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管她的大嫂考虑到家人的性命,生怕周春霞有什么闪失,对她护理得无微不至,晚上坚持和她同居一床,还用绳子将自己和她的手绑在一起。周春霞如此折腾了几夜后,大嫂终于熬不住了,丢下她一个人睡,将院门和房间都加了锁。晚间她还不喂那条狗,饿得它在门口团团转,等于加了一道岗。
刘罗仔撬门的时候,大嫂一家老小困顿之极,房间里鼾声大作。刘罗仔端门进去,看见伤痕累累的周春霞衣衫整齐地坐在床上,如豆的油灯下凄美出几分森森鬼气。
仿佛知道有人会来救她,周春霞见了刘罗仔丝毫不感到惊讶,而是淡淡一笑,接着从床角拿出个蓝布包袱,里头是陈太平给她置的几套新衣,那一刻刘罗仔对春霞不由多了几分崇拜。
一个女人遭此重创且生死未卜,居然还能在救命恩人前表现出别样的尊严,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
这气度一下让刘罗仔折服了。
周春霞的伤口尚未痊愈,走路颇困难,牛高马大的刘罗仔弓腰将她背起,胸前驮着自己的被筒和周春霞的包袱,一闪身消失在夜色中。
天上没有星月,北风呜呜刮着,周春霞在他背上低泣,刘罗仔感到了她痛苦的颤栗和自己那股不合时宜、来势汹涌的兴奋,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股邪念,变得异常冷静和机警。
虽说国民党当局这时已经确定红军主力进行了转移,但为了预防万一,他们的防范还是非常严密,到处是碉堡和巡逻队。而刘罗仔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根本难不倒他。
终于钻出封锁线了,他们来到一个稍许安全的山中,这时天已大亮。刘罗仔将周春霞安置在山腰的一座破庙里,自己出去打了个转,回来时手中多了半袋冷饭:
“附近的村子没有白军,问题不大。我们先吃点东西,你说到哪里我送你去。但我先想问你,我家兰英,她,她还好吗”
说这话时,刘罗仔搓着手,语气中有丝隐忧。周春霞马上捂着脸哭了。刘罗仔缓缓蹲下,随手拿起根枯枝在地上使劲划着。
“她不在了什么时候的事”
周春霞将那段时间杨兰英四处找他和牺牲的情况细细地告诉刘罗仔,他听完一屁股坐在地上,孩子般仰脸哭着。周春霞蹒跚着走过去,静静地挨着他坐下,等刘罗仔哭疲了,她的主意也拿定了:
免费
“你送我到黄村去。”
黄村是九十九窝群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因盛产毛竹而著名,那是独立大队的秘密联络点。周春霞要寻找战友,重新归队。
红翻天第三十五章3
对她的决定刘罗仔不觉意外,但他担心她的安全,因为陈太平在全县的每个角落都张贴了告示,上面有周春霞等悔过自新者的名单和悔过书,还点名红军游击队在九十九窝的失守,是周春霞告的密,一则混淆视听,二则想借刀杀人。
瑞金陷落后,被占区的红军游击队虽然转入了地下,但并没有因为白色恐怖而销声匿迹,并且相当活跃,不但经常神出鬼没地袭击白军,还大力开展了打击叛徒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
1934年12月2o日,中央政府办事处布了动员工农群众,积极击杀革命叛徒的紧急命令,宣布“在苏维埃机关、群众团体和党内团内,红色部队内担任干部及负责的工作人员叛变革命投降敌人的,或企图组织投敌的,或勾结敌人进攻苏区查有实据的”“概处死刑”。
这份紧急命令不时张贴在白区醒目的地方。陈太平一贴出周春霞她们的自新告示,她们的名字即被红军游击队打上了巨大的黑x,边上贴着这份油印的紧急命令,落款是中央政府锄奸队。周春霞这时去找队伍,完全有可能被当做叛徒处理。换句话,她现在没被陈太平杀掉,倒有可能被红军游击队当成叛徒除了。刘罗仔如此说出他的担忧,周春霞却笑了起来:
“我不怕,我已经死过好多回了。罗仔,你也晓得我以前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为什么现在吃得下千般苦,连死都不怕呢。实在是白匪太过惨无人道了我宁肯死在红军手下,也不愿意被他们奴役。”
听见这话,刘罗仔顿时语塞。他努力地想了想,终于还是把那句堵在胸口许久的话说了出来:“你这样死了冤不冤啊我看还是先到会昌找你哥哥吧。他那么疼你,肯定会为你报仇的。”
周春霞摇摇头:“怎么能去找他我和他不是一路人,走不了一条道,如果在战场上见了,非得你死我活。罗仔,别瞎想了,我们快去黄村吧”
刘罗仔只好答应。为安全起见,他偷了两套衫衣和一担箩筐,行走不便的周春霞坐在前面的那只箩里,后面的箩则装了几捆临时砍下的松脂木,两人扮成一对夫妻。由于都不是本地人,加上地形不熟,他们昼伏夜出,三天之后才到达黄村。
黄村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十几户人家散落在一口几亩大的深潭周围,四面环山,山上皆竹,天光云影中安静得像块千年的古玉。这地方让周春霞和刘罗仔大大松了一口气。可他们刚踏进村子就被人捉住了。人们把他俩关进一间黑糊糊的屋子里。不多久,来了几个男人,他们靠墙而坐,看不清模样。男人们问他们到这里干什么,是不是想偷东西刘罗仔叽里呱啦地辩解了一番,但他口齿含混,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其中一个男人听得不耐烦,喝令把他推出去,周春霞急忙挺身而出。
“对不住,老俵。我们是来投亲的,找我三姑红莲,请问你们认得她吗”
男人们面面相觑。一个身材健壮、腿脚不方便的男人最先从愣怔中清醒过来,他四十多岁的年纪,相貌威严,他一拐一拐地走到周春霞身边,仔细打量了她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