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7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程昱果然说服了李典的投降,由此可见这家伙是很好很强大的一位。李典已经在大牢里经过了好几年的时间,而李典现在二十五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只是忠诚于曹操,一直没有投降。

现在程昱都出面了,李典也就不在坚持了。那个男人不是从心底里有一股子建功立业的心思,而跟着嬴啸似乎是个不坏的选择。只是他一直放不开对曹操的忠义,程昱的出面也让他没有了顾虑,也投效了。

嬴啸现在并不打算很重用这两人,一个是因为马上就要发动对曹操的战争,这两人虽然归降,但是立场上不能算坚定,对于曹操那里,嬴啸可不会让他们俩有机会参与到实权之中。

中原大地一片祥和的时候,三韩之地却燃起了战火。从茂朱山中兴起一个城邦,拥有两千士兵,这些人在他们的首领带领下,非常的骁勇善战,没用多长时间就吞并了附近的城邦。

虽然三韩人惊讶这些人中有人说的汉化非常之流利,但是这在三韩是个很正常的事情。来三韩的汉人多了,早到商朝灭亡的时候,箕子不食周粟,东渡三韩,统治了当地的土著,建立了一个新王朝,最后受周册封,臣服朝贡于周。

虽然箕子王朝没有占据三韩全境,但是对三韩的影响非常大。若是没有箕子,三韩现在怕还是在原始社会了。到现在为止,三韩境内的三个国家马韩,辰韩,弁韩现在也只是城邦式的松散联盟,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统治者,实际上根本算不上国家。

现在汉人中的商人长长来三韩交易,也带来了不少文明的曙光。可是城邦制的联盟却依然松散无比。只是名义上有个王而已,其实这个王只能管理自己的一个城邦而已。

而茂朱山中凭空冒出来地城邦。首领是一位英俊的年轻人,作战骁勇异常,他们自称为符,不断的吞并着附近的城邦,扩大他们的地盘。

由于这个叫符的城邦太厉害了,附近的三韩城邦都害怕了。庆城邦集中了他全部地力量,凑出三千士兵去袭击。而这个时候符城邦在军队正在北方攻击石城邦。

这些忽然冒出来地人却是逃离了中原地孙家人。孙策在假死后逃离中原。在海上与周瑜地军队会合。这个时候整个军队却只剩下了两千人。孙策也是悲从中来。自己孙家雄踞一方,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

中原无孙家立足之地,孙策听从了周瑜的意见,先在三韩建立自己的势力,而后在图旧国。海外之地谁也不会去注意。只要化名而后统一三韩,那么便有了一定的力量,在打回江东。

于是孙策以自己的表字伯符为号,成立了符城邦,开始了统一三韩的战争。

“主公,石城地那些人不出来迎战,都所在城中。”

孙策也毫不在乎:“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号称五千士兵,他石城要是有五千士兵早就横着走了。三韩这些人。城都是建在深山峡谷。也不好打,若是野战。我用五百战士便能击破了他们。”

“主公,那我们怎么办?攻城吗?”

“不必了,现在战士们太少了,很珍贵。你派人去喊话,让石城的人自己杀掉他们的城主来投降,否则等我攻进城去,就屠城。”

“报,庆城出兵三千,向符城而去。”

接到探马的消息,孙策也一样从容不迫:“命令全军驻扎,等待石城的人出来投降。”

“主公,那庆城的人不用管吗?是不是派一些人回援?”黄盖也问了起来。

“不必了,有公瑾带着五百人在,他们只是白白送死。只是城中的那些俘虏会比较麻烦一些,不过不要紧,相信公瑾会处理好的。“

孙策心中也是悲哀,自己统带千军万马是何等的威风,现在却只能带这几百上千人,简直不成比率。不过现在也只能忍耐了,等恢复了一定地力量才能有发展,世界是残酷地…………

不出所料,庆城的三千士兵,被周瑜设计埋伏劫杀,打了个措手不及,斩杀一百……俘虏两千。

周瑜看到这个景象心中都有点担心,自己只有几百士兵,但是俘虏却有两千之众,这还真有点危险。但是这些人有用处啊,不管为兵还是为农。现在孙策急需地就是人口,粮食他们已经抢了很多,他们只缺乏劳动力。

周瑜将俘虏全部打散安置,但是俘虏太多了,不断的在城附近建立屯田点,开发出村庄,开垦农田。但是俘虏太多总是有危险的,周瑜又组建了一支由三韩人降军组成的军队,不对外作战,只是管理俘虏,相当于衙役了。

在孙策悄悄在三韩发展的时候,中原大地也迎来了新年的到来。又是一个新年,这一年是安稳的一年,人们都在庆祝。除了一些地方有天灾以外,人们享受着久违的和平气息。

不用在担心自己在军中的亲人会不会出事,不用担心自己的家园会不会被贼寇烧毁。和平的生活总是让人有奔头的,百姓中的欢声笑语,辞旧岁,迎新年。

而在皇宫,嬴啸也设宴,邀请公卿,一起举行大的酒宴。犒劳官员们过去一年的辛苦工作,勉励他们来年创造更好的成绩。

一副致辞完毕,嬴啸喝了几杯酒便走了,有他在,这些大臣们放不开。等嬴啸一走,这些文武们马上开始欢畅了,不用担心君前失仪,狠狠的喝酒,到处都有人互相敬酒。

“子仲兄啊,听说你这里最近可是发财了。怎么样?最近有什么好事没有?可别忘记了我老管啊。”管亥抓着糜竺一边敬酒一边讨便宜。

糜竺也是笑到:“你堂堂的荡寇将军了,还这个样子,不怕说出去别人笑话你。”

“得了,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家可是穷的叮当响。只能拿着陛下给的那份俸禄,府上的开支却是越来越大,这样下去,迟早我架不住。”

“你这么大的将军也会缺钱?”

“怎么不缺,陛下给的俸禄是不少,但是现在开销更大啊。要不我来找你做什么。据说现在海贸盛行,我打算参一脚。军中最近有些老兵已经要退下去了。我也想给他们找个出路。”

秦军为了保持旺盛地战斗力。士兵每三年一次轮换制。年龄超过五十的,不符合标准的都要从正规军转成护军,转入地方。当然一旦升到百统官,就不受这个条件制约了。

“海贸,海贸是不错啊。但是海贸可是危险很大的啊。”

“切,子仲兄弟别小看了这些兄弟。都是厮杀场下来的,早就见惯了生死,谁还怕死啊。这个你放心,就看你给不给个机会了。”

“你就勒索我吧。这些士兵的安置那里需要你操心,陛下早有规定,他们的生活无忧。你想赚钱就直说呗,一点也不象你老管地风格。陛下又不限制官员从商,你那里需要找借口啊。”

“嘿嘿……”管亥一阵干笑,还是被糜竺看出来了。他是草寇出身。家底可没那么丰厚。现在眼看着开销越来越大。他又没有胆量在自己地军中吃空饷,没有赚大钱地门路。他当然着急了。

吃空饷地人有,但是管亥不敢,他可清楚,现在这个时候谁敢吃空饷,那他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虽然每个将军现在能管理的只有自己的亲卫营一千五百人,可在这里面吃空饷,那是找死。沙场之上,亲卫营可是保护你小命的人啊。

更不要嬴啸这位皇帝绝不允许吃空饷的事情出现,车骑将军高览就因为军中有一成的空余编制,结果就被嬴啸命令立即补齐空额,还降了一级爵位。你说可怜不,这官爵可都来地不容易啊。

“这样吧,最近陛下打算探索新的航道,你从你心腹中选一些可靠的人,让他们到时候跟着陛下的舰队。你早点去求陛下,要知道,第一次拉回来的东西可是最贵的时候,物以稀为贵啊。”

管亥大喜,抓着糜竺就拼酒。糜竺这番话故意说的很大声,让附近的人都听见了。不少人都动了心思,是啊,一旦探索到新的地方,只要找到稀罕点地东西,拉回来就能赚钱。只是想陛下点头,让他们地船跟着探索的舰队,这就比较麻烦了。

田丰和贾诩这里却讨论地是关于土豆和红薯的问题,现在的大部分都被作为种子向全国推广了,只有很少一些人吃过。所以现在土豆和红薯这两种稀罕物根本没有多少在市场上流通的。

“丞相,陛下下一步恐怕就要对南边动手了,咱们都要有个准备啊。”

“呵呵,这个是谁都知道的。对了,文和先生,前面本相听说你找陛下请辞御史大夫的官职,这是为什么?”

“丞相何必明知故问。我没有丞相你那么崇高的情怀,位置越高,越是战战兢兢啊,我可没有丞相那么洒脱,我这个位置还是陛下硬塞给我的,不要也不行。”

田丰默然,只有喝酒了。贾诩的话也许有些消极,处事低调,明哲保身,这样固然能保的一时的平安,但是自己的抱负如何实现。为了一个全新的帝国,为了这个新政,田丰不惜牺牲自己。

他们两人的处事方式不同而已,倒是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冲突。贾诩从不插手田丰的事情,对于田丰要他配合的一些事情,贾诩也是有所容让。田丰也不是跋扈之人,他的全部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帝国新政上,兢兢业业。

贾诩看着田丰,田丰已经开始显示出老态了,他太操劳了。虽然嬴啸给田丰派了大量的属官,但是田丰却是事无巨细,认真的让人发狂,也让他劳累异常。

嬴啸的心腹中,只有那位狂放的谏议大夫郭嘉现在一天很清闲,别人都累的和什么一样。只是陛下的安排。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在他们看来,郭嘉郭奉孝的才华可不止是战场上才有地,别的工作他一样可以胜任。

田丰眼光扫过了在场的官员,轻轻的说到:“本相为百官之首,自当作百官的表率,尽心尽力。约束百官。辅佐陛下。至于劳累。士为知己者死。若我在别的地方。别说丞相,不被杀掉就不错了。”

“丞相果然是百官之首,只是丞相也需要谨言慎行。现在可是有不少人在攻击丞相你了,只是全部被陛下压住了。”

“呵呵,这个事情我知道,我执行了帝国新政。得罪的门阀多地很,有人攻击,有人狠我,有人想要我地命,这都很正常。他们失去了特权,又不敢将矛头指向陛下,那么本想便是最好地攻击地目标。没什么,只要大秦能强大,本相便效法先秦之时的商鞅公。便是死也算不得什么。”

“丞相高义。当为百官典范。”贾诩也是深深的给田丰施礼,田丰能有如此心志。实在是大秦的福气啊。

商鞅公虽然变法成功,让先秦由弱变强,但是他自己也被车裂而死。现在田丰却毫不犹豫的说出这些换,贾诩明白这是田丰的心里话,他会这样去做地。

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孙策就统合了马韩五十四城邦中的八个,发展即为迅速。对于这些强势的猛虎,三韩人是害怕了,他们称呼孙建为恶虎,害怕孙策找上他们的麻烦。

现在的孙策也停下了脚步,消化着自己的地盘。毕竟他是外来人,缺乏当地人的支持,虽然以武力征服了他们,但是要统治他们还是要花一番工夫的。

石城地副城主石鲜跑到了马韩王前哭诉这恶虎地暴行,他们四处侵占城邦,杀掠人丁,完全不把马韩国王放在眼中。这石鲜一阵哭诉,在加上其他几个被消灭的城邦贵族也跑来帮腔,促使马韩王决定召集所有城邦一同讨伐这只猛虎。

本来马韩王地命令各个城邦是不太遵守的,但是孙策的强势崛起也让他们害怕,谁想失去自己手中的权力啊。很明显这个孙策不是善茬,势必还会来攻打他们的。

在马韩王与石鲜的游走串联之下,孙策变的四面皆敌了。而马韩王派出了一万王军,征伐孙策。他之所以能做马韩王,就是靠的他有两万王军,他是马韩最大的势力,要不然别人可不会以他为尊。

“公瑾,我带一千汉军,三千韩人仆从出战,去击溃马韩王的王军,你一定要守住符城,莫要出了问题。”

“主公但请放心,有我在,有韩当将军的一千汉军在,符城必然无事。”

“好,这里一切交给公瑾了。”

孙策带着军队就出发了,他打算埋伏打掉马韩王的王军。毕竟马韩王派了一万人来,十倍于他,至于那些三韩仆从兵,孙策就压根没把他们当士兵看待,和中原比起来,他们的战力还不如中原的民夫。

在石城防守,是很难打败敌人的。而石城前面牙山是个好地方,牙山是山的形状很像牙齿,因此得名。这里是进军石城的毕竟之路,而车玄义这位王军大统帅还美滋滋的在进军。

在他的意识里,符城邦那么点力量,根本不是王军的对手,自己只是出来旅游一趟就能赚取战功,实在是不错啊。

到了牙山之前,前面有人禀报:“统领,前面有符城的军队。”

“多少人?”

“三千人左右。”

“符城发展很快啊,现在都有三千士兵了,怪不得敢大肆吞并呢。可惜啊,三千人,还不够资格挑战我。给我杀。”

车玄义带头杀了过去,这三千人的符城军队抵抗了没一会就开始退了,撒丫子跑路的速度让马韩王军是望尘莫及…………

一看符城军队的窝囊样子,车玄义哈哈大笑:“追,追上去杀光他们,打下石城,随你们处置。”

一听可以到符城中烧杀抢掠,马韩王军的士兵们也红了眼睛。这样的敌人,自己可以轻松战胜他们,到了城中自然可以逍遥快活了。发一声喊,红着眼睛就开始了追击,希望早点去城中享受他们的胜利。

在牙山之前,符城军队三战三败,部队溃散了一大半,最后的人逃进牙山,逃向石城。连续的胜利已经麻痹了车玄义的心思,牙山可能有埋伏的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逝,摇了摇头,不可能,牙山不可能有埋伏,符城的军队都被自己打散了。

挥军追击,追入牙山的时候。一阵战鼓声响起,无数的弓箭射了出来,车玄义最后一个念头就是“糟了,中埋伏了。”而后他被一箭穿透了脑袋而死,孙策满意的放下弓箭,看着那个被自己射死的将军,调动军队开始了对马韩王军的围剿,马韩王军人数虽多,但是却全无还手之力了。

风起云涌第三百一十七江风欲起

更新时间:2009…5…2416:01:52本章字数:6215

策一战击溃了马韩王军,以一千破一万,是完完全全的击溃。符城邦的大名传遍了三韩,孙策也成了三韩恶虎。

长安,嬴啸却紧张的策划着对南方的作战。

“陛下,和山岳人谈的差不多了,山越人的使者已经到了长安。”

“好,带他来见朕。”

一会一个精装汉子进来拜见嬴啸:“化外山民拜见陛下。”

“免礼,你能代表多少山越之人?”

“启禀陛下,我家宗帅可以代表十三个部族的意见。”

十三个部族,会是不少人啊。这些山越人,其实本来就是汉人,春秋战果时代的越国灭亡之时,大量越人逃亡,在到了山上的人与原来的百越部族融合,成了山越人。前秦时期王翦率军打下了百越,已经将百越纳入国土,可惜前秦时间太短,山越又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

“很好,只要你们配合朕,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陛下,宗帅只希望陛下让我们回归中原。”

书斋“噢,为何?”嬴啸巴不得他们下山,进入平原生活。

“我家宗帅,是当年逃入山中的中原人,宗帅一系的大帅们都想着回归中原。还请陛下允许。”

“好,朕可以应允。不过你家宗帅也要遵守我大秦的律例,朕会赐予你们土地。让你们在江东安心生活,你去典客令那里,他会给你讲解一些大秦的律例,你回去恢复你们宗帅。”

“陛下仁德。”

“若你家宗帅同意,让他尽量说服更多地山越部族。只要降服朕,便是朕的子民,朕将一体看待。”

原本孙策已经迫使山越人降服了许多,但是在曹操接收了江东之后,这些山越人却依然没有得到好的待遇。而嬴啸派人去联络,会给予他们好的待遇。只要他们在嬴啸攻打曹操的时候,在曹操背后闹腾一下就行了。

曹操对于这些山越人还是无可奈何的,大军进剿,他们就会退回山中。在山中作战。需要大量的时间与消耗,曹操现在没有时间去剿灭山越,嬴啸可是时刻保持在他头上的压力。

现在的他急于组建的是水军和解决交州问题,山越人这个问题,他决定维持现状就行了,派遣了毛专门去处理山越人。也有一定地功效。

可惜嬴啸却开出了比他更好的条件。让一部分山越人支持了自己。在曹操背后埋下了一个钉子,以后必然能发挥出作用。同时嬴啸掌握了很大的一个优势,海运。通过大海书斋,嬴啸可以源源不断的将物资粮食,甚至士兵运输到曹操后方。

“文和先生,你看山越人能发挥多大地能量?”

我看

“呵呵。陛下,山越人的价值不是他们发挥了多大的能力,而是他们可以为我军提供足够的掩护,不管是正面进攻,还是从海上运兵到曹操腹地。山越人都能很好的策应我们。”

“只是朕怕他们的力量不够啊,再说,现在只有十三个部落,他们地力量还是比较少地啊。”

“会更多的。”贾诩眼睛中也放出一丝精光。

“有了山越人的辅助,想必我们的战略也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荆州那边呢?豪门联系的如何?”

“现在只有蒯家明确了态度。其他门阀皆在犹豫之中。”

“想让门阀放弃手上地特权。确书斋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朕想来,他们应该是能看清时事的。只是他们太贪婪手中的特权了。文和,在派人去,这次的口气强硬一些,若他们在不同意,等朕南下,就会让士兵和他们对话了。”

“臣遵旨。”

“对了,现在荆州那些寺院呢?”

“荆州的寺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可以说现在寺院的力量比当地的门阀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嬴啸倒是很清楚,前段时间刘备为了国库想让寺院贡献一笔钱,却被嬴啸安插地细作将这个事情煽动起来。差点闹起了动乱,最后刘备也只好作罢,都让刘备退让了,可以想想这寺院地实力已经恐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这些个寺院和尚以后怕也是要成为朕地心腹大患啊。”

“陛下,对于这个臣已经有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快讲来。”

“其实佛教对于陛下的统治而言,是很有好处的。他们可以让百姓顺服,让他们不争,他们将往生,就是来生。今生是百姓就是百姓,只有来生才能争了。这样陛下统治的百姓就不会造反,会顺从皇帝的统治。可惜这些都不是陛下您想要的。”

“哼,朕要的不是这样的子民,这是一群绵羊。朕要的是子民是雄狮,是虎狼。我们炎黄子孙是知礼的,但是书斋却不能愚昧,要不断的进取,这才是朕想要的帝国。消磨了血性与骨气,那是对炎黄子孙的灾难。”

“呵呵,陛下,佛教在鼓动人心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只要您因势利导,可以让佛教变化成为您想要的样子,那么以后佛教的传承会将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你的意思是让朕象对待儒学一样让佛教去变革?”

“不错,不但要让我看佛家变革,还要找出一些宗教来与佛教对抗,有了比较才会发展嘛。”

看着贾诩贼笑的样子,嬴啸也笑了。在开百家之后,嬴啸又让孔融主持儒家的变革。现在地儒家已经成为了符合嬴啸心意的儒学。现在的儒生的定义是文武双全,若是只能引经据典,滔我看滔辩论,那么你还不够格,还要有武艺,剑术,兵法,都要会,这样你才是个合格的儒生。

而儒生已经不能仅仅去读儒家的书籍了,在经过筛选。百家之中对于民生有利的书籍都被嬴啸放开了,让大家去读。

例如农家的《神农》《五谷论》;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墨家的《墨子》《墨家后学》;名家地《公孙龙》等等…………

更是将法家的《韩非子》与《商君书》;兵家的《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大大的提倡了起来。与儒家地《论语》《孟子》以及孔融最新编撰的《文举书》一同列为学宫中人必读之书。

可以说在这种教育体系下,从学宫出来的已经不单单是文士了,这些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可以在需要的时间穿上兵甲,变成最合格的士兵将帅。

而学宫中最经典地书,也是最主要地书,被嬴啸强行定为《文帝录》,这本书是陈琳起草,记录嬴啸他老爹一生言行语录的书籍。当然某些例如xx年xx月。文帝手持竹仗。追打亲子之类的被删除…………

我看

听到了贾诩的办法,嬴啸也一脸正气的说到:“不错,大秦是一个可以容纳各类思想、宗教的国家,不过嘛,这些都要符合朕地要求,嘿嘿。”

“陛下圣明。”

“对了。文和,有人选了吗?对于佛家的领袖人物,你要选定一个人,听从朕的意志的佛家领袖。”

“还在发展之中,不过关于这个陛下不必费心,陛下说是谁那就是谁了。”

嬴啸点点头:“至于其他宗教,朕也抱着自己传教的态度,但是若是反抗朕,危害到帝国的。朕也绝对不会手软的。将这个消息传达给所有宗教。”

“是。”

“你去吧。尽量让荆州门阀和江东门阀归顺。若是不从,以后朕的士兵会去他们讲道理的…………”

刚刚开春。嬴啸却是加紧筹备,为了这场战争他储备了好几年,现在各方面更是在加紧。就综合实力而言,这是一场必胜之战,但是战争会发生地意外太多了,谁也说不清楚,只能将准备工作做地充足在充足。

召来田丰,嬴啸问了起来:“元皓,现在的国库地储备能支持朕进行多长时间的大战?”

“那要看陛下的决心了。”

“朕准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的六万正规军也将出动一半。在加上横海舰队八万将士以及长江舰队五万人。”

田丰计算了一下:“启禀陛下,若是从宽算,可以支持三年;若是从紧算,只有一年。”

“算上今年秋收后的粮食和税收呢?”

“今年的收成如何还说不好,这大军的消耗是惊人的啊”

“既然如此,朕需要在一年内结束。这一年,全国的力量都需要集中到朕的统一之战上。”

“明白了,陛下这次是要倾全国之力啊。”

“不错,现在草原人刚刚被朕重创,暂时无力南下。这是天赐良机,中原分裂的太久了,朕需要加快他的统一步伐了书斋,帝国之外,还有无数强大的敌人。朕等不起,帝国等不起啊。”

“臣明白,臣必将与诸臣一起全力为陛下效力。”

田丰也明白,嬴啸是要快速统一天下,草原上各族人可都不是善茬,现在虽然被打的伤了元气,但是一旦恢复了,又会进犯中原的。

这个时候南下是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嬴啸也提前发动了统一战争。就是统一书斋之后需要在花一些力气去整治荆州,江东两地的门阀而已。

春回大地,农人们忙着开始了一年的劳作,田间地头的人在忙碌,村庄中的老人晒着太阳聊天,孩子们到处嬉戏,享受童年的快乐。

只是很多地方的村庄依然荒废,没有了昔日地繁华。当年可是鸡犬相闻,京畿地区何等的繁华,现在却比以前少了无数人。

“唉,老倔驴。你家二小子呢?”

“响应陛下的号召,修驰道去了。这个臭小子,我知道他的心思,真是个逆子。人家王家姑娘那里不好了,偏偏不要,丢下一句话就跑去修驰道,等我抓住他不打断他的腿。”

“王家姑娘嘛。倒是不错,那可能你家而小子有心上人了吧。”

“得了,老牛,你也别打趣我。你以为都跟你家小子一样。参军了,还当了军官,村里的姑娘可是哭着喊着要嫁给他呢。”

一说到儿子,老牛一张老脸也笑的如菊花一样绽放:“嘿嘿,惭愧惭愧。那小子,心野着呢。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好歹跟我牛家留下个香火啊。”

“你担心啥,现在这太平日子过着,你儿子能有啥危险。啥时候让人带个信,让你儿子回来完婚,给你生个孙子在让他走。”

“那可不成,听那臭小子说。军中的假期是有时限的。要是超过了时间还没有回营,会被当成逃兵的。”

逃兵…………这在大秦是个可怕地概念。大秦的军法处有每个士兵的户籍所在,一旦当了逃兵,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就算最后得到军官书斋的宽恕,但是逃兵就是回到乡间,那他一辈子也会被人看不起,连带他一家人都会被乡亲说成没种。

大秦尚武之风已成,人们崇敬士兵,认为军人是真正优秀地好汉。若是当了逃兵。那就啥也别说。别人可不管你有千种理由?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