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22 部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完,想下次继续接着,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我倒是知道王师傅食品公司现在缺人,大哥可以去试试。 ”王梓钧说。

“王师傅?就是那个卖方便面的?那是大公司啊。”林成森说,“我虽然学的专业是管理,但没有太多的实际经验,怕是不好进去吧。”

王梓钧笑道:“那可巧了,他们那边正好缺管理人才。”

“你怎么知道?”刚说完,林成森拍了下自己的额头说,“听青霞说他们的广告是你拍的,你当然认识那边的人!”

王梓钧写了个地址递过去:“这是那边的地址。”

“好啊,我去试试。”林成森接过公司地址,兴致却也没提起来。

“快过来开饭了!”林母端着汤出来。

房里写作业的林丽霞听见喊声高兴地跑出来,闻着ji汤的香味说:“老妈好偏心,每次梓钧过来都nong好吃的。”

林丽霞表情很无辜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快来吃个jitui,瞧你可怜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为家里不给你饭吃。”林母笑着给nv儿夹个jitui。

王梓钧也将一个jitui夹到林清霞碗里,林清霞有些害羞地抬头看了看,却见全家人都盯着自己,连忙低头扒饭,又是羞又是喜。

林母突然说:“干脆等青霞明年毕业,你们就结婚吧。”

“妈,你说什么呢?”林清霞急了,生怕王梓钧听了不高兴。

林父道:“早点结婚也好,青霞你什么时候也去看看你王伯伯,不要不懂礼数。”

王梓钧一声不吭,趴在桌上数碗里的饭粒。

……

隔日,林成森便按图索骥来到王师傅食品公司。

与林成森想象中不一样,这里只是台北市一栋普通的三层xiao楼,在外面看起来甚至有点老旧。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方便面公司?

林成森走进去之后,才稍微有点确信。只见里面的工作人员忙个不停,电话都成了热线,不时有台湾各地的分销商上men要货。

林成森敲响总经理办公室的房men。

“进来!”里面传出的是个nv人的声音。

“你好,我叫林成森,是来应聘……”

“你是青霞的大哥吧,”王梓芸站起来和他握手,“我是王梓钧的姐姐,欢迎你加入,以后你就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了。我什么都不懂,希望你以后多费费心。”

“……”林成森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王师傅方便面在台湾北部地区销售火爆,库存早就不足,两个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短短半个月时间,盈利达到了300多万元,正计划在中部和南部开设分厂。

不过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跟风的商家了,在看到王师傅方便面的惊人利润后,许多人眼红得滴血,岛内现在至少有十多家方便面厂将要投产。

方便面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做起来来非常容易。北部还好些,市场份额基本上被王师傅方便面给占领了,可是中、南部还是半空白区域,很容易被其他品牌趁虚而入。

王梓钧做的是甩手掌柜,可没心情去管这些,他现在正纠结于拍摄电影的资金问题。

由于和海山唱片公司五五分成,王梓钧仅唱片的分红就达到了500万,演唱会又分得100万。再加上炒股所得30多万和写xiao说十余万稿费、拍电影的25万片酬,王梓钧在这几个月里共赚到近700万新台币。

从一个穷学生到700万的富翁,这放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奇迹。

就在前几天,有一本财经杂志专men分析了王梓钧的财富,不知道怎么算出来有800万财产。这一数据公布出来之后,引起岛内的一片哗然。

在一个普通公务员只能拿到每个月500元工资的社会,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拥有近千万的财富,这简直就是个资产的奇迹。

一时间,王梓钧被视为有为青年的代表,成为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五,不少家长都直接拿他当范本教育自己的孩子。

另外一个积极影响就是,原本被视为贱业的演艺圈,有了王梓钧这个正面形象(被政fu认可)后,其社会地位正在慢慢为人们所接受。似乎,做艺人也并不差到哪里去。

被人称为台湾最年轻富豪的王梓钧,此时正在为钱而发愁。

他发现自己手里的钱根本不够用。

入账虽然有700万,可是挤垮日清、收购面厂、组建王师傅食品公司一共hua去他200万元;组建出版社又去了几十万。这两个公司虽然在迅速盈利,但同时却在急速扩张,暂时一分钱都chou不出来。

他现在手里的现金不过只有400多万元,离电影投资的预算还差一半。

这些缺口找谁投资呢?郑振坤已经拒绝了他,王梓钧前两天又找过琼瑶,琼瑶也不是很看好这部电影,婉言拒绝了,还劝他电影圈这趟书浑得很,若是想玩票,可以先nong一部几十万投资的xiao成本电影。

发唱片捞金肯定不行,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初,让唱片市场再消化一段时间。难不成还真要去求洪xiao乔的父亲?

不管了,先把剧本寄出去审核再说!到时钱实在不够就多开几场演唱会吧。

王梓钧保险起见,没有把剧本寄往台湾的宣传部和文化局,而是直接寄给蒋经国审核。思来想去,王梓钧祭出了大杀器——在剧本前面加了一些添头:《台湾省消灭贫穷计划纲要——xiao康计划》草案。

这份实施六年完成,使台湾贫民人数下降97%的xiao康计划,按正常轨迹的话,要到明天6月才开始起草,10月向社会公布并实施。

而王梓钧以前查xiao说资料的时候,正好下载了一份完整版的,甚至还附带有xiao康计划实施过程中暴lu的一些缺点和补救措施。

王梓钧不敢玩得太过,对于缺点只是隐约地提了一下,不然他一个人都想完了,怎么让别人发挥?

相信xiao蒋同学看到这份xiao康计划后,多半会召见他。因为这份计划就是蒋经国指示发起的,估计此时他脑袋里已经有了一些考虑,但还没有完全成熟。(蒋经国年轻时曾在赣南主政五年,其辖区内的官员叫公仆,修工厂、建学校、发展工农业、惩治贪腐,经济发展迅速,当地人称其为蒋青天。国民党内一些人被触动了利益,便传言说赣南已经赤化,于是老蒋连忙把蒋经国调回身边,赣南新政由此中断。台湾xiao康计划中的许多措施,都是蒋经国在赣南时的经验,再联系台湾实际情况而制定。顺便提一下,蒋经国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加入过,是邓公的死党,还在苏联当过几年厂长。)

王梓钧把东西寄出之后,心中就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冒险。但转念一想,若是搭上蒋经国的线,今后至少十五年内,他在台湾都是绝对安全的,似乎又很划算。

就在xiao康计划和剧本寄出一个星期后,蒋经国派来的人终于找到了学校里来。

“王先生,蒋院长有请。”

正文103【小蒋召见】

103【xiao蒋召见】

蒋经国的案头正摆放两叠文件,一叠是《台湾省消灭贫穷计划纲要——xiao康计划》,一叠是《喋血孤城》的文学剧本。

蒋经国对《喋血孤城》的剧本一笑置之,这种拍党国马p的爱国电影虽然不错,但跟另一份文件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份xiao康计划的邮戳日期是一个星期以前的,经过蒋经国秘书的阅览后,秘书拿捏不住,不敢怠慢便转呈到蒋经国的桌上。

蒋经国原本还没放在心上,搁置了两天后才想起来,拆开一看,顿时把他惊住了。

在蒋经国当行政副院长之初,便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结合他以前主政赣南的经验和台湾工作的一些实际,许多想法已经在他的脑袋里形成。

但眼前的这份xiao康计划却比他考虑得更全面具体,也更具有cao作xing:

《台湾省消灭贫穷计划纲要——xiao康计划》明显模仿美国“社区行动方案”,在实施时以村、里为社区单位,每一个社区必须组成一个社区理事会做为推动社区发展的总部,规定社区理事会也应有贫民代表参加。社区发展工作以“增加财富,消灭贫穷”为中心,先从社会基层单元“社区”做起,使每一社区皆臻于xiao康佳境。在具体做法上,按实际需要,以救助、安置、生产、就业、教育训练等5类方法,分近程、中程、远程三个阶段分年分项实施。

“找到这个文章的作者!”蒋经国看完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样!

只是计划的最后一段字让他哭笑不得,nong出这么个惠及全台湾中低层百姓的东西,居然只为了让他将要拍摄的电影通过审核……

王梓钧?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蒋经国猛然想起来,上次在日本大使馆外,那个中枪倒下的青年。

“去把王梓钧的详细材料找来。”蒋经国将贴身秘书叫进来。

两个xiao时后,蒋经国把王梓钧的资料看完,他对这个清华大学的学生愈发感兴趣。

从xiao到身家数百万的青年俊杰,似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生力面事件他也cha手其中,这让其整个人身上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让他明天早上九点钟过来,我要见见他。”蒋经国吩咐道。

……

王梓钧接到通知后心中有些忐忑,问眼前这个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的西装男子:“请问阁下是?”

“张礼诺,蒋院长的秘书。”那人却也是对王梓钧好奇得不行,只凭一份计划书就得到蒋经国召见。这样的年纪和才能,若是又得到蒋经国的青睐,那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得多多jiao流下感情才行。

张礼诺?没听过啊,对于蒋介石的秘书,王梓钧只知道宋楚瑜和马英九两人。

“张秘书你好,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王梓钧热情地和他握手。

“哪里哪里,王先生请吧。”张礼诺说道。

蒋经国召见的地方不在行政院,而是他的si人住所七海寓所。

王梓钧从车里向外看去,这地方清雅静谧,确实是个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只是除了大men口站着的那些明岗外,恐怕守备不止这点,王梓钧老感觉暗处有人盯着自己。

来到接待厅里,王梓钧终于见到这位一代伟人。

是的,伟人。从摆脱贫困、发展经济、解除戒严、民主改革,到两岸互通,蒋经国次次都是大手笔。

这位伟人在当行政院长期间,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同时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台湾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台湾民众的好评。当他在台湾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台湾民众曾闻声痛哭。今后几十年中,在对以往几位台湾领导人的民调中,他永远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一位。

蒋经国有点胖,脸很大,笑起来甚至有点憨气。见王梓钧来了之后,他随口说道:“请坐。”

“蒋院长好。”王梓钧先是敬了个礼才坐下。

“这个东西是你写的?”蒋经国拿来计划书,开men见山地问。

“嗯,是的。”王梓钧硬着头皮回答。

“我很奇怪,这里面的许多东西,如果不是实地调查,是很难nong清的。”蒋经国说出自己的疑问。

王梓钧只得开始编故事:“是这样的,上次保钓时间后,台大的许多学生自发组织去偏远乡村宣传民族jing神,我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许多见闻,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查阅图书馆资料,结合美国的社区建设方案,最终写出来的。”

王梓钧暗道侥幸:幸好自己写的时候有些地方故意写错,然后又批注说自己并不怎么清楚,有待实地考察,不然非得当白鼠解剖不可。

“哦,只是这些就能写出这份计划书来?”蒋经国惊讶道,他倒是没有怀疑是王梓钧抄的别人的文章。这种分量的东西,没人肯让出来给别人占便宜。

“许多地方我也没想明白,需要专men的人员去调研才能mo清情况,只希望这份计划能对建设台湾有所帮助。”王梓钧做出谦虚的样子道。

“不,不,已经很好了。”蒋经国说,“虽然有的地方眼光还不够开阔,但却给我很多启示。xiao王,我叫你xiao王可以吧?”

“荣幸之至。”王梓钧心想大人物就是不一样,一个称呼居然还要询问对方。不管蒋经国这种礼贤下士是不是装出来的,但却直接让王梓钧对其好感大增。

接着蒋经国开始对xiao康计划中的内容,逐条问询王梓钧的想法。王梓钧在百~万\小!说就来'wo抄写的时候就下了一番功夫,就自己对此仅有的知识,结合后世的一些观点,搜肠刮肚地阐述。

这些想法一些很幼稚,一些却又十分超前,听得蒋经国若有所思。

“xiao王,你对台湾的前景怎么看?”蒋经国突然问道。

王梓钧心中一颤,这玩意儿可不能随便说,台湾马上就要被踢出联合国了,许多人都认为前途无亮。当下他避开政治,只谈经济:“我认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利好。过去十年有蒋总统的英明领导,经济基础已经十分牢固,为下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接下来的十年如果有您掌舵,一定会发展迅速。”

蒋经国不满意道:“别只顾着拍马p,说说具体的,说不出来的话,你的剧本我就给你拦下。”

王梓钧苦笑,对方居然拿这个来威胁他,当下硬着头皮说:“我认为经济的建设要分为几点来抓,首先是农业,农业为社会稳定之本。现在的农民虽然不饿肚子了,但相比于工业来说,农业收入太低,致使农村收入低、农民收入低,我们姑且称之为三农问题。因此台湾想要稳定发展,首先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促使农业转型,我个人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废除fei料换谷制度;取消田赋附征教育费,以减轻农民负担;放宽农贷条件,便利农村资金融通;改革农产运销制度;加强农村公共投资;加速推广综合技术栽培;倡设农业生产专业区;加强农业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鼓励农村地区设立工厂……然后是工业升级,将台湾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将初级、简单的、低层次的、附加价值xiao而能源消耗大的加工装配工业,升级到高级的、复杂的、多层次的、附加价值大而能源消耗xiao的高级加工装配工业……”

王梓钧坐在那里侃侃而谈,蒋经国只是淡淡地笑着聆听,一边的秘书张礼诺却听得目瞪口呆。作为蒋经国的秘书,张礼诺接触了不少这方面的东西,他发现王梓钧所说的,有一部分跟蒋经国的想法完全一致,有些甚至比蒋经国想得还要全面,这年轻人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其实王梓钧只是说了一部分理论xing纲领xing的东西,关于具体一些的他提都没提,比如关于美国今年的金融风暴对台湾的影响他就直接忽略了。美国经济风暴现在刚刚开始,但台湾还没什么感觉,股市一直看涨。直到明年年末,台湾物价开始攀升,到后年年底,一年多时间物价上涨了66%,接下来便是股市暴跌,大量工厂纷纷倒闭……

“记下来了吗?”蒋经国突然回头问自己的秘书。

“啊!”张礼诺这才反应过来,拿起笔哗哗地记录。

王梓钧心中感叹,这人眼力劲不行啊,难怪后世无名。

蒋经国似乎是听得入mi了,不时让王梓钧停了下,将他的观点与自己的方法相互印证,许多内容居然不谋而合,隐隐有些知己的感觉。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谈了一上午。

蒋经国的妻子蒋方良上来提醒,蒋经国才意犹未尽地看了一下表说:“一起吃个便饭吧。”

张礼诺有些羡慕地看着王梓钧,收拾了自己的笔记出去独自用餐。

“方良,这位xiao朋友叫王梓钧。”蒋经国介绍道。

蒋方良微笑道:“我认识他的,台湾最年轻的富豪。”

“哈哈,xiao王,你可真是大名鼎鼎啊。”蒋经国笑道。

“蒋夫人好。”让王梓钧惊讶的是,蒋方良居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一举一动颇有名men贵fu的气质。

要知道,这位蒋夫人原名芬娜。伊芭奇娃。瓦哈李娃,是苏联一名铁路工人的孤nv,在来中国之前,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桌上是普通的饭菜,五菜一汤,蒋经国提倡节俭,称之为梅hua餐,后来被许多官员“慕名效仿”。

“xiao王啊,你现在在清华读的是文学,毕业以后有没有想过从政啊?”蒋经国夹着菜,看似随意的一句话,让王梓钧心中一跳。

“这个……”王梓钧顿了顿说,“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做文艺和经商,从政的话,只能看日后的机缘了。”

蒋经国笑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党还是要入的。不如我来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吧。”

王梓钧张大了嘴巴:“啊……”

——————————

国庆前的工作忙的差不多了,明天保底6000字,10月1日到5日每天保底9000字,6日有些si事处理,7日恢复9000。用乃们的订阅和月票来迎接俺的兽化吧,国庆期间月票翻倍,不要吝啬哦。

正文104【入党】

104【入党】

吃完饭,蒋经国又拉着王梓钧开始谈起来。

王梓钧脑袋高速运行,都是思索着如果将资料中经过历史考验的观点,转换成自己欠缺成熟的思想表达出来。考试考90分或许不难,难的是你以考90分的成绩刚好考出60分,而且还不被人看出来是故意的。

“小王,你回去把你今天说的这些都出来怎样?”最后,蒋经国问道。

“当然可以。”王梓钧点头说,又试探地问,“蒋院长,我的电影,您看?”

蒋经国一把将剧本抓过来,笑问道:“怎么想起拍常德保卫战?拍台儿庄战役不是更好吗?”

常德会战和台儿庄战役虽然都是胜利,但常德会战中期因为常德失守,致使正在参加开罗会议的老蒋颜面无光,谈判筹码降低,这是他气得要枪毙余程万的主要原因。另外,余程万从伦理上来讲确实也有过错,让部下抱必死之心,自己却临时改变主意突围,在其他三个师长阵亡后,他这个师长独活,作为最高统帅的老蒋不能不过问。

这是老蒋的一块心病,再加上香港那边疯传余程万是被老蒋派人刺杀的谣言,按正常渠道的话,通过审批的可能xing很

王梓钧想了想说:“算是我父亲的夙愿吧。”

“令尊是?”蒋经国问。

由于王梓钧的父亲在会战结束后养了大半年的伤,后来转入其他部队,当时战乱中建制经常被打乱,好多时候来不及报册就重新上战场,因此王贤致的登记资料并不完整。

“我父亲是常德保卫战最后突围出来的83人之一。”王梓钧答道。

“这就难怪了。”蒋经国笑道,“你这个剧本观点很正,我可以给你通过,不过要是最后拍得不好,我可要找你麻烦。”

王梓钧点头说:“蒋院长放心,我准备投资800万元,一定把电影拍好。”

“800万?一般的电影都要这么多?”蒋经国对电影的成本不是很清楚,顿时大为惊讶。

王梓钧说道:“不是的,一般的电影投资只要几十万,多一点的一两百万,他们的票房也不过五六百万。但我拍的是战争片,里面的爆炸、战壕、城墙如果想做真实一点,就必须花很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