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朱一铭很是高兴,觉得去村部找人具体了解一下,之前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各村的花木场当时都是梦梁镇政府牵头,由村里具体负责栽种的,当时也是梦梁镇提高农民收入的举措,但时至今日,只有少部分村里实现了这一目标,大部分村里的花木场都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马桥村的村部,就花木场的前面,一排青砖瓦房,后面有个不大的院子。朱一铭看见第三间办公室里面有人,于是敲了敲敞开着的门,然后说道:“请问,村支书吗”
“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吗”那人抬起头来,顺手把报纸放了一边。朱一铭连忙递上一支华,客气地说道:“我想买些花木,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王,你说什么,想要买花木”王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花木从栽下去至今就无人问津,之前自己也想过办法,和丁东、丁西的几个花木大户联系过,可人家说自己村里的都销不完,哪儿还顾得上别的村。
朱一铭确定地说:“对,我想买那些棕榈树,不知道你们卖不卖”
“卖,卖。”王华连忙一把抓住了朱一铭的手,拉着他坐了自己的椅子上,好像生怕这财神爷跑了似的。
“你看,价格方面,多少钱一棵”朱一铭也被对方的表现蒙住了。
“价格好说,老板,你看呢对了,还没请教您怎么称呼。”王华听说有人要卖让村民免费捡回家烧锅都没人要的花木,真是激动,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平时他可是精明能干的一个人。
“我姓朱,你就叫我小朱。”朱一铭此时明白过来了,看来这的花木销售量很低,于是说道,“我只能给十五块钱一棵,你看”
“十五块啊。”此时王华也反应过来了,知道对方是真心想买,故意装着漫不经心起来,但他那双眼睛里迸出的热切的光芒,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接着说道:“你要多少啊”这是他非常关心的问题,别弄到后自己高兴半天,对方只要几棵。
“你有多少棵”朱一铭问道。
“我,我有”王华还不知道哪天去的花木场了,鬼才知道有多少棵棕榈树呢。要不是当时栽种的时候,看见那树满身是毛,叶子向蒲扇,一时好奇,问了一下栽树的农民,他甚至都不知道哪种树叫棕榈。“我们当时种下去的时候是三棵,就算有些没有成活,现怎么着,二五十棵肯定不止。”
“我全都要了,但这运输方面”
听朱一铭说全要了,王华顿时心花怒放,连忙接口道:“运输你放心,我们负责给你运到梦梁镇上。”
朱一铭见对方很爽快,也很高兴,说道:“好,一言为定,我过几天来提货,你到时候要组织人帮忙,同时,还要把具体的数量点清楚了。”
“这个你放心,到时候绝对不会误你的事。”王华拍着胸脯说。
“你这货全给我,还是不够,你知道其他地方还有棕榈吗”朱一铭说道。
“有啊,红桥就有,当时和我们村一起栽下去的。”王华肯定地说。
朱一铭连忙说道:“那你带我去看看。”
“不用看,我这的什么样子,他那就什么样子,我午刚他那喝酒的。您还需要多少棵”
“我一共要五棵。”
“放心,包我身子,一棵都不会少你的。”
“真的不要去看看吗到时候拿不出货来,违约是要赔偿的。”朱一铭一本正经地说。
“你放心,还是那句话,绝对不会误你的事。”王华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
朱一铭一看这老支书,脾气还真是火爆,不过也算是个热心人,按照他的话,红桥村的一定也和他这的差不多,自己还得赶车回恒阳,反正等签合约之前再去看也不迟,于是也就点头同意了。
王华心里其实有自己的小,这些花木他们农村人眼里根本就不值钱,到时候,给虹桥村十块钱一棵,不但个人能赚个一千多块钱,他们恐怕还得请自己喝酒呢。
朱一铭又落实了五棵棕榈树以后,心完全可以放回到肚子里了,告别了王华以后,跨上摩托车继续一路飞奔。到了刘久辉的花木场以后,告诉他另外的五棵也落实了。刘久辉也为他高兴,毕竟如果凑不够数的话,也许自己的这五棵,人家也未必要。朱一铭要了刘久辉的大哥大号码,约定就这两三天之内来签合同,到时候先电话联系。临走之前,朱一铭猛然想起那边树木的运输问题,刘久辉说到时候他帮着运,一定算低价。朱一铭也相信对方是个做生意的老手,不会这点运费上耍树木手腕的,毕竟孰重孰轻,他心里肯定有数。
朱一铭终于顺利赶上了梦梁回恒阳的末班车,到了城里以后,朱一铭顾不上回宿舍,立刻拨通了薛必胜的大哥大。 当听说一千棵棕榈树已经落实了,薛必胜也很高兴,一方面可以解决朋友托付给你的事情,另一方面也现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朱一铭的办事能力确实很强。虽然把这生意介绍给朱一铭有点报恩的意思,但生意场上讲究的就是诚信和效率,他作为商界的强人自然不愿意和做事拖拖拉拉,举棋不定的人打交道。薛必胜立刻就告诉朱一铭,明天让自己的小舅子陈然和朱一铭一起去应天和对方签协议,自己事先会和对方打好招呼,还关照朱一铭明天银行办一张卡,便于对方打款。朱一铭听了很是感动,觉得薛必胜很值得一交,随即说道:“薛哥,等协议签订了,我请你吃饭、娱乐一条龙。”电话里传来薛必胜爽朗的笑声。以上共计4264字
骑鹤人的心里话:官之图上传到今天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每天都有150多的点击率,这让初次写作的我很是欣慰。人不易,任何地方都这样,就是玩个游戏,也举步维艰,何况写书乎。
回顾自己以前看书的岁月,总是抱怨别人的书如何的不好,当自己真正动笔了,才知道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之前一直很是乎点击、收藏和红票,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东西。今天自己好好反思了一阵,觉得似乎也没那个必要,收藏、红票不多,肯定是因为自己写的东西还不够精彩,于是决定本书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前,不再求这些东西,以免打扰大家看书的雅兴。只要你了,就是对骑鹤人大的支持,当然如果觉得写得有点进步,相信大家一定会不吝鼓励的。
反思了前面的内容,可能节奏有点慢了,等后面还有两章初涉商海完成了,骑鹤人一定加快下面的节奏。此后的红票、书评,骑鹤人一定章节的后加以感谢,请大家多多支持。还有后一点就是官之图绝不会扑街,因为这对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来说,也是我的一个人生理想,也许现他还稍显稚嫩,成绩也不太理想,但相信自身的努力,加上书友们的支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真心地感谢各位支持官之图的朋友们,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一生平安
第十八章 初涉商海三
第二天一早,朱一铭先打电话给李倩,向她请了两天假。全手打 在..自从内刊事件以后,朱一铭市委办基本属于被遗忘的角落,这党政机关里面可能是令人恐惧的一种状态,尤其对于一个刚刚二十二岁的年青人来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真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所以朱一铭对薛必胜提供的经商机会,格外珍惜,这也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请好假后,朱一铭就直奔恒阳长途车站,昨天晚上他已经和陈然约好,早上七点半车站碰头。朱一铭到车站刚刚七点钟,他就一个早点摊前坐了下来,要了一碗稀饭,三个包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他吃完早饭,又抽了两根烟,临近七点半的时候,陈然终于从一辆出租车上下来了,头上油光可鉴,脖子上套着根有小拇指粗地项链,一副暴户的模样。朱一铭连忙迎上去,递上一根华,陈然也不客气,接过烟打着火,就抽了起来。虽然他心里看朱一铭有点不爽,但他也知道,跟前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姐夫昨晚还一再叮嘱他要好好配合朱一铭,签好协议,否则回来要他好看。
朱一铭刚准备去买票,陈然已经抢先一步买好了两张开应天的车票,时间是七点四十五的。朱一铭说了声谢谢,两人就一起往候车室走去,等了五、分钟,就开始验票上车了,其间,陈然用大哥大拨了一个电话过去,告诉对方,他们大概十一点左右到应天。
由于早晨起得比较早,上了车以后,两人都开始眯起觉来。随着一阵剧烈的摇晃,朱一铭被惊醒了,睁开眼一看,已经到了黄驿收费站了,正修路,所以汽车颠簸了起来。朱一铭知道过了黄驿收费站,大概还有五十分钟左右就要到应天了,于是也不准备再睡了,坐直身体,让自己的头脑清醒清醒。陈然是过久江大桥的时候醒来的。看着久江大桥上那熟悉的工农兵塑像,朱一铭的心情一阵激动,若干年前,这座大桥建成通车时,曾经使得整个华夏国为之震动,这是华夏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号称世界第三长河的久江上,建造起的第一座大桥。看着这堪称奇迹的伟大工程,朱一铭心潮起伏,自己的人生虽然暂时遇到了一点困难,但只要不断努力,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的。
过了久江大桥以后,就进入了应天城,大概又行驶了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应天客运心。下了车以后,朱一铭跟着陈然后面往出站口的方向走去,突然听见前面有个声音叫道:“陈老板,这边。”
陈然回头招呼了一声朱一铭,就往一个穿着花格子短袖,带着墨镜的年青男子身边走去。到了跟前,陈然伸出手来,和对方用力一握,刚准备介绍朱一铭时,只听一个不太确定的声音耳边响了起来:“朱一铭”
朱一铭听后一愣,心想,这人怎么会认识自己呢,但还是客气地伸出手去,“你好,我是朱一铭,你是”
“哈哈,你不认识我了”那花短袖边说边摘去墨镜。
“啊,陈学斌,怎么是你”朱一铭开心地紧抓住对方的肩膀。原来这人正是和朱一铭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陈学斌,。“我前段时间家的时候,看见你爷爷还问起你的。他说你应天你舅那做事,想不到今天居然这碰见你。”
“他舅就是赵总”陈然为朱一铭作了介绍。
“今天我舅让我来接陈老板,说是商定棕榈树的事情。你不是上大学吗,怎么也做起生意起来了”陈学斌不解地问道。
“看来,你这阶段都没回家啊。我已经毕业了,现分到恒阳县委办,今天和陈大哥一起来见识一下。”朱一铭含糊地说道。
“小朱啊,你可别谦虚。”陈然大着胆子称呼了一声。“今天,他就是来你舅舅签订协议的。”他对陈学斌说道。
“朱一铭现可以呀,不光做了官,还准备做生意啊,你这可是典型的脚踩两只船啊”陈学斌开了句玩笑,“走,我们现就过去,我舅舅还等着我们一起过去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