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4 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只要你想,世界都在你的面前;只要你有足够的商业敏锐,你就能捕捉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商机;只要你开放,所有的办法都会向你涌来;只要你意志力强,就没有人比你走得更远

然而,100多年前的恰同学少年今犹在。 一代80后的创业者,已经走上中国的商业舞台。在被互联网夷平了的新大陆上,80后的一代,借着广泛的接触和庞大信息量的处理,早日进入了独立判断的〃我是〃状态,势头甚至盖过了70后、60后、50后成了创业有成的企业家。只要你想,世界都在你的面前;只要你有足够的商业敏锐,你就能捕捉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商机;只要你开放,所有的办法都会向你涌来;只要你意志力强,就没有人比你走得更远他们中的李想对世界宣称:〃互联网就是为我而生〃这个宣言,很有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

第24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2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时,给计算机世界等报刊撰稿,1998年做个人网站,1999年高中毕业。提供一台电脑、一个人、一根上网线就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当时吃住在家里,每个月的花费就是几百块的上网费,可头一年就进账10万。2000年注册PCPOP并开始运营。2005年,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现在领导着150人的团队,身价已经过亿。

李想和他的团队一直恪守着李想定律:如果做一件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200的回报。李想把观察自己变成了本能,习惯于跳出处理事务的细节看事情。年轻的他说话却充满沧桑:〃所有的错我都犯过,所有的困难我都遇到过。但是,我都很好地解决了,而且我也掌握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自己就提升了。〃从早期的兴趣爱好,发展到后来坚持目标的责任心,李想发现做企业家是最有意义的创造〃我是〃。

如果做一件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200的回报。

李想来自一个开明和幸福的家庭。这让他在高中时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起了计算机和BBS,而当他决定不上大学而选择创业的时候,家庭也支持了他。他的爸爸妈妈可能不是太成功,没有想到要以自己的规格打造孩子的前程;也可能不是很清贫,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所有的发财梦想。他们施与了李想很重要的素质独立。很多情况就是这样,美德不是产生于温室,也不生根于干枯的沙漠与寒冷的峰顶。

同是1981年出生的高燃,湖南益阳人,清华大学新闻系本科,2004年创业失利,2005年2月,高燃又找到当年的同学邓迪,两人合伙创立了Mysee。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6年10月,高燃离开了Mysee。2007年伊始,高燃又创立了海川传媒并迅速获得1000万融资。创业的挫折甚至失败,没有丝毫打击他继续前行的〃霸蛮〃和舍我其谁的执著和勇气。湖南人的〃霸蛮〃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充分。新近在一次论坛上,当主持人说风险投资一般都看创业者的投资报告书的好坏,他直接说,错投资者更看好的是以前失败的经历在失败和挫折中更新改造着自己,不断形成新的判断,铸造新的见地,创立新的〃我是〃。创业是一种综合自我的实现。在创业中,高燃体会着〃我是〃。

第25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3

在创业的〃我是〃过程中,高燃的判断力跟着提升。提供他不满足一己的进步。他组织80后创业者俱乐部,建立圈子定期聚会交流。那些有着强烈〃我是〃感的年轻人,要集中起来相互得益于头脑风暴。但他不满足于这个圈子。他历经努力终于报考了长江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并不见得是他最满意的,但是那里的学员人脉是他最喜欢的。他喜欢没有距离地跟高手交流。高燃的判断力在创业与交流互动中增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或许,李想与高燃在起步时抱定的目标并不是太远大,可能只想赚几千元上万元。但是他们的视野在不断开阔,他们的事业在不断拓展,他们的目标也在不断成长。在创业的实践中,他们意识到:我是一切的根源。

毫不恐惧直面最坏的结果

创业相对容易,从零起步,而且有一个吸引人的未来在召唤。可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危机和挑战。在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勇敢选择坚持的人,构成了成功企业家的群体。只有那些想到会死会出现最坏的结果而毫不恐惧的人,才会表现出完全真正的自信。一如蒙田所说,〃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企业家,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影响了数不胜数的事件,他们艰难攀登上了众人向往的无限风光的峰顶,一般人感觉他们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他们自己体会的却是孤独与落寞。他们还没来得及陶醉喜悦,旋即被那里冰刀一样的寒冷、稀薄的空气、不见底的悬崖等窘境所迫,于是便想走下山来。 可是,他们却找不到插足的地方。而且,他们原来上山时住过的客栈此时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他们也是常人。在公众眼里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内心深处便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虑,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终生面对挫折、恐惧或永远无法克服的缺陷。在那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有些人急流勇退,选择了放弃和消沉;有些人远走他乡,选择了逃避做一个无意义的愚公;有些人甚至不给家庭和世人留下一字片语,而贸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更多的人拒绝让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为情绪所操控,勇敢选择了从悲痛、内疚以及愤怒等诸多情绪中复原,坚持从失败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负重前行的动力。

第26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4

直面死亡使史蒂夫乔布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乔布斯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提供一对工薪夫妇收养了乔布斯。被弃养的烙印,深深地触动了乔布斯的灵魂深处,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17岁那年,记不得什么书上的一段话对他产生了致命的诱惑:〃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乔布斯被震慑了并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为它投放激情吗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

在这样不懈的追问中,乔布斯很早就得以逃脱了人生的一个最大无知。现代网络社会信息量极其丰富,同时也使人们陷入极大的忙乱之中不得解脱。人们往往只知外求,不知内求。一个人,不能观察自己,认知自己,就无法自觉,当然更无法知道自己的能量和智慧。于是,人们常常会深陷琐事无法自拔,会很苦闷,会感觉孤独和冷漠,会莫名其妙地恐惧,会埋下头去哭泣,会怨天尤人,会拜倒在强权或权威面前,会陷入无奈、无助、无聊的噩梦状态,甚至会得抑郁症。

在痛苦和理想的交融中产生伟大

人类历史长河显示了一个简单而深远的史实:一个没有经历痛苦的人注定与伟大无缘。

甘地早年曾经踌躇满志。他认为法律能够解决绵延不绝的纷争,然而当他从伦敦牛津大学毕业回到印度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后来在法庭实践中他发现,由于有多重心理障碍,使他在法庭上结结巴巴,没法自如地表达自己。他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孟买。后来找到一个机会在南非的一家穆斯林公司当律师,使他欣喜若狂。可是没想到,在去南非的路上,尽管他买的是头等车厢的贵宾票,可还是被赶了出来;又因为不愿意放弃公共马车上的座位而惨遭痛打;在路上随时遭遇警察一顿无来由的拳脚。终于到达南非,那里的印度人没有选举权,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屋,不能在晚上随意外出,不能在公共道路上行走。印度人的困境,与日俱增地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为了社会底层的公正待遇和印度人的自由而奋斗。人民的痛楚甚至让他忘却了一己的心理障碍,而无畏地走在了为人民奋斗的最前列,最后成为印度人最杰出的领袖。

第27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5

人生目标不是衍生于理想或者痛苦的某一个,而是源于这两者的较量达到奇妙的平衡。

人生目标不是衍生于理想或者痛苦的某一个,而是源于这两者的较量达到奇妙的平衡。假如甘地在大学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没有经历那些痛苦,他也许不会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进而改变历史;假如不是对公开演讲感到极度恐惧,进而迫使他另谋生路,甘地也许已经在从事一份安稳的律师工作。

甘地决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办理案子:不使用正常的法律诉讼程序,而是努力争取仲裁。一方面他会力助胜诉方追要更多一点的补偿,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败诉一方倾家荡产。这种尊重对立双方的做法,是他内心深处〃共赢〃的理想,这也成为以后甘地〃非暴力抵抗〃和捍卫真理观的基本理念。

在数百件案子中,甘地坚持达成庭外和解,而不是争取压倒性胜利。他找到了一种实现昔日对法律的理想方式,而他的灵感则来自于亲身体验到的种族歧视之苦。痛苦和理想的交融生成了伟大的力量,使他经受住了牢狱之灾、罢工以及社会冲突,终生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公正待遇和印度的自由而战。

这些成功人士显露出一种自由而果敢的品质:我是一切的根源。

第28节: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1

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