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77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好你个孔明,你早有预谋哇。 只是可惜,我兴冲冲的从襄阳赶来,却是没机会和你分个胜负,你这厮,太可恶了。”

“哈哈…………”诸葛亮却是一阵大笑:“士元,你我之间何必要分个高下呢?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荆州门阀对你的忽视。可现在呢?你已经是襄阳郡守,是这么门阀地父母官了,想必这荆州一平定,你必然是荆州别驾,整个荆州的民政你都可插手,你有何必如何执着呢?”

庞统其实也不是和诸葛亮有仇,只是因为他两才学相当,但是诸葛亮是位大帅哥,而他庞统却长的不咋样。所以荆州士族皆赞诸葛而贬庞统,所以庞统才有了和诸葛亮地争胜之心,其实他们一起接受庞德公的教育,两人的感情还是过得去的。

诸葛亮又一沉吟:“士元,或许我们不能作为对手来较量,但是我们一样有很多机会比一比高低。”

“算了。这次我的胜利那是因为我手上的资源比你多太多了,就是胜利了也索然无味。好你个孔明,真是好算计,为了和你一比高低,我还得拼命帮你。少来,我不会上当地。”

两人相视一阵大笑,庞统才说:“孔明,现在你投降,估计很难做什么高官。我知道你心性,你一直以管仲乐毅自居,可这宰辅之位你又如何能轻易上的去啊?”

“士元不必担心,田丰丞相是众望所归,他为丞相我也是钦佩不已。我自认是比不过他的,但是你我有一个优势是田公没有的,那就是年青,现在田公已经年逾五十,而你我不过二十左右,等田公隐退之时,你我皆是壮年,正是施展才华的时候。”

“呀呀,看不出来,你孔明也有佩服的人?”

“我生平佩服之人,总是有的,三个半而已。”

“三个半?有意思,你可要给我说说都是什么人,能让你孔明佩服的人可不容易。”

“第一个,是先帝文皇帝,文皇帝高瞻远瞩,实在是我辈仰望的存在,可惜天不假年,文皇帝去地太早。若文皇帝能活到现在,天下早就统一了。”

庞统也不说话了,嬴啸老爹确实是厉害。这天下谁敢说不服?知道内情地人自然是佩服,诸葛亮这不知内情的人却也作出这般结论,也算是眼光独到了。

看了看,左右无人。庞统也说了:“是啊,不过文皇帝失败地一点就是没有教育好当今圣上,若不然这天下早就一统了。”

诸葛亮也是叹息一声:“那也没有办法,当今圣上。从小生活优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是独苗,家中人娇惯了他,这也很正常。一个从小不知民间疾苦的二世祖,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了。况且当今圣上年青时醉心武事,也不算是坏事。”

庞统又看了一下四周,没有什么人,可以放心了,但是当今皇帝嘛。还是不要随意议论地好:“那第二个人呢?”

“便是恩师。恩师才学出众,淡泊名利,真正有隐士之风。这才是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没有经历滔天权势者,说出权势如过眼云烟那不过是放屁。却只有恩师有这般胸襟,对于唾手可得的权势不屑一顾,这才是真隐士,真豪杰。”

这个庞统才不会反对呢,庞德公和他地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就和父子一样,他怎么可能反驳这番话呢?连连点头,又问到:“那第三人呢?”

“当今丞相田公。田公有一颗济世之心,一生兢兢业业,为民谋福。全力推行帝国新政,可以说,没有田公,就没有当今大秦的强盛。不谋私利,一心为公。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庞统也点头:“不错,田公为人值得敬佩。民间都对田公有帝国大管家之称。田公也算的上是功盖日月了。那最后的半个人呢?半个人,还真是新鲜。”

“这半个人就是谏议大夫郭嘉。”

“为什么他算半个?”

“郭嘉此人,聪明异常。我不佩服他的才智,只佩服他地胸襟。以他的功劳,以及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三公之位是唾手可得,但是他却自请做一谏议大夫,这么个小官,却完全可以改变陛下的想法,此人的胸襟我很佩服。”

“可惜之算半个,若是郭嘉听到这话,怕他也是不服气喽。”

“呵呵,我现在无名小卒一个,即便说了这些,谁会在乎?士元你军务繁忙,不好在我这里耽误太久了。”

“无妨,我一会便走了。”

“士元,有句话莫怪我多嘴。现在陛下在极力打压门阀,你庞家也是荆州的大家族了,以后你的位置可不好处理啊。”

“放心,这没有什么,陛下的统一之势已经不可逆转。我家也不能抵挡,我已经说服了家中大部分人,虽然有些人还在抵触,但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他们也只有被牺牲了。”

“也对,陛下想打造一个千秋万世的基业。门阀终将失去特权,改头换面在世间存在。只是这样却显地艰辛异常,这统一之战,大部分都是靠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士元,对于荆州的反抗门阀,还请你手下留情了。”

“孔明你什么时候也关心起他们了?现在决定他们存亡地不是我,而是他们自己,一切都是看自己如何选择了。”

庞统告辞而去,诸葛亮又自斟自饮了起来。黄月英从内宅转了出来,口中说到:“原来你还有佩服的人啊。”

诸葛亮眼珠子一转,立即搭话:“这世上嘛,我最佩服的人莫过于贤妻你也。”

“贫嘴。”黄月英白了他一眼,转身而去,诸葛亮也屁颠屁颠的跟了去………………

张飞在皇城之中,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敌人,心中也是绝望。江陵被攻破了,国都没有了,幸好刘备已经安全走了,这大汉究竟该何去何从啊?

“将军,敌人又上来了。”张飞闻言,霍的起身,就是死也要死地壮烈,才不负男儿一身胆气。

下面的秦军呼啦啦的列阵而上,却没有展开攻击。从阵中走出一白袍小将,不是马超又是谁个。

“张飞,你也是一员上将了?为何不归降?难道非要在这里给汉庭殉葬?”

张飞呸了一声,声如巨雷:“放屁,要打便打。我老张要是皱一皱眉头,就不是爷们。想我投降,做梦去吧。”

回头对着麾下的残兵们喊到:“兄弟们,今天我便要死在这里,有谁怕死的,站出来。”没有一个人动弹,都只是紧紧的抓住的武器,准备死战。

“哈哈…………好,有你们这些生死兄弟在。我老张就是上路了也不孤单。马超,你看到了吗?我的兄弟们没有怕死的,想取我老张地性命,只管上前,让你们看看我大汉男儿地威风。”

身后的士兵们皆发出“霍霍”地野兽之声,他们大多是跟随张飞南征北战的心腹。最后这个时刻,没有人怯懦,没有人退缩,只准备和张飞一起迎接死亡的来临。

马超摇了摇头,回身大喝:“看到了吗?对面的是一群无畏的勇士。他们是英雄人物,对于这样的好汉,便让我们用最隆重的礼节送他他们上路。”

秦军之中,早有这样的尚武之心,对于无畏的勇者,最高的礼节就是亲手送他们上路。这样的好汉,只有死在自己的手中才不算辱没了他们,因为他们是死在比他们更英勇,更无畏的好汉手中。

秦军发出巨大的呼啸,准备着最后的进攻。

风起云涌第三百三十五章汉之覆亡

更新时间:2009…6…220:54:04本章字数:5901

皇城陷落了,部署们都战死了,张飞也没有了力气。他感觉自己也快死了,但是他不后悔,他已经尽到了全部的力量,他为他的大哥刘备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一生,他没有虚度。虎贲张翼德之名已经传于天下。身上的箭支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张飞持着丈八蛇矛,怒目圆睁,却失去了眼中的神采,气绝身亡。

皇城之中,张飞的部署千余人,皆力战而死,无一人脱逃,无一人被俘。马超在结束了战事之后,踏上了皇城,看着这些力战而死的人,说到:“都是好汉啊,厚葬他们吧。张飞算的上是个英雄了,将他的尸体好好保存起来,等待陛下发落。”

在江陵陷落的同时,长沙也迎来了一场大战。魏延军被关羽的夜袭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崩溃。虽然鏖战一夜,稳住了大营,也让魏延恼火。自己刚刚伏击了关羽,反手就被关羽给暗算了一下,实在是丢人。也庆幸,他看的出来,这些敌人并不精锐,若是精锐士兵,他很可能要大败。

正想处置失职的人,却有人来报:“报,将军,刘备军昨日半夜已经弃城而走,向宜春而去。”

“怎么现在才得到消息,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魏延更是大怒。合着这关羽的夜袭不过是转移视线,掩护刘备跑路啊。可恨自己手上兵力不足,足有两万人了,若是有更多的人,定然追上去,杀了刘备,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他刚想提兵追击,却被雷铜拦住了:“文长不可,这刘备逃跑。必然受到曹操军接应。文长现在不可冒进,在长沙附近我的水军还可以提供大军的补给,一旦离的远了。你的大军粮草辎重该怎么办?一旦被曹操军围住,你就成孤军了。”

魏延也是无奈,的确,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自己不可能有胜算。也只有挥军剿灭长沙附近地残敌,当作泄恨吧。

嬴啸接到了前线的消息,也是大喜。新年即将来临。好消息也传来,汉国被灭了。可惜的是刘备带着三万多军队跑了,不过这些人已经不足为虑了。

汉国一亡,紧接着就该楚国了。曹操这些日子过地比较逍遥,不能让他在有时间了。现在土豆红薯这两种作物也已经被曹操得到,开始推广了,不能在给曹操发展的时间了。

嬴啸也是对文聘,马超他们大加封赏,士兵们也皆有重赏。这笔钱嬴啸花的可是个高兴,连磨磨蹭蹭的五溪蛮。嬴啸也没有吝啬,给祝融炎赏赐了大量的钱财物品,让他自行处置。

这一手。看起来是赏赐。可实际上却是给祝融炎埋下了祸根。在嬴啸地细作们努力下。不管祝融炎怎么样地公平分配都会“不公”地。

而后。嬴啸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调动。留下文聘安定荆州地方。马超和张绣地大军也作着休整。准备出征。魏延也离开了长沙。搭上雷铜地舰队。向着江陵开拔。他又有新地任务了。

新年到了。汉国灭亡了。大秦很快就要统一天下了。嬴啸这个时候却有召来田丰。贾诩。讨论起了新地事宜。

“田丰。今年各地地收成不错。明年是否能保证这个数字?”

“启禀陛下。只要不出现什么大地天灾。只会增长。不会下滑。”

“很好。这次大战后地抚恤工作也要做好。不能让朕地战士担心他们地身后事。”

“请陛下放心,臣定然处理好。”

嬴啸满意的点点头,对于田丰做事,他很放心。转头对贾诩说到:“草原上的地图完善地如何了?”

“已经完成了,这么多年的准备,消耗了不少的力量,陛下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

“好,就只等天下一统,在合适的时机。大草原,将全部成为我大秦的牧场,为我大秦放养牛羊马匹。”

田丰一听嬴啸又要动兵,刚想劝告,但是却忍住了。嬴啸的意思很明白,合适地时机,有这句话,田丰也就放心。合适的时机指的是什么?充足的国力,充足的兵力,草原是中原人的心腹大患,不解决这里,那个皇帝都睡不好觉啊。

等田丰,贾诩走了以后。嬴啸又叫来蒙捷,看着蒙捷的样子,嬴啸却发出了一声叹息:“蒙叔,你看起来老了,以后不要这么操劳。”

“呵呵,陛下放心。我身体好着呢,其实我已经老了,六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知道哪一天就去见先帝爷了,只是放心不下陛下啊。”

“不许胡说,好好活着,这是圣旨,你不能违背。 ”

蒙捷也不说话,只是呵呵一笑,就算你贵为天子,生杀予夺。可你也控制不了这生老病死哇…………

“蒙叔,现在蒙翔越来越成熟了,朕想让他接替你的位置,让你好好休息一下,颐养天年,顺便培养一下那个愣小子,你看如何?”

蒙捷想了一下:“只怕那小子太愣了,不能胜任。”

“呵呵,那有这样说自己孙子地。再说了,有你在一旁,他敢违逆你地意思,那朕打断他的腿。对了,蒙叔,专诸那边如何?拿到名册了吗?”

“还没有,最近曹操忙着迁都,应该有机会下手。”

“也是,这事情急不来。让专诸抓紧吧。朕马上就要发动对江东地最后战争了,那边的细作们准备的如何了?”

“都还可以,只是煽动的效果不好,江东的门阀势力太强大了。”

“呵呵,这不要紧。他们总归会看清楚该如何选择的。”

嬴啸在这里紧锣密鼓的准备,曹操也在秣陵接见了刘备,看着满头白发的刘备,曹操也是感慨万千,一世枭雄成了这个样子。他心中的苦闷也是可想而知。

“玄德,你我是老相识了,也不必客气。秦贼可恶。你且在朕这里休息,待来日我们戮力破贼,在做其他打算。”

“那就多谢孟德兄了,朕已是国破家亡之人,奈何啊奈何。”

听的旁边一众人心中支冒冷气,两人一副老朋友地口吻,叫的亲热。却不断的自称朕,好嘛,这俩皇帝凑一块,就这么个虚伪样子,也是长见识喽。

两人地会晤时间很短,曹操便安排刘备休息,他的军队粮草辎重,曹操也不使其短缺。那好歹是三万多军队啊,是可以发挥不少作用的。

对于刘备的安置问题,曹操也征求了荀的意见。荀却是一副担心的样子:“陛下。这刘备的心性很不好说。他虽然和嬴啸有毁家灭国之仇,但是我们也要提防他。当年他落魄投奔刘表,而后刘表死地不明不白。前车之鉴啊。不过陛下雄才大略,也不是刘表之流可比的,多言了。”

“文若说的好,对于刘备,我们是既用且防。张飞已经在江陵战死了,刘备现在必然是想和嬴啸拼命的。不过将他放在地方,我也有些不放心,便让他去临城吧,妙才在虎林现在和秦军作战,但有需要,也可以让刘备的军队上去。况且临城有子孝在,他刘备也玩不出什么花样。”

“陛下英明。”

刘备早就知道了张飞的死讯,只是在痛哭一场后,却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和关羽谈论如何报仇。让简雍出使长安。要回张飞的尸身。

嬴啸对张飞的尸体也没怎么留难,马超敬重张飞是个英雄。对他的尸体也是保管的不错,冬天里尸体地保存也是容易。只等嬴啸的命令在处置了,本来以马超的意思,厚葬就是了,只是担心一旦下葬,刘备在来索要,那不是有打扰死人地嫌疑了…………

汉国灭亡了,但是安定荆州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去做。这里的门阀们不会就这么偃旗息鼓的,文聘的三万正规军停驻在江陵,而庞统也成了荆州别驾,专司处理这些门阀的事情。打下来容易,治理起来才是麻烦地事情。

张鲁现在是忙活了起来,嬴啸从没有立国教,但是却不禁止宗教的发展,只要不祸害帝国,你随意。张鲁的天师道现在发展的也不错,各地的教徒也都有了一些人。可现在,他被嬴啸派去荆州,要和佛教的和尚们斗法了。

竺朔已经随着刘备跑路了,他要不跑,他就死定了。嬴啸的皇命下来了,只要是和竺朔关系密切的人都被抓了,最后的下场也很明白。嬴啸地四子嬴博就是被竺朔派人害死在襁褓之中地。嬴啸能放过他们才怪。

这个时候,佛教中忽然出现一位新的领袖,慧能大和尚,谁也不知道这位是那个佛寺中地主持,但是他的强势却有着大秦官方的影子。

随着秦军的四处挺进,寺院也遭殃了。被废除了一切特权,要纳税,要出徭役,要交出田产。若你敢反抗,大秦官府的大牢就是给你准备好的,军队之前,可不认识佛祖佛法什么的,手中的刀枪才是硬道理。

佛教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这个时候,慧能大和尚出现了。只要遵从大秦的律法,便可以到慧能大和尚这里接受新生,重新为大秦官府认可。

慧能大和尚,自然不必说,是嬴啸的人。对于佛门,本来嬴啸是很想禁绝的,但是考虑到人数太多,也不能来硬的,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器。

当初选中这位大和尚,被绑架去长安,他还以为自己死定了。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和尚头目害死了大秦四皇子,嬴啸恨和尚入骨。却不想被一顿洗脑教育之后,成了嬴啸的人,还能获得这般的权势,也让慧能宛如一梦。

在嬴啸大度的举措实施后,佛门中人不在人人自危。都投奔了慧能大和尚,成为新的佛教徒,继续参拜佛祖。而这个时候天师道的出现,也让荆州展开了一场宗教大战…………

这些事情,嬴啸也不是太上心。只有这些宗教势力大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嬴啸才会派人将这些宗教拆分。而现在,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和百姓一样,要纳税,要服徭役,他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

随着大军地调动,新年之后,江东也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曹操也是忧心忡忡,迁都的工作都做好了。只是这一走,总感觉有点未战先逃地味道。不过不走不行啊,江东的水军已经没有能力和秦国水军抗衡了,这秣陵就在长江边上,随时会受到攻击,在这么个地方,你能睡个好觉不成?

汉国灭亡了,嬴啸并没有停止战争的脚步,他在安定荆州的同时,大军也在向江东调动。这一下曹操就紧张了。他和嬴啸之间的战争虽然没有大打,但是皖县,虎林一线却是一直在打。赵云麾下十万大军,时时刻刻悬在他的头顶之上,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可这么一下,征召地士兵太多,就对他的国家生产到来了极大的不便。从去年秋收前,秦军的压力就不断的保持着。也让曹操不敢将征召来的士兵们放回家生产,这就影响到了他的生产。马上就到春天了,春耕更是重要的事情,可是秦军现在的压力越来越大,曹操更不敢懈怠,秦军那暴雨般的攻势马上就到来了,他不能放这些人回去耕种。

征召军队是个很麻烦地事情,从各地的人员聚集,到军队的整编。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地。若是现在放这些人回去。一旦秦军攻击,在征集就麻烦了。忙于春耕的人可不好征召。

现在水军的奏报一封接着一封,都是告急的,请求支援。曹操也是恼怒,能支援早就支援了,还能等到现在?国力上的巨大差异,让曹操只有无奈的叹息。本来给予刘备那么多地援助,还指望他能多拖住秦军一段时间呢。

结果半年的时间就被秦军彻底打败了,刘备自己都逃到了自己这里来。曹操也惆怅啊,虽然他在江东的统治以及基本稳固了,可是实力差距依然巨大,使得他不得不决定以空间换时间,准备牺牲丹阳郡,鄱阳郡,豫章郡大量的土地,在这里让秦军陷入战争泥潭中。

这是个无奈的决定,即便在这里打败了秦军,那这三郡也就打烂了,要知道江东的主要人口和机构就在这三郡之中。以后他想恢复元气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炎黄421年二月,春回大地,到处的农人都在忙着春耕,皖县也迎来了连天的舰队。雷铜地长江内河舰队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将军队全部运到皖县,皖县现在整整集中了三十万大

可以说秦国大半地精锐力量都在这里了,当然还有魏延和太史慈的八万大军进驻了徐州连云水军基地。皖县整个成了巨大地兵营,军营连成了片。

而水军大营之中,横海舰队的小型战舰也和长江舰队合流。百舸争流,千帆升空,在江上是一眼望不到边,可谓是遮天蔽日了。

从合肥送来的补给源源不断,驰道的修建让这个巨大的负担减轻了许多,一车车的粮食,辎重通过宽阔平整的驰道运输而来。

在甘宁和雷铜碰头后,秦军的两大舰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攻击,打的曹操军水军只有龟缩在虎林的份了。而后雷铜继续攻势,甘宁则调转船头,回连云水军基地去了。

现在已经用不着横海舰队了,在长江之上,有雷铜的舰队就足以秦军耀武扬威了,他甘宁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

局势一下紧张了起来。水军被秦军打残了,再没有能力阻止秦军的登陆了。夏侯渊也意识到,秦军的跨江作战即将展开。长江天险啊,现在却成了秦军的后花园,大楚的船只根本不能出港。

面对这种情况,夏侯渊也是无计可施,只有严防死守。虎林附近合适登陆的地点,到处都派出斥候,一旦有敌情,立即来报。

但是秦军却迟迟不动,夏侯渊不知道这赵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以往一直这样,现在还这样,难道驻兵在皖县这些兵就不用吃粮了吗?秦国组织这么庞大的兵力就是到皖县来搞武装游行的不成?

三月初六,夏侯渊接到奏报,发现秦军舰队开拔,顺江而下,目的地不明,这舰队规模巨大,看来是要登陆了。但是他们选定的目的地在那里?夏侯渊一拳砸在案几之上问到:“细作没有消息吗?”

“没有,这次出兵连上船的士兵都不知道目的地。”

夏侯渊都想哭,没有这样欺负人的。这长江防线现在却处处是漏洞。却让他如何防守?只有快马加鞭,通知下游沿岸各郡县严加防备了。不过去通知的士兵却带回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丹阳郡,铜官镇(铜陵市)被秦军攻陷了,在这里登陆了大量秦军,具体数量还在探查中。夏侯渊当即一身冷汗,这铜官镇和皖县对于虎林、临城形成夹击之势,一旦水陆并进,顺江而下。虎林,临城防御体系将被拦腰截断。

风起云涌第三百三十六章跨海作战

更新时间:2009…6…220:54:04本章字数:5834

江东这边响起了震天的战鼓,荆州这边也开始全面的改革。大量的土地被清点出来,被嬴啸强行购买了下来。大量的官员被送入长安学宫,开始了他们的学习历程,三年之后会被重新放到地方为官,不过这个地方嘛,就说不好了,肯定不会是荆州了。

糜竺麾下的人员也大量奔赴荆州,开始清查各方的商人商铺,以往享受免税特权的商户店铺以前就不追究了,但是自新年之后,全部要开始照章上税了,虽然秦国的税不重。但是对于这些从来不缴税的人来说,简直和割肉一样痛…………

但是他们有什么办法?他们是依托门阀生存的,现在门阀都低头了,他们凭什么硬扛?难道他们的头有秦军的刀子硬?在被秦军处理了一批刺头之后,他们也屈服了。

佃户司和奴仆司现在也是生意红火,大量受战乱波及的百姓奔赴这里,等待分配土地,成为嬴啸的佃户。奴仆司也在登记所有门阀大户的奴仆,这些人从现在开始不属于门阀大户了,是属于国家的。主人们虽然依然有权力决定他们的生死,但是却要到官府报备才能处置。

而所有的汉人只能称呼为仆人,不在是奴隶。嬴啸可下达命令了,汉人中不能有奴隶,海外的捕奴队日渐庞大,蛮夷之人被抓到中原为奴隶的人多了,这些人是可以自由买卖的。

至于这些奴隶,却是没有什么人权可说的。随主人的意思,不过嬴啸的一项规定却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希望。老老实实的当上两代奴隶,到了孙子辈就可以在奴仆司中申请到大秦国籍,享受自由民的待遇。不过要是敢造反,嘿嘿…………那可就不好说了。

地方官被全部更换,虽然有一定地混乱,但是却没有影响春耕。各地也在选拔三老。这些人将是教化地方的利器。这些人不从事生产,专门给百姓们传达朝廷的政策,解决一些邻里纠纷。当然他们解决不了地到县衙去解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