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57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俪鐾分日呢??br /

“大将军之言有失偏颇,举荐之后,一样有朝廷考核才会授官。 ”

“话是如此,可寒门百姓中的人才九成九连举荐的机会都没有,又何来考核的机会?就是这考核,也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时间久了,这天下的官职都进入了门阀手中,寒门百姓地人才更难有出头之日。不知此言对否?”

程昱再次沉默。心中惊讶,谁在敢说郑啸是个纯武夫,那自己不是成了大字不识的白丁了………………

郑啸却继续说到:“门阀子弟为官,门阀更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持地方。难道这门阀子弟不照顾自家?地方政令皆出门阀,如何让皇帝心安?”

程昱心想自己是死定了,也不在乎了:“门阀的力量强大,对朝廷也是好事。门阀地力量和皇权的力量保持平衡之后,才能保证皇帝不至于昏庸。”

“呵呵,你的希望是好的。但是皇权和门阀要保持平衡。谈何容易?若是为英明皇帝,那么门阀还会有收敛,顺应皇帝之命。也可以治理出盛世。可一旦皇帝昏庸,门阀做大,其结果又会如何?恒灵两为皇帝可为前车之鉴。皇帝一旦昏庸。百姓民不聊生,乱世即起。你说这门阀算不算祸乱来源之

“大将军也是门阀出身,祸乱其根本原因应该是皇帝。而且大将军要削弱门阀,那么就不怕以后没有人才治国吗?”

“这个你无需操心,你以为我治下学宫是做什么的?你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方花了供养那么多寒门百姓子弟读书?你以为我选官皆出学宫是无的放矢?”

程昱又一次沉默了,好一个深谋远虑,门阀完了。现在郑啸对于门阀的态度是,反抗的门阀,面对地是刀剑;顺服的门阀,在交出权利后。还能活的很好。

现在门阀虽然一时隐忍,但是绝对不会停止反抗。当一个人在执掌过权力后,要他放弃这些权力,基本不可能。或许有淡泊地人,不贪恋权力,但那实在是太少了…………

“大将军这般行事,得罪门阀,触怒儒生。难道您就不怕动摇国本吗?”

“国本?我从不认为门阀和儒生是国本。黎民百姓才是国本。事实证明。我治下与曹操治下的情况就是明证,难道我治下不如曹操?”

“这…………”

“说到儒生。仲德以为现在的儒生是谁地弟子?”

“弟子?总的来说。儒生都是孔孟的门人。”错,汉武帝以前是,而现在不是。现在的儒生都是董仲舒的门人,而不是孔孟的门人,仲德以为然否?”

“董国相一代奇人,复兴儒学。也算当得上孔孟之后儒家第三圣了。”

“不可否认,董仲舒很厉害。他提出的大一统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求贤重礼等等思想对于帝王很有用处,成为大汉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他一样有他的局限性,与孔圣亦有冲突。”

“董国相精研儒学,怎么会…………”

“你不相信?那我问你孔圣人教化世人的思想是?”

“有教无类,凡虚心向学,皆可教化。”

“那董仲舒地人性论思想是?”

“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生而知之;中民具善质,可教之;斗宵愚昧,无可…………”说到这里,程昱的冷汗也下来了。

“这三性各指何人?”郑啸则不紧不慢的问了起来,看着程昱的窘样继续说到:“这圣人为帝王宗亲,中民是门阀世家,斗宵是寒门百姓。孔圣人言百姓可教,董仲舒言百姓不可教,孰是孰非?”

程昱也愣住了,明知道这是郑啸强词夺理,可他却无从反驳…………

“仲德,先父之名,你可听过?”

“德容公世间大贤,昱钦佩无比。”

“先父有言,百姓可教。然百姓所虑者多为衣食生活,故难有时间求学。书籍不易制作,昂贵无比,非寒门百姓可得。故门阀世家多出人才,而寒门百姓难有成就。”

程昱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大部分还是竹简。昂贵,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起的,所以这读书也就对普通百姓成了一种奢望。

“孟圣人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何独董国相将黎民排除在可教之外你?”

郑啸犀利的言语让程昱没有了言语,他不是纵横家,并不擅长辩论:“大将军不必多言了,昱心意已决,但求一死。”

“好了,我也明白你的心思。你是否想与你程门共存亡?”

这一下程昱犹豫了,郑啸地话意思很明白,你活着。你家族就在,你死了,你家族就要被灭。现在兖州已经在郑啸手中。郑啸一旦决定大开杀戒,那程家是不可能保全地。

郑啸看着程昱为难地表情,很平静地说:“你先仔细想想吧。不必急着给我答复。来人,送程卫尉休息,伺候周全。”

软禁了程昱,郑啸平定了汝南。当夜是犒赏三军,不过这次犒赏只是一人多发了几块肉,酒是一滴都没有。

“百统,怎么这次犒赏只有肉,没有酒啊。”

“废话,猪脑子啊。汝南平定了吗?城里还有敌人余孽呢,你想喝醉了去送死?有肉吃就不错了。还不知足。”

士兵不敢再问,事实如此,喝醉了还打个屁的仗啊,有的吃就不错了,知足吧。听说好些老百姓饭都吃不上,自己已经算不错了,进了军队起码不用为吃饭发愁。

在得到汝南陷落地消息后,曹操也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若是自己留在汝南,也会成为俘虏中的一员。

“龙期。现在你的人集结情况如何?”

“丞相赎罪,圣教四分五裂时间太长。许多人已经不尊号令了,到现在为止,我只集结了五千余人…………”

“罢了,我不会怪罪你。我为圣主,自然有统合这些人的责任。”死老头,牛皮吹的够大。五万精兵,现在只有十分之一,若不是因为你贡献的金钱,我现在就要你好看,我就看你怎么给我召集五万精兵。

也还好这五千人战力不错,战力甚至比自己的军队还优秀一些,只是人数太少。若真有这样的五万大军,你龙期地死期也就到了,这样一支武力只能掌握在我手中。曹操现在用龙期送来的金钱,四处收购物资,扩大军队。保险期间,曹操将大部分钱财转移去了柴桑,让夏侯渊组织自己的水军。

有长江天险在,只要我地水军击败你。郑啸,我看你的铁骑还逞什么威风,即便你骑兵厉害,又能如何?我就不信西凉幽燕的战马能踏水而来,等我积攒足够地力量,我们在来决一死战。

郑啸拿下汝南后,也没有追赶曹操。以汝南为根据地,开始经营豫州与荆州北部。

派遣两万人马去与华雄,典韦会合,进军寿春。截断谯郡曹仁军的退路。命令赵云,太史慈带兵南下谯郡,剿灭曹仁。命令张颌部队西去樊城,援助张绣,与刘备对峙。

随着文聘归降,南阳郡,庐江郡的荆州军也大部归降了自己。现在曹操已经被自己困在合肥了,覆亡在即,曹操似乎已经无力回天了。

打下来底盘容易,但是要治理一个地方可就不容易了,兖,豫两州百姓不少,历经战火,生活困顿,当然其中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郑啸和曹操的战争。

不过现在战争结束了,这里是郑啸做主了。郑啸的一贯作风是,首先收买民心。从洛阳,冀州,徐州,源源不断的粮食拉来,赈济灾民。

收缴无主田地,郑啸这个超级大地主又增加了无数土地。同时,郑啸派人执行自己治下的田税法,产物税法。

这一下,幸存下来的兖,豫两州的门阀地主们可坐不住了。但是郑啸大军那明晃晃地刀枪也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田税法太厉害了,虽然没有收缴他们的土地,可是和收缴了一样。许多门阀因为祖宗是大汉勋贵,是不用缴税的,可惜郑啸可不吃这一套。丈量土地,所有土地按照每年的出产缴税。

不管是什么人,拥有土地。只要耕种那就要按照出产缴税。大汉皇帝都不在郑啸眼中,你这些汉朝的贵戚更是不在话下。

“主公,兖州一地又镇压了十余次闹事的,都是小的地主牵头地。这些人以往都是把土地挂在勋贵名下。都是免税地。现在征税了,他们不愿意了。同时,因为主公您地政策,许多地主的佃户都跑了,成为了您地佃户。这些地主门阀闹腾的更欢了。”随军长史禀报着情况。

“意料之中的事情,有太史慈的大军镇压,他们能弄出大动静才怪呢。各地地方官员的交接如何?”

“还算顺利,但是有七名官员遇害了。凶手还没查到,不过左右就是当地的那些个豪门了。“这些人。真是不知死活。让法正处理青州,兖州这些事情,告诉他。不必手软,太史慈会好好配合他的。”

“主公,这样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啊。”陈宫插嘴问到。

“不必担心。现在我有充足的力量对付他们。在出兵以前我就预料到了,不要怕打烂了,这些门阀就是统统打烂了,我一样统治中原,现在这些地方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不用担心。驰道修建地怎么样了?”

“刚刚修出虎牢关,我们在打仗,运输粮草的民夫比较多,洛阳的人丁经过浩劫后本来就少。现在更是不够用。”

“恩,那让驰道地修建先停一下吧。保证前线粮草的供给,告诉阎行,出了岔子,我唯他是问。”

说到洛阳,郑啸也想到了徐晃。徐晃被曹操军开闸水淹后,生死不知:“有没有徐晃的消息。”

“还没有。”

“在派些人手去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众人虽然都知道。那样地大水之下,徐晃怕是凶多吉少了。但是郑啸总算有始有终。更让众将放心,就算自己战死了,主公也会照顾自己身后事的。

“各位,马上秋收了,我们也不能懈怠,务必在冬天之前结束对曹操的战争。陈宫,你坐镇汝南,各方的调配就交给你了。其余众人,回去休整,三日后出兵合肥,剿灭曹操。”

众人散去后,郑啸和郭嘉也聊起天来:“奉孝,怎么样?这一次你说能快速剿灭曹操吗?”

“这个也难说,就看孙策了。毕竟孙策和曹操结盟了,若是孙策出兵,这也是个隐患。”

“不错,传令,让徐荣带兵两万,去庐江郡,防备孙策救援曹操。”

出了大帐,看着无数忙碌的士兵,郑啸耳边仿佛又响起大秦战歌《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大秦啊,不用多久了。在不用多久你的旗帜就将飘扬在神州大地,你的辉煌必然再现,而且一定会更加辉煌。

“报,谯郡马超将军军报。”

郑啸接过亲卫的军报一看,哈哈。曹仁转道义成,直奔合肥而去。居然放弃了谯郡,我大军还没有动呢,这曹仁倒机灵。知道去和曹操会合,一旦赵云大军下来,他的末日就到了。也好,这下省的我麻烦了,就在合肥一口气将曹操剿灭吧,哈哈…………

剿灭了曹操我也要休整一段时间了,征战快一年了,我地士兵们也很疲惫了。还有大片的领地要消化,方方面面的事情要整理,事情多啊。

领地内又有人闹事了,若不是田丰处理得当,说不好就要城大祸了。这些人,既然跳出来了,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程昱现在很郁闷,非常崩溃。想自杀,又怕郑啸将自己家族连根拔起。可自己又不能归降,如之奈何啊。

听说郑啸大军马上就要开拔了,不知道主公现在在合肥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已经竭尽所能了,但是丞相,您的力量和郑啸比差太远了,郑啸身边又有郭嘉,很难犯错误,这仗又怎么打啊。

外面鼓角声响起,郑啸军的士兵开拔了。唉……我只是一个囚犯,又能做什么呢。面对郑啸麾下虎狼一样的士兵,丞相保重啊。

公元196年八月,郑啸带领大军,一路到达寿春,典韦来请罪了。

“主公,老典无能,没有能杀掉曹操,请您治罪。”

“这次曹操撤退有两万精兵,你只有一千多人,也没有什么过错,是我低估了曹操。”

郑啸阻止了典韦的请罪,从得到地情报来看,这曹操想在合肥和自己背水一战了。可惜,你虽然坚韧不拔,可我一样要把你砸碎。

“报,马超将军到了。”

“好,让他来见我。”

马超到了,那赵云地军队也就不远了,现在自己是占着绝对优势。

“大将军。”

看着越来越成熟的马超,郑啸也是很开心。 这小子,到现在终于成长起来了,在经历一些时间就可以独挡一面了。

“孟起你来了,这段时间你做地不错。但是还不够,你还要继续学习啊。”

见帐中没有别人,马超也换了称呼:“姐夫,我很用心了,还不够啊。”

郑啸眼睛一瞪:“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吗?我便告诉你。”

风起云涌第二百六十八章劝君读书

更新时间:2009…4…3021:38:00本章字数:6327

马超一见郑啸瞪眼,也没了气焰。

“孟起,你还不够成熟啊。对上曹仁这般沙场宿将还是有些差距的,你占尽了优势,却让曹仁带兵跑了。”

“这个……是曹仁没胆子。”

“胡说,我问你,曹仁什么时间跑的?”

“在您攻陷汝南的时候。”

“你麾下多少骑兵?”

“五千。”

“曹仁麾下的骑兵呢?”

“不足一千。”

“不错,你还知道,曹仁的骑兵?他的那点草鸟骑兵也叫骑兵?从各个方面来说,完全不是你麾下骑兵的对手,你怎么不派骑兵拖延曹仁,自己带军追上,歼灭他们?”

“可是,可是我手上大部分是徐州军,我用不顺手。逼得太急,我怕曹仁背水一战,我反而会输掉。”

“嗯,你有这层考虑说明你的确成熟了。要是以前的小马超,早就追上去了,才不管呢,呵呵。但是这次你谨慎过了。曹仁在什么情况下?华雄已经到了寿春,随时都能抄了草人的后路,他怎么会和你恋战?汝南已经被攻破,他失去了补给线,只有撤退,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和你对峙吗?他的军心还能稳固吗?”

马超被说的抬不起头了…………

“好了,以后都用心体会。徐州军也是精锐,虽然没有经过整编,但是对抗曹仁军队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合格的统帅,不是非要统带特定的军队才是统帅,带领不同的军队都可以指挥如长,发挥他们最大的战力。你明白了吗?”

“是。末将受教了。”

“孟起啊,你很象我。我以前和你一样冲动,唯武力论。可我现在最多地时间是在读书,甚至比我处理公务的时间都多。你有时间也应该多研究一下各家典籍。对你是很有用处的。”

马超只有点头应下,他不喜欢读书,可也没有办法。

“我知道你不喜欢读书,罢了,我会派专人盯着你的,呵呵。好了,记得读书地重要性就行了,我刚从西域弄到一匹宝马,就在马厩中。你去看看,喜欢就骑去吧。”

马超这下也高兴了,当兵的有哪个不喜欢好马的,西域的宝马,必然不错。顿时刚才被郑啸教训一顿的不快全部忘在脑后,兴高采烈的去看马了。

郑啸看着马超的背影笑了笑,继续看起书来…………

经历了半月的行军。郑啸带领八万人马,会合马超的三万人。十一万大军推进到合肥,和曹操再一次展开了决战。

出乎郑啸意料地是,曹操军的抵抗非常激烈。攻城数日,一点进展都没有。又开始下雨。一连下了四,五天,让郑啸无可奈何,只有等雨停了在攻城。

曹操在城中也是忧心忡忡,虽然得到了援助,但是他的实力和郑啸比起来还是很可怜。兵力少,缺乏训练,粮草不足,准备的时间太少了。

在丢掉了主力军队和大量土地人丁之后,龟缩在这合肥之内。()总不是长久之计。

“报,丞相,好消息。孙策出兵了,过了长江,现在和郑啸军在皖县对峙。”

曹操一听也很有精神:“孙策出兵多少?”

“三万人,统兵的是大将凌操。”

“只有三万人啊,看来这孙策也仅仅是骚扰一下,并不想和郑啸全面开战啊。”

“主公。这也是正常的。现在郑啸又没有打到江东。孙策能出兵三万帮助我军牵制郑啸军已经很不错了,不可能为我们和郑啸军拼命的。”

“是啊。这孙策,号称小霸王,他也防着我呢。若不是郑啸势大,估计他就拿我开刀了。”

“文若。你认为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

“主公,现在局势已然明显。郑啸军兵锋正盛,我们唯有避开,柴桑也可算是兵家必争之地了。这里不错,靠近潘阳湖,我们可以在这里精练水军,抵抗郑啸。孙策虽然让出这里供我军养兵,看来也是把我们当成盾牌了。”

“孙策和刘备两家剑拔弩张,而我们在柴桑,刚好当了双方地缓冲地带。这个孙策很精明啊。”

“可是,我们也只有这个选择了。我料这必然是周瑜的计策。我军一旦进驻柴桑,他们就可以放心的对付郑啸,不用担心侧翼刘备的军队。而我军现在,还真无法给他们造成什么麻烦。”

“唉…………”曹操长叹一口气,自己也有这么落魄的时候啊:“去刘备那里地使者有什么消息吗?”

“刘备已经同意派人来商谈结盟的事情了,现在刘备在襄阳一样被郑啸压着,相当的有压迫感啊。”

“三家结盟也不一定能对抗住郑啸,这郑啸现在实力太大了。幸好水军是他的弱项,要不然,我们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了。”

“主公您不必太担心,郑啸军骑兵的战马多以西凉马与幽州马为主,还夹杂一部分西域的马匹。这些马匹多在北方,虽然高大健壮,耐力好。但是对于南方的天气适应性却不是很好。这次郑啸大军不过带来了五千骑,他们的战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郑啸军地步军一样精锐,我们也是不好抵挡啊。”

“的确,郑啸军实力足够。又有郭嘉在,我们实在没有什么机会。汝南又有陈宫,徐州有赵云,这两人坐镇让我们派去偷袭郑啸军运粮队的将士也是无功而返。为今之计,也只有渡江了,依靠长江天险阻挡郑啸,在图大事。”

“心有不甘啊,可我们现在如何撤退?合肥已经被围住了。”

“主公不必担心,这天气还是帮我们忙的。现在秋雨连绵。正是我们的机会。我问过了,这一场月估计要下半个月,我们可以趁雨夜突围,郑啸军必然追赶不及。”

“以文若看。我们能若是趁雨夜突袭郑啸大军,有没有胜算?”

“这…………”荀沉默了,不好说啊。

“算了,文若不必说了,我也知道我们无法击溃郑啸军队的。。。。。就这样吧,你去安排部队,准备突袭,到皖县与孙策军会合过江。”

曹操看着外面的雨点,心中有点万念俱灰地感觉。过江,这一过长江,还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回来。长江以北在无郑啸敌手。

这天下十分,郑啸已得其七。就算刘备,孙策都与自己联盟共抗郑啸,长江以南全部加起来也很难对敌郑啸,自保有余。进取却不足啊。这个时候,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与北方地带。战争,战争打地就是人口,没有人,你什么都做不了。这该死地战争…………

郑啸也不着急。就是下雨的时间太长了,弓弩都不好使用了,这个时候也不好攻城。这曹操现在只能算苟延残喘,你也算我地一大对手了,可惜袁绍比你强大数倍,我一样击败了他,现在该轮到你了,你比袁绍难对付,只是可惜,你的力量还是不够。

徐州。糜竺府上迎来一位特别的访客。此人曾经是朝廷的光禄大夫,名士陈。前任的下邳相,陶谦举州投降郑啸后,陈被调动到徐州城中成了主簿,没有实权了。

“陈公您来了,蓬荜生辉啊。”糜竺亲自出门迎接,陈曾经是光禄大夫,现在糜竺虽然现在官职比他大。也要尊称一声陈公。

“都是自己人。何必客气。你糜家要是寒酸,那这天下就没有富户了。”

“呵呵。陈公夸奖了,请……”

将陈让进主厅,寒暄了一番,说了一堆没有意义的废话。

糜竺也问了起来:“陈公今日来寒舍,可是有要事?”

“的确,老夫托大,子仲,你小子做的不厚道啊。”

“陈公指的是?”

“你小子,悄悄地把田地都处理掉了。据说全部卖给大将军了,田产可是命根子,你这样不是败家吗?”

“原来是这个啊,您多虑了。我糜家本来就以商贾为主,土地倒也没有多少,再说,我也没有全部卖掉,我还留了千余亩的。”

陈心中气愤,一千亩,和你原先的土地相比,这算的了什么啊。我就不信探不出你的口风了。

“子仲,这次关于徐州盐业之事,据说是委托给你全权处理了。你打算怎么处置?”

糜竺微微一笑,上正题了:“大将军是将这个事情交给我全权处理,我现在也在犹豫,这大将军的政策不好执行啊。”

“子仲有何难处?不妨说出来我帮你参详一下。”

“唉……大将军这个是代价的。想拿到盐业经营,是要将本族地土地大半卖给大将军才可以的。但是诚如陈公所言,很多人都以土地为命根,既不想卖掉田地,又想拿到当地盐业的经营,我也为难啊。”

陈老脸上尴尬的神色一闪而逝,他今天来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当地地盐业经营啊,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很难抵挡的住,但是这土地佃户又如何能放弃的了啊。

“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糜竺一阵苦笑:“若是有,我早就用了,又怎么会只给自家留了千亩土地啊。其实陈宫,现在这土地多了也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卖了呢。”

废话,我也知道,可谁甘心卖掉啊?想自己堂堂一个下邳相,在下邳算得上是一手遮天了,现在却被调到徐州城做了无权的主簿。

本来自己是不准备妥协的,可自家儿子陈登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却要自己忍住,来向郑啸低头,不过儿子的话有道理,也就依了他。就是舍不下这张老脸。

“子仲,我陈家在下邳也算名门望族了,这次我来,就是想和你讨教一下以后该怎么办。毕竟你比我更了解大将军的心意。”

“陈公言重了。竺自当直言以告。”

“这大将军得天下之势已成,子仲,你说大将军可有代汉之心?”

这一句话可把糜竺问的愣住了,这该如何回答?“这个,我又怎么知道。”

“若大将军扶汉,我必然全心效忠。若大将军代汉,请子仲看在我们两家世交地份上保住我儿云龙,老朽也就无憾了。”

“陈公……”糜竺无奈了,郑啸得天下之势已成。九成会当皇帝的。这陈这般顽固,那不是自寻死路?

“子仲不必多言,深受皇恩,无以为报。大将军但有代汉之心,必力谏之。现在先不说这个,我今日来就是请子仲派人去清点我家土地,我陈家拜服在大将军麾下。即便日后有事,也是老朽一人之罪。”

“唉…………陈公,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多说了。现在我和你交个低,每户最多保留一千亩土地。低于这个数字大将军不会管,若是超出了,就……”

“明白了,陈家需要传承下去。下邳陈家会顺应大将军,老朽告辞了。”

不少人都在陈家等待陈的消息。陈一回来,人们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这些都是徐州地士绅地主,也有不少门阀的人。

“各位,各位。老朽无能,无法说服糜竺。事情还是那样,各位自去决断吧,上面的意思是,每户最多保留一千亩土地,否则…………”

话不用说,大家走知道违逆大将军是什么下场。

“陈公,您可得给大家拿个主意啊,大家都指望您了。”

有人提议。自然有人响应。纷纷七嘴八舌的说唯陈马首是瞻,这个时候陈登咳嗽一声站了出来:“各位。各位。父亲大人年事已高,需要休息,还请各位见谅,我们改日在议吧。”

众人无奈,只有纷纷散去。人都走了,陈才问起陈登。“你怎么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爹,现在不是我们陈家出头地时候啊,您也知道,出头鸟是什么下场。”

陈叹了口气,是啊,出头鸟,风光是风光,出事了也是第一个就拿出头鸟开刀地。现在自己家可没有对抗郑啸的资本。

“你怎么看?”

“爹,不是我丧气。汉室已失天下。这变天也是大势所趋,我们陈家要发展就需要变通了。”

“失去土地,失去官职,你拿什么发展?”

“官职我们可没有失去,我们失去地对地方上的控制而已。以前这下邳地区是我家说了算,我们不点头,就是圣旨在下邳也不好使。现在我们已经失去这个优势了。”

“下邳是我们家族地根本之地,怎么能放弃。”

“爹,不放弃也要放弃了。我们家在下邳的影响力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只是我们不能插手地方权力了。大将军现在是在给他自己称帝做准备呢,收地方权力到中央。”

“我绝不同意,我是大汉的臣子,我要反对他,只要他敢称帝,我绝不同意。”

“爹,您冷静一点,您要我们陈家灭亡吗?我们拿什么反抗?军队全部被收编了,我们现在指挥不动一兵一卒,家族私兵也被勒令解散了。现在只要几个衙役就能将咋们拿了,我们如何反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