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显然,精确的地理资讯经由不同的民族逐渐流传下来。 最早的地图显然是一个来历不明的民族所绘制的,然后经由古代最伟大的航海民族、纵横世界海洋1ooo多年的迈诺斯人minoans和腓尼基人phoens流传到后代。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图被收藏在埃及亚历山大港a1exandria的图书馆,经过地理学家整理后编纂成集,供学者研究3。

根据哈普古德教授的研究,这些地图集和一些原始地图辗转流传到其他学术中心,尤其是君士坦丁堡。12o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君士坦丁堡被威尼斯军队攻占,这些地图落入欧洲水手和浪人手中:

这些地图大部分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图,但其他地区的地图也流传了下来,包括南、北美洲和南北极的地图。显然,古代航海家的踪迹远达南极和北极。说来也许不可思议,但证据显示,某个古代民族确实曾经在冰封之前勘探过南极海岸。这个民族显然拥有先进的导航仪器,可以精确判断经纬度。他们的航海技术,远远越18世纪下半期之前的任何古代、中古或现代民族。

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推测,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存在一个如今已经消失的文明。上述的航海技术足以证明,这些假设并非纯然是空穴来风。古代航海技术的证据,大部分被学者斥为神话,但我们在这里提出的证据却不是轻易可以推翻的。我们的证据显示,以往现的那些证据现在必须重新提出来,让学者以开放的心胸重新加以评估④。

尽管爱因斯坦a1berteinstein强力支持哈普古德的推论见下文,而且,连美国地理学会会长约翰莱特Johnright也承认,哈普古德〃提出了亟待学界验证的假设〃,但是,至今仍未有学者对这些神秘的早期地图,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哈普古德在学术界的同仁,非但不曾赞扬他在人类文明研究上的贡献,反而刻意打压他。直到逝世之前,他的观点和研究工作备受讥刺,而这些批评往往是〃尖刻的、琐碎的,禁不起事实的检验,回避了真正的问题〃⑤。

爱因斯坦观点

已故的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生前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思学院讲授西方科学史。他既不是地质学家,也不是古代史学者。然而,他的研究却对世界历史和地质学产生极大的冲击。他的成就应该会受到后人肯定。

爱因斯坦早就看出这点,所以,他破例为哈普古德在1953年写的一本新书作序。这年也就是哈普古德对皮端雷斯地图展开调查之前的几年。在序文中,爱因斯坦指出:

我经常接到各方人士来函,要求我对他们尚未公开表的论点和观念提出一些看法。当然,这些观念和论点大多缺乏科学根据。然而,接获哈普古德教授的第一封信时,展读之下却让我大为振奋。他的论点虽然简单,却极富创意;如果能找到确凿的证据,他的观点必将对地壳的历史研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6。

哈普古德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地质理论。他试图解释,南极大部分地区,直到公元前4ooo年,为何能一直保持无冰状态。此外,这本书也探讨地球科学其他许多异常现象。哈普古德的论点简述如下:

1、南极大6并非一直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曾经比现今温暖得多。

2、当时这块大6气候温暖,因为在那个时候它的地理位置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以北大约2ooo英里处。 换言之,当时它的位置是在〃南极圈之外的温带,或温带和寒带之间的地区〃。

3、在一种名为〃地壳移置〃eartht的地质机制p1ate-tics运作下,这块大6转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进入南极圈之内。这个机制不同于结构地质学上所谓的〃大6漂流ta1drift。它指的是: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移换,如同一只橘子的表皮,松俄后就会整个的移动〃。

④、根据哈普古德的推测,〃地壳移置〃造成南极洲向南移动后,这块大6逐渐变冷,地上形成的冰层口愈扩大,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支持这个激进观点的进一步证据,罗列在本书第8部各章。在这儿,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正统地质学家到现在还不肯接纳哈普古德的理论,尽管他们一直无法提出有力的反证。哈氏的观点引起太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哪一种地质机制,能对地表的岩石圈产生如此强劲的冲击,以致引规模如此庞大的地壳移置

让我们听听爱因斯坦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在南、北极地区,冰雪不断累积,分布并不均匀。地球的运转使这一堆堆分布不均匀的冰雪产生变化,从而引出一股离心的动力,传送到地球僵硬的表层。以这种方式产生出来的离心动力,能量会日渐增强;当它达到某一个程度时,就会使地壳松脱,开始移动⑦

令人惊异的是,皮瑞雷斯的地图似乎蕴含一些间接证据,支持哈普古德提出的理论:地壳突然南移之后,南极洲部分地区才开始形成冰层。更重要的是,由于这样的一幅地图只有在公元前4ooo年之前才有可能绘制成,我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的历史重新加以考证。根据一般学者的看法,公元前4ooo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有文明存在。

简单地说,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共识是:

文明最初源于中东地区肥沃的新月形地带。

文明源于公元前4ooo年之后,在最早的真正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出现时达到一个顶点,时为公元前3ooo年左右。随后出现的文明,崛起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国。

大约15oo年后,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的南北美洲,独立地展出一个文明。

在旧世界,自从公元前3ooo年以来在新世界,自从公元前大约15oo年以来,文明稳定〃演进〃,变得愈来愈复杂、精致和丰富。

因此,相对于今天的人类文明,所有古代文明以及它们的各种成就只能算是原始的玩意儿中东古代天文家对上天的敬畏,违反科学的精神,而埃及的金字塔只不过是〃原始工程师〃的作品。

皮瑞雷斯地图所蕴含的据证,却跟以上所有论点生抵触。

神秘的绘制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