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怎么会知道?”国王终于从玛丽的话语中听出了真正的意思,他皱着眉头对玛丽问道,“亲爱的,你的意思是……保密工作出了问题?”

“这个还不能肯定,”玛丽说道,“毕竟这些还都不算什么严格保密的事情,新式枪械都已经装备到部队了,就算拿不到,听说了也不稀奇;蒸汽船也是,奥尔良公爵好像并不知道我们在建造的是什么样的船只,而我们恰恰只是严密封锁了关于这方面的消息,造船并没有很在意。但是我想,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儿,尤其是现在各国的间谍活动的厉害,还是多注意一下保密方面的事情为好。”

“嗯……”国王点了点头,“看来,我有必要约束一下那些研究院里的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了……”

……

越是临近年根儿,时间过得越快,一转眼三个月就过去了——是的,一七八一年的圣诞节就在眼前了,这个圣诞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很开心的圣诞节。

对于即将奔赴阿拉斯加的法国士兵和已经上路的俄国士兵家属们来说,他们的圣诞节过的不开心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一方的亲人即将远征,而另一方的家属连圣诞节都没能在家过上。相比较而言,法国士兵的家属还是要远远好于俄国家属的——过不过节的暂且不提,上一次战斗中俄国部队可是被法国人包了饺子,一个都没能跑出来,这怎能让俄国士兵的家属们放得下心呢?

但是家属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担忧,也只能是担忧而已——是的,不管是胸有成竹的玛丽,还是急于挽回面子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包括这世上任何一位君主,又有谁能够真正的考虑普通民众的感受呢?

所以,在不久就要来到圣诞节的十一月底,两万俄国士兵奔赴远东集结,准备杀向阿拉斯加;所以,包括五千名装备了新式枪械的士兵在内,两万法国士兵在圣诞节的第二天,也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一七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俄国人正式向法兰西宣战。

087 笑柄

一七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俄国正式向法兰西宣战!

……

按理说,这种消息一出现,那应该是会立刻在整个儿欧洲掀起轩然大*的,两个国家撕破脸皮正式开战了,谁又能关起门来不关注呢?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这世界上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谁还没有三五好友若干亲朋呢?虽然眼巴前儿还只是俄国和法国动了手,谁又能保证落了下风的一方不会开口求援呢?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既然关系好,那就要有相应的觉悟和担当,关系好那可不是光凭嘴上说说的,关键时刻就算不能光着膀子直接上,那也要在物资等方面伸出援手。

至于与双方都没什么关系的……那基本上也等于说话没有什么分量了,这些人更是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紧盯着事态的发展,以便在事情闹大之前能够顺利的选择一方阵营投身其中。想要关起门来保持中立?恭喜你,很有可能双方都已经惦记上你了!正经是应该看准机会做出选择,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啊!否则的话即便不被顺手抹掉了,无论谁胜谁负,事后的刁难怕也是不会少了:竟然这么不开眼,看不出大义所在么!胜利者通常是不会考虑什么中立的;而失败者多少也会迁怒,还中立。早些加入的话,胜负颠倒也未尝没有可能的!

所以,这个消息传公布出来之后,整个儿欧洲正常的反应其实应该是这样的:舆论一片哗然,俄国和法国各自交好的国家纷纷出来打招呼;而跟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就算不两下撮合,起码也要表示一下遗憾和关注。这种招呼和关注,可能并不会为太多人所知,极有可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绝不会一开始就搞到鸡飞狗跳的地步,但是也不可能水面如镜连一丝波纹都不荡漾一下——死水都还是要微澜一下的嘛。

……

但是现在消息早已经公之于众了,偏偏还真就没有什么人把这个消息当做一回事儿。原因很简单,大家早就伸长了脖子在观望呢。说来也是,如果俄国人第一次损失的那两百条人命就权当作是摩擦的话,怎么说俄国人派兵把法国的部队包围起来也应该算是冲突了。那个时候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法国人站出来宣个战,各国都不会感到意外,偏偏这两国还都闷葫芦似的一声不吭。等到法国人大发神威,以两三千的兵力将一倍于自己的俄国军队打包送走了,双方实际上这已经是在交战了,结果偏生还要又拖了三个月,俄国人才宣战,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对这个不太在意了。

更有甚者,私下的舆论中,甚至现在就已经在嘲笑俄国人了。要说法国人不宣战,人们都还可以理解,人家法国人穷啊,不想玩这种战争游戏情有可原的。况且人家还占着阿拉斯加不是。你俄国人不宣战,难道这是想给法国人留面子不成?不声不响的把人家的部队给包围了,就想着要逼迫法国人让步,结果呢?人家法国人压根儿就不吃这一套,反到是反应迅速顺手就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抽了过去。被法国人打了脸了都,已经是满世界现眼,羞刀难入鞘了,竟然还拖拖拉拉的憋了三个月才宣战,你丢人不丢人啊?

这段时间的的舆论中,笑话俄国人的声音着实不算很小,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把俄国人挤兑得够呛,前面笑话这场仗俄国人即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的人就不少,后面等到俄国人的五千士兵一去不复还,俄国人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

俄国人为什么不早宣战?或者说,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不早宣战?这么强势的一个女人,难道在这件事情上面还有什么顾忌么?还是说同为女性统治者,叶大妈不想欺负狠了小玛丽?其实主要还是有些顾忌,如果不是有维也纳方面的羁绊,依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脾气,宣战是她得知自己的部队损失了两百人这个消息之后的第一选择。可是偏偏现在俄国正准备和奥地利方面联手。打算一起搞一下土耳其的,在这个时候直接宣战,奥地利方面恐怕不会舒服,他们带了情绪合作的话,虽然之前瓜分波兰的时候合作蛮愉快的,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有玩不到一起去这种担心的,毕竟比起法国人来说,土耳其人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才会有了约瑟夫二世皇帝的那封看起来十分别扭的信,玛丽也才会有机会见到名人脸大使希德拉男爵,这全都是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打算给足维也纳方面面子的缘故,当然了,如果仅凭奥地利人就能够顺利的说服法国人让出阿拉斯加来,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乐见其成绝对不会有意见的——实际上,叶卡捷琳娜二世除了一些金钱之外,还许了三分之一的阿拉斯加给奥地利,不然的话又怎么能让约瑟夫二世皇帝上心呢?

至于说同为女性统治者,那也就是个笑话而已。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的眼中,根本就没有玛丽这么一号人物——小丫头片子,你还有老公呢,想要和我对话你资格还欠缺啊,啥时候等你老公disappear了,你接了班再来和我说话。

……

“亲爱的,你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呢?”国王陛下往被窝里面缩了缩,然后对身边的妻子问道,“不是说要给俄国人一个好看么?”

“呵呵,没什么,”玛丽笑着回答道,“其实我原本也没想着非要把这些东西都送到阿拉斯加去。没那个必要啊。”

“没有必要?”国王有些不相信玛丽的回答,“你不是说一定要让俄国人吃不了兜着走么?怎么又说没有必要了呢?难道还有什么其它原因?”

“当然没什么其他原因了,”玛丽明白丈夫的意思,伸出手去轻轻的在国王的腰上拧了一把,“不相信你改进的那些武器,我不是把这段时间里造出来的手榴弹全部都给部队带上了么,我真的是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些新式的武器都暴露在世人面前,有新式枪械和这批新式的手榴弹,足够我们打败俄国人了。”

“嗯,你说的也对,”国王一边假意揉着一边说道,“你是想把这个火炮和蒸汽船都用在其他地方,是吧?”

“是的,奥古斯特,”玛丽回答道,“俄国人不算什么,而且我们也只是在争夺阿拉斯加那块地方而已,我们想要对付的真正的敌人,是那些英国人。当然了,如果俄国人纠缠不休的话,我也不介意让他们也尝尝厉害。”

……

就在国王和玛丽舒舒服服的躺在温暖又舒适的被窝里面谈话的同时,在十分十分遥远的鄂霍次克,风雪交加的天气。一座低矮的小屋里,两名军人正在守着壁炉正在谈话。

“鲁缅采夫元帅,”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胖子军官不解的问道,“我们为什么非要在这个该死的时候带这个该死的地方来?更该死的是,海里还漂浮着冰块,我们竟然还要乘船下海!”

“我比你更加难受,米哈伊尔,”鲁缅采夫元帅淡淡的回答道,“如果能够选择的话,我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但是没办法。我们的部队正在彼得巴甫罗斯克等着我们,坚持一下吧。”

“这该死的天气!”胖子军官转过头来,哦,他还是个独眼龙!独眼胖子转过头大声的叫道,“卫兵!去给元帅和我再拿两瓶酒来!”

“唉,我真是受够了这个该死的地方!”卫兵转身出去了之后,独眼胖子继续向鲁缅采夫元帅抱怨着,“这个穷乡僻壤的破地方!什么都没有!没有美酒!没有美食!没有美女!这该死的天气冷的让人连觉都睡不好!我……”

“忍一忍吧,米哈伊尔,”鲁缅采夫元帅拿起眼前的酒杯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然后又叉起了一片肉送到嘴里嚼了嚼吞了下去,这才继续说道,“等到这股寒风过去,我们就马上乘船到彼得巴甫罗斯科去,到了那里就会好过一些了。”

“元帅大人,”独眼胖子愤愤的说道,“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考虑的,一开始就痛快的把法国人打跑不就行了么,非要包围起来,现在好了,反倒是被法国人给全歼了,这时候才想起来宣战,唉……现在这个天气,简直糟糕透顶了!”

“嗯哼,库图佐夫上校!”鲁缅采夫元帅咳了一声,“请注意言辞,还有,是我向陛下提出的要求,趁着冬天把法国人消灭,你好像对此有什么意见?”

“这个主意非常棒!”原来这个独眼胖子,就是库图佐夫,看到鲁缅采夫元帅十分不悦,库图佐夫上校赶紧说道,“趁着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发起进攻,一定能打法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比起我们来,他们还不知道会被冻死多少人呢。哈哈。”

……

俄国人,就要来了!

088 改变计划

俄国人的部队调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么大一个沙皇俄国,想要不为人所知的偷着调动区区两万士兵,实在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情。和俄国人比起来,法国人想要把部队投放到阿拉斯加,想要隐瞒那是绝对瞒不住的。

两万法国士兵刚一上船,还没等离开港口呢,这批士兵大概的数量和去向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自然而然的,接下来全欧洲都知道了,法国人派了差不多两万人去了北美。消息传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陛下正在返回的路上——女沙皇陛下刚刚欣赏完歌剧。

……

“两万人?”叶卡捷琳娜二世问道,“消息准确么?”

“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准确的估算,陛下,”波将金回答道,“根据我们其他途径得来的消息,我们收到的情报和其他人收到的,在人数这方面完全一致。”

“呵呵,格里戈里,”叶卡捷琳娜二世笑了起来,“你说,法国人能支持多长时间呢?会不会打到一半就被债主逼上门呢?哈哈哈哈……”

“陛下您可真会说笑话。”波将金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被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笑声所感染,“您所说的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当然知道,”叶卡捷琳娜二世说道,似乎对波将金的这种反应有些不满,“格里戈里,你不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啊,怎么……”

“呵呵,陛下您果然……”波将金突然笑了起来,“陛下,我是故意做出那个样子的,哈哈哈,我很担心啊,法国人的士兵会不会一路乞讨才能到达阿拉斯加啊!”

“很可惜啊,格里戈里,你错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哈哈大笑,“这一路上,他们找不到任何可以乞讨的对象,哈哈哈哈哈哈。”

……

“这该死的风终于停了!”独眼胖子库图佐夫上校恨恨的骂了一句,然后向鲁缅采夫元帅问道,“元帅大人,我们可以出海了吧?”

“应该是可以了,”鲁缅采夫看了看周围的海面,还是能看到不薄的冰层,“我们不能在这里等下去,彼德罗巴夫洛夫斯克的气候据说要比这里好得多!这里我也受够了。”

“来人!”独眼胖子库图佐夫上校大声的叫来一个士兵。然后对士兵吩咐道,“去看看,冰层清理到什么地方了,元帅大人的船只现在能不能起程。”

“遵命,上校!”士兵转身跑了出去。

“米哈伊尔,你觉得这一仗我们应该怎么准备呢?”鲁缅采夫元帅望着远处的海面,突然开口向库图佐夫上校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对付法国人,以及他们的援军?”

“元帅大人,”库图佐夫上校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我认为,应该发挥我们的优势,利用人数和火力上的优势直截了当的开始进攻。”

“你觉得这样能够战胜法国人么?”鲁缅采夫元帅转过头来看着库图佐夫,“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尼斯特洛夫斯基将军的部队被法国人全歼了,”库图佐夫上校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但是我不认为法国人的部队有多么大的优势,元帅大人,我不知道您注意没注意一点,尼斯特洛夫斯基将军的部队,并没有携带重型装备。”

“嗯,尼斯特洛夫斯基的部队。的确只是长枪兵,”鲁缅采夫元帅点了点头说道,“这和他们被全歼有什么联系么?”

“很简单,元帅大人,”库图佐夫上校说道,“您可能没有注意到法国人在路上耗费的时间,他们那两千增援部队,在路上花掉了近半年的时间,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鲁缅采夫元帅抬手示意了一下,“继续说下去。”

“我认为,法国人在路上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库图佐夫上校说道,“应该是他们携带了重型装备,而这些装备在和尼斯特洛夫斯基将军的部队交战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他们能够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

“米哈伊尔,你说的这些有点道理,”鲁缅采夫元帅摇了摇头,“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有没有重型武器,并不是主要原因。”

“为什么呢?元帅大人,”库图佐夫上校立刻提出了问题,“如果不是火力方面的差距,尼斯特洛夫斯基将军的部队为什么会被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法国部队给全歼了呢?”

“全歼,而不是简单的失败,”鲁缅采夫元帅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全歼和失败这完全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米哈伊尔。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法国人的指挥官,现在你的部队有两三千士兵,并且携带了五十门火炮,你要怎样制定作战计划,才能够做到全歼敌人?”

“嗯……让我想想……”库图佐夫上校低下头,迅速的开始盘算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抬起头来说道,“元帅大人,只要我的部队能够把对方包围起来,或者将他们逼到一个地势险峻的地方,这些情况下能够充分的发挥我的火力优势,全歼对方也并不算什么难事儿。”

“米哈伊尔,恰恰是你忽略了一些事情,”鲁缅采夫元帅说道,“法国人的士兵数量并不多,这一点十分重要。还有,尼斯特洛夫斯基的部队先包围了一些法国部队,然后被他们给突围了,我想他也不会愚蠢到将部队全部收缩回来的地步,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如何才能够将他的部队包围起来呢?至于说逼到什么地方。那也做不到全歼的程度。”

“那可就见了鬼了!”库图佐夫上校皱起了眉头,“也许我们的部队并没有被全部消灭,只是法国人在吹嘘而已,这也不是……”

“报告元帅大人,”去打听消息的那个士兵跑了回来,向鲁缅采夫元帅说道,“现在海面的情况可以航行,您是否要现在就出发?”

“走吧,米哈伊尔,”鲁缅采夫元帅裹紧了身上厚厚的衣服,“我们出发吧。路上我们继续研究一下。”

……

一七八二年二月四日,鲁缅采夫元帅和库图佐夫上校终于抵达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又在这里停留了三天之后,二月七日,两个人和先期到达这里集结的部队登上了驶向阿留申群岛的军舰。

为什么是阿留申群岛,而不是上一次俄国部队登陆的布雷维格?原来,经过鲁缅采夫元帅和库图佐夫上校的研究,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观点:布雷维格并不是一个适合的登陆地点。原因很简单,上一次尼斯特洛夫斯基将军的部队就是在这里登陆的,经过了这么一次之后,法国人对于这个区域的注意应该是不会放松的,而且这一次的士兵和辎重、给养都远远多于上一次,如果在登陆的时候遭到法国人的袭击——这是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的事情,法国人原本的活动区域也在布雷维格附近不算很远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鲁缅采夫元帅决定,舰队直接一路向东面航行,不但可以免受一些恶劣天气的折磨,而且对于那些猎人来说,阿留申群岛是他们更加熟悉的地方,事实上,这些猎人建立的最早的聚居点就是在这些小岛上面,听说已经有人打算在一个叫做科迪亚克的挺大的岛上面建立永久性的定居点了——这趟远征,鲁缅采夫元帅特意找来了几名对阿拉斯加比较了解的猎人随军出发。

根据猎人的建议以及从军事角度的考虑,鲁缅采夫元帅决定在登陆之前,先在那个科迪亚克岛上短暂的停留一下,然后再继续向北登陆。选择这样一条路线,鲁缅采夫有着自己的考虑:首先这里的气候要远远的好于最早发生冲突的西什马廖夫一带,不但气温要高很多,而且可以利用这里丰富的海产来有效的补充部队所需要的给养;其次,这里的地势相对平坦,背靠大海,如果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可以撤到这里不至于落到尼斯特洛夫斯基那样的下场;第三,根据那些猎人的介绍,法国人的部队,似乎并没有在他选择的这片区域投入多少兵力,而是跑到了与远东大陆隔海相望的西什马廖夫入海口那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受到了猎人们的误导的缘故——好像听说有人告诉法国人,他们都是从西什马廖夫入海口那里过来到阿拉斯加的。

而鲁缅采夫元帅现在了解到了,阿拉斯加是一片多么广袤的土地,这和他出发之前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原本打算利用俄国士兵对寒冬低温的气候更加适应这一点,趁着冬天将法国人的部队彻底赶走,这个计划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了。阿拉斯加这么大,别说法国人的部队只有两三千人,就算他们有二三十万人,恐怕也守不过来整个儿阿拉斯加,这样的话消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