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9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好辛苦的心理访谈啊我说得头昏眼花、唾沫横飞,可是照后来她的生活实践和人生轨迹来看,她没有听我的,这就是大多数理论的命运,只能沦落为表面的华丽文章,就像祭坛上的神像一样,只有在祭奠时才能被人想起来,平时只被束之高阁。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按照天津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历史上真正的武植和潘金莲形象与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作者张奎文到河北省清河县的“武植墓”去参观,发现武植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笔者尽量白话一些,但是在翻译当中,为了让意思完整,增添了一些话,但是原文意思没变。包括翻译文龙先生的评论时也如此处理,请找原文对比。以后遇到此种情况恕不一一注明。:武公,名植,字田岭。儿时被称为“大郎”排行老大,老时被尊为“四老”。武公夫人潘氏,大家闺秀,端庄贤惠。武公的先祖出自晋阳郡,是商朝君王武丁他是商朝胸怀远大、励精图治的君主,因为继位之间在社会中历练过,懂得民间疾苦。他的丞相更伟大,叫傅说,“说”念“悦”,史记殷本纪中有传。孟子也提到过他,“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必备条件。傅说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建筑科学家,他的名言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多知道点历史知识,没有坏处。的后代,也算出身名门,后来迁徙到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武公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缺衣少食。然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武公卧薪尝胆,思图雄飞。兼且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时得中进士,官拜七品。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清廉无私,爱民如子,造福一方,百姓感其德政,送“万民伞”旧时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绸布条,上写赠送者姓名以彰显其德行。然而,历经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武公的名节却无端遭人诋毁,古墓也惨遭摧毁,令良士贤妇指武、潘二人饮恨九泉。如今重新修葺墓室,并且要还武公清白,以便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也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冤假错案,勿使历史悲剧重演。是为铭记。

这是历史上真正的武植,相反那个威猛的武松倒是一个中的虚构人物。水浒传中没有提到武、潘二人有子氏,金瓶梅中只提到武大郎与前妻生了一个女儿叫迎儿,而事实是,武植的第24代孙子还活着。在人们挖掘武植墓的时候,发现一对腿骨,结果推算出武植的身高在一米八零以上,称得上高大威猛,哪是什么“三寸丁、谷树皮”呀更冤的是潘金莲,一个与夫恩爱的大家闺秀,被描写成了不知廉耻的。据武植的后人说,武植的岳父是邯郸知州,在家乡清河县开有染房工厂,武植因为家贫就在他家工厂打工,因为他贫而好学,被知州看好,不但资助他求学,而且把善良、贤惠、勤劳、仁义的女儿潘金莲嫁给了他。

那最后怎么演变成这个样子了呢源于小人的摇唇鼓舌。武植的拜把子兄弟王某因为家族败落,前来投奔,武植暗中安排资助之法,在家乡为他盖房修屋,但没有明说,可是王某恼羞成怒,以为武植嫌贫爱富,故意拖延,愤然离开。之后他心生歹念,采取说唱和张贴非法小广告的方式,诋毁武植,加上曾被武植惩治的乡里恶少西门庆助纣为虐,摇旗呐喊,使武植的个人形象被毁于一旦,同时武植之妻潘金莲也惨遭株连。最后文学家施耐庵,开始创作时,采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方式,创作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只可惜历史上真正的武植成了牺牲品。

那个王某后来得知真相,无地自容,在良心的谴责之下,自缢身亡。而施耐庵的后人光明磊落,知道了冤案之后,竭力为武、潘二人平冤昭雪,河北威县的施胜辰,曾经到武家那村作画十六幅,并配上诗文道:“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并为潘金莲画像配文道:“我曾经恭敬地绘制了武、潘二人正像十六幅,端正地悬挂在武氏祠堂,为他们平反冤假错案,使真实大白于天下。企望武、潘在天之灵能够宽恕先人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无形中对他们造成伤害的罪过。施家人焚香再拜。”而且,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曾经用口谕为武植立碑,并命人植树二百株。可惜这茂密的植被毁于文革期间。

这种文学创作,有时对于历史人物的伤害是致命的,甚至是会伤害到真实人物的人格和名声,我们在欣赏故事情节的时候,确实应该向受到损害的历史人物致敬。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让我们得到了美学上的欣赏。我不是在凑字数,而是确实想利用我的平台,来为受到严重伤害的潘、武二位同志喊冤并致敬。希望大家把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分开,这样才可能不会伤害到真实的灵魂和高贵的品格。我们痛恨和批判的是中的人物,而不是那个曾经温柔贤惠的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

但是武、潘二位同志现在也不要太过想不开,受到冤枉的不仅仅是你们两个。如果要是需要谢罪或者道歉的话,罗贯中的后人恐怕要奔走不暇,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情节的需要,受到罗老先生扭曲的人物,何止一两位。

英雄不得志时难免要有策略性的做低伏小,刘备先生完全白手起家,更是难于登天,于是刘备先生在三国中成了一个动辄掉眼泪的娘娘腔,一个盖世英雄哪能如此窝囊呢您也哭出来一个江山试试根本不可能。没有雄才大略,没有刚强豪放,哪能成为团队领袖呢大家注意,要是从起点来看,刘备是三国中排行第一的英雄,曹操有大家族做后盾,而孙权更是仗父兄之基业。要知道,起步一千万的资金,赚了一个亿,没什么,应该的,仅仅翻了十倍而已,赚不来说明你是猪脑袋。而白手起家赚了一个亿,这叫传奇。刘备就是这样一个传奇英雄,可是在三国中,就要为情节让路,或者为了表现仁义,或者为了逃命,或者为了收买人心,罗贯中导演让他必须哭,他只好哭,因为笔在罗先生手里。

哪个政治家没有权谋手段可是诸葛亮的权谋叫智慧,曹操的权谋叫奸诈。没有办法,为了拥刘,为了立挺诸葛的需要,于是又一个大英雄成了白脸奸臣。如果要说战略战术上的出神入化,司马懿要胜诸葛一筹,可是为了情节的需要,司马只能当小丑,做配角,被一个“空城计”吓得屁滚尿流,最后还是“死诸葛吓退活仲达”,就连诸葛的最后谢幕演出,都要把一个战略家和政治家弄得狼狈不堪。又有什么办法导演说的,就这样安排,已成古人的司马懿只能在天堂看着干着急,却毫无办法。

我还没见几个战略眼光能超过鲁肃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可是为了突出诸葛的纵横捭阖,鲁肃同志只能满心委屈地当着配角,如果读者不看三国志,以为鲁肃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老实人。“曲有误,周郎顾。”想想一个具有高超艺术修养的统帅带领千军万马指点江山,何其儒雅可是,对不起,“既生瑜,何生亮。”一个故事只能有一个主角,为了突出主演的才华,这样一个三军统帅只能充当心胸狭窄的小瘪三。只有关公,掩嘴偷笑,谢谢罗先生,让他享受了想都不敢想的哀荣。

在三国中,这种情况不胜枚举。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罗先生真是才如天大、妙笔生花,不但没有错,而且是巨大的艺术成功。但是作为现代读者,我们还要分清文学创作和历史真实的区别。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让武、潘二位不要过多抱怨了,我们知道你们的委屈,而且受到扭曲的又不是你们一个。问题是,现在想要改称别的姓名已经不行了,我们还是要对金瓶梅中的“象征符号”进行艺术批评。敬请谅解。只是奉劝各位读者朋友,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不要联系历史上真正的武植。而是要记住,这里的武植和潘金莲是一个“虚构的,具有现实人性的,同时又能影射真实人生的象征性符号”而已。

这一回的结尾是武大已死,就要找何九验尸焚化。

第六回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

说句不谦虚的话,笔者也算博览群书了,思想性的、艺术性的、哲学类的、历史类的,都有所涉猎。作为所谓的闲书,我更是读了好多,一般来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一般都是大团圆结尾,最后都能达到大光明彼岸,这样反而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悲剧,只有悲剧才具有震撼心灵、撕裂人心的力量,好多名著都是悲剧,大家可细心观察。我的父母给了我一颗多情的心,让我用它来感受人世间最为细腻的感情,曾经让我坐卧难宁的小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