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6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幸而哀而不伤,不然朕就要发愁了。 你们多开解开解他。”

太TM刺激人了,这个家伙,对兄弟要么瞧不起、要么巴不得人家倒霉、要么把人家当跟班儿,他哪里有情有义了?他差使照办,坏事照干,上个月跟您一直去校场,骑得了马、拉得开弓,憔悴个〖哔——〗

假惺惺!谁信啊!口中还要说:“儿子常与大哥说话来的,上个月听他说,还在叫报恩寺的僧徒为大嫂念经。”

康熙信啊!

康熙点头道:“他这样很好,读些经书也好敛了他的脾气,看事淡泊些。我看很有用,他如今倒是稳重不少。”

胤礽下巴都要掉了。

直到回到自己的住处,才双手兜着下巴给重装了回去。死活睡不着,半夜的时候忽然悟了,“看事淡泊些”。

康熙的本意乃是看淡点生离死别,不要当个痴情种。到了胤礽这里,是觉得另有深意,即:不要强出头,韬光养晦!可不是么,老大这一装,显得淡泊名利,汗阿玛对他的好感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胤礽想,他家小佛堂得快点儿修起来了。不过他不打算一回去就当个居士,却要循序渐进,不显突兀才好。

——————————————————————————————

打定了主意的皇太子,一回家就催着太子妃动手了:“把西北的那一处院子收拾出来罢。”

淑嘉没有想到,胤礽比她还着急布置佛堂。原是说好了,开了春再布置的,年后却是被种种事务给耽搁了。心里一转,淑嘉马上应了下来:“好。一应东西都是好寻的,却有一样难办。”

“怎么?”

淑嘉决定把她早就发现的事情告诉胤礽:“咱们家里的宫女、太监,如今越发多了,总要拣一拣,哪里可靠的,放到近身,哪些偷J耍滑的放远些。那一处院子里原有两个看守的宫女儿,我还没想好把她们往哪里放。”

“前两年不是整顿过了?”

淑嘉苦笑:“这不又来了新的么?再说,就是原先旧的——”

“旧的怎么了?”

“旧的,也只是查查有没有犯法纪的,可没管他们有没有四下长舌头。”

胤礽的脸严肃了起来:“你听到什么消息了?”

“明的没有,只是这些人,拨给咱们的时候不知道过了几道手。除了一些老人儿是汗阿玛钦点的,余下的都是……只要没有劣迹,我们也不知道。可谁又知道他们知道多少,又在什么时候会说出去什么,或是做下来什么呢。”淑嘉敢肯定,胤礽有段时间的暴躁、奢侈、混乱绝对与这些人分不开。

“先调到旁的空院子里当差,佛堂先弄出来,”胤礽决定先管当前,“只要不坏了法纪,旁的事情都能转圜。对了,明儿弘旦回来给你请安。”

“什么时辰?”

“后半晌。”

“好,我叫小厨房做他爱吃的东西。”

“看过了他,后儿你就专心把小佛堂弄出来。再在那院子里给我收拾出一处静室来。”要做就要做全套。

“我省得。”

第二天,学生胖按时而来。

又瘦了!

淑嘉非常怀疑康熙克扣她家儿子的伙食!哪怕是天天吃康师傅泡面,都不带瘦成这样儿的!

“你怎么瘦了?”

弘旦摸摸脸:“没有啊,儿子还精神了不少。许是一路骑马,更结实了。”

“走路还像鸭子一样。”

弘旦的脸红了一红:“儿子走得挺规矩的。”

怀疑的目光:“你到底怎么了?”

骑马磨的……

询问的结果是,已经不太胖的小胖子抵死不从,死活不让他额娘把他裤子给扒掉看伤处。有时候,小小男子汉的尊严是会被无视的,尤其发话的是他母亲的时候,几个孔武有力的嬷嬷一拥而上,小胖子只觉得两腿和屁屁凉飕飕。下定决心:他要长大,他要刻苦,他要认真练武,至少不能让一群中年妇女这样轻松地扒了裤子。

确定上了很好的伤药,又包扎得宜,淑嘉终于让他儿子找回男子汉的尊严了。然后,学生胖认真地提出:他晚上谢绝太子妃派员守夜。

胤礽还说:“你额娘心疼你不好么?”脸已经板了起来。

淑嘉手里的团扇遮住了脸,笑得双肩一抖一抖的,学生胖的脸变成了个红苹果。众人都是要笑不笑,胤礽马上改口:“罢了,随你。”晚上再问。

“谢阿玛成全。”

得知真相的胤礽静默三秒,他初学那会儿,用功太过,也有类似的情况。可是,因为汗阿玛亲自给上药,还是觉得很开心的很安慰的。对比儿子现在这样,他开始反省,自己当时是不是太不羞涩了?

————————————————————————————————

太子爷反省无果,又要处理另一件事情。

太子妃告诉他,她又怀孕了,刚刚御医来确认过了,有两个多月了。

又要添丁进口了,胤礽很高兴,马上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月的平安脉,怎么没听太医院报上?”

淑嘉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御医来请脉的时候,我叫弘曈的嬷嬷伸出手去给他把脉。”

胤礽默,听。

淑嘉顿了顿,咬牙道:“前阵儿,胸口闷,御医说是思虑成疾。走到哪儿,都一堆宽慰我的人,”泪珠往下滑,“我想儿子也没这么撑不住。旁人能行,我也能行,不想叫谁觉得我可怜。我得好好的,不能叫人觉得我不想把儿子给汗阿玛教养。”

胤礽沉默,伸手,轻轻把妻子拥到了怀里。

“今儿觉得不对,叫来御医,知道有了。”轻轻从胤礽怀里挣出,缓缓拭泪,“我没事儿,你也别当我有事儿,我知道轻重。这事儿是我办错了,当时也是没办法了。再叫人觉得我‘病’着,不知道又要说什么了。”

伸手,继续搂:“我知道。”被抱走的那个也是他儿子,心情完全相同。想,还得欢欢喜喜地献出来,还不能叫人挑了理去,然后传出些会惹得龙颜不喜的话来。

“以后有事儿,甭憋在心里,到事情过了才说出来,嗯?还有我呢。”

“嗯。往后还能有什么大事儿呢?”抬头,破涕为笑,“你不要太操心,外头的事情够你烦的了。”

他怎么觉得,这样一个不想让他操心老婆,反而更让他想操心了呢?默默拍着老婆的背。

当听到康熙点评秀女,说到要给十三、十四先指侧室的时候,胤礽赞成地说:“他们确是不小了,先定一个伺候的人,十三弟明年出了孝,正合适。”

康熙原不打算给他指人的,反正太子已经有了两个侧室,宫女还有一堆。不过太子妃怀孕了,他还是意思意思地提了一下。

胤礽非常果断地说:“儿子那里,又要收拾出佛堂,又要选派人手,忙乱得很,很不用。”

一来想安抚妻子,再者,他深信家里肯定有旁人安插的探子,这些眼线还没起出来呢,再纳个新人,又要添使唤的人手,再混几个进来,他就不要过日子了。大阿哥已经转换策略由明转暗,从明着叫板到打种种柔性牌拉近与汗阿玛的感情,保不齐就要有什么事情在阴暗的角落里发生,他需要严防死守。没有明显益处的人,坚决不让进门裹乱。汗阿玛估计是不会喜欢没事儿想女人的儿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幢楼里,只要有一户换灯泡,全层停电==!

这下可要热闹了

随着皇帝的回归,京中热闹了起来。掐架的、办差的,终于等到了皇帝,一个个卯足了劲儿,回奏各种事情。生怕不够热闹似的,康熙一回来就宣布——今年巡幸塞外要早走,五月末就动身。

皇帝回京那天已经是四月二十九了,宣布消息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年一度的名额抢夺战又开始了。

皇太子再次落败!

这次败得不冤枉,康熙一捻须:“朕这回带弘旦去长长见识,你还是在京里的好。”

总比自己一家子都窝在紫禁城而兄弟们随驾来得好。胤礽还是觉得弘旦略有些小了,要是再年长个三两岁就好了。说来弘晰的年纪是合适了,只可惜不是嫡出。 要放弘旦去呢,又担心他年纪太小。

诸般计较,落到舌尖却是一句:“全凭汗阿玛作主。儿子只怕他还小,不懂事儿,出门在外,不要扫了汗阿玛的兴。”

康熙道:“你不要总想这些个,朕看他就很好。你若得闲了,往乾东五所看看去,他们也该把房子收拾妥当了。”

胤礽一凛,不但房子收拾妥了,只怕媳妇儿也差不多了。他现有一兄十三弟还活着,其中从十五阿哥开始都还是幼童,过了这回大挑,倒有一兄十弟有了媳妇要成家。

这情况,还真是一个乱!

俗话说得好,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如今是一张大饼又添了几个人来啃,胤礽觉得这房间的四壁都在向里面挤压了。

康熙还在等他回话,胤礽强压下心头对兄弟们的不喜,躬身道:“儿子这就去。”

出了乾清宫,却撞上了雅尔江阿。想起雅尔江阿与其父雅布都在内定随驾的名单上,胤礽听雅尔江阿说“那一位,天天与个喇嘛好得蜜里调油,不知在弄些什么。”之后,郑重拜托他:“这回我又去不得,弘旦却被汗阿玛点了随驾的,你多照应着些儿。旁人我还真不大放心。”

雅尔江阿满口答应:“小阿哥有皇上看着,万事自是妥当的。万一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自是责无旁贷。”

胤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

“太子这是有差使?”

“奉汗阿玛口谕,瞧瞧乾东五所修得如何了。”

“那臣弟就不耽误您了。”他是来亲自递申请的,哪怕知道自己这一回是可以去的,但是他没有领差使,不在例行随驾之列,还是要作作门面的。

果然,一进乾宫清,说明了来意,康熙就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想出去猴了?”

雅尔江阿大方地承认:“是想了,您不会不带我去罢?”

康熙本就有心带他去,故不作声,吊一回味口,等雅尔江阿把各种好话都说了,这才松口:“既然你诚心要去,朕便勉强答应。”

雅尔江阿欢呼一声:“谢汗阿玛,”又打听,“不知道这一回随驾的都有谁呢?上一回我与十三阿哥赛马,小胜一局,他说了下回要扳回来的,咱们还请了阿霸垓的吴尔占噶喇卜郡王作裁判。”

康熙大方地向他透露了名单——只是随驾皇子的,至于部院大臣等,康熙一个都没提。

雅尔江阿听到内有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暗道可真是好大的阵容。这后面的两个,好像都是宫中王嫔所出?王嫔又有身孕,可见圣宠不衰呵。

口中还道:“可惜了,十阿哥居然也没去。”

康熙道:“他跟老十、老十二留在京里学着办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三个都要留在京里纳侧。不过纳侧算不得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要皇子本人在场就好,用不着摆出大排场来。康熙挥挥衣袖,留下这三个儿子。

————————————————————————————————

皇子纳侧,排场不用很大,过得去就行,只是侧室,还不是侧福晋呢。胤礽到了乾东五所蹓跶了一圈儿,发现工程已经完毕,油漆都晾干了,正在一样一样往里面填家俱。

一模一样的院子,都是未封爵的皇子,标配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个人物品又还没搬进来。看到第三个院子的时候,皇太子已经头晕眼花的,凭谁连进三个一模一样的院子,都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他还得挨个儿检查一遍。

都快产生“天下院子都是长成这样的”幻觉了。

看完院子,确认没有什么纰漏,又着重检查了十二阿哥的居处。胤礽有数,这回要搬来的三个弟弟里,就数十二阿哥比较背景板。老十三有圣眷在身,老十四有个一宫主位的母亲还有一个贝勒哥哥、一个公主姐姐。

回来向康熙汇报,也对十二阿哥处多提了那么一提。

康熙听胤礽所言,也道他知道人情世故,心里赞许,口上却并不夸奖:“知道了。明天日子好,你侄儿们就要入宫读书了,明日散朝,你与朕一道去看看他们。”

要胤礽说,他真心不想侄子们、尤其是弘昱到宫里读书来的。或者说,他不想在他不是皇帝的时候,皇帝表现出友爱与大度。如果此时他已位登九五,那么把侄子们弄到宫里来读书,显出他的和气,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孙入宫读书,是康熙早就考虑过了的事情,胤礽是无法反对的,他此时想的是与此相关的另一件事:“弘旦已有熊师傅、张师傅教了,现在……他是与侄儿们一道儿呢,还是另有安排?”

“你说呢?”

胤礽犹豫了一下:“有师傅单教着固然不错,未免太过孤单了。且他与堂兄弟年纪相仿,一道读书也好彼此亲近。”

“师傅还是要的,却也不好过于离群。张英、熊赐履俱已年迈,有远离朝堂之意。叫弘旦与兄弟们一道儿罢。”还有一个安排他没说,弘旦单独的师傅还是要给的,先让张、熊二人凑合一下,找到了更合适的,再允许他们致休。

“汗阿玛想得周到。”

“你也回去歇一歇罢,待朕启驾,有你忙的时候。”

胤礽在回家的路上又理了理思路,眼下三件事:大挑、读书、出行。样样不由他作主,二把手的感觉糟透了。

回到家里,淑嘉向他汇报:“小佛堂已经收拾齐了,我从宁寿宫小佛堂里请了一尊菩萨来。”

胤礽现在的心思却不在这小佛堂上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启祥宫那里有什么新闻么?”

“那里倒是平和,就等汗阿玛亲阅之后或留或去了。”拎起手巾投到温水里,拧出来给他擦脸。

胤礽配合地低下头,感受到温热的毛巾从脸上敷过,浑身毛孔都舒张了开来,决定睡前要洗个澡。“宁寿宫那里有什么意思传出来么?”大爷样地坐在桌子边,端起了茶水。

淑嘉把毛巾放到托盘里,也洗了洗手,与胤礽对坐:“皇太后是看中了阿霸垓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家的闺女,也不知道要指给谁了。”

胤礽呷了口茶,摸着下巴:“要是给老十三就好了。”

“?”

能干一点的皇子,配个弱一点的妻子比较翻不起风浪。大家族的闺女,给个淡泊一点的皇子,才能令人安心。比如这一回,他就希望无母的十三有个实权派的岳父,而十四的岳父最好次一等。马齐的闺女给十三就很好,或者给十二也行……

“对了,汗阿玛本月出巡,要带弘旦一起去。”

淑嘉失声问道:“你呢?”

“自然是留守京师。”

淑嘉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用意,默不作声,良久方道:“也好,多见识见识总是好的。旁的还有什么人随驾呢?”

“听雅尔江阿说,汗阿玛的意思,带着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十三、老十四、老十五、老十六,简亲王父子也去,旁的还有些拉拉杂杂的人。”

老大老八都去?淑嘉有一瞬间的担心,马上又释然,还不到这个份儿上呢。

想起今天听到的另外一个消息,忙向胤礽求证:“今儿三弟妹说,她们家弘晴要入宫读书了,这是真的么?”

“不但是弘晴,与弘旦年纪差不多的皇孙都要入宫来读书了,就在这两天。”

淑嘉嘴巴变成了0型,吸了一口凉气:“要备好几份见面礼了——他们在何处读书?与弘旦一处?”分开了,显得自家儿子与众不同,也是变相被孤立。在一起,难免要扎个堆儿,儿童心理辅导神的,最考验人了。

“我想叫他们一处读书,也好练着分辨是非。”

这是非二字,真是意义深远。“有你教着,我总是不担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