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1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几个人的,”收回中指,“一个是八阿哥,”又竖出了中指,“另一个就是叫圈的那一位了。 放心,没有你们家太子爷。”说着又掩口而笑。

淑嘉如释重负,笑得格外轻松:“妃母的消息可准?”

佟妃:“你不信?”

“我是宁愿您说的都是真的呢。”

佟妃也不继续卖关子了:“你道哪回大挑都得给每位爷添人么?阿哥们还小的时候,都是先指了一两个侧室,再指嫡妻。等到长成了,哪有长辈时时盯着小辈房里的事儿呢?他们身边儿的丫头还能少了么?看中了收用,再不会委屈自己的,并不用旁人操心。每三年,才有那百多秀女能剩到最后——你是不知道如今黄带子、红带子有多少人罢?秀女最多还是要供他们的。”

“我怎么记得当初汗阿玛确给那一位指过侧室的,”手指划了个圈儿代表胤禔,“还有八阿哥,上回也添了,这回还要添的。旁的记不大清,大约还是有的?”

“你一向是个明白的,怎么在这个上头倒糊涂起来了?”佟妃嘴上如此说,还是热心解释了一下,“那一位那会儿,他前头的福晋一连生了四个丫头,一个儿子也没有,庶子并没有生出来,你说万岁爷能不着急么?八阿哥也是,这都几年了?他连个闺女都没有!比那一位那会儿还不如呢,”你生了一堆儿子你怕什么?“房里人多了,对身子也不好。你看三阿哥、九阿哥那里,他们额娘倒是曾为他们又求了侧室,可也只有一回而已。”

现在的成年皇子们,小的几个还算新婚,媳妇的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年长一些的,各有后院,结婚数载,老婆孩子一大堆,大多数人是不用人关怀这方面的需求的。

淑嘉受教地点点头:“还是妃母看得明白。”

“你是关心则乱,”佟妃表示理解,“你呀,不用管旁的,看好太子爷不就行了?只要太子爷心里有你,就添了人又如何?再说,你还有儿子不是?”想保地位多生娃,不想添小老婆更要多生娃!

淑嘉也不与她辩驳,默默听着。

佟妃打开了话匣子说得也就多了一点儿:“女人还得靠儿子,前阵儿十九阿哥没了,高贵人哭得像个泪人儿。我总羡慕有孩子的人,一看她这阵仗,又有些发怵。再看钟粹宫的那一位如今的样子,又想着若是前世冤孽,不要也罢了。她这些日子,可受儿子牵连,精神也不大够了。万岁爷这才把给他们相看两个好生养的姑娘的事儿交给我。”

佟妃本是不欲在东宫的人面前提到大阿哥的,无奈康熙把这任务交给了她,她需要跟太子妃解释一下:我不是关心大阿哥啊,这是皇帝让我办的,我是奉旨。

“妃母受累了。”

“说起来八阿哥还有亲生的额娘呢,可是万岁爷偏就点了我,我也犯愁!你说这要是选的这个还是子息艰难可如何是好?又有那一位现被圈着,点了哪家姑娘进去,都是陪圈,实在有些下不去手。”前一句是随口一说,后一句就是心中所想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还是对自己没威胁的女人。

“就是妃母选出来了人,也要报汗阿玛下旨的。”淑嘉只好用‘这事儿算不到你头上’来安慰佟妃。

佟妃呷了口茶,咬牙道:“我已回了万岁爷,送进去的就选包衣女子。”万一有消息说是佟贵妃选的你们去坐牢,这也是把仇恨值降到最低了。要相看人,就必须与被相看的有所接触,难保没有机灵的能够觉出味儿来。

淑嘉心道,怪不得您这一回跟我一道看宫女,还看得很仔细:“妃母想得仔细。”要她说,胤禔已经被圈了,不管指了谁,都是坑人!

佟妃已经把消息透出便不欲多谈这个气闷的话题了:“说起来,这一回三格格是必有造化了。昨儿皇太后还说了,过两天还要叫她去说话。”

淑嘉道:“真要是造化到了她的头上,且还有得磨呢!怕也得接着调-教才好。”

“你也是令堂教出来的,也没有个先嫁入皇家的人来教导,一入宫就做了太子妃,日子不是也过得很好?”

淑嘉摇头道:“只一样就够她受的了。”

“哪一样?”

“裕王先已有福晋,伉俪情深——这倒也罢了,昔人已去。先福晋却留下了几个小阿哥,我还怕她与儿子们处不好。”

佟妃歪头打量了淑嘉一下:“你今儿这是怎么了?总说些没根的话,不是我说,这宫里宫外的爷外,有几个不是……咳咳,”摸摸鼻子,“娶妻前就有了孩子的?还不是一样过?”

“弘暘、弘晰,皆是侧室所出,我不管怎么管教他们,那都是规矩。裕王先福晋留下的阿哥们可不一样,那是元配之子,她要如何做?”

佟妃道:“我是一点儿都不担心,你都已经想到了,还会不告诉她?”

“妃母又来打趣我了。”

“嗳呀,这些日子看了那么些小姑娘,我也觉得年轻了呢。”

不得不说,佟妃的心态可真是好!同样是大挑,有可能再多个人来分丈夫,佟妃就比淑嘉要淡定得多了,还能拿秀女们来说笑。要知道皇子们是不一定添,皇帝就是……一定会添。

怎么她这样欢快呢?

————————————————————————————————————————

太子妃的疑惑挺深,然而乾清宫与毓庆宫之间的些许不快在父子二人的互相体谅中消弥之后,后宫里却真的因一群年轻女孩儿的到来热闹了起来。

这一次的大挑,大概是康熙朝有史以来最平和的一次了。说它平和,并不是说秀女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了,而是指后宫主位们非常淡定。

皇帝过了五十岁了,近两次大挑也都是意思意思地挑一、两个人,收了之后也就那样了,新人们想晋位也没那么容易,在诸妃嫔眼中实在称不得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诸妃也看透了,老爷子哪怕宠谁,也不会为谁破格了——破格的名额在他年轻的时候都用完了。王嫔生了三个儿子了,正式职称还只是个贵人而已。

而说话有份量的妃嫔们,又没有儿子到了需要大挑的时候,还有什么好关心的呢?不但没有儿子到了大挑的年纪,连到了大挑前给侧室的年纪的都没有!操的什么闲心呐!

再者,康熙朝的规定里,亲王也只能有两个侧福晋,郡王以下的则更少。入大挑的秀女都是正经的八旗非包衣可比,弄得多了要再都生了儿子,这侧福晋倒是给谁不给谁呢?这不是给家里添乱么?她们宁愿儿子家里婢妾多两个,也不想弄些旗鼓相当的乱斗。

良嫔是有些急,但是身份地位的关系少有发言权,原可央惠妃的,可惠妃还没缓过劲儿来。幸有佟妃跟她透了信儿,问她喜欢什么样儿的。良嫔只有一个条件:“但凭贵妃作主,只要宜生养的就好。”

所以今年最不高兴的还要数八福晋,她满肚子苦水是有地方倒,但是缺乏支持者。她又不肯教人小瞧了去,还要一直撑着皇子福晋的范儿,目光冷漠地在秀女身上扫射。

秀女们心道,这宫里的主子是人人和气,反是这宫外的八福晋,这眼神儿怎么这么碜人呢?

八福晋瞪人也是有选择地瞪的,有些出身不错的秀女她是见过的,倒也谈笑晏晏。比如淑怡,那是明显不可能给八阿哥做小的,她也不用这样明着得罪人。身份差些的秀女就很倒霉地被八福晋当成了可能侵犯领地的人,倍受压力。

妃子们很闲,乐得意态悠然地看秀女们表演。再老辣的姑娘,在这一群人精儿面前也显得稚嫩,不能说一眼看穿所有人吧,也能把绝大部分姑娘的心态给摸准了。再加上一个搅局的八福晋,这场戏真是有滋有味啊有滋有味。

淑嘉心中挂念着淑怡,看戏的心情就没那么浓。不是同母也是同父,心底自然而生的感情也许没有对淑惠那么深厚,却也不能放任不管的。她自得知自己的地盘还是安全的的时候,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淑怡的身上。

至少在宁寿宫的大多数召见,淑嘉都会过来为妹妹掠阵。佟妃有心与太子妃交好,也不点破,皇太后本人也乐得拉上太子妃一起玩耍,淑怡在宫中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舒服的。

有太子妃在,想争取成为后宫的秀女都不会觉得淑怡是个对手:差着辈份儿呢。剩下的目标过于分散,谁都不知道敌手是谁,相互间也客气了不少。

淑嘉出现的时间多,倒是说话却不多,为了不做得太明显,也是因为淑怡做得不太差。不少人已经知道淑怡已经是内定的裕王福晋了,面儿上却不能做得过于明显,她名义上还是秀女,归宿未定。淑嘉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把她叫到东宫喝茶,秀女怎么可以踏进皇子的地方呢?

这天又是皇太后叫了淑怡等几个秀女到宁寿宫里来吃饭,淑嘉亦奉召。在宁寿宫的门口,姐妹俩见面了。淑怡与其余几个秀女一样,福身为礼,淑嘉答礼。凝神一看,这几个秀女都是一副,呃,标准像。

“皇太后祖母今儿又是好心情,叫了这些人来,不知道是不是又尝着好吃的点心叫厨房里学着做了。 ”淑嘉招呼着大家一起进,众人不敢越过太子妃,都侍立一边,等淑嘉先走。

淑怡在秀女里站得最靠淑嘉,淑嘉见她面上略显亲近之意,又不矜夸,表现得恰到好处。心说,倒是个拎得清的。入了宁寿宫,皇太后果然是着人做了点心,招呼大家来尝。

这种考验人的方法是宫里常用的,淑嘉一点也不陌生。能走到吃饭这一步,就表示你的前程已经有七分把握了。不是所有的秀女都知道这一点的,淑怡却是知道的——有个打入内部的姐姐就是好。

淑嘉最担心的就是淑怡因占有熟悉地形的优势,又有透出来前程有保障的底而生骄狂之心。今日见她只是默默地品着糕点,吃完了拭唇、漱口、喝茶。听皇太后问:“怎么样?合不合口?”的时候,轻笑:“味道很好。”

皇太后道:“是你姐姐孝敬过我一碟子糕点,我尝着味儿好,叫他们学着做的。你吃着顺口,必是为着这是你家风味。”

淑怡道:“这样的糕点先前确是没吃过,只是味道的轻重真与家里的极像。”

“我就说嘛!”

淑怡一笑低头,不再多说话。淑嘉开始相信,淑怡嫁进裕王府虽然环境是恶劣了点儿,她倒也不是应付不了。淑嘉帮妹妹把皇太后注意力引开:“老祖宗好算计,知道她吃这糕点必然合口就先问她,您怎么不问问这些姑娘们呢?”

皇太后被歪楼:“你们觉得呢?”

————————————————————————————————————————

淑嘉从宁寿宫回来,胤礽已经到了东宫了。

淑嘉一边换衣服一边问:“你今儿怎么回来得这样早?”

胤礽无奈地道:“汗阿玛说我辛苦,叫我多歇歇。”

自从两宫释怀,确切地说是康熙不闹别扭了之后,他的子控情怀再现江湖,并且有愈演愈列的趋势。石琳死了,石文英要丁忧,他原是正白旗汉军都统,这是石家又一个重量级的职位。康熙又把它留给了石家,鉴于富达礼年纪尚轻,康熙让石文炳再担此职。又赐东宫许多东西。

可怜被更年期老男人折磨得已经轻微精神衰弱的皇太子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生怕一松懈了就被康熙抓住把柄狠训一顿,不但不敢休息,还要更加敬业。初夏的天已经有些热了,皇太子衣冠齐整,在乾清宫里汗流浃背。

康熙不干了:“我这里存了冰的,屋里并不很热,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莫不是病了?”

胤礽分辩说他这纯是因为从毓庆宫走到乾清宫,运动出汗,康熙还是不放心,硬是叫人把胤礽给架了回来。还指示:“叫孙之鼎选个好御医来看看。”

淑嘉也是无语,老爷子对人这样大寒大暑的,不把人折腾病了才怪。

胤礽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单一件长衫,也没系腰带,手里捏着把扇子:“说起来你成日不是看秀女就是看宫女的,今年的人就这样叫你喜欢?”

淑嘉叹道:“我就是个操心的命!这人呐,只要你想操心,就有操不完的心!三丫头今儿又叫皇太后祖母叫去了,你说,我能不去么?”

胤礽把自己往摇椅里一扔,摇椅嘎吱嘎吱地响了起来:“你能护她到几时?”

“护得一时算一时,总不能现在就撒手不是?”

“就为了这个倒难着你了?”

淑嘉换了件家常衣服,把花盆底也换了下来,走过去蹲在摇椅边,趴在扶手上,跟着摇椅摇晃着。摇椅停住了,胤礽坐起来看着她:“不是已经有了信儿了么?难道有变故?”

“这倒不是,皇太后祖母也喜欢她。”

“那你愁的什么?”

“就是想起了弘暘,正与这班秀女同龄。若他活着,今年倒是能预备拴婚了,那才又是一桩喜事呢。”

弘暘是康熙长孙,真活到今天该有十四(虚)岁了,侧室也指得,正室也能相看了。如果他还活着,淑嘉在未满三十的时候就要当人婆婆了,这种感觉委实太微妙。她一向觉得自己还算年轻的,有这件事情一比,方有些心虚了起来。

胤礽默,许久,方道:“弘晰也快长大了,你想想他的事儿,心里也会快活些。”

“是呢,下一回大挑弘晰也到年纪了,那时候我才要看好了呢!”淑嘉像是被振奋了,“今年多挑两个宫女,预备着他娶亲的时候好使。”

当美女变成老太婆的时候,帅哥也是糟老头了!胤礽,你认命吧!咱们都是快要做祖父祖母的人了!淑嘉心里发狠,然后想大叫:老子真TMD不老啊~~~

“不过啊,我不想他那么早娶妻,对身子不好。”淑嘉认真地说。

“先放侧室就是了。”胤礽提供了当时的普遍做法。

淑嘉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有好姑娘先给他留着,并不急着办喜事儿,甭管正室侧室,”淑嘉蹲得脚麻,慢慢站起身,不客气地拿胤礽当人肉垫子坐,“我看了咱们周围,凡是父母年纪小的,头生子多半保不住,想是父母年幼气血未足之故。”

皇太子再次被晃点,从秀女被歪楼到了儿子,伸手抱着老婆:“我想想我想想……”一面重复着三字真言一面认真回想,还真是的,至少皇室这里是存在着这个普遍现象的。

康熙就不用说了,前期各种死儿子。名为“福全”的那一位伯王,儿女福份也不够多,一口气夭折了长子长女次子次女与三女、四女之后,第七个孩子才活了下来,这就是保泰。

老三的长子、老四的长女、包括胤礽自己的长子弘暘都夭折了,唯一的例外是那个讨人厌的胤禔,伊尔根觉罗氏的儿女倒是全部存活了。

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后来生下来的孩子的成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胤礽被说服了大半:“到时候我再与汗阿玛商议商议。”

淑嘉笑道:“汗阿玛许也是这样想的呢?你倒是想想公主们下嫁的年纪,一个是有缘故耽误了,两个也是有缘故耽误了么?”

胤礽认真地答应了:“是这个理儿。”

秀女不用担心,宫女就要操点儿心了,在秀女们还没确定前程放回家之前,宫女们已经在内务府的岗前培训班里结业了。佟妃领了任务,打发人来邀淑嘉一道去挑选宫女。

两人先在承乾宫里碰了头,佟妃道:“宁寿宫那里也缺人手,咱们还要到宁寿宫里禀过皇太后,才好下手挑人。”

淑嘉道:“这是自然,不过,妃母择人是名正言顺,我这里,要不是与诸位妃母说一声?先前只是看一看初选的也就罢了,这回是在她们前头把人带走,不说怕不大好罢?”

佟妃想了一想道:“挨个儿地跑也太麻烦了,不如等会儿到了宁寿宫,趁势把你也要挑人的事儿说一声。我跟你说,她们宫里的人我都有数儿,都还不到出宫的年纪呢,也无人晋位,用不着添人。略提一句圆了面子就是了。”

两人商议已毕,一同到了宁寿宫。

皇太后原是想着与太子妃一起玩挑人的游戏的,手上却有一件大事要办:康熙心里是敬重这位嫡母的,家族里的事情至少要让皇太后当个立宪制下的君主,全程都知道一点,是以把主要任务给了佟妃,还与皇太后说了一声。

皇太后对八阿哥的印象是不好也不坏,但毕竟是自己的孙子,结婚许多年还无后,皇太后也为他着急。接了任务,皇太后不停地选看秀女,宫女的事情反而被她抛到了脑后。如果不是佟妃和淑嘉过来说了一声,这事儿可能就被她封在记忆的角落里,直到宁寿宫里添了新面孔才能刺激得她回想一下。

皇太后比较单纯,一次办两件事情吃力了,直接把比较不重要的事情放手给了佟妃:“你去帮我挑罢,太子妃也帮着看一看,你那里不是也缺人?好好挑一挑,”忍不住又说了佟妃一句,“那一件事你也上上心。”她也不在太子妃面前提某巫术爱好者的名字了。

佟妃与淑嘉领命而去。

——————————————————————————————————————————

内务府在培训宫女方面是非常靠谱的,一排一排的小萝莉挨个儿站好,皆穿着新做的制服、打着大辫子,素面朝天,无甚首饰。小选是一年一回,一茬一茬地筛人,漏网之鱼少之又少,参选者的年龄非常接近。

说到入宫,清代宫女的生活还不算顶苦,每月有月钱拿、有肉吃、按季添衣服。单从物质方面看,比某些只靠政府补助过日子的旗人过得还强些。有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家,倒宁愿女儿入宫,也是养活了她们自己减轻了家中负担,还能补贴一下家里。出了宫,如果命好,主子多少有赏,一份略薄些的嫁妆也有了,又是宫里出来的,聘个继室也有可能,或者被权贵人家请去做供奉,也是老有所依了。

所以进宫的小萝莉们也不是所有人都很愁苦的。入宫这种事,反对是无效的,不如认命搏出一片天地来。不能叫男主子看上抬了身份,也能叫女主子喜欢做个帮手。

太监对着名册,一一唱名,叫一个就出来一个,走几步到两位主子面前,然后行礼,自报一回姓名。佟妃是真的挨个儿叫过来看的,从脸、到身材、到举止。不但看人,还认真看了每个人的绿头签。小选的绿头签与大挑的绿头签形象上很像,签子上的云头染绿,白色的主体上写着某旗某某人之女谁谁谁。

根据这个,就能判断是不是软枺子,可不可以扔去做牢了?br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