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5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红军多好啊扬眉吐气的,自己可以当家作主,这才真叫革命翻身呢所以杨兰英无条件拥护共产党,无条件拥护红军。在她看来,江采萍和自己所在的红鹰突击队就是共产党与红军的代表。听队长江采萍的话,做好红鹰突击队的事,就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红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特别是刘罗仔上战场之后,她迅从那个小家里走了出来,认识上、行动上有极大的进步。她和刘观音现在成了江采萍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事事一马当先,弄得青秧开玩笑地求她别那么积极:

“你像镜子呀,一照就把我们的妖怪相给显形了,多讨厌”

杜青秧翻白眼归翻白眼,内心还是非常赞赏和羡慕她的这份积极的,而且也在默默使劲。她们的这些表现,江采萍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她在突击队的组织生活会上多次表扬了杨兰英,让杨兰英感到由衷的欣喜与快慰。

然而,筠门岭战役后刘罗仔失去了音讯,杨兰英从此失魂落魄,工作慢慢松懈下来,一有空就到医院和各兵站去打听刘罗仔的消息。令人失望的是没人知道他的下落,刘罗仔的生死成了一个谁也解不开的谜。组织上将刘罗仔列入了阵亡名单。在理智上杨兰英接受这个事实,但在感情上总抱一丝幻想,希望哪天刘罗仔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给人一份惊喜。

可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月,刘罗仔依旧杳无音讯。杨兰英彻底绝望了。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她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又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而且积极、努力到几近自虐的地步。

从悟性上讲,杨兰英不是那种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是只“笨鸟”,但这只笨鸟总是先飞,这就应了老古话讲的“勤能补拙”,渐渐的她从原先矮胖、迟钝的形象中脱胎而出,成了一个出色的红军女战士。

五月份她们下乡,房东的细鬼被蛇咬伤,杨兰英用嘴把细鬼伤口中的蛇毒吸了出来,救了他的性命。房东给突击队送了锦旗,组织上给她记了个三等功,杨兰英高兴得哭了。

在随后的党员生活会上,她流着泪向大家宣誓,即便被敌人五马分尸也绝不叛变。那一刻她的表情是庄严,虔诚的,大家被她感动了。杨兰英自己也感到惊奇。从小到大,她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做出这样一些有益的事,能受到这么多的表扬和器重,因而她对党,对红军充满感激。

江采萍现在很看重她,以前分组行动时老是让刘观音和周春霞带队,现在周春霞委靡不振,江采萍改让杨兰英带队。初次领头执行任务,杨兰英还怕担不起责任,谁知事后却完成得很好,这让她大喜过望,从此有了信心,工作越做越顺手。她这个组六月份借到了三百多担军粮,额完成了组织上下达的任务,受到了上级表彰。

由于是苦出身,杨兰英对村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每到一处总是帮人担水劈柴做家务,加上形貌朴实、为人周到,一些话总能讲到别人心里去,比身为外地人的江采萍、青秧和相貌出众但多少有些大小姐脾气的周春霞,还有性格火爆的刘观音,她更容易融入村民之中,因此受到老俵们的格外欢迎。意识到这点后江采萍有意让她担负与村民的沟通工作,她不负众望,遇事总能圆满解决。

txt上传分享

红翻天第二十八章2

四月份她们到一个山村借粮,村里有个名叫蛮牯的无赖见周春霞漂亮,竟当众口出粗言,要周春霞和他睡觉,否则村里人谁借粮谁倒霉。当晚,蛮牯还在她们驻扎的门外大喊大叫,烦得周春霞抽了江采萍的枪要毙了他,谁知蛮牯反将身体迎上前逼她开枪:

“你打呀,我早活腻了,早死早开心。”

周春霞怎么敢真开枪呢在她迟疑之时,蛮牯却得寸进尺,伸手去搂抱周春霞,吓得她撒腿逃进了屋内。江采萍求助当地村干部,村干部却说这个人他们也管不了。

蛮牯的父亲原是村里的族长,在一次宗族械斗中被打死了。他母亲不久也病逝了。按村规,为家族械斗死去的人,后代由村人合力供养,蛮牯由此吃百家饭长大,因失于家教,养成了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的秉性。他曾经当过红军,后来开小差跑到赣州做了段时间的二流子。赣州混不下去了又回老家滋事,整日里东家摸只鸡西家打条狗,村民们管他不住,只好任他胡作非为。蛮牯倒也聪明,在村里从不做太过火的事情,只是惹人讨嫌而已,还没有到非要逐他出村的地步,这也是村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但他这次对周春霞的举动委实太出格了,连队长江采萍和脾气火爆的刘观音,也一时拿不出对付他的办法,更别说当地的干部和群众了。

免费

想不到最后镇住蛮牯的,竟是平日性子挺好的杨兰英。这天,见蛮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泼皮样,当着村干部的面,杨兰英突然冲进灶房拎出一把明晃晃的斧头,对着门口的树蔸,一斧劈下去,树蔸立时破为两半。村干部愣愣地望着她,手中的烟斗直打抖,说:“妹仔,你这是想做嘛格”

“做嘛格”杨兰英提着斧头说,“他再这样我就要劈了他你们以为红军是专打白匪啊,我们还要除恶霸呢我跟你们讲,蛮牯这人捣蛋归捣蛋,可他也有怕的事情听讲他最怕除族谱了我看你们要下得去手”

众人惊讶地盯着杨兰英。那个村干部沉吟半天,最后终于云开日出地说:“嗯,这倒真是个主意,不妨试试”

就有人“当当当”地敲响铜锣,宣传全体族众到祠堂集合。在乡间,听到这种锣声所有男丁都必须赶到祠堂,因为这意味着生了大事或者有要事相商。蛮牯的父亲以前管祠堂,他小时候常在祠堂里进出,对祠堂有份特别的感情。听到锣声,他扔下周春霞,也毫不犹豫地赶来了。

兴许想到了自己这些日子确实不像话,蛮牯在进祠堂之前拐到家中取了把柴刀。到祠堂一看,矛头果真是指向他的,于是把手中的柴刀舞得呼呼响,扬言谁和他过不去就砍谁。

英姿飒爽、佩戴着驳壳枪的江采萍在青秧和周春霞的护卫下,大义凛然地走到天井上方。从蛮牯身边路过时,连眼睛都没有斜一下。蛮牯先是一愣,继而听见江采萍开始作借粮动员,然后又宣读了“新村规民约”,仿佛他蛮牯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当江采萍念道:“凡侮辱妇女、妨碍公务者,经村民讨论后可将其从族谱中除名”时,众人的眼睛齐刷刷地射向蛮牯。刁横的蛮牯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