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竹林深处是我家第1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就这样吃啊。你没吃过桃子,李子吗?就像桃子,李子一样吃。”小花一脸狐疑看向贾亚拉。

贾亚拉笑容一僵,穆晟嘴角微微翘起,“请贾东家信守承诺。”

“当然。”贾亚拉手一招,令伙计送来另一一个布包,“这是。。。。的种子。”又是一个没人能听清楚的名字。

穆晟接下,向贾亚拉一拱手,“穆晟与夫郎谢过贾东家。”说着,牵起小花小手,大大方方走出铺子。

铺外总围上一群好事之人,交头接耳,对穆晟一行指指点点。

“真有人敢吃。”

“啧啧,还有一个小夫郎,这小模样啊,真不错。”

“哎呦,什么夫郎,分明就是个没开苞的。”

“老兄,厉害!厉害!”

“这漂亮的小哥儿,吃死了真可惜。”

阵阵难听的讨论夹杂在议论声中。穆晟握住小花的手不由得越来越大力。贺小花忍不住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几名神色猥琐男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发现小花看过来,更是张狂大笑。

贺老大握紧拳头走在小花旁边,挡住大部分恶意的视线。穆晟脚下步子加快,不过片刻功夫就转出大街。小花在后面跟得气喘吁吁。刚一走出大街,穆晟猛地停下来,小花脚下止不住,眼看就要撞上穆晟后背。

小花听见一声叹息,身子已经撞入穆晟怀中。小花抬起头,神情认真,“那些地痞说的话不用管,哪里都有这些人。生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得。”

穆晟暗叹今早出门时应该为小花准备一顶围帽,听见小花说话,伸手揉揉小花鼻子,“有没撞疼了?我不是为那些人生气,我只是。。。。。。。”气自己。小花昂起头,眼睛里的担忧令穆晟心头一暖,“怎么知道那两样东西?我以为你只是想去看看洋人。”绕开话题,不提前事。

贺小花果然被绕开了,提起番茄和百香果,小花摇摇穆晟的手臂,让他把布包打开。

拿起一把番茄的种子,“这东西可以当水果,可以做菜。这个,只能果肉可以吃,果汁是很好的调味料。我是从二哥买回来的杂书上看过的。看着很像,就想尝试一下。”

小花说得轻巧,老掌柜和贺老大却惊出一头汗。铺子里见小花信心十足,原来不过是猜测。

“东家,要不请位大夫回来诊脉。就当是诊平安脉。”老掌柜顾左右而言。

“好。”穆晟觉得有理,立即让老掌柜安排。贺小花则不满意,请大夫看脉,分明不相信他。不过小花心虚,想想自己撒谎骗人,说是猜的,放到自己身上肯定都要请大夫确实有没中毒,怪不得人。

“还想去什么地方?”

“随便好了。”上午走了一圈,见识过所谓的洋人码头,洋人,庆州最繁华的街道。自然比起县城,庆州确实好上不少,但比起从前的沿海城市,庆州亦不过是从前的二三线城市的水平。走了一圈,小花已经提不起兴趣。

老掌柜提议,“东家,天气燥热,要不找一间酒楼,尝试一下庆州有名的庆州鱼。如何?”

“好。”

老掌柜引领众人来到庆州最大的的酒楼,一行四人坐下,有伙计上来滔滔不绝抹桌子,倒茶水。穆晟随手点了八道庆州有名的特色菜。

“是不是太多了些?”贺老大坐在镂空雕花木椅上,不自然地转转身体,“就四个人。。。。。。”

“这些都是庆州的特色菜,一定要好好尝一下。”老掌柜打个哈哈。

贺老大还想说什么,目光扫过穆晟,嘴唇动了动,没再说话。

菜肴很快送上来。穆晟拿起筷子,每一样菜都夹起一小块送到小花碗里,“庆州菜以红烧见长。这道红烧庆州鱼据说当朝三皇子说过,赞不绝口,回皇城后,还特点了庆州的厨子入王府,专职做庆州鱼。”

贺小花看看这道闻名的红烧庆州鱼,色泽明亮,吃一口,肉质鲜嫩,卤汁味浓,确实让人食指大动。

老掌柜知道小花出了名的会做菜,急忙盛了一碗糖水送给小花,“贺小哥儿,这是庆州有名的擂沙团子,来尝尝。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穆晟扫了老掌柜一眼,老掌柜头一缩,手僵在半空。小花伸手接过,“擂沙团子吗?这名字听着熟悉啊。”勺了一口喝下去,味道似乎和从前吃过的擂沙圆很相似,不过擂沙圆外表滚上一层豆粉,现在擂沙团子也是表面一层豆粉,粘粘乎乎的,却用甜糖水盛装。

“我要回去好好想想。”嘴里含了一个团子,小花含糊不清应道。

穆晟伸手替小花擦去嘴角沾上的粉末,“好好吃东西,想吃什么打发石春来买就是。”

“自己做出来的才好吃。”

“好,小花做的都好吃。”语气中的宠溺令贺老大和老掌柜侧目。

贺小花越吃越开心,放开肚子吃,穆晟见小花吃得高兴,又点了几个有名的小吃。直至最后,小花揉着肚子,“吃不下了,好饱啊。”眼睛却盯着还没动筷子的几道小吃上。

老掌柜让伙计装了食盒,小花的眼睛就围着食盒转。

“回去歇歇,明天再吃。”穆晟身体一晃,挡了小花的视线。

小花嘟嘟嘴,好吧。明天就明天,喉咙不自觉咽下一口吐沫。

一行人回到穆家小院。老掌柜请来大夫,为小花和穆晟诊脉,确认两人没中毒。贺老大才松一口气。穆晟和老掌柜送大夫出门,贺老大拉了小花教训一通,让他以后不要鲁莽行事。

小花却不以为然,自己吃的都是认识的东西,不认识的碰也不碰一下,怎算鲁莽行事。贺老大训话,贺小花就点头应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另一边,老掌柜也向穆晟劝说,“东家是贵体,试吃的事让我来做就好了。要是身体有什么,夫郎怕要伤心啊。”

“小花敢吃莲藕,敢吃。。。。。”穆晟顿了顿,拗口的名字说不出来,“我身为男子,为何不敢。”

老掌柜眼见穆晟不听劝,唯有自己偷偷多下两分心思。别让贺小哥儿和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接触。

次日早晨,贺小花惦记着他的小吃,翻了食盒,又让石春帮忙热了一下,和石春两人坐在厨房吃,边吃边夸。穆晟迈进院子,就听见两人说着要自己找材料,学着做。

穆晟脚步一顿,看了身后的老掌柜一眼。“这事以后都不要说了。”

“东家,贺小哥儿要是能做出来,只要教会了我们的厨子,何必花大力气去。。。。。。”

“我娶小花回来,是让他好好享福,不是要他替我想菜式。”

老掌柜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心里却转悠着,贺小哥儿喜欢做菜,做得一手好菜。只要引诱他喜欢吃,又在他耳边游说两句,说不准真能找到方法。

老掌柜的心思按下不提。贺小花吃过点心,开始摆弄那颗盆栽番茄,摘了几颗下来,洗干净,切块,打了两只鸡蛋,添油起锅,先把番茄放进去,加少量的水,等番茄变软,加入打好的鸡蛋,烧好的锅不一会儿就把鸡蛋烫熟了,滋啦滋啦,油星不停外冒。

“好香啊,这是什么果子啊,怎么长在盆子上啊?”石春好奇摸摸那盆番茄。

“好吃的东西。”加了糖,盐,番茄炒蛋就可以上碟。小花和石春两人,一人一筷子,吃得津津有味。石春开始不敢吃,但见小花大口大口吃得香,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当下更忍不住,一筷子一筷子下去,一碟番茄炒蛋,不过片刻功夫,已经见底了。

“好吃。”石春眼睛瞄瞄番茄,“贺小哥儿,要不晚饭我来做这个,嗯,炒鸡蛋。”

贺小花摸摸番茄树上剩下的十来粒果子,“就只有一棵了,吃完了就没了。”

“啊?”石春一听,立即苦了脸。

“也不是不能种植,”

有机会?石春眼睛冒光。

“就是挺有难度的。”

石春肩膀一塌。贺小哥儿是存心欺负人的,说话哪有一截一截说的。

放到从前,番茄就是最普通的食材,几块钱就能买到。但是现在,别说种植,单单育芽一步,已经很困难。

贺小花只记得培育幼芽需要恒定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但现在哪里有温度计测量温度呢?想了又想,唯有用老方法,用不同的盆子,盛温度不一样的热水,每盆热水放上几粒种子,然后不停往里添加热水,看看哪一盆发芽,哪一盆的温度就是合适的。

很老很土的方法,但小花乐得天天蹲在厨房守着几个水盆。穆晟和贺老大以为小花玩累了,待在家里不出门,也没多留心。一个继续忙新酒楼开张的事,一个忙着给夫郎,孩子带点礼物回去。

第75章

浸泡后膨胀的种子放到湿润的泥土中,十天后,两颗幼芽顶土而出。贺小花和石春围着花盆里冒出两片小绿叶的幼芽啧啧称奇。

“十多粒种子就只有两颗出芽。贺小哥儿,这得等多久才能吃?”

“可能,大概一年左右吧。”说到这个,贺小花心里没底。从前番茄吃得多,种植番茄还是第一次。能够出芽,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石春叹一口气,把两花盆挪到墙角根,“幸好还有一盆成熟的。贺小哥儿,另外一包种子要怎么处理啊?”

百香果生长在热带,就以小花现在身处的位置来看,南河村肯定不合适,庆州冬季不下雪,或者可以存活。

晚饭后,贺小花拿了两个布包交给穆晟,仔细说了番茄第一次育芽的情况,又托穆晟在附近找一块地方,把百香果的种子撒下去,看看能不能成活。

穆晟这才发现这些天,小花在院子里倒腾的东西,“庆州附近的田庄多数集中在元吉,小兴两个地方。我让人在小兴置三十亩地,请两个熟悉田事的农户,看看能不能种出来。”

小花连连点头,又指指百香果,“这个不用种在田里,如果有山地或者坡地,直接把种子撒下去就好了。”

穆晟点头应下。

贺家父子在庆州港逗留了差不多一个月,随穆晟一起返航回南河村。家中杨燕儿,杨丽早等在院门,贺小四像小炮弹一般飞扑入小花怀里。

“坏蛋三哥,出门玩不带小四。”

“小四有没想三哥。”小花摸摸小四脑袋,小家伙一个月没见,身体又沉实了好多。

“不想不想不想。”小四嘟了嘴,小脸在小花衣服上蹭啊蹭啊,小手拽紧小花衣服,死活不放手。

一家人热热闹闹进了家门,吃过晚饭,小花给小四说庆州看见的洋人,吃的红烧庆州鱼,还有红色的果子,味道酸酸甜甜,好吃极了。小四听得眼珠子都快突出来,拽紧小花的衣袖,闹着要带他去玩。

杨燕儿点点小四脑袋,“光顾着玩,你三哥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懂得帮家里干活了。”说着,杨燕儿把小四的调皮事一件一件挑出来,先是偷偷摸上竹山玩,又是跟了村里的小子追鸡赶鸭的,再是跑到干涸的南河河床玩,每天玩得一身泥回来。村里的小子开始嚷嚷贺家小四不是小哥儿,就是一个小子假装的,头上的额记是自己抹胭脂抹上去的。

杨燕儿一桩桩事说出来,说到最后,自己都笑出来,“你们猜猜小四是怎么说的。他居然认下来来,说他就是一个小子,谁说他是小哥儿的。”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翻的。小四把头埋在小花怀里,气鼓鼓地说,“哼,都在笑话我。三哥,我要去睡了,三哥陪我,三哥陪我。”蹬着小腿,冲小花撒娇。

“好好,去睡去睡,今晚去闹你三哥好了。”杨燕儿出了堂屋,给小四打盆热水洗脸。转身回来,看见小四瞪着眼睛看向门口。杨燕儿一看,原来小花送穆晟出门。

“别看,三哥脸皮薄。”杨燕儿揪了小四往后院去。小四满脸不乐意。

冬季过去就是热闹的大年,大年节后,穆贺两家办了订亲宴,小花算是穆家人了。贺家相熟的邻里纷纷上门道贺,甚少在人前露脸的蒋夫郎,也出面招待客人。

贺小虎在年节前一天匆匆赶回来,大年初六就回去了。小花订亲前一天再赶回来,送了一支玉簪子给小花挽头发,摸摸小花脑袋,“小花终于长大了。”

贺小花觉得二哥似乎不同了,哪里不一样了,小花说不清楚,但在府城求学六个月,已经清晰地在小虎身上印下痕迹。调皮急躁,活泼机灵的小虎渐渐模糊了身影,唯一不变的是小虎眼里对小花的关心。

进入夏天,穆晟来邀小花到庆州港小住。贺小花满口答应了,但杨燕儿知道,却不乐意。说是订了亲,但毕竟没成亲啊,孤男男的,况且穆晟又是一个十九岁的小子了,路上难免要出点什么事。要真出事了,最多就是把成亲的日子提前一点,但是万一小花有了,那可不是说笑的。

杨燕儿支支吾吾把意思说了,小花羞红了脸,穆晟脸不改色,眼神却四处乱飘。

贺小四不懂什么意思,只知道三哥又要出门,这次就他和穆东家出去,连阿爹都不带。小四也不乐意,扯住小花衣角不放手,眼巴巴地看向小花,“三哥带上我,三哥带上我。小四乖乖听三哥的话。”

贺小花也有些犹豫。杨丽已经七个多月了,估算在秋初孩子就要出生。如果自己不在家,杨燕儿就得照顾杨丽,还要操持家务,更不要说看顾小四。

但庆州那边,有去年种下的番茄树,还有不知有没发芽抽条的百香果。

小花忍不住向穆晟求救。穆晟笑着对小四说,“小四儿,想不想到庆州看洋人?”

“想。”小四答得干脆利落。

“好,咱们一起到庆州看洋人。么么放心,路上有小三照顾小四,锦绣船队的人和咱们同行,路上可保安全。”

穆晟话里的意思是,有小四留在小三身边,自己不会对小三做什么。听话听音,杨燕儿想想,家里没了小四调皮捣蛋,自己就照顾杨丽一个,而且七个月身子的人,除了胃口大一点,平常也没什么需要特别留意的。便点点头,答应了穆晟的请求。

选了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穆晟,贺小花带上贺小四启程前往庆州港。秋日里,杨丽生了一个小哥儿。虽然是头胎孩子,生产的过程意外顺利,不过一晚功夫就把孩子生下来了。贺小花和小四还在庆州没回来,当上阿爹的小柱写了信让三人赶紧回来看看孩子。

日子像流水一般,踱着悠闲的步子慢悠悠往前走。小花和小四每年夏冬两季在庆州那边逗留,春秋两季在南河村。

小花种下的番茄树最终只活了一颗,在第二年秋天结出一树的果子,小花用番茄做了各式菜肴,邀请穆晟和掌柜们品尝。大家赞不绝口,穆晟为番茄定名为吉祥果。

小兴田地种下的番茄直到第三年才结果。穆晟趁机推出新菜式,以吉祥果为原料的菜肴首先在洋人中走红。吉祥果产量不稳定,每年秋天送到酒楼的数量不多,更别提送到别的铺子里出售。物以稀为贵。每到了秋天,来港的商人纷纷涌进穆家酒楼品尝这道难得的吉祥果。不出一月就销售一空。

百香果种在庆州城外一座小山山脚,一连三年,仅仅抽条长树,结出的果子是酸涩难吃。小花唯有交待看果树的人,仔细看着,施肥,捉虫不能断了。

三年时间,梁起没在小花面前出现过,那个黄昏中挺拔的身影渐渐褪去了颜色。

贺小虎在府学苦读三年,一举考中二榜举人,被选录入勤习院。勤习院为当朝天子选拨主薄,县丞等八品以下官员的地方。勤习院内不再苦读各类经书,以学习处理日常公务为主,一旦通过勤习院考试,即可被指派前往各地任职,为寒门学子另辟一条道路。

有钱有时间的学子可以接着往上考,经殿试成进士,选拨入翰林院,成天子门生,而寒门学子放弃殿试的机会,进入勤习院学习公务,学成后直接外放任官。当然从勤习院离开的学生,最高只能升迁到府城知府正四品,而经由殿试的学子却无此限制。

一年后,十八岁的小虎离开勤习院,被指派到安华任县丞,正八品。安华距离北大营仅一天路程。

同年秋天,北方胡族纵容族人在边境沿线烧杀抢夺。入冬,胡族挥军南下,抢占北兴,丰顺两城,矛头直指安华。北大营俊威将军奉命留守北大营,副将胡天率军镇守安华。

战事消息从北方传到南河村。当消息传到南河村,朝廷已经封锁了南方通往北方的陆上道路。贺老大回家把消息一说,杨燕儿当即慌了手脚,贺小虎夏天到安华上任,不过半年时间,竟然发生战事。战争期间,普通百姓能逃离家园,但身为县丞的贺小虎却不能逃。逃了便是死罪。

留是死,逃是死。

杨燕儿每天在院子里设了香案,早午晚焚香,祈求大神保佑,胡族快点离开安华。

南河村里慌了手脚的还有梁家。梁起随同俊威将军在北大营效力。梁秀也不知儿子是派到安华,还是被留在北大营。留在北大营,有俊威将军在,梁起性命暂时无碍。要是被派到安华……现在北方的确切消息传不过来,南边的人走不过去。县城里的小道消息一天一个样。昨天说安华被胡族攻破了,今天说安华被屠城了,有人说俊威将军去了安华,杀退了胡族,又有人说俊威将军被胡族斩杀。林林总总,听得人心惶惶。

梁秀每天站在村口等着送消息来的人,听到好的消息就立即跪下磕谢神恩,听到不好的,就流着眼泪看向北方,“我的儿才十六,大神啊,我的儿今年才十六。”

南河村村人纷纷叹息。好不容易盼出了两个有出息的小子,却遇上这种厄运,感叹世事难料,人生更是难测。

杨燕儿知道后,除了早午晚焚香祈祷,也和梁秀一起每天站在村口等消息。两个么么互相搀扶着守在村口,一个儿子在安华,生死未知,一个儿子位置未知,生死未明。杨燕儿和梁秀相对凄凉垂泪,多年前结下的恩怨竟然在这一刻得到化解。

第76章

虽然前线情况未明,但因着临近大年,村人都是按照往常生活的习惯准备大年的各式物件。贺家里,杨燕儿管不了事,杨丽照顾小娃儿,还得操持家务,准备大年的事就落在小花头上。

小花趁着到县城,买了大包的盐,糖,十匹粗布棉布,又在街头转悠,打听一下物价。幸好,北方的战事虽然令物价升了两成,但未出现商人囤积货物,百胜疯抢的事情发生。大街小巷,议论得最多的就是北方的战争,不过大多数人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张扬张扬自己得来的消息罢了。

小花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有些担心。松一口气因为局面显然还在朝廷控制当中,担心是因为胡族在冬天入侵,气势汹汹,朝廷肯定准备不足,万一被胡族突破了,那情况就不堪设想。

小花转悠了两圈,决定到草药铺子买些医治外伤的药油和草药,治疗发热头疼之类的包上几包,用作预防瘟疫的艾蒿买了一篮子。

草药铺子的掌柜见小花年纪轻轻,但一出手就买了许多草药,以为小花家里有人生病了,大方地把最不值钱的艾蒿送给了小花。小花连声道谢。

一起出城的贺老大奇怪看着小花两葵筐的药材,大包小包的东西,奇怪,“下次出县城集市买就是了,怎么一次买那么多。”

小花摇摇头,买多了,最多就放在家里,买少了,下次就不一定买得到了。

回到南河村,穆晟早早等在家里。趁在家里人不注意的功夫,穆晟悄悄对小花说,“我准备了一艘大船,就停在白沙江入岷江江口,你和阿爹阿么说一声,咱们到庆州避避。”

小花吃了一惊,情况会变坏在预料之中,但已经坏到要往南边逃吗?“你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俊威将军受了重伤,已经送回皇城,北大营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皇上已经命令振威将军率军十万,前往府城镇方镇守。小花,安华只是朝廷用来拖住胡族,好令振威将军及时赶到镇方的棋子,”

“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朝廷不会有援兵到安华,甚至北大营都被放弃了。”

“真正被放弃的只有安华一座城。北大营已经是空城。小花,还记得我们经常找的锦绣船队吗?我的朋友认识兵部侍郎,我曾经托他帮忙打探安华城的消息,但得到的就是这个答案。”

安华城被放弃,那二哥,二哥能回来吗?还有梁起?梁起是回到皇城,还是随军驻守安华,是不是也在被放弃的行列?

“府城不是还没被攻破吗?”小花咬着唇,心里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府城未破,或者那个振威将军看在安华孤城的份上,或许派兵救援,或许二哥就能回来了。

“如果府城被破,胡族兵临皇城,那我们是想走,都走不及了。”穆晟苦笑,他何尝不希望振威将军能守稳府城镇方。但是带兵十载的俊威将军都败了,振威将军不过年二十,第一次挂帅,能打败来势汹汹的胡人吗?

穆晟的表情给了小花不希望的回答。垂下头,闷闷地说,“朝廷就没其他人了吗?”

“有!但是胡人来得太快。从南边的府城调兵拱卫皇城需要时间。”言下之意,府城镇方不过是为了调兵守卫皇城带来充足时间的另一只棋子。

“吃过晚饭,我和阿爹阿么说。”

愿意说就好,愿意说愿意劝,总比完全听不进去的好。穆晟松了一口气。

晚饭后,小花把穆晟的意思说了,却省略了安华被放弃的事,堂屋里陷入一阵难忍的沉默。

“阿爹阿么,趁着现在局势不明朗,还能找到船,我们还是先到庆州避一避。如果胡人退兵了,我们就当到庆州过大年,如果胡人不退兵,我们提前到了南方,胡人善骑射,不善船,南方比北方安全。”

如果胡人不退兵,贺小虎可能就永远不能回来。这个问题横在每个人心中,大家垂下头,没人接穆晟的话。就连最调皮的小四,也知道那个自己仅见过几面,当大官的二哥可能回不来了,紧紧拉着小花衣角,不安地靠在小花身上。

“小柱带小丽,还有小敏,小四,小花,你们一起到庆州去。”贺老大看向自己的夫郎。杨燕儿心有所感,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数日未现的笑容慢慢浮上来。

小花和穆晟暗呼一声不好。

“我和燕儿来在这里,等小虎回来。”

屋里又是一阵难受的沉默,噼啪的轻响,灯花忽闪忽闪,夜里的黑暗如同阴云压在每一个人心上。

“我怕小虎不认得路,就在家里等着,给他点一盏灯。”

贺老大握紧夫郎的手,眼里水光闪烁。

“这孩子读书好,人聪明,就是不大认路。你们是不知道,小虎小的时候啊,那时小花在我肚子里,有一次小虎跑到村口玩,别人都回家了,就是他没回来,我和他阿爹急了,拼命找啊找啊,呵呵,居然让我们在竹山山脚找到了。我们问小虎,你怎么从村口跑到竹山了,不回家。小虎拉着我的袖子说,阿么,我不认得回家的路。阿么带我回家,我好怕啊。那孩子啊,就是这样,打小就不认得路。我在这里等他。是好是歹,小虎都会回来。我就在家里等他。”

小花垂下头,眼泪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滑落。自己学会走路以来,每次到外面玩,都是二哥领着回家。二哥怎会不认得路呢。阿么是担心二哥的魂魄游荡世间,找不到路吧。

小柱握紧拳头,杨丽抱紧孩子,看向小柱眼里满是乞求。

“阿么,让大哥,小丽,小敏,小四先走,我留在家里,”不等脸色大变的穆晟说话,小花接着说,“凡事做好准备,家里的鸡群,兔子群必须处理好,还有田里的菜,要收割,还有家里要弄一个地窖放东西。重的东西带不走就放地窖里。要做的事还有好多,我留在家里帮着把事情处理好。你送大哥到庆州,安置好了,回来接我走。”

穆晟看向小花,张嘴欲说什么,却奈不住小花眼里的坚定。唯有点点头,“我回来接你,等我。”

见穆晟同意了,贺老大只叹一口声,不作反对。杨燕儿垂下眼帘,手指神经质地揪住衣角,“穆东家,我求你一件事。带上我哥哥一家人走。”

杨大石一家吗?穆晟不作犹豫,“好。明天我派人悄悄和杨家联系,但这事不能声张,对外就说冬天太冷了,要带小孩到庆州避冬。”

杨丽连连点头应了,看看小柱,小心翼翼问道,“那,那我把我弟弟也带上。”

啪!小柱猛地一敲桌子,“朝廷的仗还没打完,说这些晦气话做什么!”

“我,我。。。。。。”杨丽张张嘴巴,胸脯急速地一起一伏,却说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