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从大金字塔的高点往下俯望,比往上爬,更令人精神紧张。 不再需要与地心引力格斗,所以体力的付出比较小;但另一方面,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而非天空,所以失足的危机随时在眼前。我们几个小心谨慎地选择路线,在巨大的石块中辗转、溜滑,往那庞大的基座方向移动,更觉自己如蚂蚁一般的渺小。
终于到达平地。暗夜已经结束,曙光初露,天色逐渐由暗转明。我们依照先前约定,付给西方的守卫5o埃及磅,并在极度解放与胜利的欢愉中,意气风地离开了大金字塔,往西南方几百公尺外的卡夫拉王金字塔移动。
胡夫khufu、卡夫拉、曼卡拉,在希腊文中分别称作基奥普、麦西里努斯mus,不论我们用埃及还是希腊名称呼这些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公元前2467年的法老王,均以在基沙建造了三座金字塔而为后世所知。至少,2ooo多年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名著历史history中,认定大金字塔的建造者为胡夫王,从此以后,历史就这么决定了。希罗多德至埃及一游后,将他在旅途中获得的资讯,写进这本现存最古老的金字塔相关文献,并陈述道:
基奥普斯,据说在位5o年后驾崩。其弟基夫拉恩成为新法老,并同样地建造了一个金字塔除比其兄的金字塔矮4o英尺外,一切规模照旧。基夫拉恩在位56年后,王位由基奥普斯之子麦西里努斯继承麦西里努斯留下的金字塔比其父王在规模上要小甚多1。
希罗多德看到金字塔的时候为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金字塔建造完成后的2ooo年。但是往后有关金字塔的历史,都是以希罗多德的证言为基准,全盘接受他的说法。直至今日,所有的评论家仍谨遵这位伟大希腊历史学家的教诲,不敢逾越。尽管希罗多德的叙述得自道听途说,但是时至今日,〃大金字塔由胡夫王、第二金字塔由卡夫拉王、第三金字塔由曼卡拉王建造完成〃的说法,却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史实了。
被矮化的谜团
与阿里分手后,桑莎与我继续在沙漠中漫步。绕过第二金字塔的西南角后,我们的眼光被它的顶部所吸引,并且现,从顶上往下数的第22层石块,石面上仍然保留有原来的覆面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基座往上的数层,每层面积都至少延绵数英亩,所使用的石灰岩块,每块大概有2o英尺宽、6英尺高,巨大到几乎无法攀爬的地步。我后来才现,这种巨石每块达2oo吨重,需经过一种非常独特的石工技术切割而成,而基沙一带的古迹,到处都可散见这种切工。
第二金字塔建立在切取岩床而造的平台上,西面与北面形成一壕沟状凹槽,有的地方深度过15英尺。沿着塔西面,往壕沟的南方走去,不需多远,便可看见4oo米外,耸立于沙漠中的第三金字塔。
胡夫卡夫拉曼卡拉根据所有正统古埃及学者的说法,建造金字塔惟一的目的,便是分别作为这三代法老的坟墓。但显然这种主张有许多不尽之处。 例如,1818年,当欧洲探险家吉奥维尼贝索尼giovanniBe1zoni打开卡夫拉金字塔中旷阔的停棺室时,现室内空无一物,不仅没有棺材,房间装饰极为朴素,不见任何饰品,仅有一具嵌在地板内的大理石棺,外表打磨得十分光亮,但内部也是空的。棺盖已被敲成两半,丢弃在棺材附近。这一切应做何解释
对古埃及学者而言,这似乎很容易解释。他们认为在非常早年,或许卡夫拉驾崩后的几百年之内,盗墓者已经进入过停棺间,把包括做成木乃伊的法老王在内的所有物品横扫一空。
显然同样的事,也生在比较小的第三金字塔上。我和桑莎一面思考着这个问题,一面前往这个为祭祀曼卡拉王而建的小金字塔。最先踏入这个金字塔内的欧洲人,是一位名叫豪尔卫斯hoardVyse的英国上校。他在1837年进入停棺室时,看到的只有空无一物的玄武岩石棺,木棺盖上有人形的浮雕,棺旁残留着少数的骨骸。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将那些骨骸视为曼卡拉的遗物。但是我们利用现代科学的验证,现骨骸和木棺盖,都是公元早期金字塔年代后25oo年的产物。也就是说,在金字塔时代的许多年后,有人〃闯入〃金字塔,并将死者埋葬在那洞穴中在古埃及历史中相当常见的一种行为。至于那玄武岩的石棺,则可能属于曼卡拉王。这种假设是否属实,现在已无法证实,因为卫斯将石棺从西班牙运送回英国时,船只中途翻覆,石棺也因此沉入海底。既然根据卫斯的记录,石棺被现时为空的,因此大家再度假设法老的尸体已被盗墓者移走。
同样的假设也被用在胡夫的身上。由于胡夫的尸体在打开金字塔时早已不在,一般古埃及学者的看法,可以大英博物馆的乔治哈特gehart的见解为代表。哈特认为,在胡夫〃被埋葬后的5oo年内〃,盗墓者就已打开了大金字塔,并且窃取了所有〃陪葬的宝物〃。根据这种说法,盗墓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2ooo年左右,因为胡夫王驾崩于公元前2528年。而且这一方面权威的爱德华兹教授更进一步假设:所有陪葬的宝物可能都是从现在我们称之为〃王殿〃king'schamber中盗走的,而且被安置在〃王殿〃西侧的玄武岩石棺,〃就是以前放置法者遗体的棺材,很可能里面另外还有一个木制的内棺〃。
上面说的,都是正统的而且是主流的学者的意见。这些学者显然毫不怀疑地认定他们的意见就是史实,并在世界各地的大学中广布他们的学说2。
但是,万一这些意见并非史实的话,怎么办
里面空无一物
有关胡夫王的木乃伊遗失的谜团,早在公元9世纪,开罗伊斯兰教总督卡利夫阿尔玛的记录中便已有记载。当时他率领一队石工师傅,从金字塔的北面掘了一条隧道进去挖宝,经过一连串幸运的巧合,找到了这条现代考古学家所称的〃玛门穴〃ma'mun'sho1e的通路。玛门穴可直接衔接金字塔内部几条通路,其中一条为从北面入口进入金字塔以后,便往下行的〃下坡道〃入口的位置在古代虽广为人知,但是到玛门时期早已被人遗忘。更幸运的是,作业时,因石锤、钻岩机等的振动,致使下坡道屋顶上的部分岩石掉落,而暴露出金字塔内部入口处原来便有的〃上坡道〃。
不过,虽然找到通路,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坡道入口处,也就是坡道中最狭窄的一部分,被几块硕大而坚硬的玄武岩塞住,路被完全堵死。堵塞工程很明显地是在金字塔建造时做的。阿拉伯工人在尝试击碎那块硬石却失败以后,便着手从周围硬度比较低的石灰岩上凿起隧道。经过好几个星期,总算清除掉进入金字塔最大的障碍,而为前进金字塔铺好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