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确信这一点。我们的人日夜在监视着他们,并没有什么动作。”
大马士革?马格努斯很奇怪,秦军就算是想发挥他们骑兵的优势,可整个叙利亚北部这样的平原之地有很多,他们却龟缩在大马士革不动弹,还以为他们发觉了自己的计划,担心补给线受到损失而不动弹呢。//
若是发觉了,那现在必然在动手清理自己布置下的人员了。可现在秦军却好像死人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是在图谋什么引诱自己呢?还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要说秦军畏战不前,那是打死他都不相信。罗马军团虽然强大。可秦军也不弱,况且秦军现在是有兵力优势地,秦军绝不会怯战的。
八成是有什么阴谋,马格努斯吩咐到:“你回去严密监视,有什么消息赶紧送来。在发动一切力量。查一查秦军主将太史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太史慈到底在想什么?马格努斯摸着自己花白的头发也有些晕了,秦军这是想干什么啊?谨慎的老将军实在是不放心,叫来传令兵:“告诉前面的军团,全部停止前进,秦军八成有什么诡计。”
罗马人停止了前进,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地。很多罗马将领不明白,现在自己正是高歌猛进的时候。塞里斯人已经没有胆量和他们较量,主帅为什么会下令停下?怕什么阴谋啊?秦军所仪仗的,不过是他们的骑兵,可这次的远征,凯撒可是整整组建了二十个军团的骑兵部队,他们不用在畏惧秦骑兵了。/
可马格努斯下了严令,这些心中不满的将领却也无可奈何。只有停下脚步。停在了哈马一线。哈马地区与大马士革之间地大片地方成了真空地带,秦军没有多少力量。却让罗马人不敢前进。
太史慈得到报告哈哈大笑:“诸位,。我们还没出击,他们就不敢前进了。本将知道你们都着急了。但是别急,本将自有妙计对付这些罗马人。”
“上将军。我们有这么大的优势,直接去击溃罗马人就是了。”有急性子已经开始叫唤了。
姜维却说到:“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毕竟罗马人掌握着地中海,他们随时可以登陆任何一个地方,向纵深发展从而截断我们退路与补给线。你们不觉得,罗马人既然倾巢而来,可眼前这点兵力有点少吗?”
姜维这话立即引起了一片同意之声,姜维年级轻,可在和罗马人的战争中屡见功勋,可以说是最了解罗马帝国的将领。同时,他也是帝国二十四上将军之一,还真没人敢于忽略他的意见。
姜维耐心和所有人解释了起来:“罗马军团虽然走地是精兵路线,在以往他们地军队人数一直不多,可随着塞鲁维的上台,却起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以往罗马的军队顶多二、三十万人,想一想,这么庞大地帝国居然只有二、三十万正规军是什么概念?”
众人皆点头,是啊,这么巨大的疆土,却是这么点地军队,可见当初的罗马军队是如何地强盛、如何的精锐。
“在塞鲁维上台之后,罗马发动了数次对安息的战争,塞鲁维有军营凯撒之称,他对部队进行扩大,雇佣外**队。似乎与我大秦有相似之处,所以若他全力出动,那么人数不会只有我们手中吃了大亏,可十年时间足够他们平复这个伤口,再次组织庞大的军队出征了。”
姜维见没有人辩驳,也就闭口不说了,说到这里就足够了。他是少数知情人之一,他知道,现在秦军不动,是在等待水军。
水军是什么?是侵略性的,那巨大的战舰,可以搭载无数士兵越过海洋,登陆作战。在看这两河地区与叙利亚地区不停的增兵,姜维也明白,陛下这次不是仅仅打退罗马人就算完的事情。/
太史慈欣慰的啊。在他的命令之下,所有将领也回营安抚那些好战份子。秦军之中,渴望求战的人多了,现在都等着罗马人过来呢,结果罗马人却停住了脚步,让他们大失所望,可也只有整军备战,等待命令。
马格努斯半夜都无法入睡,他还在考虑着该如何处理眼前的战事,秦军这样子,让他实在放心不下,事有反常即为妖,对于东方文化有仔细研究的他,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公爵大人,你还没休息啊。”
看着是自己的心腹进来,马格努斯也是一脸的疲惫:“伊尔泽。这么晚你来做什么?”
“公爵,你要小心了。这段时间停步不前,上面已经怪罪下来了,很多人都在说你害怕秦军故而不前进了。”
“放屁,这些贵族。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让他们和秦军作战一下看看。都是一帮子蠢货,凯撒有什么指示?”
“凯撒那边倒没有说什么,凯撒明白你地担子有多重。/本来公爵这次胜利收回大量土地应该表彰的,但是迫于那些贵族的压力,凯撒暂时不能赏赐你,只有等战胜了秦军才能赏赐你了。”
“赏赐不赏赐无所谓。我科林斯家族不在乎这点赏赐,只要凯撒明白我就可以了,至于那些贵族,管他们去死呢。对了,卡西米尔他们情况如何?”
“他们和水军还在塞浦路斯岛呢,没有你的命令他们不会动弹的。”
“那就好,让他们小心些。不要被秦军奸细发现了。”
“是。他们已经做了最严密地保护,所有人都在战船之上。不知道的人都只会以为他们是水
“那就好了,伊尔泽。以你看,这次战争我们有多少胜算?”
“这……”伊尔泽也犹豫了一下。他总算是马格努斯的智囊了,现在这个事情还不好说。顿了一下才说:“公爵,说真的,远征其实我们连三成的胜算都没有,若不是因为地中海任我们来去,我是不会让你出征的。”
马格努斯呵呵一笑,这个老朋友心眼多,他也清楚这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但是越是在危机地时刻,他越要挺身而出,要不然指望谁?
“伊尔泽,其实我心中也没有太多的胜算。本来以为安排的人能用上,秦军只要北上,卡西米尔带领水军与他的军队登陆就能切断秦军的补给线,我们就可以打个大胜仗呢。结果秦军压根就不要叙利亚北部一样,我想吧,估计是我们的计划泄漏了。”
点了点头后,伊尔泽也同意:“是啊,秦军的奸细太厉害了,我们日防夜防也防不住他们,这计划泄漏也不是什么问题。公爵,下一步您打算怎么办?真地要按照那些愚蠢贵族们地意见进军大马士革吗?”
“不,进军大马士革?那是送死,秦军的战力你我心知肚明,他们就在大马士革等着我们上门呢。现在暂时维持这样地战线,我和太史慈比比耐心,看谁先耐不住。只要敢来,我们立即就抄了他的后路。既然计谋已经败露了,索性就作出这个样子,让他为难去吧。”
“可是公爵,你这里不前进,国内地那些贵族会怎么说啊。元老派的力量还是不小地。”
“不用害怕,只要凯撒没有免了我的职位,就这样办。那些愚蠢地家伙,不必理会,神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
太史慈这里和马格努斯相距上千里的在对峙,也算是奇景了。现在他终于等到了那姗姗来迟的横海舰队,只是舰队还没有到,就先发了捷报,刚出运河到达地中海就遇到了罗马水军的拦截。可惜这拦截的只是一支罗马的巡逻舰队,瞬间就被消灭了,连一个人都没跑掉。
横海舰队到了,那就离自己出击的日子不远了,不过首先嘛,还是需要他配合舰队击垮罗马人的舰队才可以。
前方的战争还没有硝烟纷飞,长安朝廷之上的口水战却打成了一片。为什么?因为嬴啸这位老爷子,又要上演一出御驾亲征的事情了。
对于留下太子监国,而老皇上亲自出征,多数人是反对的。倒不是害怕失败,而是害怕嬴啸的身体,六十多的人了,还去战阵之前,那军中苦哇,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怎么办?
虽然太子嬴治上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群臣之中,大部分人也支持太子。就是嬴啸出了什么事情帝国也不会乱,可是他们现在谁都不希望嬴啸出什么事情,表忠心也要表现的象样子啊。
当然也有主张嬴啸御驾亲征的,与劝阻嬴啸出征的人吵成了一团。这些人也是急了,陛下也太过了,调集全国的财富力量征伐罗马,他们忍了;征集庞大无比的军队,他们忍了;送上去以百万计的仆从军,他们也忍了。可陛下这么大年级还要御驾亲征,他们实在忍不了了。
风起云涌四百八十五章帆影连天
更新时间:2009…8…2921:21:06本章字数:4077
现在帝国内的一部分权力已经移交给了太子嬴治,可他毕竟还没有传位呢。皇帝的安危高于一切,这是个很正常的思想。嬴啸是一位马上皇帝,未曾登基的时候就是南征北讨,征伐天下,还有战神的称号,这是事实,不容辩驳。到了嬴啸登基之后,这御驾亲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可这次的御驾亲征不一样,先不说对手罗马人有多少力量,就是这遥远的距离也够人受的。从中原出发,到达两河,就算顺风顺水也需要接近两个月,更不要说,这季风的风向可不是人能操作的。
也幸好现在这条航线已经完善,沿路的港口设施也很完善,帝国这些年在航路上新设置了三十于处大小港口,为的就是这条航线。本来这些已经足够了,可皇帝一出动,那马上就不一样了。大的港口还好说,小港口怎么办?皇帝要来,需要行宫与配套设施,这可是花大钱的事情。嬴啸虽然不讲究这个,但是做臣子的自然要办这些,要不然,皇帝的威仪往那里放?难道让一个皇帝和大头兵一样,挤着帐篷,蹲在地下,抱着大海碗吃饭?要是那样,他们这些大臣就不要活了,还有什么脸面
当然这个钱现在帝国花的起,不就是修些行宫嘛,也不是什么问题。更关键的是,罗马是一个巨大的帝国,现在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嬴啸这是要亲自杀入罗马了。这样大规模的战争那里是一年两年能打完地,为这场战争整个帝国积累了整整十年。士兵们经年累月的厮杀不是问题,可一国之君王这样经年累月的不在长安,那会出问题的。
现在可不比以前,帝国太大了,许多事情若是没有皇帝的诏书,那是不能办的,所以这个皇帝几乎是离不开位置的。大秦帝国是中央集权的,这最高权利者就是皇帝,皇帝不在,谁敢越权去做这些?
是。是有太子监国。可监国的太子还是太子,不是皇帝。除非嬴啸现在传位给太子,但是谁敢说出?那不是找死?要是陛下以为是趁机逼宫。那可真是死无葬身之地派人就差拉开膀子直接动手了,可到最后依然是没有结果。嬴啸虽然强势,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理会大臣们的意见,要是完全按照他地意思来办。他现在恐怕已经到了两河地区了。
嬴啸不是没有考虑过现在就传位给太子,嬴治这些年地表现让他很满意。但是现在就传位,自己虽然是太上皇。可这权力就到了嬴治手中了,一旦他觉得这战争太过耗费一停下。那自己也没有办法了,毕竟太上皇还是不如皇帝的。
“来人。将皓儿传来。”
嬴皓,嬴治的二儿子。也是嬴啸最喜欢地孙子,现在刚刚从叙利亚前线回来,受到太史慈的高度评价,还没有外放地方,现在就在长安。
“参见皇爷爷。(电脑阅读。16k。cn)”
看着眼前的英伟青年,嬴啸也是阵阵感慨,这孩子,实在太像是自己年青时候的样子了。一转眼,自己的孙子都这般大了,人生如梦啊,这一生地辉煌已经够了,文治谈不上,但是武功实在是旷古绝今
“皓儿。过来。让朕好好看看。”仔细打量了一下。随口问起了在前线作战地情况。爷孙俩闲聊了一会。嬴啸忽然问到:“皓儿。爷爷要御驾亲征。攻伐罗马。你觉得如何?”
“那个。皇爷爷。罗马是一个巨大地敌人。短时间内实在是无法平定啊。您这么大年级了。就不要上阵了吧。你也知道。军中辛苦。这种事情。就让孙儿去替您完成
“不是不赞成。实在是。皇爷爷。您地一生。东征西讨。打了如此之大地疆土。统治了数不胜数地臣民。是该休息休息。享享清福地时候了。这些年您地努力我们都看在眼中。记得孩子很小地时候。每次跑来看见地都是您在批阅奏折。您真地该享福。而不是去受那征战之苦。”
“呵呵。孩子话。朕不上心。这帝国如何发展地起来?若朕亲征。你愿意不愿意和朕一起去?”
“当然愿意了。孩儿愿意为先锋。为皇爷爷扫平一切敌人。”
“好孩子。好孩子。”嬴啸点了点头:“只是。孩子。朕不能带你去了。你地任务就是去地方历练。你大哥他实在…………唉……”
嬴治长子嬴宏太过柔弱,嬴啸很不看好。现在他是打算好了,还是眼前这娃儿得自己喜欢,相信他不会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爷爷,大哥他很好的,就是他不喜欢武艺,可大哥的文采很好啊,连陈奉常都夸奖了。这几天朕就会安排你去下面的县中历练,不要让朕失望,你去吧。”
送走了自己最喜爱的孙儿,嬴啸宣法正、郭嘉、张辽三人前来。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这次是势在必行的了。从骨子里来说,他不喜欢皇帝这个位子,他还是喜欢战场,但是这么多年的皇帝生涯,连皇宫都很少出去。他绝不愿死在病榻之上,他是战神,要死也要死在军前,这才是他的夙愿。
现在帝国的方方面面都步入正规,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比自己做的更好,自己这次就完全的任性一会吧,岁月不饶人啊,在过些年,这身子骨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还是现在赶紧活动活动吧。趁着天气好,赶紧晒稻谷啊。
在他们三位心腹之臣来了之后,嬴啸说起了御驾亲征的事情:“朕心意以决。这次亲征,朕将带着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皇儿随军出征。”
这一下,几人都变了颜色,这可真是未雨绸缪啊。除了太子之外,所有地皇子都被他带在身边,就算嬴啸在军前有什么意外,这太子也能顺利在长安接管所有的权力,其他皇子想争也没时间,等他会到长安,这尘埃早就落定了。
“陛下。这不好吧。万一,臣是说万一,这太子在长安出点意外。帝国如何统合?没有决策者太危险们前来的意思。孝直,朕要在给你一道密旨,朕现在可算整个帝国的前途都压在你身上了,不要让朕失望啊。”
这话重的法正都快承受不起了。急忙磕头:“臣必然尽心尽力,定然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密旨之中,立皇孙嬴皓为皇太孙。若太子有什么意外,着皇太孙继位。这事情就在场的几人知道。绝不能泄漏。这次远征,孝直、文远。朕就不带你们两人了,可你们的责任却比出征更重大。帝国的未来,就靠你们辞。”
“得了,你们死了谁来掌舵?太子那边不是问题,朕明日下旨,升陈翔为卫尉,你们几个人心中有数。士元那边朕已经打过招呼了,孝直,文远,你二人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监督,朕在前线,后方的事情鞭长莫及,你二人要稳定了形势,一切地一切都要为前线服务,不能出一点乱子,明白
意思很清楚,这监督,不单单是监督百官、更包含着监督太子地意思。陈翔,陈宫之子,也是太子嬴治的心腹,掌管了皇宫护卫的责任。这法正心中自然有数,而他现在手上地密诏实在是利器,不但可以立即让嬴治从太子变成皇帝,更能将嬴皓这位皇孙直接扶上皇位,虽然有嬴治出事这个先决条件在,可这样已经算的上嬴啸将自己儿孙的性命前途交给他这个外人。
可是他是忠心之人,他是正经的秦人,即便是四百年前的前秦,他地祖先也算的上是老秦人了。所以他也不算外人了,只是嬴啸这般的信任,让他要以何等地忠诚才能报答
嬴啸连续接见重臣皇子,而后第二天大朝之上,果然反对嬴啸御驾亲征的声音小了许多,都是被打过招呼地了。这个时候,与其反对,倒不如把后勤事宜做的更完美一点。
炎黄452年,嬴啸在太庙大肆祭天祭祖,盛大地仪式之后紧接着就宣布了御驾亲征的消息。嬴氏诸位皇子,除了太子监国,其他地全员跟随嬴啸出征。
先锋赵云,带领禁卫军十万,已经先行出发,嬴啸他们不久也会出发。这次是一次空前的大战,从兵力上就是一种恐怖。
现在秦军的军制分为内军与外军之分,内军就是直接受命于皇帝与太尉府,各地州刺史也无权调动。而外军就是各州守卫之军,听从各州刺史调动。州刺史想调动内军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得到皇帝授权,在一个就是全民征召令。
乍一看,好像得到皇帝授权调动内军比较难,可实际上却是全民征召令更难。因为全民征召令一下达,那就不是说笑了,全州所有男丁将全部成为军队,这个时候,不管什么军队都将听从刺史的调遣。可要是没有合适的理由,愤怒的士兵们就会哗变。因为下达全民征召令后,一州之地的生产生活将全部崩溃,全部去当兵打仗了,谁来种粮?谁来生产?生活被破坏的人是可怕的。而全民征召令只有一种时刻可以发出,那就是外夷入侵,危在旦夕,否则的话,谁敢下达这个命令,保证他八代前的祖坟都保不住…………
这次巨大的出兵,四十万内军,二十万外军皆在调动行列之内。整整六十万人马,听听都让人倒吸一口气。在加上两河与叙利亚地区的军队,精锐秦军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之巨。
而这些只是秦军,在嬴啸下达的命令之中。秦军的编外人员,仆从军,这次更是达到了恐怖的程度,鲜卑人、三韩人、乌丸人、山越人、天竺人、胡人、羌人、安息人、波斯人等等,全部被征召,组织仆从军向着各个预定地点前进,近处的安息人直接向两河地区集结,而远处的则等待海船的接应。
而这次仆从军的征召,预计将达到三百万人之巨。得到这个数字的嬴啸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这么多?正规军才一百五十万人,这已经是让嬴啸得意洋洋的数字了,在大家看来,没有能组织起这个庞大的正规军了。
结果仆从军的数量一统计,简直是疯狂了,两倍于正规军,这可不太好啊。仆从军人这么多,一旦他们之中出点问题,那可就麻烦了。即便他们的家人都在帝国的监控之下,想必他们也不敢反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嬴啸还是决定分散使用。当然这都是到了两河地区在说的事情了。
现在,嬴啸在连云水军基地之中,正看着自己的无敌大军登船,海港之上,已经装满人员出发的船只望不到边,还有无数空船等待进港来接士兵上船在开走,海面之上,打眼望去,只有密密麻麻的帆影,一直连到了地平线上去。
看着这遮天蔽日的船帆,连嬴啸都惊讶,自己下旨征调了帝国沿海所有的运输船,商人们的运货船也在征调行列之中,却依然想不到会有这么多。这纸上的数字看起来是一回事,真正看到这么多的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震撼啊。
风起云涌四百八十六章百万以计
更新时间:2009…8…2921:21:06本章字数:3887
这般奇景。也让所有的士兵发出阵阵的呼号。他们都被震惊了。只有通过大吼来发泄胸中的热血。他们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不能在陛下面前丢了自己军队的脸面。这样感觉只有通过大吼在舒缓了。
连正规军都这样。更不要说那些仆从军了。不少仆从军的人已经跪在地上膜拜了。在他们眼中。帝国皇帝陛下已经变成了神祗。只有神才有这么强大的能量。才有这无边的舰队。才有这无穷的船只。
这边搭载士兵的船只和运输军粮辎重的船只在出港之后合流。开拔向那地平线。也开始了这次空前绝后的远征。这是难以想象的。即便在多年后。人们也不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赞扬之声一片。可也有反对的声音。也有不好人说。嬴啸对罗马的一战。可是将帝国积累数十年的财富打了个空。不过现在。没有人想到这个。都只有全力的应对这场远征。
航行是枯燥了。索性还算顺风顺水。没多长时间嬴啸就到达了天竺三州。到达了安海港(现在印度加尔各答港)。早就在这里等待的刘巴接驾。看着多年不见的部下。嬴啸呵呵一笑。刘巴也老了。这满头的白发。看来这些年在天竺。也把他累的不轻啊。
到了行宫之中。感受着天巴说了起来:“子初。这些年辛苦你了。”
“陛下言重了。这些都是臣的本分。现在天竺已经走上了正规。臣已经轻松多没有将你调入朝廷中枢。是朕亏欠你的。以你地才能。早就该调入朝廷了。委屈你
刘巴一阵感动。虽然知道这是嬴啸客气。可帝王这样说。已经是给他面子给到天上了。急忙施礼:“臣为陛下尽忠。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好了。和朕说说情况吧。朕这么多年一直将你放在天竺这里。就是因为别人朕不放心。只有你刘巴刘子初。能让朕安心。”
“哈哈。陛下深谋远虑。看来是早就算到今日之战了。陛下请放心。臣保证。前线的一切供给不会有丝毫问题。现在天竺三州就是陛下的军粮辎重库。要多少有多少。”
“运输方面呢?”
“也不成问题。臣已经调集了六百万奴隶。上万条海船。作为运输队为前线运输粮草辎重。”
“这么多…………子初你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天竺三州。仆从军近百万。现在你又征调了六百万奴隶。一下子去了七百万人。这天竺三州可别出乱子啊。”
“呵呵。陛下不必担竺人的好处就是能生养。陛下对奴隶的政策还是很宽厚的。有了饱饭吃。这人口的繁衍自然是很快。”
“怪不得。怪不得现在天竺三州都有三千余万人了。人丁增长这么快。想必乱子也不少吧?”
“乱子是有。不过都不大。陛下允许佛教在这片土地上大肆传播。是一个很有效果地政策。现在的天竺还是很好统治的。佛教大行其道的同时。伴随的就是人们变得很好统治。”
嬴啸点点头:“你明白就好了。天竺这里比较独特。但是天竺的佛教就在天竺人中传播吧。中原之地是不需要的。你明白了吧。”
“明白。陛下累了吧。请去行宫中休息吧。”
“哈哈。子初。多年不见。这时刻却让朕休息。怎么可以呢。今日我们君臣一醉方休。你把你这里最好的酒都给朕拿来。让朕尝尝。”
嬴啸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了太史慈这里。老将军呵呵一笑。他明白。这大仗要开打了。横海舰队在地中海上不断地有小的胜利。更是刺激的所有人都嗷嗷叫地去参战了。时机已经成熟。不必在担心后方出问题。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等的了。
在皇帝陛下到来之前。先将对面的罗马人清扫一遍。陛下是要将罗马打爬下的。不能前方这些扫了陛下的兴致不
数年不懈的努力。现在罗马那糟糕的经济更加的糟糕。现在完全是在吃老底。要不然塞鲁维根本就组织不起这么庞大地远征军。只要横海舰队一到。并且取得优势。那么罗马就输定了。
横海舰队不单单是要保护自己的后方。在击败罗马远征军之后他们有更重要地任务。那就是切断罗马的海运。现在罗马境内的经济情况一团糟。军队的不少军粮都是从非洲的领地运输而来。阿非利加行省、努米底亚行省、普兰尼亚行省等等数个非洲领都是盛产谷物的地区。
若没有非洲诸行省支持的资源。何谈远征。而一旦海面被截断。罗马将南北不能相顾。没有了非洲诸省地支持。罗马将难以为继。
“报。横海舰队最新消息。”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