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8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了隆科多。

隆科多原就是唯妾命是从的人,现在又涉及到几个宝贝疙瘩庶出子女的前程,开始用心思考起这个问题来了。拍拍四儿的背,轻声哄道:“你放心,我的儿女我不会叫他们受辱。”

即使不能扶正,给四儿弄个诰命也是个好办法,慢慢地,隆科多一声一声地对四儿说出了计划。

四儿一翻身,坐了起来:“可大妞妞已经叫耽误了……”

隆科多道:“你容我想想办法么。”整个家族里,他与太子的关系最为疏远,再不寻点办法,等太子上台,他的前途就很值得忧愁了。他自己倒也罢了,怎么也是康熙表弟,太子也不能对他太过份,但是宝贝儿子玉柱的前程就耽误了啊。

暗道一声‘八阿哥误我’,隆科多开动脑筋,如果通过把女儿嫁得好一点,让全家都沾着实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么。儿女都兼顾到了,四儿也高兴了。

隆科多捏了捏拳头,先把诰命给四儿弄到手,这样女儿就有了获得家族内部提名的资格,然后……阿玛不栽培我女儿,我自己来弄!

————————————————————————————————————————

这人要是昏了头,那脑袋里就不是头脑风暴而是台风过境后的满目疮痍。隆科多压根儿就没研究过康熙的想法,所有人都没有研究过康熙在指婚上头的讲究。

作息规律,不烟少酒,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孝敬母亲、祖母、友爱手足、疼爱子女、关爱亲戚……21世纪的好男人条款里除了“专一”之外,康熙全具备了。

作为一个皇帝,自律若此,只能说明一点: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皇帝,朝政上面因为各方势力的角逐而有所遗憾就罢了。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再出瑕疵,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哪怕他的祖父皇太极娶了人家姑姑再娶人家侄女,他的父亲顺治也是如此。哪怕他的儿子雍正把弟弟的小姨子弄给儿子当老婆,他的孙子乾隆更是把堂妹嫁给了姑父当续弦。

在子女晚辈的婚姻上,康熙却在严格地执行着婚姻不能差辈份的铁律。

隆科多再努力,他闺女也嫁不进东宫,甭管嫡庶。

可是隆科多不知道康熙的执念,京中权贵也不知道,无形中,大家平添了许多假想敌。想法子掐人掐得不乐乐乎。

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著名的人物:阿灵阿。

阿灵阿正在风光的时候,领侍卫内大臣,代帝祈谷,女儿被指为皇子福晋。消息灵通也是必然的,隆科多为小老婆谋诰命的事情传到他耳朵里,真是大快人心——正愁找不到机会整你们家呢!

隆科多的烂事儿四九城里不知道的倒在少数,只是看在佟家的招牌上没人捅出来而已。阿灵阿自然是知道的,也是放任自流的,本来都习惯得要忘了这件事了,忽然提了出来,让他产生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如果佟家的门风上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家族即使有康熙庇佑,也要抬不起头好些年。讨厌太子的时候还在想:皇帝也太疼太子了。现在阿灵阿只想高歌:皇帝疼太子真是太好了,疼得好疼得妙!

佟家一旦有什么风化问题,皇帝还会给太子一个佟家的儿媳妇么?

答案是否定的。

阿灵阿像佟国维计划推出家族候选人一样,也制定出了一个为自家女孩子扫清入宫障碍的计划。

二月初,皇帝要带着太子与几个皇子出京。趁这当口儿,阿灵阿花钱买通了一大批人,在京中散布佟家的家丑。巡幸畿甸要些时日了,等皇帝回来,估计已经满城风雨了。

别人不好说,石家、赫舍里氏这里与东宫关系密切的家族肯定是要想办法告诉宫里的。到时候,嘿嘿~到时候都不用自己出面的。

对了,阿灵阿有一技能:散播小道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1〗阿灵阿的流言技能,见于史载,一次是亲自说他哥法喀耍流氓。一次是收买优伶小厮在市井里诋毁太子。

〖2]海蚌这个源于网上资料。

[3]乌云珠的意思是九十,不是九十七,前面打错了。

ps:抓花脸抱只猫神马的,大萌啊!

pps:既然隆科多和四儿让人讨厌,那就先写他们?

其实我也不喜欢佟国维和阿灵阿……

老将出马忽悠人

在春风死命吹的二月天,从丧子打击里恢复出来的老爷子带着儿子们又跑到京郊散心去了。这样的事情他几乎每年都要来那么一回,倒也不太出人意表。

皇帝出京了,在京里的人过得颇为惬意。老板不在家,底下混水摸水的员工也就多了起来。春天来了,人心思变了,大老板出游了,大家来八卦吧。

在这个没有网络、报纸也是官办且只供内部系统使用的年代,写大字报、发小传单什么的,那抓起来罪可就大了。总的来说,散播小道消息的渠道还是挺少的,也就是个“散布流言”而已。

旗人刚入关的时候,人口还少,成年男子得到个或大或小的差使也不算很难,大家都有正事做,也没那么多闲心四处蹓跶。到了现在,人口繁衍,公务员编制又不能无限扩编,于是就有了很多闲人。这闲人还有国家发钱保证不会饿死,闲着没事儿就跑去混个茶楼什么的,进茶楼也不能当喝茶,那不成水桶了?那就要八卦。

流言,尤其是这种香艳又刺激还涉及到高门的流言,总是能挑动大家的神经,并且添以自己的加工而往外扩散的。从这一点上来说,阿灵阿出的这个贱招还真是够贱的,基本上差一点儿的人就能给他一剑封喉了。

问题是,佟家不是什么“差一点儿的人”,那是佟半朝。流传在市井里的八卦新闻,想传到宫里,那是要费相当大的周折的。听到这些流言的闲散旗人,也有可能与当朝官员有亲戚关系,这就传到高门大户那里了。

这一步好办,下一步就难了——能混到可与皇帝说话这个高度的,谁都不傻,谁会真的吃多了撑的跑去检举揭发呢?

康熙对于佟氏一门的维护是有目共睹的,当初给佟国纲写碑文的人,就因为诚实地反映了此君生平,惹得康熙不快——居然没有多夸一夸我舅舅——就被皇帝扁。现在佟国维可还活着呢。

阿灵阿等了足了小半个月,居然没有人上表弹劾,气得在家里骂娘:“都察院都是死人么?!隆科多这样不守规矩,居然没有人参他个帷薄不修!”又问管家,“石家那里就没有什么动静?”

管家苦哈哈地道:“他们家动静是有的,就是一直在清点东西,各色物件儿往库里抬——万岁爷回来之后就是十五阿哥放定的日子了,婚期也不远了。他们先顾不上这头儿。”

阿灵阿噎得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那几家呢?”

“啊?”

“少TM给爷装傻!我就不信正白旗、镶黄旗里再没有人想把闺女嫁给太孙的!”

“这个还真没动静,爷,兴许,人家是在等万岁爷回京呢。这会儿要是上了表章,半道儿叫佟家给截了……”

管家猜得好像也有道理?阿灵阿诡异地笑了:“你个老小子行啊!这样的事儿都会想了。”

管家陪笑道:“奴才不过是跟着公爷出门儿,略沾了点儿仙气儿罢了。”

阿灵阿笑容一敛,又是一副恨恨状,隆科多的破事儿京城里有几个不知道的?就冲他时不时给小老婆撑个腰,让小老婆出面应酬来看,有头有脸的人家就没有个不嘀咕的。到了这会儿,我都把事儿给挑出来了,还没人出来弹劾!

足见佟家之势大!

这样的佟家,实在是选妃路上的大障碍。

阿灵阿原本的盘算很美妙,他散播了流言,有人听到了,弹劾。表章送到皇帝那里的时候,以康熙的性格会搞个调查,这本来就是事实,不怕查。再者,从舆论上讲,绝大多数人在心里还是同情元配的,传得就会更加猛烈,皇帝想息事宁人都不行。

皇帝正在外头,空间上的距离,有时候是事成与否的关键要素呢。

没想到,什么都算到了,偏没算到这京城内外就是没有一个动手的!

阿灵阿咬咬牙,决定再观察俩月,到时候再没有人出头。说不得,他得安排人出面了。明年就又是大挑的年份了,这种事情早办早好。除了佟家,满洲著姓还有不少呢。

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要怎么安排呢?

佟国维的额角一跳一跳的,要怎么收拾呢?

佟家知道这市井流言的时候,京中已经传遍了这等闲话。

佟家号称半朝,族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佟国维自是站在塔尖儿上的人。他家族里的闲人听到了消息,也是不以为意的。本来,隆科多的事情只是大家心知肚明,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关碍不是?谁吃多了撑的去跟老爷子说他儿子的不是?

直到流言越传越广,族人们才急匆匆地告诉佟国维去:经过阿灵阿的润色加工爆料,这内里的情况也太刺激了,不管不行了,这影响太坏了,会影响一大家子的。

以前,包括本家族人,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四儿的来历的,只知道隆四爷很是疼宠这位如夫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是抢来的破鞋。十个里有八个在嘲笑隆科多,猜测那儿子是不是他的。另外两个猥琐一点的,还在想,这女人是个什么模样儿呢?得多才能迷得隆科多这样抽风?

擦一擦口水,收一收嘲笑,跟老太爷表功去。

佟国维是真的头疼了。这当口儿出这流言,绝对是背后有人挑事儿,不然何以这么些年没人说嘴,到这节骨眼儿上流言就井喷了呢。可流言这东西,是越禁止,大家越相信的。

佟国维气得手脚直哆嗦,孽子啊!“叫那个孽子来见我!”

隆科多很忙,忙着趁皇帝不在,想给四儿谋个诰命,这期间也少不了打着他爹的旗号干些招摇撞骗的事儿。今天,事情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正要回来向爱妾表功,就被管家迎到了佟国维的书房里。

一进门,佟国维看到他副喜滋滋的样子就来气,扬手就把茶碗砸了过去。茶碗落在隆科多身前,细白的瓷器碎作几片,四下飞溅,茶水洇渍开来,隆科多吓了一跳:“阿玛,您这是怎么了?”

他还不知道!

佟国维手指直指隆科多:“你干的好事!”

“儿子怎么了?儿子自打上回被皇上说过,一直很老实啊。”

“你老实个P!”一向以斯文和蔼形象示人的佟国维忍不住爆了粗口,“你都干了些什么?”

老爷子知道了?隆科多谄笑着爬起来,挨挨蹭蹭地过去给佟国维解释:“玉柱都要说亲了,他额娘还是没个身份,说亲的时候不好看,儿子这也是为了咱们家的面子,这才想法儿给她求个诰命……”

佟国维还不知道这事儿呢,一口痰憋在气管里脸都憋红了。

隆科多慌忙给他拍背,佟国维吐出一口浓痰,狠狠啐在隆科多身上:“畜牲!这个家要败在你手里了!”

“儿子怎么了呀……”隆科多嗫嚅着,依旧不服,“本来就是么——”

“住嘴!”佟国维看着跟他夹杂不清了,直接把现状甩他头上了,“外头传遍了,你那个妾来路不正,你宠妾灭妻,已经说到我们家家风有问题了!你还没睡醒呐!”

隆科多吓了一跳:“没这么寸吧?”

佟国维不跟他来这一套:“你宠哪一个,是你的事,我没管过。要误了家里的事情,我可饶不得你!先头那个贱人猖狂,我是看在你的份上、看在便宜脸面的份上,不揭不出来、不作计较,反正是女人家的事情误不了大事。现在她已经累到家族脸面了,你这就把你那堆烂事儿给我收拾了,不要让我动手!”

到底还是给儿子留了点儿体面。

“她跟了儿子快二十年了,又生了……”

“我佟家几百年的名声,如今近枝几百人,不比你一个妾重要?!”佟国维一摆手,最怕的就是隆科多犯糊涂,一个小妾好办,自家儿子就棘手了,“你听好了,我不想再听到这个贱人四处招摇的消息!你想要她好好的,就让她老老实实的。”

“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捣鬼!阿玛!您可千万不能……”

冤孽啊!自家儿子怎么就叫这货给拿住了呢?以前顾忌儿子,现在有了更深的顾忌了也不能下手,把这货弄死了,倒更像是坐实了流言。佟国维头疼得很:“知道有人捣鬼就让她收敛一点儿,别弄把柄塞到人家手里去!以后有什么事儿,叫你媳妇儿出面。弄个妾出去,不像话!”

隆科多慑于父亲难得发了一次火,呐呐地应了。

回到自己那一方天地里,左思右想,这是有人阴他,又拿流言没办法。他还得跟四儿说,现在正在风头上,她还是不要出去再加深流言了。

四儿小脸煞白,看得隆科多心疼不已:“就一阵儿,就一阵儿,在家里随你玩儿。”

四儿颤抖着声音:“为了我倒叫你挨了好一通训,以后再不要这样了。”

真是通情达理啊!隆科多感动得无以复加:“你且委屈一下,风声一过,我抢也给你抢个诰命来!这流言就是这样儿的,过阵儿来了新鲜的,就把这一茬儿给丢过去了。”

四儿郁闷一阵儿,带上丫头婆子就直奔隆科多正室的屋子里玩儿去了:“恭喜四太太,贺喜四太太,老太爷为您出头儿了呢?您高兴么?”

另一边,佟国维已经给门生故旧打招呼了,大家帮忙盯着点儿折子,有谁想参我儿子了,帮我压一压。他还没想到隆科多和四儿所谋挺大呢,只以为儿子的抽风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宠小老婆宠得没了边儿。

佟国维这会儿的招呼却是多余了——只要阿灵阿不出手,目前没有出手的人,朝上一派平静。

大家都在等着看风向呢,隆科多的事情是大家都在心里默默鄙视的,阿灵阿的人品难道就值得在心里默默致敬么?前后一想,谁也不肯当枪使,谁都想让阿灵阿出这个头,大家跟着拣个便宜。

——————————————————————————————————————————

“您知道就好,别跟佟家翻脸,到时候……皇上未必会高兴。”说话的这是淑怡,她小日子过得不错,现在又怀上了第二胎,正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在外面听了八卦,又事关外甥兼堂侄子,没道理不到姐姐面前卖个好儿。

今天淑怡进宫来给皇太后请安,淑嘉因胤礽还没回来,就邀她到东宫里坐坐,顺便看看外甥女儿,兼说话商量事情。

淑嘉从盒子里掂出一枚金簪子看了一下,又扔进去:“我跟佟家较什么真儿呢?隆科多的破事儿,上上下下有几个不知道的?就值得为他置气?”

淑怡还是意思意思地劝了一句:“佟家毕竟是两代后族,家教都是好的,除了他们两个,家里的女孩子还是不错的。真要指给了太孙,也……呃,还算过得去的。”

原来是说这个!

淑嘉撇撇嘴,说起这个,她们一家子都很委屈了。做爹妈的没有多大发言权,当事人直接被剥夺发言权,最坑爹的是,康熙做了选择题,甭管加分还是扣分,最后都要他们家来承担后果。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皇帝说好了,你就得答应着,且顾眼下吧。至于以后的事儿,那还不是捏在咱们手里的?此时的太子妃还没把这风言风语与自家儿子选媳妇给联系起来,这京中大族关系错综复杂,说不定是别有内情,实在无法确认。

淑嘉道:“不说这个了,弘旦的媳妇儿还是个没影儿的事儿,弘晰的媳妇儿这就要送到京里来了呢。四丫头的事儿一办,就是他的事儿了。等到弘旦娶媳妇儿的时候,这中间还不定有什么变故呢,哪能现在就看中是哪一家?”

淑怡歪歪头:“也是。二姐姐,你看这个是要做什么用的?样子倒是新巧。”两人相处的时候,裕王福晋非常坚定地叫太子妃是姐。

淑嘉把手上的盒子递给她:“你看看,还能看得过去罢?”

淑怡一瞧:“二姐姐,这是要给四妹妹么?拿给旁人倒可,给四妹妹,未免次了一点儿,”说得很小心,“不太贵重,怕不好罢?”说完又后悔了,办这种事情完全不像是太子妃的作风,即使她真的拿这个给了淑惠,那也是另有考量,自己真是金嘴了。

“我身边儿那几个丫头,到了该放出宫的年纪了,不管是走的留的,我都得有些心意才好,”淑嘉没有计较淑怡的表情,“一人四匣子金玉首饰,十匹绸缎,再添一百两银子。”

淑怡吸了一口凉气:“这可真不少了,搁到外头,寻常人家的全副家当也未必有这么多呢。”

“她们跟了我十几年了,我何必在意这点子东西呢?也算给她们点子东西好傍身。出嫁的算是添妆,被请去供奉的也是有些傍身之物,留在我这里的……她们打扮得好看了,我看着也舒服不是?”八个人,满破了花不到两千两的银子,十多年了就这一笔大开销,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淑怡笑道:“到底是二姐姐。您打算放谁留谁?”

“我现在还没想好呢,她们的年纪大小不等,差着一、两岁呢。从明年开始,且有得忙了呢。”

淑怡放开这个不提,转而说起家中的事情:“如果咱们家里,外头的事情是一概都不管问的,只管专心把四妹妹的事情办好。嫁妆已经得了大半,陪嫁的田庄、铺子的账目也点清了,眼下就等圣驾回来好办事儿了。说起来,三公主在京的宅子我倒知道在哪里,他们两口了送女入京待嫁,妆奁也是流水般往宅子里搬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