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风起云涌(女尊) 楚秋第2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凤棠一席话完,正元皇帝脸色沉了下来,只是看向凤棠。凤瞳听起来更是心惊,听起来非常合情合理的话,但想起来就可怕了。

先不说京城达官人中有没有好的,只说在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可是能看到真人,能切实打听出来好歹的。这样让方林舟挑都挑不中,到外省挑,最多也就是看张画像,然后几句道听途说的人品保证,这样的挑法,方林舟怎么能能挑到合心如意的。

看来凤棠是想让方林舟出京,出嫁从夫,方林舟嫁到外省之后想再回京就真不容易了。以皇子的身份发嫁给了方林舟在妻家足够的资本,这样可以确保方林舟以后的生活状况。

凤棠这样的安排方式与其说是在给方林舟找让他满意的妻主,不如说是要把他送出事非之地。只是现在的安国睿亲王可谓在朝中最好的时期,即使失去正元皇帝这个绝对大靠山,以她现今如此力挺太女的行径,也差不多能肯定太女登基几年内问题不大。

只是这种时候她都急着把方林舟送到外省去,那就表示她对于自己的将来前景并不是很看好。所以就衬着正元皇帝还在的时候,想速速把此办了,这样无论以后自己如何,都能保的住方林舟,也不付恩师方静所托。

正元皇帝的脸色更是不好看,看着凤棠的神色中带着一抹感伤。这个女儿是她一直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执政三十几年的她当然明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不过意识里还是希望即使她过世之后凤棠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只是现在她还没过世,凤棠都在安排以后的事了。

凤棠看出母亲的神色,低头笑道:〃我只是觉得由母上来挑选,更能合林舟心意些。〃

现在让正元皇帝指婚也好,还是以皇子身份发嫁也好,都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等太女登基,想完成这些就非常难了。

正元皇帝继续沉默,好一会才笑道:〃等吃了饭,一起挑挑看看。〃

〃谢母上。〃凤棠笑着说着。

凤氏一族用膳向来很安静,但是凤棠却是一直留意着给薛牧夹菜,有时还会尝一下味道之后再夹给薛牧。凤瞳看着挺欣慰,不禁想起当年凤棠因为要只娶薛牧一个跪着给正元皇帝求请时的事,一个皇室亲王与自己的正夫能有这样一份感情确实太难得了。

尚宫们把碗碟撤下,凤棠亲扶着正元皇帝到榻上躺下,正元皇帝随即吩咐尚宫把外省一些大族还有官员的名单拿过来。正元皇帝大概能明白凤棠的意思,最好是找一个有钱的土财主,祖上身份高,但子孙们却多数没在朝为官,家底确还要够厚。当然,人品样貌之类的也要样样过关。

正元皇帝的贴身尚宫把名单一一念出来,不过凤棠与凤瞳听得都没多少感觉,必竟京城才是达官贵人的集中营,对于外省的一些不入流贵族实在没放在心上过。

凤棠正想着要不要让暗部出马把众家小姐的名单,背景情况的名单列出来,就听凤瞳突然道:〃说起来十一皇弟也要满十八,正好一起指婚好了。〃

虽然还在皇夫的大丧中,但是按照前朝的一些惯例,除非是亲生的不然也少有守三年的。再者就是挑好人家,先指了婚,婚期也可以往后拖。

正元皇帝似乎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个儿子,一直以来她对皇子们都不怎么上心,指婚之类的事情全部都是皇夫在做。尤其这一年多身体差了之后,要不是凤瞳提起还真记不得了。虽然正元皇帝忘了,但是给自己的孩子指婚到底比对方林舟要认真一些。连忙让尚宫把京城一些大家小姐的名单也拿了过来。

只是旁边坐着的方林舟倒是越来越烦闷,倒不是说在旁边听着大家议论他以后妻家不好意思。他只是更愤怒于凤棠这样的指婚,一直以来方林舟的思想并不判逆,但是他也真的反对这样的指婚方式。

也许因为跟薛牧在一起时间太长被他影响的缘故,一直以来方林舟所期望的爱情有点像薛牧和凤棠这样的,虽然困难重重,虽然薛牧最初是上赶着凤棠的,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幸福的。而现在这样只是看看画像就去决定终身的方式是方林舟极其不愿意的。

向来细心凤瞳倒是有点看出方林舟的心思,只是这个时候哪里还能去管这些。凤瞳只是笑道:〃我们在这里给林舟挑妻家,他坐着听也别拗,我看不如让尚宫带着到后宫找十五皇弟玩。〃

正元皇帝也觉得有理,召来尚宫吩咐道:〃送方公子到十一皇芓宫里玩会吧。〃

〃是。〃尚宫领命,方林舟虽然还是低头一副非常不愿意的模样,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并没有任性的自由,在婚事上更没有说不的权利。

方林舟一脸不情愿的出了乾林宫门,屋里几个讨论的人就是连凤棠对于方林舟的心情都没放在心上。这些年来她努力对方林舟好,照顾恩师唯一的血脉是她的责任,也是尽所有可能的给他最好的,只是她能给也就这些而己。

屋里的人讨论的正欢,而且凤瞳还提议先让这些外省的公子先把画像送过来,挑选之后再真人过来选,虽然可选的范围不大,但还是尽可能如了方林舟的意吧。

〃回禀皇上,太女与良君求见。〃尚宫进门回着。

正元皇帝稍稍怔了一下,凤棠脸上闪过一丝为难。给方林舟选妻家的事太女早晚会知道,但是凤棠希望确定下来人选之后太女再知道,而现在太女来了,就是玩笑似的也会发表一下意见,但凤棠不希望太女参于到方林舟中的婚事中来。

〃让他们进来吧。〃正元皇帝说着。

一会就见太女与良君一起进宫门,两人齐向正元皇帝行礼。然后凤棠与凤瞳等人也迅速起身像太女行礼,太女笑着说免礼,尤其对薛牧,没等他跪下就迅速让良君把他扶住。

众人坐下,正元皇帝不等太女先开口,就先道:〃怎么这时候带着良君来了?〃

太女一脸喜色的起身道:〃良君有孕,特带他向母上报喜。〃

众人都是一愣,然后都是一脸喜色,就连正元皇帝对此也是非常高兴。太女君一直到去世都无所出,其他侧室所出实在身份太低。现在良君有喜,对太女来说真可谓是天大的喜事,要是能一举得女,这估计就是未来的太女了。也因为这次有喜实在事关重大,所以太女才特意带了良君过来亲向正元皇帝报喜。

〃我凤氏还真是双喜临门啊。〃正元皇帝笑着,随即吩咐尚宫打赏。薛牧与良君两个孕夫有份不说,就连跟着过来一直低着头的苏玄秋都有一份大礼。

凤棠与凤祈也不禁相互恭喜了一会,就连至今无子嗣的凤瞳也被取笑了一下。正说笑着凤祈眼尖的看到正元皇帝旁边的名册单子,正元皇帝笑道:〃你十一皇弟到了指婚的年龄,正巧棠儿跟瞳儿都来了,就参谋参谋看哪家公子合适。〃

正元皇帝这样一说凤祈似乎也有点恍然,皇女与皇子的身份差一截不说,嫡出皇子与庶出皇子的身份那就相差更多了。当然要是父上身份高贵,比较受宠情况就不相同了,而正元皇帝最年幼的十一皇子好像只是宫妃所生,生父早亡,像皇帝太女这样的嫡亲把他忘了也是常事。

太女加入了这个选妻主的行列,速度就快多了。太女对于达官贵女们甚至于现在病重的正元皇帝还要了解,只是一会功夫太女就列出了好多个人选,皆是门弟不高,但是仕途看起来很不错的仕女。

正元皇帝对着列出的名单也是左看右眼,正想着选哪个好,太女突然道:〃母上,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只是......〃

〃你只管说。〃正元皇帝看向她道。

〃陈襄。〃

陈襄两字出口,殿里众人人都是一愣。以现在皇帝用人来说,把一个庶出完全不起眼的皇子嫁给一个榜眼虽然也是开了先例,但更大的重点是陈襄是年龄比十一皇子大的多,而且妻早亡,女儿都有了。

在大晋例里写的明明白白,初娶为嫡夫,嫡夫亡,再娶为续弦填房。虽然十一皇子己经被冷落至被母上忘掉的程度,但是到底是皇子,把他嫁给一个出身不高,年龄不合适,而且嫁过去还是当填房,这样的婚事有是失皇家身份的。

以太女平常表现出来的干练,这些事情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所以她提出陈襄就更显得惊讶了。

看正元皇帝脸色都有些变了,太女连忙笑道:〃其实这只是儿臣的一个想法,陈襄领了办海运的差事,这几个月来传来皆为捷报。海运乃我大晋大事,海军的建成与否与之是大有相关,要是陈襄能把此差好的妥妥当当,真可谓是为我大晋建了奇功。即然是奇功,儿臣觉得以陈襄现在的官职身份不宜于在官职上大赏。所以儿臣觉得官职上不能大赏,就不如给他一个奇赏,也是对的起她的奇功的。〃

正元皇帝想了一下,道:〃就依你所说,十一皇子的婚事暂压缓后,等陈襄交差之后再定夺。〃

〃是。〃太女应着。

凤瞳却不禁低头扫了一眼太女,看来太女是打算重中陈襄了,而且是很小心的重用。陈襄的海运差事要是办好了,不用太女说什么,群臣也会折子提议如何封赏陈襄。但是就目前贵女与仕女,皇权与门阀争战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启用的仕女,是很容易就被对手陷害,然后迅速消沉的。

但是要是太女对于立了大功的陈襄完全没有表示,那么在朝的仕女们看着就会非常寒心。必竟这样的大功都不赏,看来朝中以后还会是贵女的天下。

在太女需要仕女们给她出力的时候,她绝不对不能让仕女们士气低落,她一直以来对于仕女们做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给她们画出美好的蓝图,让她们拼命往前冲,让太女在这场皇权争斗中占到上风。

两者相加后相折的方法就是太女刚才说的等陈襄真立下奇功后,把皇子破格的嫁给她。其实别说是大晋就是历朝历代,娶了皇子的驸马们除了荣誉与皇子带来的嫁妆之外,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大的前途,很少听说一个驸马能在朝中如何耀武扬威的。

但所谓的荣誉却又是非常难判断的一个概念,尚了一位皇子后的陈襄官职会意思意思的提升一下,但完全可以给她一个闲差就这样让她闲着。必竟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是如此,谁也没办法抱怨。

差事是闲了,让他暂时离了皇权争斗的中心,但陈襄如此破格娶皇子的行为却能极大的刺激仕女们发奋的劲头,这样的安排现在来说真是两全齐美。

第 94 章

陈襄回朝是在年底的时候,海军己经初具模型不说,就连与黑礁崖的关系陈襄都处理的不错。这样近乎于完胜的回归,太女直接出城相迎。这样的待遇臣子里面只有安国睿亲王受过,是她大胜夷族凯旋的时候。

尤其这时的正元皇帝完全卧病在床,连清醒的时候都少,太女虽然没登上皇位,但己经是这个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有这个原因在,太女今次的相迎就更显得隆重。

凤瞳当然也是去的了,必竟海运的差事是挂在她名下的,陈襄更是她保举的。只是太女的这种招待方式把她对陈襄所有的恩惠都抹掉了,估计根本就没人能想起来她对陈襄是的举荐之恩。凤瞳心里不能不失望,即使她没想过陈襄完全给她卖命,但最少她希望陈襄能记住此次的保举之恩。

封赏是陈襄回朝的三天后,太女在御花园里设宴,没谈政事,太女只是津津有味的听陈襄讲南行这一路的风俗人情,还有就是陈襄几个黑礁崖的事。旁边坐陪的凤瞳更是一脸兴奋的听着,就好像她从来没去过似的。

酒过三巡太女终于进入正题,根本就没任何人开口的余地,直接指婚。不过也特别声明了,现在还在皇夫的丧期内,婚期以后再议,但是婚事是定下来了。

陈襄对于这样的反应是完全傻眼,连跪下来谢恩都是旁边人提醒的。只是看陈襄的样子完全是惊,并不见喜色。只是她也知道,这样的指婚她是没有资格拒绝的,只是跪下谢恩。

只是此事回禀给正元皇帝的时候,正元皇帝却突然感叹的道:〃朕己经没多少时候了,十一皇子是朕儿女中唯一一个没成家的,虽然皇夫大丧中不宜嫁娶,但朕还想着自己临了的时候能看到所有的儿女都成家。婚期不要再拖,瞅瞅日子,速速办了。〃

正元皇帝发话,几乎立即的钦天监把日子算了出来,日子非常紧,就在半月后。礼部迅速忙碌起来,幸好还在皇夫大丧中,能免则免,不然礼部就是忙翻了估计也准备不好皇子的婚事。

随即正元皇帝还把一个园子赏给十一皇子,陈襄只是寒门出身,家境也非常贫寒。为官将近三年不错,但却连房子都没买起,只是租了间院子住。这样的家境要是皇家不赏,大婚的时候可是要闹笑话的。太女也连忙叫人把园子整修一下,收拾的虽然不算豪华,但到底有几分样子了。

凤瞳更是早早的就送了份厚礼,凤瞳向来对于宫中朝中事情留意,所以知道宫里还有这么一个皇子待嫁。但知道归知道,长啥样就真不记得了。但是到底是亲骨肉,只是以客观条件来说,十一皇子嫁给陈襄是有点亏了。凤瞳其他的也做不了,就想着礼送厚一点,这也是算是她当姐的一个小心意吧。

婚礼整个过程很简省,但却是在乾林宫举行的,这是正元皇帝的意思。现在的正元皇帝己经完全没办法起身,所以就在自己宫里给最后的儿子举行婚礼,按照钦天监的说法这也是冲冲喜。虽然非常不合规矩,但是对于一个将死的老人,也是情有可原。

陈襄牵着十一皇子进乾林宫叩拜时,不光是凤瞳,就连正元皇帝都不禁看向这个几乎没有印象的十一皇子。一般皇子十五岁之后都要加封号的,根据皇子嫡子与庶出封号也分几等,而像完全以排行来称呼,那就表示他的出身实在低到不能再低,被冷落到不能再冷落。

婚宴过后正元皇帝也许自责于这些年来对于儿子的不公平,一般庶出皇子出嫁后三百户的封户,正元皇帝给他提高到嫡出的水平五百户。陈襄与十一皇子连忙谢恩,只是凤瞳却注意到,从十一皇子进门开始,神色就淡淡的,看不出喜也看不忧,举止是绝对得体,只是没有男儿嫁人时应有的喜悦。

凤瞳心里不禁叹口气,想来这些年来在宫中,他这个庶出完全不起眼的皇子应该是受了不少的恶气,到最后的成婚也是为太女所用如此委屈的嫁了人。不过转念再想,皇家的皇子们哪个又能嫁的顺心如意,皇家从来都没有原因的婚礼。

到最后要撤席的时候,正元皇帝在凤棠的提醒下,又给方林舟指了婚。是直州卞氏的二公子,是凤棠千挑万挑折腾了将近一个月选出来的。人品样貌都是上上品,凤棠亲自考查过,家境很不错,祖上几代都为官,是名门望族,自身也勤奋好学。还有一点就是她父母双亡,方林舟嫁过去不会受长辈的气。

婚期虽然未定,但是正元皇帝却当着群臣的面交待太女,方林舟要以皇子的身份发嫁,这样防的是到方林舟婚礼的时候,她己经不在。现在这样的交待好了,太女以后无论如何也要照办。

太女一一答应,只是退下时却不禁看一眼凤棠。相信给方林舟指婚是凤棠早就跟母上说好的,连人选都是自己精心挑选过的。这种小事凤棠不告诉她太正常不过,但是以自己在京中的眼线竟然没有得到消息,那就表示凤棠是打算完全瞒着她。

原因是什么不言而喻,虽然从她懂事开始,她就没想过以后要相信谁,但是她也没想到凤棠会这么快就开始防备她。

一个婚礼折腾了一天,凤瞳回到府里就觉得有点累。其实从她入朝以来,政事烦忙起来比只是参加婚礼还要忙很多,也许是觉得心累。皇室的婚礼从来够喜庆,只是看着却悲伤。

〃王爷是个很有心的人了。〃苏玄秋突然开口,又道:〃必竟要是王爷不提起来十一皇子来,也许他根本就会被遗忘在宫里,那样他将来的结果要比现在还要凄苦的多,而且嫁给陈大人还真的不错。〃

凤瞳不禁抬头看向苏玄秋,主要是有点意外苏玄秋竟然主动开口说这些听似在安慰她的话。不过心里确实有几分高兴,笑道:〃王君觉得十一皇子嫁的很好?〃

苏玄秋点点头,又道:〃其实换一个角度想,十一皇子在宫中受了这么多年气,陈大人是个实在人,而且老妻少夫,相信对于这样的皇子会真心疼爱的。在皇家,想要什么都不难,就是想找个真心疼自己的难,这样想来就觉得十一皇子嫁的不错。〃

〃好像也很有道理。〃凤瞳说着。

苏玄秋又道:〃就像安国睿亲王为方公子找妻主一样,没图大富大贵,只想求得一生平平安安,难道不好吗。〃

凤瞳却是叹口气,现在平安盛世,又不是乱战年代,而在生在了皇家只是想着能平平安安就是难得了。

苏玄秋看她一眼,却突然召来小侍端水果上来,道:〃大食国商人千里迢迢运来的,尝尝看吧,最少能转换一下心情。〃

凤瞳看着碟子里怪模怪样的水果,却没敢拿,只是有点迷惑的看向苏玄秋。两人己经冷战很久了,她不知道苏玄秋的转变是从何而来。

苏玄秋却笑了起来,随手拿起一块填到口中,道:〃怕我下毒?〃

凤瞳不禁笑了起来,也拿起吃了起来,道:〃我只是不明白......〃

〃你是个好人。〃苏玄秋淡淡开口。

〃啊?〃凤瞳愣了。

苏玄秋笑着看向她道:〃没有人想跟一个恶人一起生活。〃

第 95 章

大晋有一个风俗就是男子怀孕之后为了祈祷能生下女儿,就到送女观音庙里去祈福。凤棠向来对于这些不是很在乎,倒是亲自到庙里去求了个平安福,祈求薛牧能平平安安产下孩子。

凤棠是觉得无所谓,但正元皇帝觉得很有所谓,亲自派了尚宫过来,非要去送女观音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