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战船已经停下,放出无数小艇,满载着士兵向岸上冲来,接应被围困的士兵们。 战舰之上的巨弩也向远方的敌人射出了巨箭,只是晚上视野不好,没有造成多少伤亡,不过威慑却足够了。小点的战舰直接行驶到江边,弓弩手开始发威,接应自己人后撤。
军侯接过指挥权,指挥士兵后退,而他自己带领一队人断后。罗平的心腹带着庞统就撤,小艇已经到了跟前,无数士兵上岸援救自己的袍泽,一部分小艇则载着撤退下来的士兵向大船行驶而去。
荆州军被弩箭压制住,见敌人又多了增援,也停下来稳住阵形,以免新来的敌人趁机冲阵。秦军没有在厮杀,只是缓缓撤退,荆州军也不想冒这箭雨厮杀。
一场惨烈的厮杀就这么结束了。回到船上的秦军士兵急着照顾伤员,可惜还是有不少人来不及救治就死去。庞统眼睁睁的看着五,六个士兵就这么死去。心中颇为惋惜,都是英勇的战士啊。
看着手中的扳指,庞统决定走一趟长安,自己现在暂时不能在荆州出现,叔父那里不用太担心,以刘备对叔父的尊敬程度。应该不会为难叔父。原来自己与罗平这个百统官地儿子很象,怪不得这罗平对自己这么关心呢。
只是可惜了这么个英勇的战士。听着一旁士兵的谈话庞统更是震惊,过江一百三十人,回到船上的只有五十人,秦军果然是悍不畏死的精锐。这只是一支普通的军队,伤亡这么大。连百统官都死了,居然没有崩溃。
看这个样子,就是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不会有人退却。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死战呢?庞统起了好奇之心。他年青地心再一次萌动。若得如此精兵,当一展鸿图,恨不能为其中一人。
便去一趟长安。全了罗平的愿望,也看看这大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士兵们如此舍生忘死的去战斗。现在庞统太年青,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一旦起了好奇之心,这就很难说了。
在几名罗平心腹部下的解说之下,庞统的身份也被大秦士兵所接受。现在庞统只是一个逃犯………………
“后生,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一个罗平的心腹部下过来和庞统聊了起来。==庞统苦笑着说到:“还能如何,我决定去一趟长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罗百统地家在长安。我要完成他的请托。”
“好,好汉子。罗百统没有看错你。等回了兵营我请校尉大人帮忙。给你弄个路引。我家也在长安,就在长安城北二十里祥家村。也想请你帮忙捎点东西回家。后生,愿意帮忙不?”
“顺路而已,可以。”
“回了军营给你,不是太麻烦,只有两千多钱。对了,不好拿,我想想……”这士兵有点犹豫了。
庞统说到:“不过两千钱而已,没有什么问题。莫非信不过在下?”
一听庞统的话,这士兵急了:“不是,不是,后生娃,我嘴笨,不是这个意思。两千钱一堆有六十来斤呢,太麻烦了。我怕你不好拿,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你地事情不是。”
秦半两钱地事情,庞统自然是知道的,倒是误解这汉子了。正想说话,这汉子却说了起来:“有办法了,我去找军司马换一下,两千钱也就换二十两银子,这个好带。”说完就跑了,完全不给庞统说话的机会,庞统还想问他叫啥,一个村子不能只有一户人家吧…………
张飞正在到处抓捕释放流言地人,这个事情现在虽然控制住了,但是总要小心,不能让他死活复燃,现在张飞也有点着急了,这样下去不行啊,杀的人太多了也不是事情,刘备的愤怒他清楚,可总要有解决方法才行啊,杀人只能震慑一时,时间长了不是办法啊。
“前面的可是张飞将军?”
正在巡逻的张飞恼怒的回头看,什么人?老子心情正不好,莫不是来找打的?却见一布衣汉子在叫他。看这人的装束很是独特,不是文士,又不象游侠啊。气度不凡,虽然一身奇怪的衣服,但是很有点文气。
“你是什么人?有什么事情?”
“鄙人是什么人不重要,我却可以解陛下之忧。”
张飞一听,好家伙,口气不小啊。但是这个人气度不错,对自己也是不卑不亢,看看是不是真地有本事。
“口气不小,来人,将此人来回府中,本将来问问。”
让别人继续巡视,张飞带着这个怪人回到府邸盘问了起来。
“小子,在大街上胡说八道,你莫不是活地不耐烦了?”
“将军何必试探,若将军不欲听鄙人之言,有何必带鄙人回府?”
“好了,你且说说。你为陛下解忧是什么意思?”
“现在整个荆州人心惶惶,陛下又打算西征巴蜀。现在内忧外患,陛下岂能无忧?”
“少胡说,陛下仁德,天下归心。那里来的烦恼。你不是想吃我老张地鞭子吧。”
那怪人却依然不慌不忙的说到:“将军,鄙人为您献策,您不必多疑,难道人言虎胆张将军,还没有胆量听鄙人的言语吗?”
“好,你说吧。::我听听在不在理。若不在理,不要怪我鞭子无情。”张飞一副横眉怒目的样子,可是一点也没吓到那怪人。
“呵呵,现在陛下烦心之事,无外乎三。一是荆州流言遍地,让陛下困扰。二是汉庭失势。难敌秦贼。三是三家联盟各怀心思,不能全力对敌。”
“有点道理,这位先生。你可有良策?”
“其实很简单。对于流言,只要皇宫之中,有皇妃怀上龙种。生下皇子,这谣言不攻自破,完全不必强行杀伐之事。现在荆州需要安宁,而不是杀戮。”
张飞也点点头,这个也是他忧心的事情,这小子,有点门道啊。示意这怪人继续说。
“荆州虽然富足,但是以一隅抗全国也是不行地。而西取巴蜀也是必然的事情,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只是陛下不该请氐人羌人一起行动。氐人羌人残忍。一旦出兵,巴蜀百姓必然遭受大难。如此一来。大汉仁义之风先失,百姓又会怨恨陛下引狼入室。即便占据了巴蜀也不长久,秦贼不会眼看着巴蜀在陛下手中而不行动的。民心向背是决定归属的大事情。”
“可是这不借助外力,我军独力作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所以,此时西征巴蜀并非良机。襄阳樊城之间消耗了陛下太多地力量。上次西征巴蜀的力量还没有恢复,现在实在不宜出兵。”
“那等什么时候?等我们恢复了力量,那秦国恢复的更多。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呵呵,将军莫要忘记了秦国的卫国侯刘璋。”
“他?他一个废人,有什么用?”
“在长安,他是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在巴蜀,他还是有相当的力量的,刘焉在巴蜀经营十几年,根基也算深厚,只要善加利用,巴蜀自然可定。刘璋一个闲散侯爷,想必将他救出长安,应该不难吧。”
“有这么好地事情?”
“巴蜀之旧人,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在巴蜀为官。将军却不可小看了刘璋在巴蜀的影响力,有此人在手,必可事半功倍。”
张飞琢磨不出什么就问下面了:“那这联盟一事,你有什么办法不成?”
“三家联盟,所以松散。只是因为秦贼嬴啸现在停止了脚步,没有大举南下,所以才会这般松散。曹操,孙策皆当时之雄,必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嬴啸大举南下,那才是三家齐心合力之时。”
“那这个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此事急切不得,但是可以因势利导,可让三家并力。周瑜周公瑾,荀荀文若皆当世智者,自然会看出奥妙。”
“有理,只是刻不容缓,我们又那里来地时间去准备这些呢?秦国可是时刻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呢。”
“将军放心,现在秦国初建。百废俱兴,有嬴啸头痛的事情,没有个两三年时间,他没可能南下的,在说他地水军现在还没有能力突破长江。有长江天险在,嬴啸暂时没有办法。”
“先生小看嬴啸了吧,他的横海舰队规模可是不小。“哈哈…………横海舰队规模是不小,船只也不少。可惜他们才有多长时间?他们能和纵横长江多年的水军相比吗?更主要的是,嬴啸的力量不足,在近期之内不足以发动大规模战争,除非他停止驰道的修建。”
“这修驰道和出兵有什么关系?”
“将军想想,嬴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好杀,但是对百姓不错,每每赈济百姓。现在又征发了百万民夫在修建驰道,这些人每日消耗是巨量的,如此折腾之下,他嬴啸就是家底在厚也折腾不起了。
现在他治下很多百姓需要救济,不少门阀在暗中反对他。又耗费国力修建驰道。这都是巨大的消耗,他暂时是没有力量大举南下地。”
“那不是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西征巴蜀?”
“这又不一样了,巴蜀是个大粮仓,嬴啸必然全力保住。一旦陛下派遣大军出征,嬴啸就是停止几条驰道地修建,也会先应付巴蜀的战事。这个轻重他还分地清。同时一旦拖入了战争地泥潭,嬴啸不好受,陛下更不好受,现在实在不是出兵的时候。”
“有道理,我这就告诉陛下去,先生大才。且请宽坐,我去去便来。”
张飞火急火燎的冲到皇宫,和刘备一说这些话。刘备想了想。也觉得不错。开口夸奖到:“翼德进步不少啊,现在可算是高人了。”
“这个不是我想的,陛下。是另有高人啊。”
“噢,什么人?”
“他是…………哎呀,我忘记问他的名字了。他还在我府上,我这就回去问他。”
刘备却一脸兴奋的说到:“翼德且慢,朕与你一同去见见这高人。朕是求贤若渴啊,有如此高人,怎么能不去拜访一下。”
刘备换了衣服就和张飞来到张飞家中,见到这位高人,一阵寒暄。刘备又问了许多问题。这怪人也说地有理有据。让刘备很是高兴。
而张飞介绍刘备的时候故意隐去了身份,只说刘备是朝中高官。
“这位先生大才。却为何不将姓名说出?也好让陛下听到你的高论啊。”
这怪人却哈哈一笑:“陛下已经听到了,有何必如此呢。”对着刘备行礼:“拜见陛下。”
刘备也是奇怪,自己应该没有见过此人,他是怎么猜到自己的?客气的说到:“先生果然大才,既然如此,朕也该坦然相对。先生如此才华,可愿意辅佐朕,再兴大汉江山,安定天下?”
“早听陛下礼贤下士,果然是。鄙人名声不显,却得陛下看重,敢不效力。”
“先生大名?”
“鄙人徐庶徐元直,愿为大汉江山效力。”
“好,好,朕得元直,有如十万雄兵啊。”
徐庶看刘备一副高兴的样子,心中也是黯然。若不是世代忠诚于汉室,自己其实并不想效忠刘备。不过只要能一展所长,刘备也是个不错地选择,现在也只有他扛着汉室的大旗了。
现在嬴啸已得民心,统一天下大势已成,想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很有难度,也很有挑战性啊。不过有难度才是他徐庶显示本领的时候。
“元直,你看朕何时能得巴蜀?”
“三年之内。”
“为何?”
“现在嬴啸虽然恢复了秦,但是他地隐患颇多。嬴啸太过强硬,失之仁义。疆域虽大,却四面皆敌,现时碍于秦之强大,北方草原蛮族一时不得动弹。但是一旦秦露出丝毫疲惫之态,这个猛虎将被草原群狼分而食之。”
“那岂不是朕也将什么都得不到?”
“不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便秦国被草原人劫掠,但是想灭亡还不是那么容易地。当北方开始大战,以嬴啸的性格,必然强硬的对抗外夷,这个时候就是陛下地机会了。”
“元直不是不主张与蛮夷结盟。此次与氐人,羌人的盟约你也不赞同。”
“这个不同的。陛下,现在您与氐人羌人结盟。 那是引外人来欺压汉人,而彼时,嬴啸穷于应付,而我军独力夺取巴蜀。若然嬴啸为草原人打败,那么可举驱除外夷的旗号北上,更可收复民心。”
“可是朕又指挥不动那些草原蛮夷。”
“不必陛下指挥,那么蛮夷自然会替陛下完成这些。”
“噢,为何?”
“草原蛮夷,历来是我汉人的心腹大患。数百年来战战和和,从无断绝,一旦受到灾荒,必然南下中原,大肆劫掠。但是自嬴啸势大,强硬对抗蛮夷,这些蛮夷可是吃了不少亏。这些人就象饿狼,一旦愈合了伤口,必将再次来劫掠。会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嬴啸迟早会吃了这不修仁德之亏。”
“那以先生的意见,朕现在应该做什么?”
“陛下现在应该修养生息,整军备武,稳固三家联盟。短时间内嬴啸没有力量南下,而陛下此时内修武备,外修仁德,必使天下归心。而后举兵西征,拿下巴蜀进而逐鹿中原。方能恢复汉家天下。”
“可这三家联盟现在并不好收拾,各有心思,如何凝成一团?”
“庶刚才就说过,现在三家各有心思是因为秦贼的压力不够大,若秦贼压力加大,三家必然团结一心,对抗秦贼。现在陛下掌大义之名,行天子事。是占有相当优势的。”
“但是秦国现在忙于安定国内,短时间似乎也不会南下啊。”
“他是不会南下,可我们也可以安排他们南下啊。只要压力足够,三家自然全力对抗他。”徐庶嘴角显示出诡异的微笑,刘备也是明白过味道来。
是啊,他不南下,可只要有了南下地压力,徐庶所说地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了。
风起云涌第二百八十九章经济冲击
更新时间:2009…5…1022:53:50本章字数:6283
徐庶也出来了,庞统也跑路了。兄弟们,苍穹现在日更1万。手上有票票的兄弟们都砸来吧,啥票票都来吧。无耻地分割线
嬴啸很高兴,驰道的兴建一直比较顺利。而敌对人员现在都没有怎么动,就连刘备,轰轰烈烈的策划了一场攻击巴蜀的计划,却无疾而终。
本来还准备在巴蜀让刘备吃个大亏呢,结果这小子却没有攻击,也算是他明智,逃过一劫。嬴啸也命令在西凉的部队解除警戒,现在藏兵于民的计划在西凉实施的是最彻底的。若有需要,随时可以征召无数部队参战。
不过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嬴啸也只有压下蠢蠢欲动的心思,若国力跟不上,疯狂的开启战端,那是自取灭亡。连年征战,急需恢复实力,不能因为只顾战争而不管百姓的死活,那就等着乱吧。
今年秋天的收成算是不错,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嬴啸的佃户。即使这田租上极为低廉,也让少府蒙明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他是皇室的理财者,这皇室的财富越多他越高兴。
嬴啸打算做点事情。就算不发动战争,但是也能让刘备他们好过,现在的战争由明的转为暗的。不在出动军队,而是从政治经济上全面打击刘备,孙策。至于曹操,他只有柴桑一地,基本没有什么可破坏的…………
召来几位心腹,嬴啸问起了这个事情。
贾诩笑呵呵的说了:“陛下,此事容易。”
“文和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不攻即攻。功即不攻。只要在一些地方派驻重兵,作出一副攻击的样子,由不得他们不防备。就是明知道我军不会进攻,也要调集军队防备。”
“会不会刺激太过,反而让他们发动了攻击,暂时我们没有足够地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战役,不要弄巧成拙了。”
田丰出来了:“陛下大可放心,现在他们即便进攻,也没有多少威胁。除非他们倾全力来攻,但是他们不可能全部出动的。”
“也要小心他们狗急跳墙。建设起来很难。可破坏起来却是太容易了。”
对于嬴啸发出的这个感慨,大家都十分无语。这世上最大的破坏狂非他嬴啸莫属了,整个制度都被他破坏了,虽然有好处。一样隐患很多。要不然以嬴啸现在的力量,他们一群谋臣也不会齐声说停止战争了。
“众卿家,这刘备在荆州的根基是越来越稳当了。足见此人的不凡之处。以一个残缺之身建立这样的功业,也算难得了。”
“陛下,现在的刘备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地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是他刘备遮掩的再好,总会露出破绽。谁愿意为一个阉人效力?若不是他现在扛着汉室江山的旗帜。估计已经有一半以上地人离开他的麾下了。而现在听说荆州已经出现不少逃兵了,谣言的威力已经显示出来了。”
“呵呵。刘备没有什么可怕地。只是朕也很感慨他这份韧性,寻常人受了这般打击,意志消沉很正常,可刘备这家伙却能奋进,心性不可小视啊。”
“陛下,荆北和巴蜀已经对刘备形成了钳制之势,刘备又能有什么作为。^^^^现在真正可虑的是曹操与孙策。”郭嘉提醒到。
众人皆认同这个观点,杨松也出来说到:“陛下,刘备现在领地之内。看起来似乎都效忠于他。但是地下一样暗流汹涌。对于刘备,不用我们进攻。只需一些小手段就能击溃他的经济。他的经济基础比曹操还薄弱。”
“噢,你有什么看法?”
“刘备治下的荆州北部地区,原来在刘表治下也算不错。但是门阀势力强大,而刘备掌权后,引入佛教为己用,使得门阀受到了相当地打击。不愿意投效刘备的门阀都遭到了巨大地打击,可惜刘备在打击这些门阀的时候有了一个疏忽。
就是土地的所有权,根据传回来的情报分析,这些被打击的门阀空出来的土地,基本都被和尚寺院占据。而寺院在刘备治下和勋贵一样是免税的,这就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刘备本身地经济体系是不完备地,很容易被击破。”
在嬴啸鼓励的眼神下,杨松继续说到:“陛下,现在荆州地区更因为刘备地一场血腥镇压,几乎达到了百业萧条的程度,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经济手段去打击他。荆州门阀众多,这些人是很好的消费群,因为市场的萧条,现在可以卖给他们大量奢侈品。
同时我们可以将我们多余的布匹卖到荆州,我们的布匹相对的造价很低廉。陛下鼓励民生,府库中现在有大量从民间收购来的布匹,这些布匹收购价格低廉,有了官府收购,农户们可以放心生产。
而我们有了充足的廉价货源,通过商人将这些布匹运到荆州,以较低的价格卖掉,那么冲垮的是刘备治下的经济,而且同时我们在大赚。”
“这其中怕是不这么容易的吧?”
“困难是多,但是一样可以试行一下。自马均改良织绫机后,陛下您又兴建了一些的织布厂,又在市面上收购百姓手中的布匹。现在国库里布匹很多,国内不足消费这么多,只有向外运输。
而走丝绸之路的大多是奢侈品,现在这些生活用品的最好地方就是附近的一些地方,比如北方的草原,南方的诸侯国。而这些属于正常的贸易范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地小农经济一旦受到集约化的冲击,确实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也幸好嬴啸治下的经济并没有到集约化的程度。只是在规划的市场下有了更多的调控手段而已。这个办法其实并不能冲垮别人的经济,只能是有一定贸易顺差而已,同时让一些农户失去一个补贴家用的路子,不过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是很先进的想法了。
最后嬴啸拍板了:“好,这个事情你定个条文出来,若是合适,长江以南都这样办理。”
“这个,陛下,国内没有那么多多余地物资啊。”
“这样啊,那么先在荆州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吧。若是好的话在继续。这个事情你上个条陈上来。”
“是。”
“贾诩,对于三家联盟的瓦解情况如何?”
“还在进行中,现在各地都在活动,还没有瓦解的迹象。()现在这三家和陛下地仇恨都比较大。这三家诸侯很难说服,只能在下面的臣属中做一些事情。”
嬴啸一想,心里也笑了。可不是嘛。自己和曹操有毁家灭国之仇;和刘备有断子绝孙的仇恨;更不要说和孙策有杀父之仇了。忽然看去,似乎都是和自己仇深似海,自己又有这么强势地压力。
虽然自己实力强大,不需要做什么远交近攻的把戏。但是能用最少的代价换的最大的利益,当然是更好地。
“这个事情加紧一些就是了。主要是以策反他们的部属为主吧。这三家联盟虽然不怎么牢靠,但也不是那么好瓦解地。”
炎黄418年冬天。天下似乎很平静,但是底下的波涛却很汹涌。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甘宁将军加紧奏报。”
嬴啸拿来一看,果然是好消息,派去远航的人带回来了消息。已经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达到了目标。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到达的目标是现在的几内亚半岛。这里已经足够的广阔了,让探索人员误认为到了目标澳大利亚。实在是因为嬴啸给他们的地图实在是太简陋了………………
才五个月。探索队沿途经过台湾。菲律宾,到达了几内亚半岛。而后回航。却损失了一条船为代价,出发时一千六百人,只回来了不到一千人,代价颇为惨重。
但是也成功地带回来了比较精确地海图,为以后的航行打好了基础。嬴啸也是大喜过望,吩咐到:“此次出航人员皆有重赏,同时让甘宁带着主要人员来长安觐见。在让一部分人带领十条巨舰出海,去选择合适地地方建立补给点。”
“禀报陛下,樊城前线最新军情。”
“说。”
“五日前,我长江水军与刘备军水军遭遇,发生一场小战役。烧毁对方艨艟三艘,艨艟一艘。斩杀五百。”
“知道了,此事让文聘自行处置,让他把人员赏赐上报上来。”
“是。”
“陛下,张辽将军急报,南匈奴犯边。劫掠数县,为张辽将军击退。但是有不少难民,无处安身。请求陛下赈济。”
“又是这些土狗,告诉张辽,他们敢来就狠狠的给朕打,不要怕引起全面战事。现在我大秦根本不惧怕南匈奴那帮土狗。让雁门郡调动钱粮,赈济失去家园的灾民,而后上报。”
嬴啸在朝堂处理这些事情,已经很纯熟了,没有了刚开始那般手忙脚乱。他已经完全溶入一个皇帝的角色中了。
庞统也到达了长安,他在军中打听清楚了罗平的家,带着罗平的遗物向着罗平家出发。开始的时候也是受尽了磨难,为何?因为他没钱…………
这一文钱难道英雄汉,纵使庞统智慧过人,但是没钱是很麻烦的。不能投宿客栈,不能去酒馆喝酒,更不要说买马匹代步了。
但是对于帮老疙瘩带给家人的二十两银子,庞统却是一文也不动。宁愿自己挨饿,也没有打过一丝一毫的主意。
这一路上可也让庞统见识了百姓的淳朴,他们尊重读书人。庞统到百姓家中借宿,总是能受到很多的对待。这些百姓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是起码有饭吃了。很多家中自己都是喝稀粥。却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庞统看到如此情况,实在不好意思麻烦这些贫苦百姓。还是一位啬夫告诉他,他是读书人,可以去各地学宫中得到食宿。
抱着怀疑态度地庞统,到了南阳的华夏学宫中。这里的人没有因为他的落魄而鄙视他,也没有他的相貌而忽视他。在一场论争中,庞统以他的才学,漂亮的击败了一位郎官,当即受到学宫劝学从事的重视。
从学宫领到一份游学证明,庞统苦笑着出发。自己也需要领这样的救济金吗?在大秦帝国内。只要有一地学宫的首脑,劝学从事开出地游学证明,就可以在各地驿站免费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