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按照乡俗,上门相亲的小伙子要带见面礼的,我坚决反对父母接受这样的俗礼。争执下来,父母最终妥协了,我的意见是:可以见一面,但不能收礼金。初二那天,媒婆领着一个年轻小伙进了门,那男子看上去很斯文,脸上架着近视眼镜,西装革履的,像个读书人。

这媒婆是四乡八邻中有名的媒婆,别看是中年妇女,门路还挺广,听说经她介绍的村姑嫁到城里的,也有好几例。从农村嫁到城市,门当户对的旧俗是被她打破了,自然成了名人了。这不,知道这家姑娘是个高中生,投其所好,就把戴眼镜的领上了门,也算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吧。

一家人招待客人吃饭时,媒婆正式介绍了他,才知道他跟我是一个学校毕业的,早我几届,当年高考考上了大专,后来不知为什么中途退学了。原因不好问,媒婆只说他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开小吃部,生意不错,几年下来积攒不少钱,家里都盖上楼房了。小伙话不多,有点腼腆,是个老实人,说话没有媒婆那般夸张,说自己在大学卖早点和夜宵,起早贪黑的,挣点小钱很辛苦。看上去人很实在,父母觉得他人品不错,私下问我感觉怎样。我说,人家在北京大城市做生意,我一个种地的怕高攀不上。

我算是回绝了,根本没考虑对方是否适合,没有理由的拒绝。我根本没心情打理自己的婚事,对我来说,那实在太遥远了。这场见面很冷清,媒婆显得很扫兴,跟我父母唠叨着,说你家这丫头眼光高着哩,书念多了不见得就是好事。临走时,那小伙跟我私下聊了几句,说他也是领父母之命来相亲的,自己还没想到娶媳妇的事。不过,有句话倒是打动了我,他说像我这样的,没考上大学老呆在乡下也不是个事,应该想想出路,去外面走走,开开眼界,谋个事做总比蹲在地里强。他道出自己的理想:将来等钱攒足了,就到县城里买套房子,开个饭馆。

他话虽不多,却透出道理来,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成了井底之蛙,离开学校才半年,我的视野只局限在村外的一亩三分地上了。我便问起北京来,在那找工作容易吗他说那地方人很多,天南海北的,在北京的老乡也不少,有做小买卖的,有像他这样卖小吃的,只要肯吃苦,赚钱的机会是有的,在北京安徽老乡中的女孩子大都做保姆,北京人很文明,不歧视外地人,就算是做保姆的,也同样能得到尊重,都是靠劳动吃饭。最后他还提到某某也是保姆出身,现在都开公司了。

他的话让我开了眼界,涌起想到外面见见世面的冲动。他将手机号码告诉了我,说以后若是到了北京,给他打电话,他呆了不少年,比较熟悉,到时候需要帮忙只管说一声。

相亲一场非但没让我死心塌地将自己交付给一个陌生男人,反而触动了我早已按捺下的不甘心,我开始心动了,憧憬中的北京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阿莲的故事13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在京打工的保姆们都来我家里串门,得知我没考上大学,都过来安慰我。她们都是我孩童时的好姐妹,大都是初中辍学的,有的小学都没毕业,大家都劝我跟她们一道上北京,先去看看,不一定非要做保姆,摆个地摊也能赚钱。听她们的口气,一个高中生做保姆实在是可惜,即便我没考上大学,也不至于跟她们那样伺候别人,有知识就多份机会,相比之下,只要我到了北京,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做。

农村春节几天里,人们大都是在串门中度过的,离开家乡一年的打工者回到村里,自然要在村人面前多讲讲在城里的非凡遭遇,浮夸卖弄间,迎来留守人的羡慕之色,也满足了他们农民式的虚荣。

那段时间里,也有些男人来我家串门,给我父亲递上一根牌子响亮的香烟,坐在那里就侃上了,见多识广,也就油嘴滑舌了,好像从他们嘴巴里吐出的都是神仙般的生活,逍遥自在,不劳而获。他们有的卖衣服,有的干建筑装修工,更多的是卖小吃,个个得意洋洋的,指手画脚,滔滔不绝,竟然说读书上大学没大用途了,那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大学生多如牛毛,并说那些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工作没找到,跑到他们的摊前吃的玉米馒头可不少,哪里人才多,他们的三轮车就往那里蹬。好像北京满地都是人才,又满地残留下玉米包子皮,将钞票塞进了他们的口袋里。说到即兴处,居然动员我的父亲别让儿子上学了,到北京蹬个小三轮也比种地强。

父亲总眯缝着眼不吭声,说到自己儿子时才插上一句:不能半途而废呀,毕业再说吧。

尽管知道他们的话很是夸张,可我也觉得自己是鼠目寸光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至少他们走出去看到眼里了。我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仅浓缩在电视屏幕上,我所到达的最远城市也就是巢湖,巢湖之外的事真有电视画面上那般精彩吗真如他们所描绘的那样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阿莲的故事2

前些年的春节,我一般不去亲戚家串门,常用看书来搪塞家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过完寒假。在乡下的亲戚中,舅舅为大,这个春节我去了趟舅舅家,就在隔壁村。表哥夫妇都在北京打工,我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表哥是个直性子,有一说一,从不遮掩,他的话会让我更理性。

表哥是北京工地上的建筑工,每逢春节他都回不来,因为年关是讨工钱的关键时候,他们要守在工地上等一年的工钱。表嫂通常是一个人回家过年,她就是做保姆的,工钱比不上表哥,但能每月按时放,所以每年春节也算是赚到现成钱了。听母亲说,表哥在北京常受媳妇气,原因是他每月从工地上领到的零花钱太少,又爱抽烟喝酒,经常让老婆救济,花老婆的钱自然很怄气,只有一年工钱全部到手时,才是表哥在老婆面前扬眉吐气的时刻。

我领着小弟到舅舅家拜年,意外看到了表哥。几年没见,表哥快成小老头了,胡子拉碴的,满脸皱纹。一家人正在唉声叹气,听舅妈说,今年表哥的工钱是下来了,但没到辛苦一年的表哥手里,而是在其他村的一个小包工头手里。大年三十,表哥还泡在包工头家里要钱,结果只拿到了一千元,算是过节费。最倒霉的是表嫂了,有回上工地宿舍找丈夫,无意中把肚子弄大了,在北京又怕雇主现,勒紧裤腰来掩饰,结果流了产,最终还是被雇主解雇了。好在那家人是知识分子,了双月工钱让她回家补身子。对舅舅家来说,这个春节真是祸不单行。

一说起北京的日子,表嫂就流起泪来,孩子没了,最痛的是女人,表哥只闷声抽烟,听老婆埋怨。当我打听做保姆一事时,表嫂连连摇头劝我说,你肯定做不了那活,碰上个好人家会把你当人待,能坐到饭桌上跟一家子似的,碰到刻薄的,你吃冷饭都塞牙,做什么也别做保姆。表哥也劝我别有那想法,他们工地上也有女的做小工,人家情愿干重活也不愿意做保姆。表哥随后长叹一声:做保姆一年到头,钱没挣多少,孩子没了,唉,倒霉透了。

表嫂一听,立刻反驳道:“再少也比你强,你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