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97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郭嘉无所谓的耸耸肩:“这个事情,以上的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节流永远不如开源。 ”

莫名其妙的两句话却也让大家都明白了过来,如何省粮食都不如从根源上来的好。

“不错,陛下,现在国内大部分驰道已经修建完毕,帝国有大量的奴隶可以抽调去进行屯田,现在国内荒地有的是,都无人耕种,刚好可以扩大奴隶屯田的规模,现在只要抽出一部分财力购买粮食,应付了今年,明年的这个问题就不大了。”

对于这个办法,众人一片赞同之声。现在荒地有的是,只要有人去耕种,大地就能长出粮食,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

“田丰,现在大概能抽出多少奴隶?”

田丰计算了一下:“大概可以抽出八十万到一百万。”

嬴啸也是崩溃,本来还打算大量抽调奴隶去东北地区和瀛洲挖矿呢,看来这些奴隶也要削减一些了。可是全民皆兵这是国策,是不可动摇的。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有什么办法立即上书,朕也在考虑一下。五日后,在做决定。”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让嬴啸也不能马上下定决心。真是个麻烦的事情,集中了一大堆智囊片刻之间也不可能想到太好的办法。

大家都清楚嬴啸的想法,这些参加训练的半大小子不能受到苛待。他们是帝国的明天,嬴啸不可能拿他们开玩笑,可惜这些人里,可以出谋划策,可以决战沙场,可以左右帝国的政局,可玩起钱财,除了杨松,他们都不是太精通。

郭嘉走的时候,还是说了一句:“陛下何不召糜竺与何哲一谈。”

这一下也提醒了嬴啸,糜竺是管着整个帝国的商业系统的,而何哲是农家的佼佼者,这些年在学宫讲学,也研究了不少有利农耕的东西。这两个人也许真的有什么办法也说不定。

风起云涌四百一十一章厚积薄发

更新时间:2009…7…922:56:14本章字数:5307

召来糜竺和何哲,嬴啸也说起了这个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却惊人的一致,前期已经做了奴隶屯田的预备,只是现在发现有所不足,那么很简单,继续扩大就是了。

现在奴隶有很多,嬴啸本来是想让这些人去挖矿,可这么多人抽调本事就是一个很繁杂的工作,而现在因为这个问题,训练的人数太多了,一下超出了大家的预计,也只好抽调一批奴隶先进行屯田了。

而去挖矿的奴隶嘛,慢慢来吧。若一下子就抽调那么多奴隶去东北,路上的损失必然不小。

“糜竺,现在各地能收购到足够的粮食吗?”

“这不是问题,别说这点,就是十倍这个数字的粮食也买的到。现在国内吃饱饭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虽然发展没有前几年那么快了,可胜在实在。”

说到前几年的发展,大家也都是有意的回避,为啥?因为前几年的高速发展资金来源都是嬴啸发动战争打劫来的,就算嬴啸不在乎,他们做臣子的还是要顾忌皇帝老子的脸面的。

“陛下,臣这里也在试验一种新的水稻品种,若是成功,亩产有希望突破八百斤。”

“在上田之中么?”

“不,适用于任何水

“那旱地呢?北方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成为水田的。”

“臣正在努力之中,臣也召集了农家大量人员在不断研究。”

“好,你们尽力,朕会全力配合你们。”

何哲也是激动:“多谢陛下,陛下这些人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有陛下这般仁政在,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呵呵,多弄点好东西出来,比说好听话实在。”

“臣定然竭尽全力。”

现在来说。还是扩大奴隶屯田的规模。在停止了对外地战争后,嬴啸也有缺钱的感觉了,稳固发展是好,可这缺钱的滋味可不好受啊。现在国库也还是很有底子的,这全民训练一项其实是可以轻松应付地,可是不能让他成为一个无底洞。

现在只是勉强维持一个收支平衡的情况,嬴啸自起家以来,何时为钱发愁过?现在却陷入一个瓶颈了。平静的发展却让嬴啸现在头大了,当家不容易啊。

现在大秦高昂的军费,有很多人在建议消减一些军费,却被嬴啸全部驳回。军队是资本,若军队糜烂了,那大秦也就不稳当了。现在外面还有天竺、安息、还是那不辨敌友的罗马、贵霜等等。

现在看起来是四海平定、歌舞升平。可嬴啸却不敢有一丝放松。他的野心还大着呢,还的雄心壮志很大。每每对着那在不断完善的简易世界地图,嬴啸也在感慨,这世界真大啊,朕要全部征服他。

可是也只是做做梦而已,嬴啸很清楚。现在地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野心,就是一个安息,就要自己集中全部的国力了,那遥远的路程实在是可怕。幸好现在有了航海,否则嬴啸想都不敢想,那远征只能是梦想。

最后嬴啸决定,抽调八十万奴隶,又一次建立了十个奴隶屯田地。这一措施,明年将会由这些屯田地输送到全国各地的集中训练地方。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全国有一百二十多万的奴隶在耕种,也是蔚为壮观。还有不可数计地奴隶在全国各地从事着各种体力活动,从修路开矿到房屋建设,河流水利。嬴啸让田丰大体估计了一下,帝国内的奴隶接近四百万左右,这已经是个恐怖的数字了。

若是算上一些民间隐藏的奴隶,必然超过四百万之数。不断的从海外的运回无数奴隶,还在填补着这个数字。

“陛下,大公主最近长易容出现在学宫之中。”

嬴啸得报,看来自己猜测地不错。嬴洁这丫头看上陆逊那小子了。陆逊的底子他派人查的一清二楚。他也很看好这个小子。陆家是很识事务的,现在表面上看也是完全顺服帝国的统治。嬴啸也在考虑,若是让陆逊成为驸马,也算是对门阀的一个缓和信号吧。

自己和门阀的对立是一直存在的,可现在是胜利者,门阀已经彻底的被他压制了。这个时候在放出信号,给门阀们安安心,让他们适应现在地生活,慢慢的收复他们。

这门阀之事,任重而道远啊。想凭这一二十年消除门阀的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将他们全部杀光,那也只能想想了。现在他们都顺服了,在挥动屠刀,那就是傻掉了。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嬴洁这丫头,她自己看上的才好,嬴啸对她是一种近乎变态的纵容。别人若是象这位主一样在皇宫中横着走,保证下场很凄惨,可就嬴洁却是安然无事。

乌孙跑来请求和亲,结果是乌孙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在嬴啸这里,嬴洁的要求是没来由的同意,若是那天嬴洁说要星星,怕是嬴啸也要派人去摘了…………

现在嬴啸害怕的是,嬴洁这个名声在外,这陆逊敢不敢要?不行就赐婚,这是如何地荣誉,也由不得他陆逊反对。本来担心陆逊已经婚配,派人一查,陆逊地未婚妻还没过门就死了,陆逊现在是个单身汉,也让嬴啸安心,他绝不会让嬴洁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地。

虽然在考虑着政治因素,可嬴啸还是希望嬴洁自己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你们保护公主,平时不要打扰。也要给朕查清楚,这陆逊接近公主有没有什么目的。”

“是。”

下面的密探心中也是无语,现在的事情是。陆逊对嬴洁是躲躲闪闪,逃都来不及,何谈接近一说?现在完全是公主在倒追陆逊。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只要一说出来。估计第二天他就完蛋了,皇帝的面子他那里敢扫?

“陛下,甘宁将军地奏报到了。”

嬴啸一看,原来是造船的进度,现在不但在北方的船厂在开工,在南洋当地,甘宁也兴建了无数造船厂。在沿海地带,嬴啸也在不断的挑选水军。不断地扩大着水军的规模。

炎黄430年就这么飞速的过去了,陆逊和嬴洁的婚事也被折腾的不耐烦的嬴啸定了下来。在新年之时得到这个消息,江东陆家自然是欣喜若狂,一旦陆逊娶了公主,那他们就是皇亲国戚了,对于陆逊的仕途。那自然也是一种无穷的助力。

这个时候可没有宋朝以后对于驸马防范那么严格,现在地驸马是可以担任官职的。其实想想,能入皇家法眼的怎么会是庸才,若是将驸马都闲置了,真真可惜了他们的才华了。

炎黄430年五月,陆逊与嬴洁大婚。这是一场盛事,整个长安城都在庆祝。嬴洁这位大公主虽然刁蛮任性,可她却是善良的,美丽的。帝国明珠也不是白叫地,现在这颗明珠却被陆逊摘了去了,让多少少年嫉妒到快疯狂了。

出嫁头一晚,嬴洁却扑到嬴啸怀中,哭哭啼啼。让嬴啸一阵心酸,自己的掌上明珠啊。转眼间就要嫁人了。回忆以往,好像昨天,这丫头还是那个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小鬼头,跑来给自己的袍服上抹蜂蜜的小丫头呢。

看着自己的女儿出嫁,这父亲地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实在是说不清楚。

“洁儿,嫁过去后就别这么顽皮了。若是陆逊敢欺负你就给朕说,朕打他军棍。”

“父皇……”嬴洁叫了一声,却又哭开了:“我不想离开父皇。”

“傻孩子,你怎么算离开朕。你就在长安。随时都可以回宫,朕就不信。有谁敢拦着你。女子总要嫁人的,朕还担心你嫁不出去呢,可这转眼间,你就要嫁人了,实在想不到啊。”

送走女儿,这一晚,嬴啸也没有休息好。不是因为国事的烦扰,只是因为这嫁女儿的父亲的心事…………现在帝国一切基本走上正规,国库的税收年年增加,所有的一切都在平安的发展。虽然事情不断,可都不影响帝国的平稳发展。

西域那边还在和安息人对峙,可安息现在更主要地是和罗马打仗,也不可能抽调大量兵力来和大秦打仗。安息的使者也来和大秦表示希望能够和平共处,嬴啸当然是满口答应。

可这样的和平又有什么用处?国家与国家之间那里来的永久的和平?一旦要开打,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看时机的事情而已。现在安息和罗马的战争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得出结果的,他们自然也想寻求和平,避免两线作战。

两个势力差不多的对手,那么这个战争就是拼实力,拼时间了。嬴啸地习惯是以强凌弱,就是攻打鲜卑,他也算是以强凌弱了。要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快地结束战争。

而安息,却是与大秦相当的一个对手,战争必然是旷日持久地。要不然以嬴啸的性子,早就杀过去了。要打安息,必然攻击天竺为桥头堡与补给地。

更重要的是,天竺这里有他的老冤家曹操,这小子可真是能忍耐。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忍耐到现在。曹操了解嬴啸,同样嬴啸也了解曹操,他知道曹操的心愿必然会回国中原可你想回归中原,除了投降在无它法。天竺,那里虽然人丁不少,可惜历经战乱,只要朕做好了准备,也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发展了。

朕已经准备了两年了,在有一年,在有一年,就可以让你知道厉害了。天竺,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地方,却注定要成为大秦的了。曹操,朕将再一次击败你,将你的美梦踏碎。

朕和你永远不能共存,从你引入草原联军攻打长安就开始了。若在那之前,朕或许还能容许你投降,给你荣华富贵,给你施展才华的机会;可自那以后,就绝对不可能了,中原的事情永远轮不到外夷来做主。

即便强大如安息,在不公正的对待炎黄子孙后,朕也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多少嘛,那也就不用说了,朕看上了安息的土地与人口,也就这么回事了。

“陛下,大皇子回到长安了。”

“好,让他来见朕。”

一别三年,嬴治现在身上也有了一种杀伐果断之气,可见在军中也是经历了不少恶战。

“参见父皇。”

“站好了,让朕看看。”嬴啸仔细打量了一下嬴治:“不错,治儿,你这些年的表现很不错。现在已经是十级军功爵左庶长了,就凭这个,你也值得骄傲了。”

“是父皇照顾,若以真实军功而论,儿臣当不得这个爵位,多少比儿臣更有才能的将领却还在七,八级军功爵徘徊。”

“呵呵,你是皇子,没点优惠怎么可能?而且,你是皇子,这军功爵却是必须的,不能丢了皇家的面子。 ”

“儿臣惭愧。”

“不错,你现在沉稳有度,当为皇子表率。你从小就锋芒毕露,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请父皇训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好了,这些事情还是要你亲自去体会,去看看你母后吧,她可是想你的紧。在长安休息一段时间,徐州东海郡连云县县令出缺,你尽快去赴任吧。”

“是,父皇告诫,儿臣谨记在心,儿臣告退。”

看着自己的长子那中规中矩的小老头样子,嬴啸欣慰的同时在也想,自己是不是有点揠苗助长了?这十八岁的嬴治却象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一般。

若每个皇子都象他一样,自己可就难以选择喽。这皇位只有一个,继承人却有一堆。不过这不着急,慢慢看,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

“参见陛下。”

“你来了,伯言,朕知道你想去军中走一遭,你有什么意愿吗?”

陆逊一听,心中也激动了。来了,陛下要给他派差事了,还是军队之中。看来这公主不是白娶的啊,少奋斗二十年啊…………

“全凭陛下差遣。臣愿意当一马前小卒。”

“你当小兵?那不是屈才了。”

“皇子们都是从小兵作起,为何臣不可以?”

“你和他们不一样,不过你若有这个想法,那自然也是很好的。你是学宫军学出身的,现在虽然有些纸上谈兵之嫌,可这纸上谈兵也是有门道的。做的好便是胜算,做的不好那就是失败的根源。”

“臣明白。”

“去吧,去横海舰队,甘宁那边正缺人手,你去当个百统,也算从底层干起了。”

这下可是遂了陆逊的愿了,帝国水军现在才是有活的地方。陆军这边暂时是没有战事的,可水军那边时不时的就会和安息,天竺的水军冲突一番。对于沙场,一直是他向往的地方。

可是国内一直太平,他也没有用武之地,可一旦到了舰队之中,那才是他大展鸿图的地方。他是驸马,自然消息灵通,看来陛下快要对天竺动手了,这也是他们的机会了。

百统,百统官是小,可只要自己有才能,怎么可能没有出头的机会?这皇亲国戚的招牌可不是假滴。

风起云涌四百一十二章将军决战

更新时间:2009…7…1020:59:27本章字数:6262

嬴治在长安休息了一个月。就准备去徐州上任。却被嬴啸叫来。

“治儿。你这一县之的可有信心?”

“有。”

“很好。很干脆。嬴家子孙就需要这样的气概。现在不过是一县之的。以后也许是整个国家。”

“父皇春秋正盛。正是时间。儿臣从旁辅助便已心满意足。不做其他之想。”

“你这个孩子。哈哈…………”嬴啸一阵大笑之后:“治儿。你是朕的长子。若你对这皇位不感兴趣。那说出去谁也不信。你自幼老成持重。显的很有才干。这次去徐州任县令。依然是化名。朕不会给你任何特权。”

“父皇且拭目以待。儿臣必不使父皇失望。”

“好。朕便看看。你有多少本事。这治理一县。看起来似乎简单。可其实千头万绪。你要好好把握。对于你在军中的体验。你可有什么感触?”

嬴治心中一转。看来是考校他了。看看他在军中是不是白混的:“启禀父皇。军旅之事。当以军纪为先。大秦军兵皆为国而战。比父皇尽忠。”

“说点实际的。军队从不是为一个人而战的。他们是朕的全部子民。朕的江山而战的。若是全部军队只为朕一个人而战。那这军队的战力朕就要怀疑了。说说。你参与了对鲜卑作战。你来说说。我们是凭什么赢的战争的?”

“我大秦的国力比鲜卑强出百倍。惶惶天子之师。三路齐出。鲜卑人连一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三路了。实在是因为我大秦的国力比他们强太多了。我们可以经年累月的作战。他们则不可以。”

“恩。大体方向是对了。可是很多不足之处。朕提醒你一句。将军决战又岂止在沙场。”

“请父皇训示。”

“训示?没有必要训示。朕只告诉你朕做了多少准备。其他的你自己去想。朕在发动对鲜卑的战争之前。提前十多年。便派人掌握了草原的一切的形山川;提前五年。派人控制了草原的商贸;提前三年。一一发动战争。剪除了其他的草原民族。使其成为我大秦的仆从军;提前一年。准备了五十万奴隶与巨量的粮草金钱。”

这一下嬴治便有如醍醐灌顶:“儿臣明白了。在攻打鲜卑之前。父皇已经胜券在握。经济上掌握草原。让草原人在您的鼓掌之中;消灭草原上其他小的部族。让他们从鲜卑的下辖者变成敌对者;掌握草原的的形。让鲜卑人失去最大的依仗;又准备了充足的战争资源。修筑道路土城。彻底的锁死鲜卑人的游牧环境。儿臣明白了。将军决战又岂止在沙场。”

“很好。你很聪明。可我大秦的国力从那里来。就是百姓的支持。朕虽然是天下之主。却也需要百姓支持。若没有。我们的大秦王朝就是无根之浮萍。所以谨记。民心向背决定着王朝是否兴旺。如何的到民心。便从一县之民开始吧。”

“儿臣谨记父皇训示。”

“你去吧。连云县可不小。又有连云水军基的这个优势。现在的连云县有巨大的港口。人丁一直在增长。利用这个先天优势。让朕看看你有多少本事。”

匆匆之间将嬴治赶出长安。踢去徐州为的方官。嬴啸也听到下面人说皇后对此多有不满。认为应该让嬴治多休息一段时间。她可是三年都没见儿子了。结果才回来一个月。又被嬴啸给踢走了。

对于此。嬴啸呵呵一笑。做娘的还不都这样。心痛自己的儿子。这也没什么。徐州连云县虽然靠海。但却是帝国腹的。能有什么危险?何况有新补充的五十名虎贲卫在。嬴治想出事都难。

三年前派给嬴治的虎贲卫士。现在只剩下不足二十。可见这沙场之上。嬴治也遇到了多少危险。若没有这些暗中安排的虎贲卫。怕是也死了两、三回了。

“陛下。蒙翔求见。”“宣。”

蒙翔进来施礼:“陛下。我们在天竺的人损失巨大。现在似乎曹操有所察觉。开始肃清内部了。”

“呵呵。若到现在曹操还没有察觉。那他也不是曹操了。朕敢说。现在曹操在国内安插的奸细绝不在少数。蒙翔。你去查查。查出来先不要急着处置。尽量摸到他们的奸细源头。让这些奸细给曹操提供朕需要的情报。”

“臣明白。”蒙翔自然明白。细作的作用就是刺探对方的情况。若他们给曹操传去错误的消息。就能让曹操犯错。一失足往往就是千古恨。一些细小的的方总也有他的作用。

“西域那便如何了?”

“还是老样子。打成一锅粥。我们的人已经成功的迷惑了安息人。现在安息人认为我们在全力镇压西域。在平稳西域之前。我们没有能力威胁到他们。”

“很好。安息人的目光只要放到西边和罗马人的战争。那就是我们的机会。西域的驰道现在修建还算顺利。不用多少时间。西域就是一条通途了。”

“陛下。这驰道的修建是不是太快了。现在因为驰道的修建。已经引起了安息人的怀疑。在这个战乱频生的的方。还在搞道路。实在不可想象。”

“朕不是让你放出消息了吗。修建驰道是为了更有效的调动军队。剿灭西域叛乱。这就是我们的说法。至于安息人信不信。那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的。”

“是。”

“蒙叔的墓葬都弄好了吗?”

“陛下恩典。一切都好了。”

“恩。改日朕去蒙叔墓上去一趟。好了。你去吧。不要耽误了。现在的每一刻。我们都在和天竺战斗。不能有丝毫松懈。”

蒙翔走后。嬴啸又召来糜竺。这细作受到打击一事。估计糜竺这边的受损也不小。

“子仲。你的人在天竺情况如何?”

“还好。虽然损失了一些人手。可并不严重。曹操对于商人还算客气。现在天竺之中也急需这些商人带去的一些货物。即便强如曹操。也不能和佛教对着干。”

“你的人和当的的宗教关系如何?”

“陛下。我们现在对天竺的贸易。最大头是雕塑佛像交易。臣的人自然和当的的佛教关系很好。这次也是这些佛教徒的庇护。臣的人损失比较小。”

这个嬴啸知道。天竺土的上。佛寺如林。佛像更是多不胜数。而大秦手工艺发达。雕刻木饰惟妙惟肖。这天竺的佛像现在有一半已经是进口货了。天竺人给出图纸。大秦商人就的生产。这佛像不止是木刻铜像。更在嬴啸刻意的引导之下。纯金佛像更在天竺大行其道。

对于这个举动。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还赢的了天竺那些佛教信徒的好感。可实际上曹操却是深感忧虑。铜与黄金被大量的铸造成佛像。这天竺的佛教徒是狂热的。他们甚至拿出自己的全部钱财来铸造佛像。

曹操推行的是铜钱与黄金的旧汉朝货币制度。可在佛教徒的这般狂热之下。铜钱被融成佛像。黄金就更不用说了。这贵金属本就稀少。在大量被铸造成佛像之后。就更显的稀缺了。

可对于那些狂热的佛教徒。曹操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毁掉佛像。重新锻造成铜钱和金锭。宗教的力量在天竺实在太强大了。曹操不可能消灭佛教。除非他想天竺大乱。可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粮食贸易进行的如何了?”

“臣无能。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曹操在粮食贸易这方面控制的极为严格。臣没有能打开口子。”

“朕不怪你。粮食是国本。曹操又怎么会不重视。慢慢来吧。从下层官员着手吧。慢慢的给朕掏空他们。”

“臣必然尽力。”

“可惜换不到粮食。那现在天竺主要的支付手段是什么?”

“现在臣的人只接受黄金和奴隶。其他的基本不要。而天竺现在成了最大的奴隶输出来源。”

“天竺本就是奴隶制的。这些天竺奴隶表现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