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四儿却知道玉柱不会从大门里出来,顶多是后门。 跑到那里等着看儿子,这时候主人家还不知道她跑了出来。佟国维却是专程派人陪着玉柱上路的,不喜欢归不喜欢,那也是孙子,而且,还要防止他逃跑不是?

玉柱一出来,四儿就扑了上来,佟家下人多,连忙拦住了,又上报给佟国维。

佟国维真的是要气疯了,着人把四儿堵上了嘴,捆巴捆巴扔到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重新丢了回去。四儿在马车里,听着玉柱在外面哭喊着叫母亲,心都碎了,又想隆科多何以不保着玉柱。

佟国维哪会管这些呢?回来气不顺,又把隆科多给骂了一通,岳兴柱陪绑。骂完了,佟国维又叹气,只希望康熙能好,不然这回真是捅破了天。

皇帝病情没有新进展,却听到了太子监国的消息。佟国维脑袋上打了个雷,僵硬了。还没回过味儿来,宫里又下达了通知:命参选秀女回家待命,着家人去接。

——————————————————————————————————————————

端仪宫里,今天人数不少,太子妃、十五福晋、裕王福晋都到了,又有两个侄女儿,富达礼之女欣平、庆德之女欣安——都是十三岁——也是被叫了来。欣平比欣安长一个月,显得更稳重些。两人一式的嫩色旗袍,头上绒花,两三根玉簪,倒也耐看。细较起来,倒是欣安更亲切些,欣平……典型的淑女正妻模样,又一个需要黑化的人啊!

淑嘉道:“连日宫里不方便,你们过得可还好?”

欣平小心地答道:“宫中一切均好。”

淑怡笑道:“你们在这里还掉鬼!趁早把小心思都收起来了罢,太子妃面前,这些行不通的。”

淑惠亦说:“都是自家人,姐姐一向关心你们的。”

她们两个比侄女大不几岁,倒很是熟悉,言谈间也随和得多,许多话都说得出来。淑惠说得更直白些:“姑姑们怎么会不为你们着想?现在看这情形儿,明白了罢?我原也不大明白,现在……”

“你现在还是不大明白,”淑嘉横了她一眼,“回去给家里带个好,跟家里说,无欲则刚,行得正才能站得稳不遭横祸。你们的前程,我心里有数儿呢。”

两人起身听训。

淑嘉又对淑惠道:“这事儿,本就是汗阿玛乾纲独断的,他老人家自有想法。”

淑惠吐吐舌头,被淑怡隔空点了两点。

欣平欣安原也有点委屈的,好好的小姑娘,教养也不比别人差,长得也不坏,怎么就被自家姑姑给砍下马了呢?这是对她们的否定啊。她们也不一定要争个太孙妃,只是过程太憋屈,有种遭遇黑幕的错觉。那还是亲姑姑呢!

直到两人得到东宫传讯,严令不许跟着传谣言,对佟家女孩子还要一如往昔。又结合着一些流言,才知道这里头的问题很大。幸亏一开始就被摘了出来,不然还不知道要中多少黑枪呢?

太子妃把侄女拎出候选名单之后,众人对她们的态度可是友善得很。以前心里不自在,有种被可怜的感觉,现在觉得真是太好了。

姑侄几人说得格外高兴,外面却有一小太监慌忙跑了进来:“主子,来接秀女的车都挤在神武门前,人人往前争,堵了路,还互相碰撞,撞坏了几辆车,护军弹压不住,都快要打起来了!皇太后主子叫您拿主意。”

“贵妃呢?”

“贵妃也是这么说的,这样儿不好再去劳烦前头的爷们儿了。”

“叫他们列队,按照八旗次序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满、蒙、汉,谁都不许乱!你去看着,把乱抢上前的名字记下来!”淑嘉想了一想,“多带上人,打开门就往外冲,一定要镇住场面,再找声音大的太监,把刚才的话传下去!”

“打发人往前头报一声儿。你们两个,也收拾一下儿,咱们旗份靠前,”又让吴明理带着两个小太监护送侄女儿出宫,“算了,我往宁寿宫去一回,一道吧。”

佟妃正在宁寿宫里,淑嘉紧急指挥,集齐了四十个太监,于神武门外列了四列,整齐出来。气势比较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场面安静了下来。宁寿宫总管太监与赵国士两人趁机宣布了新规定。

这个规定具有可执行性,但是最狠的还在于“忘下名字”,这是黑历史,还被截图保存了,是会一直翻不了身的,大家老实了。接人的车接旗分排好,里面的秀女亦然,然后念一个哪个旗谁谁之女某某氏,就出来一个,接走。前后都不用一分钟。

很快,秀女们就出完了,淑嘉再回宁寿宫的时候,时间才过了一个来小时。

佟妃笑道:“还是得你来办。”

淑嘉谦虚了两句,心道,外面男人不都讲个次序的么?还排得忒仔细,到了秀女这里怎么就乱成一锅粥了?

皇太后道:“可算是了了一件事儿了,我去菩萨那里上炷香。”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现在平静了许多,哭得少了,倒是不停地诵经。

淑嘉与佟妃对望一眼,跟着她一道去了。净手,燃香,插到香炉里,回来再拜一拜。皇太后刚起身,又有消息来:离得近的公主,明日抵京。

作者有话要说:

理一理思路哈:

一、隆科多四儿的事情就这样了吧,他们不是主角,只是顺带,写得也差不多了。下面如果没有剧情需要,他们就路人了。

二、当在《圣祖实录》里看到马进良三个字的时候,偶瞬间风中凌乱了。大档头,你也穿越了么?

三、八旗的次序,文中的次序是看到研究清史的妹纸的小贴士写的,欢迎讨论。

228 晋江抽得我内伤

从社会学上来说,男女人口比例在105~106:100才是最恰当的,多了少了都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看,康熙家都是破坏社会安定的不良份子——他们家的儿子数目在绝大多数时候比女儿要多。康熙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时至今日,康熙活着的儿子排序到了二十,存活下来的在十五个以上,结婚生子的也有十来个了。与此相对的,是康熙朝公主的可怜数目,有公主封号的才排到了十,是皇子的一半。这十个里边儿活到出嫁的只有八个,算上抱来的常宁的闺女,也才九个。

这九个人里,到了现在能够来看望老父亲的,只剩下区区四人了。七公主未嫁而亡,五公主几年前也去世了,去年六月八公主死于难道,十二月十公主病亡。康熙家的姑奶奶,四剩下了大公主、二公主、四公主与九公主了。

四位公主在京都有宅邸,并不用宫里多准备些什么,硬要说准备,也就是准备一下她们入宫来“侍疾”时落脚的地方而已。入了宫,先到皇太后这里请安。

公主们到宁寿宫的时候,宫里已经都知道消息了,宫妃与太子妃是一定要出现的,福晋们也聚了不少。见了面,彼此一顿抱头痛哭。这一刻,在这屋子里的人绝对是真哭了。中风这个病症前面已经说过了,是个非常坏的病,要么死、要么残,不但身残还会引起脑残,后果十分严重。

你说,要是皇帝真出了点儿意外,这满屋子里的女人,也就俩人还能保持原有生活质量并且还有所提高——皇太后、太子妃。

其他人就过气了,宫妃有没有名号都得关到宁寿宫里过日子:鉴于康熙的皇后没一个还活着的,没人领头儿奔慈宁宫住去,她们只好跟着皇太后一块儿住了,人生就剩下诵经念佛了,连儿孙都见不着几面。

公主们呢,说是太子的姐妹,却没一个是同母所出。亲爹在的时候,想你了,巡幸塞外去你那里住一住,心疼你了,给你派医生送温暖,你也感受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换了个人,还是平时不怎么熟的一个人,不会虐待你,也没这么自在了——感情就是这么回事儿。

福晋们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皇子与皇弟差别还是挺大的,不说心理远近这种软条件了,从硬件上看也差了很多:皇子的待遇比照着亲王来,皇弟么,看你是什么爵位了,他们的福晋也是这个道理。目前皇子里还没一个得亲王衔的呢!

可皇太后跟太子妃就好受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皇太后哭得是最惨的,她心实,于待遇条件想得最少,就想着这几十年来康熙对她的种种孝顺。不是亲儿子又如何?天下亲生儿子又有几个能做到康熙这样敬重嫡母的呢?发自内心的伤感。

本已平静的心,又因为外嫁孙女儿的到来又酸痛了起来。老太太如天下母亲一般,为儿子哭了个昏天黑地。

皇太后连换了三条手帕,哭得开始打哆嗦。一屋子女人连忙来劝解:“老祖宗,皇上/汗阿玛必会无碍的。”您再哭坏了,咱们的罪过就大了,众女吓得先止了泪,不敢再引着老太太痛哭。

淑嘉的心理就很微妙了,康熙要是就这么驾鹤西去了,东宫无疑是最大的受益人。她战战兢兢十多年,最担心的无过于康熙哪天看东宫不顺眼了来个一废、二废的。可事情真要到了眼眉前了,她又迟疑了。

康熙临朝六十一年,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本上白纸黑字印着的,他还有十多年好活。 淑嘉这样提醒自己,倒还稳得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一直不好,她心里不由打起了小鼓,这怎么还不好呢?中风的病症她也知道的,除非康熙被开了金手指,不然……凶多吉少。根据以往经验,老爷子是属于经常被老天爷坑的那一群人里比较突出的一个。

淑嘉焦虑着,不会吧?蝴蝶什么的,这个程度也忒大了点儿。胤礽至今没出过什么大错,那还能说是因为她与他相处日久,胤礽本身素质其实也不坏,淑嘉只是顺利推了一把而已。可康熙,这就太玄了。

凭良心说,康熙对东宫真很不错,盼着自家丈夫上位,这就是变相想他去见祖宗,真是太没良心了。与皇太子一样,太子妃的心里也煎熬着,只是她与康熙相处得少,难过程度不如胤礽而已。

有的人,活着了你觉得他像一堵墙,挡在你的面前,碍眼,可他要不见了,你又该觉得冷。

淑嘉心下难安,总觉得需要再看一看康熙的情况才能安心。至于究竟是看到他死了才能安心,还是看到他活着才能安心,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揪了揪手里的帕子,淑嘉对皇太后道:“老祖宗,公主们是来探望汗阿玛的,可是乾清宫那里恐有外臣,是不是先打发人去说一声儿,叫该避的都避一避?又有,妃母们也碍于规矩不能时时往乾清宫里去,都挂心呢。我们妯娌也该再去请安侍疾的。”

皇太后哭得过火,这会儿身体还在微微颤抖着,打了一个嗝儿:“我跟你们一起去!”

啊?

吓死人了,您老人家这个状态去?

可皇太后就是认准了理儿了,一个没主见的人一旦拿定了主意是非常可怕的。众人无奈,只得依了她。还好,老太太够级别,是被人抬着去的,不用自己在太阳地里赶路。

——————————————————————————————————————————

乾清宫里,现在值班的是弘旦、胤祉、胤佑、胤祯四个人,正轮流跟康熙说话,试图让老爷子说一句:“都TMD吵死了,给朕闭嘴。”未果。

宁寿宫里又来人,说皇太后要携全体女眷去看皇帝,男人都让开。

弘旦先问:“除开皇太后,贵妃她们都来了么?四位公主全到了?福晋来的都有谁?”

宁寿宫太监答曰:“皇太后主子,各宫主子都来。大公主、二公主、四公主、九公主亦至,在京福晋也都来了。”

弘旦使自己的太监去告诉胤礽,皇太后带着娘子军杀到。又对胤祉道:“三叔,这一下子少说也得有二三十口子人,如皇太后这般又需有人随身服侍,她们带来必以使女居多。这里地方再大,也站不开的,得把那边儿再腾一间屋子出来作退步。”

胤祉算术还不坏:“是这个理儿,还有叫茶房等处也要预备着。”

胤佑左看右看,发现不是开口的时候主动请缨:“那里我去看看,皇太后祖母的喜好我还略知道一点儿。”

胤祉道:“你去罢。”

胤祯道:“还有,乾清宫虽是内廷,却是散朝后理政的地方,别的不说,当值的侍卫大臣倒还有几个人,需叫他们回避了才好。”

胤祉想了一想,看看侄子:“太孙看呢?”

“那就有劳十四叔了。”

胤祉再发话:“你麻利些儿,事涉汗阿玛,老祖宗说风就是雨的,这会到了也不稀奇。”

最后,弘旦请胤祉去向胤礽解释一下安排:“侄儿在这儿等老祖宗,她老人家来了,总要有人禀一禀玛法近况。阿玛那里就有劳三叔去说一声了。”

这倒不是弘旦想排挤三位叔叔,而是这三位需要回避女眷。皇太后来了,总要有个接待的人,他的年龄也比较小,相较之下,男女大防方面也容易得到豁免权。

当下每人领了一样活计,分头行事。

娘子军很快杀到,皇太后、宫妃、公主靠前,福晋们请安之后就由太子妃打头,退到了外间。

皇太后直接坐到了皇帝的床边,拉着康熙的手唠叨:“皇帝,丫头们来看你了,要赶紧好起来啊。”说得屋内众人悄悄抹泪。

除了表现哀戚之外,四公主比较彪悍一点,就问了一下就医情况。弘旦道:“见机得早,倒没耽误,太医院那里想用针,正在斟酌。”针灸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但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再者又是扎的皇帝,格外敏感些,必须谨慎。

四公主长叹一声,再刚决果断,也拿不定主意了,一堆女人面面相觑。

太在乎这个人了,谁都不敢轻易下命令,生怕出一点儿差错。

又呆了片刻,由于康熙无法与她们互动,娘子军撤退。

——————————————————————————————————————————

皇太子很头疼,今年朝廷的破事比往年还多些。先有江苏布政使挪借库银案,现在还差着十六万两,正待追缴。又有,直隶、山西、河南、山东等处蝗虫自去年就有蝗虫为患,今年亦复如此,急需捕杀。

还有,军队里吃空饷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这是常态,自从赵申乔揭露此事以来,朝廷才发现吃的空额有点大。

所谓空饷是指捏造个人名,冒领钱粮。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只是存活在二维空间里,发他们工资的朝廷、皇帝不能挨个儿对着名字认人,他们也记不过来。三次元的军官们就可打破次元墙,用这些二次元名字去三次元领上几十上百人的工资,也是发一笔小财。

可是张三李四们自己打不破这次元墙,等到有战事的时候上头点名,某处(张三等所在部队)几千人去剿匪……张三不存在。几千人扣除张三等,如果三千剩了两千八,那这仗还能打;要是人数少了一半儿,简直就是坑爹!

现在这数目已经有从两千八向一千五迈进的趁势了,皇太子能不着急么?他掏银子养打手,结果做了冤大头,钱花了,等要用得着暴力机器的时候,发现机器少了零件儿转不动了。这是谋杀!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国家烂成这个样子了?

紧急下令,勒令武官们要反省,赶紧把自家PP擦一擦。还有,都发动起来,去抓抓蝗虫,蝗灾比水灾、旱灾对人的心理影响都要大些。

布置完了这些,连日来紧张的心情才得到了缓解,正要休息呢,皇太后那里传话:“请皇太子过来宁寿宫商议商议事情。”

老太太主动找他商议事情?

胤礽满腹狐疑,还是往宁寿宫去了一趟。到了宁寿宫不由吃了一惊,他媳妇儿在,他的姐妹们都在,这是什么阵势。

公主们还是要给太子见礼的,淑嘉也一同起身,她倒不用行什么大礼,与胤礽交换了个眼色。胤礽清楚地看到,淑嘉的目光在荣宪公主身上多停留了一阵儿。勉强笑一笑:“都这会儿了,咱们就先把这些虚礼都放下吧。”

又问皇太后何事。

皇太后道:“我想了,秀女们都这样在家里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得把她们的去处先定了下来才好安定人心。这不然呐,几十家子的人都在猜来猜去,也不安生。”

“老祖宗心里有主意了?”胤礽小心地问。

皇太后一点头:“对啊。”

“您的意思是?”要点鸳鸯谱?您可别乱来啊,汗阿玛,您快些好起来吧,人类已经不能阻止这个老太太了。

“你来把这事儿办了。”

“嘎?不是您有了主意了么?”皇太子连日来身心俱疲,已经跟不上皇太后的思路了。

“我的主意就是叫你来把这个事儿给办了啊!”

“……”真心给她跪了,“这如何使得?该是汗阿玛拿主意的。”老太太怎么想到这一出的?必有人教啊。

还真是没有人教,不过是女人们聚在一起说话。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有女人在八卦的地方就有歪楼。从康熙的病情说到了公主的凋零,太子妃出行是带着儿媳妇的,格根塔娜的生母三公主今年三月去世,正在被八卦之列,众人自是又是一番唏嘘。

姨母兼婆家姑母们齐声安慰格根塔娜:“你要再难过,不是叫她去了也不得安么?看到你有这样的归宿,你额娘走得也放心些。你看看你婆婆,对你是多么好,待女儿也不过如此了。好好安心过日子。”

皇太后灵光一闪,就问荣宪公主:“你们家的丫头是今年大挑的吧?”

可不是,在皇太后跟前晃了好久了,老太太一想就想起来了:“可得给她个好归宿。”

荣宪公主一则以喜、一则以“堵”,喜的是女儿有老太太护着,不会吃亏;堵的是刚刚说了格根塔娜嫁得好,母亲死得心安,皇太后就跟她保证要给她女人指个好人家,这个……

皇太后依旧杀人于无形。

荣宪公主却不敢应下这件事儿:“那丫头就叫她等等又何妨?倒是外头那么多家里才是……”潜意识里还为康熙担心,大家心里都有数,中风这毛病,无法痊愈的。又希冀着康熙能好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