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3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真实不管你承认与否都要按其自身的逻辑来开辟道路。如果当初达能和宗庆后能够按一下暂停按钮,认清真实,绝对不会开展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都是因为恐惧让双方各自乱了方寸。

恐惧使人们由主人沦为奴隶

第20节:心智一:了解恐惧,接受真实,认识自己4

恐惧使人们由主人沦为奴隶。提供唐太宗李世民一次点评隋文帝的恐惧,意味深远。

唐太宗李世民问近臣萧裕如何评价隋文帝。萧裕说,隋文帝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霸业,可惜生性多疑,对人太过苛刻,以致没有一批能臣所用。李世民笑笑说,萧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汉以后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王,隋朝是封建制集大成者,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此外,隋朝还存有38万册古书,是盛唐所不能匹敌的。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唐朝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的国家体制都是照搬隋朝的。就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没有达到隋朝一统后的版图。

李世民对隋文帝的评价,却很独到:〃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就是说,隋文帝对人性悟得太透彻,知道人心叵测,千奇百怪。他是通过篡夺了女婿的皇位而建立了隋朝,难免有人觊觎他的皇位。于是他谁也不能信任。他居高临下,看到的到处是不负责任的讳过与贪婪的钻营。他把自己放在了什么都懂的位置上,不得不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哪怕是一天处理十件事,判断对了五件,也是不小的成就,可是拿错了的判断下去就是滔天恶浪。上台之始不见得有多么正大光明,硬是要给人以果断明快的印象,必得乾纲独断,而内力不逮,只能是刚愎自用。日久,旁边的人也不多言,只拣喜欢听的说,故此也没有什么高招。表面上能与大臣们对谈,实际上什么也听不进去。最后被妻儿所弑。

李世民认为,隋文帝的智慧和能力远远超过他。同样有十件事出来,隋文帝的远见卓识,一下子就能拍对六件,而李世民则只能拍对两件。所不同的是,李世民虽然只对两件事有准确的判断,但是他可以把自己判断不清的事,交给他信任的大臣去议论或争论,他在一边坐山观虎斗,支持论据最充分的一方。这样,十件事可能全对。而隋文帝却没有这样幸运,他没有可信赖的大臣去争议。他判断错了的那四件事,就没有了更正的机会,贯彻下去就是灾难。

把李世民对隋文帝的这个评价,抹去一些特定的词汇,放到今天的企业家族群中去,可谓准确地反映了当今企业家的心态。造成隋文帝悲剧的原因众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人性深深的恐惧和无与伦比的能力,使他不能相信也看不上任何一个人,最终使自己沦为自己的奴隶。

第21节:心智一:了解恐惧,接受真实,认识自己5

深深地了解自己,才是摆脱被恐惧奴役的路径

当代大儒梁漱溟曾经给出了摆脱被恐惧奴役的药方。他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大师的话朴实,也很深刻,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恐惧。

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中国企业家创业之初,专注使他们精力充沛、目光敏锐、善于捕捉机遇。专注是一切能量的精髓所在。专注意味着将一个人的心智、心肠、心理的能量用于一件事情,用这种能量面对那件事情,知觉那个事情。可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选择机会的增多,他们却忘记了专注是他们能力的根本所在。把专注过程中的一些副产品,比如经验、概念、模式、个人英雄主义等等当做了能力本身。要呼唤〃心明〃这位〃主人〃出来当家做主,聪明才会变成〃睿智〃。通常企业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都做了自己能力的奴隶。

初步的成功可以靠个人能力,但持续的成功必须靠人格凝聚的团队。

初步的成功可以靠个人能力,但持续的成功必须靠人格凝聚的团队。多数企业家对自己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却不懂得驾驭他人和他的团队。到处充斥着的背叛与不经济,使得企业家不得不把一切运作统揽于一身。短期的压强可以奏效,长期的超常支出,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他们也想实现转化,苦于没有可信赖的人交接。他们太有才了,很容易看出别人的荒唐和不尽心。跟随身边打拼多年的人都显露出不可信的品质,他们怎么去相信只是看着他的功名利禄来的人呢

在这些企业家看来,把他们从〃主人〃驱赶为〃奴隶〃的,是缺乏诚信的社会。而在我看来,所以沦为奴隶,是他们缺乏自知的一种结果。是他们错把真实过程的副产品当做了成功的秘密,是他们自己的经验欺骗了他们自己。自知之明是智慧的开始,也是恐惧的结束。

恐惧不会被免除或抗拒。无论怎样的抗拒,都无法免除恐惧。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了解恐惧的整个本质和结构,才能在心理上终止恐惧。了解恐惧和学习恐惧,意指学懂恐惧,注视恐惧,直接与恐惧接触。

第22节:心智一:了解恐惧,接受真实,认识自己6

学习恐惧之为恐惧,是现在之事,新鲜之事。如果我要学习,只有我的心是新鲜的、新颖的,才有可能。这是我们的困难所在。因为我们总是用联想、记忆、经验、意外来面对恐惧。所有这一切都妨碍我们用新鲜的眼光看恐惧,学习恐惧。

我们时常被那些已有的经验和套路所左右,面对真实的存在还没有开始发挥作用,就已经被我们给判决了。

我们时常被那些已有的经验和套路所左右,面对真实的存在还没有开始发挥作用,就已经被我们给判决了。判决那些我们不会被判决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像呼吸那么自然。这样我们就无法达到自知。

自知就是在与周边关系中觉察你当下的情绪和能量,就是了解你的每一个词、每一个情绪、每一种感觉、每一个关系,而不是超越真实去寻找那个灵魂深处的革命,去寻找那个至高的理想或者大我。脱离开真实,并不存在那个大我。只有在人际关系之镜中觉知自己时,才产生自知。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种不被歪曲的特殊关系之镜中看到自己,并且用全部注意力来观察这面镜子,实事求是地看清真实存在,他也就从形形色色的制约中摆脱出来了。不作解释,没有谴责,不作论证,如其所是的一刻接一刻地觉知真实,无疑就是智慧的开始。

自知是没有终点的你无法达到一种成功,你无法达到一个结论,这是一条无尽的河流,当一个人越来越深入的时候,他就会找到安宁。〃一种内心富有创造性的空〃,就会被发现和体验。没有方向,没有框框,没有成见,没有执著,没有概念。那里只有欢乐,只有惊喜,只有对真实一刻接一刻地体察或觉察。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空的状态。没有成见,也就没有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左右他的行为,他就不是过去的奴隶,而是当下的主人。这种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的变化。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做自己的主人,只因为我们还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与恐惧。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做自己的主人,只因为我们还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与恐惧。

第23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1

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

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

所有令人或难堪或兴奋的景象,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唯有〃反求诸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原动力。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纳穆提认为,人们的心灵通常是受着有形和无形的制约,宗教、制度、传统、意识形态、腐败、暴行、知识、技能等等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形成扭曲的因素。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静心。静心就是清空所有过往,才能使心灵变得非常敏锐。一个摆脱奴役的心灵,会调动耳朵、鼻子、手掌、胳膊、腿、第六感觉以及周身的每一个器官来觉知当下的发生和力量。在那种全然的敏感状态中,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的一生,大概经历三个阶段:〃你应〃、〃我要〃、〃我是〃。在孩童时期,我们通过依赖享受幸福;在青少年时,我们通过追求自己的愿望而实现价值;在成年时,我们则通过把我们幸福状态宣布为〃我是〃而体味喜悦。有些人〃我是〃来得比较迟。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脱离〃你应〃,有些人一直处于〃我要〃的状态,有些人则很早就开始了〃我是〃的征程,在他们那里,〃我是一切的根源〃。

人们习惯于〃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之类的说法,可是毛泽东19岁时的一首咏蛙诗则一反常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青蛙作为主人的状态: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像一只老虎一样威风八面地蹲坐在池塘旁边,一会儿闭起眼睛来养精神,一会儿又环顾四周,不怒而威。春天有了雨水,青蛙总是最先欢快地开叫,使得它的叫声就代表了春天的来临。从中我们看出,青蛙并不是故弄玄虚,学老虎蹲坐唬人。而是有一种判断在其中:春天来了先开叫。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年轻的毛泽东,当时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沉浸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之中,他历经蹉跎,善于做出独立判断,成为学生们的主心骨,并能够把为社会的改造与中国之未来而兴奋莫名的追求,宣布为作为主人的状态。

创业家的〃我是〃

做企业是从已知到未知。特别需要少年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我是〃。2004年2月号的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少女作家春树搬上封面,被作为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2007年7月8日泰晤士报以被〃圈养的一代〃1977年1999年出生这个词语,来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