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

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

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卤臽><卤监>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

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

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

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

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

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目番>々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

若春艹敷”,有之。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

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

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

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茶性俭,

不宜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

也。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

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之为饮,发

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

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

以为比屋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

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

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於戏天育万物

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

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

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

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

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

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

阙人。

七之事

王皇炎帝。提供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

园令相如。杨执戟雄。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

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充。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

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

瑶。沛国夏侯恺。馀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安任育。宣城秦精。敦煌单

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后魏琅琊王肃。宋新安王子鸾。鸾弟

豫章王子尚。鲍照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刘廷尉。陶先生弘

景。皇朝徐英公勣。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

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

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卯茗莱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

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

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

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

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

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

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又卖

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犠之

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

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

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

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

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

聊可娱。”

传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

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

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

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郭璞尔雅注

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

人名之苦茶。”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

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分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

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

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

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

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

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傍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

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

所余茶苏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

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

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愍怀太子洗马,常上疏谏云:今西园卖

醯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

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杂诗:“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照妹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乾饭、

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

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

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麏,裛似雪之驴;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

酢,颜望楫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小人怀惠,大懿难忘。陶弘景杂录:

“苦茶轻换膏,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

后魏录:“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好羊肉酪浆,

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

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

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

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

以香芼辈。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

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