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1部中提到的费纳乌斯世界地图,非常正确地描绘出没有冰的罗斯海的状态。而且,南极大6沿岸地方的一些高山,从海岸流出的大河,也都有详细的位置图。但现在该地,除了厚达1英里的冰河以外,什么都看不见。
证据九
本书第一部中讨论过的布雅舍地图,正确地描绘了冰雪覆盖下的南极大6的地形。这是偶然,还是失落文明的地图制作者,在描绘地图时,南极大6尚未为冰所覆盖
证据十
让我们看一看铜币的另外一面。假设现在位于南极圈中的6块曾处于热带,那么北极圈内大6块又如何呢难道也曾经历过戏剧性的气候变化吗
冷岸群岛sva1bard中的斯匹兹卑尔根岛spitzbergen上现过1o到12英尺的棕榈叶,以及只在热带海洋生长的甲壳虫类等化石,可见当时北极海的温度,和现在的孟加拉湾或加勒比海相当。斯匹兹卑尔根位于挪威与北极点之间,大约在北纬8o度上下,现在一年中船只只有二三个月可以通航到那里。
从化石中,我们现中新世2ooo万到6ooo万年前,在北极点的5oo英里之内,曾生长着茂盛的沼泽柏树,在同一时期,斯匹兹卑尔根还曾现过睡莲:〃不论格林内尔、格陵兰、斯匹兹卑尔根,我们现的中新世的植物,都需要高湿度、暖气候。尤其是斯匹兹卑尔根的睡莲,更需要经年流通的活水。但今天的斯匹兹卑尔根,在北极圈内,一年中却有一半处于黑暗,与拉布拉多Labrador的距离,就与拉布拉多与百慕达之间的距离相当,非常地遥远。〃
北极海有若干岛屿,在最后的冰河期间,一直没有被冰所封。例如,从北极点往下9oo英里的巴芬岛Baffin的泥炭中,现有赤杨与白桦的化石,证明3万年前,当地的气候比今天要温暖许多。而且这种气候状态一直维持到距今17ooo年前。〃在威斯康星冰河期间,北极海的中央地带,气候温和,许多在加拿大和美国无法生存的动物和植物都移到这里。〃
俄国科学家证实,最后的冰河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北极海都相当温暖。海洋学者沙克斯saks、贝洛夫Be1ov、拉匹那Lapina等人从海洋学的角度观察这个时期后,得到的结论是:距今32ooo年至18ooo年前,北极处于一个非常温暖的状态3。
本书第四部中所述,从育康地区,经阿拉斯加到北西伯利亚的深处,现有大量原来适居于温带的哺乳类动物,瞬间冷冻后,尸体被保存于永久的冻土层中。而这样大规模的绝灭,应生于公元前11ooo年至公元前1oooo年之间,另外在公元前135oo年左右,也曾出现大规模的绝灭。
在本书第27章中已有详细叙述,上一个冰期快结束的公元前15ooo年至公元前8ooo年之间,尤其在其中的公元前145oo年至公元前125oo年之间,或更精确地说在公元前11ooo年至公元前1oooo万年之间,曾经生过非常大规模的变动。在一个地质学家认为非常短暂的期间内,厚达2英里面积,广至上百万平方英里的积雪,突然不知什么原因全部融化了。〃很显然不是因为冰河期气温逐渐变化所致积雪快融化,必定是因为有一些非常不寻常的原因,肇始天候改变〃
文明的处刑者
会有什么不寻常的原因,肇始天候如此突然地改变呢
肇始北半球冰河时代突然结束的,会是因为地壳突然移动了3o度的关系吗迫使冰河最厚的地区,从北极圈往南移动,而使冰河期结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同样的地壳3o度大移动,没有使得面积达6oo万平方英里,为冰所覆盖的南半球大6,从温暖的纬度往南极移动
在有关南极大6移动的问题上,我们确知南极大6不但会移动,而且曾经也移动过。从化石中,我们已现了以南极的纬度,和一年有半年没有阳光的条件,是不适合树木生存的。
但是我们不知道而且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南极的大6移动,是因为地壳移动,还是大6漂移,还是其他尚不为人知的原因肇始的。
让我们考虑一下南极大6的条件。
我们已经看到它占地广大,面积达55o万平方英里,而土地上面则被7oo万立方英里的冰块所覆盖。据估计,这些冰的重量约有19x1o15吨。支持地壳移动说的人很害怕的是,这个巨大的冰原重量每年都在增加的冷酷事实。〃冰每年增加293立方英里,等于每年在南极大6加上相当于一个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块。〃
而可怕的是,在岁差运动、黄道的倾斜、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以及自转的离心力,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的引力等影响同时作用下,南极大6不断扩大的冰河重量,可能会成为地壳大规模移动的最后决定性因素。
休布朗hugha1967年稍嫌夸张地写道,南极冰帽越变越大,已经悄悄地、秘密地、无情地成为一股自然的力量一股由自转而产生的能源。冰帽本身不知不觉地成为最大的危机,明显的威胁,文明的处刑者④。
这个〃处刑者〃是否即为公元前15ooo年到公元前8ooo年的7ooo年间,为上一个冰河期画上休止符的重要因素地壳变动最激烈、最具破坏性的时期,应该就在公元前145oo年至公元前1oooo年之间。或者,这个时期,在北半球的气候突然生了某种戏剧性的变化,而引了这一场大变动,造成了几百万立方英里的冰雪溶化,并触动了全世界火山活化
现代地质学家反对这种大灾难、突然间天变地异的说法,而倾向于一种〃齐一论〃,主张〃从现存的地质现象中,我们可以找到过去的改变成因〃。然而大灾难论者却主张〃地球表面的改变,大体而言,是因为突然的物理力量所造成〃。然而,有没有可能,造成上一个冰河期的机制,也就是最近一个造成地球冲击性变化的力量,同时具有〃灾难〃和〃齐一〃的特质
伟大的生物学家赫胥黎Thomashux1ey爵士,19世纪时曾经说过:
对我而言,天变地异说或齐一说之间的思考对立并不存在。相反地,我认为突然的异变,很可能是一贯运动的本质,它的一部分。容我举例说明。时钟可谓为一贯动作的典范,好的时钟表示它经常能保持一贯的、整齐划一的动作。可是锤子敲打钟钟,基本上却是一种突性的变动性动作。同样的敲打动作,我们可以用榔头敲打火药使它爆炸,或敲开水库,让大量的水流出;经过精心的安排,我们也可以让时钟在不规则的问隔,以不同轻重的力量和回数敲打不同的东西。然而这些不规则的变动性动作,最后造成的却是齐一性动作的结果。所以,我们可能在研究时钟上,便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学派:一个研究敲打时钟的锤子,另一个研究钟摆⑤。
有可能大6漂移就如同钟摆一样
而地壳变动则如同锤子一样
火星与地球
科学家相信,地壳变动不仅在地球,在其他行星也曾生过。科学美国tif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