就去要孔大人的手书,带亲卫就出发。”
“魏将军且慢。这还需谨慎,小心夏侯渊半路设伏。夏侯渊对于青州之战也是准备充分。我这便调一营骑兵给魏将军,一路小心。你先不是去营县,而是先去迎接一下管将
魏延点点头,自己营的兵伤亡过半,急需休整。自己只带亲卫就好了,有一营骑兵在手,便不怕这夏侯渊的埋伏了。
先去见管亥的意思就是要兵权,在营县还有一万余军队呢。想调动他们只有管亥地命令才可以,有这些人在手。自然更有把握掌控住营县的孔融军。
夏侯渊功亏一篑,撤出临淄后,却带军向北海郡朱虚而去。这一步可是狠毒,北海是孔融的老窝了。老窝被掏了谁还能坐的住?
孔融手中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又集中在营县,现在夏侯渊的军队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夏侯渊现在打算先搅乱青州的局面,他自己带领军队以泰山为依托,将郑啸的军队死死的拖在这里。
“将军,人派出去了。可是,我们能说服庄横吗?他可是孔融的心腹。”
“怕什么,庄横是朱虚人。你以为我们去朱虚做什么?郊游吗?行了。让士卒们加快速度。”
说不服也没什么。现在孔融没有掌握在手中,只有实行第二套计划了。但是和第一套计划差很多。可惜了。这能不能说服庄横本来也没什么,主公那边应该已经发动了吧,我也要加把劲了。
公元195年四月底,曹操发出诏书,以天子名义征讨叛臣陶谦。言陶谦不思忠君报国,私自屯军,有不轨之心。
诏书一下,不等所有人有反应。亲自率领大军八万,号称二十万,征伐徐州。
消息传到郑啸这里,郑啸只和郭嘉对视一眼:“奉孝,就按你地部署行事吧。这曹操,果然如此行事,可惜他那点心思早在奉孝你的谋划之内了。”
“呵呵,主公谬赞了。”
“来人,传令,令洛阳徐晃,张颌,高览兵出虎牢,威压许都。令冀州蒙翔,王匡兵出白马,威压陈留;令马超,赵云两营人马首先上船,从海路去徐州,在东海郡朐县登陆,直指徐州城。令徐晃,蒙翔两路人马以牵制为主,不必死拼。”
郑啸是强势的,他的命令被鹞鹰传书到各地,所有人都按照计划在筹备。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调动,不过郑啸麾下所有的士兵有个共性,就是渴望求战,这大规模调动却完全不是问题。
部署完毕的郑啸回到后院,问起老管家蒙捷:“蒙叔,徐州糜家那边筹备的如何?可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少爷,放心吧,我盯着呢,不会有乱子的。”
“那就好,这个事情您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