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95 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女强人。

这是她心目中的二姐。

她从未想到,有一天,会有一个人,不堪的人,平静自若的指挥自己的二姐。

可是,她的二姐,却理所当然的承受了,接受了。她道:“是什么事”

刘郁道:“我听说过,李小龙死前,留下一种未有完成的武功是不是”

唐近尘自然是知道,刘郁是什么人。他正常不会有所谓的俗事。如果是赛亚集团业务上的俗事,除去杀人的,自然会有大姐唐可欣跑来和自己说话,怎也不可能是刘郁。刘郁找她,八成,是武道方面的事。她老实,听话,也是因为,从这里,可以窥见,更高层次的武学。

因为在武道方面,刘郁已经真正,远远,严重的,超过了唐近尘。

武林有话,达者为师。不耻下问。她也是一个武痴,自然是想要武道更进一步。

和刘郁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预先的,了解这武道的进程。

呵呵,不是每个人,都是刘郁,有森罗万象这样,直指天路的功夫,可以省却很多思考,理解的。很多人,学武,在进步的路上,是一步步,自己独行,摸索,摸石头过河的。

但刘郁有森罗万象。这门功夫,直指天路,也许有些不全,因为它的后续,并没有前面那么详细,在对刘郁的帮助上,也远远不及从前,那么细致。可是,仍然是给刘郁指明了一条大的方向,比起别人盲人摸象,刘郁在巅峰上看旭日东升,实是高了千万里路。

唐近尘不是傻子。

她既然不可能像刘郁那样拥有森罗万象直指出来的大道,那就要学会,近可能的,和刘郁站得近些,只从他的角度来看,就可以看到很多,少走很多的弯路。

帮刘郁办理武道上的事,更是可以从中窥得一些路径。

现在听了刘郁的话,她的脑子也飞快的转动起来:“李小龙的确是华人骄傲,名声甚至超过武林神话。但在武道上,却犯下了一些致命的错误,过于迷恋外功,过于追求速进,速成,又受过伤,错误使用一些仪器,以至成悲。好在的是,他的确是留下一些东西。”

刘郁道:“不错,我就听说过,他临死前,好似在研习什么功夫”

“精武指,是龙拳精武指”刘郁之所以找唐近尘,除了她是唐家二小姐,唐家目前的话事人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她的武学方面知识,见识,真的是很渊博,从某方面讲,比刘郁还要厉害,还要全面。你在武林海外历史的事件中,有不明白的,问她,八成,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答案。所以,她立刻就回答了:“李小龙学武,师从叶问,但他的确有一段时间,是想要研习内家拳的。只是可惜,他的行情,太跳脱了,受不了内家功夫的那种静与稳,还没有多少感觉,就说这内家拳无用,最后放弃了。”

这是李小龙习武中的一大弊端。过于追求实效,也就是过于讲利害。一门功夫,有效没效,往往他不能见到速效,就弃之不用,并觉得没用。内家拳的这门功夫,不是说你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效果的,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源自于此。

所以李小龙否定内家拳,并且随后,没有往内家拳上发展。

“不过”说到这里,唐近尘话峰一转,道:“他的确还学了一些内家拳的功夫,形意拳”是的,李小龙,有学过一些,形意拳。这是因为,在内家拳里,形意拳,的确是容易速成。太极的确是十年不出门,但形意一年打死人。形意对于急功近利的李小龙来说,是有帮助的。

唐近尘道:“他从形意拳里,悟出了龙形,他想要的,就是龙形拳的功夫。不过,形意龙形,博大精深,很多形意拳大家都学不了,何况是李小龙。故此,他无法学会龙形拳。但,李小龙不愧是武学方面的天才。他虽学不了龙形拳,却从龙形拳里,找到了一个速成的法子”

刘郁道:“嗯,这就是你说的龙拳精武指了”

原来,当年,李小龙在武道上,也是在孜孜不倦的探索。

他当年接触,学习,很多武学,武术,只是,他的行情,导致他,急功近利。

这一点,让他的师父,叶问,不喜。叶问当年已经是老头子了,老人嘛,最书忌讳的,就是门人弟子,太过于急功近利。不沉,不稳。他们认为,这样的跳脱,不会有大成就。甚至,叶问还说了,李小龙是个短命鬼,把他就看成这个样子。

不过,李小龙却并未因此,而息了他的向武之心。

没了师父的引导,华夏大陆又在十年板荡中,李小龙就只好,去美帝斯了。

他在美帝斯,说得好听,是拍电影,其实,也是在接触,学习,其它的武道。

不过,那些武道,结果,可想而知,他学的是些个什么了。

但就算是如此,李小龙也以自己的所学,再加上各家各派的长处,发明,创造,整理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武道,截拳道。随著李小龙的武学,日日深,日益精,他也渐渐的,发现了自己武道上的不足,那就是,根基浅薄,难以精深。

第七百五十七章 :小龙遗产下

是的。李小龙,根基的确不够深厚。他在后来,的确是受困,武道的进步。

一个正确的武道者,在学修武道时,会有正常的步骤,先扎根,再筑基,然后万丈高楼起。是这么规矩。不可能你上来就盖楼,这样的楼,高再高,好再好,也是风中楼阁,不来风则矣,一来风,完蛋了。楼倒房屋塌。

但李小龙早早被叶问逐走了,他连咏春拳,都没有学全乎了,怎么可能打下良好的根基

就算他的天才,加上他吸纳的那些外道武学,也只是使他有一个飞快的进步。 却不可能,让他的这种进步,一跃而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小龙回到了香江,在香江,拍片,甚至学习内家拳功夫。

他还放言,挑战了一些内家拳的高手。但当时的香江,内家拳,精深的有几

再者,营养不足,远不及古,打出来的拳,劲力未免不够。

李小龙外功又太强,一涨一消,使他蒙住双眼,看不到内家拳的真蒂。他还是觉得,内家拳无用。不过,他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那些慢腾腾的内家拳,他看不上,可一年就能打死人的形意,却入了他的眼。

在形意拳里,最厉害的,就是龙形拳。龙形拳一成,天下世无双,没有打不死的人,没有抓拿不住的货。龙形拳,强,就强到了这个程度,这个地步。

只是,龙形拳,也是形意拳里,最难学的,画虎不成,都可以反类其犬,何况是龙乎

想要学龙形拳,又是难上加难。难上难。

李小龙偏偏,是那种没有耐心,没有耐力的,他急于求成,就利用自己武道的天才,去研究,改变。他想要把龙形拳,变成他的一种可以速学,速成的拳。李小龙不愧是李小龙。他很快就从龙形拳里看出来,龙形拳术,厉害在趾。

这个趾,不是脚趾,而是指爪牙的指。在龙形拳里,功夫到家,与人动手,一出手,就可以一把,将人制住,一把,抓拿到人的要害处。可以抓出这样的效果,一是抓捏在人的要害上,一是这指头上的爪拿之劲,强大无比。李小龙懒得去修指爪,这爪上的功夫,太慢了,不如上来就直指其一,也就是修指。

于是,李小龙就踏上了修指的路子。可是,修学指上的功夫,太难,太难。

在所有的武术里,指上的功夫,是威力最大,也是最难修的。

你只看少林修一指禅,得先修二指禅,就可以明白。这得有多难了。

一指禅,是一指倒立,从力学的科学角度来说,这是人体一根指骨,所能承受,最大的负重。再重一点点,这指骨就要折了。就这,还得是锻炼到骨头里的,才可以成就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就连少林传奇人物,海灯大师,他也仅仅勉强,修到了二指禅。

就是这样,海灯也被捧成了少林近代第一大师。

二指尚且如此,何况一指焉

华顶可以成为武林神话,凭的是什么

傲气中华,一指必杀,指剑诀。

李小龙根基,积累,都远远不及华顶,他想要硬来,修学这个指上的绝学,自然,是他承受不住的。李小龙猝死,其中,就有受这功夫的影响。因为,他的身体,本就是修学外功,导致的积累不足,外强内虚,又因这龙拳精武指绝学,导致身体超负荷运转。终于猝死。

“你想要修学”唐近尘问。

李小龙死后,他的这手绝招,绝学,想要学习的,不计其数。但最后,都望而兴叹。

为什么李小龙死后,那么轰动

这就是因为,那些武术家,都被他的这门功夫,折服了。

大家都是功夫大师,看到李小龙留下的东西

李小龙已经死了,他的老婆,他的孩子,根本没有力量,保住李小龙留下的一些东西。

比如这李小龙最后的武道心血,龙拳精武指。

李小龙是怎么修学这门功夫的呢他是用肌肉振荡器,来加强自己身体的能量。

仅这一点,就让很多人受不了。一些人尝试了,结果不要提了,很多人甚至因此残了,废了。以至于,这部修学武道的机器,停产了。因为它对人体,有严重的负作用。

另一点,就是利用大瓦率的发电机,来刺激,发电。

李小龙练功夫的时候,就是一指点出去,以手指去捅电源,然后以电流洗荡自己的身体。

这样,完全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以迫使,自己每发出的指力,都会打出一波更比一波强的劲力。这电流,普通的武道者,一碰,人就电晕过去,哪里又可以修学

所以,李小龙留下的,就是这么一个,让人看了,觉得不可能修炼的东西。

望而兴叹。

除了说李小龙厉害,不是人,还能说什么

他们当然不会怀疑这门功夫的厉害,只是,除了李小龙,谁又可以去修炼呢就连修炼的李小龙自己也死了。于是,就更没有人,去修学了。

可即使是如此,这门功夫,也是被保留下来了,作为见证李小龙活著曾经的强大存在。

但,已经没有人去修炼,去触碰了。

没想到刘郁打上了这个主意。

“我不是要学修龙拳精武指,而是想要借鉴一下”刘郁说的很平静。

但他的这番话,对唐近尘来说,却不亚于一道精神上的雷击。

什么只是借鉴

要知道,在唐近尘的心里,这龙拳精武指,也是高高在上的一门无上的绝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