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自己的心腹大患,不是林邑,不是三韩,而是草原。 草原不灭。他们随时都可能南下。嬴啸雄心勃勃,才不想守着长城,等待草原人打上门,他的思想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周瑜,果然不能小看。就他地船只性能,是比不过我们的。居然这样还打平了。雷铜的老脸可是丢尽了。”
“陛下。只是现在雷铜将军还不熟悉三韩地区的水流环境。等熟悉了,周瑜就很难占便宜了。”
贾诩和雷铜的关系还算不错。急忙替雷铜开脱。一旦雷铜被撤职,那帝国可是损失一个将才了。水军将领培养不容易,而现在帝国水军却是甘宁一家独大,这是很不好的现象。^^^^这些年朝廷都在不动声色地扶持雷铜舰队,就是希望有一支能与甘宁比肩的舰队出现。
“呵呵,那便这样吧,在给雷铜调拨一批增援上去。周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朕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下旨,告诉雷铜,朕觉得丢了脸面,让他给朕找回来,找不回来就自己跳海去吧。”
处理了一下这两方面的事情,嬴啸继续和贾诩讨论这官员的问题。今天贾诩入宫,就是在说新任豫州谯郡郡守王甫王国山的事情。
王甫在嬴啸拿下益州巴蜀后投效,在巴蜀为官,而后被提拔,入学宫两年,而现在授予一郡郡守的职位,这可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地官员了,已经算是高官了。
只是王甫上任不久,大刀阔斧的政策,有些着急了。在修建驰道的事情上,征发的民夫过多,有扰民之嫌。也让侍御史郭图抓住了把柄,给嬴啸上本参劾王甫。而现在嬴啸就是召来贾诩问这个事情的。
王甫的事情,乍一看只是一个普通的弹劾。但是这实际上是革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一次交锋。自嬴啸登基一来,一直采取新政,以惠民,强大帝国的新政全面施展。自然有守旧地人认为不应该变法,只是嬴啸力主变法图强,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革新派的领袖自然是丞相田丰,他可是新政的总揽者,而守旧派动不了田丰,只有先拿下面的官吏开刀了。对于这些事情,嬴啸一直是采取一个表面公正,暗地中偏袒革新派的政策,因为革新派的总boss就是他自己。但是革新派一样会挨板子,他可不想让革新派肆无忌惮。新法虽好,但是一旦官吏出了问题,这惠民就变成了扰民,新法也就成了坏事。*****
例如赈贷法案,是指百姓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以户籍向官府进行赈济贷款,可以是粮食,可以是铜钱。而这些在规定期限内加上一点利息偿还。本来这是救济的一个好举措,有了目标人就会努力,谁敢和官府做对?那除非是想造反…………
可年前就发生了这么个事情,青州高密县县令翟浩,以赈贷法案为本,强行给县中所有农户摊派了赈贷。本来许多人不需要这个赈贷地,这下倒好。强行摊派了下来,你不要也得要,这就好像平白无故地背上了一层债务,这谁愿意啊?赈贷可不是无偿,那是有利息地。虽然利息很少,但是在百姓生活没着落地时候,谁也不在意这一点利息。
但是生活没有问题,那谁愿意平白无故的背上债务呢?可是强行摊派又没有办法。只有接受。这样惠民便变成了扰民。可怜的翟浩也因为这个事情被罢官下狱。
本来他被守旧派攻击,最多就是罢官而已。可是算他倒霉,高密县严家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呼喝着要为百姓主持公道。严家本就是门阀,被嬴啸极力打压,可人家现在出头却是做的好事。也收取了不少民
嬴啸大怒之下,自己辛辛苦苦的打压门阀,牺牲了多少战士,流了多少鲜血?帝国都快打烂了,才有了现在这个局面。若是让这些官吏的举措失当让门阀死灰复燃,那才是灾难呢。
立即将翟浩罢官下狱,成了囚犯。而高密县严家。也被嬴啸手下地商家们大肆打击,从商破产,从一方门阀成了破落户。从头到尾,得利的只有守旧派的人。也让嬴啸很恼火,这些老顽固,非要抱着以前的规矩,让嬴啸无从下手,这些人还是要用的。^^^^
而王甫的事情,也成了这个样子。旧党攻击新政。而王甫的才能嬴啸知道,他可不想罢了王甫的官,这是个能员。只有找来贾诩,议论一下,如何封住旧党地口。
最后,贾诩的建议是,派人申斥王甫,罚俸一年,让他减少民夫的征发数量。而对于旧党。却也没好受。寻了个由头。将廷尉右监蒋智降职,降成了廷尉正。而对于王甫处罚完后。一批新到的奴隶两千余人就被发往谯郡,让王甫使用,并没有影响到王甫的施政。
虽然看起来是两边都挨了处罚,但是都知道皇帝陛下是偏袒新党的。让旧党人员也是无奈,不过皇帝陛下至高无上,他们还没有胆量明着做什么事情。
魏延在林邑国中,得到了嬴啸地旨意。这下也是好办了,他一直害怕屠杀,因为在前面屠杀占婆人让他的部下很受罪,不过现在陛下既然给予了自己权力,那不用白不用。
仆从军被解除了禁令,任他们行事,遇到林邑国的军队,自然有正规军出面解决。这下这些仆从军就和蝗虫一样开始席卷林邑国了,所过之处,人畜不留。
有财富的刺激,这些人也是红着眼睛到处抢劫杀人俘获。将军那边可说了,随意,想怎么杀,想怎么抢都可以,只是不能杀汉人。他们也不在意,现在林邑国内还有多少汉人呢?抓到的土人全部被送回国内,这些俘虏也算俘获的,他们自己的战利品会被换算成钱财发给他们。
仆从军后面地大秦商人可是不少,战争是发财的好时候。不少大商家以及百官中家人经商的,他们就在大军之后,收购那些仆从军不要的战利品,换成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些商人可不怕死,因为这里是发大财的时候。
有些东西,在林邑不值钱,但是运回国内,价值可能十倍的提升。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他们就好像苍蝇见了血一样出现,在林邑国被占领的港口之内出现,与仆从军大作生意。对于他们,魏延也是不管,想管也管不了,人家是来做生意地,又不是来捣乱的,凭什么管?再说,里面有不少人都是百官家中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有些人他可惹不起,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时候商人的效率比国家都高。有商人在的地方就有东西卖,魏延都从商人处购买了不少药物,有些药物是朝廷都没有提供的。而这些商人们的出现,也让仆从军更有干劲地到处抢劫。
抢来地有些东西他们自己是不用的,例如一些玉石铜像之类地。他们可以卖给商人,换回来大秦的铜钱,带回家让家人生活。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钱来的让人安心,有了稳定的销赃途径,这些强盗还不可着劲地去打劫?
魏延也得到了便利,赏赐部下作战英勇的士兵,你总不能用仆从军抢劫来的那些东西赏赐吧?又重又不好带。不如直接卖给商人,换来金银铜钱,直接赏赐给士兵们。
因为这样的情况,也造成了无数商人架着海船出现在林邑的港口。而秦军也将军队休整的地点放在了这些港口,军队厮杀一段时间会疲惫,休整是必须的。而这些商人也带来了士兵们想要的一切,酒,肉。娱乐等等…………他们地目标是,掏空这些士兵口袋中最后一个铜板。
不过当兵的也不在乎这些,除了一些顾家的将钱财送回家。大部分士兵家中已经不缺这些钱财了,他们在战场厮杀,谁知道什么就死了,还是活着的时候多享受一下吧。就是死了也不白死。至于钱财,小事情,只要英勇作战,赏赐少不了他们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邑国地财富大量的流入帝国。金银这些就不用说了,直接送到朝廷。而许多商人将财富带到民间,他们有钱了。自然会在国内开展更多更大的生意,朝廷的商业税收也会增加。逃税?这在帝国内是重罪,要被没收全部财产的,所以没人敢逃税。
而商人们要雇佣人手,也让百姓多了来钱的路子。尤其是在现在帝国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想雇佣人手就要付出更多地钱,要不然没人去。
对林邑国的战争,帝国都成了皆大欢喜的状态,国库有收入。出兵花的钱全部回来了,还有多余。地方官员也因为被抓来的大量奴隶到达,也有更多的人力进行地方建设了,这些奴隶可是好劳力啊。
商人们也赚取了大量金钱,其中也有不少百官的手下。百姓们也在享受着征服的荣誉感,同时也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受苦地就成了林邑国的人,家财被洗劫,人被抓成奴隶,反抗的被杀死。他们为他们前面屠杀汉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林邑国的灭亡快来临了。
林邑国王范逸快愁死了。可秦国人却希望这场战争一直打下去,让他们可以不断的发财。两边是极大的反差…………
三韩这边,也到了一触即发的情势。庞德的大军和孙策军在利川一线对峙了一段时间。现在庞德军开始主动出击,寻找战机,要和孙策军决一死战了。
而孙策并不想现在就爆发大战,时间越久就对他越有利。毕竟他现在是“本土”作战。现在他能信任地战力,也只有他自己直属军五千“鬼面军”。其他地三韩人的部队,他总是不大放心他们地战力。
虽然有黄盖亲自训练他们,这些人也已经降服,只是孙策心中总不放心这些人。其主要愿意就是,孙策在前期的征战中,感觉这些三韩人太软蛋了,往往一冲杀就溃散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磨砺,很难称的上是精兵啊。
随着庞德大军到来,孙策也只有迎敌了。已经没有时间让他做准备了,但是他还是很有信心和秦军打这一场战争的。后方不用担心,有顾雍,虞翻,黄盖在,他没有后顾之忧,只要全心对敌作战就好了。
雷铜得到嬴啸的圣旨与朝廷的援军的时候,也是一副委屈样子,召集麾下众将开始训话了。
“陛下来了旨意,陛下说他的脸面丢在了这汉江之上,是因为我军这一场不是败仗的败仗。诸将,陛下又给了我们援助,若在不能战胜周瑜,我们还有什么脸面称将军?在若不胜,陛下要本将自己去跳海,但是在这之前,本将会将你们先丢下海去,都明白了吗?”
众将齐声高喝,纷纷请战。有了援军还怕他周瑜?更不要说这羞耻之心了,嬴啸给他们的可是不少,要是在给陛下丢了脸面,他们真该跳海了。
他们一直憋着劲,想和甘宁的横海舰队一比高低。可现在却连周瑜的水军都打不过,真是丢脸,若是敌人强大便罢了,可偏偏周瑜的力量比他们少多了,不论是舰船还是兵力,都比他们小多了。还有什么脸面和横海舰队去争?
这下被陛下申斥了,他们脸上也挂不住了。武人争的就是一口气,要是战心都没有了,那还打什么仗?看到诸将皆准备与周瑜决一死战,雷铜也开始筹备了。他是统帅,将军们可以嗷嗷叫着起和周瑜军拼命,他不行,他要从全局来考虑。
而现在的主要战争是庞德和孙策间的对决,可要保证汉江。那也必须要消灭周瑜的水军,该怎么打呢,雷铜看着地图也在思考。
风起云涌第三百四十九章周瑜的叹息
更新时间:2009…6…823:17:23本章字数:5781
最后雷铜将目光对准江俞县,这里完全可以作为主战场,只是如何让周瑜的舰队来这里,就成了麻烦。
在雷铜和庞德商议的时候,陈登却说了:“将军何必担心,江俞县在孙策军侧后方。只要将军作出一副在江俞县大规模运送军队登岸的样子,周瑜就是想不出动也不行了。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孙策军侧后方受到威胁的。”
庞德犹豫了一下:“可是我们的大军在和孙策对峙,如何能分兵?孙策这里才是主要战场。”
“不是出动正规军,将军不要忘记了我们后方还有两万仆从军。调集一半作出登陆的样子,周瑜就是明知道是陷阱也要来跳一跳了。”
“他们?他们不习水战,能有什么用处?”
“他们是不习水战,可也没必要让他们去参加水战啊。这些人大多是草原人出身,草原人是天生的骑兵。而将军给他们配上一批次等的战马,他们也是优秀的骑兵,或许大军作战不足依靠,但是袭取敌人后方,他们却是在好也没有的选择了。”
庞德和雷铜都沉默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只是这一下,这上万人就进入死地了。虽然他们都不在乎士兵的生命,沙场就是血与火的地方。只是他们在考虑,三韩这里缺少马匹,一旦他们溃散,这些马匹就成了孙策的战利品,对他们可是不利啊。 在说,三韩这里多山,骑兵能发挥多大作用?
陈登也能猜测出庞德的忧虑,当即说到:“将军,我的意思不是要这些人做什么。只是要他们摆出一副从江俞县登陆,从侧后方进攻孙策军的样子就足够了。至于这些人登陆与否,也没有什么影响。这次作战的目的。是与周瑜手上的水军决战,先断了孙策一条臂膀。”
庞德也下定了决心,便这样做。至于这些人的安危?慈不掌兵啊…………
秦军开始了大动作,抽调出一万仆从军,开始向慰礼城集结。而后登船。向江俞县而去。这一番动作并没有保密,孙策地细作自然也就知道了。
周瑜得到这个消息,也是一声叹息。无奈啊,这是逼他去与秦军水军一决雌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不能不管啊。这些人都是草原人,天生的骑兵,他们是不能小看的,若是放任他们冲击孙策的后方,后果不堪设想啊。
现在孙策就是调集力量去堵截。可是被两面攻击地话。孙策是顶不住地。这些三韩人组成地军队。和秦军地战力还是没有办法比地。所以自己就算明知道这里会有雷铜这强敌。可自己也必须要去阻挡他们。让他们葬身江底。
无奈之下。周瑜向孙策请命出战了。孙策却不许:“公瑾。雷铜舰队已经得到了援助。实力大涨。现在与他们作战。你有把握获胜吗?”
“主公放心。汉江之上。没有人能战胜我。若是让他们登陆成功。主公您会陷入麻烦。这些草原人虽然军纪败坏。但是战力不容小看啊。”
“我会派遣陈武带领五千人去守备独山。将这些人卡住。他们不会影响到我这里地。”
“主公。这些人一旦攻不下独山。而转头向南杀去。后方不宁。主公您如何安心征战?”
孙策也无奈了。精锐力量基本都在这里了。一旦让这些骑兵杀入后方。那可是灾难。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不需要补给。会去抢劫。若是不加阻拦。自己地腹地将被这些人破坏成废墟。若是分兵去救。对面地庞德可不会只看着。
在说了,这些人是骑兵。孙策在统一三韩的战争中,虽然大力发展骑兵。但是先天的缺失。也让他只能给“鬼面军”配上马。其他地都是步卒。如何追的上这些来去如风草原骑兵。别小看这一万人,足以将他的腹地搅地翻天覆地了。
“公瑾小心。秦军的水军可不好打啊。”“主公放心。”
周瑜去了,他说必胜不过是安定孙策的心。现在雷铜的舰队比自己大三倍不止,即便是强如周瑜,也不敢说必胜。况且现在雷铜矢志抱仇,怕是也不好对付。
雷铜的舰队遮天蔽日的出现了,周瑜在江俞县早就做好了准备。水寨之中,周瑜集中了所有的力量,看着远处驶来的船只,周瑜也只有无奈的叹息,国力地差距啊。短时间内,秦国可以补充这么多舰船,自己的舰队可做不到。
“报,秦军水军出现了。”
“行了,我看到了。命令韩当,出击。”
水寨门一开,周瑜的水军舰船也开了出来。雷铜在旗舰之上,嘴角也是一抹微笑。这次国内送来了大量的铁球,这些家伙满身的倒刺,用抛车投掷出去,一旦命中,这些铁球上的的尖刺会破坏船体,若是落到船上,那更是杀伤力巨大。
除了秦国,谁也不会拿这么昂贵的东西当成石头投掷。船上的抛车,因为水流地波动,准确度是很难得到保证的,以往发射的石头,大半是直接砸到水中的,现在也不例外。这些尖刺铁球大半会落入水中。
不过不要紧,为了打败周瑜的水军,嬴啸也是发动了大量的力量。这些尖刺铁球成本昂贵,虽然奢侈,但是破坏力却是一等一的。尤其是现在船体都是木质的,一旦被命中,直接就是一个大洞。
而铁球重量很大,也只有最新研究出来的抛车可以投掷了,攻城没有用处,但是破坏船只还是有些用处地。这么奢侈地战争,也只有嬴啸敢这么干了。其实这也是嬴啸脱胎了他老爹留书中的原始火炮才这么尝试地。
原始火炮的实心铁弹就是这样,不过没有尖刺罢了。可是现在嬴啸手上没有火药,便改变了一下,在实心铁球上加装尖刺,试验一下威力。不过这抛车终究是不能和火炮相比的,就算是原始的火炮。那也比抛车地威力大………………
随着震天的鼓角声,秦军军中战舰摆开了战斗姿态,而他后方运输着军队的船却停下了。这些草原人晕船的厉害,现在参加战斗也没力气,根本不能使用。
两军开始交战。依然是弓箭和抛车,巨弩先发言。雷铜将最后的家底也搬了出来,三艘五层楼船出动,这巨大地楼船虽然威力强大,同时也是目标明显,象水上堡垒一般。横冲直撞,船上矢石如雨而发,两侧各有数十个水轮提供动力,威风一时。
看见对方这三艘巨型楼船逞威风。韩当也急了,这些船不用风帆,速度却丝毫不慢。想放火也不好放。他们四周总是有快速的小船护卫,而一般的船只根本靠近不了这巨无霸。
很遗憾的是,嬴啸送上来的尖刺铁球的发挥并不好,打中小一点的船只,效果还不错,一下下去,小船就离沉船不远了。可是对大船却没有作用,顶多死几个人,完全无法构成威胁。这新运来的铁球发挥作用不佳啊。
在数里宽的江面之上,到处是船只在显威风。混战不休,着火地船只飘起滚滚烟雾,阻挡着人们的视野。
两军都在发射着火油弹,这火油弹是将火油装在瓦罐之中,上面有火引。投掷出去后,瓦罐破裂,火油飞溅,火势轰的一下就起来了。很难扑灭。一边作战,一边救火,就是船只上地水军要做的事情了。
韩当亲自指挥十几条船开始了对一艘五层楼船作战,必须拦住他们。否则这东西太难缠了,高大的楼船之上,秦军士兵矢石如雨而下,掩护着其他的船只突进。
周瑜在后方再一次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江面上的情况不容乐观,两军打成胶着的状态,可秦军却越打越多。损失一条船。后面就冲出来两条船。更不要说那庞大的五层楼船,如山一般四处横冲直撞。让敌人吃尽了苦头。
而周瑜军呢?只有周瑜的坐舰能与这五层楼船媲美,可现在还不是周瑜亲自冲杀地时候。
在韩当的指挥下,终于有船只突进到了巨型楼船旁边,战士们口中衔着钢刀,开始攀爬那高大的船身,上去杀敌。可上面的秦军也是箭如雨下,拦阻着他们的攀爬。越来越多的人爬上了船只,和船上的秦军展开了厮杀,鲜血染满了船舷。
只是楼船之上却也涌出越来越多的秦军,在船上杀了起来。船上的厮杀,比地上地厮杀更危险。随着江水,船只是摇晃的,一个不小心,失去了重心,那么就可以敌人没砍死,自己反而死了。
水上作战,很多人是卡在这一关上无法成为水军。毕竟这个时代,直接击沉船只很难,只能用火烧。而白刃战就是主要战斗手段,弓箭,钢刀,一点也不比地面上的厮杀惨烈。巨型楼船有危险,四周的船只也上来助战。
韩当也亲自杀上了楼船,手下无一合之敌,可看着船舱中不断的涌出秦军,韩当也着急了,一声令下:“放火。”
他的亲卫立即将带在身上的火油囊打开,在船上放起火来。大火一起,秦军的人数优势便发挥不出来了,混战一场,火头处处,高大的楼船上也是到处是火。校尉赵文也被韩当一刀砍死,楼船上地士兵更是难以抵挡。
这个时候韩当正厮杀地痛快,却听到后方传来鸣金之声。一愣之下,却也只有无奈的撤退,只有走地时候也没让秦军好受,一把大火将这艘巨型楼船烧了个七零八落,不大修根本就无法使用了…………
韩当回归本阵:“都督,怎么鸣金了?我军还占着上风呢。”
“看起来是这样,只是我们伤亡不起了。伤亡太大了,在这样打下去,我们的人就拼光了。”
韩当也沉默了,是啊,士兵要是打光了,光有船只有什么用?没有人的话,那就是废物。而现在江上浓烟滚滚。四处还在鏖战,一边打一边脱离战场,周瑜终于吃了个败仗。
在周瑜的调度指挥之下,虽然秦军兵力多,但是周瑜军一样占据着上风。可惜实力的巨大差异让周瑜也不得不吞下苦果。秦军源源不断,而他的士兵却是不足使用。水军的训练也是很费工夫,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水军地。
周瑜军败了,退回了水寨。雷铜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总算挽回了面子,同时将周瑜水军压在江俞县,水路不会在遭受到威胁了。不过这周瑜也确实难缠,自己占据这么大的优势,还是不能吃掉周瑜水军的主力。
只是现在既然周瑜缩回去了。他也就没有在追击。攻击水寨很麻烦,他现在也需要休整。周瑜的损失巨大,他地损失也不小。两支水军也在江俞县的江面上对峙了起来。各自修建水寨,防备敌人。而雷铜打算休整好了,在换个地方让这些仆从军登陆,一直到将周瑜的舰队拖死为止。
现在的情况是,他耗的起,周瑜耗不起。论战场上的调动,战机的捕捉,他的确不如周瑜,但是他的优势就是。船只性能好,军力比周瑜强大地多。
随着水军之间展开大战,利川一线的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庞德的大军频频出动,和孙策军进行小规模战斗,摸着孙策军地虚实。
在嬴啸接到雷铜的战报后,也是无语,看来这铁球不好用啊。难道这东西一定要火炮发射才可以?他亲自翻阅老爹留下的书籍,可依然没有找到这火药的配方。火药。火药到底是什么东西?老爹为什么没有留下具体的配方呢?难道是他的疏忽,不可能吧。
这可是嬴啸冤枉他老爹了,不是他老爹不想留下火药的具体配方,而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火药的具体配方。只留下了硫磺木炭硝石按一定比例做出来的东西叫做火药。他老爹穿越地时候可没有带百科全书过来,只能按照记忆留下这么个东西了。
嬴啸也连续召来田丰,贾诩,郭嘉这些他看来最为见闻广博的人问起这个事情。几个人能都是摇头,没听说过火药这种威力巨大的东西。
不过田丰最后也说了:“既然是先帝留下的,那么我们不妨去研究。先帝见识高远。无人能及。而这火药用处巨大。端的是一等一的利器啊。”
嬴啸也无奈了,不过总算知道了方向。让人去研究就好了。不过嬴啸自己很不喜欢那些炼丹方士,而最熟悉这些东西的,恰恰又是这些炼丹方士。贾诩看嬴啸的脸色,也是明白嬴啸的想法,主动揽下了这个责任。
御史大夫作为三公之一,地位崇高,他要找几个炼丹方士还不容易。别人只以为贾诩也想炼制丹药而已,也没有什么人注意这个事情,而嬴啸也就任由贾诩去折腾,他要处理地事情多着呢。
去交州南的考察人员的奏折也上来了,这里适合水稻的生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冬天也不冷,符合水稻的生长环境,在这里耕种,一年可以种两季的水稻。这可是很大的收获啊。
同时,这里靠海。可以兴建许多码头,海船可以沿着近海,将生产出来的稻米运到帝国沿海所有地地方。因为这两个便利,嬴啸也在考虑了,这里也是个生产粮食地好地方。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奴隶屯田。
而随着三韩地战事,无数三韩人被抓捕成了奴隶,刚好将他们送到这里来,进行屯田,生产稻米。在和田丰,高顺两人商议了一下,认为此事可行后。大量的农家人员与新征召的护军也开始向交州南三郡启程。
为了这个屯田,嬴啸也新增加了一个官职,屯田校尉。以校尉之名,行将军之实。现在扬州的屯田校尉由十九岁的太史亨担任。太史亨是太史慈的儿子,他老子可是嬴啸的爱将。他头上有这个光环,自然也受到提拔。
一个校尉而已,普通校尉只有一营人马,一千五百人。太史亨也一样,虽然直属他的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吴郡屯田大营的人马却都受他统合,其他各营的校尉都是他的下属。一个校尉而已,却掌管着六千士兵,以及超过八万之数的奴隶,更不要说还有一些文职人员和监工。
太史亨以小小年级,却掌握着接近九万人的生死,若不是他老子是太史慈,那也是想也别想了…………
而交州南三郡,因为居民很少(都被屠杀光了)。土地是多了去了,现在嬴啸准备在这里安置一个新的屯田大营,那自然是毫无困难。新上任的交州刺史高览也是忙碌了起来。因为这些屯田军虽然有屯田校尉专门管辖,可也是他手下的兵了。而政务嘛,那是交趾郡郡守简真和交州别驾刘巴操心的事情了。
后方在大规模的运输奴隶,前方的庞德也准备发动对孙策的大战了。
风起云涌第三百五十章不可扭转
更新时间:2009…6…920:41:11本章字数:5846
多日的小规模交锋中,庞德也发现了孙策军中的虚实。这些人中只有一支“鬼面军”有足够的战力,其他的,根本就是土鸡瓦狗。
当即,庞德不在犹豫,“鬼面军”不过五千人,根本不能扭转局势,只要自己全线发动攻击,这些人是不会有机会的。
炎黄423年二月二十一。庞德下令,全线出击,攻打孙策军的大营。数十里的战线之上,十数万大军展开了一场疯狂的厮杀。
“报,周泰将军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