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69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曹操称帝了,定都秣陵,国号楚。 ”

楚?怎么会是这么个国号?时间倒流了吗?当初前秦灭亡的时候不就是这个楚嘛。而后又是一段楚汉争霸,汉胜利建立了大汉。

好啊。四百年后地今日,又一次,秦,楚,汉。三国并立。可惜这个的结果不会还想上一次地。朕已经掌握了大半个天下,朕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不管你的国号叫什么,你们都将并入大秦的国内。

“蒙叔,周瑜那边现在怎么样?”

“在得到少爷的帮助后,周瑜已经在彭泽地区立稳了脚跟。不断地有孙家旧部在去投靠他们,只是他们地实力还是太小了。无法与曹操对抗。”

“有他们存在就是了,曹操无法得到安宁的。曹操现在一样无法发动战争,他更需要稳定局势,更需要积蓄实力。”

“对了,少爷,周瑜地人想购买巨型战舰和秦弩。”

“弩可以卖给他们,但是巨舰绝对不行。”

其实秦弩随着战争的进程,曹操。刘备,孙策军都是有缴获地,只是秦弩制作太过麻烦,成本又太高,同时维修也很昂贵,虽然威力强大,他们却只有少量的装备,太大量的装备实在是耗费太大。

而秦军则不一样,匠造坊的技术实力就造成了秦弩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而各部件的标准化工艺,也使得弩的维修很简单。很便宜。

这就是技术壁垒,不打破这个技术壁垒,他们永远不要想将秦弩大规模列装部队。周瑜地军队是攻击曹操的排头兵,卖给他一些秦弩倒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巨舰却绝对不可以了。

首先,巨舰适宜于海航。虽然江东水军的一些楼船比巨舰还要大,但是那些楼船根本不能远航,而嬴啸现在更是对巨舰保护的是十分到位。远航这一点上他打算把持在自己手中。

而周瑜想购买巨舰,他不是想远航探险,或者贸易。他是想有个退路,一旦失败。就用巨舰带着孙家家眷扬帆远航,去海外躲避。现在虽然是嬴啸的盟友,但是一但嬴啸统一了全国,那么紧接就该对他周瑜动手了。

而嬴啸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巨舰的制造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只是没有成熟的制造经验,那么花费的研究制造费用将十分昂贵。更不要说要耗费多长时间了。

“蒙叔。派人多做关注周瑜的军队,看适当地机会也派一部分人进去。”

“密探已经派进去了。可以随时掌握周瑜军的动态。”

“好,孙策呢?最近有什么异常没有?”

“还在养伤,没有什么异动。”

“恩,对他的看护紧一点,不要怠慢了他就是了。”

战争结束了,但是嬴啸并没有立即开始大规模地修建的驰道,而是各地都征发了很少的民夫慢慢修建。却集精力修建长安到上谷的驰道,同时在前秦的直道的基础上,恢复长安到九原郡的这段直道。

在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田丰急忙来求见嬴啸。他明白,这是嬴啸要对草原人动手的先兆,有了这两条驰道的意义不单单是防守,更是进攻,嬴啸地个性他很清楚。

“陛下。现在不是发动对草原战争的时候啊。”

“元皓多心了,现在只是修建驰道,没有一两年的时间能将驰道修建好?驰道没有修好,朕如何发动战争?”

“可是陛下,就是一两年后,帝国的元气也还没有恢复啊。草原那么大,草原人又是游牧而居,那么帝国要投入多少兵力?多少时间才能将他们击败啊。”

“呵呵,朕已有计划,元皓先生不必担心。不要忘记了,虽然这一场大战,帝国是伤了元气,但只是京畿地区伤了元气,而其他的地方并有遭受多少问题。

可在帝国受到创伤的同时,草原人一样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汉人和这些草原人地仇结大了,必然以一方彻底击败一方才是结局。所以朕必须在最短地时间内发动攻势。”

“可这样帝国很难承受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啊,更不要说一旦陷入旷日持久地草原战争之中,对于陛下的统一战争会有很大的障碍的。”

“这些不是什么问题,现在朕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将汉与楚一举击溃。但是他们的情况特殊,这两地皆是门阀力量强大,朕要清理门阀,他们必然不肯就范,势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两地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而这个时候,一旦草原人卷土重来,我们再一次是两面受敌。”

“可是草原人一样伤了元气,还有能力再次大举进攻吗?”

“元皓先生,不能小看了这些草原人。现在草原联军虽然败了,但是草原人实力犹在,只是现在畏惧我秦军军威,暂时不敢南下而已。更不要说十年之后,他们的孩子长成,将再一次成为大秦的心腹大患。与草原人相比,曹操与刘备不过是小患,他们很难翻得起什么浪花了。”

看来嬴啸是下定决心要解决草原人了,只是这草原人实在不好打。看来自己又要忙活了,一两年后,驰道修复完毕,那么军事行动也将展开,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有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金钱,付出多少士兵的生命。

不过田丰也明白,草原人历来是汉人的心腹大患,现在正是草原人虚弱的时间,这个时间付出一定的代价,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人也是最好的计划了。那么田丰也就只有领命,预先进行各种筹备了。

风起云涌第三百零八章柳暗花明

更新时间:2009…5…1923:46:52本章字数:6196

嬴啸再一次开始了国内的建设与稳定,也让曹操与刘备安心不少。刘备在前面的战争中已经是起了倾国之力,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襄阳与樊城之间的对峙已经让他费尽了心思,更不要说巴蜀这里随时可能被秦军进攻了。

而军事打击还不是最麻烦的,现在刘备的汉国之内,也是一堆麻烦,秦国的各种生活用品通过商人源源不断的涌入,将他的国内的商品体系冲击的乱七八糟。

在小农经济的时代,自给自足是一个特色。农人自己种粮自己吃,自己纺织一些布料自家用,多余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掉,还能贴补一些家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小农经济,才没有生起民变,虽然秦国的货物几乎充斥了市场,但是百姓的生活来源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只是随着这些,民间的财富不断的向秦国流失,而刘备的府库的税收也少了不少。面对不断减少的税收,刘备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他的消耗太大了。

荆州原本是足够富庶的,但是经历了几次大的战争,荆州的积累已经快花空了。而随着寺院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要免税了,投靠刘备的门阀勋贵们一样是免税的。

那么这些钱从那里来?只能从百姓身上来了。可徐庶却建议刘备不要增加百姓的税赋了,在增加百姓就很难承受了。刘备也害怕激起民变,这个时候他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但是国库入不敷出总不是办法。

最后刘备只好对于从秦国来的货物征收高额税款,限制民间财富的外流。同时,出绝招,铸大钱。刘备开始铸造一种叫直百五铢的五铢钱,这样钱和流通的五铢钱之间地区别就相当于今天的一百块和一块钱,一枚直百五铢值一百钱。

但是从没有这种直百五铢的流通。忽然涌向民间,这就造成了变相地货币贬值,百姓手中钱购买力在下降。而小农经济的弊端是百姓与市场调节接轨的很慢,等百姓发觉自己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货物还是同样的货物,铜钱还是同样的铜钱。但是自己的财富却下降了,多余地到那里去了?自然到了铸造一个铜钱顶一百个铜钱地国库中。

徐庶虽然数次建议不能实施这个。但是刘备始终也没有同意徐庶的意见。为啥?徐庶地建议即便的是对的。可你变出钱来,只要你变出钱来。就采纳你的意见。这也让徐庶无可奈何,他也没有无中生有的变钱本事啊……………

而曹操,现在一样是很忙碌,他在稳定江东地局势。虽然大部分门阀已经投靠了他,凭借这些门阀中的圣教中人。曹操轻易的掌控了江东,为什么,霸王项羽的起家之地便是江东,所以圣教在江东的发展是最巨大的。

虽然门阀中大多支持了曹操,但是孙策在江东的力量也是不小的,曹操想要安定江东也是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地。

同时,他也急需恢复实力,建立水军。对于周瑜这位一直在和他对抗地将领,曹操也是无奈。派人去劝降。威逼利诱,大军进剿。都是无功而返。而他的水军,那就别说了,完全不是周瑜地对手。

况且水军的训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士兵往战船上一站,那还不是水军呢。战舰的配合,武器战法的使用,掌舵者对于水流与江风的熟悉等等,都是水军作战的科目。

虽然收编了一部分江东水军,但是真正最精锐的水军可都在周瑜手上呢。现在周瑜又得到了嬴啸的援助,进退自如。进则打击曹操,退则退往嬴啸的港口船坞,这里有秦军的接应,曹操来了也是无功而返,更不要说曹操的水军本来就不是周瑜的对手了。

在中原之地各显神通的时候,太平洋之上远航的十艘巨舰却面临困境了。

“狗蛋,咱们这次在海上飘了多长时间了?”

“我想想,好像上次找到一个岛屿,离开后,大概三个多月了吧。”

两个士兵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呸,又是鱼肉。我想吃牛肉了。”

“牛肉?虎子,你别做梦了,在军营里逢年过节的还能吃上肉,现在这茫茫大海之上,还想那美事呢?做梦吧。”

“唉,你说,这次咱们能不能回去了?在海上漂泊了这么久了,都没有地方,都沉了那么多船了,我们…………”

另一人却急忙打断他:“别胡说,多不吉利。”回头想想那些葬身海底的袍泽,心中也是一阵悲凉,想当初浩浩荡荡的六十艘巨舰扬帆出海,那真是遮天蔽日,看的他们这些大头兵都激动的快脑溢血了,很庆幸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可现在,不停的探索,在寻找这个叫什么南美洲的地方,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巨舰了,多少好兄弟葬身海底,也许明日,就会轮到自己了。

“对了,虎子,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还有老爹,婆娘,还有一个儿女和三个儿子。”

“哈哈……还真羡慕你啊。有那么多孩子。”

“你个光棍汉,我就不明白了,你就怎么不娶媳妇啊?以前当兵娶不上媳妇,现在给陛下当兵,要娶媳妇还不是简单事。”

“我村子里倒是有媒婆上我家的门了,可我一直在军营里,不想娶亲。好歹也混到个百统官当当,好娶上个好媳妇。”

“吆喝,你小子,心还挺野的。怎么?有中意的姑娘?”

小伙子涨红了脸,面对围上来的一群在海上无聊到爆炸的八卦男,不肯说。

“快说,快说。都是自己兄弟。还怕人跟你抢?”

“那个,不是,是我看上人家。人家姑娘还不知道能不能看上我呢。”

“那就说出来吧,说不上兄弟们谁还能给你帮上忙呢。”

“是我们村地主胡家的姑娘,长地可漂亮了,就和那天仙似的。”

四周的粗豪汉人们一阵哄笑:“就你小子,你见过天仙吗。”

哄笑完了以后却有一个汉子说到:“你小子,不过是个大户人家地姑娘。你这身份陪的上,干嘛非要当上军官啊?”

“我……我……我就想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娶她过门。”

旁边一个硬梆梆的声音传来。大杀风景:“有命回去在想美事吧,说不好明天一觉醒来。我们就已经在海底了。”

“赵二愣子,怎么就你话多,少说点不吉利的。你那张老脸厚皮的还会怕水?”

“怎么,我有说错吗?这几天喝的是什么?难道你还能喝海水了?到时候,人都渴死了。说什么都是空地。”

不可否认,赵二愣子虽然说地难听,但却是事实。大海茫茫,淡水已经喝光了,可附近完全没有岛屿。别看大海上到处是水,可海水是不能喝的啊。

“娘地,大不了拼了,老子就不信了,天无绝人之路。”

听到这句话。大家绝望的情绪有所提升。即便在绝望。只要有希望,那么就有活着的可能性。若是失去了希望。那么就什么都失去了。

“海岸,海岸,我看到海岸了。 ”

一阵嘶哑的嗓音从上方传来,望的人传来了天籁般地信息。大家从没有发觉,这嘶哑的老男人声音居然可以如此的可爱。

“全力前进。”船长也忽然间冒了出来,所有人都欢呼着卖力的工作,向着希望而去。

等待靠近了,大家都看到了连绵不断的,绝处逢生啊。十艘巨舰上有接近五千人,这些人的性命保住了,因为那么漫长的就代表的是巨大的岛屿或者陆地,那么上面一定能找到清水与食物。

在选择了合适地地方靠岸之后,一千人地探索队伍出发去寻找食物与清水,其他人都到了陆地上休息。各个船只上的将领们也都聚集在一样商量着下一步该如何。

“按照海图地位置,这里应该就是目的地了。只是这海图…………”

大家都无言以对,粗糙的海图让他们在探险中损失巨大,可是,至少他们到达了这里。就算这里不是目的地,可他们也算是创造了奇迹了。

“我们是陛下的战士,为陛下征服这大海,没有什么只是不只是的了。现在我们首先要确定方向。海图制作的如何?”

“没有问题。”

“很好,只要有合适的海图,我们就可以不断的航行。顺着海图返回应该没有问题,井申,斐趔,找齐了补给之后,由你们俩的船返回,将海图交给将军大人,务必完成。”

“是。”

“其他人,就地扎营,维修船只,等探索队伍回来在做决定。”

随着横海舰队将军崔远的命令,所有人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崔远当初和甘宁一起做锦帆贼,后面和甘宁一起投效了嬴啸,他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有一天可以组织这么巨大的舰队进行远航。

只是这一路上的损失太大了,已经损失了一半的船只了,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才能到达目的地。现在十艘在自己这里,还有二十艘在库克群岛建立补给站,等待他们带回去探索的消息呢。

“报,将军,探索队回来了,在东北边十里的地方发现足够的水源,在树林中也猎到野兽,采到能吃的果子。可以建立补给站。”

“好,建立补给站,先给井申,斐趔的船只补充给养。休息三日,让他们俩的船回去报信,我们继续探索。”

远航的勇士们用无比的勇气在探索着世界,寻找着嬴啸要求的目标。而嬴啸现在,却忙着调拨粮食赈灾了。

冀州巨鹿郡发生一场大地震,受灾者达到十多万人。现在还是冬春交接的时候。冀州地天气可不暖和,据说已经有人冻死了。

嬴啸加紧传令巨鹿郡全力救灾,并让冀州府库播出三十万石粮食迅速向巨鹿运输。同时命令巨鹿郡守就地砍伐树木,搭建木屋,保证不要让人冻死。

这个时候,在天灾面前,百姓往往是逃离家园的。而嬴啸也让巨鹿郡周围郡县有计划的接收灾民,保住人命是最重要地。同时附近的所有郎中也都赶往巨鹿,看有没有瘟疫发生。如发现可疑的。就地隔绝,不能让疫情传播。

田丰看着奏报。心中盘算,又要花多少钱才能救济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了…………

“少爷,豫州和巴蜀发现大量劣质半两钱。已经被当地官府查收,现在制造劣币的人已经被逮捕。根据审问。是刘备的人。”

“哈哈…………”嬴啸一阵大笑:“我大秦的半两钱,制造严格合乎标准,足重足色。伪劣的铜钱一眼便能认出,而且朕特别下诏,若有劣币出现,百姓当以告发,告发者重赏。也不知道刘备怎么想地,这样地手段拿来对付朕?这些都是朕当年玩剩下的。”

嬴啸在蒙捷跟前是肆无忌惮,完全没有了一个帝王地威严。“少爷。这些事情也是不能小看的。虽然刘备失败了,可是一开始他却用劣质的铜钱换走了不少东西。也算成功了。百姓对于大秦铜钱太信任。到了大量的劣质铜钱出现,才被人发现,人们才开始警觉。”

“这也没什么,小事而已。他刘备能换走多少东西?再说,想大量的铸造劣质秦钱,根本没有流通地地方。朕的半两钱真伪很容易分辨,他要是能铸造出足够重量的秦半两钱,朕不介意他大量制造,哈哈…………”

确实,若是刘备去制造重量足够,合乎标准的秦半两钱,嬴啸根本不会在意,你能换多少东西就去换。秦半两钱的铸造是很费工夫的,刘备要是铸造足够份量的钱,那亏本的是他刘备自己。“对了,蒙叔,现在荆州之内,和尚的情况如何了?”

“我们已经安插了不少人进去。现在各个寺院地规模越来越大了,信徒与僧侣也越来越多,刘备快撑不住了。”

“呵呵,让在寺院中地细作们继续潜伏,利用和尚的身份刺探情报。同时,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刘备会对寺庙动手,到时候让这些人在中间煽风点火,把事情闹地大一点。”

“是,不过刘备还要借助和尚们的力量统治百姓,短时间内不会有所行动。”

“这不要紧,迟早的事情。根据细作的消息,在这样下去,寺院所占据的财富足以让刘备眼红,而刘备现在的财政似乎是个很窘迫的状态,你说他会不会让和尚们贡献一些出来呢?”

只要刘备对寺院打主意,哪怕是很温和的,很轻微的,那么在细作们运作之下,事情就会变大了。到时候呢,一场动乱就会出现了。

毕竟这人收钱收多了,在想让他们吐出来,那可就难了…………

“陛下,典客令沮授求见。”

“宣。”

看见沮授进来,嬴啸对这位石头脾气的家伙是一直无奈。好些年了,沮授依然不愿意为嬴啸尽全力,甚至暗中抵触嬴啸。但是嬴啸也一直没有管,反正他沮授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也就是了。

沮授的见识很高,才思敏捷。让他当典客令,掌管外夷的朝拜来访事宜,倒也做的很出色,完全胜任。

“参见陛下,这个月又有几个小部落举族来投降,该如何处置,请陛下示下。”

“按照惯例处置就是了。怎么,这些人里有什么特别的吗?”

以往对于一些在草原上被吞并逃难的小部族,嬴啸的惯例就是打散安置到各地,但是这些人必须学汉礼,说汉话,穿汉衣。就是彻底的忘记以往的一切,在中原好好生活,完全融入汉人,否则他们永远低人一等。

“陛下,这次有一些蓝眼珠的人。”

“噢,带几个来让我见见,蓝眼珠,有意思。”

几个人蓝眼珠,红头发的人被带到了宫中,一路上被宫女太监们当成了猴子看,到处窃窃私语,还有这般人,和妖怪都几分相似了,真是少见。

在被当成猴子看的眼神下,这几人也见到了大秦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嬴啸。连忙下跪磕头,五体投地。看样子似乎是专门练过的,连汉话“皇上万岁”四个字也叫的很标准。

“平身,你们都是那里人?”

几个人都盲目的看着他们的头领,而也只有他们的头领懂得汉话。“陛下,我们都是来自西域的。家乡遭到了战火,只有逃离家乡。我们知道大秦帝国是最强大的帝国,这里有最富足的生活,我们便举族来投靠陛下,只要陛下给我们的老人孩子以生存的机会,我们愿意为陛下您奉献生命。”

“不错,你的汉化说的很好。是谁教给你的?”

“我在西域给汉人商队当舌人(翻译)已经十年时间了。”

“恩,也罢,我大秦是一个开明的国家,允许仰慕我们文明的人来居住。只是你们要遵守秦国的律法,若有违犯,一样会受到惩罚。现在告诉朕,你们会做什么?”

“陛下,我的部下中都是放牧的好手,他们也会编制胡毯,非常精美。”

放牧,很好,那么这些人不是以后都可以用到嘛。

风起云涌第三百零九章国籍族别

更新时间:2009…5…2021:38:39本章字数:6066

“好,朕特赐你们我大秦国籍,从今日开始,你们就是大秦的子民的了,下去吧。”

在将这些人挥退之后,嬴啸有开始了一阵沉思,这个问题是比较麻烦的。前面一直忙于统一战争,现在大半个天下打下来了,可对于这些归顺的外夷该如何处理?

不能太过于严苛,文明的发展在交流,在学习,不能固步自封。但是如何保证民族优越感呢?这也就成了难题,整整一晚上,嬴啸都没有睡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急召丞相田丰入宫。

“陛下,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

“倒是没有什么急事,只是朕有件事情,想找你商议一下。越来越多的人来投靠帝国,对于这些人的安置,以后必然是问题。”

“这个陛下不是说过,宽大为怀,兼收并蓄的吗。”

“不错,大秦将是一个宽容的国家,但是汉民族却必须要在所有民族的顶端。”

“这个……”

“朕已经有想法,元皓帮朕参谋一下。朕打算将国籍与民族分开,成为两种。大秦国籍,只要臣服于朕,遵守大秦的律法都可以得到大秦国籍。但是大秦之内,汉民族是最高的等级,而其他人则再分等级,主动投靠的外夷为次一等,被我大秦征服的外夷再次一等。而与我汉人为敌地为最低一等。”

“陛下,有如此明显的分层制度,会为将来帝国埋下隐患啊。”

“这不是问题,若是没有敌人,便没有了民族的进步。而为民族竖立一些敌人才能让民族不断的发展,人分等级这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大汉民族有民族优越感。”

“可是,您不是规定大秦帝国没有奴隶嘛。”

“呵呵,那是对于汉人的,汉人之中不能有奴隶==最多是仆人。同时,私人虽然不能有奴隶,但是国家可以有,私人只能向国家购买,拥有权在国家,使用权在购买者,而所有奴隶的都要在官府备案。奴隶的购买者有权处置奴隶,但是需要向官府报备。朕设置的奴仆司以后就专门负责这个问题。”

“陛下这个政策不错。只要有效的管理奴隶。那么豪门大户想利用奴隶造反也是行不通地了。对了,还可以实行进阶制度。比如最低级的奴隶立下什么样的功勋,便可以进阶,成为更高一等的奴隶。一直可以累加到功勋足够的时候,成为平民。”

“恩,元皓,你回去想想。列个具体章程来。”

田丰苦笑了一下,这样一来,真不知道这文明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不过回头想想这也是不错的,至少这样能建立一种汉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优越感。处在巅峰的民族总是骄傲地。

而国籍。民族分开。分门别类,让人分三六九等,也许只有陛下有这种魄力实施这一切,简直是不可思议。从没有人将民族的概念看的这么重,不过,陛下的这一举措也确实是能让汉民族自强不息的办法之一了。

没有过几天,田丰递上了比较具体的折子。开始实施国籍和民族分开,而现有的户籍之中,全部规定为汉人,以后在投靠来的人便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只有立下足够的功勋,才能进阶,可以赐汉籍,才有成为汉人地可能性。

而赐籍与真正地汉人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虽然被赐籍的人享受与汉人一样的待遇,但是没有两,三代人的汉化。他们还是很难融入汉人之中的。

开春之后。忙忙碌碌的人们开始了春耕,驰道的修建也减慢了速度。嬴啸并不急着剿灭一切敌人。帝国需要平稳有序的发展,需要积累,他不着急,他才三十一岁,还有时间打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帝国。

而如何才是一个繁荣昌盛地帝国,国威远播,百姓生活安定等等很多条件都在考虑之中。“武威公主,陛下正在看书,您不能进去。”

“都滚开,看今天谁敢栏我,我便打断他的腿。”一阵娃娃气的威胁。

嬴啸也听到,又是嬴洁这个无法无天的小魔头:“张泉,去把公主请进来。”

嬴洁在七岁后也赐了封号,武威公主。武威是嬴啸的发家之地,是他的老根,由此便可见到嬴啸对这个女儿的痛爱程度。

大秦地皇子公主们都会给封号,但是却不给封地。嬴啸害怕以后这封地给了,会造成很多麻烦。而得到封号地好处就是,可以享受所赐封号地方的食邑一千户地税收,天家子弟,总该有点优惠不是,可是依然不能插手这些地方的政务。

例如现在的大皇子嬴治,赐号是承王,食邑在安定郡。一千户的税收,完全由地方转交给皇子公主们。

而现在的大秦的食邑,都是名义的,只能坐等收钱,不能插手地方政务,因为权力都集中在皇帝的手上呢。当然暗中做点什么,那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这位大秦皇帝的掌上明珠一进门,立即是眼泪哗哗滴,哭的惊天动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