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竹林深处是我家第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小花,一个多月大的娃娃,吃不了米汤。 可怜见的。”沈么么伸手接过小四,轻轻拍着后背,“前些天还是哭得气儿足的,走出村头还能听见哭声,怎地今天哭得没声,娃儿,别哭啊,你阿爹一定吉人天相,平安回来。”

杨丽拉拉贺小花衣角,“小花,别伤心,贺叔叔一定平安。”

贺小花低头,手指一下一下拨弄勺子,铛铛的响声听着就像吹响的哀音。

沈么么哄了一会,小四仍然止不住哭,交待一声,“我抱小四到村尾找杜么么,他前几个月生了小子,现在想来还有奶。”

贺小花赶紧从厨房拿出两只今早刚摸出来的鸡蛋,塞给沈么么。沈么么接过,点点头,“晓得晓得。”

杨燕儿在傍晚时分赶回家,眼睛红红的,闷闷地为家人做好晚饭,自己躲进房间。贺小花看向贺小虎。

“前些天,村里来了一个从南边来的卖货郎。有么么向他探听南边的事,卖货郎说庆州港今年反常起大风浪,翻了不少船。后来不知怎的,就变成去庆州港的船都回不来。村长家的么么怕是到白沙村打听这事。”

“那阿爹的船……”

贺小虎摇摇头,“往常去庆州港的船早该回来,现在迟了几天……大概因为起大风浪吧。”

三兄弟沉闷地吃过晚饭,小柱借着月光,把工具一样一样搬出去,学贺老大平常在家做的,一样一样仔细检查修理。小虎把院子里的大小水缸灌满水,又把厨房的干柴码得整整齐齐。

贺小花低着头,竖起耳朵在杨燕儿房前听了一会,咬咬牙,一跺脚,掀起帘子往里跑。

“阿么,小花今晚要和阿么睡。”抱着杨燕儿大腿,小花用小脑袋磨磨蹭蹭。

杨燕儿本来侧着身子斜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件衣服,猛地被贺小花抱着大腿,吃了一惊,摸摸小花的头发,“小花,怎地向阿么撒娇了。”

“我就要,就要,就要和阿么睡。”贺小花努力回忆以前小女生缠着母亲撒娇的情景,嘟起嘴巴,小身体往杨燕儿怀里靠。眼睛瞄瞄杨燕儿手里的衣服,不正是那件当年引起杨燕儿和贺老大误会的衣料。

“好,好,我的小花难得要求和阿么睡。”抱起小花,脱掉小鞋,把小花放到身侧,“好好睡,阿么给小花唱歌。”

轻轻拍打小花后背,杨燕儿唱着贺小花熟悉的小曲,“天下雨,娃要找阿爹,哎呀呀,天打雷,娃要钻床底,阿爹说,娃啊娃啊,莫怕莫怕,阿爹顶着天,顶着天啊。”小曲一遍一遍唱,杨燕儿的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滴一滴往下掉。

“阿么。”抱着杨燕儿细细的腰,贺小花昂着头,伸手擦去杨燕儿脸上泪水,“阿爹一定会回来。”

“傻小花,阿爹当然回来。他敢不回来,看我怎收拾他。傻小花,快睡。”

“我和阿么一起睡。”

“这不躺阿么床上了。”

“阿么没闭眼睛。”

“傻小花,你先睡,阿么跟着就睡。”

“阿么一起睡。”贺小花固执着瞪着眼睛,小手拉过杨燕儿手里衣服,三两下叠好,放床头,“阿爹最喜欢的衣服,阿么你可不能压坏。”

“好好,阿么听小花的。”杨燕儿哭笑不得,只能躺好,一手搂着小花,一手替两个孩子压好被角,“睡觉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迟了两天,妹纸们抱歉啊

谢谢ye8794a找到的虫子,捉了哦

35

35、第35章。。。

入冬第一场雪纷纷扬扬撒落大地,第一种邵尾菜赶在下雪前收获,地里的活小柱一个做不完,杨燕儿想下地帮忙,被小虎小柱兄弟拦着。小虎每天上课前挑水,打草,下课后,先是砍柴,再到地里和小柱一起收割。贺小花照旧看管好鸡群,想着青芽叶越摘越少,便要小柱帮忙在老屋后面开了一块地,专门种青芽叶。幸亏这种叶子比绍尾菜更粗生,杨燕儿和贺小花时不时撒点水,除除虫子,便能长得很好,30多天就长满地,有了充足的食物,母鸡群天天下蛋,最多一天小花摸出三十只鸡蛋。

杨燕儿闲了没事,就坐在院门处,往外看,也不到村里和么么们说话,只安静地坐着,大雪后,小虎小柱打扫院子,杨燕儿看着关紧的院门突然说,“再有两天就是小四的百日。今年你们阿爹不在家,但小四的百日宴不能随便将就。小柱,去请舅舅过来,小虎,你到村里人家走一转,就说小四百日那天,请大家早点到。”

小柱小虎各自应了出门去,贺小花从鸡舍里挑出三只大公鸡,又数数最近摸出的鸡蛋,拿出十个。小花记得自己百日宴时,贺老大特意到白沙村网来好几条鱼做荤菜,现在入冬,鱼怕是网不来,只能用鸡肉,幸好家里鸡不缺。至于鸡蛋,白水煮蛋太普通,不如做一个蒸蛋,加一个滑蛋炒鸡内脏。花的材料一样多,但菜肴却能做出两个。莲藕现在是不能去摘的,但那时候采来的莲子,莲蓬还在,莲子掏心,可以做莲子粥,晒干的莲蓬用来熬汤,莲心泡水喝,就是不能给怀孩子的夫郎吃,上菜的时候得多问一句。时鲜蔬菜,大冷天,除了邵尾菜,哪有什么新鲜的菜叶。还有酒,请杨丽的阿爹带二哥跑一次县城吧,顺道买点糯米,大枣。

贺小花一样样菜数下来,总共能做六个菜,就是材料单一点。贺小花找杨燕儿问了菜式,杨燕儿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看着门好一段时间,才轻轻地嗯了一声。

小虎回来早,知道要替小四做百日宴,拿起砍刀出门,做席面要用的干柴多,还得开小灶热着菜。鸡群过冬得准备多些干草,还有鸡舍雨棚要多加一层干草席,冬天下雪,二层的小鸡不耐寒,这事小花嘀咕了好多遍,得赶紧替他办了。

傍晚时分,院门被人敲得砰砰响,小柱在门外大声嚷嚷,“阿么,小花,快开门啊,快啊。”

小四吓了一跳,在杨燕儿怀里蹬蹬小手小脚,小嘴一抿,哇一声笑了。

“小花去开门看看,小柱怎地大喊大叫。”杨燕儿撩起衣服,凑近小四,好让他吸得着。小四嘴里含着东西,嘤嘤哭了两声,便大口大口吸食。

院子传来凌乱的脚步,小花似乎喊了什么,又被人制止,脚步越来越近,杨燕儿莫名感到心头急跳,似乎有什么超出预料的事即将发生。

脚步声在身后停下,一股熟悉的气息缭绕身侧,杨燕儿一下一下拍打小四的背,那股气息太熟悉,熟悉得闭上眼睛都能猜测出来。身体像被定住,明明一转身就能看见,却偏偏无法转过去。

“燕儿。”嘶哑的嗓音,粗糙的大手环起夫郎和小儿子。“你受累了。”

杨燕儿张张嘴巴,想说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眼泪一粒粒往下掉,沾湿了衣襟,打湿了小四的脸。小四动动小嘴,咸咸的,不好吃,睁开眼睛先看看,却被水珠湿了眼睛,小四小嘴一扁,哇一声大哭。

“小四儿莫哭莫哭。”大手熟练地拍打小四后背,嘶哑的声音说着小曲,“娃儿乖,娃儿乖,娃儿莫哭,莫哭,阿爹在,阿爹带娃儿看龙船,看龙船呦。”

“你还知道回来吗?还知道我在等你?你这个该死的?”杨燕儿终于忍不住哇一声,转身瞪着这个日夜盼着的人,两只手死命往胸膛上捶打。

“燕儿,燕儿。”贺老大一手环住杨燕儿,一手托住小四,挺直胸膛任由杨燕儿捶打自己。

贺小花扯着小柱退到厨房,盛碗热水递给小柱,“喝口水。”

“嗯。”小柱接过碗,几口喝完,“小花,我到白沙村找舅舅,正好碰上有船队回来,我想阿爹不知在不在,跑过去看看,谁知道正好看见阿爹下船呢。小花,阿爹回来了,太好了。”

是的,太好了。贺老大终于回来了,贺小花背过身,偷偷擦擦眼角,回来了好,回来就好。

贺小虎看见贺老大时,整个人愣住了,手上提的刀,碰地掉在地面依然浑然不觉,就这样看着自己阿爹,呆呆地看着。直至贺老大摸摸小虎的脑袋,小虎才啊地叫一声,“阿爹?阿爹!”

贺老大搂住小虎,小孩子长得快,比自己离家时又往上长了差不多一个头,小小的脊梁挺得直直的,都快成大人了。贺老大心里感叹,手上替小虎卸下背上木柴。

小花和小柱张罗着开饭,杨燕儿抱着小四坐在最里面,贺老大两边各搂着一个儿子,小花坐到杨燕儿身边,替他夹菜,盛粥。

一家人流过欢聚的泪水,小虎小柱兄弟开始追问贺老大船上的事和南边据说很繁华的庆州港。

“船上过得很苦,天天啃烙饼,那些富户和村长都一样,水嘛,一天只能喝两碗,大伙儿都忍着,天天数着日子等靠岸。船一靠岸,大伙儿就拉稻子去卖,卖了这个数。”贺老大伸出5根手指头。

杨燕儿轻呼一声,“5两银子?”

“对,就是5两银子。那些出海的人还抢着要买。村长说庆州港陌生客商太多,好的坏的都有,就算出的价再高,还不如找老熟人来卖,差了一点,但绝对比卖稻子进城要赚得多。大伙儿都拉去诚德米庄卖了,说起来,俺碰见一个老熟人,就是当年卖粮时替俺们求情那中年汉子,没想到他脱离聚德米庄,自己在庆州港开了米铺,那店面比县城里聚德米庄的铺子还要大。”

“对,好心人就有好报。”杨燕儿听得连连点头。

“俺们把稻子都卖了,得了5两多,再把雇船的钱交了,每家六百铜。俺想着早点回来,回来好照顾你,想着小四就该出生了。没想到等船出了港,竟起大风浪,前头出去的船都掉转头回去,还说大风浪因为水龙王发怒,要拉人下水底,大伙儿都怕水龙王发怒,跟着别的船又回去庆州港,等了一个月。俺天天盼着,天天想着,就怕家里等心急了,又找不到人传信。俺等得心急,想冒险拼一把,但村长说再等等。燕儿啊,俺不是不想早些回来,俺……”

“你真敢冒险出船,真要出了什么事?那我们父子,我们父子……你也得给我们想想啊。”杨燕儿说着说着,小小哭起来。

“哎呦,燕儿,俺就说说,就说说。俺要出船,村长还不给呢。”

杨燕儿抹抹眼泪,轻轻嗯了一声,“知道就好。”

“阿爹,庆州港热闹吗?”

“热闹。俺村子里的人都是黑头发的,庆州港里的人啊,有红头发的,金头发的,眼珠子都是蓝的。俺看得以为是哪里来的妖怪,亏得没喊出来呢。”贺老大涨红着脸,却不介意把自己的丢脸的事说给家人听,“村长说他们是海那边过来的客商,乘大船过来的,特意来买俺们的稻子。村长还说呢,那些人每次都带许多这边没有的小玩意过来卖。来瞧瞧,这是俺买给你们阿么的。”

贺老大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打开上面包裹的绒布,把一块巴掌大的亮银器递给杨燕儿,“燕儿瞧瞧,这比俺们这里的铜镜清楚多呢。”

杨燕儿接过来一看,刷一下红了脸,亮银器上清清楚楚看见自己一张脸,还有旁边探头过来看的小花,清晰得就连眼角两条小细纹都看见。

“得多少银子啊?”杨燕儿捧在掌心,生怕摔了。

贺小花心想,这不就是镜子嘛,小小的一片,只能照出人脸。

“贵着呢。不过值得,这可是海那边过来的好东西,叫镜子。这东西村长说,他看见好多次,每次都不舍得买。从前时间急,没空余想想要不要买给夫郎,这次时间长着呢,几家人合伙要买,闹着要那家店掌柜便宜卖呢。”

“费那个钱做什么。”嘴上说着,却把小银镜揣怀里。小四好奇要摸,却被杨燕儿打了手背一下。

“小虎,把阿爹的包袱拿来。”

小虎应一声,跑进房间把贺老大的包袱取出去。贺老大打开包袱布,拿出一方小小的墨砚,“小虎,这是南边读书人用的墨砚,俺听人讲,用这个的都能考上大官呢。小虎放好,明年开春考童生试,带这个去。”

小虎应一声,把墨砚放在掌心翻来覆去看,小小一方墨砚握在掌心不过半个巴掌大,但小虎却捧在掌心舍不得放心,“阿爹,我一定考上大官,找好多好多人侍候阿爹和阿么。给小花和小四准备六十四抬的嫁妆。”

贺小花瞪了小虎一眼,小虎却不介意,昂起小脑袋,“小花儿,哥哥说的出,做得到。”

小柱见弟弟和阿么都有礼物,自己不敢问,唯有眼巴巴地看着贺老大。贺老大也不为难大儿子,翻出一个红布包,塞给小柱,“拿着,你跟阿爹下地,阿爹也不知道买啥东西给你好,这是给你以后夫郎的,你要是想讨哪个哥儿进门,就把这东西给他,当是信物。”

小柱小脸一红,手接过红布包,翻开,一块晶莹通透的水滴状玉石,一根红绳传过玉石尖。

小柱红着脸,把布包放怀里。杨燕儿打趣大儿子,“小柱有没喜欢的哥儿,开春后,小柱都该十四了,是时候说哥儿了。”

小柱涨红着脸,结结巴巴,“没,没,没……俺,俺听阿爹,阿么的。 ”

“小花儿,拿着,这是南边的哥儿用的香粉,店掌柜说,哥儿用的特好。”贺老大又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彩色小盒,递给贺小花,“店子里有老多颜色,俺不懂选这些,俺就看那些哥儿买什么,偷偷拉着店小二跟着买。”说完,见贺小花不接,连忙解释,“小花儿,这颜色好多哥儿买了,俺注意了老长时间。”

杨燕儿一手抢过来,“小花才多大啊,哪懂这些。”回头看着自家小花低头,闷声不吭喝粥,白白嫩嫩的小脸,若是染上两片红晕……杨燕儿心里一动,“都是我不好,自己不弄这些香粉的,小花自然不会。小花别怕,等开春,阿么教你涂香粉。”

贺小花心里哀嚎,可不可以不教啊。

36

36、第36章。。。

小四百日那天,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一大早,天空露出原来的浅蓝,中午时金黄的太阳更露出半张脸。

小柱小虎兄弟换上新衣,小柱是一身暗紫短装,小虎是一身淡蓝长衫。小虎穿着新衣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四指弯曲,拇指微微竖起,装模作样地一扇一扇,“小花,二哥好不好看?”

贺小花上下看看小虎,换上新衣的小虎看上去精神多了,而且小虎肤色偏浅,鼻梁高挺,眉目神采间还真有几分翩翩公子的气质。

“小虎穿得真好看。”小柱羡慕地看着弟弟。

小柱下地干活,肤色自然偏暗,人老实话不多,眼神沉实,小小年纪就像小老头般活着。小花看得摇头。

“小花,”杨燕儿隔着帘子喊,“你阿爹出去了吗?”

“出去了,阿么你休息一会,客人到了我喊阿么啊。”

杨燕儿和贺小花一大早起床,把各式菜肴煮熟,莲子粥熬好,用小火煨着,莲心泡的茶水都用温水热着。就等中午客人来到,开宴席。

最早上门的是沈么么。沈么么这回不像小花百日时,早早过来帮忙做菜,然后和杨燕儿说一阵话,而是等到宴席快开始时,领着装扮一新的杨丽上门。

沈么么先把做好的一套小棉被,一只白兔布偶送给杨燕儿。杨燕儿笑着接过,又让小花把小四抱出来给沈么么瞧瞧。沈么么笑呵呵说了几句恭喜话,眼睛四下一转,看见正忙着搬桌椅的小柱,笑着说,“小柱开春都十四了吧。”

“是啊,是十四了。”杨燕儿看看沈么么身边一身粉红碎花新衣,红着小脸低头的杨丽,心里有数。

“小柱是贺家的长子呢,打后娶的哥儿就是贺家长夫郎,这哥儿得仔细挑选。别听那些媒人夫郎说得天花乱坠,这哥儿的性情是最重要的。讨个不如意的,害得家里不清静。”

“嗯,沈么么说得是。”杨燕儿抱起小四,让沈么么和杨丽坐到堂屋去,“屋里暖和,等人齐了再出去。”

沈么么见杨燕儿不接自己话,也不慌,“这床小棉被是我家小丽一针一线帮着做出来的,你瞧瞧,这针脚啊,还真不错。”

杨燕儿顺着话,翻开小棉被,果然发现两种不同的针脚,一种密,一种略微稀疏。尽管不是沈么么说的不错,但十岁小哥儿能绣出这种水平也算是相当可以。杨燕儿看看自家小花,小花都六岁,过年后,要教他学着做针线活。杨燕儿心里盘算着,一样样数下来,开春后要做的事还真不少。

沈么么又说,“我家小丽平日在家也不是娇惯着养,小哥儿该干的活计,做饭,洗衣,打扫家务,我是一样样手把手教着。日后到了别人家,就是别人家的夫郎,总不能嫁人后再学吧。燕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杨燕儿抿嘴笑了,“是这个理。”瞄瞄杨丽,样子不错,就是屁股扁了些。既是自己熟悉的沈么么家的哥儿,又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性情也是知道的,温和孝顺。说到干活嘛,杨燕儿不由想起杨家一些小事,沈么么是不用下田干活,想来杨丽也没学过下田活。

杨燕儿不由皱眉,家里有三个壮劳力,但下地干活的就只有两个,日后真要杨丽入门,万一地里活多起来,难道要太么么下地干活,儿夫郎旁边看着?

沈么么见杨燕儿皱眉,心里一转便明白,想起来,他便替杨丽觉得委屈,手里捏紧了帕子,但话已经说到这里,难不成自己又收回去。

杨燕儿心里念头转得快,杨丽是天赐的,天赐哥儿比赐福的好生养,娶过来面子也好看,而且,小花也是哥儿,但天天和鸡群打交道,等杨丽过门,这事就能交给他。还有小四,得有人照看着。这地里活计,等杨丽过门,还不是随自己拿捏。

杨燕儿越想越觉得对,连带看杨丽也是越看越满意。倘若小柱没喜欢的哥儿,娶杨丽进门也不是不可以。

“小丽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也好,哪家娶了都是福气。但这日子相处,不是咱们这些阿么说了算,都得他们处过,觉得好才是。”

“那是那是。”沈么么先吃了一惊,继而喜上眉梢。

自己生的哥儿,一直偷偷注视贺家小柱。自己做阿么的哪有不知道。只是杨丽是天赐的,想找一户身份好,门第高,也很有可能。为什么非得选同是农户出身的贺家呢。为了这事,沈么么故意拖了好些年,但见哥儿依旧只盯着贺小柱,而贺家的日子也是过得安稳。沈么么心里只能认了,农家也就农家吧,贺老大年龄不大,贺小柱能干活,贺小虎上学堂念书,说不准日后是个有出色的,杨燕儿是个好相与的,贺家小花又是个勤快,有主意的。杨丽嫁过去,既不用担心太么么刁难,夫家哥儿难侍候,也不用担心日子难过。

正因为心里想得好,所以才故意上门暗示。杨燕儿皱眉头时,沈么么已经觉得事情要黄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成的。沈么么心里想,难得杨丽喜欢贺小柱这些年,就随他吧。

沈么么回头看一眼杨丽,“小丽啊,出去看看你小柱哥还有什么没准备好的,过去搭把手。”

“哪有什么要做的。来了就好好坐坐。”杨燕儿装模作样要拦,却只是嘴巴动动,连手都没伸出来。

杨丽低着头,应了声,便跑出堂屋找小柱,帮忙递板凳,搬碗筷。杨丽一插手,贺小虎便没事可做,又见堂屋里么么在说话,进去不方便,只得跑去厨房看炉火。

贺小花在一旁听完对话,心里惊骇,杨燕儿和沈么么三言两语间就把杨丽和贺小柱定下来。贺小花心里暗想,十岁的小孩子谈亲事,是不是太早了。见杨丽只低头不说话,又想杨丽和贺小柱平日碰见也就点点头,话都不多说一句。这两人能配到一起吗?

贺小花心里替杨丽焦急,你到是说话啊,不说话就被人糊里糊涂送给人当夫郎。

两个么么东家长,西家短,又因着快要做亲家,更加添两份热情。贺小花悄悄把白兔布偶塞给小四抱着,自己往屋外跑,拉过杨丽,躲到鸡舍那边,从堂屋往外看,正好看不见。

沈么么眼尖,贺小花这边拉着杨丽跑开,那边他就说,“小花和小丽的感情好。日后他们相处定然简单。”

杨燕儿笑笑,一下一下拍着小四后背,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像拿捏起架子。

贺小花扯着杨丽到一旁,压低声音问,“你到是说话啊。你真不愿意直接说出来,别不说话。”

“我,我,小花,我……”我愿意的。杨丽咬着唇,就是说不出来。他这副模样落在小花眼里就是有事不敢说,委屈藏心里。

贺小花心想,算了,都是一块长大的,虽然平时没多说两句话,但这种事总不能不说清楚,误了自己,又误了自己大哥。“你要真不敢说,我代你向阿么说就是。不想就不想。有什么好怕的。”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要搬家,所以更新不定时,尽量更,要是赶不及,大家见谅啊。

天雷打了一半,还剩一半憋着,下章继续下雷。

37

37、第37章。。。

“小花,别……别……”杨丽慌得连忙去拉贺小花,但贺小花跑得急,手指刚碰上衣袖,倏一下跑开。杨丽目瞪口呆,两手绞着衣角,心里乱啊。怎么办?怎么办?眼见贺小花正往堂屋里跑,杨丽的心沉入谷底,小脸煞白。

“丽…。丽哥儿。”身旁传来一声不确定的问话。

杨丽吓了一跳,一转身,发现贺小柱就站在旁边,正奇怪地看着自己,“丽哥儿,你,你不舒服?还是冷着?”

“我,我,”杨丽张张嘴,眼角扫见贺小花已经跑进堂屋,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把心一横,“小柱哥,我,我,我有东西给你。”飞快从怀中掏出小布包,塞到贺小柱手上,“小柱哥,成,还是不成,你,你给我一句话。”鼓起勇气说完最后一句,杨丽两颊已经布满红晕,垂着头,等待心上人的宣判。

贺小柱打开布包,见是一块手帕,手帕一角,红红绿绿的两只水鸟,头靠头地看着亲热。贺小柱霎时红了脸,“丽,丽哥儿,你,你……”

贺小柱已经十三,村里小子这年龄都帮家里干活,该懂的都懂,知道以后自己有了夫郎,才能有娃。只是日后的夫郎该是个怎样的人,小柱没细想,知道贺老大夫夫自然替他安排好。小一点的时候,小柱也曾像村里的小子,朦朦胧胧幻想过村里仅有的十来个天赐哥儿,大了,这心思反而淡了。就贺家这样的家境,小柱知道自己只能娶赐福的。不是说赐福的不好,但是人都想要更好的。

杨丽垂着头,听见贺小柱没了下文,心里顿时冷了,该不是嫌弃我?想到这,杨丽不禁红了眼睛,泪珠在眼眶里转啊转啊,杨丽却咬紧嘴唇,死死忍住,伸出手,“还我。”

“啊?”贺小柱下意识把手帕捉紧,“这,这可是你送我的。”

“还我!”

不过片刻的沉默,对杨丽而言,好像一整天的漫长,直至手心被塞了一样东西,神智才慢慢回笼。真被嫌弃了。自己被嫌弃了。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粒一粒往下掉。

“哎呦,阿丽,阿,丽哥儿,你,你别哭啊。俺,不,我,我知道我家,嗯,就一般般。但,我会对你好。真的,会对你好的。就像你阿爹对你阿么一样,你,你不用下地干活,我……”

杨丽猛然抬头,“你,你说什么”

结结巴巴说话的贺小柱冷不防杨丽抬头,脸红得冒烟,“我说我会对你好。”

“那你……”那你怎么把帕子还我啊?

“这是阿爹从庆州港带回来的玉坠子,说以后交给我的夫郎。阿丽,”贺小柱疑惑地看向杨丽忽红忽白的脸色,小心试探,“阿丽,俺,我替你带上。”

杨丽连忙低头一看,小小一片水滴状的玉石放在掌心,微微的热量从玉石传来,又见玉石顶部系一条红绳,“这,这是你戴着的?”

“恩,我一直戴着。”

杨丽再一次垂下头,嘴角微微弯着,小小声应了。贺小柱竖起耳朵才勉强听见,连忙取过红绳,小心替杨丽系上。

杨丽摸摸挂在胸口的玉石,轻声说,“小柱哥,客人快来了,我们得赶紧布置好。”

贺小柱连连点头,见杨丽要去搬板凳,连忙制止,“搬抬这些重活让小虎干,阿丽,恩,阿丽,你,你去看炉火。”

杨丽飞快撇一眼贺小柱,红着脸应了,转身去厨房替换贺小虎。贺小虎看炉火看得好好的,却被人喊出来,心里纳闷,待看见杨丽挂在胸口的玉石,挑起嘴角,小小声哦了一句。杨丽顿时恨不得地上找个洞藏进去,慌忙背转身,把玉石藏衣服里。

这边贺小花跑进堂屋,几次想开口说话,都被杨燕儿使眼色制止。贺小花心里想这事不可能太快定下来,便闷在心里,想着找机会一定要说服杨燕儿。

正午时分,客人陆陆续续来到,贺老大陪着村长和老人们过来,村里添了天赐哥儿是大喜事,只要主人家来请,无论什么身份地位的人都来坐坐,以示恭喜。贺家开了四席,贺老大领贺小柱陪着村长,老人们坐到堂屋,杨燕儿抱着小四和么么们坐一席,另外一席的小夫郎们由沈么么陪着,还有一席由贺小虎陪着。

贺小花,杨丽把菜肴送往各桌,又替各人盛粥。杨燕儿和沈么么得了话,对酒席上的么么,夫郎们说,有身子的人吃不得莲子粥,另外准备了红豆粥给他们。么么,小夫郎们对莲子这新鲜物好奇得紧,个个抢着喝,喝完意犹未尽,还想再要,反而准备好的小锅红豆粥没人理会。

宴席间,众人说说笑笑的,男人喝着小酒,聊着闲话,说说庆州港的事;么么,夫郎轮流抱过小四,个个赞不绝口。

蒋月逗弄过小四,自己便同潘莲聊起来,“贺么么的命还真好。”

“那是,村子里谁家能有两个天赐的。打后,两个小哥儿嫁出去,这贺家恐怕要得不少好处。”

“你瞧这小四怎样?”

“你问我啊,自然是长得俏。只但是……”潘莲压低声音,“你瞧这小四,都是百日的小哥儿,这伶俐劲却不如小花。想当年小花百日时,眼珠滴溜溜地转地,抱到哪里,看到哪里。这小四啊,眼睛都不睁开。看着就觉得软绵绵的。”

蒋月用帕子半遮嘴巴,“这话你就对我说说,别让贺么么听去了。”

“这是肯定的,我是那种二愣子吗!”

蒋月用嘴角往一边努努,“他怎么来了?贺家请的?”

“我想是。多少年前的事,贺么么要记到现在,那就是心眼小。再说,村里的大户都请,单单不请梁家,这不惹人闲话吗?就连竹山上的蒋夫郎都请了,只是他说身子不适,只让人送礼物,人就不来了。”潘莲扫一眼坐在一边不说话的梁秀,“我只是奇怪他来就来了,看他送的礼可不轻。更奇怪的是,怎么把小子都带来了。”

“说不准梁家有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